老城区改造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757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c.png)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一、引言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旨在通过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和更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规划和措施。
二、城市面貌与历史文化保护1.老城区现状分析(1)人口密度分布及居住环境评估(2)建筑结构及功能现状评估(3)城市交通状况评估2.历史文化保护重点区域划定(1)历史建筑、文物及古迹保护(2)传统文化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文化街区保护及提升三、基础设施改善与公共服务提升1.城市交通规划(1)道路改造与交通疏导(2)公共交通优化及扩展(3)骑行、步行系统建设2.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善(1)供水、排水系统升级(2)电力、照明系统改进(3)天然气供应覆盖范围扩大 3.公共服务设施提升(1)学校、医院建设与改造(2)社区、文化中心建设(3)公园、绿地建设与改善四、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1.水环境治理(1)河道整治与水质改善(2)湿地保护与修复(3)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建设 2.空气质量改善(1)工业污染治理与管控(2)交通尾气治理措施(3)绿化覆盖与园林景观建设 3.垃圾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1)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建设(2)有害垃圾处理与清运(3)资源循环利用与能源回收五、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优化传统产业发展(2)引入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企业(3)促进创新创业发展2.商业业态更新与升级(1)商业街区规划与改造(2)商业设施建设和品牌引进(3)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设施建设 3.招商引资与城市形象推广(1)制定招商引资政策(2)打造城市品牌形象(3)组织国内外投资推介活动六、社会管理与居民参与1.社区管理体系建设(1)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立(2)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旧区改造与居民迁移安置(1)制定旧区改造计划(2)合理安置居民并提供补偿 3.社会参与与舆论引导(1)开展社会参与活动(2)加强舆论引导与宣传附件:1.城市规划图纸2.改造方案详细设计图纸3.资金预算与融资方案4.相关法律文件和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是指规范城市规划建设行为的法律法规。
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范文
![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581a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9.png)
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范文一、前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旧老小区的改造工程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旨在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对旧老小区改造工程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全面提升旧老小区的居住环境。
二、旧老小区改造工程现状分析1. 旧老小区的困难和问题旧老小区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建筑老旧、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交通不便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城市的宜居化发展。
2. 旧老小区改造的现状为解决旧老小区存在的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包括改善小区环境、更新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工作。
然而,由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限制,目前旧老小区改造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设计1. 客观性和可行性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应当在客观性和可行性上进行综合考量。
旧老小区改造工程需要全面分析现状,确定改造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 整体性和系统性旧老小区改造工程需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要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的原则进行改造工程设计,从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相关企业等多方面协同合作,达到系统性改造效果。
3. 科学性和实效性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需要具备科学性和实效性。
要遵循科学技术规范,选择具体可行的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工程实现预期效果。
四、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具体措施1. 改善小区环境对旧老小区的居住环境进行大力改善,包括废弃垃圾清理、绿化美化、公共设施维修等方面的工作。
2. 更新基础设施对旧老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包括电力、供水、供暖、通讯等方面的设施,确保其安全、便利、高效。
3.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活动,吸引人们留在旧老小区,提高其居住品质。
4. 交通便利化改善旧老小区的交通环境,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提高交通便利度。
五、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案实施策略1. 政府引导政府在推动旧老小区改造工程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并加强对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老城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老城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65f41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1.png)
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六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质量方针与目标、安全目标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第一节编制依据1、无锡市梁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梁溪区(庄前、锡航新村等)旧住宅整治改造项目的市政、环卫工程(五标段)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2、国家现行有关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省市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3、现场初步踏勘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和通过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信息.4、其它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
5、我司的综合施工能力、机械设备装备情况、技术力量和多年参加市政工程施工所具有的丰富施工经验。
6、我公司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第二节编制范围及原则一、编制范围新都区宝光大道南段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二标段包括的工程内容为:1、道路工程:路基、沥青砼路面、人行道等。
2、拆除工程:拆除道路基层(水稳、砂砾石)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等.3、环卫工程:化粪池加高等。
二、编制原则1、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要求,编制的标前施工组织设计。
2、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地分析了本工程施工特点和设计文件,认识本工程组织施工的难度。
我单位将根据多年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认真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和交通转换方案,安排好各阶段工序、控制好关键部位工期,采取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在施工期间保证交通畅通,以及车辆、行人和生命财产安全,周围建筑物、地下及地上管线的正常使用及安全。
3、我单位将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同时考虑各专业统一规划,同步施工又要避免交叉作业造成相互影响,体现我司强大的施工力量。
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2030)公示
![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2030)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6dbc5a767f5acfa1c7cd95.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 (3)第三章土地利用的整体性控制 (3)第四章建设开发的整体性控制 (4)第五章街区控制 (4)第六章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控制 (5)第七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6)第八章绿地与广场规划控制 (7)第九章河流水系规划控制 (8)第十章公用设施规划控制 (8)第十一章场地竖向控制 (9)第十二章城市设计 (10)第十三章地下空间规划控制 (11)第十四章环保控制 (11)第十五章防灾控制 (12)第十六章地块控制 (12)第十七章建筑规划控制 (13)第十八章规划实施 (14)第十九章附则 (14)附录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五河老城区在快速发展中得到充分指引,使城市更新得到有序控制,自然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与利用,编制本次《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原则规划区位于城南新区和漴东组团之间,也是老城的核心片区。
规划应处理好规划区的功能、空间发展、道路交通、公用设施与城市其他片区的合理衔接,促进城市空间的科学拓展。
2. 整体效益最优原则由于规划区为城市建成区,规划需要对城市更新改造做出统筹性安排。
应关注实施性、民生、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系统性研究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3. 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创造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条件。
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市民的安全、便利在首位,使整个地区成为安居乐业和购物、休闲的最佳场所。
4. 弹性发展原则因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所以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5.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
在用地布局上突出片区特色、亮点和重要职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原则,合理安排重点设计区域、先期启动区域。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575560a0116c175e0e487e.png)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至颍河,南至禹王大道,东至药城路,西至前进路,包括整个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以及部分外围地带,面积约5.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①功能定位:以居住、商业、旅游为主,兼顾绿化、休闲等功能。②品位定位:是具有较强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重要地区,并具有良好的居住形态、商业形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规划目标以《禹州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建立新的控规指标体系,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老城区居民生活、生产的特点,逐步将老城区建设成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人口老城区内居住用地可以容纳的人口共计83000人,并考虑到商业等服务设施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及环境的经济性,老城区内规划人口合计9万人左右。城市总体布局⑴用地功能结构本规划对老城区的功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绿地、文物古迹用地、教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商业等公建用地集中布局,形成特征明显的城市中心形态;工业用地、部分行政用地外迁;绿化用地顺应原有自然生态格局进行布局;居住用地尊重老城区原有居住格局,保护原有社会网络。从而形成老城区清晰的整体功能结构。⑵用地布局结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整体功能与空间结构布局,形成保护与更新和谐相处、中心集聚与片区分散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三个中心、四个片区。①三个中心在老城区原有繁华商业地段基础上,以南至公栈街、北至东西大街、东至钧州大街、西至颍河大街范围内为中心,形成老城区独具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在护城河以南老城区扩展地带内,沿远航路在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地段为中心,以其北市场商业为基础,拓展商业规模,使之成为南部老城区扩展地带的商业中心。老城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扩展地带商业中心由颍河大街和钧州大街贯穿联系,形成城市商业经济轴线。以文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等文物古迹为中心,形成禹州老城的传统文化中心。②四个片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老城区范围内,东西大街以北至颍河范围内保留了老城区大部分的文物古迹,将其设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使之形成保护氛围,形成保护体系,以便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民居保护区:东西大街以南,颍河大街以西,西、南方向至护城河范围内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传统民居,许多传统街道仍保留有原有氛围,应给予合理保护。老城风貌协调区:老城区范围内,颍河大街以东至钧官窑路范围内(商业中心范围除外)。文物古迹既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较少,应作为古城的协调发展区域。老城外围发展区:老城以南以东为老城区外围地带,规划应按城市一般地段进行控制。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控制⑴注重整体道路空间格局的保护,内部交通的改善以疏解为主,保护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地段的街巷形态。对于机能衰败的街坊路网要进行大力改造,满足当代居民的出行规律和特点。⑵规划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道路分为四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步行道路。①主干道:主干道包括药城路、禹王大道、滨河大道、颖川路、建设路、颍河大街、钧州大街、东西大街以及环城路。药城路红线宽58米(6+7+2+11+6+11+2+7+6);禹王大道红线宽56米(7+7+3+22+3+7+7);滨河大道与颖川路红线宽度50米(6+7+2+22+2+7+6);建设路红线宽度40米(5.5+5+2+15+2+5+5.5);其余主干道红线宽30米(5+20+5)。②次干道:次干道红线宽为25米-20米之间四类,分别为25米(5+15+5)、24米(4.5+15+4.5)、22米(5.5+11+5.5)、20米(4.5+11+4.5)。③支路:支路等级范围15-8米分为五类,红线宽度分别为15米(3.5+9+3.5),13米(3+7+3)、12米(3+6+3)、10(2+6+2)、8(2+4+2)。④步行道路系统:沿颍河与护城河的道路形成禹州老城的步行体系,将老城区的水系景观有机联系起来。⑶规划区内的城市主、次干道应严格控制,规划区内的城市支路可结合具体地块的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⑷道路红线宽度、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和标高、道路转弯半径及禁止机动车开口路段必须按照分图图则执行,实施过程中需做变更时,必须经规划管理部门核准。⑸道路红线内用地为道路和道路绿化专用,任何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均不得占用道路用地。⑹道路交叉口设计应保证行车安全,满足视距要求;为保证安全人行横道线和停车线宜明显区别于其它铺砌图案;具体设计按道路设计有关规范执行。⑺坡度按照国家道路设计规范,尽量保证道路纵坡坡度大于0.2%,小于0.8%,局部地段可略有放宽。⑻大型公共建筑集中区域,在车流量较多的交叉口应设置人行天桥。公共活动场所、人行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等地段必须进行无障碍设计。⑼因建设需要,地块性质或建筑容量需要进行调整时,配建停车位也需做相应变动。⑽分图图则中规定的建设工程实施附属停车位的指标为最小指标。⑾沿颍河与护城河的道路形成禹州老城的步行体系,将老城区的水系景观有机联系起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规划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应符合上层次规划要求,并与实际用地规模、规划人口容量和居住人口分布情况相对应。根据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状况,主要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托幼、小学、中学、农贸市场、居委会、派出所、文化设施等为本次规划涉及的主要配套公用设施。本规划未涉及的其他配套公用设施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①区内主要公建、托幼、小学、中学等公共服务性配套设施,原则上结合绿地、道路、广场与步行系统布置,提高绿地系统的使用率和改善公共活动空间环境,使各类服务设施均衡分布。②外迁的原有行政办公用地作土地置换规划为老城区居住、广场或街头绿地。③商业、服务设施:注重商业建筑、公共服务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对无序的沿街建筑进行空间整合,形成明显的城市整体公共中心形态和地段中心形态,进而塑造老城区整体及地段空间形象特征。④文化娱乐设施:文化娱乐设施集中布置于钟鼓楼广场两侧地块形成集中的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结合城市绿地建设。规划体育用地集中在护城河以南的新建区内。规划区共安排9处文化娱乐用地,用地面积为3.34公顷,占地比例为0.61%。规划区共设12处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人活动站),安排在距离规划的文化活动中心较远的居住用地内,用地面积400—600平方米。服务内容应包括: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音乐欣赏、茶座等,主要供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在建筑布置时应考虑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文化活动站宜结合小区绿地和社区管委会布置,并利用室外绿地设置室外文化广场。⑤教育、科研用地:中学,小学、幼儿园结合老城区内的居住用地分布状态进行均衡布局。由于老城区密度比较大,闲置土地资源少,所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满足中学1000米,小学500米服务半径的前提下,通过扩大中小学用地和班级数量,减少中小学的设置数量。规划区共设置5所中学,9所小学。幼儿园按照每5000—10000人设一所幼儿园计,老城区共设幼儿园18所。每所幼儿园规划六个或八个班规模,用地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幼儿园服务半径为100—300米。⑥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在环城路外侧设规模相对较大的综合性医院2所。保留位于健康路西段的人民医院,钧官窑路北段的中医院,滨河路与钧州大街交汇处的城关医院,滨河路与钧官窑路交叉口的妇幼保健院,滨河路与颍河大道交汇处的医院以及禹王大道中段的医院。规划区内共设15处卫生站,均匀分布在距离医院用地较远的居住用地内。⑦专业市场:结合禹州原有商业资源,在新建区设有钢材市场,同时稳固和扩展觉明寺综合市场。⑧体育运动设施:体育场位于颍河大道和滨河大道西南地块有体育场一座,设置操场、足球、篮排球等场地以及其他运动设施,占地3.35公顷;居民健身设施共设置居民健身设施10处,均匀分布在居住小区和社区公园内。服务内容包括篮、排球及小型球类场地,儿童及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他简单运动设施等。居民健身设施宜结合各级绿地设置;若独立设置,应位于人流动集中的区域,并注意对周边居住的影响。⑨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共设社区服务中心11处,在每个相对独立小区内分别设置一处,服务内容包括:居委会、治安联防站、老年人服务及护理中心等。社区服务中心位置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宜于文化活动站合并设置。老年人服务及护理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内容包括:洗衣、帮助家务、饮食、心理咨询、个人照顾、理疗及组织社会和文化娱乐活动。2各街坊、地块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是必须提供的基本设施,可根据实际服务规模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规划确定的最低标准,不得随意减少,并应与土地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如有变更,必须申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3本次规划涉及的主要公共及市政配套设施,实施中必须按照分图图则中的规定执行。4配套服务设施中,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居委会、体育活动场地、老年活动的设置,可根据下层次的规划进行具体的定位,可单独占地,也可附设在其它建筑内。景观规划本次规划区内景观体由三轴、三心、两带以及若干重要景观节点构成。1、三轴:①城市南北发展轴: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连贯南北商业中心,处于规划区中心位置,形成规划区主要景观发展轴线。②城市东西发展轴:沿滨河大道形成城市东西发展轴,介于老城区与老城区扩展地带之间。③老城旅游经济发展轴:沿东西大街方向,介于文物保护区与传统住宅保护区和古城协调区之间。东西大街原来就是禹州老城的特色传统街道之一。2、三心:①在老城区原有繁华商业地段基础上,以南至公栈街、北至东西大街、东至钧州大街、西至颍河大街范围内为中心,形成老城区独具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②在护城河以南老城区扩展地带内,沿远航路在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地段为中心,以其北市场商业为基础,拓展商业规模,使之成为南部老城区扩展地带的商业中心。③以文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等文物古迹为中心,形成禹州老城的传统文化中心。3、两带:①颍河自然景观带:颍河自西向东横贯禹州全境,位于老城区北端。是淮河最大的支流,沿岸自然景观较好,为居民提供以优美的自然风景区。②护城河景观带:沿护城河遗址规划滨河景观绿化带。4、景观节点规划区内的重要文物古迹、重要景点、重要建筑物等形成禹州老城的景观节点。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①充分利用河道等自然因素,沿河规划绿化带,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带状绿地系统。②街头绿地呈点状到线状并与护城河及颍河绿地形成整体的绿化系统。③结合禹州历史文化环境特点配置绿地系统,深化城市内涵,突出传统文化特色。2、规划控制①滨水生态防护绿地城区内颍河水系两侧控制约60m的生态防护绿地,以生态维护和建设持续发展绿地为主,禁止建筑等固定设施布置其内。②公园绿地本规划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老城区内的用地功能置换,在阳濯古城墙处和老城区东北滨河沿岸各建一个公园。③街头绿地结合城市居住区及传统街区保护在各街区适当留出街头绿地,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保护老城区传统文化。④城市绿地率:近期35%、远期45%,城市绿化覆盖率近期38%、远期48%。硬质铺装广场绿地率不能低于5%,一般性公共设施规划绿地率达到30%以上,疗养院、医院规划绿地率45%以上,学校、宾馆规划绿地率40%以上,大型机关、体育场馆规划绿地率35%以上。仓储附属绿地规划绿地率20%以上,规划绿化覆盖率30%以上。市政设施附属绿地规划绿地率30%以上,供水水厂绿地率45%以上。⑤各类用地的绿地率指标均为下限,必须严格按分图图则的规定执行,不得随意降低。。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610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c.png)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前言老城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改善老旧城区的环境、功能和形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一套旧城更新的策划方案,以期为旧城区的改造提供参考和指导。
1. 背景和意义老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着环境差、设施老化、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而旧城区的改造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还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案目标- 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实现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联动发展,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3. 方案内容3.1 基础设施改造- 对老城区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确保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与新城区相媲美。
3.2 住宅环境改善- 对老城区的住宅进行立面和内部装修的提升,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增加老城区的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提供居民健康休闲的空间。
3.3 商业设施建设- 在老城区的核心地段规划和建设商业广场和购物中心,增加商业设施的供给,提升老城区的商业魅力;- 鼓励和引导年轻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进驻老城区,增加创业氛围和就业机会。
3.4 文化保护与利用- 保护和修复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遗产,注重保留老城区的历史记忆;- 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提升老城区的文化内涵。
3.5 交通优化- 优化老城区的交通系统,增加便捷性和舒适性,提高居民的出行品质;- 鼓励绿色出行,增加自行车和步行的便利设施,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4. 方案实施-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 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推动方案的实施;- 配套制定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方案的顺利进行。
5. 方案效果评估-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对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定期组织评估和专家评审,对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方案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房屋老旧整治工程方案怎么写
![房屋老旧整治工程方案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3a6edf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e.png)
房屋老旧整治工程方案怎么写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房屋老旧问题逐渐浮现。
老旧的房屋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提升城市面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需要对老旧房屋进行整治工程。
本次工程主要目标是对老旧房屋进行结构和设施改造,提高房屋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
二、工程内容1. 结构改造对房屋的基础、墙体、屋面、梁柱等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结构改造方案,包括加固、重建等措施。
2. 设施改造对老旧的水电气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确保房屋可以正常供水、供电、供暖。
同时,根据需要增加防火设施,提高房屋的安全性。
3. 装修更新重新装修老旧房屋的内部装饰,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等,提高房屋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三、工程流程1. 前期准备对老旧房屋进行初步勘察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整治的房屋范围和数量。
同时,制定整治方案,确定改造措施和工期。
2. 结构改造针对不同类型的老旧房屋,采取相应的结构改造措施,包括加固、重建等。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设施改造对老旧的水电气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包括拆除旧设施、安装新设施、调试和验收等工作。
4. 装修更新根据整治方案,对老旧房屋进行内部装修更新工作,包括拆除旧装饰、重新铺设地面、粉刷墙面、更换门窗等。
5. 收尾工作完成整治工程后,进行验收和清理工作,确保房屋整治工程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对整治后的房屋进行维护和管理,保持良好状态。
四、工程方案1. 结构改造方案针对老旧房屋的不同结构状况,制定相应的加固或重建方案。
加固方案包括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加固、外加绑扎、钢板加固等措施。
重建方案包括拆除旧结构、重新搭建新房屋等。
2. 设施改造方案对老旧房屋的水电气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安装和调试。
同时,增加防火设施,确保房屋的安全性。
3. 装修更新方案老旧房屋的内部装修更新方案包括重新铺设地面、粉刷墙面、更换门窗等。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246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c.png)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1:背景介绍老城区改造一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份旧城更新策划方案,以改善老城区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目标设定本次旧城更新的目标是:改善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老城区,促进其经济发展。
3:旧城更新策略3.1 基础设施改善3.1.1 道路修复与扩建3.1.2 水、电、燃气等公共设施的改善和升级3.1.3 绿化项目的推进,包括公园和花园的修复与建设3.2 住房改善3.2.1 旧楼改造计划,包括外立面改造、内部装修和升级3.2.2 住房补贴政策的实施,鼓励居民进行整体装修3.3 经济发展3.3.1 产业升级促进计划,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3.3.2 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提升,吸引商业投资和消费3.3.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提升老城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4:实施计划4.1 资金筹集4.2 项目规划与推进4.3 政策支持4.4 居民参与与沟通5:效果评估通过收集数据和居民反馈,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
6:附件此文档包含以下附件:6.1 政策文件6.2 基础设施改善的详细规划6.3 住房改善项目的细化计划6.4 经济发展措施的具体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更新:指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和升级的行动。
2:基础设施:指城市中的道路、公共设施以及供水、供电、供燃气等基本设施。
3:绿化项目:指对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和花园进行修复和建设。
4:旧楼改造计划:指对老旧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内部装修和升级的计划。
5:住房补贴政策:指为改善住房条件提供的资金补贴和支持政策。
6:产业升级促进计划:指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并促进产业升级的计划和政策。
7: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提升:指对老城区商业街区进行改造和提升,以吸引商业投资和消费。
8:旅游资源开发与推广:指对老城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推广,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老城区村庄改造计划书最新
![老城区村庄改造计划书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f7e7d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f.png)
老城区村庄改造计划书最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村庄的改造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为了改善老城区村庄的环境与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我们制定了最新的老城区村庄改造计划书。
首先,我们计划在老城区村庄中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
这包括改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设备。
我们将投资资金进行管网改造,确保每个村庄都能够获得稳定的供水和供电。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通讯网络的覆盖,提高居民的通讯便利性。
其次,我们计划进行老城区村庄的环境改造。
这包括改善村庄的垃圾处理、排污系统等环境设施。
我们将加大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同时,我们还将改善村庄的排污系统,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改善老城区村庄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三,我们计划进行老城区村庄的建筑改造。
这包括改善老旧房屋的外观和结构,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
我们将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居民进行房屋的外观翻新和内部设施改造。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房屋安全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们计划进行老城区村庄的公共设施改造。
这包括改善村庄的道路、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
我们将投资资金进行道路的修缮和扩建,提高交通的便利性。
同时,我们还将改善公园的绿化环境,增加娱乐设施,提供更多休闲空间。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质量。
通过这些改造计划,我们旨在提升老城区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对老城区村庄改造的投入力度。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老城区村庄的改造进程。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城区村庄的改造将取得显著成效。
居民将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高的生活品质,老城区村庄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e5ee64ee06eff9aef80773.png)
建筑质量:按建筑质量把地块内现状 建筑划分为三类,一类为新建或砼结 构建筑,建筑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 二类为陈旧或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 积约为11.8万平方米三类为棚房或土 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约为1.7万平方 米。 拆迁量:考虑到地块现设施落后,建 筑质量较差,欲对地块进行重新统一 规划,拆迁量约为19.5万平方米。
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地块位于恩施市龙凤坝带水河西北岸,北靠自然山体,西临金龙大道。龙凤大道从地块中部穿过,交通便利。地块周边自然环境优美。规划面积433158.7平方米,约合 649.7亩。
3.1 基地理解–区位分析
3.2 基地理解–现状分析
基地主要为农田和已建成区, 地 块西北角有少量山体,地块内现状建 筑较多,以私人建房为主,主要沿道 路两旁分布。地块地势起伏较小,最 低点高程438.6米,位于地块西部,最 高点高程472.1米位于北部山体顶部。 现状对外交通主要依靠贯穿地块中部 的318国道(道路红线宽度12米)通 行能力较差。带水河从地块西南部流 过,水体景观未得到充分利用。
2.5 城市更新研究–我们的应对
1 项目背景 2 城市更新研究 3 基地理解 4 理念与目标 5 规划设计 6 市政工程
Background Analysis Urban Renewal Analysis Site Finding Design Philosophy And Goals Planning and Design Municipal planning
为独立的城市组团,功能以居住为主。设计应考虑主轴带动作用,全面考虑 到总规对用地及空间的要求,顺应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 《湖北恩施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地块位于试点规划空间结构中的发展主核上,是龙凤新区的综合极核, 块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龙凤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33df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8.png)
缺乏公共服务设施, 如教育、医疗等。
城市规划不合理,交 通拥堵,居住环境差 。
改造和更新的必要性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改造和更新,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 提高生活品质。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改造和更新老城区,可以吸引投资,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城市经济 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
在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脉 。
风险应对策略
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并为 可能出现政策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市场风险评估与对策
01
市场接受度
评估改造和更新项目在目标市场中的接受程度,了解潜在客户群体的需
求和购买力。
02
市场竞争
分析改造和更新项目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和优势
。
03
风险应对策略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活动,提高项目的市
01
改造和更新的实施方案
城市规划方案
01
02
03
保留历史建筑
在城市规划中,应保留有 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并 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
优化交通网络
改善老城区的交通状况, 优化交通网络,提高道路 通行能力和公共交通服务 水平。
空间布局优化
对老城区的空间布局进行 优化,合理安排公共设施 、商业设施和居住区的布 局。
场竞争力。
技术风险评估与对策
技术可行性
评估改造和更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包括建筑结构安全、施工难度等方面。
技术创新
考虑采用新技术或创新方法,提高改造和更新的效率和质量。
风险应对策略
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制定应对措 施。
湖州老小区改造计划书范文
![湖州老小区改造计划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43f4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e.png)
湖州老小区改造计划书范文一、项目背景湖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老城区中有许多老旧小区,建筑老化、设施陈旧,居民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加强社区建设,我们拟定了湖州老小区改造计划。
二、项目目标1.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通过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小区内部的硬件设施,改善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2.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设公共图书馆、儿童活动室、健身器材等,提供更多便民设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 优化交通出行条件:改善小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增加停车位数量,提升交通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4. 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对小区内部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小区的绿化覆盖率,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项目内容1. 住宅建筑改造:对老旧住宅建筑进行外立面翻新、装修改造,提升建筑外观形象,同时进行内部设施的更新和维修,确保住户的安全和舒适。
2. 基础设施改造:对小区内的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和改造,提高供应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居民正常生活所需。
3. 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设公共图书馆、儿童活动室、健身器材等设施,提供社区公共活动场所,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4. 交通出行改善:改善小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增加停车位数量,同时加强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选择。
5. 绿化环境提升:加大对小区内部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和居住舒适度。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成立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拨款、社会资金投入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
3. 工程施工:按照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组织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改造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设施配套:同步进行社区服务设施和交通出行设施的建设,确保小区内设施的完善和配套。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6fa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f.png)
老城区改造,旧城更新策划方案
1.引言
本文档为老城区改造和旧城更新的策划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更新措施,改善老城区的环境、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2.背景
2.1 城市老城区的现状描述,包括人口状况、建筑物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等。
2.2 城市对于老城区改造的需求和目标。
3.改造规划
3.1 旧城更新的整体规划,包括改造范围、时间表等。
3.2 改造项目的细化,列出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和计划,如建筑物修复、街道翻新、绿化计划等。
4.社会参与
4.1 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机制,包括、居民、企业等。
4.2 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如公民意见收集、问题解答会议等。
5.经济影响评估
5.1 改造项目对经济的影响评估,包括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等。
5.2 旧建筑物改造的经济效益评估,包括房地产市场、旅游业等。
6.环境考虑
6.1 环境状况评估,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噪音等。
6.2 环保措施,包括废物处理、能源使用等。
7.法律法规
7.1 相关法律法规的概述,包括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等。
7.2 涉及到的具体法律名词和注释。
8.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 城市老城区的照片和地图;
- 改造规划图和设计图纸;
- 社会参与活动记录和公众意见调查结果;
- 改造项目的预算和资金来源分析等。
9.法律名词及注释
- 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其他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实际需要添加。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计划范文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759e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旧社区改造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旧社区已成为城市的突出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所以改造老旧社区,提升其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老旧社区改造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对城市和社区环境进行改善,更是对居民生活条件的提升,因此将带来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不仅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也符合我国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是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项目目标1.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改造,提升老旧社区的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形象。
2.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老旧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3.促进经济发展: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和服务设施,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4.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加强社区文明建设,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和社区和谐相处。
三、项目内容1.提升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包括改善道路、绿化、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提升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2.改善老旧社区的居住条件:对老旧社区中的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提升居民居住的环境品质。
3.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和服务设施:通过引入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商业业态,提升社区的商业氛围和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4.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加强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社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5.推进社区文明建设:通过积极开展社区卫生环境整治、文明宣传教育等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制定老旧社区改造规划方案:在深入了解老旧社区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制定老旧社区改造规划方案,包括改造内容、时间进度、投资规模等。
2. 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目标:根据规划方案确定老旧社区改造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目标,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居住环境改善、商业业态引入、社区管理加强和社区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济南长清旧城改造策划概念规划方案
![济南长清旧城改造策划概念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601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d.png)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东省西部;济南市区西南侧;黄河下游东岸;泰山西北麊..东、东北临济南市区;东南与泰安相连;南与肥城为邻;西南于平阴县接壤;西于西北邻黄河;隔河与东阿县河齐河县相望..长清区原为长清县;2001年底由于济南的西移工程的确定;正式撤县划区..长清区总面积为1178.0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近100万;其中城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长清是一个具有1400年历史的古镇..为了推动济南市卫星城镇的建设;根据济南市的远景规划;作为济南“西移”部署的一个重要依托;长清区在远景规划上担负起了工业园区、大学园区、商贸、农高、旅游五大行政角色..而长清旧城改造的工作正是这个发展方向的重要一环..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开发改造的小城镇;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2. 0概念整合2.1城市文化之人居小镇基于城市文化的人居小镇;是从内容和空间上延伸城市机理;由富于“理想人居环境模式”的新型小镇模式..在城镇模式的探索中;从传统城镇到现代城镇;从“田园都市”到“新城市主义”;都反映出对“理想人居环境模式”的追求;而基于城市的文化;是指挖掘与延伸城市传统文化、新文化、现代文化内容;营造文脉继承;寻找新型经济文化发展模式的方式;创造新的城镇形态又是基于对传统文化城市的解读与发展;融入城市新的机能..2.2新居住模式新产业模式新居住模式强调了功能的混合;将有地方特性的产业指一类工业产业结合服务性功能与住宅功能混合;加强城市感并产生了适应当今新型产业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创造了新的、近人的城市氛围;从近年来欧洲新型小镇中的实例中可明显感知到此点..富有特点的城市传统产业应得得承传;在城镇得产业发展中;专业化得带来了各种不同地方个性的产业模式..对于旅游城市;尤其是拥有悠久历史的阿旅游城市;基于旅游产业;发展新型社会微循环产业经济;是为小城镇注入活力的举措;通过对市井文化的挖掘;使反映地方特点的产业得以延续..2.3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得形态对城市结构形态的洞察;有利于进行城镇的空间形态塑造..城市的各个片断整体的串联了场景;使小城镇空间形态唤起传统城市的记忆..人居环境的创造迎合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依恋;也满足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回归田园;也是现代城镇形态的重要特点..城市+;并举而互通;产生新的空间模式..2.4绿化空间模式演变从景观绿地体系到景观体系;从为景而观到为居而用;是不同的绿系模式..塑造小城镇与塑造风景区是不同的范畴与目标..而面临郊区化的城镇建设土地资源问题;不同的景观模式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线性绿化体系的应用能最大限度的延伸景观界面;创造宜人的城市绿化以及小区环境和组团空间..同时;可以使线性绿地边的建筑形态产生变化;以增加城市景观的丰富性..绿化空间的模式应与城镇建筑与外部空间的模式相结合;共同构成有特点的整体城镇空间的模式..3. 0规划基地3.1基地的位置与规模济南长清旧城改造建设基地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东部;距济南市区约20公里..其东侧市长清建成区、区政府和城区配套功能与改造基地相距较近;距黄河约6公里、南水北调工程约1.5公里;距东侧的大学城约4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约6公里..基地西面是规划中的220国道;连接南北;兼作黄河防汛功能..规划基地总用地330.93公顷;包括西南面具有护城河的老城用地约63.7公顷..3.2基地的自然与社会环境3.2. 1基地的自然环境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秒、东经117度;南部为泰山山地;与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相邻;北部为黄河平原;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相依;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虽然济南早有“泉城”的美誉;但由于水资源的浪费河随意开发的破坏;四处清泉、边地垂柳的济南;对于泉城的称谓如今确实有些不堪重负了;加上近年来;黄河水资源严重断流;在大部分时间里;济南给人的感觉是“灰色”的..项目用地内;有属于文物保护建筑的大成殿、舍利塔地宫、三眼井;需要在规划中予以保留;另外;原护城河形态基本完整;可以通过整治恢复面貌;护城河的西北角有一片低洼地;适合改造成人工湖;调节护城河水位;改善小环境..济南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现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长清六区和平阴、济阳、商河三县及章丘市..全市共设54个街道办事处;64个镇;28个乡;417个居委会及4677个行政村..城区人口近600万..长清旧城改造区内商业零售较为发达;零售商店和摊位达4000多家;成为长清区的商业集中地区;其中;位于峰山路;在中川路与清河街之间的黄河市场是规模较大、人气较旺的商业设施..此外;基地内有5所学校;其中长清1中、实验中学等教育质量高;尊师重教是长清区的传统优势..基地东侧距用地约4公里的“大学城”是重要的教育资源..4. 0规划设计4.1依据与参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用地类规划建设及用地标准GBJ137-90■长清区总体规划未定稿■济南泰成房地产公司提供项目策划、开发模式、周边土地状况、项目状况以及各种分析调查报告■规划用地地形图1:10000;部分1:500■2003年6月1日长清区旧城改造项目的会谈意见4.2规划立意与特点4.3规划架构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和道路现状;加以改造和美化;道路构架采取三横两纵一环的方式..横向的三条路依据规划道路;从南到北分别为清河街;中川街;长清大道;成为联系长清区东部与济南市的主要道路;纵向的道路依据道路现状加以调整;形成一长一短的南北交通;结合现状;组织了一条长、曲向环状道路;串连南北区的各个居住小区地块;路边留20-40米不等的、不均匀的绿化带兼作景观绿化长廊..按照不同的区位;在4各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构思;分为4部分:■ 古城雅韵老城;保留原有道路网;把清河路的延伸段建成古城风貌的商业街..住宅产品以中、高档;具传统居住特色的住宅为主;如院落式、格网独院式等..区域以“护城河”围合..■ 都市风采清河街两侧;形成新型居住小区;以多层都市型住宅为主;布局部分小高层住宅;依托商业街、教育产业..■ 花园住区商品房区;以环境优越的花园式居住小区为主要构成;依托中央公园、水系等环境设施;布置中、高档独立式、并联式、联排式、叠加式等住宅内容..■ 新新家园动迁房区;按商品房开发模式;为动迁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品质..景观形成“二环”;“二点”;“一线”的构架..由护城河沿线形成老城周边的景观是小环;较为规律;体现传统特色;由串联小区的景观绿化走廊形成大环;两端分别起始于步行街、景观商业街的中心景观..在北部住宅区形成一个人工湖、一个居住区级公园为“两点”;环绕中央公园布局六个组团绿地;组成“群星捧月”的绿化系统..通过清河街景观大道、连接老城和新城;并在旧城区形成商业步行街..由传统城市而来的“里坊”、“街坊”构成其基本的网格..网格状的道路系统在整个城镇显现了其便捷、有效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布局、交通、道路效率等优势;也在城镇结构的传统文脉延伸上语义贴切..在大网格中形成小网格道路结构;通过道路网格密度控制;加强老城区、分中心区的中心感;形成更多的商用街面;为社会微循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以住宅为主的新建居住小区;通过曲线的补充道路串联生活性、景观功能;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通过网格与曲线的疏密变化;控制与形成了具城市感的区域和组团中心以及田园般的城市景观系统..城镇的空间构成以体现尺度亲和为原则;所创造的滨水空间;将较长的景观界面献给了用地地块;而其组合的城市外部空间是“有度”的小城镇外部空间..正是由于其亲和尺度的外部空间构成;形成了小城镇空间结构形态的特色之一.. 在老城中;每个组团分中心的细胞单元成为组团小区空间发展的轴心;被“街坊化”了的单元由网格化主干道路、环状绿系串联..单元细胞由中心区公建、特色产业、步行街和住宅、底商店面组成;而不同的形态与内容造就了每个单元的不同特色..其“功能混合”的模式顺应了当今城镇的发展;为城镇聚敛人气;特色开发创造条件..加密了中心区街道网格创造了较长的商用街面..延伸了传统城市的机理..在新建区;单元细胞以绿核为中心;形成向心聚合的邻里空间..规划在不同区域的空间组织构想是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特色风格的空间形态;具特色的空间形态由不同的组团构成..在风格上有以下内容:■ 老城区“古城雅韵”――特色风貌住宅区;以3-4层低层住宅为主;形成低密度的空间特征内容有:独院住宅;联排住宅;下店上住住宅;叠加别墅复式住宅;多层住宅..■ 原建成区“都市风采”——城市住宅区;以5-6层住宅为主;也考虑8层电梯房;局部采用11层小高层住宅;形成层数多样;密度中等的都市型空间特点.. ■新建区“花园住区”――舒适型新型住宅区;房型有独立住宅;联体住宅;复式叠加住宅;多层住宅等;层数以中低层为主;建筑密度以中低层为主..■ 新建区动迁住宅“新新家园”――多层住宅为主的经济型住宅区;中等密度;中等高度..清河街是连接清河区行政中心和老城区的重要东西向大道;东面已建成4快2慢3块板的60米建筑红线道路..在基地内;清河街变为16米机非混合道路;两侧各设22米绿化加步行系统;以降低车速;增强商业和文化生活氛围;道路南侧布置11层小高层住宅或商住用房;其裙房作为邮电、银行、保险、书店等文化服务性的商业用房;路北形成市场式商业街坊;建筑以2-3层为主;增加临接的延展面;保持原黄河市场的连续性..清河街景观大道延伸至旧城区;截面改变为24米;是人行步行街;步行街建筑以传统模式;建筑功能也是以传统产业店面为主;通过建筑红线界面的变化形成小型步行广场、旷地空间..整个清河街串联了不同的景观广场、绿地及庭院等景观..4.4道路与交通组织围合基地的道路:西侧是220国道规划建筑红线约80米;东侧为峰山路规划道路红线约为30米;南侧是龙泉街规划道路红线约为30米;北侧是东西向规划道路红线约30米..区内主干道路以三横两纵形成基本;其红线宽度分别为:道路方向道路名称道路红线东西向道路长清大道 30米中川路 70米建筑清河街 60米建筑南北向道路东北关街 30米峰山路 30米道路红线宽度应根据总体规划调整..规划作为景观绿轴道路的曲线环;道路红线16米;两侧留有20-40米不等的绿带作为景观长廊..以基本网格形成的次级道路;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创造了有利、有效的条件..次级道路红线宽度12-16米;是生活性、城镇支路;道路截面设机非双向各两个车道..道路连接各组团小区级道路..组团小区级道路以分中心围合道路为主要道路构架;红线宽度112米;设双向两个车道和人行道;地块较小的小区内;组团小区级道路为7米;机非混合..各分中心区依靠内部加密的网格道路;形成商用街坊界面;道路以密度换宽度;分中心区处的组团级道路则以“松驰”的道路线形发散开去..区域的主干道路承担了中心区各大公共功能区的交通;次级道路为城镇生活性道路;串联了各组团小区;而组团小区道路为各自所在的组团服务..区内的主要对外交通是向东方向;因此东西向道路以对外交通为主;区内南北向交通主要用于生活服务..公共汽车站在交通主要位置布置;不进入老城;两处港湾式站点分别布置于东北关街和长清大道..在城镇的中心区;邻近大型公共设施的区位;如服务区、中心商业区、布置大型公共停车设施;并结合港湾式公共车站设公共汽车调度站、出租车调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区内各小区地块的停车设施按有关规范指标分散布置..老城内设置步行街;作为旅游、商业和生活服务用;老城内道路加密;路幅变窄;通过辅道服务于步行商业街物流供应..清河街是延续长清城区的道路;也是景观性商业街..在北区形成大型城镇公园绿地――中心公园;是步行交通的主要集散点..中心公园三面有独立住宅环布;北区于老城结合处低洼地设人工湖;曲线型的景观环路两侧的带形绿地成为步行和慢跑的场所;也是旅游性景观道路..线性步行系统沿生活性次干道布局;可沿路到达六个不同特色的组团小区分中心..环护城河设游船作为休闲项目;于人流主要集散点布置游船码头;是水上观光游览设施..沿途可领略滨水的建筑组合景观、桥体以及商业街等景观节点设施..4.5绿化与景观系统景观系统因地制宜;点线面结合..景观形成“二环”;“二点”;“一线”的构架..由护城河沿线形成老城周边的景观是小环;较为规律;体现传统特色;通过清河街景观商业街连接老城新城..由串联小区的绿化景观走廊形成大环..在北部住宅区形成一个人工湖;一个居住区公园“两点”;环绕中心公园布局六个组团绿地;组成“群星捧月、绿链串珠”的景观绿化系统..南区的景观系统以文化景观为主;老城区与护城河水系作为长清标志性景观形象;以“口”字环状水系作为城镇线性景观系统导向..北区以自然景观为主;通过绿化景观走廊串联中心公园;小区绿地和人工湖..城镇中心公园作为面状主要集中景观绿地;形成向心型景观布局..利用历史文物级旅游景观设置与老城文化主题的中心区;并与其共同构成组合的中心景观;捏合旅游资源;以大成殿;三眼井;舍利塔地宫遗址和新建的庆贺街;东门桥;街心亭;西等成为整个老城景观系统的主要景观节点..作为老城城镇中心节点景观;空间内容丰富、特性明显、界面绵长;休闲、娱乐、购物、景点等旅游设施集中且有吸引力..在新建中心公园布置文化游乐设施;以符合现代城镇的生活、功能要求..两处中心景观节点分别是以人文、自然景观形成特点;并由景观绿化长廊串联..清河街景观商业街、老城步行商业街也串联了多处广场、绿化、旷地、庭院等景观节点..小区采用集中和契形绿化系统;在空间形态上区分了组团小区;集中绿地布局由景观绿化长廊串联;形成了集中规模;也使居民具有归属感和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城镇内的主干道道路红线30米两侧各留有10米绿化带..道路的双向机动车道由2-3米绿化带分隔;街道上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以绿化带和行道树分隔;沿曲线环路设20-40米自由形的街边绿化带;结合步行系统;适合人的活动..4.6建筑形态控制在建筑形态的塑造上应产生强烈个性的建筑与外部空间;并以这种组合形态吸引居者和游客..在聚合性较强的清河街景观商业街区;利用体形较大的;如超市、百货商场等功能形成较大的建筑体量和高度;清河街东端地块结合市场的开发;布置高层建筑;也是区域的制高点建筑;使原黄河商场在空间上提高层次;向现代商业街过渡..商业街南侧结合商业裙房布置小高层商住、住宅;以符合较宽的商业街尺度;通过广场、高层、小高层建筑、商业街坊成为地标性的建筑群落工制高点..同时;也使空间形态具城市感..老城区步行街两侧建筑以2-3层为主;高覆盖率的建筑布局产生了传统商业街的外部空间特点..老城内以“中国”“合院住宅”“小开间商业界面”为主导建筑风格取向;其建筑风格与外部空间的构成有其不同的特点;于合院、九格网、内庭院、街头广场等特点;清河街景观商业街两侧以现代风格为主;动迁房以简洁的现代风格为主;北区底层商品房部分以田园别墅风格;结合有机建筑、自然生态建筑风格布置不同的风格组团;多层住宅以体现都市风情为风格取向;以现代坡屋顶建筑为主;强调建筑的环保与节能特征;尺度亲和;用料自然;立面构成简洁而富有生活气息..4.7分期建设根据用地计划;镇区的分期建设分为三期;一期之中分为前期与后期;一期用地为清河街两侧用地范围和“新新家园”动迁用房的部分地块;前期部分于清河街以南的部分区域;后期部分则为清河街北侧的商业街坊和部分居住小区;二期用地是本次规划用地中部的“都市风采”地块以及老城区的部分可开发地块;三期是“花园住宅”和老城区未开发地块..4.8公用设施规划布局南区部分集中了公共设施的主要部分:中学、商业设施包括商场、商业步行街、公共服务等公共设施;北区在中心公园内设置文化馆等娱乐、游乐设施;并在连接大学区的长清大道北侧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布置一处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在用地中部设一座地段医院;各小区按规范配置幼托设施和相关服务设施..居住区级的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清河街商业街以及老城步行街设置..在邻近交通枢纽、主干道路用地布置公共交通枢纽设施和公共停车场库;布置两处港湾式公共车站;社区间调度等设施..城镇变配电设施由总体规划确定电源;在老城区、清河路商业街市场用地地块、各规划居住小区分别设10KV箱式变配电站;由低压线路送电至用户..供水管网接自城市自来水干管;按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50L/人.天;用水10L/天m2;市政绿化用水2L/ m2天;未预见用水10%估算用水总量..居住小区内采用二路供水;消防管网在区内构成环网;每个组团作为一个消防单元;消防水泵流量应满足用水量最大的一栋建筑消防用水..燃气根据总体规划设调压站、天然气储气罐等设施;污水管网并入城市污水总管..雨水管网除就近排入河道外;接入城市雨水管网;区域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拟设中水管网;以节水节能..弱电设施电话采用宽带网系统;每户按二门电话计;公建按每30平方米1门;采用小区局域网或ADSL宽带上网..有线电视引入市有线电视台的双向传输电视系统;每户接入二只电视终端..楼宇对讲系统采用可视式带报警的楼宇对讲系统;并与小区物业管理连通..居住小区将建成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的住宅小区;实现用户水、电、气远程抄表..同时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电话或电视均能在各自的平台上上网..增强小区内安全保卫系统;采用周边报警及;灯光控制系统..公共配套设施根据总体规划定点、管道接入城市管网..各组团小区分中心都设置相关相应规模的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包括商业街等、管理中心、幼儿园、敬老院、小区级变配电、上、下水设施、燃气等设施;小区的垃圾处理采用有机、无机分离方式集中处理;设垃圾收集站;由垃圾袋筒分别收集;由物业部门统一运往垃圾收集站..公厕结合公建、中心公园及小区会所等布置..区域的消防应按总体规划以及消防专项规划确定消防指挥中心的定点..区域内采用集中供暖设施;能源接自城市热点站等;区内设热交换站等设施..节能与环保:用电设备选用高效;低能耗节能产品;根据使用功能情况设置必要的控制方式;以降低运行费用..重视材料的选用和安装;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对空调通风设备采用必要的消声、隔振措施;以满足环保要求..排风出口位置设置避开人员行走区域;并达到环保要求..鼓励使用太阳能设施;建筑设计应考虑相关设备的安装与环境视觉措施..4.9 防洪基地西面即将修建的220国道可以作为防洪堤坝..在护城河以北利用低洼地规划一个人工湖;可以作为防洪抗旱;为护城河调节水位..用地的标高竖向;应按有关防洪标准确定场地、道路标高..防洪设施应按总体规划确定的有关措施落实、实施..5.0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地块主要控制性指标一览表表1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公顷容积率建筑面积万平方米A-1 R1 3.487 0.7 2.4409A-2 R1 2.499 0.7 1.7493A-3 R1 0.403 0.7 0.2821A-4 G1 0.577 - 0A-5 R1 0.341 0.5 0.1705A-6 R1 1.787 0.3 0.5361A-8 C2 9.669 1.5 14.5035 A-9 R1 2.37 0.4 0.948A-10 R1 2.419 0.4 0.9676 A-11 R1 1.063 0.7 0.7441 A-12 R1 2.002 0.35 0.7007 A-13 R1 1.696 0.35 0.5936 A-14 G1 5.885 - 0A-15 G1 3.44 - 0A-16 G1 0.937 - 0A-17 G1 1.918 - 0A-18 C7 1.59 0.2 0.318A-19 C6 2.663 0.5 1.3315 A-20 C7 0.436 0.2 0.0872 A-21 C6 1.529 0.5 0.7645 A-22 C6 4.675 0.5 2.3375B-1-2 C1; C2 2.224 3.0 6.672 B-2 R2; C2 8.401 1.5 12.6015 B-3 R2 5.564 0.25 6.955B-4 R2 6.131 0.25 7.66375B-5 C6 7.664 0.5 3.832C-1 R2 14.69 1.25 18.3625C-2 R2 73695 1.25 9.61875D-1 R1 13.99 0.35 4.8965D-2 R1 9.527 0.5 4.7635E-1 R2 17.78 1.0 17.78E-2 R2 12.88 1.3 16.744F-1 G1; C3 7.694 0.1 0.7694 F-2 R1 12.61 0.35 4.4135F-3 R1 19.49 0.5 9.745F-4 R1 15.27 0.7 10.689G-1 R2 25.77 1.3 33.501G-2 R2 13.55 1.3 17.615H-1 C5 0.51 1.0 0.51H-2 G1 7.989 - -H-3 S1 42.33 - -总计 - 330.93 平均0.73 242.0597道路用地根据总体规划应作相应调整注:H2地块为“景观长廊”用地总和;H3为城市道路总和;不含小区内部道路..■ 济南长清旧城改造策划概规土地使用分类一览表表2 大类中类代码名称代码名称R 居住用地 R1 一类居住用地R2 二类居住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 C1 行政办公用地C2 商业金融业用地C4 体育用地C3 文化娱乐用地C5 医疗卫生用地C6 教育科研用地C7 文物古迹用地S 道路广场用地 S1 道路用地G 绿地 G1 公共绿地■ 用地平衡表表3用地性质用地面积ha 百分比%居住用地 231.59 69.96公建商业用地不含组团小区商业用地 20.13 6.12医疗教育用地 5.23 1.58集中绿化用地不含小区集中绿地 31.65 9.56道路用地含城市道路绿化;不含组团道路 42.33 12.78总用地 330.93 100道路用地根据总体规划应作相应调整■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4总用地 330.93公顷总建筑面积 242.06万平方米规划用地平均容积率 0.73平均建筑密度 25%集中绿地率 10%居住小区绿化率≥40%商业建筑面积 40.51万平方米面积 203.74万平方米医疗教育建筑面积约3.51万平方米老校区改造按教育专项规划。
老城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老城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fcc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f.png)
老城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项目概况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施工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大型综合商业综合体、城市广场、商业街区、景观道路、广场载体、河道治理、美化环境、征迁居民安置小区等多个方面。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老城区焕发新的活力,提升老城区的形象和品质。
二、施工方案综述1. 施工时间根据工程规划,老城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时间预计为3至5年,具体的施工周期将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2. 施工范围根据老城区改造规划,施工范围主要包括老城区的主要道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景观道路、河道治理等多个方面。
施工范围的确定将遵循整体规划,保证工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 施工内容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及交通系统的改造、建筑外立面的改善、市容环境的提升、公共设施的更新等多个方面。
每个方面的施工内容将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和综合规划确定并落实。
4. 施工目标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施工目标主要是为城市提供更加美观、舒适、安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施工方案具体内容1. 建筑外立面改善老城区改造工程将对老旧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改善,包括清洗、喷涂、翻新等措施,提高建筑的整体外观和品质。
2. 道路和交通系统改善老城区改造工程将对老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包括路面修复、交通标志设置、交通信号灯安装等,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3. 市容环境提升老城区改造工程将对老城区的市容环境进行整治,包括清理垃圾、新植绿化、设置座椅等,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4. 公共设施更新老城区改造工程将对老城区的公共设施进行更新,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公园设施等,提高公共设施的完善度和便利性。
四、施工流程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方案确定、工程招标、施工实施等多个过程。
具体的施工流程将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1. 前期准备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工程规划、立项程序、预算编制等,为后续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旧城改造计划
![旧城改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917d1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f.png)
旧城改造计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许多老旧的城市区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为了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旧城改造计划应运而生。
首先,旧城改造计划需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
这包括对老旧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进行更新,以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需要对老旧的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以缓解交通拥堵和城市排水不畅的问题。
其次,旧城改造计划还需要重点关注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
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公园绿地等方式,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净化城市的环境,保护居民的健康。
另外,旧城改造计划还需要注重对老旧建筑的更新和改造。
通过对老旧建筑的翻新和改造,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
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现代化居住和商业空间,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旧城改造计划还需要加强对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改善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升社区的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社区的规划和管理,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综上所述,旧城改造计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建筑更新和社区建设的综合改造,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为居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旧城改造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城市老旧改造实施方案
![城市老旧改造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fc7a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8.png)
城市老旧改造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旧区的改造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老旧区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并实施城市老旧改造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老旧区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老旧区的基础设施、居民生活状况、环境污染情况等,为制定改造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
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确定老旧区改造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改造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其次,制定老旧改造的具体方案。
根据老旧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确定改造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
这包括对老旧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和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同时,要充分考虑老旧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保护和利用老旧区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使改造后的区域既具有现代化的功能,又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在实施老旧改造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各方面都应该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老旧区的改造。
政府要加大对老旧区改造的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社会组织和企业要积极参与,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居民要积极配合,支持改造工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参与到改造工作中去。
最后,要加强对老旧区改造的监督和评估。
在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确保改造工作按照方案有序进行,保证改造效果的实现。
同时,要定期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城市老旧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老旧区的改造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精准实施和有效监督,才能实现老旧区的全面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范文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da56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e.png)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范文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面临着更新改造的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提出一套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案,以期能够改善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小区的品质。
首先,老旧小区改造应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
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解决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楼房老旧、绿化缺乏等问题,以及居住空间不足、交通拥堵等方面的困扰。
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提升小区的绿化水平。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等,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增加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二是提高小区的交通状况。
在小区内增设交通信号灯、人行倒计时红绿灯等交通设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三是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
通过修缮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改善供水供电设施等,提升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是完善小区的社区设施。
增加小区内的社区健身房、商店、医疗点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促进小区的社会交流。
其次,老旧小区改造也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老旧小区通常存在着排污量大、能源浪费等问题,改造时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首先,在改造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次,应加强对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倡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等行为。
同时,应建立小区的环保管理机制,做好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工作。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小区环境质量,还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素质。
此外,老旧小区改造还要注重社区参与和居民利益保护。
在改造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居民的权益。
在制定改造方案时应征求居民的意见,并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要加强对小区居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建议小区改造过程中成立居民委员会或相关组织,与政府和开发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充分保障居民的权益。
新都老城区新军街规划方案
![新都老城区新军街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a0ac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2.png)
新都老城区新军街规划方案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概述了新都老城区新军街规划的背景和重要性。
对于老城区的规划改造,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新军街作为老城区的重要片区,其规划方案将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新军街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大体框架和各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总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老城区规划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将包括对老城区现状的分析,规划需求的分析以及针对新军街的规划方案的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将对老城区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规划方案的优势,探讨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都老城区新军街的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对老城区现状和规划需求的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以促进新军街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同时,希望通过对规划方案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影响的分析,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推动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老城区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2.正文2.1 老城区现状分析老城区是新都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历史沿革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城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老城区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道路狭窄、排水不畅、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老旧建筑和房屋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
再者,老城区的功能单一,传统产业萎缩,居民生活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老城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老城区的水、土壤、空气等环境资源遭受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给居民带来健康隐患。
另外,老城区的防火、防震设施不完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给居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总体来看,老城区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功能单一、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亟需进行规划改造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功能与风貌为依据,老城区基本形成了 古城外围区与古城核心区两个层次
规划范围 海州老城区
海州古城 核心区
海州古城 外围区
任务解读——规划主要目的
1、寻求老城区改造动因与动力
为何改造老城、老城有无改造动力?
2、明确老城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老城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老城区?
城市东进——连云港城市历史变迁
在1500多年的岁月中,城市一直在向东迁徙,在“奔海”与“追 山”之间,连云港经历了海州——新浦——东部的城市发展三步 曲,对于海州而言,每个阶段分别有着不同的城市定位与时代符 号。
第一阶段(荣耀):以海州为中心的极核发展阶段 海州古城自建城后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都是区域内政治、 文化、经济中心,统领着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 阔的区域。
州湾,“淮海东来第一城”由此得名,秦统中国,增设“朐县”,立石“ 秦东门”,海州得称“东海名郡”。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上遗址、 文物层出不穷,石刻、古墓、摩崖造像、古城址共同构成连云港城 市文化的源头。
根 ●城市建设之 ——建城史的起点:海州具有1500年的建城史,是连云港市的摇篮,秦汉时期称朐县,
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山翠水绿 交通便捷 商贸发达
规划范围位置
海州
规划范围——区位与概况
规划区是海州目前城市建设与优势资源最为 集中的位置。紧靠新浦,北至玉带河,南至 锦屏山脚下,东至孔望山新区,西至蔷薇河
一线,规划总面积约 6.31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主要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浦与海州两大城区结合部
新浦城区(成熟期): 功能发展主题词:居住、工业、商业、娱乐、办公 城市形态主题词:综合型、多种尺度、社区化 城市印象主题词:繁荣、多样化、连云港主城
海州老城区(老龄期): 功能发展主题词:居住、工业、餐饮、旅游等多种服务业
城市形态主题词:空间尺度不一0,新旧混杂
城市印象主题词:历史感、多样与特色并存、曾经的主城
利用差异与特色走向改造与复兴是海州的必然选择 ——城市东进是全市发展的既定趋势,海州古城具有鲜明的特
色与不同于其他城区的功能差异,作为城市之根的她不应 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成为遗忘的角落,利用差异与特色 需求改造与复兴的动力,是海州古城的必然选择。
亟待复兴的海州城区: 城市文化高地?特色旅游、休闲社区? 还是只是城郊结合区?海州需要明确的 发展方向,而古城更需要在新的时期寻 求新的坐标。
东部城区
新浦城区 海州古城
城市东进——三大城区综合比较
东部城区(发育期): 功能发展主题词:港口、大型产业园、商务办公、居住 城市形态主题词:大空间、大尺度、现代化 城市印象主题词:繁华、快节奏、滨海城市
城市东进——背景下的思考
在城市整体东进大趋势下的思考:
城市之根的地位不可撼动 ——城市东进是城市生产力的东进,古城仍是城市历史文
化的源头所在,海州古城永远都是连云港人心目中的 城市之根。
城市东进是挑战,更是机遇 ——城市东进造成的古城边缘化的威胁,但从城市整体发展角
度而言,也为古城一方面提出必须改造的要求,另一方面 提供了复兴的可能性。边缘化是城市发展出现的阶段性问 题,而不应当是永远的城市之痛。
海州,作为城市的灵魂所在,将走 向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
规划范围——区位与概况
海州区——连云港“老城区”
海州区是连云港市的三个城区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全区现辖 两镇、四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开发区,总面积158. 9平方公里, 总人口13.4万人。规划范围位于海州区西北角。
海州作为连云港先前人类聚居区已有4-5万年的历史,在长期的 建设与发展后海州目前具备以下特点:
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始称海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海、 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牌 ●城市形象之 ——山水城的交辉:海州古城至今都是连云港重要的城市名片之一,周边景区枚不胜举,
山、水、城交பைடு நூலகம்生辉,在当今城市化、现代化日益加剧、而城市特 色逐步消泯的今天,海州古城无疑是连云港最为重要的城市形象品 牌之一。
城市、岸线推演图
城市东进——三大城区的发展方向
作为代表城市老、中、新的三大城市片区发展方向:
快速崛起的东部城区: 以港口和大型产业园相互依托,构成城 市跨越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成为城市品 质提升和实现现代化的主战场。
配套成熟的新浦城区: 产业在城区外围发展,日臻成熟的配套 设施使新浦成为居住、商业、休闲等城 市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
3、制定兼顾远近又切实可行的古城改造策略
怎样实现老城区的改造与复兴?
4、建构适宜老城发展的功能及空间布局
老城区未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与空间布局?
5、提出规划具体实施与管理的科学办法
怎样将规划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与建设中?
技术路线——两条主线引导古城区的未来
海州古城——连云港的城市符号
源 ●城市文化之 ——繁多古迹文化:古海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末年,孔子登临古朐山,东望海
差异明显:
——古城区与东部城区: 功能、城市形态、城市印象上均存在明显差 异,但这种差异恰恰是古城区在城市东进中 存在的最大理由和老城走向复兴的根据。
特色突出:
——古城区与新浦城区 功能一致而业态有异、形态相近而特征有 别、印象相似而特色不同,具有悠久历史 、文化底蕴与山水资源的海州注定要在新 的时期彰显非常的城区特色。
第二阶段(困惑):以海州、新浦、连云三点一线的分散发 展阶段。 海州古城在这一阶段则只是商贸与居住相对集中的主要城区 之一,在人口、资金、政策导向等发展要素逐步外迁之时, 海州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
第三阶段(衰落?复兴?):城市东进、一体两翼城市整体 跨越发展阶段。 各种发展要素进一步向东部积聚,海州面临城市边缘化。在 外部的压力和内部自身需要双重要求下,城区走向衰落还是 复兴?海州古城必须作出明确的选择。
海州古城,山秀水灵,历史文化源 远流长,作为连云港城市的摇篮,距今 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在城市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古城面 临着一系列历史性的抉择:城市价值与 形态的冲突、意识与空间的边缘化 、文 化与精神的迷失、现实与理想的矛 盾……如今的海州古城应当何去何从?
是顺应,还是突破?是沉沦,还是 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