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各个王朝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官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2070(禅让制)
禹死后,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公元前1046
地方的统治。但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公元前221
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6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汉:
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政府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贞观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
宋朝: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
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之权。
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清朝:
中央官制:康熙设立南书房,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
明朝:
沿袭元制;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废宰相,权分六部,加强君主权利,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职宫内文渊阁,出现内阁;明宣宗:阁臣票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