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

合集下载

内脏及器官实验报告

内脏及器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内脏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3. 掌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内脏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1. 高清显微镜2. 小刀、剪刀3. 活体小白鼠4. 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等解剖工具5. 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步骤1. 内脏概念和分类- 观察实验指导书,了解内脏的概念和分类,包括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 通过解剖小白鼠,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和位置,进一步理解内脏的概念和分类。

2. 消化系统- 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 分别观察各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通过解剖小白鼠,观察消化系统的实际结构,验证理论知识。

3. 呼吸系统- 观察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 分别观察各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通过解剖小白鼠,观察呼吸系统的实际结构,验证理论知识。

4. 泌尿系统- 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 分别观察各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通过解剖小白鼠,观察泌尿系统的实际结构,验证理论知识。

5. 其他内脏器官- 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胰腺等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通过解剖小白鼠,观察这些器官的实际结构,验证理论知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口腔:观察口腔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牙齿、舌、唾液腺等器官的功能。

- 咽、食管:观察咽和食管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功能。

- 胃、小肠、大肠: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消化和吸收功能。

- 肛门:观察肛门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排泄功能。

2. 呼吸系统- 鼻腔、咽、喉: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呼吸功能。

- 气管、支气管、肺: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呼吸功能。

3. 泌尿系统- 肾脏: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滤过和排泄功能。

- 输尿管、膀胱、尿道:观察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其排泄功能。

内脏学系统实验报告

内脏学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内脏学的概念、范围以及各系统的主要机能。

2. 熟悉内脏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构造。

3. 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4.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熟悉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5. 观察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等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人体内脏器官模型2. 人体解剖图谱3. 解剖显微镜4. 记录本、笔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内脏器官模型,了解内脏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位置。

(1)消化系统: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呼吸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4)生殖系统: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阴囊)、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5)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静脉。

2. 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1)口腔:观察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了解唇、颊、腭的形态、结构,掌握咽峡的概念,观察牙的形态构造和分类,乳牙和恒牙的排列顺序,熟悉牙周组织的构造和作用,掌握口腔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

(2)咽:观察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掌握鼻咽部重要结构,了解腭扁桃体和咽淋巴环的位置和机能概念,观察咽壁的构造。

(3)食管:观察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掌握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和其临床意义。

(4)胃:观察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机能,了解胃壁的构造。

(5)小肠:观察小肠的位置、分部和功能,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各部的结构特点,观察空、回肠的位置、构造,以及两者在外观上的区别,了解Meckel憩室的位置、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6)大肠:观察大肠的分部及结构特点,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观察结肠分部及各部位置,了解直肠肛管的位置、形态和粘膜构造特点。

(7)肝、胆、胰:观察肝的位置、形态、分叶,了解肝的主要功能、体表投影和肝段的概念,观察胆囊的位置、形态、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及胆汁的排出途径,观察胰的形态、位置,熟悉其分部及功能。

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

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

实验6: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目的要求:了解小肠管壁的分层结构和肝脏的组织结构特点。

内容:一.小肠:管壁由四层结构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柱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的90%,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表面有薄层红染的纹状缘,就是电镜下所看到的微绒毛,柱状细胞之间夹杂一些分泌黏液(润滑和保护作用)的杯状细胞和一些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分布于肠腺之间和构成肠绒毛的中轴,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称肠绒毛,绒毛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构成。

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上皮在固有层内下陷形成肠腺,肠腺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和未分化细胞构成。

(3)黏膜肌层: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黏膜下腺,又称十二指肠腺,分泌物为含有黏蛋白的碱性液体,保护肠黏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

3、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间有肌间神经丛,可促进和调节肌层的收缩,使消化管产生蠕动。

4、外膜:结缔组织覆以间皮构成的浆膜,浆膜湿润而光滑,可减少脏器间的摩擦。

图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的部位,所以它有与功能相结合的结构特点。

(1)皱襞:是由小肠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

(2)肠绒毛:是粘膜表面的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3)微绒毛:粘膜上皮中柱状细胞的游离面有发达的微绒毛。

皱襞、肠绒毛、微绒毛的存在极大地扩大了粘膜的表面积。

(4)小肠腺:是绒毛基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肠隐窝。

小肠腺细胞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二.肝1、被膜:浆膜,结缔组织在肝门处向实质内伸入将其分成若干个肝小叶,伸入的结缔组织叫小叶间结缔组织。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的化学实验室和代谢中心。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胆汁、负责血糖的调节、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

在人体内,肝脏是最重要和最繁忙的器官之一,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肝脏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

一、肝脏解剖学结构肝脏的重量约为1.2-1.5kg,位于腹膜腔内,分为左、右、中三个叶,右叶最大,左叶次之,中叶最小,其中右叶占肝脏总重量的60%左右。

肝脏外表呈三角形,稍微隆起,下表面为平坦的底面,上表面呈不规则凸面,各裂隙浅深不一,隔以许多次级的小叶,每个小叶由同心排列的肝细胞构成,每个肝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形成了肝窦。

肝脏的血管很丰富,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进入肝窦,牵涉到的静脉形成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这些血管在肝窦中形成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内的净化作用,毒素、废物和过多的细胞代谢产物被分解和排出。

肝脏将大部分药物和生物化学物质处理掉,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形态或排泄出体外。

二、肝脏的功能1.分泌胆汁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胆汁合成脏器,每天可分泌约500毫升的胆汁,经过胆囊逐渐储存,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将胆汁送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2.负责血糖的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是由肝脏进行调节和维持的。

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肝脏会释放糖原储备,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液中,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肝脏会转化这些多余的葡萄糖为糖原储备,维持血糖平衡。

3.合成蛋白质肝脏负责合成人体内的许多蛋白质,如凝血因子、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这些蛋白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代谢脂肪肝脏的代谢作用包括脂肪代谢。

当人体内的脂肪摄入过多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中,以供能源使用。

5.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处理和中和许多有害的毒素和废物。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它的重量约
为1500克,占据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间。

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合成胆汁、代谢蛋白质和糖类、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解毒和排泄等。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
肝脏呈橡皮筋形,由左、右两个叶组成。

右叶较大,位于心脏的下方,左叶较小,位于心脏的左上方。

肝脏的上表面呈现光滑的圆顶形,称为圆
顶面;下表面呈现凹陷的形状,称为凹陷面。

肝脏的前缘与腹壁相连,后
缘紧邻胃、十二指肠及胰腺。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
1.肝叶
肝脏的两个叶之间有间叶隔分隔。

肝脏内部的组织结构由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都是由数百个肝细胞群组成的。

肝细胞是肝脏最基本的生物学
单位,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分泌胆汁,将胆汁输送到肝小管中,最终汇集
成胆管。

2.血液供应
3.胆汁系统
肝细胞产生的胆汁通过肝小管排泄到胆管中,最终经过胆总管进入十
二指肠。

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盐、胆固醇、磷脂等,它在消化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淋巴系统
肝脏还有一套独立的淋巴系统。

它将排泄物和细菌从肝脏引流到周围的淋巴结,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神经系统
总的来说,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对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肝脏的正常解剖和组织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肝(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消化系统—肝(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消化系统
肝的微细结构
肝的微细结构
– 肝表面为结缔组织被膜。 – 肝门处的结缔组织随血管、肝管的分支伸入肝实
质,将实质分隔成许多肝小叶。 – 成人肝有50万~10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常连成一
片,分界不清。 – 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
(一)肝小叶
–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 能单位。
肝右叶
方叶
肝左叶
尾状叶
四缘:
前缘 后缘 左缘 右缘
➢ 第二肝门
小结:
辨识相关名词 掌握肝门定义 掌握肝的形态
消化系统
肝外胆道
组成
胆囊 输胆管道
肝左、右管 肝总管 胆囊管
胆总管
肝右管 胆囊管
胆囊
肝左管 肝总管
胆总管
1.胆囊
胆囊
➢ 位置: 肝脏的胆囊窝内
➢ 形态: 梨形
➢ 容积: 40-60ml
- 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 交换的场所。
5.胆小管
- 胆小管为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 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在 肝板内连接成网状管道。
- 胆小管周围的肝细胞膜形成紧密 连接、桥粒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 小管以防止胆汁外溢 ,否则将 导致黄疸。
胆小管简化模式图

胆小管



(二)肝门管区
- 肝门管区指肝小叶 之间的含有小叶间 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的结 缔组织区域。
分布:肝板之间
结构: 内皮不连续,有孔无隔膜,吞饮小泡,无基膜
功能: 通透性大, 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液间物质交换
内有肝巨噬细胞
消化系统 肝小叶 窦周隙
窦周隙(Disse 隙)模式图
消化系统 肝小叶 窦周隙

内脏实验报告系统

内脏实验报告系统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内脏的概念和分类;2. 了解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3. 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4.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与上、下消化道的连接关系;5. 熟悉咽峡、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胆管、胰腺等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与仪器(1)人体内脏模型(2)解剖图谱(3)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镜等解剖工具2. 实验步骤(1)观察内脏器官的总体形态和位置(2)观察中空性器官(如食管、胃、小肠、大肠等)的形态、分部和结构(3)观察实质性器官(如肝脏、胆囊、胰腺等)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4)观察消化系统的连接关系和上、下消化道的概念(5)观察咽峡、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胆管、胰腺等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内脏器官的总体形态和位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内脏器官的总体形态和位置。

例如,胃位于上腹部,呈囊状;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呈不规则形;胆囊位于肝脏下方,呈梨形;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呈长条形等。

2. 中空性器官的形态、分部和结构(1)食管:位于上腹部,呈管状,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食管的上端与咽相连,下端与胃相连,全长约25厘米。

(2)胃:位于上腹部,呈囊状,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四个部分。

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3)小肠:位于腹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小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4)大肠:位于腹部,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个部分。

大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3. 实质性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1)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呈不规则形,分为左右两个叶。

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和解毒等功能。

(2)胆囊:位于肝脏下方,呈梨形,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3)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呈长条形,具有分泌胰岛素和胰液的功能。

人体解剖小肠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小肠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小肠实验报告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起着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肠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次人体解剖小肠的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一具尸体进行解剖。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严谨的操作方法,并且尽可能注意了解剖的规范操作程序。

我们对小肠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在观察小肠的外部形态时,我们发现它呈长管状,位于腹腔中。

小肠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我们用尺子测量了各部分的长度,十二指肠约有25厘米,空肠约有2米,回肠约有3.5米。

这些长度的差异反映了不同部位对消化和吸收的功能需求不同。

随后,我们打开小肠腔进行内部观察。

我们注意到小肠腔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状突起,这些突起称为肠绒毛。

肠绒毛的表面还有微细的绒毛,在增加吸收面积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强食物黏附的作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肠绒毛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结构,这些结构被称为绒毛上皮细胞。

我们进一步观察了小肠黏膜下层组织,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这些血管将吸收到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而淋巴管则起到了免疫和废物处理的作用。

在观察小肠的功能方面,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我们将一小块消化了的面包放入小肠腔内,然后观察其胃肠道的活动情况。

我们注意到,在小肠内膜上有许多蠕动细胞,它们不断地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在小肠腔内前进。

这种蠕动运动被称为肠蠕动,是小肠内消化和吸收的关键过程之一。

最后,我们总结了实验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 小肠是一个起重要消化和吸收作用的器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2. 小肠的外部形态呈长管状,长度有差异,反映了不同部位对消化和吸收的功能需求不同。

3. 小肠内壁有许多肠绒毛和绒毛上皮细胞,增加了吸收面积并增强了食物黏附。

4. 小肠黏膜下层组织含有血管和淋巴管,起到输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处理的作用。

5. 小肠的功能主要包括肠蠕动、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结构观察

消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结构观察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实验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医学课件ppt
1
消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 2、观察消化管、消化腺显微结构。 3、通过观察食管、胃及小肠切片来了解 消化管壁的分层和一般组织结构。
医学课件ppt
2
实验材料:
成人头颈部解剖及内脏器官模型 舌乳头组织切片 胃部组织切片 十二指肠组织切片 结肠组织切片 小肠组织切片 胰组织切片 肝组织切片
胰岛 腺泡和导管
24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C细胞
医学课件ppt
25
医学课件ppt
26
3大唾液腺比较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性质 浆液性 混合性 混合性
闰管



纹状管 短
发达

分泌物 酶多 酶、粘液 粘液
医学课件ppt
27
腹膜和腹膜腔
医学课件ppt
28
医学课件ppt
3
消 化 系 统 概 观
医学课件ppt
4
牙(Teeth) 牙的形态
牙冠 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
牙颈 牙根和牙冠交界部分
牙釉质 牙本质
牙根 上下颌骨牙槽内的部分
牙髓
每个牙根有根尖孔通牙根管, 进入牙冠腔。
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 髓腔。
牙质 牙根管
牙组织
根尖孔
牙本质、釉质、牙骨质、
牙髓
医学课件ppt
15
结肠
医学课件ppt
16
直肠与肛门交界处
医学课件ppt
17

前面观
后面观
医学课件ppt

肝的组织结构和功能PPT38页

肝的组织结构和功能PPT38页

01
01
02
肝 liver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呈红褐色,质软而脆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01
01
03
实质性器官,实质被分成许多肝小叶。 被膜大部分为浆膜。 门管区:位于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其中有肝的重要伴行管道。
肝的结构
01
01
04
小叶下静脉
中央静脉
09
肝小叶---肝血窦
窦壁由一层扁而薄的内皮细胞构成。 内皮细胞连接松散,且内皮外无基膜。 较大的通透性有利于物质交换。
肝血窦及内皮细胞
01
01
10
肝小叶---窦周隙
窦周隙: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充满来自血窦的血浆。 肝细胞血窦面大量微绒毛浸于血浆 是肝细胞和血浆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肝小叶--- 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
AMP GMP
次黄嘌呤 鸟嘌呤
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别嘌呤醇
01
31
30
包括糖原、脂滴、色素等物质,其含量随机体所处的不同生理和病理状况而变化。
肝小叶--- 肝细胞(内含物)
进食后糖原增多,饥饿时糖原减少 脂褐素可随机体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
01
01
08
肝巨噬细胞(Kuffer细胞):体型巨大不规则,有较强的变形运动和吞饮、吞噬能力。 清除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 吞噬清除衰老和损伤的血细胞 杀伤肿瘤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参与免疫应答
大颗粒淋巴细胞抵御病毒感染,防止肿瘤发生
肝小叶---肝血窦
肝索
肝血窦
肝巨噬细胞
胆小管

动物内脏标本实验报告(3篇)

动物内脏标本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动物内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动物内脏标本的制作方法。

3. 通过观察动物内脏标本,加深对动物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动物内脏标本的制作是通过对动物内脏进行解剖、清洗、固定、染色等步骤,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和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白鼠(或其他实验动物)、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板、解剖针、生理盐水、福尔马林、酒精、石蜡、切片机、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显微镜、投影仪、数码相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解剖小白鼠:在解剖显微镜下,沿小白鼠腹中线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暴露内脏器官。

2. 清洗内脏:用生理盐水清洗内脏,去除血液和杂质。

3. 固定内脏:将清洗干净的内脏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24小时,使内脏固定。

4. 染色:取出固定的内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液染色,使内脏结构更加清晰。

5. 切片:将染色后的内脏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5-10微米。

6. 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心脏由心肌构成,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 肺:肺由肺泡和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分泌等功能。

4. 胃: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储存和消化食物。

5. 肠道:肠道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收营养和水分,排出废物。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动物内脏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动物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动物内脏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要轻柔,避免内脏器官损伤。

- 清洗内脏时要彻底,去除血液和杂质。

- 固定内脏时要充分,确保内脏保持原有形态。

实验报告内脏

实验报告内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内脏器官实验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内脏器官是人体的重要生命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脾、胃、肠等。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本实验通过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内脏器官的理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猪内脏器官。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刀、镊子、剪刀、生理盐水、实验记录表等。

四、实验步骤1. 解剖心脏(1)将猪心脏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

(2)观察心脏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3)切开心脏,观察心房、心室、瓣膜等结构。

(4)观察心脏的搏动,记录心跳次数。

2. 解剖肺(1)将猪肺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

(2)观察肺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3)观察肺的叶间裂和支气管。

(4)剪取一小部分肺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

3. 解剖肝脏(1)将猪肝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

(2)观察肝脏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3)观察肝脏的叶间裂、血管、胆管等结构。

(4)剪取一小部分肝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

4. 解剖脾脏(1)将猪脾脏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

(2)观察脾脏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3)观察脾脏的血管、淋巴管等结构。

(4)剪取一小部分脾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

5. 解剖胃(1)将猪胃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

(2)观察胃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3)观察胃的黏膜、肌层、浆膜等结构。

(4)剪取一小部分胃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

6. 解剖小肠(1)将猪小肠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

(2)观察小肠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3)观察小肠的绒毛、血管、淋巴管等结构。

(4)剪取一小部分小肠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心脏呈圆锥形,有四个腔室,分别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防止血液逆流。

心脏搏动有力,心跳次数约为每分钟60-100次。

2. 肺:肺呈海绵状,有多个叶间裂,支气管进入肺叶。

熟悉内脏的实验报告(3篇)

熟悉内脏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内脏的概念、范围及各系统的主要机能。

2. 熟悉内脏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3. 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4. 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管的连接关系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内脏学是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内脏学的学习,可以了解人体内脏器官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内容1. 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1)胸腹部标志线: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肋骨线、骼嵴线、骶正中线等。

(2)腹部分区: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

2. 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1)消化系统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3. 消化管的连接关系及上、下消化道概念(1)消化管连接关系:口腔与咽、咽与食管、食管与胃、胃与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与空肠、空肠与回肠、回肠与大肠、大肠与直肠、直肠与肛管。

(2)上、下消化道概念: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大肠、直肠、肛管。

四、实验步骤1. 观察人体解剖图谱,了解内脏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2. 标记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3. 观察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 分析消化管连接关系及上、下消化道概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1)标记了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1)观察了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了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3. 消化管连接关系及上、下消化道概念(1)掌握了消化管连接关系及上、下消化道概念,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医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掌握了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便利。

肝脏组织结构观察报告

肝脏组织结构观察报告

肝脏组织结构观察报告
在观察肝脏组织结构时,可以发现肝脏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器官。

它由许多小叶组成,每个小叶都包含许多肝细胞,以及与之相关的细胞外基质和血管。

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切片时,可以看到肝小叶的结构。

肝小叶中心有一个中央静脉,周围环绕着较大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它们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到肝细胞。

此外,还有与之相连的胆管系统,将产生的胆汁排出体外。

肝小叶的基本单位是肝细胞。

肝细胞呈多边形,大小均匀。

肝细胞之间以窄而整齐的间隙相连,形成六边形的肝小叶结构。

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微绒毛,增加其吸收和分泌的表面积。

继续观察肝细胞的细胞质,可以看到细胞质中的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线粒体是能量合成的主要场所,它们在细胞内排列整齐。

内质网在肝细胞中形成复杂的网络,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

高尔基体则在细胞质中呈层状排列,与细胞内物质的包装和运输有关。

此外,在肝脏组织中还可以看到其他类型的细胞,如星状细胞和Kupffer细胞。

星状细胞是肝脏的间质细胞,参与炎症反应
和免疫调节。

Kupffer细胞是肝脏中的巨噬细胞,负责清除血
液中的细菌和废物。

总的来说,肝脏组织结构的观察揭示了肝脏的高度有序性。

肝小叶作为基本的功能单位,由肝细胞和相关细胞组成,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

这种有序的结构有利于肝脏正常地执行其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等功能。

内脏学实验报告步骤(3篇)

内脏学实验报告步骤(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内脏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2. 掌握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位置。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 增强对临床医学实践的认识和兴趣。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标本:人体内脏器官模型或尸体解剖标本。

2. 实验仪器: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钩、解剖镜、放大镜等。

3. 实验用品:解剖图谱、解剖学教材、实验记录本、笔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熟悉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穿戴实验服、手套,保持实验场地整洁。

(3)将实验标本或模型放置在解剖台上,确保其稳定。

2. 内脏学总论(1)观察内脏器官的整体形态、位置和连接关系。

(2)了解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

(3)记录观察结果。

3. 消化系统(1)观察口腔:包括唇、颊、腭、舌、牙齿和牙周组织。

(2)观察咽:包括咽峡、鼻咽、口咽和喉咽。

(3)观察食管:包括食管的位置、分部、生理性狭窄及距切牙的距离。

(4)观察胃:包括胃的位置、形态、分部、机能和胃壁的构造。

(5)观察小肠:包括小肠的位置、分部、功能、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结构特点。

(6)观察大肠:包括大肠的分部、结构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分部及各部位置、直肠肛管的位置、形态和粘膜构造特点。

(7)记录观察结果。

4. 呼吸系统(1)观察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2)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

(3)记录观察结果。

5. 泌尿系统(1)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了解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

(3)记录观察结果。

6. 生殖系统(1)观察男性生殖器官(如阴茎、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

(2)观察女性生殖器官(如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等)。

(3)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

(4)记录观察结果。

7. 神经系统(1)观察脑、脊髓、神经和神经节。

(2)了解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

身体构造小实验报告

身体构造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用人体解剖图谱2. 实验用人体解剖模型3. 实验用具: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剪等三、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用人体解剖图谱,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将实验用人体解剖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角度,以便观察。

3. 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剪等工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剖:(1)首先,观察并描述模型的全身骨骼结构,包括颅骨、脊柱、骨盆等。

(2)然后,解剖模型的头部,观察并描述颅骨、面部骨骼、眼、耳、鼻、口腔等器官。

(3)接着,解剖模型的颈部,观察并描述颈椎、喉、气管、食管等器官。

(4)解剖模型的胸部,观察并描述胸骨、肋骨、肺、心脏、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等器官。

(5)解剖模型的腹部,观察并描述膈肌、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器官。

(6)解剖模型的盆部,观察并描述骨盆、膀胱、生殖器官等器官。

(7)最后,观察并描述模型的四肢骨骼、肌肉、关节等。

4.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5. 完成解剖后,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骨骼、肌肉、内脏等。

2.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使用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剪等工具进行解剖。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骨骼:人体骨骼分为颅骨、脊柱、骨盆和四肢骨骼。

骨骼具有保护、支持、运动等功能。

(2)肌肉: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参与人体运动。

(3)内脏:内脏包括心脏、肺、胃、肠、肝、脾、肾等器官。

内脏具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功能。

(4)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具有调节、控制人体生命活动功能。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为今后学习生物学、医学等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小肠的组织结构

小肠的组织结构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固有层内有小肠腺,开口于绒毛之间,肠腺细胞主要 是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还有散在其间的内分泌细胞 (银染可见)。
黏膜肌层很薄,有内环、外纵的平滑肌构成。
(2)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较大的血管和淋 巴管。
(3)肌层:内层环行肌较厚,外层纵行肌较薄,两层间 有结缔组织和肌间神经丛。
(4)浆膜:为薄层结缔组织,外覆有间皮。
小肠的组织结构
小肠
【实验材料】
空肠切片,HE染色。
【实验内容】
1.肉眼观察:管腔内壁黏膜形成数个皱襞。
2.低倍镜观察:区分肠壁的4层结构,注意黏 膜层的皱襞、绒毛和肠腺等结构。
3.高倍镜观察:观察肠壁各层微细结构。
(1)黏膜层:小肠黏膜向管腔内伸出许多指状突起即绒 毛。绒毛外面被覆一层单层柱状细胞,柱状细胞之间的 杯状细胞呈空泡状,上皮游离缘有呈带状的染成红色的 纹状缘。绒毛中轴为固有层,中央有一乳糜管。

小肠组织结构实验报告

小肠组织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小肠的组织结构;2. 观察小肠各层结构的特点;3. 掌握显微镜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组织结构复杂,具有适应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通过观察小肠的显微镜切片,可以了解其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猪小肠;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剪、镊子、培养皿、清水、染色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段新鲜猪小肠,用水洗净;2. 将小肠剪成长约2cm的小段;3. 用解剖剪纵向剪开小肠,露出内表面;4. 将剪开的小肠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沿剪口翻开;5. 用镊子轻轻夹起小肠内表面,用染色液染色;6. 将染色后的小肠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7. 观察小肠的各层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肠管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1)粘膜: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等。

固有层含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2)粘膜下层:由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组成;(3)肌层: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肌纤维收缩可促进小肠蠕动;(4)浆膜:由结缔组织和浆膜细胞组成,具有保护作用。

2.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皱襞和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扩大,有利于消化和吸收;(1)环形皱襞: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与食管和胃的皱襞不同,它们是固定的构造,不因肠腔扩张而消失;(2)绒毛:由粘膜的上皮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形成,长约0.5—1.5mm,其形状在小肠各段不同,十二指肠绒毛最宽,一般呈叶状;空肠绒毛呈杆状;回肠绒毛较细,大多呈指状。

六、实验结论1. 小肠的组织结构复杂,具有适应消化和吸收的功能;2. 小肠的环形皱襞和绒毛使内表面积扩大,有利于消化和吸收;3.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小肠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七、实验讨论1. 小肠的组织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环形皱襞和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 小肠的各层结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消化吸收任务;3.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直观地了解了小肠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深入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内脏微细结构实验报告

内脏微细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目的:1. 观察内脏器官的微细结构,了解其组织构造和功能。

2. 比较不同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 学习显微镜操作技巧,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1. 人体内脏器官样本(如胃、肠、心脏、肝脏等)。

2. 显微镜及配套设备。

3. 实验切片和染色剂。

实验方法:1. 将内脏器官样本进行切片,厚度约为5-10微米。

2. 对切片进行染色,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

3. 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圈,以便清晰观察组织结构。

4. 记录不同内脏器官的微细结构特点,包括细胞形态、组织层次、血管分布等。

实验结果:1. 胃壁结构: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黏膜层有丰富的腺体,分泌胃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和盐酸,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黏膜下层含有血管和淋巴管,供应胃壁的营养。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负责胃的收缩和蠕动。

浆膜层为胃壁的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2. 肠壁结构: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黏膜层有密集的绒毛,增加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黏膜下层含有血管和淋巴管,供应肠壁的营养。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负责肠的蠕动和收缩。

浆膜层为肠壁的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3. 心脏结构:心脏由心肌构成,分为心房和心室。

心肌细胞呈螺旋状排列,具有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功能。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心脏的血管分布包括冠状动脉和心脏大血管,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

4. 肝脏结构:肝脏由肝小叶组成,肝小叶中央有中央静脉,周围是肝细胞。

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代谢、解毒和分泌胆汁。

肝脏的血管包括门静脉和肝静脉,门静脉收集肠道血液,肝静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脏。

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内脏器官的微细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同内脏器官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这些特点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胃壁的腺体和肌层结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胃的收缩;心脏的螺旋状心肌细胞排列保证了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收缩;肝脏的肝细胞和血管分布则与其代谢和解毒功能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小肠、肝组织构造观察
目的要求:了解小肠管壁的分层结构和肝脏的组织结构特点。

内容:
一.小肠:管壁由四层结构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
(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柱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的90%,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表面有薄层红染的纹状缘,就是电镜下所看到的微绒毛,柱状细胞之间夹杂一些分泌黏液(润滑和保护作用)的杯状细胞和一些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分布于肠腺之间和构成肠绒毛的中轴,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称肠绒毛,绒毛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构成。

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上皮在固有层内下陷形成肠腺,肠腺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和未分化细胞构成。

(3)黏膜肌层: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

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黏膜下腺,又称十二指肠腺,分泌物为含有黏蛋白的碱性液体,保护肠黏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

3、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间有肌间神经丛,可促进和调节肌层的收缩,使消化管产生蠕动。

4、外膜:结缔组织覆以间皮构成的浆膜,浆膜湿润而光滑,可减少脏器间的摩擦。

图1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的部位,所以它有与功能相结合的结构特点。

(1)皱襞:是由小肠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

(2)肠绒毛:是粘膜表面的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3)微绒毛:粘膜上皮中柱状细胞的游离面有发达的微绒毛。

皱襞、肠绒毛、微绒毛的存在极大地扩大了粘膜的表面积。

(4)小肠腺:是绒毛基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肠隐窝。

小肠腺细胞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二.肝
1、被膜:浆膜,结缔组织在肝门处向实质内伸入将其分成若干个肝小叶,伸入的结缔组织叫小叶间结缔组织。

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含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及淋巴管和神经等,肝小叶的境界清晰与否随动物种类不同而异。

猪、猫和骆驼的清晰,其他动物的不清晰。

2、实质:实质被小叶间结缔组织分成很多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细胞、肝板(肝细胞索)、肝血窦(窦状隙)和胆小管等构成。

•(1)中央静脉:由内皮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

•(2)肝索(或肝板):由排列不整齐的单行肝细胞构成。

相邻肝板有分支吻合,形成迷路样结构
•(3)肝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细胞核大呈圆形,位于中央,可见双核或多倍体核,可见核仁;细胞质呈粉红色。

相邻肝细胞之间本应有胆小管存在,但在此标本中不能显示出来。

每个肝细胞与周围有三种不同的邻接面:即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连接面。

•(4)肝血窦:为肝板之间的空隙,窦壁衬以内皮。

内皮细胞核呈扁圆形,突入血窦腔内。


血窦腔内有许多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的、具有吞噬能力的星形细胞,为肝巨噬细胞(即枯否细胞,在此标本中较难分辨)。

血窦与中央静脉相通连。

3、门管区:相邻几个肝小三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所伴行分布的三角形区域。

•(1)小叶间动脉:小而圆,壁厚,内皮外有数层环行平滑肌。

•(2)小叶间静脉:腔大而不规则,壁薄,内皮外有少量散在的平滑肌。

•(3)小叶间胆管:管径较小而圆,管壁衬以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立方形,胞浆清明,细胞核呈圆形,着色较深。


图15:小肠四层结构
图39:肝门管区结构
图40:肝门管区结构
图41:肝小叶及中央静脉结构
作业
1、绘制光镜下的小肠管壁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图。

标注:
小肠: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肠绒毛,小肠腺
肝: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细胞,门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2、说出肝门管区三个管道的结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