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评价表
学校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

课堂观察
教师行为
1.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普通话准确、流畅,富有感染力;教学严谨规范,富有调控力。
2.教学目标设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教材使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容量适度,能够依据教材有机整合教学资源。
3.教学思路清晰,情景创设有效,教法选择合理,学法指导得力,因材施教得法,评价激励到位,板书呈现科学。
综合
评价
整体点评:
评价等级:
对相关工作的建议:
评价者: 评价时间:
学校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
学校
执教者
班级
学科
课题
节次
___午第__节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亮点与不足
课前观察
教学环境
1.教室(功能室、操场等)整洁、规范、安全。
2.文化气息浓,育人氛围好。
教师准备
1.带教材、教案。
2.提前调试教具、设备。
3.提前到位,规范候课。
学生准备
1.有序回教室或达到上课地点。
2.按要求准备好教本、学具。
4.学生训练扎实,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5.落实学科育德,重视养成教育
2.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参与面广。
3.学生学习效果好,知识、能力、情感有生长。
课后观察
教学延展
1.课后作业安排适度,有拓展性。
2.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有序组织。
3.课间休息的安全文明提醒和组织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观察评价表

观察视点
优
良
中
差
小组成员的参与性
所有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小组活动。
至少3/4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至少一半学生参与小组活动,为小组活动献计献策。
仅有一两个人参与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的责任分配
任务被分配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
任Hale Waihona Puke 被绝大多数成员分担。任务仅被小组中1/2的成员分担。
小组任务仅由小组的某个人承担。
交互的质量
小组成员显示出几件的倾听能力和领导能力,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共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小组成员显示出了娴熟的交互能力,他们能够围绕任务中心进行主动的讨论。
小组成员显示出了一点的交互能力,能够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观点,显示出了一定的讨论和选择能力。
小组成员之间很少进行交互,他们仅进行简单的会话,部分成员对于交互不感兴趣、分心。
小组成员的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角色,小组成员有效行使自己的角色职能。
每个小组成员被分配了特定的角色,但是角色定义不明确或者没有坚持行使自己的角色职能。
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一定的角色,但是他们没有坚持行使自己的角色职能。
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进行角色分配。
《多彩的消费》课堂观察检核表和辩论赛评价表

语言方面(5%)
普通话标准, 语速抑扬顿挫, 语言流畅, 富于感染力, 体现国语的优美。
普通话标准,语速抑扬顿挫,语言流畅,富于感染力,体现国语的优美。
辩风方面(10%)
比赛中尊重对手, 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 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 勇于表现, 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 并贯穿全局。
表一: 《多彩的消费》课堂观察检核表
学生姓名
项目
因素
A
B
C
说明
情感与
态度
1.课堂发言频率
A=积极, B=一般, C=不积极
2.参与探究活动
3.学习态度(作业、讨论、思考)
A=认真常, B=一般, C=很少
5.大胆尝试并表达想法
A=能, B=很少, C=不能
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勇于表现,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
形象方面(5%)
着装整齐, 仪表大方, 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审题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 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 论点鲜明, 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
审题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
辩论材料(20%)
展开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 在深度上推进, 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 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展开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参与度)

课题
观察者
姓名
单位
教研组
研究问题
高效课堂中学生评价方式研究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专注
倾听
人数
比例
辅助倾听方式
阅读
小组
讨论
自主
学习
回答人数
主动
回答
人数
比例
主动
质疑
人数
参与
讨论
人数
比例
参与
评价
人数
效果
注:1、专注倾听和参与讨论的比例应该是占全班人数的比例;2、主动回答的比例应该是占应答人数的比例;3、参与评价效果是指评价的即时性、合理性及激励性。
观察者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执教者
姓名
单位
课题
观察者
姓名
单位
教研组
研究问题
高效课堂中学生评价方式研究
观察记录
学 生 表 现
评分
备 注
1. 课前导学案预习完成情况?
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3.是否充分三动(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评
价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观察量表(学习方式及学习环节时间分配)
执教者
姓名
单位
课题
观察者
姓名
单位
教研组
研究问题
高效课堂中学生评价方式研究
环节
内容
采取教学方式
用时
课前复习及导课
复习及导课用时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
一、九种类型
1. 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注:问题性质——a机械,b记忆,c理解,d运用;
问题解决方式——a集体,b个体,c讨论,d探究;
教师理答方式——a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b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c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d追问,e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f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态度:a表扬欣赏b补充完整c思路引导d其他
6.课堂情况观察量表六(情景创设)
开课时间:午第节开课教师:班级:课题:观摩教师:
7.课堂情况观察表七(学生学习)
开课时间:午第节开课教师:班级:课题:观摩教师:
8.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开课时间:午第节开课教师:班级:课题:观摩教师:
9.课堂观察量表(资源利用)。
课堂观察量表

□□□□□
□□□5分
□□
''''''^^J用
资源种类
提供
资料
表达
观点
阐述
重点
突破
难点
解决
问题
建构
知识
A、课本
A
B、影象资料
B
C、课件
C
C
C
C
D、网络
E、资料袋
F、其他
5、课堂教学
□□□□□
□□□□□
□□□5分
□□
7''''^J用
资源种类7-、口
为学生的学
为教师的教
为表演
□□□□□型资源
为资源而
8、学生应用
□□□□□
情况
□□□□□
□□□
用
资源种类
复制
复述
重组为电子文口
用资料构成新作品
□□□□□
据,变成自己
的话说出
不会应用资源
A、课本
A
B、影象资料
C、课件
C
C
C
D、网络
D
E、资料袋
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五(学生活动记录表)
个别发言
小组发言
演示
记笔记
绘图
次数
6
6
4
3
1
时间
行
热烈
A
A
IZZIIZZI
IZZIIZZIIZZI
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IZZIIZZIIZZIIZZI
课例课堂观察评价量表

课例 + 课堂观察评价量表一观察量表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观察量表三:情境资源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1、准备(视角)(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教师布置还是自己做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做了准备?学难生参与进来了吗?(3)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准备习惯分别怎么样?2、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对哪些感兴趣?(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有多少人没认真听?(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阅读/提问)?有多少人?3、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吗?(8)回答行为(主动/被动,群体/个体,教师/学生,回答水平)有哪些?各有多少人?(9)提问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0)提问对象(向老师提问,学生互相提问)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1)讨论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被动)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2)讨论对象(同桌/小组/班级/师生)有哪些?多少人没参与?活动有序吗?(13)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学难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4、自学(14)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难生的参与情况?(15)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6)学生的学习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多媒体/教师/学生)有哪些?各有多少人?(17)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难生情况?5、达成(18)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干什么?(19)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表达核心知识和概念吗?有多少人?(20)学生能用核心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吗?有多少人?(2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什么感受、认同、领悟?(22)学生的当堂作业有哪些?完成情况?反馈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二、教师教学观察6、环节(23)由哪些环节构成?(24)这些环节是切合教学目标吗?怎么样?(25)这些环节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26)这些环节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学习?7、活动(27)教师有哪些活动(讲授/训练/讨论/提问/合作学习/自学指导/作业设计/评价)?(28)这些活动是如何展开的?怎么样?(29)这些活动的展开切合教学目标吗?怎么样?(30)这些活动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的学习?8、手段(31)教师运用哪些手段(语言/板书/实物与模型/多媒体/实验)?(32)这些手段是根据什么(自身水平/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学生特征)选择的?(33)这些手段是如何运用的?怎么样?(34)这些手段的运用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的学习?9、机智(35)教师遇到哪些生成性问题?如何解决?怎么样?(36)教师遇到哪些课堂管理事件?如何应急处理?怎么样?(37)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调整的依据?效果怎么样?(38)学生答错、犯错后的反应、态度、语言表达方式怎样?10、特色(39)哪些方面(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比较有特色?(40)这个特色是怎样表现的?(41)推测这个特色的形成因素是什么?(42)对这个特色的进一步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三、课程性质观察11、目标(43)预设的课时目标(学会/会学/乐学)是什么?怎么样?(44)课时目标是根据什么(课标/学科/教材/教师/学生)预设的?怎么样?(45)预设的课时目标在课堂遭遇到怎样的生成问题?生成什么?怎么样?(46)课时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矛盾是什么?教师如何解决?怎么样?12、内容(47)预设哪些教/学内容?根据(课标/学科/教材/课时/教师/学生)预设的?怎么样?(48)生成哪些教/学内容?根据什么生成的?怎么样?(49)教/学内容突显本学科的主导概念、核心技能、逻辑关系是什么?怎么样?(50)教/学内容有没有明显的科学性、思想性方面的错误?为什么会产生?(51)教/学内容的容量、新旧知识迁移、重点难点处理、兼顾学生差异等方面怎么样?13、方法(52)预设哪些教/学方法(启发/讲授/讨论/活动/探究式)?根据什么预设的?怎么样?(53)生成哪些教/学方法?根据什么生成的?怎么样?(54)预设/生成的教/学方法有没有体现本学科的特点?(55)预设/生成的教/学方法有没有引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14、资源(56)预设哪些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人)?意图是什么?(57)预设资源有没有得到实际利用?利用(对教师、学生)的效果如何?(58)生成哪些资源?利用的效果如何?(59)向学生推荐哪些资源?现实性、有效性如何?15、练习(60)预设、生成哪些(课堂、课外)练习?怎么布置的?(61)练习的质和量,发挥怎样的作用?(62)练习有指导吗?指导的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怎么样?(63)在练习和“回归生活?上有哪些探索?怎么样?四、课堂文化观察16、愉悦(64)学生兴味盎然的时间有多长?(65)对整堂课有兴趣的人有多少?(66)课堂结束后,学生的表情是怎样的?(67)从学生的语言或表现推测,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吗?(68)从教师的语言或表现推测,教师是否享受成功感?17、自主(69)教师的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自主学习指导上能从学生出发吗?(70)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个体/群体/小组/师生探讨)的时间有多长?(71)学生能否从教师推荐的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发现“规律并自由表达观点?(72)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来不同意见?18、合作(73)课堂呈现的合作形式有哪些?运用的流畅程度怎么样?(74)教师和学生运用哪些合作技能(表达、倾听、询问、赞扬、支持、说服、接纳)?(75)学优生、中等生、学难生的课堂表现,有怎样的差异?(76)课堂中出现各种争端时,能否有足够时空表达观点?是否顾及他人的需要?19、探究(77)课堂产生了哪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是怎么产生的?(78)有没有进行探究?探究是怎样展开的?有多少人参与?(79)教师是否有指导?提供哪些资源和方法?(80)探究是否有结果?影响结果产生的因素有哪些?20、物质(81)整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怎样一个词可以概括?(82)基于哪些方面做出这样的判断?(83)对这一文化物质的进一步发展,你的建议是什么?。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课件)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课堂观察表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课堂观察表(全体参与度和个体参与情况)时间教学/学习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参与人数学生参与情况(反应及回答情况)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时间学生1(成绩好、安静)学生4(成绩中、活跃)学生6(成绩一般、活跃)活动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参与小组成员互评表编号题目成员1成员2成员3成员41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课堂观察评价

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班级:_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___执教人: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记录人: _______________(3-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学生)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对课堂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能自学、善交流;能投入、善合作;能发现、敢表达;能选择、敢否定;能分析、善归纳;富想象、有创意。
积极响应教师的热切期待,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浓厚。
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满自信,积极进取,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学生自主性活动时间占课时 60%以上,参与活动的学生达 100%。
反馈形式多样有效,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对学习的达成度达到95%以上;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充分,领悟深刻,受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培养并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2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评价表(教师)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组织教学;逻辑性强,思维严谨;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有一定感染力;肢体语言自然、丰富。
教师素质板书清晰、合理、规范、整齐、美观,能体现重难点;教具使用合理、有效。
能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交流和沟通;主动反思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式。
能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教师态度亲切,面向全体,关教学观念爱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大胆探究,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询问疑难问题,互动自然、和谐。
教学过程善于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及时修正教学预设;能妥善处理、巧妙利用课堂突发事件,否合理激发学习的潜力和创新性。
教学方法能根据数学教学活动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媒体形式选用得当,操作熟练;是否切合学内容能继承简便、实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如三角尺、教学能力学生实际要求直,坚持传统教学工作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和教结合。
反馈形式多样有效,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对学习的达成度达到 95%以上;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充分,领悟教学控制深刻,受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培养并巩固良是否有效好行为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观察记录: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时间:8.20地点:云龙报告厅观察者资料:XXX,6岁,3年教龄,XXX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研究方式的转变——自主研究、探究研究、合作研究观察中心:1单位评分项:1、研究兴趣是否浓厚。
2、研究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研究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研究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研究需要。
8、研究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研究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研究中,能否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调整研究策略。
评分: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时间:8.20地点:云龙报告厅观察者资料:XXX,6岁,3年教龄,XXX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评分项: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研究前是否就研究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有效调控研究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研究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视角得分: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时间:8.20地点:云龙报告厅观察者资料:XXX,6岁,3年教龄,XXX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互动的转变——以问题推进互动,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评分项:A、教师提问类型:1、描述性问题;2、判断性问题;3、论证性问题。
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全套)

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全套)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视角:学生活动及感受被观察人:学生观察维度:研究惯、研究态度、研究能力观察视角:对教师的言行是否有所思考和感受?课题:课堂观察点在课前,学生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是否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和深入探询?观察学生的研究惯、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
总体分析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对教师的言行有所思考和感受?是否能够及时记录重点内容?研究兴趣是否浓厚?研究情绪是否高昂?在研究中,能否对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认真?听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在研究中能否自觉从各种给出的研究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研究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会分析、解决新问题?研究中,能否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调整研究策略,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在合作研究中,能否有意识的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他人的意见和感受?答题是否规范?观察者姓名:________ 观察日期________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视角: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授课人:评课人:时间维度:观察点:课堂实录评价反思教材的利用,对教材理解是否正确,教材把握是否正确,难易度是否合适,能否不拘泥于教材,挖掘教材内涵,创新性地运用。
是否做到了加工、整合教材,能否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拓展。
是否结合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需要,补充有关社会、课程资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或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是否充分运用教师、学生等技能技巧、生活经验、行动智慧等,用于教学。
课程资源的形式(图片、资料、实物、视频等)。
课堂观察量表视角: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时间:地点:被观察者:观察者:学科:课题:维度:教学目标课堂观察点:教学目标中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堂实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理解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的把握及掌握的程度。
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与衡量量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堂观察表课堂观察表可以用来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可以是对全体学生进行观察,亦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观察。
2•部分课堂观察(例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位学生进行观察:请1位听课的老师记录好、中、一般的6位同学的课堂表现,1位听课老师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另1位拍摄课堂过程录像),通过观察表和录像来收集信息小组成员互评表小组汇报量化评分表注:此表算出的是小组成员的平均分数,个人分数还得根据小组成员互评量表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调整。
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量表学生课后调查表——小学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请根据今天这节课课堂上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回答以下问题。
1我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2•我注意到吸取其他同学问题回答中的优点,找出同学问题回答中的错误。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3 •我发表的意见被老师和同学接受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5•我在自己解决语文问题时,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或计算机寻求帮助。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6 •我会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7•根据遇到的语文问题,我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我已经学会今天课上的内容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9•我知道今天学的语文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会用这些知识。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11我觉得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学得很好,我相信我能学好语文。
①同意②不知道③不同意13.我喜欢老师经常让我们上这样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出问题老师要等待3秒; 2、学生回答后,老师要等待3秒再进行评价。 1、重复问题; 2、解释关键字词的意思; 3、提示答语,给学生提供相关答案供选择。 1、先讲题怎么做再分析解题方法; 2、先分析解题方法再讲题怎么做。
表
评价要点
维度
学生学习
视角
倾听 达成
呈示
对话 机智
仪态
重点时语 速变换
黄金学习 教师教学 期
重点问题
关注合作 课堂及时
反馈 候课
提问两个 等待
学生卡壳 时的三个
引导 一题两视 角讲解
2018—2019学年下学期课堂观察评价表
2018—2019学年下学期课堂观察评价表
观察点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表情/课堂检测/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 1、板书过头顶 2、侧身讲课 3、变换讲解角度和位置 4、老师边讲解、边做肢体动作
1、拍手、敲黑板、口令提示 2、学生精力集中,语速变慢、语调升高 1、5—20分钟讲重点 2、导入不过长 3、复习时间不过长 4、不处理班级事务 1、老师先讲,同学互讲,抽潜能生重复。 2、典型题目练习。 学生听清楚要求后进行讨论,讨论目的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