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14个]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目录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2脑出血临床路径73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124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185癫痫临床路径236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87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33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439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51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5811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66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7113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78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临床路径病种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乳腺癌
11.结节性甲状腺肿
12.甲状腺良性肿瘤
13.急性乳腺炎
14.慢性胆囊炎
1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
16.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17.肛裂
18.脾破裂
19.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20.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10.食管裂孔疝
11.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
12.气管恶性肿瘤
13.食管平滑肌瘤
14.纵膈恶性畸胎瘤
15.食管癌手术治疗
16.原发性肺癌手术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1.房间隔缺损
2.室间隔缺损
3.动脉导管未闭
4.冠状动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
6.法洛四联症
7.主动脉病变
8.升主动脉瘤
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胆总管结石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大肠息肉
6.反流食管炎
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10•【文号】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施行日期】2010.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病毒性脑炎、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肌萎缩侧索硬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颈动脉狭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视神经脊髓炎和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等神经内科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胡鹏、张文宝电话:************、68792730附件: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二○一○年十二月十日附件: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1. 引言1.1 神经内科概述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涉及大脑、脊髓、神经和肌肉等部位的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其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神经内科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临床路径的概念与意义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系统化的医疗管理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时间顺序的医疗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过程复杂,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现状,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包括神经内科疾病分类、临床路径的实施、优化策略等,旨在为提高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
2. 神经内科疾病分类及临床路径2.1 神经内科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涵盖了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2.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3.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4.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5.癫痫和发作性疾病:如癫痫、偏头痛等。
6.脊髓疾病: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等。
7.周围神经病: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各类疾病在神经内科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疾病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
2.2 常见疾病临床路径2.2.1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临床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诊断:利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快速识别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 (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 • (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 1. 急性起病; •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
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
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七)选择用药。
•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 药物。
•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 •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
•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 (五)进入路径标准。 •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引言:神经内科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是指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指南,制定一条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治疗和管理路径。
通过对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和患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和意义临床路径是指根据循证医学指南、医院的资源和患者特点,制订出一套可操作性强、能够规范化治疗的路径。
临床路径的制定可以帮助医生优化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对于神经内科来说,临床路径的制定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疾病的类型、患者的特点以及医疗资源的分配。
临床路径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个环节,需要医生和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
二、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神经内科的临床路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患者病史和临床数据: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
通过对患者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诊断。
举例:一名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病史中包括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情况,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和肢体无力等症状。
2.进行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和神经生理学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举例:对于上述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头颅CT检查和血脂检查,以明确脑血管病变的程度和病因。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的临床指南,医生需要制定一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药物副作用等因素。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对未来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发展的展望和期待
拓展应用范围
提高个性化治疗
随着神经内科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和新的治 疗手段的出现,临床路径需要不断更新和 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
在保证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临床路径应 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以满足不同患者的 特殊需求。
加强科研支持
强化跨学科合作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1 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让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疾 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 理能力。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和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可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大对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研究的投入,通 过科学研究推动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和创 新。
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 作,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有助于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神经内科疾病的概述 •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
施 •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挑战和对
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 本。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神经内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临床路径作为一 种标准化、规范化的医疗模式,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 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癫痫
临床表现包括抽搐、痉 挛等,诊断方法包括脑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
神经内科十种技术病种及临床路径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CD-10:I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神经功能缺损。
3.头颅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提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头颅MRV 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DSA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
4.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检查能排除其他疾病。
5.排除良性颅内压增高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1.抗血栓治疗:(1)抗凝: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
(2)溶栓:尿激酶或r-TPA。
2.病因治疗:针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类疾病进行治疗。
3.对症治疗:(1)降低颅内压。
(2)控制体温。
(3)防治癫痫。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治疗感染。
(6)营养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2–4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7.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疾病编码。
2.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3.无严重脑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伴发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外伤等)。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3)心电图、X线胸片;(4)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等检查;(5)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MRI和CTV/MRV。
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创伤性硬膜外下血肿
慢性硬膜外下血肿
眼科
白内障
翼状胬肉
北城医院
(康复科)
股骨干骨折术后
脑梗死恢复后遗症期
脑出血
脑梗死
耳鼻喉科
先天性唇裂
声带息肉
鼻中隔偏曲
鼻甲肥大
肿瘤科
肠癌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术后及术前化疗
带状疱疹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
甲亢
干疗科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心外科
支气管肺癌
肺良性肿瘤
血液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神经内科
脑梗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消化内科
肝硬化腹水
轻症急性胰腺炎
肾内科
终末期肾病
急性肾功能不全
妇产科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子宫肌瘤
创伤烧伤科
股骨颈骨折
踝关节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泌尿外科
前列腺增生症
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科室
开展病种名称
儿内科
轮状病毒肠炎
过敏性紫癜
心血管内科不稳定性心绞痛源自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
儿外科
隐睾
腹部沟斜疝
神经外科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呼吸内科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微创腹部外科
慢性胆囊炎
甲状腺良性肿瘤
血管介入科
肝血管瘤
大隐静脉
骨二科
重度膝关节关节炎
股骨胫骨骨折
股骨干骨折
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
中医科
面瘫(面神经炎)
项痹症(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主编:蒲传强副主编:黄旭升、于生元、张家堂编者(按姓氏笔画排序):贾渭泉、王湘庆、田成林、石强、刘若卓、杨飞、崔芳、崔荣太、黄德晖、董钊目录病名编写人页码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田成林……………………… 3-6 2.脑出血……………………………………田成林……………………… 7-11 3.蛛网膜下腔出血…………………………刘若卓……………………… 12-16 4.烟雾病……………………………………刘若卓……………………… 17-21 5.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田成林……………………… 22-25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田成林……………………… 26-30 7.结核性脑膜炎……………………………张家堂……………………… 31-36 8.化脓性脑膜炎……………………………张家堂……………………… 37-42 9.病毒性脑膜炎……………………………张家堂……………………… 43-47 10.肥厚性硬脑膜炎…………………………………………………………… 48-52 11.病毒性脑炎………………………………张家堂……………………… 53-58 1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59-64 13.亚急性海绵状脑病………………………………………………………… 65-70 14.癫痫……………………………………王湘庆……………………… 71-78 15.癫痫持续状态…………………………王湘庆……………………… 79-83 16.吉兰-巴利综合征………………………黄德辉……………………… 84-88 17.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崔芳………89-91 18.POEMS综合征…………………………崔荣太……………………… 92-96 19.面神经炎………………………………杨飞……………………… 97-99 20.动眼神经麻痹…………………………………………………………… 100-102 21.肘管综合征……………………………崔芳……………………… 103-104 22.腓总神经麻痹…………………………杨飞……………………… 105-107 23.多发性硬化……………………………黄德辉……………………… 108-112 24.视神经脊髓炎…………………………黄德晖……………………… 113-117 25.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黄德晖……………………… 118-122 26.急性脊髓炎……………………………黄德辉……………………… 123-127 27.帕金森病………………………………田成林……………………… 128-131 28.多系统萎缩……………………………王湘庆……………………… 132-134 29.肌萎缩侧索硬化………………………崔芳……………………… 135-137 30.亨廷顿舞蹈病…………………………董钊……………………… 138-140 31.肌张力障碍…………………………………………………………………141-143 32.肝豆状核变性…………………………董钊……………………… 144-146 33.亚急性联合变性………………………杨飞……………………… 147-151 34.韦尼克脑病……………………………王湘庆……………………… 152-153 35.亚急性小脑变性………………………崔荣太……………………… 154-158 36.低颅压综合征………………………………………………………………159-162 37.多发性肌炎……………………………崔荣太……………………… 163-167 38.包涵体肌炎……………………………………………………………… 168-17239.重症肌无力……………………………黄德辉……………………… 173-179 40.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石强………………………180-18241.周期性瘫痪……………………………石强……………………… 183-186 42.肌营养不良……………………………………………………………… 187-191 43.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192-195 44.线粒体脑肌病…………………………石强……………………… 196-198 45.丛集性头痛……………………………………………………………… 199-201 46.紧张型头痛……………………………刘若卓……………………… 202-204 47.偏头痛…………………………………………………………………… 205-20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ICD10:)。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分析
专家共识
组织神经内科专家撰写共识意见 ,作为制定临床路径的参考依据 。
系统评价
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综合 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实施步骤与内容
患者评估
根据临床路径要求,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 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按照临床路径要求,制定 最佳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02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与治疗策略
脑卒中
诊断标准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等。
治疗策略
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和外科干预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癫痫
诊断标准
包括病史、脑电图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根据发作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 为癫痫。
治疗策略
包括药物治疗、癫痫灶定位手术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案。
改进措施与建议
要点一
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
要点二
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
制定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和 流程,明确诊疗路径,提高诊疗质量 和效率。
建立神经内科数据库,收集和分析相 关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要点三
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
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发挥不同 专业优势,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 度。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定患者是否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疗效评估
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疗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 整治疗方案。
优势与局限
优势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同时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神经内科(6个)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抗病毒治疗;2.糖皮质激素治疗;3.抗生素治疗;4.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6–8周,轻症3–4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86/G05.1病毒性脑炎疾病编码。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3.就诊时或治疗过程中出现昏迷者进入重症病毒性脑炎路径,否则进入轻症病毒性脑炎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和X线胸片,并根据病情复查;(4)脑电图;(5)头颅CT/MRI;(6)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肿瘤全项及相关免疫学检查;(2)并发其他感染患者行分泌物或排泄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诊断有疑问者检测血液和尿液毒物。
(七)选择用药。
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等。
2.渗透性脱水利尿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等。
3.抗癫痫药物:依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
4.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等。
5.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或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用药。
6.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相关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病情平稳,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或基本恢复。
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需机械通气治疗;频繁癫痫持续发作;严重感染等并发症须进入ICU治疗。
二、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表单(轻症患者)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4周三、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表单(重症患者)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6–8周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ICD-10:G40.3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07年)和》国际最新癫痫持续状态指南》(2010年)。
经典癫痫持续状态定义为癫痫发作超过30min或两次/两次以上间断发作,发作间期无意识恢复。
但GCSE按实际操作定义执行,即发作超过5min以上或两次/两次以上发作,发作之间无意识恢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措施(1)生命支持:首先评估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
随即采取生命支持措施:如开放气道/氧治疗;开放静脉输液通路/生理盐水输注;维持内环境稳定,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和酸中毒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清肌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X线胸片等。
(3)病因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相应临床检查,以寻找GCSE病因,并予以病因治疗。
2.终止GCSE措施(1)一线药物:首选地西泮,首次负荷剂量10mg–20mg,静脉推注,推注速度2mg/min。
发作未终止者,15-30min后重复注射一次。
发作仍未终止者改为二线药物治疗。
(2)二线药物:选用丙戊酸钠,首次负荷剂量15mg/kg –30mg/kg,静脉推注,推注速度3mg/kg/min–6mg/kg/min;发作终止者可予维持剂量1mg/kg/h,24小时后口服丙戊酸钠替换;发作仍未终止者改为选用苯巴比妥,首次负荷剂量10mg/kg–20mg/kg,静脉推注,推注速度50mg/min,发作仍持续者可追加5mg/kg–10mg/kg,此时须进入具有监测与救治条件的重症监护病房;发作终止者可予维持剂量2mg/kg/d–4mg/kg/d,24小时后口服苯巴比妥替换;发作仍未终止者改为三线药物治疗。
(3)三线药物:首选咪达唑仑/异丙酚。
咪达唑仑首次负荷剂量0.2mg/kg,静脉推注;维持剂量0.05mg/kg/h–0.4mg/kg/h,若有条件应当以EEG出现爆发抑制模式至少24h为目标。
异丙酚首次负荷剂量1mg/kg–3mg/kg,根据发作情况和EEG结果,必要时追加1mg/kg–2mg/kg;维持剂量4mg/kg/h–10mg/kg/h,以EEG 出现爆发抑制模式至少24h为目标;24小时后改为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患者在三线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持续监测呼吸、心电,并在机械通气前提下开始用药,必要时请麻醉师协助。
3.后续治疗:根据患者具体请况选择合适的口服抗癫痫药物。
4.病因治疗:对病因明确的GCSE患者,积极予以病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和需要病因治疗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40.309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疾病编码。
2.同时合并或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GCSE临床路径实施患者。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清肌酶、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头颅影像学检查、腰穿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和AEDs血药浓度监测。
(七)选择用药。
1.静脉输注AEDs原则:快速达到治疗血药浓度,迅速终止癫痫持续状态。
2.静脉输注AEDs注意事项:注意说明书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群体。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P450肝酶诱导药物的作用。
(1)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丙戊酸钠。
(2)肾功能损害患者和老年患者适当减少AEDs剂量。
(3)过敏体质患者慎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口服抗癫痫药物。
(4)应用苯巴比妥患者合并用药时考虑其P450肝酶诱导作用。
(5)应用抗生素等其他药物时考虑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
(6)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异丙酚输注综合征,表现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心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须密切监测乳酸、血清肌酶、甘油三酯、淀粉酶、脂肪酶以及心肾功能。
(八)出院标准。
1.GCSE终止,病因明确,病情稳定。
2.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纠正,进一步治疗方案确定,神经功能评估完毕。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癫痫发作可能为非痫性发作,经住院检查和观察后排除GCSE。
二、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ICD-10:G40.30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ALS,ICD-10:G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标准(草案)(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90-1 93;3)。
1.必备神经症状和体征:(1)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特征(包括目前临床表现正常而肌电图异常者)。
(2)上运动神经元病损特征。
(3)病情逐步进展。
诊断:(1)肯定ALS:4 个区域(脑、颈、胸、腰骶神经支配区)中,3 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的症状和体征。
(2)拟诊ALS:3 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的症状和体征。
(3)可能ALS:1 个区域有上、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症状和体征,或在2–3个区域有上运动神经元病损的特征。
2.其他辅助检查:血肌酶谱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正常范围。
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或蛋白轻度增高。
肌电图提示广泛神经源性改变,但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对症治疗可减轻患者病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吞咽困难者须加强营养,必要时管饲喂养。
肢体活动受限者须适当增加体疗或理疗。
呼吸肌麻痹者须机械通气维持呼吸。
2.对症治疗(1)机械通气。
(2)营养支持。
主要对球麻痹的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患者予以管饲(鼻胃管/鼻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
3.药物治疗(1)口服维生素E和辅酶Q10等。
(2)有条件者可服用利鲁唑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12.2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编码。
2.具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本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患者。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X线胸片、肌电图(常规、分段传导速度和重频刺激)、颈椎或腰椎MRI。
2.选择检查项目:(1)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2)免疫及代谢指标筛查:免疫五项、风湿三项、ANA、ENA、dsDNA、RF、VB12、叶酸、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抗“O”、甲状腺功能;(3)头颅MRI;(4)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
(七)选择用药。
1.口服或肌注大剂量维生素B12,口服肌酐等。
2.有疼痛者服用加巴喷丁。
3.延髓麻痹者可使用吡啶斯的明。
(八)出院标准。
1.临床诊断明确,暂时排除其他疾病。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恶性肿瘤,或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诊治。
2.发生呼吸肌麻痹需机械通气治疗,由此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患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ICD-10:G12.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