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肯定对论⽂都不陌⽣吧,论⽂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章。
你所见过的论⽂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整理的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贸易往来,也包含了各国之间的⽂化交流。
但是,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民在接受⼀些外来⽂化时表现出了较⾼的热情,但是在对于本国传统⽂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有⼀部分⼈会以⼀种⽆所谓的态度来对待甚⾄产⽣厌烦情绪。
就我国传统⽂化中的⾳乐⽂化来说,特别是中国戏曲⽂化,除了⼀些上年纪的⼈喜欢听之外,绝⼤多数的年轻⼈更偏爱⼀些流⾏⾳乐或者⼀些外⽂歌曲。
由此可见,重视对中国传统⾳乐⽂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是⼀个⼗分重要的任务。
⼀、中国传统⽂化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传统⾳乐没有树⽴⼀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处在⼀个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发展迅速的时代,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化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外国⾳乐⽂化开始逐渐渗透到我国的⾳乐⽂化中,甚⾄已经有了取⽽代之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我国的⾳乐⽂化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些外在因素的冲击以及⼀些内在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乐⽂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这样⼀来,就会使⼈们长时间忽视传统⾳乐⽂化的发展,在思想上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乐继承与发展的错误认识。
(⼆)⼀些现代⾳乐⽂化的冲击 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就会有⼀些⽂化的传承与摒弃。
中国传统⾳乐⽂化发展的实质是⼀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展现,所以,要想保证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长盛不衰,要做的并不是让它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要让这⼀⽂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长久地被传承和发展下去。
音乐文化传承毕业论文
音乐文化传承毕业论文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为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文化传承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文化传承毕业论文篇一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高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近年来,高校音乐教育也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元素,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这些新的元素其中就包括本土音乐。
本土音乐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它代表了一个地区音乐的特色和风俗,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价值。
高校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和配置,更应该承担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任,这不但可以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可以有效抵御外来音乐对本土音乐的冲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情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本土音乐;传承一、本土音乐的概念本土音乐,在字面上来分析,就是当地的音乐,具有地方性和特有性的特点。
从人类诞生到今,音乐是一直存在的,这样就行成了特殊的文化形式。
由于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就产生了地域性音乐,这在传统礼仪和地方活动中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传播形式也是采取的口头的传唱。
在内容上看,本土音乐多元、丰富,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本土音乐对于人类的文化发展和音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文化的全球化,音乐也已经突破国界,相互融合。
近年来,我国有大量的国外音乐涌入,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本土文化的发展。
但由于本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音乐,因此,我们必须将其发扬光大,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实现传承和发展。
二、地方音乐在高校传承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1)地方高校具有的优势。
地方高校是地方范围内的高等学府,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极具优势。
而高校内发展本土音乐,可以相互促进发展,使高校完善自身教育的同时也使本土音乐得到了高校的传承。
除此之外,高校还能利用本土音乐,开设自己院校的特色课程,达到招生引资的目的。
2)高校本土音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论文【摘要】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们选取音乐作为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而伴随民族的发展,各个民族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如何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以及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面前。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创新一、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异同多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推崇儒家思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仁、义、礼、智、信,而音乐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传承。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创立,代表着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启。
随后,受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沿用“前苏联奥德音乐体系”,并呈现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与高校音乐教育相比,民族音乐经历了更漫长的历程,民族音乐起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然后在一代代人的心口相传下,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音乐形成。
可以说,民族音乐既体现地域文化,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以河北的笙管为例,其代表了比较完整的礼仪习俗,因此,音乐传承是高校音乐教育以及民族音乐传承的共通点。
但是,具体而言,民族音乐传承更讲究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是文化底蕴以及民族文化生活的传承,属于经验教育法。
而学校音乐教育,通过构建一个整体的框架,形成抽象的音乐体系,对音乐进行分类,人们音乐创作灵感多来源于分散的知识点,这也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之间的本质性差异。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高校音乐教育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完善与发展,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包括很多类型,但不论是中小学、音乐院校还是普通高等院校,都注重传承中西方传统优秀音乐文化。
可以说,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材料来源,需要在日常的授课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其发展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古代音乐的特点、
演奏形式和功能,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2. 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比较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包括北方与南方地区的音
乐差异、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同时探讨这些音乐风格的历史发
展和演变。
3.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关系,探
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艺术效果
和文化价值。
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种类和特点,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探讨它们的演奏技巧、音色表现和演奏风格。
5. 中国传统音乐的宗教与仪式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在宗教和仪式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音乐、音乐等,探讨它们对和仪式的影响以及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表现形式。
6. 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确保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六篇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细节和相关内容,以丰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理解。
毕业论文-浅析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
毕业论文-浅析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浅析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内容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熏陶,善于从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中钩沉音韵的积淀,吸取养料,丰富音乐知识。
通过现代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拓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音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熏陶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它是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来的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
按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着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一是器乐音乐、二是戏曲音乐、三是说唱音乐、四是民歌、五是民间舞蹈音乐。
这些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情趣所在。
在一个民族中它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它是通过积累、沉淀、世代相传,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音乐新课标突出强调:“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的音乐文化,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深化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新课改实施之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及方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新教材中,加入了比较多的传统音乐成分,但学生对这个内容似乎不是怎么感兴趣。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倾入,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的音乐文化,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本土文化,那如何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很好的接受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逐步引导了。
我采取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多了解,才能去关注,最后才能达到热爱。
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传统音乐文化反映民族心理、彰显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征、表达民族意志,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传统音乐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一:传统音乐尽展文化之美摘要:中华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音乐教育要通过民族音乐的教授,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教学环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擦亮传统文化这双眼睛,擦亮了文化眼,可以使学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广博的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和人文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热爱历史、传承中华音乐和文化的信念。
关键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是每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的一枚镜子,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尤其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更赋予了中华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底蕴。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礼记·乐记》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中华民族音乐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音乐作品都音韵缭绕、意味深长。
因此,音乐教育如果能要通过音乐课堂,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教学环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擦亮传统文化这双眼睛,可以使学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的广博的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和人文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热爱历史、传承中华音乐和文化的信念。
如何擦亮文化眼?使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文化熏陶作用?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举措进行尝试。
一、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学载体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孕育了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摘要】民族音乐文化虽然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但现阶段仍然面临着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的冲击。
本文基于此,首先分析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然后分析了加强推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望对民族音乐行业的从事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价值前言民族音乐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和语言状况,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
但随着近十几年来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已呈现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民族音乐宛如飘莲断梗,在多样化的艺术潮流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看似民族音乐拥有更多的机会活跃在电视、广播等音像制品上,但其欣赏群体人数,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的流失早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基于此,探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值得相关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思。
一、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分析(一)民族音乐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达载体古人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短短十字却将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民族音乐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表达载体,在反映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古往今来,无论是民间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还是每年一度的祭神赛社的仪式,民族音乐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婚娶时,会由儿女双全的长辈一边唱着当地的民间歌曲,一边将瓜子、花生、糖果洒在《麒麟送子图》周围,寓意早生贵子。
试想缺少了音乐,这将是怎样一幅场景?又如南方很多少数民族的祭祀仪式中,大多将歌、乐、舞融为一体,如瑶族的“盘王还愿”祭祀活动中需要演唱《盘王大哥》,土家族祭祀时则需要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因此,民族音乐本身就是民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民族音乐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孔子提出,“音乐应尽善又尽美矣”,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今日所留下来的民间音乐大多都是尽善尽美的艺术精品,不仅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真、善、美的精髓,更是借助其不同形式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5篇范例)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5篇范例)第一篇: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与李玉刚共“醉”于讲台之上——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摘要: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戏曲知识的普及,消除学生对戏曲的陌生感,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传承我国的传统戏曲音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戏曲艺术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使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根深叶茂,日久常新。
关键词:传承戏曲音乐初中音乐课堂激发兴趣每当站在讲台上,一提起央视春晚中的反串艺术家李玉刚,我们的学生就会有模有样的唱上两句“新贵妃醉酒”,这不能不说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给学生已经带来了美的享受。
当今的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情趣所在。
在一个民族中它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它是通过积累、沉淀、世代相传,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音乐新课标突出强调:“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的音乐文化,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是我们这些一线的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戏曲音乐是我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和旋律,彰显出地域文化特质,它那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自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无尽的艺术魅力。
那么,在中学课堂上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以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任务。
戏曲音乐进入课堂也不难,比如说京剧,作为国粹,学生必须得知道,比如说能不能一听,就知道这就是京剧。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论文
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摘要】在各国民族音乐文化开放和交流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如何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从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以及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主渠道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
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经过这种选择性的过滤,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系统性得以保存,从而保证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文化在延续和传承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
因此,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应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
长久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基本沿袭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加上城市文化的强势挤压以及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话语权,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包含部分民族音乐内容,但其地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很不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被忽视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互分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改革现有学校音乐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有关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比例较小,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加之受“欧洲音乐中心论”长期对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承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破除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在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改革。
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加大民族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增加中国传统音乐乐理、和声以及传统声乐、器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方面课程,把民族音乐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如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观看优秀民族歌剧;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比例,让学生多积累民族音乐语言;音乐欣赏中,多赏析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和作品;和声课上,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做一些民间曲调习题,等等。
高校音乐教学论文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高校音乐教学论文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概要:当前,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传统音乐教学重视度不高、课程时数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途径单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现状,需要增强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力量,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持续的优化与探讨,为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传承不断努力。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象征,在文化传播道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高校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阵地,规范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方向,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极大的丰富了高校音乐教学类型,对于音乐学科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有利于传统音乐更好的传播。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重要表现,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功能。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传统音乐的传播程度远不如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高校教育作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最佳途径,应当通过正规化的传统音乐教育课程,担负起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
其次,我国教育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基础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将更好的服务于基础教育。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关重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教育,将为基础教育的强化提供良好契机。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音乐教育对于文化传承,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积极意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普遍较低。
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传统音乐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
究其原因,造成中国传统音乐这一教育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外内部素。
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的大环境之下,中国传统音乐就如同海上遗珠,逐渐被大家所忽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西方流行音乐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动态的韵律更强,而传统音乐的音律与意境则与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出现了一定偏离。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音乐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音乐论文音乐论文原文作者:鲁楠摘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中国民族艺术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诸多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特质逐渐变异、濒临消失。
在这种契机下,发展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任务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首要之重。
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可行性措施对目前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发展高校教育民族民间音乐是所有音乐艺术最重要最典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所有音乐文化的基础。
它不仅仅是承载了浓郁的民族气息,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精彩,而且还写照了各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可贵的每种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所体现的内容涉及到的人们生活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有些文化甚至频临消失。
在各种音乐文化形式多样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一、民族民间文化所处的新时代社会背景以及影响(一)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传统的有意义的文化,将拥有深厚内涵的文化搁置在一旁。
速食社会需要的不是千锤百炼的经典著作,而是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脚步的,能够为人们提供即时文化享受的“速食”产品。
不能否认的是,如今的社会形势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产物。
而即时享受、省时省力的便利生活方式成为当下人们的追求。
(二)影响“速食”社会讲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正是为了避免“物质生活领域的富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贫者”的状况,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速食”社会下产生的现代音乐内容形式不相同,相应的服务对象也不相同。
快速发展的社会下,并不代表我国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是互不相容的。
关键还在于它们能给听众带来什么影响或者熏陶,它们所蕴含的、要传达的、所表现的思想,只要带给人们有益的好影响,它就应该存在价值。
快速的社会发展使得那些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缺失了部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传承论文(共2篇)
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传承论文(共2篇)导读: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对于很多的职业学者来说,基本上都是需要进行撰写论文的,而不同的论文写作方式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写好自己专业的论文,怎么能少了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呢?本论文分类为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周秦(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407)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许多文化财富,值得后代继承和发扬。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之间,人民的智慧创造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来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
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起凸显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是人类情感的有力体现。
民族音乐的创作是不同时期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
同时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情感和社会文明的真实体现。
音乐创作是人们生活中情感和文化观念的外在表达,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因此,对于现阶段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和有效的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保证。
因此,将民族音乐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合理地整合到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对于民族音乐的改革和传播具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引言: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但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它的存在意义,并且没有意识到它的珍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始终对流行的音乐感兴趣,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古典民族音乐已经过时了。
实际上,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影响精神社会文明的发展,良好的精神文明建立离不开民族音乐文化的支持,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受到良好文化的影响,可以培养自身情感以及文化内涵。
民族音乐文化的遗产必须在学校音乐教育的帮助下得到保护和发展,教师应积极将民族音乐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民族音乐,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传承音乐教育地位文化传承的论文
传统文化传承音乐教育地位文化传承的论文传统文化传承音乐教育地位关于文化传承的论文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
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
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
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
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
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
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论文摘要: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可贵的财富,我们千万不能丢弃,要把这种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从我们自身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通过认真学习、实践、传承、创造,相信中国传统音乐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历经千年沧桑巨变,经久不衰,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资源宝库,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种传统音乐是我国人民运用本民族自己的方法,采用本民族固有的形式而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形态,而这种音乐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传承,去宣扬的。
当下社会,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多的是想通过音乐释放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就被很多流行音乐所垄断,对于很多优秀传统民族音乐,聆听之人少之又少,“听不懂”“无聊”“没意思”便成了这些传统民族音乐的代名词,我们不禁会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答案很明确,那就是音乐教育素养匮乏。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夠感受传统文化对我们成长所带来的影响,让我们为中华文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并不是简简单单背几篇古诗词,而在于深入钻研,深入探索。
国学音乐也是一样,那些流传千年的古曲距离现实社会虽然很久远,但是它并不过时,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慢慢地去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入,让他们认知,愿意去尝试,最后变成一种热爱。
国学音乐教育内容有很多,古曲、戏曲、安塞腰鼓、民间舞等都属于国学音乐教育的范畴,国学音乐源于生活,源于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过时间的洗刷,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有它最可贵的地方,想要传承,就要先从认知开始。
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渊源、艺术形态。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论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论文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
优秀的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我们不仅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这对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近几年来,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将学校开展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实践研究落到实处,也使得学校特色文化逐渐形成。
学校创设校园文化,营造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论文-音乐论文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论文音乐论文摘要: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人民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创造、发展我国未来音乐的参照系,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育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造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缺失,这成为当今音乐教育界的一个关注问题。
我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就此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1.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所谓传承,就是要尊重和传播历史文化传统。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的载体与镜像。
他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
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就很难真正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
近些年来,甚至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部分学生也对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表现出一种陌生的态度,他们听惯了迪斯科节奏,电声磁带和通俗音乐,而对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委婉悠长的戏曲唱腔,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还有每年的招生考试中,演唱民歌、演奏民乐的考生却寥寥无几。
在迪斯科、爵士、摇滚等外来音乐的旋律中如痴如醉。
这种现象若任其发展,不仅可能造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后继乏人,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断裂。
高校音乐专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其应有之义。
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民族音乐的积累和储备,增厚学生民族文化历史与情感的底蕴,使学生在与世界其他异质音乐文化的比较鉴赏中,了解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跨文化的开放多维的音乐视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音乐文化建设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重中之重,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篇一摘要: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活态文化的重要体现,构建地域性特色音乐教学,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是实现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本土;非遗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音乐类非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一个特定文化艺术形式。
但是现今许多高等院校,甚至是专业音乐院校或是开设了音乐专业的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非遗音乐教学的引入,特别是对本土非遗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融入音乐教学中的教学课程设置很欠缺。
很多高校的公选课中有开设与音乐相关的一些课程,但是开设与本地区、本民族相联系的音乐类非遗课程的公选课却少之又少。
高校对本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责任与作用。
因此这种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地方非遗音乐教育的开展,正好顺应了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在提倡的重视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与运用。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一)教育观念从上个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开始,西方的习俗、文化、宗教、音乐等传入中国,中国在音乐教育教学上受其影响已近一个世纪之久。
许多高校开设的音乐课程都是借鉴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国本民族的音乐元素在这些课程中国除了极少的音乐理论内容外,基本上就是音乐赏析课,更别说融入本土音乐类非遗内容,甚至许多专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都不具备演绎本地区本民族音乐的能力。
当前许多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也尝试了许多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音乐院校在内,都提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但是至今成效甚微。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今许多国内的家长在培养子女学习乐器时都大多倾向于选择钢琴或是小提琴这类西方乐器,从而使得很多民族乐器特别是地方的民族乐器的演奏逐渐失传。
虽然现在许多的传统音乐的老艺术家们正试图积极的改变这一现象,但在现今的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仍处于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很少,更难使他们从事相关行业,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现在许多音乐教育家都非常提倡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在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是从我国各大音乐专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有的甚至是从西方音乐院校学习归来的毕业生。
但是在目前的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上看,还是建立在以西方教育模式为主的一套体系上的,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上也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院校的音乐体系作为基础而设立的,所以在各大综合类院校的音乐教师也大都是在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的教育中学成毕业的。
虽然在国内许多专业院校中也开设了一部分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对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是粗略概括,而不是全面的系统的学习。
更别说开设本土非遗音乐类课程了。
在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下学成的毕业生再到全国各个高校甚至是中小学任教,他们没有经过民族音乐专业的系统学习,想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传承和发展相信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二、创新教学,突出地域性特点现在有许多高校开设了相关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然而这样的课程的学习讲解都较为广泛,没有针对性。
对于在高校开设非遗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并对其进行研究、发展和传承,就必须激发大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因此突出地域的特殊性,让大学生从认识自己家乡、就读学校所在地的音乐文化开始,将地方本土的非遗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民族音乐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良好开端。
音乐赏析类课程是大多高校在音乐类公修课中常见的一门课程,但是在许多高校中对于开设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鉴赏及相关理论课程的却少之又少,包括设有音乐专业的的高等院校。
其次开设关于该区域非遗民歌的合唱课也是让大学生对该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开设这类型的合唱课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合唱课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类课程,相对理论类课程来说就相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而将本地区的民间歌曲作为学唱内容,让学生用当地方言演唱作品,这更能激起大学生们的歌唱兴趣。
此外,设有音乐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中,突出地域优势开展实地采风进行音乐创作,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深入民间挖掘和提炼该地的非遗音乐文化,并以尊重传统、保持原貌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们在对该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感知、了解、研究后主动进行分析和音乐创作,让它们得以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态。
再次还可将采风收集的各类音乐资料,通过教师的研究、分析、讨论、创作后将内容编入学生的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合唱等多门专业课程中。
三、加强高校融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精神与灵魂的体现;是历史的活态文化写照。
祖辈留给我们这些辉煌灿烂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支持中华民族思想、经济、社会、文化、科学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促使在高校融入非遗音乐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中体现文化,文化中包含音乐”这是音乐家洛秦先生的一句话。
一个地方的音乐是该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该地方人民的审美情趣、精神气质、人文情怀以及文化积淀与内涵。
一个地方的音乐文化是基于本土居民祖祖辈辈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不断挖掘、实践、创造和孕育出来的,它是这个地方活态文化的重要体现。
自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引入,逐渐渗透着人们的音乐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再加之国内各地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对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的传播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民接受甚至崇尚西方音乐,逐渐缺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深入,外来音乐文化、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冲击和影响,给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所以高校挖掘、研究、发扬和继承地方非遗音乐文化也是对中国本民族音乐发展、传承的一份责任与义务。
因为只有当地人民了解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情感。
其次,重视民族本位,加强民族凝聚力。
大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学习与研究后,毕业去往国家不同城市与地区,甚至是国外学习深造或是就业,通过这种流动形式加强了音乐文化的流动性,增强了国民的民族凝聚力,也达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再次,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既可从事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事业,又能力从事区域文化艺术工作和实践的高素质特色人才。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校办学要特色鲜明。
各大高校无疑可以通立足各地区域文化,突出当地特色,在各地高校特别是音乐专业开设关于本区域非遗音乐类的课程,将区域特色文化艺术引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让高校能够承担发展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任务,并做出优秀成果。
作者:易柯宇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参考文献:[1]史贝,李阳.音乐类人才在高校非遗教育实践中的培养[J].大舞台,2013,(12).[2]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3]李俊.地方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探索———以台州学院为例[J].艺术探索,2011,(02).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篇二【摘要】现阶段,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需要把本土音乐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上,然后有意识地在音乐教育中传播本土的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保护以及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还可以有效应对西方音乐文化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大力冲击。
因此,在我国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本土文化的大力传承。
本文就音乐教育中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从专业化角度出发,本土音乐有着非常强的鲜明地方特色,而且在一定的区域内部进行世代相传,大部分都深藏在民间,并与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民族的血脉息息相关。
在音乐教育中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可以把内容健康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相关本土音乐纳入到音乐教学体系中,一方面能够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另一方面还能够使音乐教师树立本土文化观念,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音乐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含有本土音乐文化教材的编写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教材属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水平以及达到教育目的工具之一,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广泛收集当地本民族的典型优秀民间作品,并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精心整理,从而编写出可以体现本土文化以及适合音乐教育的科学化音乐教材[1]。
具体来说,高度重视本土文化教材的编写,可以从当地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民族差异性,而且要将其与当地文化以及当地风俗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音乐教材更加的通俗易懂。
音乐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需要尽量将本地区民族音乐作为核心,并囊括大量的民族器乐、民族舞蹈、民歌以及地方戏曲等,还可以合理选择侗族的大歌、青海的花儿、新疆的木卡姆以及蒙古族的长调等具有明显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材,然后充分结合音乐教育实际情况,完成音乐教材的编写。
音乐教育中注重本土音乐教材编写有利于学生可以充分认识本土音乐文化,体现中国音乐的多样性。
把含有较强民族特色的民歌、民族器乐、戏曲与创作歌曲等音乐形式归纳到音乐教材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平台来很好的传承本土文化,还能够充分满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二、加强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教师队伍建设强有力的本土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对于传承本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课程在鉴别方面、收集方面、整理方面以及利用方面都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期间,应充分调动音乐教育中现有本土音乐教师的巨大潜能,积极挖掘具有音乐才能的本土音乐教师,从而提高其音乐文化的具体研究分析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制作能力与整合本土音乐文化的能力。
比如,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教师应可以演奏本地区典型的传统乐器,可以演唱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或者是可以充分运用民族音乐的相关素材进行本土音乐的创作,确保本土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
此外,因语言方面、文化方面、个人阅历方面以及能力方面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本土音乐教师不可能对当地相对丰富的民族音乐都能够熟练掌握与清楚了解,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到民族院校实施进修的方式、参加短期民族音乐学习班的方式、搜集本土音乐声像资料与文字资料的方式以及聘请当地文化艺术家作为指导教师的方式等,提升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技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