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认识六经
(一)六经概念不同: 《灵枢 ·经脉篇》三阴是指: 足太阴脾、手太阴肺; 足少阴肾、手少阴心; 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 三阳是指: 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 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 这里的六经(三阴三阳)实质是指五脏六腑(六脏六腑)及其 十二经络。
《伤寒》的六经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而是八纲概念, 实为六经病提纲即: 三阴证是指: 太阴病即第275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其证为在里的阴证,虽有太阴之名,但不同于足太阴脾, 也不同于手太阴肺; 少阴病即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为在表的阴证,虽有少阴名,但不同于足少阴肾,也不同 于手少阴心; 厥阴病即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 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证为在半表半里的阴证,虽有厥阴名,但不同于足厥阴 肝,也不同于少厥阴心包。
辅助提纲: ①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每-个病位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桂枝汤证 大青龙汤证 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葛根汤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 3.症(状) ① 病、证的诊断标准,多是由“症”组 成。如“中风”。 ② 症的辨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了 基础。如四诊。 ③ 辨症多蕴含在辨病、证之中。
(三)《伤寒论》以症为主要目标的论治法 阳明 1. 三急下证:252、253、254;320、 少阴 321、 322。 2.四逆汤证:323 (四)结论 以上辩证、辨症的诸多标准,均为网目,病(纲领) 与证、症(网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疾病诊断和 论治的有机整体。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领会、 贯通,临床当可思过半点,我们应继承发扬。
病性 阳
病势 初起
阳
极期 (盛阳+热邪) 后期
阳
阴
初期
阴
危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心包。
复杂 (寒热)
复杂
三、六经传经学说 (一)六经的含义
(二)三阴三阳的含义
(三)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含义
(四)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含义非生理而是病理。
病名 太阳 (病) 阳明 (病) 少阳 (病) 太阴 (病) 少阴 (病) 厥阴 (病)
病经 足太阳经、腑。体表。 根于膀胱、肾。 手、足阳明经。肠胃。涉及症状广。 主要突出足经。 胆经、胆腑、三焦。 (在经恶寒,入腑化热) 脾经、脾脏。 太阴肺的病变见于太阳变证。 心、肾、肾经。
病:病程全过程的根本性 矛盾。 (四)病、证、症 之间 证:疾病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的关系
症:是病和证的表象,是确诊疾 病、分析证候的依据;也是 判断疗效的依据。
<二>《伤寒论》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 二 《伤寒论》辨病、辨症、 结合的体系 六经辩证:辨病、辨症、辨证论治相结合 的有机体系 (一)从篇名看: 1.理论论述、操作方法等命名:辨脉法、 平脉法、伤寒例等——非以辨病、证、命名。 2.涉及治疗的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命 名。
祝味菊对《伤寒论》六经概念的现代认识
[ 2 ] 国家 技 术 监 督 局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 中 医临 床 诊 疗 术 语 - 证候部分 [ S ] . 北 京 :中 国标 准 出版 社 ,1 9 9 7 .
中 国 医药 科 技 出 版 社 ,1 9 9 7 .
[ 4 ] 冷方南. 中医 证 候 辨 治 轨 范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 9 8 9 . [ 5 ] 马 宝 璋 ,欧 阳 惠卿 , 吴高嫒 , 等. 中医 妇 科 学 [ M] . 上海 : 上 海 科 学
光 明中医 2 0 1 3年 9月 第 2 8卷 第 9期
C J G MC M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l 2 8 . 9
・1 7 8 1・
【 经 典 温课 】
祝 味菊对《 伤寒论 》 六经概念 的现代认 识
李金 明 傅 文录
述, 更是 其对 《 伤寒论》 六 辨 证 提 纲 学 术 观 点 的发 挥 , 而《 伤寒 新义 》 与《 伤寒 方 解 》 更 能 体 现 出 他 对 伤寒 辨
证 之理 解 。就此 问题 , 笔 者 认 为 有必 要 进 行 深 入 学 习 与体 会 。 调肝 或扶 脾 或 活 血 或 化 痰 湿 。常 用 柴 胡 疏 肝 解 郁 调
参 考 文献
[ 1 ] 李美 芝.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的诊 断 与 治 疗 [ J ] .中华 妇 产 科 杂 志 ,
2 0 0 2 , 3 7( 7 )i 4 4 4 .
六经八纲方证解析《伤寒论》
六经八纲方证解析《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学著作,它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力。
在《伤寒论》中,内容丰富,但也有复杂的构架。
在当今的医学研究中,《伤寒论》的内容要得到准确解释,六经八纲方论是不可或缺的。
一、六经《六经》是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发展重要的原点,是中国古代医学科学及后来儒家医学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医学思想的典范。
经囊括了古代医学技术的基础内容,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以及《青囊经》等。
二、八纲“八纲”是古代中国的医学术语,是指诊断病情的八个方面,包括病因、证候、温度、病度、辩证、治则、病症和实质。
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思想的特点,是古代中国医药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当今中医药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方论方论也称方剂论,是研究药物治疗的基础理论。
方论认为,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仅受到病因的影响,还受到病人的体质和诊断的影响,以及药物的药效特征影响。
《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科学的精髓,其中的理论体系和观念深入探讨了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
而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的理解,六经八纲方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六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并根据六经提出的有关医学理论来探索《伤寒论》的内容。
六经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和《青囊经》,从总体上了解《伤寒论》,深入理解它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建立诊断准则和疗法,以及更精准的治疗。
从八纲的角度来看,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被引入到对《伤寒论》的解读中,从而使药物的使用更加精准、规范。
“八纲”概括了诊断的八个方面,包括:病因、证候、温度、病度、辩证、治则、病症和实质,涵盖了常用的诊断状态,它是找到病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另外,《伤寒论》中也包含了种种技巧、技术和方针性指导,这些恰当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伤寒论》的内容,更好地应用他的理论观点,引导我们制定更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案,以达到更优良的治疗效果。
第六章 《伤寒论》
第六章《伤寒论》一、《伤寒论》问答1.什么是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三者有何不同?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统领手足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
它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不同阶段,也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
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
它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立法处方等问题的基本法则。
2.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与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关系。
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证自然也不例外。
一方面,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各经病均会累及所系的脏腑。
如白虎汤证既是六经之阳明热证,但同时也是胃热证候;三承气汤证既是阳明腑实证,也是胃肠燥实证。
其他经络同样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从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十二经脉受邪之后,所循部位均会出现相应证候。
如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至足,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痛、腰疼等证。
其他经络亦是如此。
三阴经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象三阳经那样显著,但其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都与经络的循行不无关系。
概括而言,六经辨证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体系。
但值得提出的是,它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而且也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一般的规律。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浅议摘要】《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提出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
该书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方法,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
由于该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经得起长期的历史检验。
它的成就,不仅在于为诊治外感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
自唐迄今,从不同角度,研究《伤寒论》者,不下数百余家,这是任何古典医籍所不能比拟的,足可见其影响之广。
此外,本书所载的方药,选药精当,组方严谨,针对性很强,应用得当,疗效佳良。
后世方书多是根据本书组方用药的精神来加以扩充发展的,尤其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经方广泛地用于临床,如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茵陈蒿汤治疗黄疸;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白虎汤治疗乙脑等,多能取得满意效果。
这说明《伤寒论》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它无愧于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更无愧于后世医家称《伤寒论》为“方书之祖”,誉仲景为“医中之圣”。
《伤寒论》在古典医籍中,以辨证论治著称,辨证论治的精神贯穿全书。
它以六经所系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反映的症候为基础,它的具体内容是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结合,而六经辨证可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初探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经典之一,是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书。
其中,六经传变是《伤寒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研究疾病的传变规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六经传变,是指人体经脉的传导变化。
《伤寒论》认为,人体经脉分为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每一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病理变化规律。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常常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和病变的程度。
六经传变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表及里。
病变往往先从表面的经脉开始,逐渐向深部的经脉传变。
例如,感冒初期的症状多表现在太阳经上,随着疾病的加重,可以波及到其他经脉。
由里及表。
病变也可以从深部的经脉开始,逐渐向表面的经脉传变。
例如,中暑等疾病可以先波及到太阴经,然后再扩散到其他经脉。
上下相随。
有些疾病的传变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也有些疾病是同时影响上部和下部的经脉。
例如,肝炎等疾病可以影响肝经和胆经,同时对上下两部位造成影响。
左右相连。
有些疾病的传变会同时影响左右相对称的经脉,例如,风湿病等可以同时影响太阳经的左右两侧。
阳证以热、寒、温为主,阴证以虚、实、痰为主。
不同的经脉和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六经传变是《伤寒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为医生判断疾病的位置和程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试论《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
试论《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引言《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通过对疾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的探讨,为后世中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中,六经传变是指疾病在不同阶段中经历的不同变化,对于了解疾病发展规律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试论《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六经传变的概念在《伤寒论》中,六经传变指的是疾病在不同阶段中,症状表现在经络中的传变规律。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是连接各个器官和组织的通道,疾病通过经络的传变反映在症状上。
根据六经分类,疾病在不同经络中的传变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这种变化规律可以指导中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二、太阳经变化规律太阳经是人体三阳经络之一,主要与外界环境的寒邪有关。
太阳经变化规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表证阶段太阳经受寒邪侵袭后,开始出现寒性表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此时,治疗重点是解表祛寒,通络发汗。
2.里证阶段若未及时治疗,太阳经寒邪渗透到深部,进入里证阶段。
症状表现为高热不退、口渴喜饮、脉象浮数等。
治疗应重点祛除里邪,宣肺降逆。
3.行证阶段若未有效控制,太阳经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行证阶段。
此时,病情较严重,表现为痰喘、抽搐、反身等症状。
治疗应重点暖阳化湿,疏通经络。
三、少阳经变化规律少阳经是人体三阳经络之一,与外界的风邪关系密切。
少阳经变化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阳明证阶段风寒邪侵袭少阳经后,会引起阳明证阶段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目赤、耳聋等。
治疗重点是祛风散寒,清热解毒。
2.少阳证阶段若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可发展到少阳证阶段。
症状表现为阴阳失调、呕吐黄胆、心悸等。
治疗应重点舒展肝气,调和阴阳。
3.行证阶段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时,少阳经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行证阶段的症状。
表现为头晕、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等。
治疗应重点利湿化瘀,通络止痛。
结论《伤寒论》中对于六经传变的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中医师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指导。
中医-伤寒-六经辨证
精选2021版课件
22
• 3.表里同治:
• 病势缓者,可用表里同治之法,虽同属 表里同治之法,由于表里证势不同,故 治疗时,又有偏于表,偏于里或表里均 衡的治法。
精选2021版课件
23
• ① 表里同治,治偏于表: 如: 大青龙汤。方 中重用麻黄(六两),石膏(如鸡子大)。
• ② 表里同治,治偏于里: 如: 桂枝人参汤。 方用理中汤+桂枝。
•
急证----抵当汤
精选2021版课件
42
6.太阳病兼证
• 太阳病兼证: 太阳病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本证外又兼有其 它的证候,因此在治疗上除了用治疗本证的药物外, 还应加上治疗兼证的药物。其治疗原则是在主方中随 兼证进行加减如: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等。
精选2021版课件
43
7.太阳病变证
• 太阳病变证: 疾病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已无六经病证可 循的称为变证,治疗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 证治之”。
精选2021版课件
26
二、太阳生理:
• (一)太阳的阳气: 阳气最盛。 • 太者,大也。“太”又有开初之意。如《
内经》“太阳为开”。太阳又称为“巨阳, 老阳”。太阳是指阳气较多的意思。三阴 三阳是按照本经所含的阴气或者阳气的 多少来分类的。太阳为人体最大的阳经 ,因太阳的阳气多,故抵御外邪的能力 强。
,四肢逆冷。
热化:心烦不眠,口干,咽痛。
厥阴 烦满而囊缩 病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 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精选2021版课件
7
名
《素问·热论》六经 《伤寒论》六经
称
治 汗下二法。
汗、吐、下、和、温、清
法
经云:“未满三日,可汗 、消、补、针灸、水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建立六经辨证的概念。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
证是什么?证就是证据,人体排病的证据。
这个证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为两大类:阴阳,表中里。
阴阳,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阴就是寒,阳就是热还不太一样。
伤寒论中的阴阳,是一种能量多少的划分,也可以说是气血津液多少的划分。
阳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亢奋的反应。
阴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衰沉的反应。
亢奋为阳证,衰沉为阴证。
为什么会亢奋,又为什么会衰沉?原因就在于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
气血津液足,兵强马壮,病邪来侵袭时就会亢奋。
气血不足,无力打仗,就会衰沉。
打个比方,正常健康的人气血满格是100%。
当气血低于50%时,人体气血已经不足了,只能保命,无力发起大规模战争,于是面对疾病的侵袭反应就衰沉,只求自保。
当气血还比较足,大于50%时,有能力拒敌于外,就会亢奋,不仅要自保,还力求把病邪最大程度的排出体外。
《伤寒论》中的阳,指的就是气血津液。
比如太阳表实证,全身疼痛,伤寒中说这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
阳气重,就是气血津液都跑到体表而又无法汗出,于是肌肉疼痛。
再比如伤寒中说此为亡阳也,指的也是气血津液,而不是说阳气都没了,只有阴了。
阴阳互根,是没办法分开来讲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种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以上是《伤寒论》中阴证和阳证的划分。
下面说说表中里。
表中里指病位,病在表,病在半表半里,病在里。
表就是皮肤肌肉筋骨这些外层组织。
里就是大小肠胃这些消化管道。
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
有了阴阳和表中里,二三得六,表阳,表阴,里阳,里阴,中阳,中阴,这就有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
(提醒:伤寒的六经辨证,和内经体系中的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只是名字听着一样。
要注重实质,而不要被形名所惑。
)伤寒的辨证思路是,先辨六经,确定表里阴阳,再结合寒热虚实,确定疾病的性质,最后再结合方证,确定治法和方剂。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之宇文皓月创作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实质为邪袭太阳,经气晦气,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晦气,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实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缺乏证,但亦有脾阴缺乏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示,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结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纷歧,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尺度,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纵方法论述者采取“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取“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含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示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尺度。
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它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不过两者又有所不同,《素问·热论》中的六经,虽以六经作为分证的纲领,但只论述了六经的热证、实证,未具体论述六经的虚证、寒证。
在治疗上也只简单地提及汗、下两法。
而《伤寒论》的六经则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及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因此,《伤寒论》的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六经辨证,其主要根据则是来源于六经中病证、脉象等各方面,所以《伤寒论》每篇首,载有“辨× ×病脉证并治”。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因此,综合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加以分析、归纳,别为某经病证,这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现就六经病证依次简述于下:太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
凡外感风寒之邪,自表而入。
每先入犯太阳,故太阳病对出现于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太阳病以“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初期出现此项脉证的,叫做太阳病。
太阳病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型。
太阳表证,又因病人体质不同,虽然同是感受风寒之邪,却有中风和伤寒两种不同类型:中风的主要脉证: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
其病机为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由于具有自汗、脉缓等特征。
故又称为表虚证。
伤寒的主要脉证: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周身或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呕逆、脉浮紧等。
其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凝滞。
由于具有尤汗、脉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
太阳里证,有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研究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研究
: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著作,作者为临床医师张仲景。
它把我国最古老的临床诊
疗经验、医学理论以及历代名家的学说以及思维模式完美的进行了结合,结果是一部极受
人们推崇的名著,塑造了古代中医的形象。
《伤寒论》为封建时代传统儒家医学的代表作之一,论述了伤寒项目包括六经鉴证和
八卦辨证等内容。
泰山六经辨证是六经鉴证体系的基础,包括阴阳、内外、脉象、温凉、症状、取舌以
及脉象的鉴别,既然有了基础,那就可以进行六经的辨证治疗了,即对症状、病因等特征
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症下药。
《伤寒论》所述的进一步拓展了六经的辨证,提出了“八卦辨证”的概念,将中国古
代八卦与辨证相结合,以“ 金木水火土”、“四诊(八诊)字之正”等原则为基础,将
病理、症状进行综合判读,以辨识病机,从而把握病情真伪,用以指导了医疗实践。
六经鉴证以阴阳之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为基础,将诊断、病理、治疗和药物
联系起来,加以系统思维,分析和比较病症,以因果推理的方式来识别病机,以指导实践。
八卦辨证法系统归纳了伤寒论中的八诊辩证,将面部如火状、八诊(四诊)字,以及
脉象、取舌等精确的诊断,进行综合研判,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法精准定位病因,以制定
见病机的病治方案,大大拓宽了医生治疗的思路和办法。
因此,《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六经辨证与八卦辨证法,是一种以阴阳、五行、病理和
症状分析以及实践操作,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理论体系和运用方法。
该体系的优势就在于,它将古老的医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加以分析和系统化,使
得传统中医辩证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给日后医师在诊断过程中,提供了科学可靠的
指导。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的六经辨证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为纲,通过分析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来辨明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一种方法。
对于六经辨证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六经的含义。
六经并不是指具体的六个经脉,而是指人体遭受病邪侵袭后,邪正交争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六种不同的病理阶段。
这六种病理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了人体对病邪的不同反应状态。
具体来说,太阳经是人体表层的卫气所在,主司体表的阳气,抵御外邪侵袭。
阳明经是人体内里的大肠和胃腑所在,主司消化功能,与气血生化有关。
少阳经是人体半表半里的区域,主司气机的疏泄和津液的代谢。
太阴经主要对应脾脏,主司运化功能,与水谷精微的化生有关。
少阴经主要对应心脏和肾脏,主司全身的阴阳平衡和津液代谢。
厥阴经主要对应肝脏,主司疏泄功能,维持气血的调和。
通过对六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分析病因、病位、病性,从而制定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在六经辨证中,除了辨明六经的证候外,还要注意辨明邪正交争的状态、病邪的传变趋势等,这些都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理解《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需要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掌握六经的证候特点和治疗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探索。
试论《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
试论《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
2.《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依据
3.六经传变的规律
4.六经辨证方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5.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六经传变的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以期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依据
《伤寒论》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由六经组成的,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
这六经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并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六经之气相互协调,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然而,当外邪入侵时,六经之气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六经传变的规律
1.阴阳消长规律:六经传变过程中,阴阳之气相互消长,阳消阴长则病在阳经,阴消阳长则病在阴经。
2.气血循环规律:六经传变与气血循环密切相关,气血由阳入阴,由阴出阳,阴阳气血相互贯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3.经络传导规律:六经传变过程中,外邪通过经络传导,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病邪在经络中传导,导致疾病的发展。
四、六经辨证方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六经辨证是中医学治疗急性热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六经传变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病位、病性和病势,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质和病史,进行准确的六经辨证,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结论
《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中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什么
六经指的是什么
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出自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
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其间张氏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
廖厚泽
六经是经络论、脏腑论、标本论、逆从论……等概念的具体应用,四诊八纲无不以经络论作为论证基础。
柯琴说六经非经络之经,其说非是。
六淫之中人也,从皮部以致内舍脏腑,内外相感莫不藉经络之有机联系。
故《内经》云:“邪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伤寒论》太阳病有中项中背之别,中项则头项疼痛,中背则背强几几也。
阳明亦有中面中膺之别,中面则目疼鼻干,中膺则胸中痞硬也。
少阳有中颊中胁之别,中颊则口苦咽干,耳无所闻,中胁则胸胁苦满,此即“中阳溜经”之意。
又云“邪中于阴,从臂洐始,自经及藏,脏气实而不能容,则邪还于腑”,故《伤寒论》三阴皆有自利证,是寒邪还腑也。
三阴皆有可下之证,是热邪还腑也,此岐伯“中阴溜经”之意(参见柯琴《伤寒论翼·风寒辨惑第四》)。
不独六经各有伤寒,且各有杂病。
故不论何种疾病,似皆可为六经所统摄,故六经非专为伤寒一证而设也。
六经实统摄十二经,以手经统摄于足经故,是一璘一支的关系。
故《伤寒论》不言十二经,但只言六经,足经统摄手经也。
例如,少阴病是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俱病的见证,其浅者为在表,为经病;其深者为在里,为藏病,表里又可互见。
又如,太阳经病即膀胱经病,其标为头痛项强,其本在膀胱与小肠也,故其入里则有膀胱四大腑证(蓄水、蓄尿、蓄血、癃闭)。
而膀胱又何尝与小肠无关呢?按子午流注规律,“小肠为膀胱之上游”也。
六经又非孤立为用,又如太阳为寒水之经,阳明为燥金之经……,故有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等口诀。
何以言太阳寒水呢?以太阳发热恶寒,始因冬不藏精而阴亏,继而为风寒所束,反作用于肾,故阴元最易为之所伤。
其病因寒
于外,实因阴亏于内;因寒化热,热伤肾水,故以寒水二字统其意。
故太阳伤寒,桂枝汤中比佐芍、草、枣以“存津液”,太阳温病必注意清热育阴等。
所谓阳明燥金者,以阳明为燥土,然何以与肺金相干呢?以肺胃在气化上关系至大,故有阳明随太阴之均衡与否而升降之说,肺气不降,则胃气亦不降也。
承气汤用硝黄必伍枳朴(调胃承气汤之用神不在攻下,故不伍枳朴,仅伍以甘草,以甘缓之),他经准此,不赘,这是气化论。
以上是六经之常道观,亦即“有”部之学问。
如细究外感热病之机转,从“无”以观“有”,则规律更加复杂。
试观《伤寒论》论阳明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论少阳又有“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之说,岂不与《素问·热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说相悖乎?如果把《伤寒论》的这种论断,说成错简或传抄之误,未尝不可,如果不这样轻率,就此深入研究一下三阳经之机转,亦可导致一下几个论断:
(1)太阳为阳中之阳,少阳为阳中之阴,两样合明为之阳明,故其传变规律为太阳——少阳——阳明,故曰“阳明为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有的读者,认为此话意为伤寒传至阳明则无所复传而自愈。
其实是说有死之虑,下之则愈。
正因如此,在临床上是否在阳明清下之后还有可能再来一个“往来寒热”的少阳证呢?阳明为里,里实已成,复出半表半里的可能性有多少呢?由是观之,伤寒传变当是太阳——阳明——少阳的规律了,于是就不能以《伤寒论》行文的撰次而拘其说。
(2)少阳居于太阳(表)与阳明(里)之间,是两端中的任何一点,但不必绝对是中点,可能偏于表,也可能偏于里,其具体所在,当以临床见证定之。
如是说来,论少阳的口诀当是“半表里”,而不当是“半表半里”。
了彻是意,方可理解少阳篇的处方大都是偏表偏里、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的不同见证,以药味之阴阳或其比量的不同来加以校正,以收补偏救弊之用。
例如小柴胡汤,“君”柴胡以行诸药入少阳,升清以化浊;“臣”芩夏以解寒热,热盛口苦甚者,重用黄芩;寒多呕多者,重用半夏。
寒多者加桂姜,热多者加芒硝、牡蛎。
桂枝汤.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等汤之法,亦皆由是而起也。
此丹医关于柴胡汤之胜义也。
(3)从“有”部观之,外感热病皆起自太阳,但亦有直中阳明、少阳或直中三阴或“两感于寒”者等等之类。
但从“无”部观之,大可非是。
人中外邪,当其始见六经形证之前,其人是否仍处于阴平阳密、天地交泰的“中和”状态呢?当然不能这样认为,故《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其意也。
这是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再说在外邪既中之后,尚未见六经形证之前(即在医学上处于所谓潜伏期之时),人身形证,可用六经中哪一经来解释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以上第一个阶段,当属阴阳失和,六经俱病;第二个阶段,是即少阳病阶段。
盖经曰少阳属胆,为十二经之主,为三阳之枢,亦曰祖气。
祖气病,则阴阳随有偏胜,枢纽病,则阴阳争战,因而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或但热不寒。
由是观之,三阳传变次第,岂不该是少阳——太阳——阳明的规律吗?
以上观念非为诡辩,实有助于对六经正义之全面了解。
纵观以上各论,“六经非为伤寒而设”实有胜意也。
温热家所谓的卫气营血以及三焦之说,其体仍不离六经,唯用上有殊耳。
试观叶天士所谓“温病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苟与伤寒六经拘求其异,大可作许多文章,但从“体”上观之,根本则同。
其所以“上受”,亦因头项部位口鼻之见证而言。
首先犯肺,不亦在表吗?逆传心包,以心胃在经络“里支”乎为表里,不亦阳明乎?陆九芝所谓“自来神昏皆属胃家”,是其意也。
复观叶氏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此虽下里巴人之音,亦不过六经之变说耳。
所谓卫者,不亦表乎?汗之者,不亦解表透热以和荣卫乎?在气者,治以清气诸药,不亦阳明清法下法之变称乎?所用汤剂不亦白虎、栀子、承气之类乎?卫之后方言气者,《伤寒论》不亦有“本发汗而复下之,治之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之论乎?所谓清荣法者,亦下后之变证,其治主在阳明,叶氏用犀角、元参、羚羊角,是适应温病热盛之特征的用法,其法可采但非必采,不论如何亦不能说神昏不
在六经之内。
所谓“入血直须散血凉血”者,所用丹皮、地黄、知母、百合不亦在《金匮》中有之?所用加减复脉汤不亦《伤寒论》之炙甘草汤去归、桂之类乎?所加“甲”者,不亦在伤寒火逆变证之中乎?总而言之,不能因治方之异,而说明卫气营血与六经正义有何本质的不同。
至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三焦”论治立说,其实全书无出仲景绳墨之外,“新瓶旧酒”徒乱后学耳目,无甚可取。
王孟英说他“未读《内经》”,徐霖说他“医道罪人”,诚属正见。
况吴氏尚不知三焦在名象上究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