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ppt公开课课件(完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wenku.baidu.com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
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 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 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初读小古文
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自学字词
rónɡ zhū
jìnɡ
戎诸竞
“戎”(róng)不能读成(yóng)“诸”(zhū)不能读 成(zhǔ)。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尝诸竞唯
戎:左下部是“十”, 不是“廾”; 诸:中 间没有“亻”
“竞”下半部是“口” 加“儿”不能写成“日” 加“儿”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名师联盟
古文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小朋友们都爬到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 诸小儿看着满树的李子,馋得直流口水。诸小儿怎么做的?竞走
竞走这个词语,我们在识字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竞走?
在小古文里也出现过竞走这个词,在哪一课?龟兔竞走就是龟兔赛跑。所 以竞走“争先恐后的跑过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赛着跑过去,谁也不让 谁,老师送大家一个词,就是争先恐后。
小朋友们来到 了路边,他们发 现路边长着一棵 茂密的李树。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棵李树长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路边,道边李树
这就是李树,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 高大
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一个个李子密密 麻麻地挤在一起,把树枝都压弯了,这就叫“多子折枝”。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小孩不会游泳, 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 这时该怎么办呢?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小结: 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早
已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 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 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 你还记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回忆一下,你还能背下来课文 内容吗?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而且 经常用。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运用。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学到 什么?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如果做到这 样,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样聪明。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吗? 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这就是信然。 大家终于知道王戎说的是真的,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 友呢? 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3.写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 “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 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 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 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李〕李子。〔游〕玩耍。〔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先跑过去。竞:争逐。
〔走〕跑。〔唯〕:只有。〔曰〕说〔诸〕众,一 些,这些,许多。〔信〕的确。
虚词: 〔然〕如此。 〔之〕他(它)。
三、合作朗读 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得更好了。请小朋友小组合作读读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四、总结提升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 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小儿:小伙伴) (诸:多 )
(尝:常常。)
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
得是哪一种? 为什么?
(1)品尝(2)曾经(3)尝试
曾经
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诸小儿问王戎,王戎是怎么回答的?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 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采光了。
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 没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取之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 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 看一个小故事: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 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 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 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 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wenku.baidu.com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
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 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 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初读小古文
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自学字词
rónɡ zhū
jìnɡ
戎诸竞
“戎”(róng)不能读成(yóng)“诸”(zhū)不能读 成(zhǔ)。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尝诸竞唯
戎:左下部是“十”, 不是“廾”; 诸:中 间没有“亻”
“竞”下半部是“口” 加“儿”不能写成“日” 加“儿”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名师联盟
古文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小朋友们都爬到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 诸小儿看着满树的李子,馋得直流口水。诸小儿怎么做的?竞走
竞走这个词语,我们在识字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竞走?
在小古文里也出现过竞走这个词,在哪一课?龟兔竞走就是龟兔赛跑。所 以竞走“争先恐后的跑过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赛着跑过去,谁也不让 谁,老师送大家一个词,就是争先恐后。
小朋友们来到 了路边,他们发 现路边长着一棵 茂密的李树。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棵李树长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路边,道边李树
这就是李树,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 高大
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一个个李子密密 麻麻地挤在一起,把树枝都压弯了,这就叫“多子折枝”。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小孩不会游泳, 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 这时该怎么办呢?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小结: 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早
已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 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 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 你还记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回忆一下,你还能背下来课文 内容吗?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而且 经常用。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运用。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学到 什么?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如果做到这 样,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样聪明。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吗? 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这就是信然。 大家终于知道王戎说的是真的,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 友呢? 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3.写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 “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 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 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 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李〕李子。〔游〕玩耍。〔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先跑过去。竞:争逐。
〔走〕跑。〔唯〕:只有。〔曰〕说〔诸〕众,一 些,这些,许多。〔信〕的确。
虚词: 〔然〕如此。 〔之〕他(它)。
三、合作朗读 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得更好了。请小朋友小组合作读读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四、总结提升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 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小儿:小伙伴) (诸:多 )
(尝:常常。)
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
得是哪一种? 为什么?
(1)品尝(2)曾经(3)尝试
曾经
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诸小儿问王戎,王戎是怎么回答的?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 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采光了。
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 没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取之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 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 看一个小故事: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 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 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 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 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