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题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5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答案】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前面写“江南春 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 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结尾写“不知道红豆古树何 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 内容上:抒发了作者的忧思之情,写出了作者期盼红豆古 树能再发新枝、开花结果,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气节与傲岸 风骨的呼唤与追寻。
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1
(记叙文)
常考题型: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二.重点句子的作用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四.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归纳概括题) 五.人物形象 六.思想情感 七.记叙顺序 八.段落作用 九.标题含义及作用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
※1.理解文中某划线句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结合上下文,从某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表达
B.中间:1、承上启下 2 、照应开头 3、做铺 垫 4、埋伏笔 5、对比
C.结尾:1、照应题目 2、首尾呼应 3、是文 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4、照应前文 5、总领全文
例: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 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 思……(结尾)
——陈歆耕《红 豆树下》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 (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 (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 (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 原则,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如果 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根 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
答题格式: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 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1
(记叙文)
常考题型: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二.重点句子的作用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四.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归纳概括题) 五.人物形象 六.思想情感 七.记叙顺序 八.段落作用 九.标题含义及作用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
※1.理解文中某划线句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结合上下文,从某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表达
B.中间:1、承上启下 2 、照应开头 3、做铺 垫 4、埋伏笔 5、对比
C.结尾:1、照应题目 2、首尾呼应 3、是文 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4、照应前文 5、总领全文
例: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 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 思……(结尾)
——陈歆耕《红 豆树下》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 (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 (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 (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 原则,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如果 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根 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
答题格式: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 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
的对话描写中,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可以看出母亲勤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俭持家,严格约
束子女不乱花钱。
终于看了我一眼。
为下文的冲突做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 铺垫。
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粘了一些
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方法总结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答案】(3分)运用细节描写,抓住母亲额上汗珠在门口灯光的反 射下异常明亮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辛劳,突出其吃苦耐劳的特 点。(评分标准:写法判断正确,得1分;能概述出描写内容,得 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得1分。共3分。)
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遥响,这一幕, 画面感极强。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 “相拥的深情”母
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薯田里去 亲伤口的疼和心里 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 的悔一起涌上来,
为自己把生活的劳
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地的时候,我发现 累和心酸发泄在孩
[批注5] 芒花美,母亲更美。 照应标题。
映衬了母亲年轻时 的美丽。
比拟,把芒花比作 母亲头上的白发。
[批注6] 由芒花联想到母亲。 芒花与母亲,过去 与现在,自然交融。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童年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 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 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
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
初中九年级语文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课 件(共10张PPT)
强化训练:
见练习册48页专项训练九阅读《后生可畏》1、2 (2)、3这几题。
强化训练:
见练习册50页阅读《童年的音色》
课堂小结
填空: 词语意思/指代内容: 主旨/内容: 赏析画线句: 段落作用:
你 熬 就 住 赢 , 了
就不孩 先想子 苦苦, 一一 阵辈 子子 。,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则 2、能掌握记叙文中填空、加 点词语意思/指代内容、判断主 旨/内容、赏析画线句、段落在 文中的作用。(重点) 3、强化训练:能快速准确作 答(难点)
原则:
看题目-——标段——看问题——带问题看内容至少2 遍——作答(审清题目要求)
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 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 的情感。 段落作用:1.开头段概括内容,开篇点题;总领下 文,照应标题,吸引读者 2.中间段概括具体内容,表达情感,点 明中心 *仅1段时考虑过渡、照应标题或前文; 若连着几段则考虑插叙、 (插叙与顺序的内容不在 一条线上,至少有2个故事)如《转场的哈萨克》 3.结尾段:概括内容,点明中心,升华 主题;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引发思考。
方法:
填空:确认所给内容相对段——根据前后确认剩余 内容如《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月季花开》 (模式基本一致) 词语意思/指代内容:由表意——入深意也可是赏析/ 据内容从前或其后找 主旨/内容:拿上每项从文中找所相对应的内容来判 断 赏析画线句:常见比喻、拟人 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 作……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 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 作铺垫)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做题技巧: 1 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末尾句,抒情议论句) 含义,写出作者借助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观点, 所赞扬或所抨击的内容。 2 从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中,再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寻找文章的中心观点 3 写主旨一定要结合文章,语句要通顺、连贯、 完整。
(九)理解关键语句策略:
1 锁定关键词,分析修饰语。对它们解释 之后,再对整个句子进行分析。 2 理解修辞格,透视其深意,若用比喻句, 还原其本体。 3 如果句子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或一个人物有 两种行为,要逐一解释分析 4 结合上下文,多问为什么。
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选材剪裁(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 是否得当) 行文结构(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前后呼应、 烘托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等) 写作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 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修辞的作用
染力。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结构统一,互相映 衬,互为补充。 夸张 突出特征,极力表现。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反复 强调语气、强调内容,强烈抒情,富有感
(七)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 描写、说明
表达方式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睫毛上滑落下来, 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 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 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我 要求休学一年。 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 的泪泉,那是滋养生命的泉源,也是滋养民族 精神的泉源哦。
记叙文阅读
明确考点: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共38张PPT).ppt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攀”“缩”“微倾”几个连续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为我买橘时过 铁路、爬月台的情景,突出父亲的艰难不易,表现了父亲细腻深沉的父爱。
二、句子角度
2.句子作用
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 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3.以物为线索
如《台阶》一文是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父亲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定义:贯串全文,推进文章情节的发展,通过线索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
②作用:补充交代了上文某些内容;与上下文情节形 成对比;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 节富有波澜;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
《故乡》一文, “我 ”和 “母亲 ”谈到闰土时, 插入过去少年闰土和“我 ”的友谊片断,接着回到现实。
定义:所谓记叙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
件、场面、环境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4.以人为线索
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作为人物线索,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展开叙述的。
5.以事件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 装”。
如《社戏》一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 全文,再现儿时美好生活。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 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共38张PPT)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知规律(由浅入深、 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不能互换。
返回目录
六、理解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 •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 背影为线索 •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 •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 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 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 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 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要求
阅读一般记叙文,能把握记叙的要素 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弄清记叙的 人称;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 略安排的作用;能对运用的表达方式进 行辨析,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能够 从文章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 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储备
记叙文: 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 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小 说、散文、新闻、通讯、童话、 寓言等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 叙文范围。
c: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揭示人物思想产生
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 如:“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 • 也须穿上棉袄了” 作用:渲染悲凉气氛,预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返回目录
六、理解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 •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 背影为线索 •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 •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 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 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 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 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要求
阅读一般记叙文,能把握记叙的要素 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弄清记叙的 人称;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 略安排的作用;能对运用的表达方式进 行辨析,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能够 从文章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 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储备
记叙文: 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 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小 说、散文、新闻、通讯、童话、 寓言等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 叙文范围。
c: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揭示人物思想产生
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 如:“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 • 也须穿上棉袄了” 作用:渲染悲凉气氛,预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2022年中考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共25页)
➢ 概括主要内容 ➢ 人物性格分析
1、考文意
通读全文,把握事件六要素
概括工主作要回内顾容 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人+事+结果(表述简洁、准确)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安全工程师游绍峰在黑暗的废墟下经历了69小时被困后艰 难脱险。
1、考文意
概工括作主回要顾内容
➢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动作
语言
描写
描写
心理 描写
描绘情态 揭示身份 反映心理 刻画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神态 描写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3:
肖像 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 段中要横线的句子。(2分)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他清除压住双脚的石块的过程, 表现了他的理智与顽强。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 渲染环境气氛 3 烘托人物心情 4 烘托人物形象 5 揭示主题 6 结构上,为后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考顺序
➢ 插叙作用
4、考顺序
插叙作用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
2 突出文章主题 3 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4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5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例 根据典型事例把握人物性格
文中的××做了……+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概括人物形象
性格+思想品质+其他(外貌特征、地位等)
阅读例文(二),回答问题1: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我”是一个敬业负责、有慈爱之心、平等对人、尊重学生的人。
1、考文意
通读全文,把握事件六要素
概括工主作要回内顾容 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人+事+结果(表述简洁、准确)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安全工程师游绍峰在黑暗的废墟下经历了69小时被困后艰 难脱险。
1、考文意
概工括作主回要顾内容
➢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动作
语言
描写
描写
心理 描写
描绘情态 揭示身份 反映心理 刻画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神态 描写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3:
肖像 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 段中要横线的句子。(2分)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他清除压住双脚的石块的过程, 表现了他的理智与顽强。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 渲染环境气氛 3 烘托人物心情 4 烘托人物形象 5 揭示主题 6 结构上,为后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考顺序
➢ 插叙作用
4、考顺序
插叙作用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
2 突出文章主题 3 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4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5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例 根据典型事例把握人物性格
文中的××做了……+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概括人物形象
性格+思想品质+其他(外貌特征、地位等)
阅读例文(二),回答问题1: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我”是一个敬业负责、有慈爱之心、平等对人、尊重学生的人。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ppt课件
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 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 物喻人。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 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 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 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 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第二部分 常见试题及解题思路
单击此处添 加大标题内 容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一.整体感知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 ② 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 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 ③ 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 心内容; ④ 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 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
一.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2. 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 去除无关 紧要的修饰语,② 多音节词改为单音 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 将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 如有,必须修改。
二.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13.仿写句子: 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 点(如叠词)等。 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46张)
记叙文阅读 专项复习
记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 叙 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 文 记人、叙事、写景、状 定 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 义 体。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 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 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 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 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 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 情等。 (4)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 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5)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 1)以核心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 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以“梦幻”为线索 贯穿全文。 • 2)以核心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 《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线索 • 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 • 如《山中避雨》
4)以感情为线索。 如《小巷深处》以“我” 的感情变化发展主线,从 “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 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 “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尾。 《永久的悔》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 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主线则是“永久的 悔”,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此外还有《白杨礼赞》《囚绿记》等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小男孩》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 《奥伊达的理想》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故乡》以 “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记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 叙 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 文 记人、叙事、写景、状 定 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 义 体。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 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 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 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 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 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 情等。 (4)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 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5)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 1)以核心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 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以“梦幻”为线索 贯穿全文。 • 2)以核心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 《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线索 • 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 • 如《山中避雨》
4)以感情为线索。 如《小巷深处》以“我” 的感情变化发展主线,从 “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 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 “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尾。 《永久的悔》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 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主线则是“永久的 悔”,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此外还有《白杨礼赞》《囚绿记》等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小男孩》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 《奥伊达的理想》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故乡》以 “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初三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精品PPT课件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
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如《孔乙己》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
穿着等的有关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 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①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
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记叙
②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
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议论
③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
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
例. 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 在下面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 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 案进行认定、补充。
记叙文答题技巧点拨
1、仔细审题,把握要领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 踌躇歉疚地说:
“请_原_谅_,_能_更_换_一_首_曲_目_吗_?__”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记叙文知识要点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 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 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介绍人物或事件 的概貌) 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 的刻画。
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如《孔乙己》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
穿着等的有关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 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①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
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记叙
②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
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议论
③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
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
例. 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 在下面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 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 案进行认定、补充。
记叙文答题技巧点拨
1、仔细审题,把握要领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 踌躇歉疚地说:
“请_原_谅_,_能_更_换_一_首_曲_目_吗_?__”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记叙文知识要点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 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 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介绍人物或事件 的概貌) 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 的刻画。
中考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优质PPT】
6
理解能力
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重要句子
语境义
与文段的中心乃至整篇文章的主旨直
接相关,是使用修辞方法或写作方法 的关键,在结构上起独特作用等。
外部语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2021内/10/1部0 语境(文章中心、上下文)
7
理解重要句子
⑴点明主旨,或与文章主旨有直接关系 ⑵具有提示引导性或总括性作用(文眼) ⑶运用了修辞方法或写作方法 ⑷结构上有特殊作用,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作用?--2007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中考)语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卷 第20题(3
分)
参考答案: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
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 (“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
陶202公1/10的/10 怀念之情。
29
第三、确定区域 ,圈点勾画。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 去想去编。(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
2021/10/10
24
返回上一层
8、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修辞、语言特色); 二种语言类型:通俗口语、典雅书面语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等)
2021/10/10
返回目录25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法:
答题前思路准备
返回上一层
2、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
A 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时令和场景 B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C 预示人物命运、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
A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时代背景 B 揭示社会本质 C 铺垫下文内容、为中心服务
理解能力
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重要句子
语境义
与文段的中心乃至整篇文章的主旨直
接相关,是使用修辞方法或写作方法 的关键,在结构上起独特作用等。
外部语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2021内/10/1部0 语境(文章中心、上下文)
7
理解重要句子
⑴点明主旨,或与文章主旨有直接关系 ⑵具有提示引导性或总括性作用(文眼) ⑶运用了修辞方法或写作方法 ⑷结构上有特殊作用,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作用?--2007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中考)语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卷 第20题(3
分)
参考答案: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
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 (“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
陶202公1/10的/10 怀念之情。
29
第三、确定区域 ,圈点勾画。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 去想去编。(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
2021/10/10
24
返回上一层
8、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修辞、语言特色); 二种语言类型:通俗口语、典雅书面语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等)
2021/10/10
返回目录25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法:
答题前思路准备
返回上一层
2、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
A 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时令和场景 B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C 预示人物命运、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
A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时代背景 B 揭示社会本质 C 铺垫下文内容、为中心服务
中考专题-记叙文阅读-课件118张PPT.ppt
《植树的牧羊人》中“他的那条 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
写) 别人的评价、议论来描写人物或事 不张扬”,通过对牧羊人大狗的
物。
(续表)
描写类别
特点及作用
教材示例
根据 侧面
描写 描写 作用: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②使 描写,从侧面表现牧羊人的
角度 (间接 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性格特点。
分类 描写)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起走小路
2. 记叙顺序
记叙顺序
特点及作用
教材示例
顺叙 倒叙
特点:按时间先后,叙述事情的发生、
发展和结果,或以空间、地点的转换顺
序进行叙述。
《散步》依次写了事情的起因、
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结局。
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条
理清晰。
特点:先写事件的结果,或把事件高潮 《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写道:
动么豪放、多么火烈
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通过
作用:①塑造人物,表现主题;② 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烘托了
渲染气氛,烘托事物;③明示、暗 安塞腰鼓的精彩。
点主题。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 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4. 记叙线索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线索类型
特点
教材示例
物线 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灯笼》:以“灯笼”为线索。
人线 事线 感情线
以人物动作行为变化、思想性格的 《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所见
发展、所见所闻为线索
所闻为线索。
以中心事件(或事件发展)为线索 《故乡》:以“回故乡、在故乡、离 故乡”为线索。
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PPT【新版】名师课件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记叙文阅读
知识
含义:由于表达方式、情节上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 《秋天的怀念》第
关的事情或片段,以使读者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 一段中插入“母亲
叙述。
喜欢花,可自从我
)事物为线索。Leabharlann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事线
《变色龙》以主人公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为线索。
索。
以人物的行踪或见闻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既是线索人物,又是
人线
为线索。
视角人物。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记叙文阅读
知识
三、记叙线索 线索是文章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它的作用在于把表现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贯
悬念,激励读者寻根究底,饶有兴味地读下去, 世的消息,再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
避免了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忆。
注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顺序,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倒叙和顺叙交接处的句段, 这是情节逆转的关键处,要特别注意。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PPT现代 文阅读 记叙文 阅读PP T【新 版】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断定主人公。 由上一步延伸 而来,通过情节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及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
二、答题“进行时”: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读文不少于两遍)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 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注:平时,要注意阅读的方法、速度的指导、训练。
第二、审清题干(题型、考点、范围等), 正确理解题意(快速读题干不少于三遍) 。
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 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 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第三、确定区域 ,圈点勾画。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 去想去编。(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
考点:
1、体会情感,理解中心 2、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归纳要点 3、人物性格、形象的分析
4、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句子深层含义 5、区别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 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人物或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近三年(2008—2010年)试题命题方向:
考点: 6、常用的修辞方法,使用修辞的作用。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 比、象征、伏笔、铺垫等)。 8、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应考对策:考前练兵 一、阅读准备
二、答题进行时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法:
一、答题前思路准备
•看标题
•判体裁
•找人物
•断倾向(赞、批、引人思考等)
•炼主旨: 人、事、情、理(通过记叙了……,
•
表现……表达了)……
阅读记叙文应该既是感性的,又是理 性的。
整体把握:
其一、断定文章的感情倾向(是批是 赞,还是引人思考等)。 这样能更好地 理解所读文章。
试题 来源、题型、分值比重:
年 试卷 选题 题型设置
分比满
份 类型 来源
值重分
简答 12.5% 120 2006 大纲卷 课外 4个 1个 14分 14% 100
2007 课标卷 课外 5个 0个 16分 13.3% 120
2008 课标卷 课外 4个 1个 16分 13.3% 120
5记叙的顺序主要有: ___、 ___、___ 。
(顺叙、插叙、倒叙)
6记叙的人称有___ 、 ___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7记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___、 ___、 ___ 、 ___、___。为表现___服务的。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 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主题)
记叙文知识链接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2、能说出记叙文阅读的基础考点 3、会运用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课标对记叙文阅读提出的要求: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 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28.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 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
• 29.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 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 30.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 己的体验。
近5年(2006—2010年)选文:
1、《六个馒头》 【06年】 2、《让我看看你》 【07年】 3、《梨一样的苹果》 【08年】(二、1) 4、《前方遭遇塌方》 【09年】(二、1) 5、《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10年】(二、 1) 6、《漓江情韵》 【11年】
2、记叙文的六要素: ___、___、 ___、 ___ 、___、___。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___、 ___、___ 、 ___、___。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4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___ ,可以是___,可以是 ___,
还可以是______ ,也可以______ 为线索。 人、事、物、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时空转移
记叙文文体知识:
• 记叙的要素 • 记叙的线索 • 记叙的顺序 • 记叙的人称
• 表达方式 • 描写方法 • 修辞方法 • 表现手法
此部分是根基,需要“砸实
”
返回目录
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___、___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
分为___、___ 、___、___ 四类 。 (记叙、描写、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注: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关 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 。
(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语, 动宾短语类试题中的动词等)
日常不可忽略语法的教学。
例:
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2010年我省 (中
考)语文试卷 第10题(4分)
参考答案:“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
2009 课标卷 课外 4个 1个 16分 13.3% 120
2010 课标卷 课外 5个 0个 15分 12.5% 120
2006—2010年试题选文方向:
选文时新文章居多。与学生日常生 活密切关联 ,适应社会发展,有较强 的感染力,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对 人生追求的思考。
近三年(2008—2010年)试题命题方向:
《考试大纲》记叙文考点说明
18.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3. 结合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含义。 25能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
作者思路。 2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
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和作用。
《考试大纲》记叙文考点说明
• 27.能初步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的表达效 果。
•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借代等
• 表现手法:象征、想像联想、侧面描写、 虚写、夸张、衬托、以小见大、欲扬先 抑、白描、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 思想感情:感恩、关爱、责任、奋斗、 友情、亲情、能力等
2011年中考记叙文命题走势
• 1. 情节及主旨 • 2. 线索、顺序 • 3.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 • 4. 语言赏析、重点句含义及作用 • 5. 人物形象分析 • 6、标题的作用 • 7、环境描写作用
二、答题“进行时”: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读文不少于两遍)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 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注:平时,要注意阅读的方法、速度的指导、训练。
第二、审清题干(题型、考点、范围等), 正确理解题意(快速读题干不少于三遍) 。
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 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 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第三、确定区域 ,圈点勾画。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 去想去编。(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
考点:
1、体会情感,理解中心 2、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归纳要点 3、人物性格、形象的分析
4、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句子深层含义 5、区别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 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人物或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近三年(2008—2010年)试题命题方向:
考点: 6、常用的修辞方法,使用修辞的作用。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 比、象征、伏笔、铺垫等)。 8、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应考对策:考前练兵 一、阅读准备
二、答题进行时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法:
一、答题前思路准备
•看标题
•判体裁
•找人物
•断倾向(赞、批、引人思考等)
•炼主旨: 人、事、情、理(通过记叙了……,
•
表现……表达了)……
阅读记叙文应该既是感性的,又是理 性的。
整体把握:
其一、断定文章的感情倾向(是批是 赞,还是引人思考等)。 这样能更好地 理解所读文章。
试题 来源、题型、分值比重:
年 试卷 选题 题型设置
分比满
份 类型 来源
值重分
简答 12.5% 120 2006 大纲卷 课外 4个 1个 14分 14% 100
2007 课标卷 课外 5个 0个 16分 13.3% 120
2008 课标卷 课外 4个 1个 16分 13.3% 120
5记叙的顺序主要有: ___、 ___、___ 。
(顺叙、插叙、倒叙)
6记叙的人称有___ 、 ___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7记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___、 ___、 ___ 、 ___、___。为表现___服务的。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 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主题)
记叙文知识链接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2、能说出记叙文阅读的基础考点 3、会运用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课标对记叙文阅读提出的要求: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 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28.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 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
• 29.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 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 30.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 己的体验。
近5年(2006—2010年)选文:
1、《六个馒头》 【06年】 2、《让我看看你》 【07年】 3、《梨一样的苹果》 【08年】(二、1) 4、《前方遭遇塌方》 【09年】(二、1) 5、《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10年】(二、 1) 6、《漓江情韵》 【11年】
2、记叙文的六要素: ___、___、 ___、 ___ 、___、___。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___、 ___、___ 、 ___、___。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4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___ ,可以是___,可以是 ___,
还可以是______ ,也可以______ 为线索。 人、事、物、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时空转移
记叙文文体知识:
• 记叙的要素 • 记叙的线索 • 记叙的顺序 • 记叙的人称
• 表达方式 • 描写方法 • 修辞方法 • 表现手法
此部分是根基,需要“砸实
”
返回目录
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___、___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
分为___、___ 、___、___ 四类 。 (记叙、描写、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注: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关 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 。
(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语, 动宾短语类试题中的动词等)
日常不可忽略语法的教学。
例:
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2010年我省 (中
考)语文试卷 第10题(4分)
参考答案:“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
2009 课标卷 课外 4个 1个 16分 13.3% 120
2010 课标卷 课外 5个 0个 15分 12.5% 120
2006—2010年试题选文方向:
选文时新文章居多。与学生日常生 活密切关联 ,适应社会发展,有较强 的感染力,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对 人生追求的思考。
近三年(2008—2010年)试题命题方向:
《考试大纲》记叙文考点说明
18.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3. 结合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含义。 25能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
作者思路。 2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
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和作用。
《考试大纲》记叙文考点说明
• 27.能初步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的表达效 果。
•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借代等
• 表现手法:象征、想像联想、侧面描写、 虚写、夸张、衬托、以小见大、欲扬先 抑、白描、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 思想感情:感恩、关爱、责任、奋斗、 友情、亲情、能力等
2011年中考记叙文命题走势
• 1. 情节及主旨 • 2. 线索、顺序 • 3.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 • 4. 语言赏析、重点句含义及作用 • 5. 人物形象分析 • 6、标题的作用 • 7、环境描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