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名著读书笔记
法学著作读书笔记(精选6篇)
法学著作读书笔记(精选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学著作读书笔记(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法学著作读书笔记1我在阅读《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第一章《文明和社会控制》中,社会控制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首先,在本书中提出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而这种支配力直接是通过社会控制来保持的,是通过人们对每个人所施加的压力所保持的。
施加这种压力是为了迫使他尽自己本分来维护文明社会,并阻止他们从事反社会的行为,即不符合社会秩序假定的行为。
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道德、宗教和法律,我们就其中的道德来说,在希腊城邦文明中体现为传统规则,这是伦理习惯的一种近代形式,当伦理发展的结果产生了道德体系时,就出现了一种法律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试图将法律和道德等同起来,使一切道德戒律本身也成为法令。
这便让我不禁想起了近期热议的话题——“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车长和乘务员可拒载”。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的一项规定》在郑州市十二届人大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接受了审议。
规定公交车乘客不给让老弱病残让座罚款50元并有权拒载。
这项规定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的热议,争议的焦点无非是政府和司法机关是否应该通过社会控制将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约束?我认为这一案例正好契合了《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这本著作中的观点,即上述提到的社会控制。
当然,针对这一规定,有市民认为让座这一行为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弱势群体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老年人表示支持这项规定的出台,认为乘车更有“底气”了,有法律为其“撑腰”。
而有的市民则表示反对,认为“一旦上车买了票,就相当于和公交公司订立了合同,公交车有义务把乘客送到相应的站点,作为车长和和乘务员是没有权利因为不让座而单方面解除合同”。
公交公司也表示并不乐观,相比于现在的“软性”文明劝导,“硬性”的规定当然会更好管理,但是可操作性有多强呢?关于这项规定的争议充分体现了社会控制是否被社会成员接纳?我们平时所讨论的行为约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约束,一个是法规约束,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内涵,所以才有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依存的说法。
法学经典读书笔记
法学经典读书笔记为了深入了解法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我阅读了一些与法学相关的经典书籍,并记录下了以下笔记。
本文档将概述我的阅读经历和书籍的要点。
1. 《法的精神》- 作者:路易斯·布朗- 出版年份:1851年要点:- 本书旨在探讨法律的本质和目的,通过深入分析法律的精神来揭示法律的真正意义。
- 作者认为,法律应该以伦理、正义和公正为基础,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规则和制度的集合。
- 法律的精神在于保护个人权利和促进社会的利益,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 通过阐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本书引导读者思考法律的力量和局限性。
2. 《法的解释》- 作者:安东尼奥·古拉尔迪- 出版年份:1960年要点:- 本书探讨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原则,是一本法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 作者认为,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文本的理解和应用,以确定其含义和适用范围。
- 法律解释应当基于法律文本的语言和背景,同时考虑法律的目的和原则。
- 法律解释应该是准确、公正和合理的,旨在实现法律的公证和公正。
3. 《法的力量》- 作者:汉斯·基尔森- 出版年份:1995年要点:- 本书探讨了法律的权威和力量,以及法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 作者认为,法律的力量在于其具有统治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能够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 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 法律的力量需要得到社会认可和支持,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结论通过阅读这些法学经典著作,我对法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书籍深化了我的法学思维,提高了我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这些笔记可以为其他对法学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法学读书笔记
法学读书笔记阅读版本:[美]哈罗德·J·伯尔曼(1918—2007):《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相比并无重大变动)。
基本介绍:作者自称写作于1938年,至1983年出版。
写作动机:鉴往知来,寻根溯源、探索摆脱危机的出路。
立场取向:口号——“超越马克思、超越韦伯”。
基本概念:解释的“革命”模式。
正文:2007年11月13日,哈罗德·伯尔曼 (Harold J. Berman) 教授去世了,享年89岁。
世界少了一位法学大师。
把法律思想和制度史写的这样好的人,国内还没有出现。
很早以前,我就得知了一句必引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也恰恰是出自此位大师之口。
伯尔曼是在全球法学界有很大影响力的资深法学家。
他曾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执教达40年之久,其学术观点尖锐而深刻,对当今一些主流观念提出了挑战。
著有《法律与革命》《法律与宗教》等法学专著25部,学术论文多达300多篇。
《法律与革命》就是较早被翻译成中文,并且享誉学界的著作。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这是一部关于“根源”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路线”即我们借以达到今天的路径的历史。
怀疑论者们可能带着怀旧的情绪阅读本书,他回忆着使他逐渐异化的过程。
相信论者们可能希冀从中发现某些对于未来的知道路线。
我是一个折中派。
我从此书中,看到的你个老者,用智慧的双手,擦去历史的尘埃,将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和难解的谜题娓娓的道来。
这是一本叙述和论证同样深刻的巨著,是历史的,宗教的,也是法学的。
作者从历史中发现真理,从实践中捕捉真-相。
伯尔曼在书中,用老道的语言,一项的描述着古老的故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名为“教皇革命与教会法”,第二部分名为“世俗法律体系的形成”,两部分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上半部的部落法,基-督教,王权,苦行赎罪法,民俗法,教会法,这些因素从其笔端缓缓流出,如同一条河流,给你一种历史蔓延过来的真实感觉。
法学经典著作 读后感
目录一、《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1)二、《理想国》 (2)三、《社会契约论》 (3)四、《论自由》 (5)五、《法律的概念》 (6)六、《法律的道德性》 (8)七、《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9)八、《正义论》 (11)九、《认真对待权利》 (12)十、《德意志意识形态》 (13)一、《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文明与社会控制(第一章)作者在第一章中向读者展示了文明的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即“文明是人类力量不断地更加完善的发展,是人类对外在的或物质自然界和对人类目前能加以控制的内在的或人类本性的最大限度的控制。
”①文明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的。
为什么要对人的本性实行社会控制呢?庞德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认为人性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人为了寻求最大利益具有合作的倾向,另一方面,在人自私自利心态的主导下具有扩张自我的本性。
②作者在文中谈到,在文明社会中,人们必须能假定其他人不会故意侵犯他们,必须能假定那些从事某种行为的人在其行为中将适当注意以免给其他人带来遭到损害的不合理危险,那么曾使物质自然界的许多东西有可能被控制起来供人类之用的研究、试验和调查,就不可能进行了。
正如作者所说的:“社会控制的任务以及我们称之为法的那种高度专门化形式的社会控制的任务,就在于控制这种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的个人扩张性自我主张的趋向。
”③人们对内在本性的控制,使人们得以继承这个世界并保有和增加他们所继承的东西。
根据前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认为的文明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问题,即文明就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就是文明的证明(表现形式)。
作为文明的社会控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庞德论述文明与社会控制的内容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支配力”,这种支配力直接地是通过社会控制来保持的,通过对每个人施加压力来维护文明社会。
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又是多样性的,具体包括道德、宗教和法律。
从历史的发展史来看,道德与宗教都曾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近代世界,法律逐渐从道德与宗教中分离出来,并且成为了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法学名著读后感
法学名著读后感(一)读完郑永流教授的《法律方法阶梯》深有受益,几点体味记录如下:深刻认识法律的局限性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法律只是众多社会现象中的一种,尽管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法律仍然没有超越社会的力量,也永远不可能拥有超越社会的力量,因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这也是马克思说过的原话。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法律总是尾随著社会的脚步而不断向前。
法律仅是社会中调控手段之一,法律不可能将其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在有的地方它是多余的或者说它是无能为力的。
法律就其自身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也不是完满的,总是存在著词不达意或者无法达意或者不能达意之处。
法律就像人一样,不可能做到样样通样样精,这就需要审视自身,发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短处。
对于法律自身的缺陷也就是法律漏洞要多加考究,以至于找到解决漏洞的方法。
错位的法律推理观以前认为任何法律事实都会找到对应的法律规范,在对任何一个法律事实进行最终的正确的法律评价时必然运用到演绎推理,因为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即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法律必须正确合用,而保证法律的正确合用必然要归结在演绎推理上,因为惟独演绎推理才干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而其他的推理方法都具有或者然性,只能作为演绎推理的辅助方法,故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合用最终都要依靠演绎推理。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小前提不相称,也就是事实与规范存在紧张关系,这就需要去构建大小前提,建构意味著使实事普通化,将个案向规范提升,将规范具体化,使规范向个案下延,并在两者之间来回审视,螺旋上升,最终使事实的小前提满足规范的大前提,从而得出正确的法律判断。
法律应用中演绎推理的核心问题是大小前提的建构,在大小前提有不确定的情况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确定大小前提,在建构大小前提中要运用到多种法律方法以保证大小前提得到正确确定,从而得以顺利实现推理结论。
法学方面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法学方面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法学《法学导论》读书笔记书名:法学导论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7年7月版次:1997年7月第1版,20XX年2月第2次印刷作者:【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radbruch)译者:米健作者简介:①从1914-1919年拉德布鲁赫与科尼斯堡任非正式教授,后来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打断,从1919年秋季至1926年于基尔任正式教授,后因参加政治活动而中断。
拉德布鲁赫于1919年加入社会民主党,1920-1924年任德国帝国议会议员,在此期间,他两度出任帝国司法部长。
他的《德意志通用刑法典草案》被称做是其任部长期间的卓越文件。
而《社会主义文化论》则是他对政治实践和科学沉思有机结合的一个有力例证。
1926年拉德布鲁赫接受了海德堡大学的聘用,重新投身于科学工作的第一线。
1933年5月8日,根据这年4月7日的“关于恢复公职人员职位”的法律,拉德布鲁赫被免职了,因为他——正如在这个法律中第4条规定的——“按照他迄今为止的政治活动来判断”,他并没有真正做到“时时刻刻毫无保留地为民族国家”挺身而出。
此后,他留在德国继续进行有创造性的科学工作,然而他的著作只能在海外出版。
他的《费尔巴哈传》1934年发表于维也纳,1938年《刑事法学的优雅》发表在巴塞尔。
在德国,只有由卡尔·奥古斯特·埃姆格主编的《法哲学和社会哲学文汇》还对他开放,并且也不允许他接受外国的聘用和出国的邀请。
不过拉德布鲁赫还是能够于1935年到1936年在牛津大学学院做了一年学术考察,这次考察的成果主要在他的著作《英国法的精神》中体现出来。
1945年拉德布鲁赫重新回到海德堡的教席。
然而出于健康的原因,他对战后法学发展的影响日益减少,但仍然撰写了一系列相关文章。
值得着重指出的是他的讲座摘要记录《法哲学入门》,在这本书中,拉德布鲁赫对他的法学体系做了1945年以后惟一的一次总结阐述。
法学书籍读书笔记
法学书籍读书笔记【篇一:法律的印记读书笔记】1. 以文明为义与法治同行----读《寻找法律的印迹》有感人类文明的进化史是伴随着社会进步,借助于不断成熟的上层建筑的发展而逐步演化前行的。
其中,法律,尤其是在其萌芽期被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法制,更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律之于多数人,浩瀚、复杂甚至艰涩成为其最初的感性认知,关于法律的书籍则更是让人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人士望而却步。
即便是学习法律的人,在研读大量专业书籍、论文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专业疲劳”的心理。
为此,换一个语境,用许久不曾触动的思维去审视事物、考虑问题,或许会给你意外的收获。
甚至有些让你扼腕兴嗟,百思不得其解的观点和见解也可能会在你跳出这个樊篱后得以显现。
《寻找法律的印迹》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摆脱了法律书籍说理加判例的体例,从法律的起源和发展说起,结合事件和案例发生地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特色,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法律史上经典的,有标志性的事例,立意新颖、生动感人。
也正是这一点,吸引我坚持把这本书读了下来,感觉正像标题所注的“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环行地球。
本书共分为六章,前五章以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按照地理概念分别讲述了“地中海沿岸-法律的足印”,“古罗马废墟-法律的沉埋”,“英格兰原野-法学的重生”,“西欧风云-法律的蒙尘”和“新大陆阳光-法治的成长”。
第六章从整个法律发展史的角度讲述了一些佚文趣事。
通读这本书,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的观点,即法起源于人类的行为习惯,法的本质就是公平正义。
所以,一切法律的故事都应是关于公平正义的故事,而不是关于刑法镇压、铁窗与镣铐的故事;是关于人类的自由平等的故事,而不是人类的专制与压迫的故事。
5000年来,对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热切追求和世界各国世代流传的所罗门、包青天、安提戈涅、苏格拉底等人为追寻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经典法律故事,无形中已成为了一座座记录着人类文明足迹的里程碑。
一位法学家曾经说过: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律的发明,则令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
《法学总论》[罗马]查士丁尼著读后感
《法学总论》[罗马]查士丁尼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法学总论》[罗马]查士丁尼著读后感《法学总论》是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所著的一部法学巨著,对后世的法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这部书,让我对法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查士丁尼的智慧和卓越的法学修养感到敬佩。
查士丁尼在书中对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包括法的定义、法的来源、法的效力、法的主体等。
这些内容对于今天的法学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查士丁尼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是社会秩序的基石,这一观点对于理解法的本质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罗马法的基本制度,包括财产权、契约、婚姻家庭等,这些制度对于后来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罗马法中的契约制度,强调契约的自由和平等,体现了查士丁尼对于正义的追求。
查士丁尼在书中还强调了法的人文精神,他认为法应该服务于人的幸福,而不是成为压迫人的工具。
这一观点体现了查士丁尼的仁慈和智慧,也让我对法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篇范文《法学总论》[罗马]查士丁尼著读后感——从比较法学的视角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不仅是一本罗马法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比较法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从比较法学的视角重读这部经典,可以揭示出法律制度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规律,以及其内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比较法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学科。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点,从而深入理解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研究罗马法,我们可以对比和反思现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和不足。
在《法学总论》中,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例如,他对法的定义、法的来源、法的效力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这些内容为比较法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比较罗马法与现代法律制度,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适应。
此外,查士丁尼在书中还对罗马法的财产权、契约、婚姻家庭等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法学读书笔记
法学读书笔记在学习法学的道路上,阅读相关的法学著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论法的精神》的法学经典之作,作者是孟德斯鸠。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我对法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广泛的研究,探讨了法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法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地理环境、气候、宗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这种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和有效。
书中关于政体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他指出,每种政体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法律和制度的设计来扬长避短。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政体应当在权力制衡、公民权利保障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以确保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孟德斯鸠对法律与自由的关系的阐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强调,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动。
法律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自由的实现。
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人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
这让我认识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而不是自由的束缚。
我们应当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个人的自由。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思考起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治建设。
我国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国家,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法治经验,又要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国情。
我们应当注重法律与道德、风俗等本土因素的融合,使法律更符合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
同时,我也意识到,法治建设不仅仅是制度的建设,更是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真正的法治,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信仰法律的氛围。
这就需要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法律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价值的追求。
另外,从《论法的精神》中我还体会到,法律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适应性。
法学博士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复杂的理论。
作为一名法学博士研究生,阅读大量的法学著作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对几本重要法学著作的读书笔记摘抄,旨在梳理法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二、著作一:《法理学》摘抄一:法的本质“法是一种社会规范,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张文显,《法理学》,第3页)摘抄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是法律的升华;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张文显,《法理学》,第56页)三、著作二:《宪法学》摘抄一: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韩大元,《宪法学》,第8页)摘抄二: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法,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对行政法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行政法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韩大元,《宪法学》,第40页)四、著作三:《民法学》摘抄一: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民事法律事实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王利明,《民法学》,第5页)摘抄二:民事权利与义务“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利益,民事义务是民事主体依法承担的责任。
民事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王利明,《民法学》,第18页)五、著作四:《刑法学》摘抄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张明楷,《刑法学》,第10页)摘抄二: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张明楷,《刑法学》,第30页)六、著作五:《行政法学》摘抄一: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学名著的个人读书笔记
法学名著的个人读书笔记法学名著的个人读书笔记范文法学名著一般都是篇幅很长而且含义深刻的,所以阅读法学名著的时候最好做一些读书笔记。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做法学类名著的读书笔记,不妨跟店铺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范文吧。
法学名著的个人读书笔记范文篇一: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是法学专业本科的基础理论性课程,这本书是许多学校作为本科阶段的教材使用的,但由于我是跨专业的,所以在此选读这本书,以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法的精神,认识居于法律深层次的法律观念。
并且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也非常有益于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所以也推荐给大家阅读。
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以研究西方的法律观念演化历史为对象的一门学科。
这里所谓“西方”,就是一般所指的西欧和北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史”就是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约3000年的历史,包括近现代史。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法学思想派别以及代表人物。
本书的绪论部分对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发展阶段和法律观念做了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各个法学派别的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西方的法律思想像整个西方文化一样,都源于古希腊罗马,然后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纵向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 古希腊罗马阶段。
这是西方法律思想的萌芽和产生时期。
在这个时期的初期,法系律思想还和哲学混为一谈,后来才产生了职业放学家对阶层,在这一时期里,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得法律思想影响都很深远,他们为后来的各种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也奠定了西方法律思想的基矗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思想史自然法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在苏格拉底时期便已出现了萌芽,后来逐渐丰富,到了希腊化时期经过系统化之后又传到罗马,然后广为传播,对当时的罗马法律制度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而且还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法律思想的主流。
(二) 中世纪阶段。
在这一时期里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接受了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观念,对之进行了神学的改造,形成了基-督教神学的自然法学。
《柏拉图(法律篇)》读书笔记(5篇)
《柏拉图(法律篇)》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柏拉图(法律篇)》读书笔记《法律篇》是柏拉图一生当中最长,也是最后一部著作。
在这本书的十二卷中,前三卷讨论了好的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随后重点落在了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城市。
第四和第五卷讨论了立法的前提和基础,剩余的各卷都是细致地为三人谈话中想象出的城市描绘各种法律制度。
很明显,这样的一部著作一定会涉及到大量的政治和法律的基本问题。
但是,当打开了《法律篇》之后,随着柏拉图讨论的展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公共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广。
从人物的安排上说,不像柏拉图的其它对话作品一样,在《法律篇》中苏格拉底并没有出现。
这是因为《法律篇》中的对话是发生在克利特岛上,而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作品中一直没有出现在雅典以外的地方。
《法律篇》的人物主要是雅典来客和两个老人,一位是斯巴达的平民梅奇卢斯,另一位是克里特的政治家和立法者克列尼亚斯。
对话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位雅典来客,看起来很像苏格拉底,但书中从未提过他的名字,与两位去往宙斯神庙朝圣的老者相遇,他们以米诺斯审判为开始展开了对话。
米诺斯是克里特岛的王, 死后做阴间的法官,据说是古老法律的制定者,每九年向宙斯询问法律制定的建议。
在传说中,每九年的这一天,是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正是因为这样,三位智者的谈话才能持续十二卷之长。
对话主要集中于雅典和斯巴达的法律,主要的论题是:神意的发现,神法和法律的制定;智力在法律制定中的作用;哲学、宗教和政治的关系;音乐、锻炼和舞蹈在教育中的地位;自然法和自然权利。
斯巴达和克里特都是多里安(古希腊中南部)的城市,都以他们的法律和军事纪律而著名,但是他们的哲学和艺术都远远的落后于雅典。
而雅典,不是十分的稳定,但却是民主的发源地,有着发达的市民文化。
了解了以上,可以理解书中提到斯巴达和克里特人都将法律的来源归于神的意志,而雅典来客没有否定这一点,只是在之后的对话中通过事实的推理反驳了他们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法学名著读书笔记范本7篇
法学名著读书笔记范本7篇《法理学》是很多大学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很多学生都感觉难学、难懂。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以下的认识,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方法:第一,理论大多人们的实践总结所得。
由于学生大多没有实践经历或没有从法律角度观察现实的习惯,所以,对法的理论理解有难度属于在所难免!但是,为了学习具体法律务必首先解决对法的认识论问题。
而法理学恰恰是能够带给法的基本理论的学科,不开该课是法学专业知识的缺失。
因此,在对学习该课的期望值上,就不能定位过高。
我们老师一般开玩笑说,大一学法理就是灌灌耳音。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理论要点就能够了。
其它的时间就是在课堂听听老师介绍各家的学说、课下看看经典的法学著作、翻翻法律类杂志。
比如我在大一的时候,就看完了毛选、马恩选、《法的精神》、很多版本的法理教材、罗素尼采等西方学者的代表作。
第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法理的人,总想弄明白每句话的内涵,总想对法律有个总体的认识。
其情绪能够理解,但这个愿望不大可能在大学第一学期实现的。
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由很多资料甚至领域构成的,法理学也是如此。
大学第一学期所讲授到的资料只是法理学的一部分,个性是很多时候,也是极个别学者的一部分思想。
能把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知识点搞明白就是不小的收获,对法理的理解还要靠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来体会加深。
很多学生毕业实习回来,要求学校再开专题讲座,讲授法理。
就是因为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不是法律条文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加以解释。
为此,有的大学在最后一学期课堂教学中,再开有关法理的课,如《法学进阶》。
就是一个知识理论再回炉的过程,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
第三,勤于思考、善于应用是学习的动力。
法理学的知识是理论性很强的体系,对理论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将所学到的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去验证,得到验证的快乐就是学习的快乐。
比如在看电影《秋菊打官司》后,想到国家制定的法和老百姓心目中的法之间的差别;看十七大报告,看到法治思想在其中的体现;等等。
法学著作读书笔记
法学著作读书笔记【篇一:法律著作读后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本书作者翟同祖先生,运用自己所学从法制史方面给我们学子们简明而又详细地阐述了从古至今,中国法律的发展。
不仅仅从先秦为起点,更深入到上古时期乃至红山文化时期。
详细阐述了每条法律的变化过程,并有实例佐证。
使得全书整体看上去很严谨,细致。
作者大量地使用文言文,起先读起来确实不是很方便。
但是细细读来,就发现了作者严谨的介绍思路,与作者的博学的智慧。
确实是作为法律人的楷模,值得我们同学们向他去学习。
本书主要从家族、婚姻,社会阶级、宗教与巫术等几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描写了我国传统社会的现实形态,在终章则着重于意思形态上的讨论从礼与法、徳与刑、以礼入法等方面阐述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成的传承因素,并不忽视制度后面的概念,真正做到见微知著。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
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
我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
二者是儒家意思形态的核心,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我国法律所注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为什么说作者思路非常严谨,给大家举个例子。
从开始看,翟先生介绍完古代法律是分为家族式的小单元,有将家与族分开后进行阐释。
然后呢,讲到父权的时候。
有这么一句话“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学找”(讲的是父权的意志不受侵犯)。
翟先生首先加入自己的阐释。
是从法律的观点来看,是法律给与的。
然后翟先生类比罗马时代父亲的“生杀权”。
又举例秦二世的矫诏行为,借父名赐死蒙恬与扶苏。
又拓展到法律的神圣性,父亲不能随便杀死自己的儿子。
也体现了我们法理上常说的,人权至上和统治阶级的意志。
为了增加严密性,说明法律的神圣性。
翟先生举例有对神圣性进行举例说明,“元明清开放,父母并非决不可杀子孙。
”举出了王起活埋儿子的案例。
真没想到,作者再给我们讲一个父权,能拓展到各个时代,滴水不漏的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
《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
《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导语:读了《法律是什么》,各位来写写自己的一些心得吧。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供各位阅读。
《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一】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法律是什么”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读完刘星教授《法律是什么》后,,对法律是什么这个朦胧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从一般读者的角度深入地对西方法理学进行批判解读,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亦意在抒发自己对法理学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法律是一种命令。
第一,这种命令实质是表达制定者的意志,这种意志必须为他人接受,否者制定者讲给以暴力式的制裁。
这种观念来自对法律现象的思考。
法律是义务性执行的规定,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例如,不得盗窃他人财物,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及安全,不得破坏国家安全和利益等等,这些要求都被权威机关规定为一种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法律规定,公民可以订立买卖契约,可以编写作品,可以订立遗嘱等。
也就是说,当某人自愿订立遗嘱时,他人便不得干涉。
第二,法律是一种命令还表现为刑事处罚问题。
如当A为阻止B出版作品而将其作品藏匿,便会立即触及刑事问题,权威机关将会做出决定强行A将作品归还,如果A反抗执行机关的执法行为,则会最终触及刑事处罚。
第三,法律是一种命令还表现为某些法律规定不直接说明权利义务,而是直接说明何者行为是否有效,如A趁B 之危签订合约,则权威机关将直接宣布其合约为无效,并对A做出相应制裁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性。
最后,法律是一种命令是应以权威机构的强制义务的意愿和刑事处罚为依托,没有这种实质有效的暴力制裁,法律作为一种命令便会失去意义。
法律可以分为常识观点中的法律和实质上的法律。
常识观点中的法律是一种白纸黑字式的观念:法律就是立法机关或法院这些权威机构宣布的正式文件。
法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法律本文本身没有意义,法律的存在依赖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习惯服从。
法律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
法律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法律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从邮局取回来贺老师的新书《逍遥法外》后,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细细阅读,读毕掩卷而思,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在此跟大家共享一下。
《逍遥法外》是贺老师的一本随笔集,其中少部分文章曾发表在报纸期刊和网络博客上,绝大部分文章重要记述的是一些与法律相关的见闻、读书感悟及所思所想。
读完,觉得本身在文史哲方面的阅读实在是太差劲,很多书名听都没有听过,更没有读过。
即便是一位同事将贺老师推举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借给我看,可我还是没有深入看下去就匆忙将书归还。
虽然在学校的时候蹭过两次贺老师的课,平常也比较关注贺老师的新浪博客,但我所谓的关注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此次贺老师十一月份来鞍为鞍山律师讲课,作为校友参加接待使我对贺老师的了解更多了一些。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饭桌上,贺老师都是文质彬彬、平易近人、风趣健谈,其优雅的学者风度始终让我难忘,所以之后再读贺老师的博文,包括此次细细的阅读此书,感觉已是今非昔比。
书中,跟着贺老师一起游历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地方,好像是跟着贺老师一起走进书店淘几本好书的感觉,丰富了见识,长了见闻,甚至觉得精神层面上都有了很多进步。
《逍遥法外》这本书不是严厉的学术书,而是游离于法学之外又跟法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随笔文集。
从书中的分辑来看,五辑中的辑一是书中景色,重要是购书和读书笔记类的散文随笔,足见的博学和喜好。
辑二:读史阅世则重要是读书笔记,结合了本身的法学讨论,文章不太长,用笔生动自然。
辑三:话语千叶重要是关于汉语和写作的文章,也提到了拼音以及方言、乡音等;辑四:士林观望则重要是学术交流以及对学术和大学教学的讨论,该部分文章写到周叶中教授抄袭事件时,论述充分,论述所依据的证据充分,收放自若,绝非网络游民的人云亦云。
之后的几篇则是对于学术文章解释体例及学校教学制度比较方面的思考,让人感到绝不是“士林观望”,而是深深的期望。
辑五:逍遥无地则重要是对新闻实事等的随笔,如虎照门、日记门、红歌等。
《法律篇》读书笔记
《法律篇》读书笔记本书作者柏拉图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
“柏拉图”大概是一个雅号,古希腊文中的意思是“身体粗壮、结实”。
他本名亚里斯托克勒斯。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古老的名门贵族家庭,远祖是雅典最后一个皇帝科德拉斯,他的母亲派里克廷是梭伦的后裔。
梭伦在欧洲法律史上是位大名人。
他是雅典的执政官,属工商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派,在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活动,史称“梭伦立法”。
这些立法推动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经济的繁荣。
柏拉图的父亲亚里斯顿是个民主派,在柏拉图幼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柏拉图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同母异父弟弟。
柏拉图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过骑兵军事训练,喜爱运动,能绘画,谙音律,写过史诗和剧本。
他的这些才能后来都充分显现在他的全部著作中。
由于出身显贵门庭,所以柏拉图年轻时企望从事政治活动。
雅典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摇篮,学派纷呈,名家辈出。
在这种哲学氛围中,柏拉图无疑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哲学动物”,耽于抽象思维。
他在哲学上受到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派和苏格拉底的影响。
石匠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家的老友。
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后世人称他作“西方的孔子”。
他的哲学使柏拉图倾倒、拜服。
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派不满,民主派就通过法庭判苏格拉底死刑。
苏格拉底是公民,公民处死的办法是服毒自尽。
苏格拉底接受了这种死法。
苏格拉底之死伤透了柏拉图的心,他再也不想从政。
他要继承苏格拉底的遗志,传布苏格拉底的思想。
有人说,柏拉图的初期著作都是记述苏格拉底的见解。
约在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建立了一所学园,这所学园世称柏拉图学园。
他在学园里从事教学和写作活动,写出了一系列对话录。
其乐融融的学园生活维持了5年,一场战争结束,叙拉古国王又邀请了柏拉图。
不久,国王和柏拉图两人又起了冲突。
柏拉图被关在御花园里达一年之久。
最后柏拉图被释放。
柏拉图回雅典后,重度教学、写作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名著读书笔记法学名著读书笔记1在读完这本我自以为很难读懂的书后,才发现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么的难懂,相反,我读懂了一些东西,一些我觉得很有用的东西——在《正义论》的阅读中,我感触很深,想明白什么是正义,就要明白为什么需要正义。
罗尔斯借鉴了启蒙者卢梭的“确信每个人都就应是自由而平等的,他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制度的根本前提,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公正的、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正义的理想国”,读后感《读后感》。
罗尔斯提出,正义的定义首先需要三个前提,其实这也和卢梭定义社会契约的前提有点类似,那就是:理性的人、原始状态和无知之幕。
这自然也是一种纯粹假设的状态,但也是得到真正正义务必的状态。
那么,反省我们中国的现状,又有什么感想呢?我突然想到了这一方面,我们中国现实中的道德社会是什恶魔样的呢?。
例如,范跑跑事件中,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指责范的人几乎全部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混沦吞枣的道德观念。
很多都是仅仅在心领意会的共同道德认识基础上做出。
职责义务,权利自由,善恶公私等握在一块。
指责起来头头是道,但永远缺乏社会根据和理论根据。
没有必须清晰的.逻辑,如果叫他解释,不可能解释清楚的。
那么他只有透过二条途径来反击。
1,就是透过中国民众的传统道德观念,孝道和性善论来进行,即在把人同动物的区别中,而不是人同人的区别中进行认识,所以我觉得读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于我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理论也很有好处。
所以在读完这本书后,虽然对于它的资料还不是了解得很深,但是我还是看到了正义的一种力量,一种反省,一种启示,还是很有好处的!法学名著读书笔记2在第一堂课里,李老师说了一句话,成了我日后思考的主题。
他说“法律是一门很肤浅的学科,更深刻的东西不在那里。
”越深入地思考这句话,就越震撼。
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初次阅读法学著作,都会觉得枯燥,尽是咬文嚼字、罗列堆砌,感觉智慧的东西很少;而在我初次阅读文史哲的经典著作,感觉其作品本身的思想魅力即能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
但是为什么法学著作没有这种冲击力呢?是因为中国法学只发展了二十余年,思想水准无法与其他绵延流长的学科相比,还是法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限制?恐怕都有吧。
应对这个学科的特性,我们就应怎样去学习,才算真正地掌握了这门学科?我认为,法学能够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块(也能够叫一虚一实),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对于“实践”一块,只要学好司法考试的资料,再辅以法院和律所的经验,就算基本掌握了,这是一种偏重技术性的学习;而对于“理论”一块,仅从现有的法律现实无法把握到它的灵魂,目前法学界所能带给的思想营养也较贫乏,因此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一切有益于它成长的知识。
在现代社会里,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最主要和最有力的方法,因此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职责。
而涉及到人的行为的研究,仅有法学的视角是不够的,还需要调动诸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才能确保法律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分析法学派虽然使法学在形势上成为了自足的学科,但是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仍是千丝万缕,无从割断,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法学研究的.人认真思考之后都会认同这一点,因此我们务必坦诚应对本学科的局限,自觉地把其他学科的精华引进来充实法学本身。
回顾法学的历史发展,法学是逐步从伦理学、政治学里分立出来的,但我感觉,随着法律与法治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的越来越大的、无法代替的作用,法学就应能反噬政治学伦理学,把它们的思想精华都吸收过来,成为真正的显学。
以上是我在这个命题的启发下,对法学学科本身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法学名著读书笔记3大一,大二时,我将精力过多的投入到了英语当中。
初次接触法理学,实在是枯燥不堪,加之所用教材为人大版孙国华编写,阅读之后却不知所云,后转入读张文显的法理学,仍然有一些让我费解的地方。
当时虽然对法理学稍感兴趣,也是基于其与以前喜欢的哲学有几分想像。
偶尔在图书馆看几篇法理学的论文竟能投入进去,便有学法理的意向。
后逐渐接触一些部门法,发现作为基础学科的法理学知识之欠缺,使我有重新拿起了法理学教材,越来越明白法理之重要性,也逐渐培养起学法理的兴趣。
当我有心去读法理方面的著作之时,却又不知该从何看起。
在老师推荐书目中其中找了本最薄的《大陆法系》来读,竟被书中所提到的“理性”,“民族主义”弄得一头雾水。
偶尔看到梁慧星教授写到关于读书的推荐,意思大概是说如果读书过程中读了后文而忘记前文等于没读,想想自己的读书经历郁闷了很久。
读过《西方法律思想史》后,自问有何收获,只是初次了解法律如何在外国的土壤中成长,偶遇经典之句,联系现实社会,慨叹智者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抄录下来以备后用。
仅此而已。
后读《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对博登海默用超多篇幅去介绍西方法理学发展的历史表示不解,书中总会引用一些原著的原话,有些语言晦涩难懂,我也总会再翻译成自己的话,批注在书旁,亦或写上自己的理解。
如,对诡辩派论者安堤弗认为“任何人只要违反自然法则就必定会受到惩罚。
但是,如果一个人违反国家的法律而为未被发现,那么他就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丧失名誉。
”所以我对这句话的评价是:“诡辩派的思想总是具有创新性,预见性,超前意识颇强,该句的`价值在于放置在现今社会仍然适用。
前一句中的自然法可理解为一种客观规律,贴合发展观;而后句看似与现实不符,却是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嘲弄”。
这种读书方法固然能够让我对一些名家的观点记忆深刻,阅读速度自然也会受到必须影响。
偶遇几位研习法理学的师兄,经其指点顿悟不少。
时至大三,总会对自己所读书之甚少而焦虑万分。
但不管怎样,这半年时间也是很有收获,遂记下读书笔记,以便学习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在数量与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向所追求的。
法学名著读书笔记4如果把法律和幸福放在一齐,很多人会疑惑,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很难用只言片语来解释清楚什么叫做法律,什么叫做幸福,前一段看了几本伦理学上的书,书中有关“幸福和法律的关系”这一让人头疼的问题作了很多引导式的解释,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说道法律,我们这些不学法律的人往往想到了法院高高的大楼,检察院,警察局,穿着正装的律师,高高在上的法官,等等。
解释什么叫做法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就换种思路。
我们人类赖于肉体而生存,肉体带来无尽且不断增长的欲望,欲望使我们具有两面性,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魔鬼与天使的两面性,才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来约束我们。
法律、道德和宗教史三种最主要的约束。
与其他二者相比,法律是社会对某种行为的道德价值评价作为基础的,是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应当与否的标准则是社会的公共利益,调整的是一种涉他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对外在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偕同。
从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幸福不仅仅仅是主观感受,而且是人们对于客观需要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理和生存的需求是幸福的低级阶段;相爱。
被爱与施爱是幸福的高级阶段。
在这些书中,伦理学上的法律是以道德决定为基础的。
法律观取决于社会观,社会观取决于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就是社会的目的,社会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所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法律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在伦理学上叫做“至善”,“至善”分为工具性的善和目的`性的善。
而我们所讨论的幸福,就是目的性的善中的一种。
共同善是存在于法律的最高目的,规范的背后总有一种制裁力量在彼此帮忙的关系上实现我们个人的需要,既然幸福的实现需要合作,那么幸福就需要有共同善和基本善作为基础才能存在。
法律的目的就是对每个人的基本尊严和平等权利的维护,是对自由、正义、平等、效率的追求,作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行为的约束机制,法律约束一切掌握优势资源的人滥用资源的权利。
总之,在法律的众多特征中,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通俗地说,只有在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下,普通人的尊严以及平等的权利才能真正实现。
以我的看书感受来看,我们把基本善作为法律的目的,把共同善作为社会的目的,把至善作为人生的目的,并且至善不能成为到达其他善的手段,那么就能够像“阶梯状”一样,将基本善作为所有善存在的基础。
法律作为一种制度的保障,让我们大家在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能够进行合作、建立契约,而幸福的实现通常需要合作的存在,所以法律史幸福的基础和保障,当然,伦理学好处上的法律与幸福往往是理想状态下的,毕竟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切地进行论证。
法学名著读书笔记5转眼之间,我参加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科《法理学》的学习已经快一学期了。
学到了什么我不敢肯定,只是多少有一些想法……整个学期,透过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网络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东台电大老师应对面的辅导,我对“法”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或许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总有一种感觉,理论的东西,就像蒙娜丽莎,你看着她的`时候她不笑,一转身她就笑了。
美术老师说那是因为达芬奇把她的笑画在了阴影里。
起初对“法”的理解,也一样。
法理,刚接触的时候,觉得枯燥乏味,但内心又有一种丢不开的偏好感觉。
法理,也是理论。
理论就是理论,就是美,没话说,就是给人很多期望。
于是也能体会为什么有的学者一辈子搞理论,还痴迷其中,怡然自得呢!但是有时候联系一下现实,那些飘起来的思绪就被泼凉了,心也沉了下去了。
我在想,这是我的悲观,还是现实的灰暗;是理论映衬的效果,还是理论和现实的碰撞才让我们产生了一种社会职责感剪不断,理还乱……于是,我想想还是从法理学入手,慢慢领会!透过这一学期对《法理学》的涉猎和整合,我在那里明白了:法学的起源和发展、法的概念和本质、西方其他法学思想、法的类型、法系、法治的概念,……。
初步了解了“法学和法理学、法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法的创制、法的实现”;加深了解了“法治与法制、权利论、法律文化、法律关系、法律解释、法律规范、法律适用,……。
”对此,我首先从整体上有了一个宏观的对法的认知,进而简明扼要地理解了一些法的基本概念。
这是电大开放教育《法理学》授课中一种很好的对“法”和“法理”的启蒙教育。
以上仅是我在学习《法理学》中吸收并总结到的综合之后的观点,但难免也少不了很多偏颇。
有不妥之处,恳请老师和同学们雅正!法学名著读书笔记6《法理学》是很多大学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很多学生都感觉难学、难懂。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以下的认识,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方法:第一,理论大多人们的实践总结所得。
由于学生大多没有实践经历或没有从法律角度观察现实的习惯,所以,对法的理论理解有难度属于在所难免!但是,为了学习具体法律务必首先解决对法的认识论问题。
而法理学恰恰是能够带给法的基本理论的学科,不开该课是法学专业知识的缺失。
因此,在对学习该课的期望值上,就不能定位过高。
我们老师一般开玩笑说,大一学法理就是灌灌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