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知识点复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

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

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指的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细胞呼吸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1、场所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其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初步分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H和ATP;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进一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H;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过程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的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的 ATP。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大量的 ATP。

3、总反应式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1、场所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类型常见的无氧呼吸类型包括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酒精发酵:例如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乳酸发酵:例如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3、反应式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乳酸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三、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用于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如物质运输、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例如丙酮酸可以用于合成氨基酸。

3、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细胞呼吸保证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平衡,维持了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答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答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答案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1.有氧呼吸过程2.无氧呼吸过程(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应用指南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根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特别提醒】1.CO2释放量、O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1)温度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 +6O26CO2 +6H2O +大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讨论: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为什么很多理科生生物不好在我们的印象里,理科生学生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物理、化学那么难学的科目都能学会,更何况生物这么简单呢,这么可能学不会?学不会生物也不奇怪,因为理科生的思维就是生物要做题、要计算,根本不应该去背,导致生物成绩上不去。

而且一些理科生认为生物简单,在生物这科上花费的时间也少,不去学这么可能学会呢?其实生物这科虽然在高考中占的分值比例略低,但是也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一科,如果不去重视它,很可能就折在生物这科上面,所以大家还应该转变态度,重新审视生物到底该怎么去学,其实是该重视这科。

生物必须上课认真听,理解透了,然后完全背下来,文科部分除了理解性记忆没有别的技巧,而理科部分则是需要多练习多计算,最后要整理好错题回归教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细胞呼吸》 知识清单

《细胞呼吸》 知识清单

《细胞呼吸》知识清单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简单来说,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细胞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细胞呼吸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场所主要在线粒体中,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大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产物有所不同。

在动物和某些植物组织(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中,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此过程中没有能量的释放。

在大多数植物和酵母菌中,丙酮酸则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分别为:动物和某些植物组织: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乳酸)+少量能量大多数植物和酵母菌: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酒精)+2CO₂+少量能量三、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能够为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如物质运输、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可以作为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参与细胞内物质的代谢和合成。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生物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过程。

以下是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的重点知识点:1.细胞呼吸的定义:细胞呼吸是指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化学能,并以此来合成ATP(三磷酸腺苷)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38ATP)3.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a.糖解(糖的分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b.乙酸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将丙酮酸氧化为乙酸,并产生少量ATP。

c.女皇系列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将乙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ATP。

4.细胞呼吸的器官:细胞呼吸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5.糖解过程:a.糖原在细胞质中分解为葡萄糖。

b.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逐步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c.糖解过程产生2个分子的ATP和2个分子的NADH。

6.乙酸氧化过程: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酸。

b.乙酸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醛,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7.女皇系列反应(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a.乙醛进入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内与辅酶A结合合成乙酰辅酶A。

b.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环中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

c.在呼吸链中,三羧酸循环产生的NADH和FADH2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驱动ATP的合成。

8.呼吸链:a.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电子接受体和电子供体组成。

b.NADH和FADH2释放出的电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在过程中逐步释放出能量。

c.释放出来的电子最终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9.ATP的合成:ATP合成受到形成氢离子浓度梯度的驱动,该梯度是通过呼吸链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

这种合成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

每个分子的NADH可合成3个分子的ATP,而每个分子的FADH2可合成2个分子的ATP。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1·6月浙江月选考)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B.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ATPD.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答案】D【解析】需要呼吸基础知识,氧在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2.(2021·1月浙江选考)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答案】C【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详解】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选C。

3.(2021·广东高考真题)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细胞呼吸(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

总结细胞呼吸的知识点

总结细胞呼吸的知识点

总结细胞呼吸的知识点1. 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细胞呼吸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指的是细胞内部的氧化代谢,通过将有机物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来释放能量。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ATP(三磷酸腺苷)和二氧化碳。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氧化代谢,是生命维持的必需过程。

它与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其它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 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过程,是能量释放的最终过程;而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过程,能量释放更少。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它在线粒体内进行。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 糖解:葡萄糖分子在细胞浆内被氧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糖分子被转化为丙酮酸,并释放少量 ATP。

- Krebs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并在此处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脱氧核糖糖基酸(NADH)、脱氧腺苷酸(FADH2)、ATP等。

- 氧化磷酸化:最后,NADH和FADH2在线粒体内氧化,产生ATP。

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每一步都会生成能量分子 ATP,供给细胞运作所需的能量。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或氧供应不足时细胞进行的呼吸过程。

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利用不同的有机物来产生 ATP。

例如,酵母菌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酵解,产生乳酸;而肌肉细胞可以利用糖原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无氧呼吸产生ATP的能力与有氧呼吸相比要少得多,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高强度运动时,身体需要迅速产生大量能量,此时无氧呼吸就非常重要。

3. 细胞呼吸与健康细胞呼吸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充足的细胞呼吸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同时也有助于维持我们的健康状态。

(1)对健康的影响:足够的细胞呼吸可以使细胞正常运作,保持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正常,有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讲解专题 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讲解专题 细胞呼吸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3-2 细胞呼吸【考情分析】 1.细胞呼吸(Ⅱ)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核心素养分析】1.生命观念:细胞呼吸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2.科学思维: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的不同。

3.科学探究:探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社会责任: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细胞呼吸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填酒精、乳酸)的无氧呼吸。

(2)产物的检测2.细胞的有氧呼吸 (1)过程图解(2)总反应式: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3.无氧呼吸 (1)反应式①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如乳酸菌)。

②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如酵母菌)。

(2)场所:细胞质基质 【知识拓展】1.据原子守恒判断有氧呼吸中各元素的去向反应物中的葡萄糖、水、氧气分别在第一、二、三阶段被利用。

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在第二、三阶段形成。

2.细胞呼吸中[H](NADH)和ATP 的来源和去路3.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量的比例关系 (1)反应式①有氧呼吸: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②无氧呼吸: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

(2)相关物质间量的比例关系①有氧呼吸:C 6H 12O 6∶O 2∶CO 2=1∶6∶6。

②无氧呼吸:C 6H 12O 6∶CO 2∶C 2H 5OH =1∶2∶2或 C 6H 12O 6∶C 3H 6O 3=1∶2。

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需要的O2和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有氧呼吸需要的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之和=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呼吸知识点复习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图通过对概念图的制作,不仅能充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且充分展示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这样使学生对习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持久。

二、展开知识点1. 有氧呼吸的过程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并不像燃烧那样一下子就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发生场所等方面来具体把握每一阶段的特点。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两边的水没有抵消,这是为什么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物水是在第三阶段由前两阶段脱下来的[H]与O2结合而成的,与原料水不是一回事,因此,对于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两边的水来说,此水非彼水,不能抵消。

上述表达式未明确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转换关系,不妨参考下面的反应式:就有氧呼吸的净反应而言,只有水的生成,而没有水的加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也可写成:+能量(3). 有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提示:学习有氧呼吸的概念应抓住几个关键:发生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A、发生条件:需要氧气参加,需要酶的催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顾名思义,需要氧气参加,但氧气只在第三阶段才参与进来。

氧气的参加,使有机物能够彻底地分解,将贮藏其中的大量能量释放出来,供生物体利用。

有氧呼吸在常温常压下、迅速而高效地进行,需要100多种酶的催化。

由于线粒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氧呼吸酶,从而成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重要考点之一)。

线粒体内形成的ATP约占有氧呼吸全过程形成ATP总量的95%,所以称线粒体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工厂”。

B、物质变化: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

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是糖类等有机物,有机物彻底分解的重要标志是有水生成。

C、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

无论在体外燃烧还是体内氧化,彻底分解1mol的葡萄糖释放出来的总能量都是2870kJ,但在生物体内,有氧呼吸能量释放是逐步且缓慢的。

2、无氧呼吸:(1).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酒精式无氧呼吸(酒精发酵);(2)乳酸式无氧呼吸(乳酸发酵);(2) 无氧呼吸的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A、发生条件:不需要氧气,只要相应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物质变化;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C、能量变化:释放出少量能量。

3. 规律一: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

规律二: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为19:1。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细胞呼吸的反应式:5、细胞呼吸的意义第一,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用于维护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用以维持生物体的体温。

第二,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是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合成的原料。

二、跟踪练习1、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1)如果两酵母菌呼吸产生等量的CO2,则它们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A. 1:2B. 2:1C. 1:3D. 4:3(2)如果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和吸入的O2的体积之比为()A. 1:3B. 3:1C. 4:3D. 3:42、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

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桨分别放入甲、乙、丙三只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1)实验一:向三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3支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三支试管的最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3支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荧火虫尾部提取的可发光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三,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将是实验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试管。

供选答案:A水和二氧化碳B乙醇和二氧化碳C水D无反应3、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3%淀粉溶液100mL 4份分别将在100mL、200mL、300mL和400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你认为24 h后产生的乳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A. 100mL、100mLB. 400mL、400mLC. 100mL、400mLD. 400mL、100mL三、提高题1. 把几百粒浸泡的豌豆播于松散、潮湿的锯木屑里,每隔5天取20粒切细并加热到恒重,把20粒幼苗的干重同生长时间作图。

如图所示的哪一条曲线是所获得的结果()2. 将等量且新鲜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 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D. 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3. 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Oa段鲜重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B. 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C. 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D. 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4. 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A. 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B. 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 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 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5.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脂肪和高糖膳食可能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而成脂肪肝B. 人体内摄入过多的糖、脂肪、蛋白质都可能导致肥胖C. 人在饥饿时血糖含量会持续下降D. 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可以提高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6. 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②稻田定期排水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④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7. 许多植物在遭受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这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对上述现象的合理推断是A. 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B. 能提高细胞吸胀吸水的能力C. 是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酶活性增强的结果D. 是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酶活性减弱的结果8. 如图是植物中氧释放和吸收速度有关的资料,植物受12小时黑暗,随后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下面是在24小时的实验时间内通过植物呼吸消耗的氧的总体积,哪个是最正确的估计()A. 600cm3B. 1000cm3C. 1200cm3D. 1800cm39. 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B. 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C. 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D. 自养生物不一定具有叶绿体10.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_______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

11.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要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Ⅰ. 下面是以丙酮酸为中心的生物代谢途径,请回答有关问题:(1)如果如图中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则图中③可能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丙酮酸通过图中C、D过程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的条件下,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请结合上述代谢途径,简要分析为什么人体每天都必须摄入足够量并多样化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 。

Ⅱ.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0C,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

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

(4)以夜间温度为50C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度比曲线B反映出的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0C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0C时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___________。

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BDA(2)DAA(3)BDB(4)一丙【试题答案】1. C2. B3. C4. D5. C6. B7. A8. C9. D10. (1)遮光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2)10℃,% ;(3)保持相对稳定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4)温度,氧含量分别为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11.Ⅰ.(1)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2)一部分贮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各种结构的重要物质;组成蛋白质的20氨基酸不能都通过图中B过程所示氨基转换作用得到,有8种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Ⅱ.(4)夜温相同,夜间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在该夜温时,A曲线比B曲线的日温高,利于有机物积累,利于茎的生长(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5)日温相同,有机物积累量相同;植物代谢强度在夜温200C时比夜温100C 时旺盛,生成的植株生长所需的代谢产物和能量等都比较多,从而利于茎的生长(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6)否;曲线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