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常见心脏病的超声

合集下载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常见心脏病中诊断价值论文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常见心脏病中诊断价值论文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常见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彩超)在常见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来进一步探讨彩超在临床上诊断几种常见的心脏病的方式和方法,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医学上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文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对常见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描述了常见心脏病中的几种情况。

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心脏病具有快速准确,能够及时为医治患者提供帮助。

结论对于二尖瓣狭窄,心肌病,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左房粘液瘤等声像图的具体表现,对常见心脏病的超声检查方法和体会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先天性心脏病;多谱勒超声诊断;左房粘液瘤;二尖瓣狭窄;心包积液;诊断价值;心肌病;心脏病;彩超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1-01彩色多谱勒显像仪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检查仪器,使用范围广泛,临床应用价值高,具有高分辨率的二维超声功能,并且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来病人解剖结构的切面图像,临床上显示彩色多谱勒显像仪又具有高灵敏度的彩色显像以及频谱多谱勒的超声功能,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 二尖瓣狭窄采用彩色多谱勒显像仪临床诊断常见心脏病主要是观察二维超声心动图。

11 左室长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叶回声增粗,反光增强,尤其是瓣尖增厚明显呈结节状,由于瓣尖连接,二尖瓣开放受限,比如说瓣体活动尚可时,舒张期前叶瓣体可以向左室流出道鼓出,呈圆顶状凸起。

后叶变长与前叶呈同向运动,慢性病例腱索也增厚,可伴有房颤,有时左房内可见附壁血栓异常回声光团。

12 二尖瓣口横切面表现出瓣膜增厚,二尖瓣口缩小并且边缘不整齐,由于瓣叶粘连接,瓣口常常偏心,二尖瓣钙化时,瓣口变得更小,甚至显示不清楚。

13 彩色多谱勒图像显示瓣膜活动曲线反光增强、增厚,二尖瓣前叶双峰曲线消失,ef斜率减低,呈“城墙”波,前后叶同向运动,伴心房颤动时“城墙”波不规则,大小宽窄不等。

超声诊断学一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

超声诊断学一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
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效果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 儿童和老年人。
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在于适用范 围较窄,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 病效果不佳。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开胸手 术对病变部位进行修复或置换。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根治先天性心脏病,但手术风 险较高,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时机。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患儿可能会出现喂养困难、气促、青紫、多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缺氧发 作、心力衰竭等。
体征
心脏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杵状指等症状。
02 超声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原理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诊断的分类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波长较短、 频率较高、穿透力强等特性,可在人 体组织中传播并产生回声。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 类药物、血管扩张剂等,用于减轻心 脏负担、改善心功能和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在于无法根治先天 性心脏病,且对于重症患者效果有限。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 法,通过导管等器械对病变部 位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介 入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术、 封堵术等,可用于治疗房间隔
详细描述
法洛氏四联症时,室间隔出现回声中断,主动脉骑跨在缺损上,肺动脉狭窄导致血流受阻,右心室肥厚。超声心 动图可全面评估法洛氏四联症的各种异常表现。
04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 活质量,对于一些轻症患者可能有效。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监测 病情变化和调整药物剂量。
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

心脏超声诊断教案模板范文

心脏超声诊断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心脏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掌握心脏超声诊断的常用切面和检查技巧。

- 熟悉常见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操作心脏超声诊断设备。

- 能够熟练运用二维、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技术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 能够对心脏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对常见心脏疾病进行诊断。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脏超声诊断基本原理2. 心脏超声诊断常用切面和检查技巧3. 常见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4. 心脏超声诊断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心脏超声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心脏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讲授1. 心脏超声诊断基本原理:- 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超声波在心脏组织中的反射和衰减- 超声图像的形成2. 心脏超声诊断常用切面和检查技巧:- 标准系列切面:长轴切面、短轴切面、四腔心切面等- 检查技巧:探头放置、角度调整、深度控制等3. 常见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肌疾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心包疾病:心包积液、心包炎等4. 心脏超声诊断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空腹、避免运动等- 仪器操作:探头消毒、图像采集、数据存储等- 结果分析:图像解读、数据计算、报告撰写等(三)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汇报实践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回顾心脏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常用切面、检查技巧和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2. 强调心脏超声诊断注意事项。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提问积极性等。

《超声诊断学基础》课件

《超声诊断学基础》课件

泌尿系统 疾病:肾 结石、肾 炎、膀胱 炎等
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输卵管炎 等
腹部肿瘤: 肝癌、胃 癌、结肠 癌等
腹部创伤: 肝破裂、 脾破裂、 肠破裂等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心脏结构: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超声检查:了解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表现:了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表现,如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 常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工作原理:通过发射超声波, 接收反射波,形成图像
仪器类型:A型、B型、M型、 D型等
操作技术:掌握超声波的发射、 接收、图像处理等技术
超声探头及使用方法
超声探头类型:线性探头、扇 形探头、相控阵探头等
超声探头频率:低频、中频、 高频等
超声探头选择:根据诊断部位 和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探头
超声探头操作:正确放置探头, 调整探头角度和深度,确保图 像清晰稳定
超声波的传播方式
超声波在介质中 的传播方式:声 波在介质中传播 时,其传播速度、 频率和波长都会
发生变化。
超声波的传播速 度:超声波的传 播速度与介质的 性质有关,不同 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不同。
超声波的频率: 超声波的频率 范围很广,从 几赫兹到几千 兆赫兹不等。
超声波的波长: 超声波的波长 与频率成反比, 频率越高,波
超声诊断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进步:超声诊断技术不断进步,如三维超声、弹性成像等 应用领域扩大:超声诊断在临床各科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远程诊断:远程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诊断更加便捷和高效 前景展望:超声诊断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脏超声课件

心脏超声课件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提供心脏结构信息 评估心脏功能 辅助判断病因 指导治疗方案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形态,判断是否 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等心脏疾病。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判断心脏的泵血 能力是否正常。
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疾病的病因和 病理生理机制。
先天性心脏病
总结词
先天性心脏病在超声图像上可表现为心脏结 构异常、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脏功能减退等 。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 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等。通过观察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 功能等方面的异常,医生能够确诊先天性心 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超声心动图为制定 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实例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
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 的结构和血管连接,判断是否存 在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等。
心肌病诊断
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肌的厚度 和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肌 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
其他心脏疾病
总结词
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的超声 图像表现各异,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可诊断多种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包 积液、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不同 程度的心肌运动异常、心包积液及心脏电活动异常等。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心脏病
总结词

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第三章超声检查概论超声学是一门集医学、声学、电子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现代临床领域中已占领重要地位。

第一节超声诊断原理及各型临床应用一、A型诊断法A型超声诊断法又称为示波法。

当声束在人体组织中传播遇到两层不同阻抗的临近介质界面时,在该界面上就产生反射(回声),每遇到一个界面就产生出回声,并在示波屏幕上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

此法已淘汰。

二、B型诊断法(一)工作原理与A型基本相同,都是应用回声原理作诊断,即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然后接收各层组织界面的回声作为诊断的依据,不同的是B型是辉度调制显示,光点的亮度代表回声强度,并构成二维切面声像图。

医生根据声像图的形态作诊断。

(二)命名按回声强度命名:强回声、高回声、低回声(弱回声)、无回声。

按回声形态命名:光点、光团、光斑、光带。

按回声特征命名:牛眼状、靶环状、驼峰状、网格状、蜂窝状等。

(三)诊断基础分析超声图像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外形2.边界回声3.内部回声正常人体软组织的回声强度:骨骼>筋膜>肾窦>胎盘>胰腺>肝脏>脾脏>肾皮质>皮下脂肪>肾髓质>脑>静脉血>胆液及尿液。

病理组织的回声强度:结石或钙化>纤维组织>脂肪>平滑肌>淋巴结>囊液及渗出液。

器官及肿块的内部回声由其内部结构的反射及微细结构的散射而来。

光点的粗细及多少大致可相对地反映组织微细结构的情况。

内部回声的均匀性因组织器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良性肿瘤一般均匀,恶性肿瘤一般不均匀,胚胎性肿瘤常不均匀,组织发生局部出血、液化、坏死、纤维化时,也可产生不均匀回声。

4.血管分布及其血流参数5.后方回声6.毗邻关系7.活动度及活动规律8.生理功能表4-3-1 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比较良性光整均匀可增强无无恶性不整不均匀可有衰减可有可有三、M型诊断法M型超声诊断的原理与B型相同。

在B型图像上任意取一声束取样线,声束穿越的心脏各层组织界面随着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而得到有节律性反射光点,并随水平扫描而形成相应的动态曲线,称为M型超声心动图。

超声诊断学课程标准

超声诊断学课程标准

超声诊断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应用超声原理和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旨在介绍超声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掌握超声诊断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超声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 掌握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超声图像解读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超声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超声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 腹部超声诊断:包括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膀胱等器官的超声检查。

3. 心脏超声诊断:包括心脏结构、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超声检查。

4. 妇产超声诊断:包括妇科疾病、产科胎儿发育等方面的超声检查。

5.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包括甲状腺、乳腺、阴囊等浅表器官的超声检查。

6. 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引流等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掌握超声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超声检查的操作技能和图像解读能力。

3. 临床见习:通过临床见习,让学生了解超声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阅读文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要求1. 掌握超声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 掌握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和技巧。

3. 能够正确操作超声设备,并进行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

4. 能够准确解读超声图像,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核学生对超声诊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考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的超声操作技能和图像解读能力。

3.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料1. 教材:《超声诊断学》(第X 版),XXX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参考资料:《超声医学》(第X 版),XXX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二章超声心动图学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二章超声心动图学

超声心动图学第一节正常超声心动图概述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是利用超声原理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技术,自1954年瑞典学者Edler首先把超声心动图用于临床以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无创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它包括M型、二维、频谱和彩色多普勒等项技术。

1.M型超声心动图(M-mode Echocardiography)M型超声心动图是根据心脏组织结构密度,在距体表相应的深度产生不同强弱的反射光点的一种技术,其纵轴为光点运动的幅度,横轴为时间,主要用于心脏和血管内径的测量,观察瓣膜及室壁的运动情况,共分为:(1) 心底波群:心前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探测可见,所代表的结构自前向后分别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

主动脉瓣(波形)为六边形盒子形状。

(2) 二尖瓣波群:胸骨左缘第3~4肋间探测时,可见具有特征的二尖瓣前、后叶波形。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波形为类似字母“M”的双峰曲线(E、A 峰),二尖瓣后叶波形类似字母“W”,为前叶曲线的倒影;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闭拢成一直线(CD段)。

(3) 心室波群:在第4肋间探及从前向后所代表的解剖结构分别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腔和腱索、左室后壁。

2.二维超声心动图(切面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上,顺序扫描心脏结构,从而获取心脏各个部位的切面回声,可观察不同断面上的解剖轮廓、结构形态、空间方位、连续关系、房室大小及室壁和瓣膜的运动。

除了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还有经食管、经心脏表面、血管内超声。

常用切面有:(1)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指向右胸锁关节,可清晰显示右室、左室、左房、室间隔、主动脉、主动脉瓣、二尖瓣。

(2) 大动脉短轴切面:探头方向与胸骨旁左室长轴垂直,可显示主动脉瓣、左房、右房、三尖瓣、右室、肺动脉瓣、肺动脉主干。

超声诊断学 六、心肌病

超声诊断学 六、心肌病
心包粘连:心包腔内出现较多的纤 维素光带,将心包脏、壁层连接起来,形 成多个小的间隔,心包腔液体被分隔包裹, 失去流动性。
(2)M型超声心动图:
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时,于右室前壁曲线前方
及左室后壁活动曲线后方可见心包脏、壁层分 离出现液性暗区,大量心包积液时二尖瓣活动 曲线舒张期开放幅度小。心脏呈摆动征,室间 隔与左室后壁,右室前壁出现同步、同向运动。 由心室向心尖部扫查时,心室收缩期,心尖抬举, 心包腔液性暗区内有一束光点反射;心室舒张 时,心尖下垂离开声束,心包腔内无反射出现,形 成一间歇出现的光点回声,即“荡击波征”。
(1)超声心动图表现:
①心腔扩大:左、右心房、心室均 有不同程度增大,以左室增大较显著, 呈球形。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流出道 增宽,室间隔向前方(右室侧)膨出。
②瓣膜开放幅度小:
由于左室明显扩大及心脏收缩力减弱, 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量减少,活动幅度减低。 于左室长轴及二尖瓣口短轴切面显示“大 心腔、小开口”征象。二尖瓣活动曲线呈 “钻石”样改变,前叶开放顶点至室间隔距 离(EPSS)增宽,CD段平直。主动脉瓣开放 幅度亦减小。
(2)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主动脉瓣狭窄、高血
压所致心肌肥厚鉴别。二者多为对称性 左室壁肥厚,厚度一般〈l5mm,室间隔 与左室后壁之比〈1.3,主动脉瓣狭窄者 可显示瓣膜本身的病变。对于特殊类型 的肥厚型心肌病应结合病史排除其他疾 病所致心肌肥厚,才能作出诊断。
(3)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诊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病 毒感染,自身免疫或中毒有关,发病年龄以 25~50岁为多见。病理改变为弥漫性心肌变 性、坏死和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腔 扩张,以左室扩大为甚。临床以充血性心力 衰竭、心律失常或栓塞征象为主要表现。

心脏疾病超声诊断

心脏疾病超声诊断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四)探测要点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重要诊断步骤是彩色血流显像 和频谱多普勒检查,在左室长轴观及心尖四腔观清 晰的图像下,定性诊断不难,但应该结合病史和其 他的检查手段尽可能作出病因诊断。
三、主动脉瓣狭窄
概念 主动脉瓣狭窄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
疾病。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如二叶瓣、老年性瓣膜 退行性改变、风湿性瓣膜病变均可引起主动脉瓣狭 窄,即主动脉瓣口收缩期开放受限。
4.了解冠状动脉与心肌供血的关系 ,了解心肌缺血及室壁瘤的超声表现
第一节 心脏瓣膜病
概念: 由于感染、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及老年退
行性改变引起瓣膜病变称为心脏瓣膜病。心 脏瓣膜病主要包括瓣膜狭窄及瓣膜关闭不全, 此外瓣膜脱垂及腱索断裂也可能导致瓣膜关 闭不全。
一、二尖瓣狭窄
病因
1
2
风湿性
先天性
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 A 彩色多普勒,B 频谱多普勒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定量诊断 轻度关闭不全 反流束面积小于4.0cm2 中度关闭不全 反流束面积4.0~8.0cm2 重度关闭不全 反流束面积大于8.0cm2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鉴别诊断 二尖瓣关闭不全需和二尖瓣生理性反流鉴别。 后者一般反流束细小,并且血流峰值速度低, 小于2.0m/s,也不能引起左房左室扩大。
右心功能不全
肺动脉压力升高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左心功能不全 左房容量负荷增加,左房代偿性扩张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超声表现
常用扫查切面为左室长轴观、二尖瓣水平左 室短轴观、心尖四腔观。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二维超声心动图 (1)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二尖瓣增 厚,回声增强,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不能对 合。 (2)左房及左室增大,室壁及室间隔搏动 增强。

超声诊断学考试的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学考试的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学考试的名词解释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利用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超声诊断学考试是对从事超声诊断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评估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超声诊断学考试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

1. 超声波(Ultrasound)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波的一种机械波。

在医学超声诊断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一般在1到20MHz之间。

超声波在体内传播时,能够在不同的组织间产生反射和透射,并根据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形成图像。

2. 超声探头(Transducer)超声探头是用于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设备。

它由多个发射和接收装置组成,能够发射狭束的超声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

超声探头的形状和尺寸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而有所差异,例如线性探头、凸面探头和阵列探头等。

3. 超声图像(Ultrasonogram)超声图像是通过探头接收和处理回波信号后形成的图像。

它使用灰度图像展示器或者彩色编码技术,通过不同颜色或亮度的图像来显示不同组织的特征。

超声图像可以提供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用于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4. 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声阻抗是指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时遇到的阻力。

它由组织的密度和声速两个因素决定,密度越大、声速越小,声阻抗越高。

声阻抗差异是超声波形成图像的基础,它使得超声波在不同组织间产生反射和散射。

5. 超声模式(Ultrasonic Mode)超声模式是指超声图像的不同展示方式。

常见的超声模式有B型(二维)、M 型(时间-幅度模式)、彩色多普勒模式(CDI)和三维(3D)超声模式等。

不同的超声模式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用于医生对不同器官和疾病的观察和评估。

6. B超(B-mode Ultrasonography)B超是指采用B型超声模式进行诊断的一种超声技术。

超声诊断学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学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学名词解释
超声诊断学是一种非侵入性医学技术,用于对腹部、心血管、骨骼系统和其他身体部位的进行检查和诊断。

以下是一些超声诊断学的常见名词解释:
1. 声学图像:声学图像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生成的一种图像,通常用于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2. 组织:组织是指人体内部各种细胞、器官和结构的集合体。

超声图像可以用于识别和组织之间的边界和结构。

3. 器官:器官是指人体内部具有独立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超声图像可以用于检查和识别器官的形态和位置,以及评估器官的功能。

4. 异常:异常是指组织或器官在正常解剖结构之外的形态或位置。

超声图像可以用于识别和评估任何类型的异常,包括肿瘤、损伤、裂纹等。

5. 切面:切面是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组织或器官的不同区域。

切面的选择可以影响超声图像的质量和信息,因此,正确的切面选择对于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6.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当一个超声波穿过一个组织时,其声学频率会发生改变。

多普勒效应可以用来检测血流和评估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7. 超声波剂量:超声波剂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人体组织的超声波能量。

超声波剂量可以用于评估超声波在身体中的传播和衰减,以及评估超声波对身体的影响。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如医学影像学、临床超声诊断、非侵入性超声技术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超声诊断学也在不断发展,以提供更准确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超声诊断学主动脉课件

超声诊断学主动脉课件
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无论远端范围如何 B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动脉瘤定义
1.真性动脉瘤
升主动脉>3.5-4.0cm 主动脉弓>4.0cm 扩张直径≥正常值1.5倍
2.假性动脉瘤
内膜及部分中层破裂 外膜、部分中层和周围组织包绕 常伴随创伤,感染和手术史
3. 夹层动脉瘤
按部位分型
升主动脉瘤
无名动脉以下 包括:主动脉根部 远端管状部分
主动脉弓动脉瘤
病理分型
DeBakey分型
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内膜剥离至主动脉弓和降主动 脉,甚至达髂动脉;
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内膜剥离限于升主动脉和部分弓部; Ⅲ型: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
Ⅲa型:内膜剥离限于胸降主动脉,止于膈肌上 Ⅲb型:内膜剥离越过膈肌达腹主动脉
Stanford 分型
彩色多普勒:
1、可直接显示破口处血流进入破入的 心腔,多为较亮的五彩镶嵌样血流。
2、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探及瓣 下返流
频谱多普勒:
破口处探及全心动周期血流频谱
频谱特征为收缩期和舒张期速度都较 快,以舒张期为主(室间隔缺损为收 缩期分流)
鉴别诊断
室间隔缺损(常合并存在)
治疗
内科治疗
减缓动脉瘤扩张
降低发生夹层和破裂的危险
ß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抑制剂
ACEI
各种抑制剂
MMP受体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
外科治疗
限制活动
主动脉窦瘤破裂
主要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所致主动脉 窦壁缺少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在 主动脉高压血流的长期作用下,窦壁 逐渐变薄,向临近低压心腔膨出而形 成窦瘤和破裂。

心超实验报告

心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心脏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心脏超声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技巧。

3. 了解心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特征。

二、实验原理心脏超声检查(Echocardiography)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发射超声波,探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超声检查分为二维超声、M型超声、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三、实验器材1. 心脏超声仪2. 探头3. 录像设备4. 记录本5. 麦克风四、实验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肌肉,平静呼吸。

2. 检查部位:胸部、腹部、颈部等。

3. 探头定位: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探头,将探头涂上耦合剂,放置在相应部位。

4. 图像采集:启动超声仪,调整参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5. 图像分析:记录心脏结构、运动、血流等信息,分析心脏功能。

五、实验结果1. 心脏结构: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心脏瓣膜、冠状动脉等。

2. 心脏运动:心室收缩、心室舒张、心房收缩、心房舒张等。

3. 心脏血流:心室血流、心房血流、瓣膜血流、冠状动脉血流等。

六、实验讨论1. 正常心脏超声图像特征:- 心脏形态规则,各房室大小正常。

- 心脏瓣膜启闭正常,血流无反流。

- 心脏运动协调,心室收缩、心室舒张、心房收缩、心房舒张等运动规律。

- 心脏血流顺畅,瓣膜血流速度正常。

2. 异常心脏超声图像特征:- 心脏形态不规则,各房室大小异常。

- 心脏瓣膜启闭异常,血流有反流。

- 心脏运动不协调,心室收缩、心室舒张、心房收缩、心房舒张等运动规律异常。

- 心脏血流不畅,瓣膜血流速度异常。

3. 心脏疾病诊断:-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七、实验总结1. 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腔大小、心脏功能情况 M型:仍呈双峰,但EF下降较快,左心房前 后径增大。②二尖超声:瓣膜及腱索增厚, 回声增强,收缩期前后叶不能闭合完全,左 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③多普勒超声:在二 尖瓣上可测出收缩期湍流频谱。
声像图表现
连续多普勒
二尖瓣口左房侧探及全收缩期高速湍流频
谱 反流速度>4m/s
关闭不全程度





二尖瓣口左房侧探及收缩期 五彩镶嵌湍流信号 轻微: 局限瓣环 轻度: 反流深度<1/3左房 中度 反流深度<2/3左房 重度 反流深度>2/3左房

根据其范围和达么距离,可 大体分四度:
I度:
1~2cm II度: 2~3.5cm III度:3.5~5.0cm IV度:5cm
常见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瓣膜疾病,
由风湿热引起。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瓣膜。 最常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和 肺动脉瓣较少累及。联合瓣膜病变中二尖瓣 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最常见
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期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左房 压力明显升高,发生代偿性扩张及肥厚以增强收缩 (左房扩大可引起房颤),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 相继升高,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临床上出现劳力性 呼吸困难,此时称左房失代偿期)。若压力上升过 快过高,血浆和血细胞进入肺泡,临床将发生急性 肺水肿,出现急性左房衰竭征象。严重的肺动脉高 压,使右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导致右室衰竭(称为 右心室受累期)。单纯的二尖瓣狭窄不累及左心室
左房扩大 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呈“城墙样”改变,EF斜
率减慢,A波消失 E峰下降幅度减慢 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 属定性诊断
2D超声
二尖瓣结构增厚、纤维化和钙化使其回声增
强,尤其瓣尖部分可呈团状回声 腱索粘连、缩短及乳头肌肥厚 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前叶呈圆顶状运动,常 见于隔膜型狭窄,是实施二尖瓣狭窄成形术 的最好指征。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 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可直接描记瓣膜口面积 特异性强、可定量诊断

人工瓣膜(ProsthesiS)
用于替代严重受损瓣膜的人工制造的具有瓣
膜功能的器具称为人工瓣膜(ProsthesiS) 目前人工瓣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 重症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 人工瓣膜有两大类,即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
机械瓣膜异常
血栓形成或赘生物附着,附加回声可能在瓣
心尖四腔图可见,三尖瓣增厚,回声增强,
瓣尖活动受限,舒张期三尖瓣呈气球样向右 室膨出,三尖瓣开口小,其开放幅度小于三 尖环的直径。 右房扩大呈球形,可见右房血栓。
声像图表现
M型显示特征:
形成“城墙样”改变,E、A峰之间形成平段,
瓣膜增厚回声增强。 扩大的右房内可见血栓回声。 CDFI显示特征: 舒张期右室流入道内可见异常变细变窄以红 色为主五彩相间的射流束。
室间隔缺损(VSD)
室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
心室间形成异常通道,产生室水平的血液分 流,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3%。
室间隔缺损(VSD)分型
漏斗部缺损:位置高,偏左上前方,在右室
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大多为风湿性,多数合并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脱垂 乳头肌功能不全 腱索断裂 感染性心内膜炎 左心室扩大所致的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病理生理
瓣叶、乳头肌和腱索的粘连、缩短,使瓣膜
在收缩期不能正常关闭,左心室部分血流返 流入左心房,使左心房扩张及肥厚,肺毛细 血管扩张,肺静脉淤血,在舒张期,左心室 充盈量增多,肺淤血减轻,故二尖瓣关闭不 全的早期,肺淤血是间歇性,病人可较长期 无症状。若出现左心衰竭,左心室舒张末压 增高,肺淤血加重,肺动脉压也增高,出现 右心室肥厚和右心室衰竭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适应症




诊断为二尖瓣狭窄的患者,评估其血流动力学的严重程度 (评估压力阶差,二尖瓣面积和肺动脉压力),评估伴发的 瓣膜损害,评估瓣膜形态(以决定是否适合行经皮二尖瓣球 囊成形术)。 已知二尖瓣狭窄,有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再评估。 二尖瓣狭窄患者,当静息多普勒超声心动证据、临床证据、 症状和体征不一致时,应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 平均压力阶差和肺动脉压力。 二尖瓣狭窄患者,应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是否存 在左心房血栓,对考虑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瓣膜成形术的患 者,进一步评估二尖瓣返流的严重程度。 当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够提供二尖瓣狭窄患者充分的临 床数据时,应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二尖瓣形态和 血流动力学情况。
房间隔缺损
体征
P2亢进及固定性分裂 肺动脉瓣区可闻及短促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原发孔型可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
心电图
继发孔型:电轴右偏,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室肥大等。 原发孔型:心电轴左偏,P-R间期延长。通常伴 有二尖瓣裂。
房间隔缺损分型
原发孔型
缺损位于房间隔下段
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非紫绀型: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紫绀型:
法洛四联症
房间隔缺损(ASD)
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各
类先心病的18% 房之间残留未闭的 房间孔 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心血管畸 形合并存在

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超声心动图估价
狭窄程度
瓣口面积(cm2)
瓣叶开放直径 (mm)
跨瓣压差 (mmHg)
血流峰值速度 (m/s)
轻度
1.0-1.5
14.9(9-20)
5-30
2.0
中度
0.75-1.0
9.9(4-15)
30-60
3.0
重度
<0.75
4.5(0-11)
>60
>4.0
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
二维:瓣叶增厚、钙化、关闭不合拢 左室扩大, 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见舒张期震颤 彩色多普勒:舒张期经主动脉瓣返流至左室流出道 的彩色血流,返流束的血流方向往往朝向超声探头, 故大多数以红色为主。轻度返流时,返流束刚达主 动脉瓣下,呈窄带状。重度返流时,返流束呈喷泉 状,占据大部分左室流出道。 频谱多普勒:舒张期朝下左室流出道的高速湍流, 峰值流速超过3.5m/s。
叶、瓣环或瓣架表面,严重时可阻塞瓣口, 影响瓣膜功能 瓣环撕裂,在瓣环周围有明显的间隙,常造 成瓣体的摆动和严重的瓣周返流 瓣叶开放不充分或开放过度,由于机械障碍 或血栓形成可造成瓣叶的活动受限或过度活 动
生物瓣膜异常
瓣叶粘连,开放不充分
瓣环撕裂或变形 瓣叶撕裂,连枷现象 瓣叶钙化,纤维化 血栓形成或赘生物附着
向运动,且幅度大。 可见三尖瓣叶增百回声增强,活动幅度增大。 如静脉注射声学选影剂,在三尖瓣可见造影 剂在瓣上下穿梭现象。
M型显示特征: 右室扩大 CDFI型显示特征: 右房内收缩期可见兰色返流信号
根据返流束到达距离和范围分四度:
I度:1~1.5cm II度:1.5~3.0cm III度:3.0~4.5cm IV度:4.5cm
偏移。
2DE型显示特征: 主动脉瓣反光增强,开放幅度小,有时有瓣叶钙化。 于主动脉短轴有时可看到畸形的半月瓣。如先天性 二叶式主动脉瓣或多叶式主动脉瓣。 左室壁增厚。 CDFI显示特征: 主动脉瓣口出现收缩期射流束,其特点是左室流出 道血流经主动脉瓣口时细变窄,形成射流,狭窄程 度愈重,射流束愈细,由于射流的速度较快,可呈 五彩相间色。
隔膜型
大瓣和小瓣的边缘呈纤维性增厚、粘连,偶
有钙化点,使瓣孔狭窄。 瓣膜的病变较轻,上下活动一般不受限制。 腱索偶有轻度粘连。 在听诊检查时,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响亮、 清脆,持续时间较短,伴有明显的开放拍击 声;有心房颤动者较少。
隔膜漏斗型
除瓣孔狭窄外,大瓣本身尤其小瓣都有较严
M型:
脱垂的瓣叶收缩期呈“吊床样”曲线 二维:二尖瓣叶冗长累赘,脱入左房,呈连架 样运动,并超过瓣环平面,左房扩大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具有特征性的偏心的二尖 瓣返流,该返流束向脱垂瓣叶的对侧行走, 即前叶脱垂,返流束沿后叶行走,后叶脱垂, 返流束沿前叶行走。 频谱多普勒:可检出二尖瓣收缩期返流频谱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二尖瓣口血
流速度加快,呈五彩镶嵌的射流束,其起点 宽度与瓣口的直径相关,是最简便易行的瓣 口面积半定量法 脉冲多普勒(PW):混迭效应 连续多普勒(CW):可显示瓣口舒张期频谱 曲线 压差半降时间(PHT):舒张早期最大压差 降低至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其与二尖瓣狭 窄的程度呈正比 二尖瓣面积=220/PHT(毫秒)
主动脉瓣狭窄(AS)
正常成人的主动脉瓣口面积为3cm2。当瓣口
面积小于正常1/2时,左室排血受阻,收缩压 增高,逐渐发生代偿性、均匀性,向心性肥 厚,晚期可出现左室腔扩大和心力衰竭。
声像图变现
M型显示特征:
主动脉瓣回声增粗增粗。 瓣膜开放幅度小(<15MM)。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内径增大。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可有主动脉瓣关闭线
二尖瓣脱垂(MITRAL PROLAPSE)
二尖瓣叶的一部分在收缩期向左心房移位,
超过二尖瓣环水平即为二尖瓣脱垂。 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的病因为二尖瓣粘液样变 性,瓣叶松弛,边缘皱折。 继发性二尖瓣脱垂继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马凡氏综合征,心肌缺血等疾病。
声像图表现
重病变,同时腱索也发生粘连、缩短,使瓣 膜边缘和部分组织受到牵拉,形成漏斗状。 大瓣的大部分仍可活动,但受到一定限制。 在听诊检查时,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脆性 多不明显,开放拍击声不清晰,甚至听不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