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三)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处于起步阶段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从立项起到执行完成全过程进行的 监 督 检 查 、绩 效 评 价 和 有 效 执 行 监 督 措 施 ,绩 效 指 标 体 系 与 业 务 融 合 度 不 高 ,各 级 层 指 标 额 度 不 够 h!:化 ,预 算 绩 效 管 理 的 建 设 层 面 缺 乏 深 度 ,资 金 使 用 情 况 的 追 踪 反 馈 以 及 效 果 评 价 制 度 不 能 有 效 跟 进 ,内 控 缺 少 绩 效 管 理 制 度 ,存 在 片 面 追 求 绩 效 指 标 的 短 期 行 为 ,不 能 真 正 做 到 绩 效 评 价 中 质 和 a 的结合。 (四) 绩效指标体系及标准形式化 目 前 指 标 体 系 主 要 由 产 出 指 标 、效 益 指 标 和 满 意 度 指 标 构 成 ,部门在制定指标时流于形式,无论业务类型是否适 用 ,皆本着宁可多不可少的原则将所有指标列入,且每项指 标 填 列 后 绩 效 目 标 按 照 自 己 能 完 成 的 标 准 填 写 ,缺少标 准 依 据 ,既不参考历史标准 也 不 查 询 行 业 、国 家 标 准 ,使评价 过 于 形 式 化 ,缺 乏 真 正 的 考 核 意 义 。 三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认知 预 算 绩 效 管 理 是 从 上 而 下 的 工 作 ,单 位 领 导 班 子 成 员
要 积 极 响 应 政 策 号 召 ,转 变 自 身 的 管 理 意 识 ,树 立 “凡事必 问效、问效必监督”的 预 算 绩 效 管 理 理 念 ,大力推进预算绩 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一 方 面 ,可以通过转发上级预算绩效文 件 、制 定 预 算 绩 效 考 核 规 定 、组 织 业 务 人 员 培 训 等 方 式 在 单 位 内 营 造 良 好 的 预 算 绩 效 考 核 实 施 环 境 。另 一 方 面 ,严格遵 循“绩 效 优 先 ”的 管 理 原 则 ,以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预算 编 制的参考数据,对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不力或绩效完成 度 差 的 部 门 及 个 人 酌 情 减 少 和 调 整 预 算 ,从 而 提 升 内 部 人 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摘要:政府绩效是政府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效果,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组织绩效的一套具体操作程序和过程。

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F市积极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作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在推动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本文试图对F市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做法进行阐述,并对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估,深化效能型政府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估;效能型政府2O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以企业家精神塑造政府,它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

自“绩效”这一概念被引用到我国政府管理领域以来,以控制监督行政效能为目的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成为了实施政府再造、推行政府变革、落实政府责任及改进和评价政府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和建立新的绩效评估机制是当务之急,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从实践的角度讲,F市的机关效能建设可以说是加强政府自身管理的一次创新。

机关效能建设实际上就是公共绩效评估,或者说,就是中国特色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则是机关效能建设发展深度的标识。

一、F市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一)、科学设定指标体系,是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绩效管理成效好坏,取决于评估指标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完善。

F 市高度重视县(市)区绩效评估指标设计工作,在指标设置过程中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的意见,力求评估指标充分体现导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同时,根据具体工作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完善部分指标,使评估指标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一是指标设置力求价值取向明确。

在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经济、效率、效能和公平的原则。

在绩效评估内容上,突出“五个统筹”发展的落实情况,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本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涉及群众利益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政府及部门自身建设情况等。

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公务员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公务员绩效考核,作为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但在具体实践中,现行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公务员考核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成为公务员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

考核的标准问题是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判断问题,也是一个导向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考核指标比较单一。

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位层次的公务员,均采用一个标准。

这样的考核指标不能体现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级的工作情况。

二是标准相对滞后。

不能很好地体现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政府部门的职能职责。

三是标准过于原则、抽象,不量化细化,操作性不强。

四是有些指标虽然量化(如经济指标、民生指标),但不科学不合理的指标大量存在,一些指标(如社会服务指标)没有或者较少。

五是指标制定下达方法不科学。

一方面许多指标未经过论证和征询下级意见直接下达,另一方面许多指标任由下级上报不审核就返回执行。

以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指标为“指挥棒”,导致了广大的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可避免的追求不适当的政绩或者造假做数据文章,造成了所谓的表面政绩、形象工程。

2.考核办法中的主要问题。

考核的程序办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谁来认定,二是怎样认定。

从公务员个人考核讲,当前,主要采取的办法是组织人社部门来组织,群众来测评,比如:测评党政领导干部就由组织部门主持,干部述职一遍,群众(包括领导干部、部门乡镇街道一把手、两代表一委员等)听一下,就在优、良、中、差中划一个“√”就行了。

这样的操作显然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所有群众不可能对一个领导的各项工作均为了解,而是主要看你在他心中的印象如何,他觉得好,就打好,而不管绩效如何;反之印象不好,工作再好也可能打差。

试析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

试析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

试析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旨在对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进行进一步探讨,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有效运用的做法和建议。

通过实例分析,探讨预算绩效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促进其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的现象。

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向绩效导向型管理转变,激励公务员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促进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建设,增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研究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对于促进政府部门改革和提升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研究意义】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基础,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现状以及优势和挑战。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选取几个典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案例,具体分析它们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做法和效果,从实践角度探讨如何有效运用预算绩效管理。

通过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用情况,从而为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2. 正文2.1 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旨在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预算限额,对单位或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以实现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

预算绩效管理强调通过将资源分配与绩效评估相结合,促使组织在资源利用上更加有效和高效。

公务员管理中的绩效管理与考核

公务员管理中的绩效管理与考核

公务员管理中的绩效管理与考核公务员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旨在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政府部门高效运行。

为了确保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绩效管理和考核成为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公务员管理中的绩效管理与考核,并分析其作用和挑战。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指对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和监控的过程。

它不仅能够评估公务员的工作表现,还能促进工作效率和提高绩效水平。

在公务员管理中,绩效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性:1. 激励与奖励:通过绩效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奖励优秀的公务员,激励其继续做出卓越的工作表现,增强其工作动力。

2. 问题识别与改进:绩效管理可以发现公务员的不足和问题,并为其提供改进的机会,以便进一步提高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

3. 促进公平与公正:绩效管理的过程应该是公平和公正的,每位公务员在同样的标准下进行评估,从而确保公正竞争和公平晋升的机会。

4.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对公务员的工作进度、质量和效率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在公务员管理中,绩效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实施:1. 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公务员在具体工作中根据这些目标进行工作,并期望达到或超过预期结果。

2. 绩效评估:定期对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3. 奖惩机制:公务员绩效管理应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绩效优秀的公务员进行奖励,对绩效较差的公务员进行惩罚或改进指导。

4. 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也应与公务员的培训与发展相结合,通过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促进其工作绩效的提升。

5. 绩效数据分析:对绩效管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绩效考核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主观评价、指标选择和工作压力等。

基层国税局实施绩效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基层国税局实施绩效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国家税 务 总 局 于 2 0 1 3年 1 2 月 发 布 的《 国 家税 务 总 局关 于 实 施 4 对基 层 国税 局 全 面实 施 绩效 管 理 的思 考 绩 效管 理 的意 见 》 ( 税 总发 [ 2 0 1 3 ] 1 3 0号 ) 提 出“ 一年试运行 、 两 年 见 要 明确 各 级 、 各环 节 间 的绩 效 管 理 关 系 。从 绩 效计 划 制 定 开 成效 、 三年 创 品牌 ” 的绩 效管 理 工作 规 划 , 基 层 国税 局 作 为 整体 工 作 始 , 明确 绩 效 管理 的主体 和客 体 , 严 格 把关 , 注重 让 绩 效 管 理 的实 施 规划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承载着整体绩效 目标的落实 。 者 和 对象 共 同参 与 拟 定 绩 效计 划 ,进 行 全 方 位 的 调 研 和 精 细 化 分 1哈尔 滨 地 区 国税局 实 施绩 效 管理 的背景 析, 制定 科 学 合理 的绩效 目标 和绩 效计 划 。 加 强 绩效 辅 导 沟通 , 通 过 绩 效管 理 作 为一 种管 理 思 想 和方 法 论 , 是 实现 组 织 战 略 目标 的 沟 通 和辅 导 了解 绩 效 管 理 所涉 各 环 节 各 部 门 人 员 思 想 情 况 和 工 作 重要 1 二 具 。近 年来 , 绩 效 管 理作 为政 府 职能 转 变 和制 度 创 新 的有 效 情况 , 做好协调和衔接工作 , 通过 良好的沟通带动整体工作积极性 , 管理 工 具 ,已经成 为 国税 系统 各 级管 理 者 的 思想 共 识 和必 然 选 择 。 并在 绩 效 辅 导过 程 中尝 试 建立 团 队文 化 , 形 成工 作 团队 的凝 聚力 和 黑 龙江 省 国税 系统 于 2 0 1 4年 1 2月 1日正 式推 行 使 用 国 家税 务 总 向心力 , 促 进 良性 循 环 。 局绩 效 管理 信 息 系统 ( 省局版 ) , 哈尔 滨 市 国税 系 统积 极 推 行 国 家税 二 要 建立 时 间 节点 清 晰 、 任 务 要求 明确 的 考核 指 标 体 系 。科 学 务 总局 绩效 管 理信 息 系 统 , 标 志着 哈 尔 滨地 区基 层 国税 局 绩 效 管理 的绩 效 考 核指 标 可 以帮 助 绩 效 计划 执 行 者 对 整 体 工 作 做 出进 一 步 工作 进 入 系统 化 信息 化 时代 。 把握 , 帮 助管 理 者及 时对 工 作 进 展 进行 管 控 并 能 够带 来 绩 效 计划 执 2 基层 国税局 实 施 绩效 管 理 的意 义及 现 状 行者的工作热情提升。只有在做足前期功课 , 对被考评单位的工作 基 层 国税 局 作 为直 接 面 向纳 税 人 的窗 口单 位 , 承 载着 涉 税 申报 做 好 充分 调 研 的基 础 上进 行 绩 效考 核 指 标 的研 究 和 设 定 , 明 确 各项 征收、 日常管理和税务稽查等多项直接关系纳税人纳税 义务履行情 指 标 的 时 间节点 , 明确 指 出指 标 内的各 项 任 务 要 求 , 做 到有 的放 矢 , 况 的 多项 工 作 , 在 工作过 程 中 由于人 员能 力水 平 素 质 参差 齐 等 问 才能 够定 位 出 对被 考 核单 位科 学 合 理公 平 公 正 的绩 效考 核 指标 。 题 导致 的整体 绩 效 不高 、征 收成 本 过 高 问题 日趋受 到 广 泛 关注 , 适 三要 采 用定 性 考核 和 定量 考 核相 结 合 的考 评 方 法 。 采 用 科 学 的 时 引 入 绩 效 管理 理 念 进 行 变 革 工作 面貌 , 改进工作效率 , 是 近 年来 考评 方法 , 可 以在 考核 指 标确 立 后 帮 助绩 效 考 评 部 门按 照 所 需 要 的 国税部 门管理 体 制 改革 的重点 , 更是 国税 部 r J 管 理 者们 常思 常 新 的 角度 进行 指 标完 成 程 度 和方 法 的管 控 , 从 而 更 加 清 晰 明确 地 了解 被 课题。 考评 部 门 的绩 效完 成 情况 。对 于可 量 化 的指标 任 务 , 适 合 采 用 定 量 按 照 闰家 税 务 总局 的工 作 规 划 , 2 0 1 5 年 为“ 绩效推进年” , 是推 指 标 的考 评 方 法 , 而对 于 一些 不 易 以量 计 量 的 考评 指 标 , 则 可 以 尝 动 整体 国税 部 门绩 效工 作 上 台 阶 、 上 层次 的一年 。 在 这 一年 里 , 需要 试通过定性的方式 , 分 出等级 , 帮助弥补单纯定量指标中的不足。 整 理之 前 在绩 效 丁 作 中 的问 题 和 不足 ,及 时 整 合 资源 弥 补 缺 陷 , 推 四要 维 护绩 效 管 理透 明度 , 加 强 绩 效考 评 监 督 。考 核 结 果 不保 动 绩 效 工 作 向纵 深方 向发 展 ,制定 完 备 的绩 效 计 划 和 绩 效 管 理体 证 公 平 , 会 导致 被 考核 者 的情 绪受 到 影 响 , 进 而影 响 工 作 的积 极 性 , 系、 不 断 完善 绩 效指 标设 计 、 逐 步 加 强绩 效 辅 导 沟通 、 创 新 升 级 绩效 使绩 效 管理 面 临拖 沓 和失 败 。 只有 在 建立 健 全绩 效 考 评监 督 体 系 的 考 评 方法 、 严 格 规范 绩效 考评 监 督 、 扎 实落 实 绩 效 结果 运 用 , 促 进 绩 基础 上 , 为整 体 绩 效 管 理 工 作搭 载 出一 个 公 正 透 明 的 平 台 , 才 能 保 效 目标 整 体 提升 。 证各 项绩 效 考 评结 果 真正 反 映 被考 核 对象 的实 际工 作情 况 。 要 构 建 3基 层 同税 局 实施 绩效 管 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个 完整 的绩效 管 理 工作 链 条 , 就 应 杜 绝人 为 因 素影 响考 核 结 果 的 是 以单纯 的 绩效 考 核代 替 绩效 管 理 。 绩 效 考 核是 绩效 管 理 的 客观 性 和公 信 力。 关 键 环节 , 但 绩 效考 核 并 不完 全 等 同 于绩 效 管 理 。哈 尔 滨地 区前 些 五要 不 断 丰 富绩 效考 评 结果 运 用 方式 。 绩 效考 评 结果 运 用 的 方 年 实 行 的 目标 管 理作 为绩 效 管 理 的雏 形 ,具 备 绩 效 管 理 的 一 些 特 式 , 直接 决 定着 绩 效管 理 激 励 机制 体 系 乃 至整 个 绩 效 管理 链 条 的成 征, 但 不 能 把 单 纯 对 目标 的考 核 当做 绩 效 管 理 , 绩 效 管 理 的 内涵 更 败。扎实可行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方式应该是既嘉奖优秀 , 又对完 丰富 , 环 节更 明确 。 推 行 绩 效管 理 , 应严 格 把握 好 绩 效管 理 的各 个 环 成情况较差 的考评客体有着惩戒作用的。 要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节, 层 层推 进 。 相结合 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体系 , 做到考评客体从单位 、 部门到个

论霍哲政府绩效管理思想的内涵与启示

论霍哲政府绩效管理思想的内涵与启示

论霍哲政府绩效管理思想的内涵与启示吴红梅(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贵州都匀,558000)摘要:政府绩效管理是检验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责任的有效管理工具。

综观当前学界研究成果,美国著名行政学家马克.霍哲的政府绩效管理思想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他将公民参与导入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尝试性构建了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评估体系;并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其目的在于增进公共机构对公众的回应性。

它有助于我国改变当前为评估而评估、评估导致非绩效行为;有助于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增强人民代表机关的人事权、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从而使绩效评估发挥促进政府绩效持续改进的作用。

总之,这种政府绩效管理思想对当前我国健全绩效管理架构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霍哲;政府绩效;管理思想;启示中图分类号:D03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81(2011)05-0019-03作者简介:吴红梅,女,汉族,(1974-),安徽安庆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1-07-10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是未来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焦点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是否满足公共需求的重要手段和尺度。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或地方政府部门异化了绩效管理与评估,盲目追求“政绩”,导致不切实际地铺摊子、上项目、贪大求奢、标新立异等严重浪费社会资源的现象发生。

究其根源,在于各级政府没有真正把握绩效管理的内涵。

而综观当前学界研究成果,美国行政学家马克.霍哲的政府绩效管理思想对当前我国健全绩效管理架构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一、基于霍哲政府绩效管理思想的内涵解读(一)建立基于公民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霍哲认为,当我们对政府组织进行绩效评估时,我们最好将绩效评估视为一个系统。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 考 核指标粗糙 考核结果 失真 . 2 我 国现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从 “ 、 、 、 ” 德 能 勤 绩 四个维 度进行
术, 如果没有 , 以什么方法弥补 ; 作评价员 工招聘 和员工开 发 用
计划的有效性标 准。 ) 2 对员工起到激励和 导向的作 用。 在组织
中 , 效考核活动 的存在 本身就 营造 了一种压 力环境 , 绩 使员 工 在心理上受到督促 , 自己的评估结果同其他人进行 比较 , 将 将

争意识 , 产生激励作用 , 促使其改进绩效水平 。同时 , 绩效考 核 的标准使被 考核 者明确组 织和管理层 的价值取 向 、要求 与期 望, 促使其按照标准修 正 自身 , 起到导 向作用 。3有利 于 从而 )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信 息沟通 , 促进绩效改 进和 发展 。绩效 考 核过程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沟通的过程。 向被 考核 者传 他
性 建议 。
关键词 : 公务 员 绩效 考核

绩 效管理 1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中存在 的问题 .
般 而言 , 政府绩效 管理 包括政府 、 府职能部 门和公务 政
员, 其重点在公务员管理 , 公务员 队伍是 绩效管理 的基础层 , 也
我 国的公务 员绩效考 核制度汲 取 了传统 干部人 事制度 的 长处 , 开始形成 自 的特点并 已初步 发挥 了功 能性作用 , 随 身 但 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的深 入 , 公务员考 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凸现 出来 , 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都 在 虽然 积极探索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创新 , 在具体操作 中却存在 着诸 但
我 国公务员 的年度考核 结果为优 秀 、 称职 、 不称职 三个等
凋任至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或安排有挑战性的工作 , 让员 工取得原先并没有意料到的工作成效 。其次 , 强员工 自我管 加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

区域经济AREGIONAL ECONOMIES执行过程中问题的改进和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来进一步加强资金的运用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但是,作为绩效评估的主要权力机关,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实际业务中未能全面考虑单位实际业务的特点,考核业务指标脱离实际,单位在评估中为了尽可能少出现问题,就会用评估目标执行预算过程,这将违反了绩效管理的初衷。

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意见“自上而下”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目前,不同地方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时间和内容进度都不尽相同,建议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分别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状况,解决预算绩效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并设法保障这些地方的实施成果。

首先,可以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分析路径、评估办法等运营层次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执行绩效指标,以利于各地区部门和项目相似指标的纵向比较;其次,成立性质相同基层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分享预算管理经验的同时接受高层次的探索成果,以加大共同探索的横向合作机制,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目标同步化、一体化。

提高认识,加强设置时间目标要在3-5年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就要先改变思维方式,须每年年初设定当年的完成目标,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年中根据设定目标一步步实施,将全部收支预算和管理流程按照计划进行,以“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的绩效管理理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高速发展进程;年终完成目标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奖罚分明,以缩短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成时间。

吸引高级人才从事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除了对现有相关从业人员的绩效管理基本原理和内部逻辑的培训外,还要反复进行多次实践培训,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提高理论基础和实战能力,保障工作能够加速进行;建议建立激励制度,吸引高职称,高水平,高学历的人员来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且应尽快补充从业人员的数量,缓解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增强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服务功能,从多方面切入,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我国财政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沿袭传统的投入型预算管理的思想,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效益性和效率性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发挥财政管理的效能作用。

本文以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切入点,结合问题提出来了如何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绩效管理理念不强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已经推进多年,其核心内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但传统的投入型预算管理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效益性和效率性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单位仍将财政管理当成是跑项目和资金,只重视财政资金的来源和合法性,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重视不够。

在缺少制度性约束的条件下,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

没有将“要我评价”的被动绩效管理改变为“我要评价”的主动绩效管理,成为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瓶颈”。

2.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首先,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过程的监督控制,结果的评价运用等等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而且不同行政区域可能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采用的模式也不尽相同,重点推进方向也往往不一致。

其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评价体系的设定缺乏科学性,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

一方面,当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定位偏低,仍是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入,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的结合越发紧密,其内容已逐渐超出了绩效评价的范畴,扩展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并成为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改革尚未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一整套制度体系,包括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运用等内容在内的一种系统预算管理模式,各部分缺一不可相互依存又互为前提,仅靠绩效评价是无法囊括全部内容的,只有研究制定与改革内容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规则才能最终形成完整的、相互衔接且互为依托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进而形成合力发挥出制度体系维护并推动改革的综合效能。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前言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旨在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促进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绩效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各行各业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1. 政府机构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各级政府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评价制度、预算编制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

各级政府机构在绩效目标的设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

2. 企事业单位在企事业单位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机制。

许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执行过程中的绩效评价和绩效激励机制。

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使得整体绩效逐步提升。

3. 专业机构除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外,还有一些专业机构与学术界致力于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这些专业机构通过相关研究和培训,提高了一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和水平,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支持。

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 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是一项关键工作。

目前我国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足,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导致绩效评价结论不够准确。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唯指标论”的现象,导致绩效评价结果失真,降低了绩效管理的实效性。

2. 预算编制与执行不够灵活在预算绩效管理中,预算编制与执行应当是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

目前一些地方和企业的预算编制过程仍然较为僵化,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灵活调整。

部分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也存在着滞后或者超支的情况,影响了绩效目标的实现。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论文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论文

浅谈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文首先依据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引入政府管理的理念;进一步探讨我们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绩效管理法律缺位,政府绩效考核的连续性较差,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战略思考,政府绩效的难以正确评价,腐败对绩效考核的冲击等问题;对此我就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健全绩效管理的组织和理论体系、考核体系,加强公众监督,明确政府的使命和考核目标等,以期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难题,打造出一个服务性、亲民性、高效务实的地方政府。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政府绩效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我国政府的整体绩效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政府绩效评估和改进的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长期的经济社会矛盾的积累,制约着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打造民主、高效、廉洁的现代服务型政府刻不容缓。

绩效管理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政府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政府绩效,就是指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也就是说,绩效管理包括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的管理。

效率指投入/产出,效益则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指工作的结果、价值。

而政府绩效管理不同于企业,其难点集中在政府管理中难以量化的、价值性因素的存在,以及政府管理对象的广泛性带来的评价指标的多重性。

政府工作中的效率是行政效率的简称,是行政投入与行政效果之比。

行政投入与行政效果都不会是纯物质性的,不仅包括人、才、物,还要包括行政人员投入的精力、时间、甚至还有各种人际关系等,这些是不可能完全量化计算的。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中的问题与应对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中的问题与应对思考

金融经济FINANCIAL AND ECONOMIC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中的问题与应对思考于润平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纪委监委综合保障中心摘要:想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功能有效发挥,就要对财政收支进行绩效考核,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然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绩效考核评价存在不足,评价的客观性不够。

因此,本文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行政单位;财政收支;财政绩效引言为保障财政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客观评价财政收支经济性、有效性,进行“追踪问效”具有重要意义。

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绩效考核评价现状并不乐观,诸多方面存在问题,考核评价结果权威性不足。

一、行政职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的意义(一)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财政绩效考核是对财政收支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客观评价便可了解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追踪资金使用方向,找到预算编制与执行存在偏差的原因,为后续预算管理控制提供参考,提高财政决策正确性,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提升财政支出效益。

(二)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缺少绩效评价,预算执行过程就非常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发生资金挤占、截留以及挪用等问题,不利于财政资金管理,不利于财政资金配置[1]。

通过绩效考核评价给出相应绩效考核指标、标准、要求、范围,使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协调运行,遏制违规操作,便可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

(三)强化财政分配合理性只有将财政资金合理配置,才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社会职能。

而绩效考核有利于引导财政资金管理,能对财政预算执行形成约束力,使决策者规避财务风险,避免资金长期占用、闲置问题的发生,保障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效率性,减少资金浪费。

且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能准确判断财政形势,为财政预算分配和使用提供指导方向,保障财政资金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益。

(四)增强政府公信力行政事业单位代表政府形象,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一直受社会各界关注。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政府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将支出结果做为预算管理的参考,实施更高效的绩效管理工作模式。

通过将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引进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有效的解决了地方政府在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重过程、轻结果的工作形式,通过不断的提高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加大资源利用率,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政府建设中,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质量,需要对当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高效率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模式,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改革发展。

关键词:绩效管理;政府财政;问题;发展策略政府通过实施高效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公共的支出成本,通过对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提出更加完整的法律相关体系,不断的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发展。

政府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要思考如何使政府财政资源进一步优化使用,提高政府预算管理工作效率。

面对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政府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更好的推动企业与社会的标准化、快速化发展,有利于更快的建立现代化预算制度与完整的国家治理体系,完成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重要任务,为现代化发展与保障地方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挥作用。

1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性1.1为战略发展提供准确参考数据预算绩效管理满足了政府对财政的管理工作需求与社会公共服务要求,通过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绩效工作质量的提高。

在不断的发展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发展目标的选择,通过帮助政府对消耗成本的控制,避免在社会生产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实现了财政的高质量发展。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政府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估,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通过所得出的精准绩效决策结果可以对财政资金与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使用。

在实现优化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时,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也反馈了政府的工作服务绩效,对于完善政府其他管理工作体制,同样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政府绩效考核的几个问题

政府绩效考核的几个问题

改 革开 放以 来 , 我 国 的行政 管理 体制 改革不 断 推进 , 变革 观念 、 转变 职能 , 机构 调整 , 改 革方 式 , 取 得 了历 史 性的进 展和 成效 。随 着
行 政管理 、 开展政 府绩 效考核 有助 于建立政 府和 社会之 间的 良性 关 系 改革 的不 断深入 , 政 府绩 效考核 作 为一项 有效 的政 府管 理工 具受 到 政府 改革 的根 本 目标是建 立服务 型政 府 。服务 型政府 要求 政府 厂泛 关注 , 在 政府管 理创 新中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 的 职能 是为 经济 发展创 造 良好 环境 、 提 供优质 的公 共服 务和 维护 社 政府 绩效考 核的 内涵 会 公 平正 义 ; 在 管理 方 式上 要 实现 民 主决 策 、 民主 监督 、 民主 评 价 , 政 府绩 效是 指政 府在 社会经 济 管理 活动 中的结 果 、 效益 、 效能, 保 障公 民对 公共信 息 的知 情权 和对 行政公 共 事务 的参与 权 , 以 实现 是政 府在 行使 其功 能 、 实 现其 意志 过程 中体 现出 的管理 能 力 。政 府 全 心全 意为人 民服 务 的宗 旨 ; 在 管理 保 障上 , 要推进 法 治政府 建 设 , 绩 效包 含 了经济 绩效 、 政 治绩效 和社 会绩 效三 个方 面 。经 济 效益是 全 面推 进依 法行 政 , 提 高政 府公 信 力和执 行力 。通 过开 展政 府绩 效 指行政 活动所产 生的经 济性影 响 , 如 国民经济 增长速 度的提 高 , 政府 考 核 , 考核 的 程 序 , 考核 的指 标等 都 贯彻 了公 共责 任和 公 民 至上 的 财 政收 入的增加 等 ; 政 治效益是 指行政 活动所 产生 的政治性 影响 , 如 管理 理念 , 这 样 有利 于服 务 型 政府 的 推进 , 建 立和 巩 固公 众对 政 府 政 府声誉 的提高 , 群众支 持率的 上升等 ; 社会效 益是指 行政活 动对社 的信 任 , 增强 政 府的 公信 力 和公 众 的 凝聚 力 , 从 而 形成 政 府与 社 会 会运行 方面所产 生的效 益 , 如充 分就业 , 公 民福 利水 平的提 高等 。从 之 间 的良性 互动关 系 。 这 个概 念 可以看 出 , 政府绩 效包 含 的内容 比较 多 , 除政绩 外 , 还包 括 三、 我 国政 府绩 效考核 的现 状及提 升 政府成 本、 政府 效率 、 政 治稳定 、 社会进步 、 发展预 期 等方面 。 1 、 我 国政府绩 效考核 的现 状 政府 绩 效 考核 , 就 是根 据 管理 的 效率 、 能力 、 服务 质 量 、 公 共 责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我 国进 行 了行 政 管理 体制 的 持续 改 革 , 政 府绩 任 和社 会公 众满 意程 度等 方面 的判断 , 对 政府公 共部 门管 理过 程 中 效考 核成 为热 门主题 , 理 论认 识不 断提 高 , 地方 实践不 断推 进 , 从注 投入 、 产出、 中期 成 果和 最终 成 果所 反 映的 绩效 进 行评 定 和划 分 等 重 效率 、 效 益 到追 求质 量 、 公平、 责任 、 民生 、 公 民满 意 度等 方 面 , 我 级 。对 政 府绩 效 进行 评估 和 考 核 , 是 规 范行 政 行为 、 提 高行 政 效 能 国政 府绩 效考 核 的科学 性和 规 范性逐 步提 高 。但 同时 , 政 府绩 效 考 的一项重 要制 度和有 效方法 。 核无论 在理 论还 是实践 上都还 处于 探索阶 段 , 需要 进一 步完善 。 二、 开展 政府绩 效考核 的重要 意义 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I 、 开展政 府绩 效考核是 推进 我 国政 治体制 改革 的重要 环节 ( 1 )考核 的 “ 内向 性 ” 。 目前 , 我 国 政府 绩 效考 核 是 由政 府 部 在计划经济时期 , 政府对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门发 动实 施 的 , 评价 队伍 主 要 由政 府各 部 门人 员 组成 , 考 核 结果 相 全能 型政 府的 管理模 式导 致 政府 管理包 罗万 象 , 权 力无 限 延伸 。改 对 封 闭 , 缺 乏社 会公 开性 。虽然 近年 来 我国政 府 日益重 视公 众参 与 革 开放 以来 , 我国 政府 围绕 “ 形成 行 为规 范 、 运 转 协调 、 公正 透 明 、 和 评价 , 开 展了 各种 形式 的群众 满意 度调 查 , 如 问卷调查 、 电话调 查 廉 洁 高效 的行 政 管理 体制 ”的 目标 , 大 力加 强政 府 管理 创新 , 提 高 等等 , 但是 公 民参与 的范 围 比较有 限 , 考 核结 果透 明度 不足 , 群众 在 行 政管理 能 力 。虽 然行 政管 理体 制改 革取得 了很 大成 就 , 但 政府 管 政府绩 效 考核过 程 中的 影响 力总体 上看 还 比较有 限 , 公众监 督作 用 理 职 能界 面仍 然 过宽 , 管 了许 多 不该 管 也管 不好 的 事务 , 还 存在 着 没有 得到 有效发 挥 : 同时 社会 团体 作为 第三方 评价 政府 绩效 刚刚 起 越位、 错 位和 不到 位的 问题 , 这样 一方 面大 大增 加政府 的 管理成 本 , 步, 第 三 万评 估 作为 一种 外 部 考核 机 制 , 弥 补 政府 自 我评 估 中的 不 另 一 方面 管理 效 率 比较 低 。因此 , 在 进 一步 深化 改 革过 程 中 , 必 须 足 , 提 高 了考 核 结果 的公 信 度 , 但 第三 方评 估 的影 响 力和 作 用 比较 对 政 府 的 投入 产 出 、 政 府 行 为的 效 率 、 效 果进 行 评 价 , 确 定 问题 所 有限 , 还 没有 形成制 度保 障 。 在, 并 接受 人 民群 众 的监 督 。因此 , 政 府绩 效 考 核对 于促 进 民主 制 ( 2 )考 核的 “ 单 向性 ” 。考 核的 单 向性是 指政 府绩 效 考核 以 自 度 的建设 , 加快行 政体制 改革 的步伐 具有重 大意义 。 上而 下 为主 , 从 政 府层 级关 系 看 , 主要 是 上级 行 政机 关 对下 级 的考 2 、 开展政府 绩效 考核有 助于提 高政府 效能 核; 从行 政 机关 与 其他 公 共部 门 的关 系来 看 , 主 要是 政 府主 管 部 门 现代 政 府管 理 的核 心 问题 是 提高 效 能 , 要提 高 效能 , 必 须首 先 对所 属企 事业 单位 的考 核 , 忽 视企 事业 单位 对各 自主 管部 门 的逆 向 了解 政府 的 效能 水 平 。绩 效 考 核对 提高 政 府效 能 的意 义 首先 体现 考核 监督 。 在 计 划 辅助 功 能 。政 府 绩效 考 核中 的绩 效 指标 有 助于 管 理 目标 的 ( 3 )考 核 的 “ 控 制 取向 ” 。政 府绩 效考 核的 服务 目标 可 以划 分 分化 , 科 学 的 目标 制定 有助 于提 高 政 府效 能 。比如 , 目前在 我 国 政 为 “ 外 部责 任 ”和 “ 内部 控 制 ”两种 基 本 类型 。发 达 国 家的 政 府 府绩 效 考核 中 实行 的 目标 管理 责 任制 。 目标 管理 责任 制 是 目标 管 绩 效考 核主 要偏重 于外 部 问责 , 也就 是向公 众报 告绩 效 水平 以推 动 理 理论 在 我 国的 实践 形 式 , 始于 2 0 世纪 8 O 年代 中期 , 一 般包 括 确 公 民监 督政府 行 为; 我 国的 政府 绩效 考核则 更多 是着 眼 于主 要用 于 立 组织 目标 、 分解 组织 目标 、 设 定 岗位 目标 、 目标进 展 状况 的监 测反 部 门 内部 工 作监 督和 推 进 。在这 样 的 目标 定位 下 , 考 核 主体 、 内 容 馈、 目标完 成 情况 的 考核 、 设 立新 目标 等 多个 环 节 。目标 责任 制 可 和侧 重点 、 考核 过程和 结果 利用等 方面 具有明 显的 内向性 特点 。 2 、 完善我 国政 府绩效 考核 的几点 思考 以将 工作 任务 转化 为 具体 的 目标 责任 体 系 , 通过 目标 引 导 工作 , 通 ( 1 )树立 公民取 向的绩 效理 念 。提高政府 绩效 考核 的科学 性和 过 考核 反馈 突进 目标 的落 实 , 已经成 为我 国展 开最广 泛 的绩效 管理 规范 性 , 首 先需 要转 变观 念 , 树立公 民 取向 的绩效 理念 , 也 就是 评价 方法 。 主体 不 仅 仅是 政 府及 其 工作 人 员 , 还 应 该包 括 公民 , 政 府绩 效 不 是 提 高政 府效能 的 意义其 次表 现在 , 在 行政 管理 工作走 出计 划而 取 决于 对 上级 下 达指 标 的完 成 程度 , 而 应该 涵 盖社 会 、 公众 对 政 府 进 入 实 施 阶 段后 , 绩 效 考 核 为工 作 中 的监 督 提 供 了信 息 支 持 和依 提 供 的公 共物 品 多元 化 的 需求 标准 。公 民 取 向的绩 效 观 是有 效 开 据, 有 助于 在组 织 内部形 成浓 厚的绩 效意 识 , 避 免 干多干 少一 个样 、 展 政 府绩 效考 核 的 必要 条 件 , 这样 才 能 通 过 考核 ( 下转 第9 8页 ) 干和 不干 一个样 的吃 大锅 饭 的弊端 , 从 而把提 高绩 效的 努 力贯穿 于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绩效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务员制度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由于体制、自然和人文环境、公务员绩效价值多元化的原因,也存在着目的内容模糊、主题单一、手段落后、程序流于形式以及激励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采取科学定位、完善职位分析、使用现代考核手段并公开考核、最后加强绩效考核的沟通和反馈等对策来完善. 关键词: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及原因;解决对策公务员的绩效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是我国行政部门选拔优秀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手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施行以及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的辅助条例的相继出台,我国公务员考核工作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考核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如何正确认识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因素及解决对策,无疑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公务员的绩效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公务员考核制度,希望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能。

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公务员的考核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弊端如下:1。

考核目的不明,内容模糊绩效考核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构建合理的评价工具,制定严密的评价程序,目的是通过考核达到激励公务员的效果。

而当前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目的不够明确,在发挥对组织成员激励作用、提升组织整体绩效方面效果不佳。

当前普遍的现象是将公务员绩效考核当作一般性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往往是就考核而考核,没有从系统性、战略性、准确性上予以定位。

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定,考核内容主要集中在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标准比较笼统,考核中难于把握。

绩效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绩效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绩效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绩效管理心得体会1从国税系统实施绩效管理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的文件精神,积极参加绩效管理工作,以税收工作为核心,初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形成了绩效管理实施统一组织、绩效指标内容上下衔接、绩效重点有所区分、绩效方法综合利用的绩效管理机制,使全局干部对绩效管理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有力地推动我局税收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一、我局干部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一)绩效管理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行为,就国税系统而言绩效管理是指运用绩效管理原理和方法,建立符合税务系统实际的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对各级税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等方面,实施管理及考评。

(二)绩效管理与善治税收相结合。

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善治有六个基本要素,即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有效性。

善治税收应当做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实行公开办税;勇于负责,明确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拓宽服务诉求渠道,建立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提高税务人员服务素质,以提供最全面的税收服务为首要价值取向;清晰定位职能,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保证工作廉洁高效。

有效地将绩效管理与善治税收相融合,避免生搬硬套。

(三)绩效管理是实现善治税收的有效载体和有力工具,在善治税收的理念下推行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国税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在绩效管理中落实善治税收的理念,有利于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各项工作目标实现。

二、我们实行绩效管理的基本做法我们的绩效管理工作,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市局对市局各处室部门以及各兄弟单位绩效管理的基本做法,成熟一项、推开一项,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初步构建了广覆盖、多维度的绩效考评体系。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引言政府绩效管理是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的重要工具,旨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增强公共服务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政府绩效管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本文将从目标设定、指标选择、数据分析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标设定的不合理性1. 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政府部门在设定自身目标时,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导致目标确定随意性较大。

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成功,一些部门或地方过分设置过高的目标,形象工程屡见不鲜。

2. 目标设置存在片面性:政府部门轻视社会多元需求的特点,往往只关注少数人群或个别项目的利益满足,无法真正反映整体民生改善。

这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呈现出扭曲现象,削弱了绩效管理的主客观性。

三、指标选择的问题1. 指标体系难以全面反映绩效:当前政府绩效管理常常只关注量化指标,忽视非量化和效果方面的考核内容,导致评估结果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

同时,过于追求数字化考核容易造成虚假数据的突出。

2. 指标间存在重复和冲突:政府部门在指标选择时往往片面追求更多而不是更好的指标,使得指标间存在重复和冲突现象。

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可能会忽略一些实质性工作,而过分关注表面上与指标相关的内容。

四、数据分析的不足1.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政府绩效管理中使用的数据源众多、多元化,并且需要涉及大量数据收集、整合和处理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采集手段不够科学和规范,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2. 数据分析方法滞后:政府绩效管理对数据分析技术要求较高,但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在数据处理和挖掘方面还比较滞后。

这就导致了绩效分析结果缺乏科学性和统计意义,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五、绩效考核的问题1. 考核侧重过程而非结果:政府绩效管理常常将考核重点放在工作过程中,而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果。

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可能虽然按时完成任务,但却无法达到显著的改善和进步。

2. 缺乏激励和惩罚机制:绩效评价常缺乏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导致工作动力不足。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预算管理BUDGET MANAGEMENT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李俭宿迁经济开发总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环境和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和调整。

原先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管理存在巨大漏洞,造成了国家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

当前社会形势下,政府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的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但是在实际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弥补漏洞,完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优化策略引言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当前阶段,我国已经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增长的阶段,各方面都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控制力度,向精细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向转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做好廉政建设。

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概述预算管理是政府进行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指的是对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监督和控制等活动,从而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规范运行。

预算绩效管理指的是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一种预算体制,保证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绩效的有效提高。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针对财政管理来说的,是以政府财政预算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体产出和结果为内容,以促进政府透明、责任和高效履职为目的所开展的绩效管理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深入发展等公共支出在逐年增加,社会公众意识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国家的建设和政府的管理,对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机关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就是指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政府绩效评价的探索和尝试。

其中,甘肃将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创了我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甘肃模式”,其特点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把评价组织权交给第三方学术性中介组织,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引入服务对象来考核政府业绩。

一、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
目前,政府绩效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内部考评,一种是公众参与的外部测评。

笔者对这两种考核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两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官方主导与公众参与。

前者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围绕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包括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财源培植、招商扩投等一级指标和班子建设等二级指标,考核方式也多采用领导打分和各部门互相打分的方式。

评价队伍完全是由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

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博弈,且缺乏公开性。

后者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以他们日常在政府部门办事的感受作为依据。

因为政府工作干得好不好,绩效大不大,感受最深切、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公众,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

这也是政府转型的方向和“善治”的结果。

二是经济指标与公众价值。

尽管在指标设计上考虑到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素,也对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而信访的“一票否决”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

但强势部门和强势指标仍充当“主角”,这一“主角”的导演就是政府官员。

在指标时效上主要考虑的是当前表现出来的显绩,而后者更多体现的是公众价值。

何谓公众价值?公众价值就是公众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所能得到的所有预期收益与公众为取得这些收益可能付出的所有成本之间的差额。

体现在两方面:1、是否提供了较为优秀的服务质量;2、在服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公众为获得服务所付出的货币或非货币成本,如缩短公众等待服务的时间、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以及增加政府服务机构的数量或者进行政务的简化等。

三是“为”与“不为”。

前者重视工作过程与投入,即“为”的体现。

也就是“正”的角度考核,这直接导致了压力型体制的产生,即“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比的评价体系”,根据其完成的情况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导致出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违反科学发展的典型案例。

后者以是否存在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否存在履行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为”作为考核指标,即从“负”的方面考虑。

四是宏观改进与微观促进。

在结果的导向上,前者多是从宏观上改进,或是具体数字的简单加减,忽略考核结果的引导功能,未能将考核结果与对考核对象的鼓舞、激励以及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而后者考绩与评人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树立成本与效率观念,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等,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科学的职能定位。

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的对策
通过总结,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考评似乎离我们对绩效期望的预期相距甚远,而目前我省推行的在服务对象中设立效能监测点的测评与“甘肃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照搬“甘肃模式”或过渡到效能监测点测评呢?笔者认为,在公众的民主观念和参
与意识不高、政务公开程度不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不高、普通公众拥有信息的有限性和不完整性的情况下,还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
1、考核主体的重构。

把评价组织权交给第三方学术性中介组织,对于众多的中小型县级城市来说,缺乏可靠、专业的中介机构。

官方考评存在“先天不足”,纯粹的效能监测又存在“后天发育不良”的情况。

因此,寻找具有普遍推广意义而又符合当前政治生态水平的考核主体就具有相当意义。

笔者认为,将指标考评与效能监测有机结合,合而为一,并在人大和审计部门的组织下进行。

人大对政府中心工作熟悉且具有实践经验,审计部门对随机采集的数据有更为科学的分析机制。

两者的结合虽然只是过渡,但其意义将会是深远的。

2、考核指标的融合。

融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是要形成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为什么选择一些指标而放弃另外一些指标,要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政府的使命要建立紧密的关联性。

它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既着眼当前,又注重长远发展;既考虑经济发展,又重视社会全面进步;既包括定性指标,又包括定量指标。

本质上来说是“政府本位”向“公民导向”的转变。

3、考核数据的完善。

数据的客观和全面是科学考核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硬指标,由有关职能部门提供,考核机构经调查核实后予以认定;群众满意度等大众性指标的数据来源由客观数据和评判数据组成,客观数据即客观的工作与服务产生的数据,评判数据主要通过效能即时监测、明察暗访、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得。

尽量扩大样本容量和增加考核频率,以避免行政干预。

4、考核队伍的建设。

人大与审计部门设立考核协调委员会,由委员会建立考核员储备库,考核员的选取应尽量不与被考核部门和人员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对效能监测点监督员的建设应以培训为主要内容:一是增强其对政务知情的程度,使其在更多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了解政府;二是培养其参政的意识,主动将自己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起全局观念及责任感、使命感。

以上是笔者对绩效考核的一点思考,绩效考核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工程,需要我们在理论上不断研究,寻求其规律,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认真分析,科学对待,就一定能找到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政府绩效考核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