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的生平是让我了解他经历的第一部分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庄周出生于宋国蒙。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大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的一部作著作, 在其中它特别强调诚信,指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后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中最后落脚点到了格物致知,但是也在告诉我们“诚”,其实我觉得“诚”也并不是讲的诚意,一个人对 别人要诚信,对自己也要诚意。很多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事实不是他所想的,他却偏偏自己安慰自己。有时候明想做成一件事情、明明知道放那件事特自巴街要付出什么努力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情恐惧贪婪最终还是没看时自己忽悠自己。“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 修学不以诚,国事券为学不以诚,用事政自读不以诚则是最其心而春其思与人不以说则是良共德问增人之怨”。这段话告诉我们们为一人学者”要“诚”,如果不“诚”,那么就不能。做善事,也不可能是善良有善心的。这是在做人方面,做事方面也是一样做学问,学习心得事物,如果不诚心,那么事情最后也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短期利益。眼光却不放长远,殊不知,不守信约,我们可能有暂时的财利,有了诚信,人们却会获得终生的财富。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在成长中,我们每人都应该注 重修养诚信的美德,它将会使我们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受益匪浅。“大德教化,兼善天下;小德川流,独善其身”。在《大学》中还强调我们要修身,认为做人的要诀就在于把全部的力量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古人也说过“兰芳不厌古幽,君子不为名修”、“高于微言, 所以修身”、“芝兰生于幽林, 不以无人而不苦:君子道玄而修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古人对于修身是多么的看重。在《大学》中写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峻刑法虽可收敛一时,但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择,凭借德政,推行仁义,则山不可当,水不可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治国理念一- 推行仁政。其实纵观整个《大学》,它无处不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
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习庄子除了让我知道不注重物质生活之外还告诉我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庄子在《田子方》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列御寇,就是那个御风而行的列子,为伯昏夫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时候,志满意得,满是骄矜之卸,拉满了弓弦,然后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满满一杯水,弯弓射箭。第一支箭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紧跟着发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已经在弦上等着呢,手臂上那杯水纹丝不动,而列御寇这个人也正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像列御寇这样的射箭技巧,不可谓不高,但这样的人真正达到大境界了吗?伯昏夫人不以为然,说:你这种箭术,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术,而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术。“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伯昏夫人说:我现在要邀请你,我们一同去“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我看看你射得如何?伯昏夫人就当先走上高高的山岗,脚上踏着风化的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转过身来,倒退着向深渊退步,一直走到自己的脚掌有一部分已经悬在悬崖之外。站在这个地方,伯昏夫人请列御寇上来射箭。而此时此刻,列御寇只能趴在地上,“汗流至踵”,汗都流到脚后跟了。这时,伯昏夫人说:“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人世间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苍天,向下可以看清黄泉,世界万象了然于心,在任何时刻都可以神色不变,气定神闲。他对列御寇说:你现在心惊目眩,再让你射箭,你能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小太小了。
关键词:庄子 孔子 大学 感受
1.对庄子的认识
庄子是我学习这门课学习最多的一个人物,我从中学的时候学习他的逍遥游,和在《锦瑟》一诗中读到他庄周梦蝶的经历对他有了一些认识,但是我并不了解他,也不明白他的逍遥游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还有他梦蝶的奇怪经历,可能我的学识和见识浅薄,不太懂大家的真实思想,但是他的文章流传几千年一定有他独特的利于人的神奇之处。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老师的教授来理解庄子的意愿不同于常人的思想,最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逐渐找到了答案。
庄周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个故事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当我们都面对恶劣环境的时候,就要看我们内心所酝酿的心境如何。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的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如果你的心境已经被环境挫败的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生活的状态。那么,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最好呢?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3,学习《大学有感》
通过学习孔子告诉我这几个道理,《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小的时候就会背诵这篇文章,但是不理解什么意思,后来通过学习才明白了一点,可是只是浅显的明白,我知道要想真正的明白还需要我不断的读,不断地理解。这门课上我知道很多大学的校训都是来自于这篇文章,比如我们学校的明德任责,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等。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古典著作之一,也可能是我小时候收到了他的熏陶,我想我应该努力的理解并努力的做到,这样才能让他们不仅是作为一篇文章,更是做人做事学习的准则。
面对他的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态度我深感佩服,当我读到他不愿意做官却只想像一只乌龟一样快乐的在泥潭里面生活,以前的我多为不解,真的有人可以拒绝这么丰厚的金钱功名的诱惑吗?可能小时候的我多偏重于物质生活,认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庄子的含义,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有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金钱和物质的,他们更愿意在自由和快乐中度过一生,钱财乃身外之物,有更多人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并不是被利益蒙蔽双眼,这让我想起了许多人。有些大国工匠一生为祖国事业和人类发展做贡献,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得到了多少,并不在乎自己挣了多少钱。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为祖国做了多少贡献。还有的一些人身为高职高管却以自己的职位谋取私利,这让我为他们感到羞耻,他们的行为实在是可耻。
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不滞,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
通过学习庄子我觉得他让我明白了很多在这个错综杂乱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内心最为重要。在面对世俗和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忘利,忘我,忘命。不忘初心,永远保持一颗善良,不为世俗沾染的心才最重要。老师说如果想理解这些圣人看似疯狂的思想那就要比他们更加疯狂。我想理解他们很难,而且也不太可能,但是,他们的所让我明白的一些道理能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也让我学习到很多。当我们不理解他们是认为他们是疯子,但是总有一天我们遇到了一些事情就会明白他们说的那些道理,才会知道原来他们如此伟大,如此的让我们敬佩。
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论文题目:学习庄子和经典文学作品有感
姓名:
学号:
年级:_____
专业:
学院: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项: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课程类型:素质教育课
授课教师
学时:24学分:2
论文得分
批阅人签字
批阅意见:
摘要:这学期我学习了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这门课,通过老师的教授我进一步了解了庄子,孔子等一些古代圣人的思想,老师的课堂以给我们介绍这些圣人的著作和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我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小学之前对大学和三字经以及弟子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背诵。中学时期有深入的学习了里面的一些知识,到了大学由于对国学的喜欢和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选择了这门课,老师的课堂我也非常喜欢,用一些趣味生动的小故事来帮助我们学习。这让我对四书五经和古代圣人的思想更为佩服与敬仰。因为了解所以会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我希望可以把这些圣人思想和中国五千年来积累的精华和知识深入我心,并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我成长和进步。
2.对孔子的认识
如果说庄子交给我做人应该自由快乐,忘利忘欲。那么孔子就教会我应该善良,尽任尽义,谦虚做人。从小就会学习论语,论语也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爱学习的人:我们常常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正是这样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他甚至可以向任何人学习,这一点,恐怕我们任谁都要自叹不如,人们常常因为“面子”,眼光往往只能向上,向那些“有名位”的人学习,因为那些“有名位”的人,能够给人们实际的需要,比如学位、地位之类的虚名;其实,我们的眼睛更应该向下看,因为,实际工作中的人们,比如工人、农民、学生,都会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产生创造力,给我们启示、启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哲学家等,通常都不是在大学里产生的,他们基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学习不仅要向上看,更要注意向基层群众学习;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学习精神,特别是学生们。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精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确,孔子是相当了不起,在他的思考、教育、影响下,产生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直到孔子的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做一个真正合格、伟大的君子,仍然是每个人的愿望,甚至,孔子的思想已经开始影响到全世界,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文明中最精华的部份之一,他是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根本,因为,中华民族懂礼仪知廉耻,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科学最优秀的民族。孔子却永远活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孔子的思想文化不但过去、现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而且,孔子也必然影响着未来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份子,科学地继承孔子的精神、思想、儒家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大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的一部作著作, 在其中它特别强调诚信,指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后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中最后落脚点到了格物致知,但是也在告诉我们“诚”,其实我觉得“诚”也并不是讲的诚意,一个人对 别人要诚信,对自己也要诚意。很多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事实不是他所想的,他却偏偏自己安慰自己。有时候明想做成一件事情、明明知道放那件事特自巴街要付出什么努力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情恐惧贪婪最终还是没看时自己忽悠自己。“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 修学不以诚,国事券为学不以诚,用事政自读不以诚则是最其心而春其思与人不以说则是良共德问增人之怨”。这段话告诉我们们为一人学者”要“诚”,如果不“诚”,那么就不能。做善事,也不可能是善良有善心的。这是在做人方面,做事方面也是一样做学问,学习心得事物,如果不诚心,那么事情最后也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短期利益。眼光却不放长远,殊不知,不守信约,我们可能有暂时的财利,有了诚信,人们却会获得终生的财富。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在成长中,我们每人都应该注 重修养诚信的美德,它将会使我们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受益匪浅。“大德教化,兼善天下;小德川流,独善其身”。在《大学》中还强调我们要修身,认为做人的要诀就在于把全部的力量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古人也说过“兰芳不厌古幽,君子不为名修”、“高于微言, 所以修身”、“芝兰生于幽林, 不以无人而不苦:君子道玄而修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古人对于修身是多么的看重。在《大学》中写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峻刑法虽可收敛一时,但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择,凭借德政,推行仁义,则山不可当,水不可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治国理念一- 推行仁政。其实纵观整个《大学》,它无处不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
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习庄子除了让我知道不注重物质生活之外还告诉我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庄子在《田子方》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列御寇,就是那个御风而行的列子,为伯昏夫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时候,志满意得,满是骄矜之卸,拉满了弓弦,然后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满满一杯水,弯弓射箭。第一支箭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紧跟着发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已经在弦上等着呢,手臂上那杯水纹丝不动,而列御寇这个人也正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像列御寇这样的射箭技巧,不可谓不高,但这样的人真正达到大境界了吗?伯昏夫人不以为然,说:你这种箭术,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术,而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术。“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伯昏夫人说:我现在要邀请你,我们一同去“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我看看你射得如何?伯昏夫人就当先走上高高的山岗,脚上踏着风化的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转过身来,倒退着向深渊退步,一直走到自己的脚掌有一部分已经悬在悬崖之外。站在这个地方,伯昏夫人请列御寇上来射箭。而此时此刻,列御寇只能趴在地上,“汗流至踵”,汗都流到脚后跟了。这时,伯昏夫人说:“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人世间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苍天,向下可以看清黄泉,世界万象了然于心,在任何时刻都可以神色不变,气定神闲。他对列御寇说:你现在心惊目眩,再让你射箭,你能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小太小了。
关键词:庄子 孔子 大学 感受
1.对庄子的认识
庄子是我学习这门课学习最多的一个人物,我从中学的时候学习他的逍遥游,和在《锦瑟》一诗中读到他庄周梦蝶的经历对他有了一些认识,但是我并不了解他,也不明白他的逍遥游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还有他梦蝶的奇怪经历,可能我的学识和见识浅薄,不太懂大家的真实思想,但是他的文章流传几千年一定有他独特的利于人的神奇之处。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老师的教授来理解庄子的意愿不同于常人的思想,最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逐渐找到了答案。
庄周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个故事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当我们都面对恶劣环境的时候,就要看我们内心所酝酿的心境如何。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的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如果你的心境已经被环境挫败的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生活的状态。那么,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最好呢?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3,学习《大学有感》
通过学习孔子告诉我这几个道理,《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小的时候就会背诵这篇文章,但是不理解什么意思,后来通过学习才明白了一点,可是只是浅显的明白,我知道要想真正的明白还需要我不断的读,不断地理解。这门课上我知道很多大学的校训都是来自于这篇文章,比如我们学校的明德任责,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等。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古典著作之一,也可能是我小时候收到了他的熏陶,我想我应该努力的理解并努力的做到,这样才能让他们不仅是作为一篇文章,更是做人做事学习的准则。
面对他的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态度我深感佩服,当我读到他不愿意做官却只想像一只乌龟一样快乐的在泥潭里面生活,以前的我多为不解,真的有人可以拒绝这么丰厚的金钱功名的诱惑吗?可能小时候的我多偏重于物质生活,认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庄子的含义,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有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金钱和物质的,他们更愿意在自由和快乐中度过一生,钱财乃身外之物,有更多人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并不是被利益蒙蔽双眼,这让我想起了许多人。有些大国工匠一生为祖国事业和人类发展做贡献,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得到了多少,并不在乎自己挣了多少钱。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为祖国做了多少贡献。还有的一些人身为高职高管却以自己的职位谋取私利,这让我为他们感到羞耻,他们的行为实在是可耻。
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不滞,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
通过学习庄子我觉得他让我明白了很多在这个错综杂乱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内心最为重要。在面对世俗和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忘利,忘我,忘命。不忘初心,永远保持一颗善良,不为世俗沾染的心才最重要。老师说如果想理解这些圣人看似疯狂的思想那就要比他们更加疯狂。我想理解他们很难,而且也不太可能,但是,他们的所让我明白的一些道理能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也让我学习到很多。当我们不理解他们是认为他们是疯子,但是总有一天我们遇到了一些事情就会明白他们说的那些道理,才会知道原来他们如此伟大,如此的让我们敬佩。
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论文题目:学习庄子和经典文学作品有感
姓名:
学号:
年级:_____
专业:
学院: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项: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课程类型:素质教育课
授课教师
学时:24学分:2
论文得分
批阅人签字
批阅意见:
摘要:这学期我学习了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这门课,通过老师的教授我进一步了解了庄子,孔子等一些古代圣人的思想,老师的课堂以给我们介绍这些圣人的著作和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我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小学之前对大学和三字经以及弟子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背诵。中学时期有深入的学习了里面的一些知识,到了大学由于对国学的喜欢和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选择了这门课,老师的课堂我也非常喜欢,用一些趣味生动的小故事来帮助我们学习。这让我对四书五经和古代圣人的思想更为佩服与敬仰。因为了解所以会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我希望可以把这些圣人思想和中国五千年来积累的精华和知识深入我心,并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我成长和进步。
2.对孔子的认识
如果说庄子交给我做人应该自由快乐,忘利忘欲。那么孔子就教会我应该善良,尽任尽义,谦虚做人。从小就会学习论语,论语也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爱学习的人:我们常常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正是这样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他甚至可以向任何人学习,这一点,恐怕我们任谁都要自叹不如,人们常常因为“面子”,眼光往往只能向上,向那些“有名位”的人学习,因为那些“有名位”的人,能够给人们实际的需要,比如学位、地位之类的虚名;其实,我们的眼睛更应该向下看,因为,实际工作中的人们,比如工人、农民、学生,都会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产生创造力,给我们启示、启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哲学家等,通常都不是在大学里产生的,他们基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学习不仅要向上看,更要注意向基层群众学习;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学习精神,特别是学生们。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精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确,孔子是相当了不起,在他的思考、教育、影响下,产生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直到孔子的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做一个真正合格、伟大的君子,仍然是每个人的愿望,甚至,孔子的思想已经开始影响到全世界,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文明中最精华的部份之一,他是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根本,因为,中华民族懂礼仪知廉耻,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科学最优秀的民族。孔子却永远活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孔子的思想文化不但过去、现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而且,孔子也必然影响着未来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份子,科学地继承孔子的精神、思想、儒家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