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引言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通过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本节课将介绍激素的概念、分类、合成和作用机制,以及常见激素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二、概念与分类1. 激素的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离分泌腺体的靶细胞,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化学物质。
2. 激素的分类:a. 根据化学性质:激素可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
b. 根据合成部位:激素可分为腺体激素和非腺体激素。
c. 根据作用方式:激素可分为靶细胞表面受体激素和细胞内受体激素。
三、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 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血液刺激靶腺合成和释放激素。
b.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通过摄取和转化碘离子,合成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激素的合成: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
2. 非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 细胞膜脂质代谢产物:如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b. 细胞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1. 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a. 激素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b. 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腺体酶,产生第二信使。
c. 第二信使介导激素的生物效应。
2. 细胞内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a. 激素通过血液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b. 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结合到基因上游区域。
c. 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转录和翻译,影响蛋白质合成。
五、常见激素的功能和调节作用1. 脑垂体激素:a. 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调节蛋白质合成。
b.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 甲状腺激素:a. 促进体内能量代谢和热产生。
b. 促进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c. 调节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主要的激素类型及其调节作用;3. 理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和调节过程;4. 能够分析和解释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激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主要激素类型及其调节作用;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机制和调节过程,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激素分泌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激素的基本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产生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讲解激素的分类和主要的激素类型,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并解释它们的调节作用。
3. 机制和过程(20分钟)详细讲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和过程,包括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靶细胞的识别和响应等。
通过具体的实例,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4. 激素调节的重要作用(15分钟)介绍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包括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调节等方面。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孕妇的荷尔蒙变化等,让学生认识到激素调节对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性。
5. 案例分析(15分钟)提供一个激素调节的案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让学生分析该病的症状、原因和激素调节的机制,并讨论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激素调节领域。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讲授、互动讨论、案例分析;2. 教学资源:激素分泌示意图、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对激素调节的应用能力;2. 教学反馈: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通过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课题概述本节课的主题是激素调节,主要内容包括激素的定义、分类、合成、分泌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激素对生物体内部环境的调节作用,以及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 掌握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
- 了解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部环境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 能够解释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对自身身体调节机制的认识和重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激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 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 激素在生物体内部环境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激素是什么吗?它们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概念讲解(15分钟)首先,给出激素的定义:“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产生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然后,介绍激素的分类,包括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生物胺类激素等。
3. 作用机制(20分钟)详细讲解激素的作用机制,包括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信号传导机制以及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过程。
4. 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30分钟)介绍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例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激素在身体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5. 激素与身体各系统的相互关系(20分钟)讲解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激素对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免疫调节和生殖调节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激素在身体调节中的重要性。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包括激素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主要的激素种类及其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以及调节机制;3. 理解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4. 能够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的激素调节相关疾病。
二、教学重点1. 激素的定义和作用;2. 主要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及调节机制;3. 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机制的理解;2. 激素调节与生物体内稳态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你们还记得什么是激素吗?激素在生物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激素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激素的定义和作用。
教师可以解释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血液传递到作用靶器官,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理活动。
3. 主要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及调节机制(3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PPT或板书的形式,介绍主要的激素种类、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及调节机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作用于全身各组织器官,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胰岛素由胰腺分泌,作用于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调节血糖水平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靶器官和调节机制。
4. 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
例如,甲状腺激素调节体温、心率和能量代谢,保持机体在一定的稳态范围内;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血糖在适宜的范围内。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对生物体的意义。
5. 激素调节相关疾病的分析和解释(20分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激素调节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并分析和解释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失调可能导致哪些疾病,并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其发生的原因。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主要激素的名称、分泌部位和作用机制,并能够理解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教学难点是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身体健康与激素调节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激素调节的思量。
2.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等。
3. 主要激素的名称、分泌部位和作用机制(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主要激素的名称、分泌部位和作用机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作用于代谢率和体温的调节;胰岛素由胰腺分泌,调节血糖浓度等。
4. 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例如,生长激素的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睾丸激素的增加会引起男性二性征的形成。
5. 激素调节的应用(10分钟)通过实例介绍激素调节在医学和体育方面的应用。
例如,利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运动员使用合理的激素调节方法来提高运动表现。
6. 激素调节的问题和争议(10分钟)通过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思量激素调节所涉及的问题和争议,如激素滥用对健康的影响等。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激素调节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激素相关的图片、示意图和视频,以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同时,还使用案例分析、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预度。
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设备、图片、示意图、视频和课堂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
王瑞琴—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2、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3、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候的病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的讨论,进一步形成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2、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3、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候的病症。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二、学情、学法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很多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已经学习过性激素,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虽然对激素调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什么是内分泌腺,以及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几大激素的有关知识。
但学生对激素如何参与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可能会有困难。
本节课采用指导自学法、讨论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形式,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由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再次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升华所学知识,最后由教师拓展延伸,检测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的激素调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基础知识,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列举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难点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实例和一个探究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某学生三年级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思考:这两张照片身体上有哪些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2、讲授新课(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首先多媒体出示汗腺、唾液腺、肝脏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分泌物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学生观察后很容易得出结果,由此引出外分泌腺的概念。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调节机制,通过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本次说课将围绕激素的定义、分类、合成、分泌和作用等方面展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的原理和作用。
二、激素的定义和分类1. 激素的定义: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组织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组织液传递到靶细胞,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
2. 激素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激素可以分为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等三类。
三、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 激素的合成: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内分泌腺或组织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前体物质合成成熟的激素分子。
2. 激素的分泌: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等。
激素的分泌方式有内分泌分泌和外分泌分泌两种。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1.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启动下游信号传导通路。
2. 下游信号传导通路: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等,最终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
五、激素调节的生理功能1. 生长发育调节:激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甲状腺激素调节代谢等。
2. 生殖调节:激素参与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雌激素促进卵泡发育、睾酮调节精子生成等。
3. 代谢调节:激素对机体代谢过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如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调节基础代谢率等。
4. 应激反应调节: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如肾上腺素调节应激反应、皮质醇调节免疫应激等。
六、激素调节的相关疾病1. 激素过多症:当某种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引发相应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
2. 激素缺乏症:当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
初中生物激素调节说课稿
初中生物激素调节说课稿初中生物激素调节说课稿篇一: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四节《激素调节》说课稿《激素调节》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激素调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激素调节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四节,教材将激素调节放在本章的的最后,目的是强调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其次才是激素调节,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主要学习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位置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二是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腺体的分类和区别。
(2)明确激素的概念和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
(3)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学会用表格归纳总结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健康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明确激素的概念和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难点分析学会设计表格、识表、填表,能理解对照实验中的变量。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激素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完整,对激素调节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什么是内分泌腺,以及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知之甚少,本节课结合图片、资料、事例,能使学生对激素有系统、深入的理解。
三、教材处理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习心理,对教材进行了处理:1.播放短片“激素”异常对宝宝身体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2.把课后习题4查资料了解引入本课进行情感教育,同时起到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的作用;3.把书上的资料分析2和3用了图表的形式板书,便于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民族中学费学芳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之第3节《激素调节》,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分为两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激素调节》是本期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讲述了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此外,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神经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
所以说本节既是对上一节《神经调节》的一个承接,又是对本章《人体自我调节》的一个总结。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
2、说明激素的概念。
3、指出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比较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激素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同学们选择健康的生活并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位置。
2、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教学难点: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性激素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什么是内分泌腺,以及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则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思维上也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引导和锻炼他们,提高他们学习能力。
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融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阅读理解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5分钟)展示图片:1、激素食品导致的儿童性早熟;2、运动员服用含激素的兴奋剂被禁赛。
人体激素调节说课稿
“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人体的激素调节〞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3节的内容。
这局部内容是在前面已学过的“人体的神经调节〞的根底上,以青少年在青春期身体的外形和生理发生的巨大变化与体内各种激素的关系为例,说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本章内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仅保证了生物体环境相对稳定与平衡,还是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根底,为以后学习动物和植物的生殖发育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二、教学目标1、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描述人体内分泌腺的组成以及能说明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2、通过让学生收集糖尿病的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理现象的能力。
3、通过介绍糖尿病、甲状腺肿大以及巨人症等知识,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率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了“人体的神经调节〞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之后再介绍“人体的激素调节〞,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激素的调节作用,对学生来说比拟生疏,难以理解,因此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来了解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四、教材重难点1、教学重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如何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教学难点:几种常见的人体激素的主要功能。
五、教学策略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以图代文,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根底上,了解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关于激素的调节作用,对学生来说比拟生疏,难以理解,因此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来了解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关于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人体的调节作用,通过播放图片以及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两种激素的生理功能。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主要的激素和其调节机制;3. 了解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2. 主要激素的种类、功能和调节机制;3. 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通过提问和引起学生思量,激发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25分钟)2.1 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通过讲解激素调节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对生理过程的影响。
2.2 主要激素的种类、功能和调节机制(10分钟)介绍主要的激素种类,如肾上腺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并详细讲解它们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通过图示和实例,匡助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方式和调节机制。
2.3 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讲解激素调节在不同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如代谢调节、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等,让学生认识到激素调节在维持人体内稳态和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选取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或者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手段1. 板书:重点概念、关键词、图示等;2.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或者视频等多媒体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激素调节的过程和作用;3.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预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等。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激素的定义和作用,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2. 掌握常见激素的种类、分泌腺体和作用靶器官;3. 理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反馈调节的原理;4. 能够分析和解释一些激素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激素的定义、作用、分泌腺体、作用靶器官和调节机制;2. 教学难点: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原理和一些激素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本节课分为三个部份,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如下:1. 激素的定义和作用(15分钟)a. 引入:通过提问和引起学生思量,引出激素的概念和作用;b. 讲解:简要介绍激素的定义和作用,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体分泌,通过血液传递到作用靶器官,调节和控制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c. 实例: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激素的具体作用,如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等。
2. 常见激素的种类、分泌腺体和作用靶器官(20分钟)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研究一种常见激素,包括名称、分泌腺体、作用靶器官和作用机制;b. 小组汇报:每一个小组轮流汇报所研究的激素信息,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讨论;c. 教师总结:总结各种激素的名称、分泌腺体和作用靶器官,匡助学生建立激素知识框架。
3. 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反馈调节的原理(25分钟)a. 讲解:详细介绍激素调节的机制,包括激素的合成、分泌、传递和作用过程;b.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激素调节的示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的过程;c. 反馈调节原理:讲解反馈调节的原理,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区别,以及通过激素调节维持稳态的机制;d.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如饥饿和妊娠等,分析其中的激素调节机制。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图片展示;2.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投影仪、激素调节示意图。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疑惑;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调节机制,掌握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调节过程,并能够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平衡维持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2. 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3. 激素调节机制。
三、教学内容1.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血液传递到目标细胞,调节和控制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激素分为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激素等不同类型。
2. 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血糖稳定;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心率和血压,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等。
3. 激素调节机制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的刺激、负反馈机制和生物钟等。
神经系统的刺激可以通过神经激素的释放来影响激素的分泌。
负反馈机制是指当某一激素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会抑制该激素的分泌,以维持体内平衡。
生物钟则可以调节激素的分泌节律,使其在适当的时间释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激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基本知识。
2. 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激素和它们的作用,匡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讨论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思量激素调节的机制和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对激素的认知和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激素的概念和分类,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激素和它们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地了解激素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激素调节的机制和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量激素调节与健康的关系,并展示相关案例和研究成果。
6. 小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参预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预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的活跃程度。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标题:激素调节说课稿
引言概述:
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部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激素的合理分泌和作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激素调节的概念、作用机制、调节器官、调节过程和调节失调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
1. 激素调节的概念
1.1 激素的定义和分类
1.2 激素调节的基本原理
1.3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激素调节的作用机制
2.1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2 激素的传递和作用
2.3 激素的降解和排泄
3. 激素调节的调节器官
3.1 下丘脑-垂体系统
3.2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3.3 肾上腺和胰岛
4. 激素调节的调节过程
4.1 负反馈调节
4.2 正反馈调节
4.3 平衡调节
5. 激素调节的失调与疾病
5.1 激素过多和过少的疾病
5.2 激素抵抗和不敏感疾病
5.3 激素合成和分泌异常的疾病
总结:
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维持内环境稳定性、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和适应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激素调节的概念、作用机制、调节器官、调节过程和调节失调等五个大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深入了解激素调节的原理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的原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原理,理解激素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激素调节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理解激素调节与体内平衡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原理。
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与体内平衡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量和探索欲望。
2. 概念讲解(10分钟)首先,介绍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内源性激素和外源性激素的区别。
然后,讲解激素调节的作用原理,包括激素分泌、传递和作用的过程。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出几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激素调节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
例如,让学生思量激素对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等。
4. 激素调节与体内平衡(15分钟)讲解激素调节与体内平衡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激素调节对维持体内稳态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激素调节与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等方面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
5.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健康的建议。
6. 展示和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对激素调节的理解和应用,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激素调节的研究发展和应用领域,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者视频素材: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 课堂展示工具:用于学生展示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参预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预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展示等。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激素调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激素调节》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人体的神经系统之后,进一步探讨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如何通过激素来调节生命活动。
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学生理解人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激素的概念、内分泌腺的特点和种类、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以及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教材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资料分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对于激素调节的概念和机制还比较陌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激素的概念。
(2)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
(3)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
(4)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认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树立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体内分泌腺的种类和特点。
(2)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
(2)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激素的定义、分类、作用和调节机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激素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激素的定义和分类;2. 激素在人体中的作用;3. 激素调节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1. 激素的作用机制;2. 激素调节的反馈机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人体器官图,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部是如何协调和调节各种生理过程的。
2. 激素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a. 通过讲解激素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b. 介绍常见的激素分类,如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等,并简要说明它们的来源和作用。
3. 激素在人体中的作用(20分钟)a.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激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如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b. 结合实例,讲解不同激素对目标器官的作用机制,如甲状腺素对代谢的调节、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等。
4. 激素调节的机制(25分钟)a. 介绍激素调节的基本原理,包括激素分泌、传递和作用的过程。
b. 讲解激素调节的反馈机制,如负反馈和正反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激素调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5.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一些常见的激素相关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2. 人体器官图3. 案例分析4. 小组讨论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激素调节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考试评价:设置激素调节相关的应用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方式,使学生对激素调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引言概述: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部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激素的合理分泌和作用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激素调节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生物调节过程,涉及到多个激素、器官和反馈机制的协调作用。
本文将从激素的分类、分泌调节、作用机制、失调症状和调节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激素的分类1.1 蛋白质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主要通过蛋白质信号通路传递信号。
1.2 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睾酮等,主要通过细胞核内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来发挥作用。
1.3 氨基酸衍生激素: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来传递信号。
二、激素的分泌调节2.1 负反馈调节:当机体内激素水平过高时,会抑制激素的分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2.2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来调节激素的分泌。
2.3 生物钟调节:生物钟会影响激素的分泌节律,如肾上腺素在早晨分泌较多。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3.1 靶细胞受体结合: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
3.2 信号转导:激素作用后,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调控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
3.3 基因表达调控:类固醇激素通过激活核受体,调控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四、激素失调症状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高会导致代谢亢进、心动过速等症状。
4.2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等症状。
4.3 雄激素过高:雄激素过高会导致女性多毛、月经紊乱等症状。
五、激素调节方法5.1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干预来调节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5.2 生活方式调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可以帮助维持激素平衡。
5.3 手术治疗:如甲状腺切除术可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结语:激素调节是机体内部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激素的分类、分泌调节、作用机制、失调症状和调节方法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调节激素水平,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多种激素相关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激素的概念,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调节机制;2. 掌握主要的激素种类及其作用;3. 理解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和疾病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激素的概念、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和疾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思量:你们知道人体内有哪些物质可以对身体起到调节作用?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板书或者PPT展示,讲解激素的概念: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调节和控制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3. 激素种类及作用(25分钟)通过PPT或者教材,介绍常见的激素种类及其作用,包括:(1)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2)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3)性激素:调节繁殖和性征发育,维持繁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4)肾上腺素:调节心血管系统,增加心率和血压。
(5)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影响身体的发育。
4. 激素调节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或者实验演示,讲解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例如,讲解血糖调节机制,阐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以及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缺乏导致的高血糖问题。
5. 实验操作(3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
例如,让学生观察小鼠在注射生长激素后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6. 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量:激素调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举例:激素替代治疗、激素避孕药物、激素治疗肿瘤等。
7.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课堂讨论;2. 教学资源:PPT、实验器材、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的激素调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基础知识,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列举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难点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实例和一个探究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某学生三年级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思考:这两张照片身体上有哪些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2、讲授新课(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首先多媒体出示汗腺、唾液腺、肝脏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分泌物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学生观察后很容易得出结果,由此引出外分泌腺的概念。
然后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回答内分泌腺的概念及它的分泌物叫什么,是怎么定义的,并让学生讨论怎么区别内、外分泌腺。
这样通过比较它们的不同,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出示内分泌系统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按照顺序说出人体的各内分泌腺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是什么。
这样更便于学生记忆。
特别强调垂体、胰岛、卵巢和睾丸(二)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关于这部分内容,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讨论它们的病因。
并由此总结出生长激素的作用。
最后补充:在睡眠时人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应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保证8小时以上。
这样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首先多媒体展示蝌蚪和小狗有关甲状腺激素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1)为什么饲喂甲状腺激素的蝌蚪提前发育成了青蛙?(2)手术摘除了狗的甲状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甲状腺激素有哪些作用?这些问题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推荐1名学生叙述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并引导学生总结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
然后出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呆小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图片,结合教材,回答它们的病因及症状。
并让学生知道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
这样通过资料和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识别疾病。
最后让学生从病因、相同点、不同点三个方面对侏儒症和呆小症进行比较,并列出表格。
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这两种病症的本质原因不同。
(四)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对糖尿病的探究实验,并讨论从科学家的实验的每一步中你得出什么结论?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胰岛素的主要作用,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同时让学生思考胰岛素制剂为什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同时阅读“相关连接”讨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五)总结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填写下列表格,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比较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六)达标测试题目分为基础部分和综合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基础部分和重点难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主要贴近了社会,贴近了学生生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如果学生能搜集一些有关激素调节失常的疾病,课上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除可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外,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
每个探究都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考虑到两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具有类同性,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了两个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
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
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
根据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教学目标]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3)通过对我国于电池的产量、消费量、回收率的资料分析及专家测试结果──“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
探究提示内容如下: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
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教师以多媒体提示课后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提示的内容如下:1.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到本组的“实验基地”。
2.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
3.还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过程?(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二、第二课时(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的变化情况图片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
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