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衡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城市化质量、城乡发展差距等多个方面。
1.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指标之一,城市人口规模大致能够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
城市人口规模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人口分布情况。
城市化率高通常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社会资本充裕。
4. 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差距大小。
城乡发展差距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上指标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只有全面评价这些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城市化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通信等多个方面。
1. 交通指标交通指标包括城市道路密度、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拥堵指数等多个方面。
交通指标反映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拥堵程度。
2. 水利指标水利指标包括城市供水量、排水排污设施完善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等多个方面。
水利指标反映了城市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为样 本 , 运用主成分对指标进 行降维 , 也得 出了各个城 市的综合排名。另外 , 对一些城市做 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
【 关键词】 城市化 ; 主成分 ; 综合评价
0 引 言
自1 9 7 8 年 以来 . 我国逐 渐进入 加速上 升期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是 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 的指标 正确评价我国城市现有的发展水 平多层 次横向 比较和纵向比较 . 对我 国的发展具有重大 的意义。前人 对这一问题 也做出了许多的研究 . 在具 体的研 究方法选取上 . 华中、 牛 慧恩以深圳 市特区外地区为例 . 分别采 用了“ 复合指标法 ” 、 “ 各态历经 假说法” 和“ 指标 比较法” . 测度了特区外地 区城市化 的实 际发展 水平 。 吴永保 构建了城市 现代化的指标体 系 . 并将 该指标体 系用来 对几 个城 市的对 比分析 本文是通过主成分模型选取 7 个指标 . 对3 6 个省会和 直辖市做城 市化水平 的综 合评价排名 .同时给 出研 究结论 和政 策建
S c i e n c e & T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周 晓园 ( 武 汉理 工大 学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0 )
【 摘 要】 城市化的标准不仅仅 是经济的增长 , 因而, 怎样 评价客 观地对城市进行评价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选取 了7个指标 , 3 6个中心城 市
一
果. 所 以这也是东部整体排名靠前 , 中西部排名靠后的最重要 的原因。 至于经 济发展 因子 北京 的得 分为 5 . 4 6把其 他地 区远远甩 在后 面. 由于它是我 国的首 都 , 所 以, 北 京的高新技术 企业 非常多 , 影 剧院 数也 非常多 而武汉 的得分是 0 . 6 2 3 0 9处在第二位 . 这与这几年 的中 原崛起政策有关 . 可见武汉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城市。 而上海 , 重庆 得分分别为一 O . 9 6 、 一 1 . 1 8 . 排在最后 这个 主要是 因为第二 主成 分中邮 政局数 、 固定 电话用户数 、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 的指标为 负的系数 , 而标 准化后的数据 中上海 的邮政 局数 为 4 . 5 1 0 8 4 , 固定电话用户 数为 3 . 1 5 0 2 4 .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为 0 . 3 6 6 7 3 . 而旅客运输量 为一 0 . 5 8 3 7 2 . 这就造成 了上海 的经济发展 因子排在倒数第二 . 而重庆排在倒数 第一 是 由于邮政局数为 2 . 7 4 5 1 4 . 固定 电话用 户数为 1 . 4 5 5 6 1 , 普 通高等学校 在校生数为 O . 7 3 3 4 9 . 而且影剧 院数 、 开发 区高新技术企业 数的指标系 数分别为 0 . 4 6 7 、 0 . 7 4 5但是影剧 院数 为 0 . 2 4 3 6 3 . 开发 区高新技术 企业 数 为一 O - 3 1 7 4 这就造就 了重庆排在最后一名。 重庆 的高新技术企业不 是很 多. 它 以后 的发展不会太迅速 从人文 素质 因子上看 . 武汉 , 广州 , 南京 , 郑州排在前 四 , 虽 然上述 五个城 市经济发展水平 远远落后与北 京 . 上海 . 但 教育水平远远超 过 线城 市 . 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武汉 、 南 京高校云集 , 人才供给充足 , 人 们素质也能相对提高 .城市化发展潜力 巨大 。排在最后 的是银川 、 西 宁、 拉 萨和深圳 。 深圳虽然 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列 , 但 由于高校数量较 少. 教育水平落后 . 以较为 明显 的劣势排在最后一名。 其他大部分西部 城市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其教育水平和高校数量也远远落后于东
中国各省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中国各省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排序,并结合聚类分析对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及探讨。
关键词: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
但显然,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
受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
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四大区域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而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已经落到了最后。
目前国际上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在主要指标法的应用中,国内外最为通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指数(或称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或非农人口) 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尽管“城市化水平”指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域发展的程度, 但考虑到城市化的内涵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而且还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变、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种只以人口比例指标来衡量省域发展水平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反映省域发展水平, 应当利用复合指标法, 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从多角度进行测定、评价和分析。
一、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省域的发展是一个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和人口变动的综合性动态过程。
因此,衡量省域发展水平的标志不是单一的省域人口比重,也不是单一的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其它单项指标,而应综合反映经济、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职能。
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竞争的加剧,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和排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城市发展情况,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模型。
本文将对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进行探讨。
一、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来全面衡量和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学者,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增长率、效益、贡献率等。
2.城市规模:面积、人口、密度等。
3.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创新输出、人才等。
4.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公共设施等。
5.社会事务: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
6.城市安全:自然灾害防范、公共安全维护等。
7.交通运输:交通出行效率、交通拥堵因素等。
这些指标体系是城市综合考核评价的基础,既全面又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城市的全面发展水平。
二、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是指通过量化和分析城市各项指标,给城市打出一个综合得分的评价模型。
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包括德尔菲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学者意见调查法,用于提高意见一致性,最终得到专家意见。
在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中,德尔菲法通常用来确定城市评价指标的权重。
2.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通过对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各个指标对于城市评价得分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各个指标在城市综合得分中的贡献率。
3.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是将各评价指标按照其相似性进行聚类,形成各个类别。
在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中,聚类分析法可以帮助分析指标间的相对独立性,提高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对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影响城市综合评价的几个基本因素,从而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我国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提高 的过程 中 , 环境 改善 与保 护意识逐 步增 强 , 境 环 质量逐 步提 高 ; 随着 社会 整体 发展水 平 的提升 , 会 社
城 镇 家 庭 平 均 每 百 户 家用 汽 车数 量 ( )C1) 台 ( 9 移 动 电话 每 百 户 拥 有 量 ( ) C o 部 (2) { j 用 电脑 数 量 ( ) C2 ) f r 家 台 ( 1
键 , 此 , 有 以科 学 的 方 法 确定 各 层 指 标 的权 重 值 , 细 致 解 析 权 重 排 序 结 果 , 能最 终 找 到 我 国 城 市 化 水 平 的 因 只 并 才
核 心 测评 点 。 关 键 词 : 市 化 ; 标 体 系 ; 次 分 析 法 城 指 层 中图 分 类 号 : 2 F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5 2 1 ) 10 6 — 5 1 7 3 X( 0 0 0 0 00
家庭可支配收入( )C ) 无 ( s 恩格尔系数( ) c9
城 市 用 水 普及率 ( )Cl ( o) 交通 和通 信 占个 人 支 出 比例 ( ) C1 ) ( 1 城 市 燃 气 普 及率 ( ) C1 ( 2) 城 市 生 活 城 市化 化 水 ( 3 B) 平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建 立 城 市 化 综 合 评 价 体 系最 重 要 的 工 作 是 选 择
获得性 的基 本原 则 , 在对 大 量 统 计指 标 进 行 多轮 筛 选 的基础 上 , 文提 出了如 表 1所 示 的评 价 指标 体 本
系。
表 1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 系
人 口城 市 化 ( 1 B) 非 农业 人 r 百分 比( ) C1 I = ( ) 大专 以 i学 历 占总 人 口的 比 例 ( ) C ) ( 2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占就 业 人 员 比 例 ( ) C ) ( 3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摘 要 : 以城镇 化概 念 为理论 基 础 , 分析 城 镇 化 水 平评 价 方 法 , 指 出单一 指 标 法 的 不足 并 之 处。在 以人 为本 和 可持 续发 展 原则 的指 导下 , 从人 口、 济 、 经 社会 、 文化 及 环境 五 个方 面 入手, 选取 2 5个指 标 , 构建一 种新 的城 镇现代 化 指 标体 系, 以辽 宁省 为 例 , 算 出 1 并 计 3个
城 镇城镇 化 发展 水平评 价指 标 系数 , 证 了该指 标体 系的可行 性 。 论
关 键词 : 城镇 化发 展 ; 单一 指标 法 ; 合指 标 法 ; 镇 化指数 ; 标体 系 综 城 指
中 图分类 号 : 2 1 1 F 9 . 文献标 志码 : A 1 .城镇 人 口比重指标 法 城 镇 人 口 比重 指标 法 是指 用某 个 家 或 地
该 方法 存 在 的 缺 陷 : 城 镇 化 的 含 义 来 讲 , 从 职业 非农 化 并 不 意 味着 等 同 于城 镇 化 。非 农 业 人 口包括 从 农 村转 移 到 乡 镇 企 业 就 业 的农 民 以 及 家庭 成 员 , 这 部分 人 口大 都 既在 城 镇务 工 又 但
极 其 复杂 多变 的 系统 转 化 过 程 , 非 某 个 时期 、 绝
式 中: y为城 镇 化 水 平 ; 为农 村 人 口 ; R U为 城 镇
人 口; 为某 区域 的总人 口。 N
该 方法 存在 的缺 陷 : 由于 每个 国家设 立 城镇 的人 口数量 标准 不 同 , 使得 在 城镇 人 口统计 上 相 差悬 殊 。一些 地 理 位 置 相 邻 、 口规 模 相 近 、 人 经 济水 平相 当的国家 , 出现 了城 镇化 水 平 不 合理 的 巨大反差 , 乏可 比性 。同 时 , 缺 由于 受 行 政 划 的变更及 社 会政 治 因素 的影 响 , 镇 人 【发生 突 城 _ 1 变, 致使 城 镇 化 水 平 忽 高 忽 低 , 续 性 差 。在 我 连 国, 由于城镇 户籍 管 制 , 得 一 些 K期 在 城 镇 从 使
基于因子分析评价江苏省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X Xபைடு நூலகம்
0 .8 2 6 0 .7 2 5 0 .5 2 7
、
X,
X8 X。
0 .9 7 5
0. 87 2 0. 56 4
X1 o XI l
Xl 2
0 .7 8 2 0 .5 2 7
0. 92l
0 .5 9 7 O .8 1 3
城市综合竞争力 的实证分析 ( 一 ) 构 建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 中心 的阐释 ,一个城市所 拥有 的全部 实力 、 潜力 ,和其在国内外 经济社会 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即是这 个城市的综合 经济实力。本文的研究对 象是江苏 l 3 个 省辖市。从定性 和定量 分析 的 角度出发 ,本 文选择 了能够 真实 、全面反 映城市综合 经济实力 的 1 3项 经济指标 ,用因子分析法对 江苏省 的 1 3 个 省辖市做 了相关分 析。为 了 减少偶然年份的影 响,本文对从 《 江苏统 计年鉴》 ( 2 0 O 6 —— _ 2 O 0 8年 ) 获取 的数据 ,以每三年为 区间 ,进行 了滚 动式 的算术 平均 。具体 的经 济指标 如下所示 : :国 民生 产总值 ( 亿元 ) ; :人均 国 民生产 总 值 ( 元/ 人) ; X ,:第三产业所 占 GD P的比重 ( %) ; X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 ( 亿元 ) ; X :社会消 费品零 售总额 ( 亿元 ) ; X :货运总量 ( 万吨 ) ; 一 :进 出 口总额 ( 亿 美元 ) ; 墨 :邮 电业 务 总 量 ( 亿元) ; 蜀 :职工 平均工 资 ( 元) ; X 。:年 末 金 融 机 构 存 款 余 额 ( 亿元) ; 专业 技术人员数 ( 中级 以上 ) ( 万人 ) ; X 。 :地方政府 的一般 预 算收入 ( 万元 ) ; X 所拥有 的病床数 ( 张) 。这 l 3项指标 涵盖 了人 才状况 和政 府财政收入 、人 民生活水平 、对外 贸易度 、拥有 的交通 运 输能力 、商贸市场水平 、固定 资产状况 、产业结 构水 平 、经 济总量 等 各个方 面 ,能够全面 、真 实的反映出各个城市 的综 合经济实力 。 ( 二 ) 使 用 因子 分 析 法 综 合 评 价 主要 步骤 1 、把原始数据标准化 ; 2 、使用已经标准 化 的数 据 ,计 算 所有 变 量 的相 关 系数 矩 阵 ,用 K MO和巴特莱特检验的方法来判 断是否可 以使用因子分析法 ; 3、计算相关 系数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 4 、用主成分法 ,提取累计贡献率在 8 5 % 以上 因子 ; 5 、合理解 释各 因子并命名 ,求初始因子 载荷矩 阵 A ; 6、建立因子模 型 X. :E : a F+£ ,i =1 ,2 ,3 ,……其中 , 。 , F : , F ……是公共因子 , 是特殊因子 ; 7、对已求得 的初始 因子 载荷矩阵做正交旋转变换处理 ,得到新的因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评价及聚类分析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特 点 ,提 出相 应 的 政策建议。 关键 词 :江 苏省 析 聚 类分 析 小康 社会 主 成 分 分
选择人均地 区生产 总值 ,第 二、三产 业增 加值 占GDP比重 , 城市化水平 , 城镇 登记 失业率四个变量并根据 变量 的相 关系数矩
阵进行主成分分析 , 输 出4 个 因子得分值 ,
标进行了研究。 经深入调研 , 多方论证 , 最 终形成 了由包括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 、社 会 发展 和生态环境四大类 侣 项 2 5个指标 组成的 《 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 标》 , 并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 。 该指标 体 系是 一个 多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 体系 ( 见表 1) 。文章根据该指 标体 系 ,选 择2 0 0 6年全省及各 地级市相 关数据进行 聚类分析 , 数据来源于全面小康蓝皮 书《 江 苏全面 建设 小康社会发展报告 2 0 0 6) ) 。需
巩 固全面小康成果 , 提升全面小康水平;没 有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 区, 要加大工 作力度 , 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对江
为变量 ,主成分方差贡献率 为权数 ,采 用
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 出各样本在各子 系统
上的综合得分 ,避免 了对各指标权重主观 确 定的随意性。
表 1 江苏 省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会 指标 体 系
经 济 发展 人 均地 区 生产总值 ;第二 、三产 业增加 值 占 GDP 比重 ;城 市化 水平 ;城镇登 记失 业率 生活 水平 城 镇居 民人 均可 支配 收入 ;农 村居 民人 均纯 收入 ;城 镇人 均住 房 建筑 面积 ;农 村人 均 钢 筋 、砖木 结构住 房 面积 ;农 村行 政村 通灰 黑公 路 ( 或 航道 )比重 ;城 镇 人均 拥有 道
江苏省各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
江苏省各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方
法
江苏省各市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可以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方法进行。
一、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多个指标综合成为少数
几个新的综合指标,这些指标也称为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可以减少
指标之间的冗余,同时捕捉到各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
江苏省各市
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可以选取以下指标:人均GDP、城市化率、城
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平均交通拥堵程度、
城市公共安全指数等。
1. 数据预处理
各指标的数据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指标的数据统一为
同一范围内的值。
这里采用 Min-Max 标准化方法。
2. 主成分分析
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贡献率及其对应的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主成分贡献率,选取累计贡献率达到 80% 的主成分作为综合指标。
3. 综合评价
将选取的综合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江苏省各市城市化水平
的综合评价指数。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相似对象分配到同一类别中的一种方法。
将江苏省各市的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类别相似的城市群。
1. 距离度量
选取不同指标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方法。
2. 聚类分析
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聚类树,并根据树状图的可视化结果选择合适的聚类簇数。
3. 综合评价
将同一聚类簇的城市进行统计,得到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聚类分布情况。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而系统地评价江苏省各市的城市化水平,并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研究
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综合发展评价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并为城市规划、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以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研究为主题,通过对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总结构建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的方法和原则,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一、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多维度、多指标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首先,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层面和维度,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
通常可以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考量,例如城市GDP总量、人均收入、人口文化素质、环境质量等指标。
其次,要建立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权重,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合理性。
最后,要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城市综合发展的评价结果。
二、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与原则在构建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时,需要遵循一些方法与原则,以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要重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并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得以度量。
其次,要注重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和权重的确定,以确保指标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在评价体系中的准确体现。
此外,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特点和目标,灵活选择适用的方法和工具,以满足城市评价的需求。
三、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城市综合发展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和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所在,为改进城市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其次,可以为城市间的比较和竞争提供依据。
不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不同,通过评价体系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城市的优劣势,从而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共3篇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共3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1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对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从多个维度与角度评价其水平,以便于对其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评价方法上通常采用定量化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灰色关联度分析等),以及定性化评价方法(如专家访谈、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的组合方式,从而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价结果。
理论上,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应该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设施总量、设施使用率、设施运行质量、设施维护保养和设施更新升级五个方面。
其中,基础设施总量是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最基础指标,是其他指标的基础;设施使用率是指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投入后被有效地利用的情况,是全面评估基础设施效益的重要指标;设施运行质量是指城市基础设施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工作可靠性、安全性及操作稳定性等;设施维护保养则是指城市基础设施设施的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保养覆盖范围等;设施更新升级是指城市基础设施设施的创新升级情况,是考量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指标。
在实践层面上,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例如,对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可以着重考虑设施更新升级方面,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创新升级;对于新兴城市而言,则应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总量,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良好的发展。
总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方案,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应该从城市基础设施总量、设施使用率、设施运行质量、设施维护保养和设施更新升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
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 城市化水平 ; 人 口城 市化 ; 产 业 结 构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9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7 9 6 1 ( 2 0 1 3 )一 0 5— 0 0 5 2— 0 4
S t u d y o n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Ev a l u a t i o n a nd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o f Ur b a n i z a t i o n Le v e l
Ke y wo r d s:u r ba n i z a t i o n l e v e l ;u r ba n i z a t i o n o f a p o pu l a t i o n; i n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0 引言
t o me a s u r e wh e t h e r a r e g i o na l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me n t i s s us t a i na b l e . Ba s e d o n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
城 市 化 水 平 综 合评 价 与对 策 研 究
罗 霞 ,张 丽华
( 1 . 南 京师范大学 泰州 学院商学 院 , 江苏 泰州 2 2 5 3 0 0 ; 2 . 湖南商学院 科研处 , 长沙 4 1 0 0 8 2 ) 摘要 : 在现代经济 中, 城 市是 经济 的载体 ,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能否持续 发展 的一个重要标 志。通过对泰州市相关 地区的调研及定 性与定量分析 , 对其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 并根据分析结果提 出相关 对策建议 , 以期实现 经济发展与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余江叶林摘要: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中国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目标,综合专家群决策的网络分析法和基于变异系数的因子贡献法,构建三层次四维度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度和比较。
结果发现:(1)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各主要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城镇化速度远高户籍人口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严重滞后且差距持续扩大;(2)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并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3)中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质量同步、质量超前和质量滞后三类7种组合,超过一半的地区存在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情况,质量滞后仍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测度;比较作者简介:余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
Email:yujiang@。
叶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7BJY219)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Construction, Measure and ComparisonYu Jiang(Associate Professor, Wuhan University)Ye Lin(Associate Professor,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the targets in 2020 of the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taining of three levels and four dimensionsby the combination of GD-ADP and CV methods , and make the evaluation for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of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during 2000 to2016 .We find that:(1) The level of China's new-urbanization has improved rapidly after 2000 till now but unbalance between the major dimensions; (2)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exists distinct gap among provincial urbanization and the elements of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 unbalance within province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presents obvious feature of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is in descending orderfrom eastern coastal region to central region then to western region; (3) compared to level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ate and quality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all the provinces (cit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lassifications and seven distinctive types.More than half of the region's urbanization quality lags behind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the quality of lag is sti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ew-urbanization.Key words: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easure; comparison一、导言城镇化作为工业化的必然伴侣,既是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过程和客观趋势,同时也是一国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江苏省三大都市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非均衡差异研究
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工具 ,有助于系统地解 释都 市圈发展 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 、把 握都市圈非均衡发展状况 、预测都市 圈发展趋势 。因此 ,科 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 以下几个方 面的功能” :能反映都
2 1 第 2期 0 0年
科 o 管 n g me tRe e r h S in e a d Te h 技o y Ma 究 n s ac ce c n c n l g理 研 a e
2 l o2 0 0N .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 0 2— 2 0一 4 0 0— 65 2 1 )0 0 3 o
市凝 聚力 ( 中心城 市首 位度 、二 城市 指数 、中心 城市 区位 、 人 口规 模 、经 济 规模 以 及外 贸 依存 度 ) 、都 市 圈发 展 总量
是城 镇体系 空间总 体框架 “ 一圈 点 一区 ( 一线”系统中 带) 得性。
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 系的、具有 一体化倾 向的 临接城 镇 与 地 区构 成 的 圈 层 式 结 构 ;谢 守 红 (08 20 )认 为 J ,都市圈是一个具有综合 功能的特大城市 以其强大 的扩 散辐射功能带动周边 大中小城市发展 ,从 而形成具 有一体 化
市圈发展现状 ;便 于规划管理 ;具有 预测 的公用 ;便于 比较 和评 价 。 本文选择 、构建评估指标 体系的 主要 原则包括 :一是 系 统性原则 。都市圈是一 个复杂 的、动态 的巨系统 ,系统 内部 各种关系复杂 ,其发展 水平 的评价 涉及到许多指标 ,从多方 面反 映了都市圈发展 ,而且 各个指标之 间又存在着一定 的相 关性 ;二是全面和重 点相结合 原则。都市 圈兼具 “ 体性” 个 和 “ 群体性”性质 所以在指标选择 上要 既能反映单个城市 的特点 ,也要反映都 市圈整体相互作 用的特点 ;三是可操作 原则 。都市圈的指标体 系要便于应用 到实际 ,指标体系力求 简化 ,既要避免出现 “ 多维多层 、面面俱 到” 的缺点 ,力求
1996年~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An lsso h ai l v lt no _ 是社会 生产力发展 到 ay i nt e Sp t ou i f Ur aE o
等诸 多方面 ,选取 若干个 既相 互联 系又相 互 独立 的指标 ,通过 定 的计量 方法 ,构建 出
个 反 映综合 区域 城 市化 发展 水 平的 变量 , 考察城市 化水平质 的发展状况, 它能够全 面,
别 处 于 不 同 的 发 展 阶 段 ; 随 着 “ 江 开 发 ” 战 沿
略 的实 施 , 沿 江 城 市 带 的城 市 化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逐 渐 成 为 江 苏 省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 起 地 带 ” 隆 。
子 分 析
] ] [ 键 词 ]江 苏 省 ;城 市 化 水 平 ;空 间结 构 ; 因 市生 活方式 的过程 , 等等 1。尽 管不同学 科 府部 门的决 策。 复合指标 法就是 从城 市化 的 关
岫 s c Th p t vou in o b i in o 抒a 柚 e s a i e lt f al o uranz o f at
ct s a d c u t s i Ja g u Prv n e i an y ie n o n i n in s o ic sm il i e c a a tr e y t e fl wig h a a e n h r ce i d b h o l n :te g p h s b e z o n ro d i t e lv l fu b I t n b t e l a r we n h e ranz i e we n ct e o a O — is a d c u t s b tr go al f r n e rm an e n o n i u e in f e c e e die is bg; nad ion b c u e o h i e e c n r — i i dt , e a s ft e df r n e i e i g o a on io , e o r e ,lv fe o omi in l c dt ns r s u c s e el c n i o c
江苏省城市化质量评价
市轻工业较为发达 ,为现在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先天条件。因此产业 结构转换对城市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苏南 ,苏 中以及 苏北 的 城市化 比较可 以发现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 的 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缓慢 ,而对于产业结构转型成功的城市其城 市化速
度也 更 快 。
展。
4 有效 加快 城 市化 的 方法
城市化 的发展要同时提高人 口,经济 ,空间三要 素。单一要素的提 高不 能算是城市化 的发展 。江苏 省作为一个统一 的整体要做好全 局工 作 ,苏南 、 苏北协调发展。在重点发展苏南经济的同时也要加强苏北基 础设施 的建设。实现产业 、 基础设施 、经济一体化。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 已到达工业化后期 ,第 三产业应取代第二产业 , 使服务性行业成为劳动力吸纳和经济发展和的主导力量 ,省相关部门应 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努力 营造有利于第 三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政 策支持 ,加大第三产业对外开放步伐 ,积极 培养人力资本含量、高 附加 值 和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产业 。以提高居 民生活水平为 目的 ,尽最大努力 改进百姓的生活方式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居 民的纯收入 。进一 步缩小城乡社会 保障水平 的差距 ,同时积极鼓励居 民发展私营经济和特 色经济 ,允许民间资本进人更广泛的经济领域 。相信若有关部 门切实的 通过对这些措施 的狠抓落实 ,社会居民贫富差距一定会越来越小 ,这不 但有利于城市化进程 的协调发展 ,更有利 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
城市化水 平 ,判别分 析江苏 省的城市化 进程 ,提 高城市化 的速度和质量 。从而 为中 国的城 市化开创模 板 。 关 键词 城市化 ;人 . ;经济 F I
中 图分 类号
F 9 20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
化不仅是乡村人口转化 为城市人 E的过 l 程. 它还是区域经济 社会 文化与地域环 境等诸 多方面发生转 变的动态 时空过 程.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转 变的 过 程。 复合指标法就是从人 E l 经济 社
熊堡 覆盖率 人均道路长度; 建成区面积占区域面积比重 建成区面积。
值I 总人 口的统计数据是显而易见的 _ 关键就在_ 十如何计算获取城市化人 口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 , 本文采用非农业人
标 , 建 出江 苏 省 县 市 城 市 化 发展 水 平 构 测 度指 标体 系 ( 1 为了 克服 多指 标 变 表 )
量间信息的重叠和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 性,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 0年江苏省6 03 7 个县市城市化 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
因子分 析 是把 些具 有错 综 复 杂关 系 的
口占总人 口比重这单一指标作为测度江
苏 省县 市 城市 化水 平 发展 差 异 的变 量指
标 并运用泰尔指数法分 析江 苏省县市 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演变轨迹。 泰尔指数 具有把整体差异划分成组 内与组间差异 的特性( 公式12 1 )通常被用于区域的 、:3 ,  ̄ 3
. .
匠
琚 趸瓦厦
.
经济城 市化
生 活 方 式 城 市 化 地 域 景 观 城 市 化
kf GD : 均 地 方 财 政  ̄ P人 j :
.
收 入 , 均 工 业 总 产 值 G P 度 二 三 产 业 产 值 r 人 D密  ̄GD 比 重 。 P
.
万 人拥有 固定和 移动 电话 ; 万人拥 有国际互联 网户数 , 人均城 乡居 民储蓄存款余 额 人 均居民消费 支出 . 人均 教育经 费支出 . 人均社 会保障补 助支出 : 人均 用电量 。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可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从经济方面来看,城市化发展水平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和城市化贡献率等指标。
城市人口规模反映了城市的吸纳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越多意味着市场规模大,消费能力强,企业发展潜力大。
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城市化的速度和范围,越高的城市化率意味着城市发展越迅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城市化贡献率是指城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主要通过城市地区的生产总值、税收贡献等指标来评估,城市经济贡献率越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
从社会方面来看,城市化发展水平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和社会治理等指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交通、能源、水净化等方面,它们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社会福利是城市化的社会成果之一,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它们的完善程度反映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程度。
社会治理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城市安全、居民的法治意识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好的社会治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从环境方面来看,城市化发展水平主要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建设等指标。
城市化过程中,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保护,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中需要考虑到环境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资源利用效率是城市化的重要问题,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到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城市化贡献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治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建设等指标。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作者:周晓园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4期【摘要】城市化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因而,怎样评价客观地对城市进行评价是本文的重点。
本文选取了7个指标,36个中心城市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对指标进行降维,也得出了各个城市的综合排名。
另外,对一些城市做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主成分;综合评价0 引言自1978年以来,我国逐渐进入加速上升期。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指标。
正确评价我国城市现有的发展水平多层次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前人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选取上,华中、牛慧恩以深圳市特区外地区为例,分别采用了“复合指标法”、“各态历经假说法”和“指标比较法”,测度了特区外地区城市化的实际发展水平。
吴永保构建了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用来对几个城市的对比分析。
本文是通过主成分模型选取7个指标,对36个省会和直辖市做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排名,同时给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 指标的选取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权威的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于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资料的指标,暂不纳入指标体系。
本文选了36个城市和7个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x1:旅客运输量(万人);x2:邮政局数(所);x3: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x4: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万人);x5:执业医生数(万人);x6:影剧院数(个);x7:开发区新高技术企业数(个)。
2 主成分分析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调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KMO 和Bartlett的检验所选取的数据适合作主成分分析。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在降低指标位数上,计算可知前3个特征根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5%,也就是说3个主成分已经基本可以代替所选择的7个指标的内容,同时损失的信息又很少。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并在城市中集聚的过程。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本文将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测进行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城市用地率、城市化质量等。
首先,人口密度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城市人口的集聚程度。
人口密度越高,说明城市化程度越高。
其次,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可以反映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占比。
城市化率越高,说明城市化程度越高。
再次,城市用地率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可以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
城市用地率越高,说明城市化程度越高。
最后,城市化质量是指城市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可以反映城市化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对于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预测城市化水平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城市发展计划,提前解决人口、用地、交通等方面的问题。
预测城市化水平可以采用定量模型或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量模型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灰色系统分析等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未来城市化水平。
定性分析可以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主观判断和分析。
此外,预测城市化水平还需要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未来城市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基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集聚,城市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再次,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加速城市化过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最后,城市规划和政策的调整将对城市化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化水平。
总之,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0 引言江苏的城市化发展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
城市化这种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江苏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江苏经济普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一方面使得城市的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人口开始流向城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江苏省2000 年确定了全省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05 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到2010 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江苏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步入了一个快速增长和提高的阶段。
城镇体系趋于合理,城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完善。
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化水平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为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准确地评估城市化水平对于制订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 个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为SPSS 分析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1 概述1.1 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简介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 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 包含的信息越多。
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 为第一主成分。
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 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 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 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 , 第P 个主成分。
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它们讨论的对象是一大堆样品,要求能合理地按它们各自的特性来进行合理的分类,这里没有任何模式可供参考或依循,也就是说是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
具体进行聚类时,由于目的、要求不同,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聚类方法。
[2]1.2 指标建立“城市化”,我国的通常提法是“城镇化”,与国际通用的城市化同义。
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集约程度的提高(包括了乡村向城市方向提高和城乡两方面自身品质的提高)。
[3]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城市化水平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这就要求,我们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对城市化所包括的领域、城市化的内涵,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
根据城市化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城市化的内涵,通过系统分析后认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应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地域环境城市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这三个方面来构建(见表1)。
[5]2 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 2008 年江苏省13 个市各项指标的数据,数据从2009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获得。
2.1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来选取的多个指标,利用线性变换的方法重新组合成尽可能少的且互不相关的几个综合性指标,并且使这几个指标能尽量多地反映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 从而达到简化数据和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
本文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客观性较强。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
传统上大都采用主观赋权的方法,即根据主观经验或专家评判,事先设定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
主观赋权法尽管简单好用,但由于其存在着赋权的主观性,不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等明显缺陷,使其评价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从而使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
而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评价方法,克服了上述缺陷。
其次,资料收集容易。
各种指标数据均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
因此,本文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是可行的。
运用 SPSS 软件可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和载荷矩阵以及碎石图。
由可知,前3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8.308%>85%,且由(碎石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前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后面均小于1,所以可以用前3个主成分来代替原来的12 个变量。
由(载荷矩阵)可以看出3 个主成分的侧重点:第1 主成分充分说明了第1、2、5、7、8、9、10、11、12 个指标;第2 主成分充分说明了第3、4 个指标;第3 主成分充分说明了第6 个指标。
第1 主成分充分说明了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指标和地域环境城市化水平指标;第2 主成分充分说明了经济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标指标;第3 主成分充分说明了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指标。
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根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
用第一主成分F1 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第一主成分F1 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两个主成分的三个贡献率之和,然后加上第二主成分F2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第二主成分F2 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然后加上第三主成分F3 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第三主成分F3 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即可得到综合得分模型。
得到的三个主成分以及综合主成分模型如下由上表可知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排在前六位的依次为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徐州六个城市,其余城市分列七至十三位。
而综合得分排在前六位的城市在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中排名都比较靠前的只有南京这一个城市。
这说明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并且各个方面做的也比较好,而其它五个城市综合虽然得分比较靠前,但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苏州,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名第一,而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得分排名则分别为第十三位和第十二位。
苏州的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和地域环境城市化水平较高,可在以后发展中着力提高其经济人口城市化水平。
2.2 聚类分析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是设有n 个样品,认为他们各自为一类, 并对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做出规定。
首先计算样品之间的距离,开始因每个样品自成一类,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就是样品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小的类并为一类,再计算并类后的新类与其它类的距离。
接着将距离最小的两类合并为一新类,这样每次减少一类,直到将n 个样品合为一类为止。
最后将上述并类过程画成一张聚类图,按一定原则决定分为几类。
利用 SPSS 软件可以完成聚类分析,本文就是应用此软件完成聚类分析的。
对用主成分分析求出的各市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类,再通过分析各类的共同点,找出各市的优势和差距,以便各市针对性地制定提高其城市化水平的对策。
在这里,聚类方法选用的是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
利用SPSS 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的系统聚类分析图如图2 所示。
由可将13 个市分为不同的类别。
可以分为3 类,为:第1 类,南京、无锡、苏州;第2类,徐州、南通;第3 类,常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即第一类南京、苏州和无锡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表6 主成分得分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在前列,而第二主成分得分则排在最后两位,说明这两个城市在经济人口城市化水平方面有待提高。
第2 类,徐州和南通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需采取相应的发展政策。
3 结论由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为南京、无锡、苏州、徐州和南通等,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城市为泰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和宿迁等。
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发展政策,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城市需借鉴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的发展策略并结合自身特点全面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新理念的指导。
概括的说可以从以下3 方面入手:(1)确定合理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和目标,加强对城镇体系的宏观调控,逐步优化生产力布局:(2)建立经济联合体,充分利用各市的优势,扬长避短,以求达到双赢的局面。
(3)各市需采取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6]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References)[1] 任国炜. 中国大陆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10(5)[2] 林海明,张文霖.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详细的异同和SPSS 软件[J]. 统计研究2005( 3).[3] 陈秀山,王洋.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 井冈山社会科学学报,2010(1).[4] 崔胜辉,李方一,于裕贤,等. 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10(3).[5] 王安岭.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核心及加快打造城乡一体都市区——无锡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城市化思路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10(2).[6] 陈晓丽.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问题[J]. 城市规划汇刊, 2000(4)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