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
云南民族文化(下)
5、元明时期的艺术:陶瓷工艺、壁画文化
6、清代的艺术:书法绘画、戏剧文化
袁嘉谷、钱沣等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具有很高 的造诣 戏剧方面:创造了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
7、近现代各民族的艺术:多方面发展
彝族漆器:
二、云南民族文学
云南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不可缺的重要组 成部分
1、神话
云南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神话,主要 产生于原始社会,大部分以民间口头传录, 小部分用本民族的文字笔录在典籍里。主 要有彝族、傣族和纳西族。 从内容上看,云南各民族神话大体分为创 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远古社会生活神话
(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
红河、武定、禄劝以 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 戴鸡冠帽
(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
苗族和瑶族服饰
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
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 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 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 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 似狗尾。
一、佛教
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云南,派系齐全,宗 支繁多,共有梵文经典系佛教(阿吒力 教)、汉文经典系佛教(汉传佛教)、巴 利文经典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文 经典系佛教(藏传佛教)
阿吒力教
"阿嵯耶观音"属于佛教密宗的神, 而且是南诏、大理国密宗佛教独有的神。 密宗是相对于显宗佛教的一个教派,它 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古印度德干高原,是 古印度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 物。它以高度组织化的法术、仪礼、民 俗信仰为特征,重在三密(身、口、 意) 修法。公元八世纪初,由印度向外传播。 传入唐朝汉族地区的称为"汉密"或"华密 " ;传到吐蕃(西藏)地区的称为"藏密"; 流传于日本的称"东密";传入南诏(白族 地区)的 称为"滇密"。而"阿嵯耶"一词, 不见于佛教词典,也不见于"华密"和"藏 密"的经典,仅为南诏、大理国的密宗 阿吒力佛教所独有,也可以说是滇密特 有的观音神,因此,一般又称之为"大 理观音"或"云南观音"。美国学者海伦先 生将它誉称为"云南福星"。 现藏于美国 圣地亚哥艺术馆的阿嵯耶观音与大理州 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所收藏的阿嵯耶 观音,其形制和质地完全一致。据学术 界调查,当今世界各地博物馆所收藏的 "阿嵯耶"观音鎏金铜像达数十尊之多, 而且都是南诏、大理国的文物遗存。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云南是中国境内种类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多民族聚居省区之一,云南的少数民族有近30个,占全省总人口的30%以上。
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拥有着独特的风情与文化,为云南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在云南的许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村寨,体验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比如,到大理,我们可以一探白族的风情。
大理被誉为“白族之乡”,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白族人民怀有和平、友爱、勤劳、智慧和精神高尚的民族特性,他们的服饰,建筑风格,音乐、舞蹈和节日庆典都带有浓厚的白族风味。
大理的古城、双廊、苍山洱海等景点都是展示白族风情的绝佳之地。
在西双版纳,我们可以体验傣族的风情。
傣族是云南的一支壮族,相传他们是从中国的黄河流域南迁而来的。
傣族人民崇尚自由、热情、乐观和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射箭和赛龙舟,因此在每年的泼水节、赛龙舟节等传统节日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精彩表演。
而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傣族的特色住宅、衣着和特产,感受到傣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此外,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彝族、纳西族、哈尼族、景颇族等等。
彝族被称为“天然的画家”,他们以独特的服饰、维护原始文化习俗为特色。
纳西族则以独特的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化而著名,他们的古城丽江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哈尼族则以梯田文化著称,他们在南方山区创造了大量精美的梯田景观。
景颇族则以独特的居住建筑和传统艺术而闻名。
总结起来,云南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情与文化,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这些独特的风情与文化,为云南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旅游资源。
因此,自古以来,云南就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领略这里的多民族文化之美。
云南少数民族风俗
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和传统,其中包括着各种丰富多彩的节日、婚嫁习俗和民族服饰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让大家更加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
1. 纳西族纳西族是云南省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他们以纳西古城(丽江)著名。
纳西族的婚礼是他们最具特色的风俗之一。
传统的纳西族婚礼通常会持续3-7天,包括三个主要的仪式:迎亲、婚宴和送亲。
在迎亲仪式中,新郎家会派遣一支队伍前往新娘家迎接她。
婚宴通常在新郎家中进行,亲友们会欢聚一堂,尽情享用美食、酒水和表演。
最后,在送亲仪式中,新娘会离开娘家,和新郎一起回到新家。
2. 彝族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传统的彝族节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火把节,也叫做“彝族春节”。
火把节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持续三天。
彝族人们会点燃火把,组织巡游和舞龙等活动。
此外,他们还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参加火把节的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彝族的独特舞蹈、音乐和美食,体验到彝族文化的魅力。
3. 傣族傣族是云南省的又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以泼水节而闻名。
泼水节是傣族人们庆祝新年的传统活动,也是他们的主要节日之一。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相互泼水,象征着洗净过去一年的不顺和不好的事情,迎接新一年的好运和幸福。
此外,傣族人们还会进行划船比赛、象棋比赛和舞龙等传统活动。
泼水节是一个热闹而欢乐的节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4. 藏族藏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地区的重要民族。
藏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藏戏。
藏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包括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等元素。
藏戏通常表现的是一些史诗和传说故事,比如《格萨尔王》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华丽的服饰,将人们带入到神话和传说的世界中。
5. 哈尼族哈尼族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以耕作和梯田耕作而闻名。
云南人文风情
云南人文风情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风情的地方。
云南的人文风情既包括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融入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让我们一同探索云南的人文魅力。
第一章:历史传承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
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云南就有人类居住。
在历史的长河中,云南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连接着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的痕迹、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边塞城堡等历史遗迹仍可在云南找到,这些遗迹见证了云南的辉煌历史。
第二章:多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在此定居。
这里的不同民族共同演绎出云南独特的多元文化。
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
游览云南,你可以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欣赏到不同民族艺术的精髓。
第三章:神奇的古建筑云南的古建筑景观也是其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滴石穿的岁月中,云南留下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其中,以大理洱海边的崇圣寺和丽江古城最为著名。
崇圣寺是佛教名刹,被誉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丽江古城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第四章:文化艺术之乡云南是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的地方。
民间艺术形式如山歌、舞蹈、剪纸等在云南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尤其是著名的云南大理才乃木雕、纳西族的金石铜器制作等工艺品,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和美学,成为了展现云南文化独特魅力的代表作。
第五章:美食文化云南的人文风情不仅在建筑和艺术中得以体现,更体现在美食文化中。
云南的美食以多元化、味道独特而著称。
过桥米线、烤全羊、酸汤鱼等各具特色的菜品,既融汇了云南的地方特色,又兼具不同民族的烹饪技艺,给人一种美食的享受。
结语:云南的人文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古建筑、文化艺术和美食,都构成了云南独特的人文景观。
无论是感受云南的历史沉淀,还是欣赏其多民族文化的绚烂,云南都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彝族、哈尼族、傣族和白族最为知名。
这些民族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习俗,为云南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他们的民族饮食以米饭为主,主要以农业为生。
彝族的服饰华丽多样,男子通常穿着白色或黑色的衣裳,而女子则穿着五彩缤纷的长裙,头上常戴着华丽的发饰。
与彝族相邻的是哈尼族,也是云南省的主要民族之一。
哈尼族是云南的农耕民族,他们擅长水稻种植和制作蜂蜜。
哈尼族的房屋多为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有着千年的历史。
哈尼族的土楼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傣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是一个热爱舞蹈和音乐的民族。
每年的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节日里相互泼水,以象征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白族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
白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擅长手工艺制作。
他们制作的白族风味小吃非常有特色,如凉粉、糌粑饵、糯米酒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除了这些少数民族,云南还有藏族、壮族、苗族、纳西族等众多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
这些多样的民俗文化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推广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
不仅将它们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还通过教育推广、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支,他们保留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云南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走进这片土地,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必将使你爱上这片美丽而多彩的地方。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云南省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云南省增添了多彩的民族风情。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云南省的一些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和布朗族。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云南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彝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高粱和水稻。
彝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鲜艳多彩,形式各异,色彩非常丰富。
此外,彝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文化习俗,世代相传,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白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也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
白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擅长种植稻米、谷子和其他农作物。
白族的传统服饰以白色为主,非常雅丽。
白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拍手舞和长袖舞等。
此外,白族人民还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刺绣和木雕等。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
哈尼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豆类。
哈尼族人民的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如哈尼族的梯田和木楼等。
哈尼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走马灯、刀耕火种等。
此外,哈尼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米月节和剑川红虹月节等。
傣族是云南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傣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稻米、橡胶和咖啡等。
傣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独特鲜艳,很有特色。
傣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波澜舞和象步等。
此外,傣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泼水节和傣年节等。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和勐腊县一带。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例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例在云南省,有着43个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不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被认为是中国十大民族的少数民族。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现代化的建设逐渐影响着每个角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可逆行的消亡。
但同时,也有着很多人保护、传承和弘扬这样的宝贵文化遗产。
本文将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例,探讨如何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一、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一个最直观的做法是将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列出的概念,“文化遗产是人们一代又一代创造、使用和传承下来的符合自身价值体系的物质产物和非物质文化范畴的表现形式。
”云南有很多传统节日和活动,膳食文化、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
在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有必要通过认证和宣传来推广这些文化遗产。
很多节日被更广泛地庆祝,更多的人可以尝试喜爱少数民族饮食。
文化遗产是一份文化财富,缺乏这些宝贵资源以远古遗迹、历史事件、民族服装和工艺品为载体和推广。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而如今,文化作为一种资源被广泛地是用于了经济领域。
对一种发展过程中的产生并且为这个区域美学系统提供样板的建筑在经济和美学层面上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而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国务院,也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命名与扶植的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相连,每一个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年货集市、文化民俗表演等等,都是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展示给更多人的有益力量。
这些以文化为载体的商业行为,通过传播,将云南的民族文化在经济基础上保护和传承。
三、民族文化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它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方面,国家教育标准已经着重强调扎实的民族文化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字、历史、风俗和美术。
班会民族团结班会《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2)
畜牧业
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丰富 的畜牧业资源,许多民族都有 传统的养殖技术和品种。
畜牧业在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生 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当地居 民提供了肉、蛋、奶等食品以 及毛、皮等原材料。
云南的少数民族在畜牧业方面 也有很多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如牦牛文化、马帮文化等。
设、教育设施改善等方面。
教育资源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教师队 伍等,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有力保障。
教育改革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少数民族 教育改革,加强课程设置和教材建 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少数 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挑战
地区差异
由于地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内不同地区的少数民 族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手工业
01
云南的少数民族手工业历史悠 久,技艺精湛,产品种类繁多 。
02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手工 艺品和工艺技术,如苗族的银 饰、彝族的刺绣、纳西族的木 雕等。
03
云南的少数民族手工业在经济 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不仅满 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也 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
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云南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字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构成了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云南的少数民族主要起源于古代的氐 羌、百越、苗瑶等族群,经过长期的 历史演变和融合,形成了现今的民族 格局。
云南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云南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山区、高原和边境地区,从事农耕、游牧和狩 猎等生产活动。
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风格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一、民族建筑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白族的房屋多采用白色石灰墙,内部有三开间,正面设有一个照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彝族的土掌房:彝族的房屋多为夯土建筑,结构简单但十分坚固,适应山地气候。
傣族的竹楼:傣族传统住宅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多为两层,下层空出,上层住人,既防潮又防野兽。
二、民族服饰彝族: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胸襟、背肩、袖口上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嵌银泡。
纳西族:纳西族女子上身着长过膝盖的大褂,下着长裤,披“披星戴月”羊皮披肩,既美观又实用。
白族:白族男子常穿蓝色长袍,女子则穿色彩鲜艳的上衣和长裙。
三、语言文字多语种环境: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 3 个民族使用汉语文外,其他 22 个少数民族使用 26 种语言,14 个民族使用 22 种文字。
纳西族东巴文:东巴文是纳西族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象形文字,已有上千年历史。
彝族文字:彝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其十月太阳历与玛雅文明相媲美。
四、音乐舞蹈芦笙舞:彝族、苗族等民族都有芦笙舞,这种舞蹈动作优美,常在节日、婚礼等场合展示。
傣族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舞者通过手势和脚步模仿孔雀的动作。
纳西古乐:纳西古乐保存了许多唐宋元明时期的古老音乐曲目,被誉为“音乐活化石”。
五、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点燃火把庆祝丰收和祈福,活动包括篝火晚会、火把舞等。
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以示祝福,祈求来年丰收和幸福。
白族三月街:三月街是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集市,人们会进行赛马、歌舞表演和文化商品交流。
六、宗教信仰多元宗教共存:云南是中国宗教类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各种原始宗教信仰共存。
藏族藏传佛教:云南的藏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如转经、祈祷非常普遍。
纳西族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结合了多种文化和宗教元素。
云南少数民族残留的生殖器崇拜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残留的⽣殖器崇拜⽂化2019-08-02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六个民族的⼤家庭,⽽在云南就拥有⼆⼗五个,包括:彝族、⽩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满族等25个少数民族。
任何⼀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宗教信仰。
由于地处⾼原、⼭区、边境的地理位置和⾃然环境的因素,形成了各⾃独特的⽣活习惯、思维⽅式、民俗民风,也同样产⽣了⾃⼰的原始宗教信仰,并且对⽂化的其它层⾯产⽣了极⼤的影响。
其中,各民族婚育习俗所蕴涵的⽣殖器崇拜⽂化却惊⼈的⼀致,表现出各民族先民对⼦孙繁衍和“种”的延续的深切渴望。
可以想象在原始社会和后进民族中,由于医疗条件差、⽣活环境恶劣,⼈⼝⽣产呈现为⾼出⽣率、⾼死亡率、极低增长率的模式。
⽽⼈⼝⼜与劳动⼒密切联系,迫切的希望⼈⼝增加与⾼死亡率的⽭盾冲突,使原始先民对于⽣命的诞⽣和繁衍怀有⼗分神秘的感觉。
⽽作为繁衍后代最直接的⽣殖器官,则成为先民最重视的“神器”,在⽣命延续最要的结婚、⽣育两个环节中加以顶礼膜拜,希望是⾃⼰的⽒族繁衍下去,兴旺发达。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由于⽗系⽒族与母系⽒族残留的影响不同,有的民族保留着对⼥性⽣殖器的崇拜,有的民族保留着对男性⽣殖器的崇拜,甚⾄同⼀民族相距不远的不同村落,崇拜的对象也不相同。
例如同为布朗族,西双版纳⾃治州勐海县布朗⼭乡勐昂村委会的新曼峨⾃然村就是保留对⼥阴的崇拜,⽽与之相距10公⾥环境更为闭塞的⽼南东⾃然村则是保留对男性⽣殖器的崇拜。
⽆论哪⼀种,对⼦孙后代的渴望都是共同的。
1 对⼥性⽣殖器的崇拜云南少数民族的先民由于不懂得⼈类⽣殖的原因,见到从妇⼥腹中能⽣出⼀个新的⽣命,总认为其中有⼀种神奇的⼒量。
他们认为⼥性⽣殖器的是⽣命的来源,对种族的繁衍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所以对各种具有⼥性⽣殖器特征的⽵根、⼭洞、岩洞等⾃然物都予以崇拜。
云南民族文化——纳西族
东 巴 舞
东巴舞是纳西族的古典乐舞。“东巴
经”中有一部令人惊叹的舞蹈教程, 即《蹉姆 》舞谱 ,人们公认它是世界 上用古文字系统地记录下来的最早舞 谱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民居民俗
纳西族的民居建筑类型: “三坊一照壁”(庭中的花园)
“四合五天井” “两坊房”
典型民居
三朵节
“三朵”为玉龙雪山之神灵,
“三朵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二 月初八日,原为纳西族祭祀自 己民族保护神。节日期间,除 祭祀外,人们还要进行聚餐、 对歌等游乐活动。
七月会
丽江“七月会”,于农历七月中旬举行,
是纳西人的又一重要节日。会期十天左 右,因以骡马、牛等大牲畜交易为主, 又称“七月骡马会”。
8世纪以后集居在丽江一带。
人口与分布
2000年,纳西族人口为 30.8万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维西、中甸、宁
蒗、德钦等县,以及四川的盐边、盐源、 木里县和西藏的芒康县。 丽江一直是纳西族生存繁衍的家园,是纳 西文化孕育发展的温床。
二、东巴文化
以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音乐、
“披星戴月”
是纳西族妇女的七星羊皮披肩,
是丽江纳西族
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
披肩用绵羊皮做成
,其上绣 “七星”,每颗 星中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 七星,故又称“七星羊皮”,象征纳西族妇 女早出晚归,辛勤勤劳之意。
女式:妇女上穿大面襟 宽袖上衣和坎肩,着长 裤,下身腰系黑、白蓝 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 上打百折,下边镶上天 蓝色宽边,两边各系着 两条白色或天蓝色布飘 带。形如一把折扇,美 丽而大方。背披羊皮披 肩,上刺绣精美的七星, 肩两旁缀有日月图案, 象征她们“披星戴月”, 辛勤劳动。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在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各族人民40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00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有25个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
一、阿昌族阿昌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有3351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
阿昌族为氐羌后裔,唐称“寻传”。
阿昌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陇川、梁河、潞西3种方言,多通汉语和傣语。
阿昌族男子喜穿蓝或白、黑素色上衣,黑色裤子。
已婚女子穿裙子和窄袖对襟上衣,用蓝、黑布包头,上衣钉四组银扣,胸腰垂多股银链,链系小银盒,盛槟榔等物,手镯、耳环均银制;未婚女子则穿长裤,以长辫盘于头顶,喜佩戴各种银饰。
住房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居多,楼上住人,楼下为畜圈。
历史上,婚姻一般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一般同姓不婚,有“串姑娘”的情爱方式。
此外,“对歌”是较为通俗的情感交流方式。
妇女有嚼烟、嚼芦子的习惯,男女均有嚼槟榔的习惯,俗以齿黑为美。
阿昌族普遍信仰鬼灵,崇拜祖先。
阿昌族人死行土葬。
歌舞方面,阿昌族有耍灯、跳象脚鼓舞、猴舞、蹬窝乐、耍白象等多种形式。
阿昌族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梁河水稻品种有“水稻之王”的美称。
阿昌族工匠生产的“户撒刀”行销省内、青藏等地以及缅甸等国。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出洼”、“白柴”、“水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的“窝乐节”是传统民族节日。
另外还有“关门节”、“开门节”等民族节日。
二、白族白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白族有1505644人,主要聚居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他称很复杂,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正文一、云南的少数民族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
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
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
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根据语言之间的异同,又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语支”;同语支的语言关系最密切,保留的共同点也最多。
云南宣威的民族风情与多元文化介绍
云南宣威的民族风情与多元文化介绍云南宣威,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和多元文化。
它位于云南高原的东南部,被誉为“南方岭南的明珠”。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人们可以领略到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繁荣的多元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宣威的魅力。
一、民族风情宣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主要的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回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给宣威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彝族是宣威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以勤劳善良和独特的传统服饰而闻名。
彝族的男性一般穿着黑色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裙和长衫。
在彝族的节日和重要场合,人们会戴上帽子、佩戴银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风情。
白族是宣威的另一大少数民族,他们以勤劳勇敢和擅长手工艺而闻名。
白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织有独特的花纹,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白族的村落中,人们会表演白族的歌舞,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音乐。
此外,宣威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回族、苗族等,他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在宣威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各种民族的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民族博物馆。
二、多元文化除了丰富的民族风情,宣威还拥有繁荣的多元文化。
在这个地方,你可以欣赏到各种文艺表演、参加不同的艺术活动,让你身心愉悦。
在宣威,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表演,如歌舞、杂技和木偶戏等。
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当地民众的才艺,还传承了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当你欣赏着音乐和舞蹈的节奏时,你会被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海洋。
此外,宣威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书法比赛和摄影展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你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与当地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交流,体验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云南宣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多元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你可以亲身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体验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云南导游基础知识第3章云南民族与民族文化
[单选题]1.被国际人类学家称(江南博哥)赞为“真正的大地雕塑”的是()。
A.龙脊梯田B.哈尼(江南博哥)梯田C.龙门石窟D.开平碉楼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哈尼族居住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制梯田著称。
其中,最能代表其耕作水准的是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梯田,被国际人类学家称赞为“真正的大地雕塑”。
[单选题]2.傣族的泼水节,又称()。
A.浴佛节B.进洼节C.沐浴节D.出洼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傣族的泼水节,又称“浴佛节”,是傣历新年,时间在公历4月中旬,节期3天~5天,主要活动有赕佛、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船、泼水、赶摆等。
[单选题]3.傣族有男性______、女性______的习俗。
()A.文身、染齿B.染齿、文身C.佩刀、盘发D.戴帽子、戴围巾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傣族男子有文身的习俗,是勇敢的标志,也更容易引起异性的爱慕;妇女有染齿的习俗,是一种成年美的标志。
[单选题]4.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为了纪念()。
A.大理国王B.南诏国王C.皮逻阁D.王骥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该节是为纪念明朝时期体察边民疾苦的兵部尚书王骥。
[单选题]5.“司岗里”是()的创世纪神话传说。
A.佤族B.彝族C.傣族D.拉祜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司岗里”是佤族的创世纪神话传说。
“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即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
[单选题]6.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苗族B.彝族C.独龙族D.羌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各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53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37%;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94%,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
[单选题]7.独龙族全年只有一个节日,即()。
A.“卡雀哇”B.“目瑙纵歌”C.“特莫克节”D.“打铁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独龙族全年只有一个节日,即“卡雀哇”(独龙语,意为“集中族人祭祀”),无固定时间,多在农历冬腊月举行。
班会民族团结班会《云南少数民族概况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的农业也开始转型升级,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手工业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产品种类繁多。如苗族的银饰、瑶族的织锦、 彝族的漆器等。
手工业在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手工艺品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旅游纪 念品。
具。
05 云南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
农业发展
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农 业技术,如水稻、玉米、茶叶、烟草等作物的种植技 术,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云南政府积极 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 会。
教育资源
01
02
03
师资力量
云南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教师 资源,提高少数民族地区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学设施
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 教学条件。
书。
傣族
有拼音文字,还有用老傣 文写成的经典。
拉祜族
有拉祜文,是建国后创制 的拼音文字。
语言使用现状
在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能说汉语, 但许多人在家庭中仍使用本民族语言。
在一些民族聚居地区,如怒江州、西双 版纳州等,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主要
的交流工具。
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怒江州、德宏州等 ,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主要的交流工
婚丧嫁娶
婚嫁习俗
云南的少数民族婚嫁习俗丰富多 彩,如彝族的“抢婚”、傣族的 “拴线”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 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 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云南少数民族
5.6彝族的节日
• 5.6.1火把节--彝 族的狂欢节:"火把 节"一般在农历六月 二十四日至二十六 日晚上举行,是彝 族盛大的节日。
3.5哈尼族节日
• 3.5.2姑娘节 云南省 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 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 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 娘节。
பைடு நூலகம்
3.5哈尼族节日
• 3.5.3敬老节 每年的 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 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 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 欢度自己的节日.
3.6哈尼族饮食
• 哈尼族常年以米饭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 饭和糯米杷耙,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期间一 日三餐,主要由家庭主妇或大媳妇承担烹调 任务。哈尼族食肉数量较大,以猪、牛、羊、 鸡、鸭肉和禽蛋为主,他们的烹调方法主要 有清煮、煎炒和腌制三种。哈尼族普遍喜食 酸辣食品。
白族织锦艺术
群仙人物浮刻
白族扎染
1.白族
• 1.3民族服饰
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 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
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 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 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 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
4.7苗族的饮食
• 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 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 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 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 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 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 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 成菜”之说。
白族女子服饰
白族男子服饰
1.白族
• 1.4民族建筑
云南文化特色简介
云南文化特色简介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这里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物产资源。
其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遗文化:云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明市的瓦猫,虽名为“猫”,实则寓虎于猫,原型来自于能食“鬼”的老虎,取的就是“猫容虎劲”的含义。
2. 节庆风俗:云南的节庆风俗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民俗特色。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云南同样热闹非凡,各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活动。
例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3. 自然景观与人文遗产:云南境内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丰富的人文遗产。
丽江古城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内街道依山傍水修建,这里有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房屋、小桥流水,四方街、木府、五凤楼、古城大水车、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4. 民族风情:云南省内有25个少数民族,他们各自保持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且绚丽的民族风情。
这些都是云南文化特色的一部分,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神秘和诱惑力。
云南民族与民族文化
云南民族与民族文化1. 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自然环境)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一、气候特点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二、地质地貌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云南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
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早期这里因为大规模不科学地开采铜矿,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原因影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频发地段,泥石流现象比较典型。
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①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②珠江水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入南海。
③元江(红河)水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入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漾濞江、威远江、曼老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入南海。
(2)印度洋水系:⑤怒江(萨尔温江)水系:老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入安达曼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文化角度来看(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将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饰上.如武定、牟定、南华等县的虎头鞋、帽、肚兜。
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视为图腾,而是以黑虎为图腾,于是服饰的颜色也以黑为贵。
(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红河、武定、禄劝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鸡冠帽(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苗族和瑶族服饰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
德昂筒裙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
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
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
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
二、民族建筑1、竹楼干栏式建筑,日本学者称为:高床式2、木楞房称为:井干式3、土掌房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维修4、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第五节云南少数民族的姓氏与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
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与该民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语言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姓氏特色:1 、大多数的民族无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为姓氏的代称。
2 、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来“钦赐”的,如纳西族据说原来没有姓,丽江贵族“钦赐以木姓”,从此,官姓木,民姓和。
3 、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汉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汉姓,但仍以马、金姓居多。
二、名字连名制:1 、正推顺连法: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冠在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扣一环。
2 、逆推反连法:即子名在前,父名在后。
3 、冠姓连名法。
其连法与正推顺连法相同,只是要冠上一个姓。
第六节云南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学一、云南民族艺术1 、原始社会的艺术:岩画、文身2、商朝至西汉时期的艺术:青铜器文化艺术3、东汉至隋朝的艺术:碑刻和书法艺术孟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
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
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
残碑高1.33 米,宽96 厘米,碑文共15 行,每行残存21 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
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
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 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永元八年(公元96 年)、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永寿三年(公元157 年)、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 年)等六说。
前后相差竟达230 年之久。
据原碑的官刻、字体、文风来考查,以永寿2至3年立碑较为可信。
4、唐宋(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艺术:佛教艺术《南诏中兴画卷》南诏中兴图传绘制于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8 年),原件于清代晚期被掠夺到国外,现藏于日本国京都藤井有邻馆。
《图传》由南诏赞御臣王奉宗、信博士内常侍酋望忍爽张顺爽诏,依据《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等南诏早期史籍而绘制。
内容主要为梵僧点化奇王细奴罗为南诏王、梵僧教化愚民、兴宗王罗盛等祭铁柱、中兴王舜化贞奉祭观音等故事。
《图传》共有两个长卷,一卷是图画,纸本彩绘,长5.73 米,宽30 厘米,画面分为13 段,有人物94 人;另一卷是文字,详细说明图卷上的各个故事,后面附有舜化贞中兴二年的敕令。
文字卷是绘制图画的依据,相当于现代的脚本,画卷和文字卷共同组成了《南诏图传》。
《图传》是南诏时期的民族艺术珍品;对于研究南诏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张胜温画卷》张胜温画卷又称《大理国梵像卷》,原卷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由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绘制,成画于盛德五年(公元1180 年),画卷为纸本,全长1635.5 厘米,宽30.4 厘米,款式为大型卷轴画,共绘有单体及组合像134 幅,有人物774 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此外,还绘有山水、树木、舟揖、庭院。
池台、狮、象、鹿、马、龙、凤、犬等画面。
绘画技术精湛和娴熟,用色讲究,画面金碧辉煌;书法庄重秀丽,有唐代绘画遗风。
卷首有清高宗乾隆皇帝题词,卷尾有数跋。
画卷题材以反映佛教故事为主,兼以反映大理国外事活动。
6、清代的艺术:书法绘画、戏剧文化袁嘉谷、钱沣等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戏剧方面:创造了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二、云南民族文学云南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神话云南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神话,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大部分以民间口头传录,小部分用本民族的文字笔录在典籍里。
主要有彝族、傣族和纳西族。
从内容上看,云南各民族神话大体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远古社会生活神话2、史诗包括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黑白之战>> 纳西族文学3、民间长诗分为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 阿诗玛>> 彝族<< 召树屯>> 傣族4、民间传说人物和史事传说:<< 火烧松明楼>> 、<< 段赤诚的故事>> 白族风物传说:<< 望夫云>> 等白族习俗传说:<< 米色扎>> 等哈尼族5、民间歌谣主要是劳动歌,还出现了生活歌、仪式歌、礼俗歌等方面的6、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
7、文人文学大观楼长联等第七节云南民族宗教云南拥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四种宗教。
同时,在一些民族中还遗存着原始信仰或原始宗教。
境内各种宗教交叉存在,宗教教派全面分布广,宗教信仰颇具特色。
一、佛教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云南,派系齐全,宗支繁多,共有梵文经典系佛教(阿吒力教)、汉文经典系佛教(汉传佛教)、巴利文经典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文经典系佛教(藏传佛教)阿吒力教"阿嵯耶观音"属于佛教密宗的神,而且是南诏、大理国密宗佛教独有的神。
密宗是相对于显宗佛教的一个教派,它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古印度德干高原,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
它以高度组织化的法术、仪礼、民俗信仰为特征,重在三密(身、口、意)修法。
公元八世纪初,由印度向外传播。
传入唐朝汉族地区的称为"汉密"或"华密" ;传到吐蕃(西藏)地区的称为"藏密";流传于日本的称"东密";传入南诏(白族地区)的称为"滇密"。
而"阿嵯耶"一词,不见于佛教词典,也不见于"华密"和"藏密"的经典,仅为南诏、大理国的密宗阿吒力佛教所独有,也可以说是滇密特有的观音神,因此,一般又称之为"大理观音"或"云南观音"。
美国学者海伦先生将它誉称为"云南福星"。
现藏于美国圣地亚哥艺术馆的阿嵯耶观音与大理州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所收藏的阿嵯耶观音,其形制和质地完全一致。
据学术界调查,当今世界各地博物馆所收藏的"阿嵯耶"观音鎏金铜像达数十尊之多,而且都是南诏、大理国的文物遗存。
汉传佛教在云南的主要宗派有:禅宗,主要寺庙有筇竹寺、华亭寺、鸡足山;净土宗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
喇嘛藏语意为“上师”。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
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
10 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
到13 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
此后的300 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
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
其经典总称三藏: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
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
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二、道教云南道教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大理和昭通等州市,为部分汉族群众所信仰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a name=baidusnap0></a>烟雨</B>半山云。
三、伊斯兰教公元1253 年前后,伊斯兰教传入云南,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文山、大理、保山、昭通、楚雄等,为回族和部分傣族、白族、藏族、壮族群众信仰。
昆明顺城街清真寺四、基督教基督教在云南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昆明三一圣堂五、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指处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宗教在云南其形态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性力崇拜、灵物崇拜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性力崇拜灵物崇拜第八节云南民族节日节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 、宗教祭祀性节日2 、与历法有关的节日3 、生产活动节日4 、社交娱乐与集散节日* *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 第四节云南民族的服饰与建筑一、民族服饰1 、从自然地理气候特点来看炎热:轻薄短紧寒冷:厚重宽大平坝:轻便(4)、牛崇拜与德昂筒裙(5) 、纳西族妇女的披肩寓意勤劳(6)、白族姑娘的包头与大理四景6、“一颗印”民居5、元明时期的艺术:陶瓷工艺、壁画文化7、近现代各民族的艺术:多方面发展彝族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