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着装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教师着装得基本要求及原则《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着装得要求就是:衣着得体,举止文明。
我学区教师着装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等‘六忌’”。
(一)整洁大方,具有职业性教师仪表在学生得心目中具有职业美,整齐、清洁、大方得服饰搭配不仅仅会受到学生得欢迎,同时也展示着教师职业得风采与魅力,特别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得着装更有严格得要求,必须符合教师职业规范与日常行为守则。
女教师不应穿露背装、吊带装、超短裙上讲台,发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师不应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发型要整洁大方、长短适宜。
佩带得装饰要简单、大方,不过分追求时尚。
(二)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就是指教师在服饰选择得过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服饰得选择与搭配一就是要与自我得生理特点相吻合,选择与自己年龄、性别、体形、外貌、身高等相协调得服饰;二就是要与自己得职业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具体得教育教学情境与具体得人际交往对象相协调得服饰;三就是要自然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季节、气温、环境相协调得服饰。
二、教师着装得一般原则作为教书育人得教师,着装在紧跟时代得同时,还要考虑适应其职业特点,起到教育、师表、授业得作用。
(一)根据自己得外形、肤色、年龄、气质选择着装在一般情况下,肤色在明度、色相与纯度方面都有相对稳定性,尽管人得肤色差异天生生成,但就是通过恰到好处得服饰搭配,大都能弥补其肤色之不足,尽显美感。
在考虑肤色与服饰色彩搭配协调美感时,注意拉开两者之间得明度差、纯度差、色相差之间得距离,拉开对比度。
例如,肤色较白得若穿绿色衣服,显得高雅,若穿明度较高得服饰则感到有失严谨,肤色较黑得穿着绿色使肤色更加难瞧,给人以不健康感。
另外在体形上,X型穿衣法适合腰间有赘肉与臀部宽大得女性,Y型穿衣适合腿部短或粗得女性,而个子瘦小得女生采用I型穿衣法会更好。
不同年龄得教师,在着装上应有所不同。
青年教师得自然条件优越,只要衣着得体,瞧上去就会很美,中老年教师身体开始发“福”,应注意自己得着装与修饰,使之显得热情而富有朝气。
小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模版
小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规模版一、服装仪表规范教职工应穿戴整洁、干净的服装,不得过于暴露或过于庄重。
遵守学校的着装规定,不佩戴过多的饰品,不穿着奢华、张扬的衣物。
每天上岗前必须检查自己的服装是否整洁,确保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
二、言行举止规范1. 教职工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要友善、耐心地交流,不使用不文明、粗俗或侮辱性的语言。
2. 在校园内,教职工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在公共区域吃零食或嚼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 教职工要严守学校的规定,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迟到早退。
在上课期间,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开始上课,不迟到或早退。
4. 教职工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说脏话、不待人粗鲁,保持良好的教育风尚。
三、待人接物规范1. 教职工应以礼貌、友好的态度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交流。
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别人请教,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2. 面对学生的问题或困难,教职工要用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四、师生关系规范1. 教职工应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念,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对待学生要公正、平等、宽容。
2. 教职工应建立密切的师生联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3. 教职工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鼓励学生发扬优良习惯和品质。
五、工作纪律规范1. 教职工要严守学校的工作纪律,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随意拖延或懒散浮躁。
2. 教职工应确保上课内容的高质量,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准确传递知识点,不敷衍了事或教学内容杂乱无章。
3. 教职工要对学生的作业、考试等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落实差生的辅导和提高计划。
六、安全意识规范1. 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时刻保持警觉,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工作,熟悉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
3. 教职工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老师仪态管理制度
新老师仪态管理制度一、前言作为一名教师,仪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仪态不仅能够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修养,更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规范和提升新老师的仪态管理水平,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仪态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套适用于新老师的仪态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仪态管理制度1.穿着规范(1)服装要求新老师在上班时间内,必须着正装或行政服装,不能穿着休闲服装或过于暴露的衣服。
男老师要注意领带的颜色和挂带的长度,女老师要注意裙子的长度和颜色的搭配。
(2)发型规范新老师的发型要整洁、不宜过于张扬。
男老师要保持头发修剪整齐,女老师要避免过于复杂的发型,尽量保持自然。
(3)化妆要求化妆要淡雅,尽量避免浓妆艳抹,不宜擦抹过多的口红或眼影,让自己看起来干净清爽。
2.仪表举止(1)言行规范新老师在校内要注意言行举止,不随意使用粗话或梗概语,不随意批评同事或学生。
保持礼貌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同事和学生都要真诚友善。
(2)站姿坐姿新老师在讲课或开会时要保持站姿和坐姿,不要游移不定或跷二郎腿。
站姿要端正,坐姿要端坐,展现出自信和专业。
(3)微笑待人微笑是最好的仪表,新老师在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要保持微笑,展现出亲和力和善解人意的态度。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用微笑面对,传递积极的能量。
3.仪态管理(1)培训与指导学校要为新老师提供仪态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仪态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改进建议。
同时还要对新老师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确保他们的仪态能够持续提升。
(2)激励与表扬学校要及时发现新老师在仪态管理方面的优点和进步,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激励可以是一份表扬信或一个小奖励,表扬可以是在教师会议上公开表扬,鼓励新老师在仪态管理上保持良好状态。
(3)自我规范新老师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仪态管理制度,自我规范自己的仪态举止。
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仪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形象,做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
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范文(二篇)
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范文尊敬的中学教职工: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特制定本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希望大家能认真遵守。
一、着装规范要求1. 教职工在校内应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衣着要得体,不得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不得穿着纯色或多种颜色拼接的衣物。
2. 教职工在工作场合应穿戴整齐,不得携带大型首饰、无关物品,避免影响工作秩序。
3. 教职工应保持身体卫生,妥善处理头发、指甲、口腔等个人卫生问题。
二、言行规范要求1. 教职工应文明待人,和蔼可亲,禁止使用粗鲁、侮辱性等不良语言。
2. 教职工不得传播不良信息,禁止在学校内传播黄色、暴力、恶心的图片、视频、文本内容。
3. 教职工应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和权益,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和侵犯他人隐私。
三、工作纪律要求1. 教职工应遵守工作时间和考勤规定,严禁迟到早退、私自请假、旷工等行为。
2. 教职工应准时参加教研、会议等工作活动,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向上级递交请假申请。
3. 教职工应认真备课、上课,不得懒散教育教学,不得违规辅导或代写作业等行为。
四、保密规范要求1. 教职工应保守学校机密,不得泄露学生、家长等相关信息。
2. 教职工应尊重学生和家长隐私,不得擅自查阅或传阅学生档案。
3. 教职工应妥善保管学校的学生档案、试卷等敏感资料,防止泄露。
五、学校设施使用规范要求1. 教职工应妥善使用学校的设施和教育教学器材,不得故意损坏或滥用。
2. 教职工在使用学校的设施时应注意安全,不得使用不符合规范或损坏的设备。
3. 教职工应注意节约用电、用水,爱护学校的公共资源。
以上是本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以身作则,为学校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干净高效的工作环境。
祝大家工作顺利,教育教学有成!谢谢大家!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范文(二)一、工作时间规范1. 教职工应按照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工作,严禁早退、迟到或提前离岗。
2. 教职工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不得擅自延长工作时间。
教师仪表管理制度
教师仪表管理制度一、前言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他们的仪表形象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建立健全的教师仪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仪表观念,提高个人形象,促进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仪表管理的基本要求1. 教师应保持整洁的外表和仪表,保持清洁、整齐、得体的形象。
2. 教师应注意仪容修养,举止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得体,态度和蔼可亲。
3. 教师应注意仪表卫生,保持体香,不携带烟酒等刺激性味道。
4. 教师应注意仪表语言,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不发表侮辱、暴力、种族歧视等不当言论。
5. 教师应重视仪表礼仪,举止得体、得体,不做出无礼、粗暴等表现。
三、仪表管理的具体措施1. 教师仪表自查教师每天应自觉检查个人仪容仪表,确保整洁、得体。
特别是衣着、头发、妆容等方面的处理应符合职业要求,不得过分张扬或不合时宜。
2. 教师仪表督导学校领导每周定期组织仪表督导,对教师的仪表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
对于仪表不端的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予警告、停职等处罚。
3. 教师仪表培训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仪表培训,邀请专业形象师给教师进行形象管理和仪表礼仪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仪表意识和修养水平。
4. 教师仪表激励学校可以设立优秀仪表奖励,每学期评选出仪表形象最佳的教师,并给予奖励和表彰。
这样可以激励教师注重仪表形象,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水平。
5. 教师仪表宣传学校每月定期发布仪表管理的宣传材料,包括仪表管理要求、准则、范例等内容,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仪表观念,增强仪表管理意识。
四、结语教师仪表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校整体形象、促进教学质量和师生关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全体教师严格执行本制度,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和修养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一、仪容仪表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者,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加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教育仪容方面的要求。
教师应该整洁干净,穿着得体,发型整齐,不宜过于花哨,不宜过于保守;不得佩戴过多饰品,不得吸烟、喝酒;应该保持面带微笑,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教师教育仪表方面的规定。
学校可以规定教师穿着规范的服装,如西服、衬衣、裙子等;可以要求教师统一佩戴校徽或校徽章;可以限制教师染发、化妆等行为;还可以规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得有侮辱、挑衅等不良行为。
五、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仪容仪表是敏感的,他们会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如果教师的仪容仪表不佳,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六、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可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可以增加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可以促进教师的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七、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合理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良好的教育仪容仪表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因此,对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进行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八、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实施难点。
教师的仪容仪表涉及到个人形象和自由意愿,有时可能与个人的审美观念相冲突。
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时,需要保持科学公正,充分考虑到多样化的个体差异。
九、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可行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举办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榜样的形象;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十、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必要性。
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交往中体现教师德、才、体、貌等素质的基本表征。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仪容仪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位次,就教师上班着装及仪容仪表规范如下:
一、着装
教师服装以西装、工装、大方得体的休闲装,传统服装,民族服装为宜。
1.着装庄重大方、整洁美观、协调文雅。
不得过于花哨、另类。
2.不穿超短裙(膝盖以上)、超短裤、吊带裙及过于短小、开衩过高的旗袍。
3.不穿露肩、露背、露腰、露脐、低胸、透视的服装。
4.穿鞋以低、中跟为佳,不穿鞋跟过高、鞋头过尖的高跟鞋,不穿拖鞋(含凉拖鞋)。
5.衣服要勤换、勤洗、勤熨,保持整洁、无异味,无过多褶皱。
6.男教师上班不得着无袖背心、短裤。
7.周一升国旗仪式着正装(西装、工装)。
二、仪容仪表
1.化妆要素、淡、雅,不浓妆艳抹,不喷洒气味浓烈的香水。
2.不过度染发(黑色除外),不留夸张、怪异发式,男教师不留长发。
3.不蓄长指甲,不染指甲(包括脚趾甲)。
4.不佩戴过于夸张的饰物(头饰、耳饰、项饰、胸饰、腕饰等)。
5.体育、形体教师上课着运动装、运动鞋,不穿皮鞋。
中小学教师仪容仪表
中小学教师仪容仪表1、注意教师仪表,着装得体,坐正立直,举止行为稳重、文雅、不松垮,作风严谨、正派、不懒散。
2、在公共场合保持良好的师表形象,做到“三不四坚持”,即不浓妆艳抹,不穿奇装异服,不恶语伤人,坚持讲普通话,坚持写规范字,坚持整洁着装,坚持礼貌待人。
3、男教师要衣冠整洁、不留长发,不蓄胡须,不穿背心、不穿拖鞋进课堂和办公室。
4、女教师不染发、不烫发。
5、女教师可以淡妆,不浓妆。
服饰应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身份,不穿紧、透、露或过于新奇艳丽的时装。
6、男、女教师不留长指甲,女教师不涂除本色外的其他颜色的指甲油。
7、体育教师上班时间穿运动裤、运动鞋,不穿皮鞋。
8、不准言语粗野说庸俗话,不用方言上课。
9、注意讲究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在校园公共场所随意堆放、悬挂、凉晒杂物,保持讲台居室整洁有序。
10、不在教学场所、学生面前饮酒、吸烟,不在背后谈论他人,在各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一、教师学校服饰总体要求:端庄、大方:不穿鲜艳服装含蓄、稳重:不领导时装潮流简单、整洁:不拖泥带水美观、和谐:不过于土气二、男教师的仪容仪表标准1、男教师一般穿着衬衫、西装,西装以深色为主,避免非常艳丽的西服。
2、夏季可穿短袖衫或T恤衫、长裤。
3、上课时,衣服:最好有领;裤子:一定穿长裤,不准穿短裤;鞋子:不穿布鞋、拖鞋。
4、体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穿运动服及运动鞋。
5、发型发式要干净整洁。
不能留长发:前不遮眉,侧不盖耳,后不到领。
不留过厚过长的鬓角,一般不留胡须。
6、衬衫、西装的颜色不能是同一色。
白色衬衣最好,衬衫的里面不要套深色的内衣。
7、鞋:在穿西服、打领带情况下,一般要配以皮鞋,杜绝运动鞋、凉鞋或者布鞋,皮鞋要每天保持光亮整洁。
8、颜色:在校园,男教师全身衣着的色彩,在总量上限制在几种之内,如深色西装,黑色皮鞋、白色衬衫,多于三种,令人眼花缭乱,失去庄重之感。
特别注意:男教师不佩戴项链、手链、戒指,不携带手机进课堂。
校容校貌和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校容校貌和教师礼仪规范要求一、校容校貌的要求(一)校容校貌总体要求1.楼内:(1)教室:门窗完好,经常擦拭,墙壁、地面洁净,桌凳、劳动工具(扫帚、簸箕、墩布)、学生学习用品等摆放整齐,通风、采光良好。
特色至少摆放一至两盆鲜花和绿色植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给于加分。
)(2)办公室:书籍、作业、用品摆放整齐,无脏、乱现象,衣物杂物放橱里。
(3)食堂:布局合理,用具清洁卫生,摆放有序,无苍蝇、老鼠,无污物。
(4)楼厅、道:地面无杂物、无污迹、光洁明亮,。
(5)厕所:常清理、冲刷、消毒,无蝇蛆,便池外无污物,墩布悬挂。
(6)图书、仪器、器材室、多媒体教室:经常打扫、整理,归类摆放,无脏、乱现象。
(7)地面:无果皮纸屑、烟头、痰迹、废弃物和积水、无枝叶、无杂草.2.室外(院内、院外)院内:(1)操场:平坦、清洁,无野草、垃圾等。
(2)标牌、板报栏、橱窗:标牌美观、醒目,板报、报栏内容更换及时。
(3)垃圾箱:垃圾存放不裸露,并及时清理。
(4)国旗:及时更换新旗,坚持升国旗活动,旗座、旗杆、旗面完好。
晚上降旗,早上升旗。
(5)交通工具停放:自行车、机动车整齐、有序停放在规定地点。
(6)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气氛浓厚,处处能体现本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7)绿化美化硬化: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硬化,环境幽雅。
(8)警卫室:物品摆放整齐、室内无异味。
院外:(1)大门围墙地面:门牢固,围墙完好,清除乱贴乱画,地面平坦、洁净,门口无商贩、摊点。
(2)交通:有组织,有制度(3)集市:保证协调(二)校容校貌卫生要求细则:1.教室:(1)地面:地面无污迹、废弃物(2)窗台、门框、开关:无积尘、无乱摆放,门上无印迹(3)讲台:无乱摆放,台面清洁,台下无杂物(4)卫生间工具摆放合理,无倒地,干净整洁,墩布、抹布悬挂有位置,纸篓常清理,洗手盆、瓷砖等清洁,池内外无污物,池内无尿碱。
常清理、冲刷、消毒。
(5)黑板:擦洗干净,槽内无积尘、无留存粉笔沫(6)桌凳高度、排放:桌凳高度适宜,纵横排放整齐,桌子上和桌内无杂物(7)墙壁、室顶、电扇、电器、暖气:无乱写乱画、无污渍(摆放离开墙)、脚印等,无蛛网,室内电器暖气上无灰尘,缝隙无杂物。
教师着装相关规章制度
教师着装相关规章制度一、引言教师是国家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着装至关重要。
为了维护学校师生形象,规范教师着装,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着装规定1. 教师的着装应以庄重、整洁、得体为原则,不得穿着暴露、老旧、不整洁的服装。
2. 教师着装应符合岗位要求,对于需要身着工作服的教师,应按规定统一着装,不得私自更换。
3. 教师着装不得过于花哨,不得穿戴过多饰品,不得涂抹过多浓妆。
4. 教师着装应当符合季节,避免出现穿着不合时宜的情况。
夏季可便着清爽舒适的短袖、短裙,冬季应注意保暖,不宜穿着过于单薄的服装。
5. 教师着装不得有商业广告、政治标语等内容,严禁穿着冒犯性、不雅观的服装。
三、着装细则1. 上衣:男教师应着正式衬衣、衬衫,女教师应着长袖上衣、衬衫,颜色以素雅深色为主,不宜选择花哨的图案。
2. 裤子:男教师应穿着色深、合身的西裤或休闲裤,女教师可选择西裤、长裤或裙装,不得过于紧身或宽松。
3. 鞋子:男教师应穿着皮鞋或休闲皮鞋,女教师可选择皮鞋、中跟鞋或平底鞋,鞋子颜色宜与服装相配。
4. 头发:教师应保持头发整洁,长发可梳成发髻或扎成马尾,短发应保持整齐干净。
5. 化妆:教师应淡妆素颜,化妆品应选用天然无害的产品,不得过分浓妆艳抹。
6. 配饰:教师可佩戴简约的配饰,如手表、项链、戒指等,但不宜过于花哨或过多。
四、特殊场合着装规范1. 教师参加重要会议或接待家长、领导时,应着正装,男教师应穿着西服领带,女教师应穿着套装或连衣裙。
2. 教师参加学校活动或社会活动,着装应根据活动性质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不得穿着运动装或休闲装。
3. 教师参加课外培训或外出考察时,应着装整洁得体,不得穿着破旧或不雅观的服装。
五、着装守则1. 教师在着装时应注重整体搭配,不得将不同风格的服装随意搭配在一起。
2.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选择适合的服装款式和颜色,不得盲目追求时尚而忽视自身形象。
教师教学仪容仪表管理规定
教师教学仪容仪表管理规定一、仪容仪表管理的重要性仪容仪表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它直接影响到他人对他的评价。
教师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表,他们的仪容仪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学校的整体形象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对教师仪容仪表的要求教师的仪容仪表管理要求与职业要求紧密相关。
教师应以整洁的形象示范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他们的仪容仪表应该直观地展示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
三、服饰规定教师的服饰应符合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教学环境。
一般来说,教师应穿着整洁、合体、得体的服装,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庸俗的服饰。
同时,教师在服饰选择上也应遵循专业性原则,特别是在正式场合要穿着正装。
四、仪表仪态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良好的仪表仪态。
他们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保持微笑和自信的面部表情,举止文雅,不随便走动、摆弄东西或做出其他干扰学生注意力的行为。
五、个人卫生规定教师的个人卫生问题应该高度重视。
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洗漱,保持清洁的指甲和整齐的发型。
此外,他们还应该注意保持体香,避免身上散发出不好闻或刺激性的气味。
六、形象修养规定教师的形象修养也是仪容仪表管理的重要方面。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保持优雅、得体的姿态。
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注意言行举止的文明礼貌。
七、仪容仪表管理制度的建设学校应制定清晰的教师仪容仪表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落实。
制度包括仪容仪表的要求、管理措施和必要的奖惩制度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教师的仪容仪表培训,提高他们的形象管理意识和能力。
八、仪容仪表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合理的仪容仪表管理,可以提高教师的形象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同时,教师的良好仪容仪表也有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关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九、教师仪容仪表管理的挑战与应对教师仪容仪表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学校文化差异、教师个体差异、时尚潮流等。
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灵活调整规定,保证教师形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老师的仪态管理制度
老师的仪态管理制度一、仪态管理的重要性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和形象代言人,他们的仪表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同和信任。
良好的仪表和言行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和权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反,如果教师的仪表和言行不得体,就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因此,建立健全的仪态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二、仪态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1.服饰要求:教师在工作时应穿着整洁大方、得体合宜的服装,不得穿着暴露、不雅或不洁的服装,不得穿着过于张扬或夸张的服饰,以免影响教学秩序和形象。
同时,教师的服饰应符合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规范和要求,服饰应简约大方,颜色和款式应适合自己的气质和职业形象。
2.仪容要求:教师在工作时应保持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面容,面容和神情要和善自信,不得疲惫沮丧或面露不悦。
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勤刷牙、勤换衣,保持形象整洁和气味清新。
同时,教师要保持自己的仪容整洁清爽,不得懒散涂脂抹粉或打扮过于浓重。
3.言行要求:教师在和学生、家长或其他同事交流时应言辞文明、态度和蔼可亲,不得言语粗鲁、态度傲慢。
教师应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以霸道或蛮横的态度对待他人。
同时,教师应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不得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失控或暴躁,要以乐观的态度和沉着的心态处理问题。
4.培训和评估:学校或教育机构应定期组织教师仪态管理培训,提高教师仪容仪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教师的仪态管理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校或教育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教师的仪态管理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仪表和言行中的不当之处,提高教师的仪态管理水平和素质。
三、仪态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通过刚刚开始实施的仪态管理制度,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效果进行评估:1. 教师仪容仪表的改观:通过仪态管理制度的实施,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看到教师的仪容仪表得到了明显改观,教师的穿着和打扮更加得体大方,面容和神情更加和善自信,给人的感觉更加亲切友善。
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模版
中学教职工日常规范要求模版1. 出勤要求:- 教职工应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准时到岗,不早退、不晚到。
- 如果因故不能按时到岗,必须提前请假,并得到学校领导的批准。
- 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教职工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例会、培训等活动。
2. 仪容仪表:- 教职工应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着装得体,举止文明。
- 不得穿着过于暴露、不雅观的服装,不得戴有大型饰品或夸张的化妆品。
- 发型要整齐,不得过于奇异或过分个性化。
3. 健康保障:- 教职工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得在工作期间出现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 严禁在校园内吸烟,不得在教学楼、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吸烟。
- 教职工应遵守食堂卫生规范,不得擅自带食品进入食堂。
4. 教学态度:- 教职工应尊重学校和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 授课时要注重语言文明,控制音量,不得出现嘈杂、不恰当的言论。
-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如课外辅导、考试监考等。
5. 遵守纪律:- 教职工应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纪律,不得擅自缺课或无故旷工。
- 不得有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不得在上课过程中做与教学无关的个人事务。
- 不得和学生搞恋爱关系或过分亲密的行为。
6. 保护学生:- 教职工应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安全,不得传播学生的个人信息。
- 如发现学生存在违纪、争斗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学校有关负责人。
- 对学生进行批评时应注意方式和态度,不得侮辱、威胁或进行体罚。
7. 保密工作:- 教职工应保守学校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学校的教务安排、人事调动等内部事宜。
- 不得将学校的教学资料、网络账号密码等外传或用于个人牟利。
- 不得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评语等随意公开,应妥善保管学生相关资料。
8. 敬业精神:- 教职工应具备敬业精神,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 不得因私缺课,不得为个人利益而干扰或阻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 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9. 培养良好师生关系:- 教职工应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信任和理解。
三中教职工仪表礼仪规范细则范文(二篇)
三中教职工仪表礼仪规范细则范文一、着装规范1. 服装:教职工应穿着得体、整洁的服装,遵守学校规定的着装要求。
男士应穿着整齐的西装、衬衣配搭,女士应穿着得体的职业装或裙子,并注意避免过于暴露的衣物。
2. 色彩:服装的颜色应选择庄重、大方的中性色调,避免过于夸张或花哨的颜色。
颜色的选择应与教育环境相匹配。
3. 配饰:佩戴合适的配饰可以提升整体形象,但应避免过于繁琐或夸张的款式。
男士应慎重选择领带和手表等配件,女士应选择简约而优雅的首饰。
4. 鞋子:鞋子应保持干净清洁,男士应穿着正式的皮鞋,女士应穿着合适的高跟鞋或平底鞋,并避免穿着运动鞋或凉鞋。
二、仪容仪表规范1. 发型:教职工应保持整齐的发型,男士应保持发型整洁修剪,女士应注意发髻是否整齐,发丝是否干净。
2. 化妆:女士化妆时应注意选择自然妆容,避免过于浓重或夸张的妆容。
男士应保持面部清洁,不宜使用过多的化妆品。
3. 皮肤护理:教职工应保持皮肤的清洁与修养,避免面部有明显的皮肤问题。
应定期保养皮肤,保持清爽的面容。
4. 姿态:教职工应保持端正的坐姿和站姿,保持身体的直立,避免驼背或散乱的姿态。
三、言行规范1. 语言:教职工应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不文明的词汇。
语言应恰当、得体,不宜过于随便或幼稚。
2. 音量:教职工在交流中应注意音量的控制,不宜过于大声或过于低沉,要使人听得清楚、舒适。
3. 礼貌:教职工应具备良好的礼貌修养,与他人交往时要有礼貌、尊重对方,避免粗鲁、傲慢的言行。
4. 敬业:教职工应具备敬业精神,对工作负责,积极参与专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思想修养规范1. 长袖入教:教职工应遵守学校的宗教政策,不得在教育场合进行宗教宣传、传教、开展宗教活动。
2. 社会公德:教职工应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不向学生传递不良的价值观念,不参与非法活动。
3. 私人时间的规划:教职工应合理安排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不将私事影响到工作,也不将工作事务带到私人空间。
中小学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中小学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教师的着装及仪表是师德建设的外在表现,教师的着装要适合职业特点,起到教育、示范作用。
现根据教师着装礼仪要求,对教师上班着装及仪容仪表做如下规定:
一、着装
1、着装以整洁朴素、典雅美观、端庄大方为原则,不提倡穿过于花俏、过分怪异、过于艳丽的服装。
2、女教师不穿超短裙(膝盖以上)、超短裤、吊带裙以及穿过于短小、开衩过高的旗袍。
男教师提倡穿正装,不穿短裤、七分裤。
3、不穿露肩、露背、露腰、露脐、低胸、透明的服装。
4、穿鞋以低跟、中跟为佳,不穿鞋跟过高、鞋头过尖的高跟鞋,不穿拖鞋(含凉拖鞋)。
5、衣服要勤换、勤洗、勤熨,保持整洁、无异味、无过多褶皱。
二、仪容仪表
1、化妆要素、淡、雅,不浓妆艳抹(包括浓烈的香水)。
2、不染发(黑色除外)、不烫发;男教师不留长发(发不遮耳)、不理光头、不蓄胡须;不留夸张、怪异的发型。
3、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含脚指甲,本色除外)。
4、男教师不佩带项链、手链、戒指等;女教师不佩带过于张扬的项链、手链、手镯、耳环等。
教师仪容仪表及言谈举止规范-个人礼仪
教师仪容仪表及言谈举止规范-个人礼仪老师仪容仪表及言谈举止标准-个人礼仪11.仪表、仪容、仪态礼仪仪表要求:老师服饰要求干净、文静、大方、美观。
切忌过露、过透、过紧。
夏天忌穿背心、吊带衫、超短裙和拖鞋。
表情要求:老师要有职业微笑的意识。
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忱的标记。
仪容要求:男士不留长发;女士可适度淡妆,发型要大方得体,不染指甲和过分夸大的发色。
仪态要求:立姿要挺立、自然;走姿要沉着、自信;坐姿要端庄、文静。
2.进出校门礼仪进出校门时,用点头微笑或鞠躬等方式主动向值勤老师、校警和学生问候。
校内内,自行车、摩托车推行或慢行,汽车慢行,并放置指定地点,整齐摆放。
3.课间礼仪(1)在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走。
课间,值班教师按时上岗,做好学生上下楼梯疏导。
校内行走,精神饱满,不勾肩搭背,不嬉闹,遇到同事主动礼让。
(2)在校内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
承受学生问候时要回礼示意。
(3)行走在校内中,不随地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典范,一起维护校内的公共卫生。
4.老师课堂礼仪(1)进教室前,老师应备好课、打算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静音状态。
(2)上课铃响前两分钟,老师沉着走进教室,指导学生做好上课打算。
上课铃响,师生相互问候。
(3)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平凡话教学,写标准字。
多用敬语“请”字和敬重手势,不羞辱学生人格,不挖苦挖苦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谨慎、耐性地倾听学生发言,适时点拨引导。
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不靠,幸免不雅举止。
学生练习时,老师谨慎耐性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
(4)下课时,老师切忌拖堂,与学生礼貌道别,保持开心的心境。
5.办公室礼仪(1)老师接打电话要运用文明礼貌语言,接电话要说“您好”等,挂电话应说“请您先挂电话”。
不在上课时间接打电话,不在走廊大声接打电话。
老师之间谈话,也要轻声细语;教学楼内走路要轻声慢步。
学校教职员工着装仪容与仪表行为规范
学校教职员工着装仪容与仪表行为规范第一节:引言在学校中,教职员工一直被视为学校形象的重要代表。
合适的着装仪容和得体的仪表行为对于传递积极、正面的形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职员工着装仪容与仪表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维护这些规范。
第二节:着装仪容规范1. 教职员工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避免过于随意或暴露的装扮。
2. 应遵循学校规定的着装要求,如穿着校徽,不穿短裤和拖鞋等。
3. 对于特定场合,如重要会议或校庆等,教职员工应着正式服装,以展现专业形象。
第三节:仪表行为规范1. 教职员工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保持谦和而礼貌的态度。
2. 在和学生、家长或同事沟通时,应注意用语规范,避免粗俗话语或歧视言论。
3. 教职员工应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第四节:重要性和影响1. 教职员工的着装和仪表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学校的印象。
2. 合适的着装和仪表行为能够为学校树立专业、信任和价值观的形象,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社交氛围。
第五节:培养和维护着装仪容与仪表行为规范的方法1. 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和讲座,教授基本的着装和仪表行为知识,增强教职员工的形象意识。
2. 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着装和仪表行为规范,并向教职员工进行宣传和指导。
3. 学校领导应树立榜样,积极营造重视着装和仪表行为的文化氛围。
第六节:文化差异和尊重1. 学校应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职员工,同时也应注意对于着装和仪表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 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着装选择,以满足不同教职员工的信仰和文化需求。
第七节:初级教育中的重要性1. 初级教育是学生形成基本习惯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教职员工的着装和仪表行为对学生影响深远。
2. 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念,可以培养他们正确认识着装和仪表行为的重要性。
第八节:中高级教育中的重要性1. 在中高级教育阶段,学生开始进一步了解和感知社会,教职员工的着装和仪表行为在塑造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形象认同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着装及仪表规范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教师的着装及仪表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着装应该适合职业特点,起到教育和示范的作用。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师着装礼仪要求:
一、着装
1、教师的着装应该整洁朴素、典雅美观、端庄大方,不应该穿过于花俏、过分怪异、过于艳丽的服装。
2、女教师不应该穿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以及穿过于短小、开衩过高的旗袍。
男教师应该穿正装,不应该穿短裤、七分裤。
3、教师不应该穿露肩、露背、露腰、露脐、低胸、透明的服装。
4、穿鞋应该以低跟、中跟为佳,不应该穿鞋跟过高、鞋头过尖的高跟鞋,也不应该穿拖鞋(含凉拖鞋)。
5、衣服应该勤换、勤洗、勤熨,保持整洁、无异味、无过多褶皱。
二、仪容仪表
1、化妆应该淡雅,不应该浓妆艳抹(包括浓烈的香水)。
2、教师不应该染发(黑色除外)、不应该烫发;男教师
不应该留长发(发不遮耳)、不应该理光头、不应该蓄胡须;不应该留夸张、怪异的发型。
3、教师不应该留长指甲,不应该染指甲(含脚指甲,本
色除外)。
4、男教师不应该佩戴项链、手链、戒指等;女教师不应
该佩戴过于张扬的项链、手链、手镯、耳环等。
5、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不应该穿裙子、不应该穿
皮鞋。
应该倡导穿运动服、运动鞋或平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