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部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13 丹参 注射液具有活血 化瘀 、通脉 养心 、保肝 、抗衰 老 . 等多种 功效。随着该 药广 泛应 用 ,其 不 良反应 报道 日益 增 多 ,据统计结果 :皮肤及 其附件 损害发 生率 为 2 1 % ; .7 神经 系统损 害发生率 为 0 9 % ;消化 、骨 骼系 统损 害发 生 .3 率为 0 6 % ;泌尿 系统损 害发生率为 0 3 % 。 .2 .1 14 心通 口服液致过敏性皮疹 1 . 例 该药 系以黄芪 、麦 冬 、葛根 、丹参 、海 藻等 为主 要成 分 的心血 管 系统疾 病用 药 ,文报单服 此药期 间,背部 、手 掌及 手背 出现 鲜红 色 药
敏发 生率增 大。因此 ,对 于 中药 制剂 静脉 给药 ,应 注 意过 敏 反应发生 ,临床 中应 重 视该 问题 的重要 性 ,以便在 问题 发生 时 ,能给予正 确处 理 ,另 一方 面 中药注 射剂 必须 经过 药理研究 ,保 证用药 的安全有 效性 。 22 毒性 成分 的存在 因药 物 中毒性成分 的存在 ,个 体代 . 谢能力 的差异 ,长期 服 用具 毒性 成分 中成 药 ,造成 蓄积 性 中毒 ,也 是中药制 剂不 良反 应发 生 的原 因之一 ,对 于含 有
汪 兆 云 山东省沂南县 中医 院,山东 沂南 2 60 73 0
【 关键词 】 中成药 ;不 良反应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6. 993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3— 05 O 07— 57 21 )1 06 一 1
随着 中成药制 剂的发展 ,中成药在 临床 上的应 用逐年 递增 ,中药汤剂 调 配处方 相应 减少 。 中成 药便 于服 用 ,便 于携带 ,使其在处方 用药 及非 处方 用 药 中占有相 当大 的 比 例 。但是 ,在人们认 识 到 中成药 的有 效 、服用 方便 ,应用 广泛等优越性的 同时 ,人 们却 忽视 了 中成药 制剂 存在 不 良 反应的方面 。中成药 制剂 的不 良反 应 近年来从 报 道情 况看 是不容忽视 的。 1 中成 药 不 良 反应 的 病 例 报 告 1 1 双黄连粉针致过敏性休 克 1例 双黄 连粉针是 由金 . 银花 、连翘 、黄芩三种 中药提 取制成 ,临床用 于清热解 毒 , 抗感 染。泌尿 系 统感 染 ,静 脉 点滴 给药 发 生过 敏 性 休克 。 双黄连注射液在 临床 应用 中引发 猩红 热 药疹 3例 J ,3例 均为静脉点滴 给药 ,临床症 状 ,体表 出现 弥漫 性鲜 红 色丘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126例
l 勰
8 2
蠢
2 3
5.3 0 % 4
0% 4
一 2.0 65 %
9 8 % 3
鬻 。
。 一 …
黛一
誊
呼吸 系统 局部反藏 其弛
气短 , 咳嗽 , 有痰 , 哮曦 困难
6 3 5 娃 1. 6 49 % 4 7 % .0
输液肢 体疼 痛, 血管瘸 , 局部水肿i 注射 区域过敏反应 瓣 尿 困难 , 腰部疼稿 寒战
循 环 系统
皮肤瘙瘴, 肤红 头面 微皮 荨麻疹 静脉走行 皮 脖。 发缀 轻 疹, 沿 发缸痰痔 红色 皮疹, 疹 药
胃部 不适 ,夔 , , 秘 恶 食欲 下骥j 腹痛腹 精, 口干
一 0 叠 囊 荣瘸 , 头胀 头重感, j #: 籍晕- h -
心掺 . 慌
4 1 % 3 6
男
- ,
5
i i 5
1 0
5
2 0
1 69
l 3
4 3
1 2
k -
舍 计
缸 比— 雠
1 O
4 翦 % ■
1 5
64 弼 .
3 6
I 8 53%
5
2 0 3 5%
i 4 1
道 相 符 。 其 次 为 消 化 系 统 8 例 2
(5 0 % ) 神 经 系 统 6 例 ( 65 % ) 3 .4 , 2 2.0 等。
床 中 不 断 涌 现 , 之 人 们 对 中 药 制 剂 加 A R 的意 识 淡 薄 , 用 中 药 注 射 剂 呈 上 D 使 升 趋 势 , A R 的发 生 率 也 随之 增 多 , 其 D 凶
一
2 许 彦 , 婧 . 院 近 5年 来 中 药 注 射 剂 不 良 缪 我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119例患者不良反应以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最高,其中112例(94.12%)为静脉滴注给药,7例(5.88%)为口服用药,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恶心、呕吐、胃不适、胸闷、皮肤潮红、瘙痒、畏寒、寒战、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由此可见,中成药在静脉滴注和口服用药时应尤为注意用药方案是否合理。
结论:中成药静脉滴注和口服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皮肤疾病,临床用药时应重视药物使用合理性,提高中成药用药规范性,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成药主要将中草药加工浓缩制成方剂,相较于常规中草药,中成药配方已固定,无需煎煮,随时可服用,方便携带,异味小,可准确控制剂量,见效快,且效果更好。
近年来,我国在传统医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中成药使用率明显提升,不良反应随之上升,中成药安全性和合理用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研究表明[1-2],中成药合理用药涉及方面较多,包括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禁忌证、合并用药等,一旦以上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119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7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8.5±5.3)岁。
1.2方法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对给药途径及相应症状进行统计。
2结果2.1中成药不良反应科室构成比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别分布于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脾胃科、风湿科、老年病科、妇产科、内分泌科、妇科、乳腺科、肾病科、肿瘤科、儿科、呼吸病科、儿童康复科,由此可见,各科室均存在中成药不良反应,其中又以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最为集中,其具体分布详见下表1。
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综
述
常用中 成药的 反应 不良
满 莹 ’ 许贵军 z 隋金婷 z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 哈尔滨 150001;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 150040) 〔 摘要〕随着医药工作者对中药及中药制剂的功效及其副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研究的不断深人, 发现及确定中成药同西 药一样具有不良 反应。本文通过对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并介绍几种日 常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 应, 从而提高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消除误区, 促进安全、 合理用药。 【 关键词」中成药; 不良反应
f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701(2007)09- 93- 2 0
我国应用中药防病治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与疾病作斗 争的过程中, 中药及中药制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出了重大的 贡献, 并逐渐发展形成了许多疗效确切、 深为人们熟知认可的经 典方剂, 如六味地黄丸、 霍香正气水、 逍遥丸等, 并一直沿用至 今。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许多经典方剂在原有剂型基础 上, 被改良 更新为服用方便、 感更好、 口 更加高效的现代剂型, 如 注射剂、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喷雾剂、 滴丸剂、 贴片等, 既提高 了中成药的疗效, 又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 随着 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也有了 进一步的了 中 解, 药的不良 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关中药不良 反应的报告逐年增多, 对不良 反应的认识逐步深人。以下就简要 介绍几种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其中有些是 OTC 产品, 即非处 方药, 人们可以到药店自 行购买, 由于中成药的说明书内容比较 西成药来讲简洁, 尤其是药品不良 反应的内容相对介绍较少, 所 以本文希望给予用药者一些提示和指导。
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常⽤中成药的不良反应2019-10-20呼吸系统⽤药复⽅⽢草合剂祛痰⽌咳。
久服可引起⾎压、⾎糖升⾼,且可产⽣药物依赖性,⼀旦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
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宜久服。
⾼⾎压、肾病患者不宜使⽤。
急⽀糖浆清热化痰、润肺⽌咳。
由于本药含有⿇黄碱,可引起⼼脏和交感神经兴奋,因此⾼⾎压、⼼脏病患者不宜使⽤。
维C银翘⽚解表清热、祛痰利咽。
不良反应为困倦、⼝渴,长期⼤量服⽤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所以肝、肾功能不全者禁⽤。
⼼⾎管系统⽤药地奥⼼⾎康胶囊活⾎化瘀、⾏⽓⽌痛。
常⽤于治疗冠⼼病⼼绞痛、缺⾎性脑⾎管病和偏头痛。
不良反应为腹泻、便秘、⾷纳不佳、黄疸、肝损害、⾎尿等。
临床使⽤时要掌握适应证,定期监测肝功能。
⼼可舒胶囊(⽚)常⽤于治疗⽓滞⾎瘀型冠⼼病⼼绞痛、⾼⾎压和⾎脂紊乱。
已有报道,⼼可舒可引起尿潴留,故有前列腺增⽣者和⽼年⼈应慎⽤。
通⼼络胶囊益⽓活⾎、通络⽌痛。
治疗冠⼼病⼼绞痛。
个别患者服后可出现胃部不适或胃痛,如遇这种情况,可改为饭后服⽤。
⾎脂康胶囊活⾎化瘀、化浊降脂。
⽤于治疗⾎脂紊乱。
不良反应常有胃肠道不适、胃痛、腹胀,偶见⾎清转氨酶和肌酐磷酸激酶升⾼,故急、慢性肝炎者禁⽤。
五官科⽤药⽜黄解毒⽚清热解毒。
⽤于治疗咽喉、⽛龈肿痛和⼝⾆⽣疮。
由于该药中含有雄黄,⽽雄黄中含有少量砒霜,砒霜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胃肠和⼼⾎管系统均有毒性作⽤,并在体内有蓄积作⽤,因此不宜长期和超量使⽤。
六神丸清热解毒、消炎⽌痛。
⽤于治疗咽喉肿痛、痈疡疔疮。
过量服⽤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呕吐、⼼动过缓或⼼律不齐。
由于本药含有蟾酥、雄黄,故不宜长期、超量服⽤。
黄连上清⽚散风清热、泻⽕⽌痛。
⽤于治疗⽛龈肿痛、⼝⾆⽣疮、⼤便秘结、⼩便短⾚。
不良反应为长期或过量使⽤会引起肝损伤。
⾻关节⽤药雷公藤⽚活⾎化瘀、消肿抗炎、解毒。
⽤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
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神经、⾎液、消化、泌尿、⽣殖、内分泌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功效:抗病毒药
不良反应:过敏样反应(64例占21%)、皮疹(45例占15%)、呼吸困难(17例占6%)、过敏性休克(12例占4%)、死亡(1例)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莪术油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10ml左右,患者自觉胸闷,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四肢青紫。立即停止输液,平卧,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患者逐渐好转。
02
不良反应:1988年至2005年3月,肝损害(10例)、剥脱性皮炎(1例)
03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57岁,因恶心,乏力、腹胀10余日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患者1月前银屑病服用克银丸,每次100粒(10g),每日3次。服药10余日后自觉恶心、乏力、腹胀、纳差,继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既往患银屑病1年余,病情轻,一直未治疗。体检:T36.4℃,R20次/min,P78次/min,BP110/70Kpa。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84U/L,谷草转氨酶428U/L;乙肝酰转肽酶175U/L,碱性磷酸酶256U/L,乳酸脱氢酶157U/L;乙肝表面抗原(-),抗甲肝病毒IGM抗体(-),抗丙肝病毒抗体(-),尿胆红素(+),尿胆原(+ +),总胆红素73.0umol/L,1分钟胆红素18.1umol/L。
建议: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有、使用应谨慎,治疗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
五、葛根素注射液
01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用于扩 张血管
02
不良反应: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皮疹(47例),过敏性哮喘(1例),过敏性休克(7例)、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
3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r e v i e w t h e A DR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p a t e n t me d i c i n e s a n d s i mp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o c c u r r e d
b y i n j e c t i o n s i n v o l v i n g 8 v a i r e t i e s a n d a n o t h e r 8 c a s e s w e r e c a u s e d b y o r a l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 T h e g e n d e r o f 3 3 p a t i e n t s w a s
C H E N L i h u a Z HU J i a n g Z H A N G J i f e i G U X i a o l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 Gu a n g mi n g Ho s p i t a l o f TCM i n P u d o n g Ne w Ar e a , S h a n g h a i 2 0 1 3 0 0 ,C h i n a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o r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u s e o f t h e m.M e t ho d s 3 3 ADR c a s e s r e p o r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i n 2 01 0 we r e a n a — l y z e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i n r e s p e c t o f a g e a n d g e n d e r o f p a t i e n t s ,v a r i e t i e s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o s a g e or f m s ,o r g a n s a n d s y s - t e ms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d e g r e e i n v o l v e d i n ADR.Re s u l t s I n t h e t o t a l o f 3 3 ADR c a s e s ,2 5 c a s e s we r e c a u s e d
中成药不良反应ppt
05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应对措 施及Βιβλιοθήκη 停药并就医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一旦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尽快就医。就医时应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情况,以便医 生准确判断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总结词
针对性处理
详细描述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医生可能会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 治疗的方法。对症治疗包括针对不良反应症状的药物、物理 治疗等;支持治疗则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 施,以帮助患者度过不良反应期。
中成药不良反应
目录
• 中成药不良反应概述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表现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01 中成药不良反应概述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定义
总结词
中成药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案例一:某感冒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结词:过敏反应
详细描述:某患者因感冒自行购买并服用某感冒中成药,服药后不久出 现皮疹、瘙痒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过敏反应。
案例分析:该患者对感冒中成药中的某种成分过敏,导致机体产生过敏 反应。中成药成分复杂,易引起过敏反应,需特别关注过敏体质人群。
案例二:某降糖中成药引起的肝损害
03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 表现
皮肤症状
皮疹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或丘 疹,可能伴有瘙痒、疼
痛等症状。
荨麻疹
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 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
伴有剧烈瘙痒。
皮肤瘙痒
皮肤灼热感
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瘙 痒感,可能伴随红肿、
皮疹等症状。
常见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
常见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主讲:周雪梅一、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一)药物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我国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二)中药不良反应其内容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依赖性、特异反应性、致癌作用等。
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既可以是中药饮片,也可以是中成药。
广义的不良反应概念也应包括药品的质量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伤害。
二、不良反应分类(一)病因学分类1.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该类型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使固有药理作用持续和增强。
其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以及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作用等。
苦杏仁,当大剂量服用时,脑部首先受到损害,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
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该类型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体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
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较高。
如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用量1~3g,其不良反应不严重,仅少量患者用药后有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但仍有极少数的高敏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头痛、水肿、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甚至骨髓严重抑制等。
此类伤害又可分为两种:(1)特异质反应指由于遗传因素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为患者先天性代谢紊乱表现的特殊形式,即只有在接触某种药物后才表现出来的先天性代谢异常。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对策
2 0 1 3年第 l 6期
7 3
中成 药 不 良反 应 的调 查 分 析 与 处 理 对 策
张 养 林
摘 要: 目的 : 对 中成 药不良反应进行调 查与探 讨处理 对策。方法 : 资料来 源于我 院 2 0 1 0年 1月 一 2 0 1 2年 1 2月 门诊 与住 院部 中成 药用药数据 , 实际调查到使 用中药注射剂 患者共 3 3 5 0 例, 共调查到不 良事件 2 1 0例 。结果 : 双 黄连 注射 剂、 清开灵 注射 剂 、 参麦 注 射 剂的不 良反应发 生率分 别为 8 . 6 0 %、 6 . 6 1 %和 6 . 5 6 %。 中成 药不 良反 应主要 为用 药部 位损 害、 胃肠 系统损 害与全 身性损 害 , 主 要 表现为疼痛 、 炎症 、 恶心呕吐 等。结论 : 中成 药不 良反应具有发 生率 高、 影响范围大等特点 , 应积极加强监测与对症处理 。 关键 词 : 中成药; 不 良反应 ; 中药注射剂 ; 调 查分析 ; 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 R 2 8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1 6— 0 0 7 3—0 2 近年来 , 多个 品种 的中成药 , 特别 是 中药 注射剂发 生严 重 不 良事 件或 存 在 严 重 不 良反 应 而 被 停止 生 产 或 暂停 销 售 使 用 … 。在 2 0 1 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的不 良药物反应 报 告中, 中成药 的不 良反 应排 名前 2 0 , 其 中中药注射 剂就 占了 1 7 个E 。一直 以来 , 世代 口服 的 中药改用 西化 的注射 给药 方式 , 但是 不 良反 应 事件 的频 发 , 却 引发人 们 对其 安全 性 的广泛 质 疑 J 。为此 对中成药不 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处理意义重大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定与对策论文
浅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定与对策【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品种越来越多。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表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上升,在药源性疾病上已经位居第三。
如何界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降低其发生率?······【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再评价;中药炮制;合理使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54-01近年来随着国家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对1994-2012年10月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中药以13.4%的比例位居第二,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人中,中药位居第三位,排在抗生素与解热镇痛药之后。
一般而言,按传统方法应用,多数中药是安全的。
但绝不能就此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
接二连三的中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引起了患者及广大医务人员的普遍关注。
在大部分药物中既有中药成分又有西药成分,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不是中药引起的?中药不良反应如何认定?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下面谈一些粗略的见解。
1 什么是中成药呢?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药手段,对方剂的理论及复方药理、药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后,将中草药研粉、煎煮或用酒浸泡等,加工成各种剂型的成品,就是中成药。
中成药的剂型很多,根据不同治疗要求制成不同的制剂和形态。
常见的有: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糖浆、注射剂等。
中成药与中草药水煎剂(汤药)比较,中成药用量少、疗效好、服用方便、价格便宜、便于保存、适合家庭备用。
2 一般而言,中成药可以导致以下不良反应:2.1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在中药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较大,涉及品种较多,主要表现为药疹、皮疹、哮喘、胸闷、心慌、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临床上常监的有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
2.2肾脏毒性肾毒性占中药毒性反应比例较大,且多属用之不慎、不当而引起。
中成药副作用
中成药副作用
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它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这里将以非处方药中常见的中成药副作用为例进行介绍。
中成药副作用主要包括药物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毒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等。
首先,药物过敏反应是中成药副作用的常见类型。
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对药物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等,严重情况下还可出现呼吸道水肿、心血管系统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其次,胃肠道反应也是中成药常见的副作用。
这些药物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不适感。
同时,它们还可能导致胃炎、溃疡等胃肠道病变。
此外,中成药中还存在一些植物毒素,如阿魏酸、马钱子碱等,容易导致中毒反应。
例如,某些中成药含有马钱子制剂,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昏迷甚至死亡。
最后,其他不良反应也是中成药副作用的一部分。
例如,某些中成药可能影响肝功能,导致肝损伤或肝功能异常;某些中成药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肾损伤或肾功能异常;某些中成药还可能影响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使用中成药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同时,对于有过敏史、胃肠道易敏感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慎重选择使用中成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不适反应,以便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
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60例分析
性紫癜等 , 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 下降 2 , 例 雷公藤总甙片
.
2结果
引起粒细胞减少 1 , 例 银杏 叶片引起虹膜出血 1 , 例 灭澳灵片
引起过敏性紫癜 l 。 例
2 1不 良反应 与年龄 的关系及 出现的时间 6 例 中男性2 例 , . 0 8
女性 3 例 ; 2 儿童 1 例( 0 0 , 2 2 .%) 青壮 年 3 例( 5 0 , 3 5 .%) 老年 3 4神经系统ADR 双黄连注射 液引起剧烈头痛2 , . 例 清开灵 1 例(50 ; 5 2 .%)年龄最小 4 个月 , 最大 7 岁。不 良反应出现时 注射液 引起精神症状 3 2 例。临床症状 多为头痛 、头昏、失眠。 间:即刻型( ~3 mi)5 5 .3 ,快速型( ~7 h 1 例 考虑 中药制剂 中多含有大分子物质 ,具脂溶性 ,可透 过血 一 2 0 n 3 例(8 3 %) 1 2 )5 (5 0%) 2 .0 ,迟缓型(2 7h以上)0 (6 6 %) 1 例 1 .7 。 2 2不 良反应与剂型 、 . 给药途径的关系 注射剂5 例(66 %) 2 8 .7 , 脑屏 障进入脑组 织,导致 中枢 兴奋性增加 。
吐、面色苍 白、心慌、血压下 降或升高 、心律不齐 、呼吸困 4 3 AD . R与药物 剂型的关系 不 良反应 中注射液的发生率 占
难 、发绀 、哮喘等 。引起药物 为 :清开灵注射液 、双黄连粉 8 .7 6 6%,中成药不 良反应与剂型的关系较大 ,在 所有 的中成 针剂、刺五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 、六味能消胶囊 。
1资料来源与方法
通过 网络及手工检索收集 1 9 ~2 0 年国内医药期刊发 致肝损害各 1 , 96 04 例 壮骨关节丸致肝 损害2 例。 表的中成药 制剂 不 良反应 6 例 ,并对患者年龄、用药情况及 3 3血 液系统 ADR 主要症状 为 :出血 、血小板减少 、过敏 0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中成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其疗效确切稳定、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和保存,深受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的重视,中国现有的中成药有8 000余种,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品种和新剂型也相继出现。
随着中成药的普及,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凸显。
两重性是药物的基本特性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即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以引起不良反应。
标签:中成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很多患者受中成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适当或滥用中成药,以至起不到应有的疗效,不仅造成了中药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严重地影响了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
正确合理使用中成药,包括辨证地选择药物的品种、剂型、用法、用量、使用疗程、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引发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
近年来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中成药尤其是中成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在逐年成倍增长[1-2],合理使用中成药,并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意义重大,本文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加以分析。
1 产生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1.1 药物的自身因素药物本身具有两重性,中成药也不例外是一把“双刃剑”,其即可起到防病治病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3]。
某些中成药还含有毒性成分,如朱砂、蟾酥、川乌、马兜铃、细辛等,过量或长期使用即可引起中毒,导致机体内各系统的异常表现,还有中成药包装说明不清晰,或中药被农药、化肥污染变质,假冒伪劣品种混杂也是导致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1.2 不合理用药大部分患者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中成药无不良反应,在剂量方面要求不严格,随意增加药量或长期服用造成蓄积,导致患者超剂量服用。
有的患者自行加量服用,如马兜铃、关木通、鸦胆子等超量或长期服用很容易出现肝肾方面的副作用甚至会造成成瘾性[3],超剂量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例子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例子
中成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尽管中成药在
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它们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例子:
1. 朱砂类中成药:朱砂是一种常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成分,但过量服用或长期
使用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口干、心悸、口渴、肢冷等。
2. 雄黄类中成药:雄黄具有清热解毒、杀虫驱蛇的作用。
然而,滥用或过量使
用雄黄类中成药可能导致中毒反应,包括头昏、恶心、腹痛、腹泻等。
3. 附子类中成药:附子被广泛用于祛寒、温补的中药方剂中。
然而,如果使用
不当或剂量过大,可能引发中毒反应,表现为心慌、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
4. 金银花类中成药: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解表利咽。
但如果过敏体质的人
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5. 甘草类中成药:甘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草药,在舒肝、解毒、和中药方剂
中常被使用。
然而,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甘草类中成药可能引发低钾血症、水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成药的剂量、使用频率、个人体质等因素
密切相关。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使用,并及时告知医生任何不良反应的出现。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
13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
崔晓荣*, 石春生#, 宫淑艳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密云医院药剂科, 北京市 101500)
中图分类号 R282.71; R93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1) 23-2191-03
摘 要 目的: 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 (ADR) 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 2007 年 1 月至 2010 年 6 月收集的 136 例中成药 ADR 报告, 按患者年龄、 性别、 给药途径、 引起 ADR 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进行统 计和分析。结果: 136 例 ADR 涉及药品 41 个品种, 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 119 例、 26 个品种。引起 ADR 的主要品种为心脑血 管疾病药品。ADR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重视中成药 ADR, 慎用中药注射剂,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 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 vs. contr愈 23 (57.50) 14 (35.00)
总有效率 6 个月内复发 * * 38 (95.00) 2 (5.00) 31 (77.50) 8 (20.00)
不良反应 服用 SASP 后 , 部分患者出现食欲不振 、 恶心 、 呕吐 , 对症 处理后缓解。 2.5
Analysis of 136 ADRs Induced by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UI Xiao-rong,SHI Chun-sheng,GONG Shu-yan(Dept. of Pharmacy,Miyu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jing Medical Colleg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500,China)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痛、 睡 、 嗜 口唇 、 部 或肢 体 麻 木 、 面 言语 不 清 、 肉震 肌 颤 、 体 抽 搐 。如 云南 白药 、 根 素 注射 液 、 黄解 肢 葛 牛 毒片 、 舒筋 活络 丹等 。
14 心血 管 系统 不 良反 应 主要症 状表 现 为胸 闷 、 .
收 稿 日期 :0 1— 1—1 21 0 0
的 高热 、 烦躁 、 昏谵 语 和小儿 痰热 惊厥 等 。对发 热 神
患者 , 首先 辨别 其 邪 在 表 在 里 , 是 半 表 半 里 , 应 还 因
及 增 效减 毒原 则 , 能相 同或 基 本 相 同 的 中成 药 原 功
则 上 不宜 叠加 使用 , 性 峻烈 的或 含 毒性 成 分 的药 药
1 8 皮肤 不 良反 应 临床 表 现 为 皮 肤 瘙 痒 、 麻 . 荨
应 临 床症状 多种 多样 , 以发 热 、 肤 过 敏 最 常见 , 皮 多
表现 为过 敏性 药疹 或 荨 麻 疹样 皮 炎 , 全 身 或 局 部 在
相继 出现 高 出表皮 、 大小 不等 的鲜 红色斑 丘 疹 , 面 疹 皮肤 潮红 、 痒 , 之可 退色 。有 时可见 全 身肌肤 灼 瘙 压 热如 焚 , 或致 全身剥 脱性 皮炎 , 可表 现为 过敏性 紫 还 癜 和过敏 性休 克 。 1 2 消化 系统不 良反 应 是 最 常 见 的 中药不 良反 .
此, 目前 清开 灵 注射 液 说 明书 中已 注 明有 表 证 恶 寒
发热 者慎 用 。再 如安 神 的 中成 药 也 有 几 十 种 , 亦 但 各 有 特点 , 砂安 神 丸 重 在 清 心 火 、 烦 热 , 用 于 朱 除 适
物应 避免 重复 使用 , 合并 用药 时 , 注意 中成 药 的各 药 味 、 成分 间 的配伍 禁忌 , 各 一些 病证 可采 用 中成药 的
中成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中华跌打丸 风痛灵 跌打丸 皮炎宁 玄麦柑橘冲剂 加味逍遥散 正红花油 正天丸 片仔癀 华陀再造丸
防风通圣丸 复方炉甘石 补中益气丸 良附丸加味 乳腺康 国公酒 白降汞软膏 妇宁栓 克银丸
治伤散 治癫丸 金匾肾气丸 复方丹参片 复方参液 复方甘草片 复方青黛丸 复方瓜蒂 复方草珊瑚片 复方穿心莲 保济丸 消咳喘糖浆 消渴喘糖浆 消渴丸 消炎解毒丸 消炎利胆片 消肿片 消痔片 咳特灵
元胡止痛片 心肝宝 心脉宁片
中成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烂 内服致固定性药疹,全身荨麻疹型药疹,孕妇过敏型药疹,冲服致过敏:周 身丘疹或风团,痛痒,头痛,高热,休克症状
内服致过敏性斑疹块 乳香、没药致过敏:丘疹。水泡。 内服致血尿,停药自愈 内服过量致复合中毒:眼脸浮肿,会阴、下肢水肿,水泡,溃疡,肾损伤 新生儿内服中毒致心律失常,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致过敏:全身瘙痒,皮肤 风团块,休克症状,内服致胎动,胎漏,先兆流产 内服致过敏:手足瘙痒,心慌不安,停药自愈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外搽头部引发支气管哮喘 外敷致过敏:敷处肿胀,紫红色,奇痒,大水泡, 内服致齿龈渗血,原症状加重一 内服美国人参丸致猩红热样药疹 内服致皮疹,表皮坏死,溶解型药疹 内服致猩红热样药疹,胸背部、外阴、股内侧潮红,肿胀,丘疹,瘙痒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 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黑便,呕血 内服致中毒:脐周与下腹疼痛,肾损害 内服致周身风团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心绞痛,大汗 内服致尿失禁,血小板减少,过敏:胸闷,心慌,腹痛,恶心欲吐,奇痒 外贴致过敏 过量服用致中毒:面色苍白,气喘,心力衰竭 内服致过敏性肺泡炎 内服或内服兼外用致中毒:全身麻木,心率加快,周身发冷,血压下降,死 亡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致大疱性药疹并肝功能损害,致支气管哮喘,长期 服用致成瘾 内服致腹泻. 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内服致过敏反应。 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 部浮肿,心率快 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服之过敏:全身瘙痒,伴丘疹,烦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成药在我们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用泛围越来越广,服中成药也必须要知道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七厘散、狗皮膏、万应膏、金不换膏
这些药物局部外用时,很容易被皮肤吸收,轻者发生局部炎症,重者引起全身中毒。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后果相当严重。
如用于下肢溃疡、神经性皮炎、酒糟鼻等,更容易引起过敏,所以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当提高警惕。
六神丸
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症。
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
例如一位患者因患疖肿与咽喉干痛而服六神丸后,竟产生皮肤奇痒、烦躁不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胸闷不适、喘气困难、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症状,经过及时治疗才转危为安。
这主要是因为该药含有蟾酥等有毒成分,因此患者切勿乱用。
逍遥散
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倦怠无力等症。
有患者因患三叉神经痛而服用此药,结果一周后出现点状粉红色丘疹(属于药疹的一种),既感寒冷,又发高烧,头部胀痛,无法入睡,同时面部及下肢也都出现了浮肿。
停止服药后对症治疗方获痊愈。
三仙丸、安宫丸、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
这类药物都含有朱砂(硫化汞),久服可导致汞中毒。
如脑外伤患者长期服用安宫丸,会出现腰痛、少尿、血尿、蛋白尿,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又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患者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容易引起口腔炎、恶心呕吐、蛋白尿、赤痢等慢性汞中毒。
云南白药
既可止血又可祛淤,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外伤的治疗,而且在治
疗胃肠、子宫出血等方面,也有明显的疗效。
但有人误以为服用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于是超量服用,以致发生中毒事故。
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慌、呕吐、胸部灼痛、口舌与四肢麻木,甚至产生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症。
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避免叠加用药。
目前我国约有200多种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虽然比例不大,但很多老百姓缺少专业经验,不了解药物成分,容易与西药叠加服用,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2、读懂药品说明书。
拿到中成药后,首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症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吃药。
3、吃中成药要做到“中病即止”。
除了一些治疗慢性病或者补益类的中成药可以在医嘱下吃一阶段外,大部分疾病在病情好转后,都要立即停药,不可长期服用。
有些药的毒性虽小,但长期蓄积可致中毒。
4、避免经验用药。
很多人会凭借别人的推荐、对药名的简单理解以及以往的亲身经验自己当起“医生”,甚至私自增加用药量。
但因为体质、患病原因、具体症状的不同,在用药方面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