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一等奖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化学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认识化学的重要里程碑;
2. 能够描述几位重要化学家的贡献及其理论;
3. 掌握化学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实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化学史的重要事件和化学家的主要贡献;
2. 离子理论、原子理论、周期表等化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3. 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史的发展概况;
2. 一些重要的化学事件:化学元素的发现、周期表的建立等;
3. 几位重要化学家及其理论:道尔顿、门捷列夫等。

四、教学设计: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发展历史;
2. 学习(20分钟):介绍化学史的发展概况、重要事件、化学家及其理论;
3. 实验(15分钟):进行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的奇妙之处;
4. 讨论(10分钟):让学生围绕化学史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实验报告;
3. 小组讨论结果。

六、教学反思:
1. 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是否能够有效传达化学史的重要内容;
3. 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七、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和研究任务;
2. 推荐化学史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八、教学资源:
1. 化学史教材;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图片和视频资料。

初中化学介绍化学史的教案

初中化学介绍化学史的教案

初中化学介绍化学史的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2. 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资源;
2. 化学史事件和人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化学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化学感兴趣;
2. 提出课题:“什么是化学史?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
二、讲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
1. 介绍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中世纪化学和近代化学的发展;
3. 着重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三、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20分钟)
1. 介绍化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分类;
2. 介绍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门捷列夫、道尔顿等。

四、活动(1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史知识竞赛;
2. 老师辅导学生解答问题。

五、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史对他们的启发。

教学反思:
通过对化学史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但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简明清晰,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化学史的意义。

化学史初中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史初中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史初中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史的发展过程
2. 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3. 能够通过化学史的学习,激发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1. 化学史的起源
2. 原子论的提出
3. 化学元素的发现
4. 化学反应的研究
5. 化学实验的进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通过介绍一些有关化学史的有趣故事或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欲望。

二、授课内容讲解
1. 讲解化学史的起源,介绍古代有关化学的研究成果和主要人物
2. 讲解原子论的提出及其在化学史中的作用
3. 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元素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成果
4. 讲解化学反应的研究历程,重点介绍重要的化学反应实验
5. 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和其在化学史中的地位
三、小组讨论和展示
让学生分成小组,研讨并讨论化学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然后请各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化学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与化学史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
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化学史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馈: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课堂练习、讨论和展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和研究有关化学史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研究能力。

化学史教案

化学史教案

化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熟悉重要的化学事件和人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化学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化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难点:如何将化学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2.讲授新课: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化学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重要的化学事件和人物。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化学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4.巩固练习:提供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讲授新课时,采取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化学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互动环节,采用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化学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课堂上提供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布置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3.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等方面。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选择合适的化学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书目。

2.图片资料:收集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图片资料,用于展示和辅助教学。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发展史2.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难点:1. 化学发展史的理解和记忆2.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化学发展史的相关图片、人物、事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发展史的PPT,引导学生对化学发展史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认真观察PPT中的内容,思考化学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二、化学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包括古代化学、现代化学等。

2. 学生听讲并记录化学发展的关键时间和重要人物。

三、原子和分子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包括原子核和电子的构成,分子的定义和性质。

2. 学生认真听讲并理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进行相关例题的练习。

四、化学反应的类型(10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2. 学生听讲并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0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步骤,包括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2. 学生听讲并练习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和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化学实验技能(10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的记录等。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第一章:化学的起源1.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1.2 教学内容:化学的起源和发展阶段化学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化学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化学在现代的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和总结化学的发展阶段和重要成就。

1.4 教学活动:观看化学发展史的纪录片,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时期,总结该时期的化学成就和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古代化学2.1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认识化学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和贡献古代化学在医药、冶金、陶瓷等领域的应用古代化学文献和著作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和贡献。

采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古代化学的应用和影响。

2.4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古代化学成就进行深入了解。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讨论古代化学对现代化学的启示和影响。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化学3.1 学习目标:了解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化学发展,认识化学在该时期的贡献。

3.2 教学内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化学成就化学家们的贡献和影响化学在这个时期的应用和变化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化学发展。

采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家们的贡献和影响。

3.4 教学活动:观看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化学纪录片,了解该时期的化学发展。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化学家进行深入了解。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现代化学的兴起4.1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化学的兴起,认识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4.2 教学内容:现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现代化学的重要成就和突破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现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化学发展史教学教案

化学发展史教学教案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促进学生对化学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化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 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教学步骤
化学发展史教学教 案
单击此处添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化学发展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了解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关键人物 理解化学发展史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掌握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和理论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规范性和整洁度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表现,评 估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了 解他们对教学的反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要注 重启发学生的思 维,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实验法
定义:通过实验 进行化学知识传 授的教学方法
特点:实践性、 直观性、探究性
实施步骤:准备 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总 结实验
作用: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化学知 识,培养实验技 能和科学素养
讨论法
定义:讨论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 过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使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添加标题
作业和测验:布置作业和测验,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化学发展史PPT教案

化学发展史PPT教案

生了深远的影响。
(A.Avo-gadro
,1776—
⑵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其数值是6.02×1023,是阿伏伽德
罗常数,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基本常数1之8一56。)意大利 化学家
第11页/共39页
原子论-分子学说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 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 的基础。——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化学的表象阶
段 第4页/共39页
一、古代化学时期
(1)火的发现和运用——人类文明的起点,人类最早的化学 (2)我国古代对化学的贡献:
①商代冶炼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 ②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
古代化学时期的主要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
中心:中国、埃及。中国在17世纪前的科学文化成就占世界
第14页/共39页
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 和电子。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 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 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进入了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 学时期。
第15页/共39页
三、现代化学时期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以来
了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 拉瓦锡 A.L
⑵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33种化学元素一览表,.L为av现o代is化ier学奠下了
基础。
1743 ~ 1794 (
⑶出版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Traite
Elementair de Chimie (1789) 等等
法国化学家)
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第一章:化学的起源1.1 化学的发展史简介讨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了解古代化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1.2 古代化学的发展研究古代文明中的化学实践,例如烧制陶器和金属冶炼。

探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中世纪化学的发展2.1 中世纪化学的演变讨论中世纪化学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了解炼金术和神秘主义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2 阿拉伯化学的发展研究阿拉伯化学家对化学的贡献,例如阿尔·哈里德希的著作。

探讨阿拉伯化学对欧洲化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近代化学的诞生3.1 近代化学的起源讨论近代化学的发展背景和重要人物。

了解原子论和分子概念的提出。

3.2 近代化学家的重要贡献研究拉瓦锡、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化学家的理论和实验。

探讨这些贡献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现代化学的发展4.1 现代化学的进展讨论现代化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方向。

了解量子力学和化学键理论的提出。

4.2 现代化学的应用研究化学在医药、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探讨化学对这些领域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化学发展史的未来展望5.1 化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讨论化学在当前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化学与环境、资源、健康等问题的关系。

5.2 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化学在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前景。

探讨化学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六章:化学仪器与实验技术的发展6.1 化学仪器的演变讨论从古代到现代化学仪器的进步。

了解各种化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6.2 现代化学实验技术研究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如色谱法、核磁共振等。

探讨这些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七章:化学教育的发展7.1 化学教育的演变讨论化学教育的目标、方法和教材的演变。

了解化学教育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特点。

7.2 现代化学教育研究现代化学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化学家和普通公众中的作用。

第八章: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8.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化学在食品、化妆品、洗涤剂等日常用品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化学分支的基本概念;(2)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3)了解化学家门捷列夫、道尔顿、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贡献,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化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化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化学(陶器、青铜器、铁器)2. 中世纪化学(炼金术、医药)3. 近代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论、分子学说)第二课时: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1. 造纸术2. 火药3. 瓷器4. 冶金技术第三课时:化学家的贡献1.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2. 道尔顿与原子论3. 阿伏加德罗与分子学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化学家的贡献。

2. 教学难点:化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化学发展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3. 以案例分析为主,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化学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讲解古代化学:通过展示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古代化学成果,让学生了解古代化学的发展。

3. 讲解中世纪化学:介绍炼金术、医药等中世纪化学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4. 讲解近代化学:详细介绍元素周期表、原子论、分子学说等近代化学成果,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进步。

5.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通过展示造纸术、火药、瓷器、冶金技术等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教案大全5篇

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教案大全5篇

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教案大全5篇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教案大全5篇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探索着万物的基本构造、反应过程和能量转化。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氧气教学设计。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结合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脑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淘气的相片。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

同学们仔细观赏图片,在这些照片中,你觉得哪些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看看哪几张和图A比较像?为什么?师:刚才同学们是用眼睛观察到的,用数学知识怎样解释呢?师: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形状?下面我们研究一下这些长方形。

研究长方形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那么上面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为了准确地判断它们为什么那么“像”,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方格纸上来研究。

如,图A的一条边是4份,另一条边是6份。

剩下的图形请大家仔细观察每一个长方形,自己数一数长和宽的份数,填一填、比一比。

小组讨论:学生观察、讨论,动笔计算。

分别找出图中长和宽的倍数(或分数)关系。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师:你是怎么得出的?师:谁说一下其他几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师:根据上面的计算,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图片A和图片B、D比较像?师:那谁能说说C和E为什么不像?小结: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不变形。

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不变,照片看起来就像;长与宽的关系发生变化,照片看起来就不像。

2、生活实例(1)出示情境图师:你喜欢吃苹果吗?现在有三个卖苹果的摊位,据我观察,质量上没什么差别。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第一章:化学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认识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化学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考察学生对化学研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的认识。

第二章:古代化学2.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化学的发展和成就。

认识古代化学家的贡献和影响。

掌握古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古代化学的发展和成就。

古代化学家的贡献和影响。

古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述和展示古代化学家的故事和实验,激发学生对古代化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古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体验古代化学家的探索过程。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古代化学发展和成就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古代化学家的贡献和影响的掌握情况。

考察学生对古代化学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的认识。

第三章:现代化学的兴起3.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认识现代化学家的成就和贡献。

掌握现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现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现代化学家的成就和贡献。

现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通过讲述和展示现代化学家的故事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现代化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现代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体验现代化学家的探索过程。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现代化学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现代化学家的成就和贡献的掌握情况。

考察学生对现代化学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的认识。

初中化学化学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化学化学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化学化学优秀教案范文主题:化学发现的故事一、目标: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了解几位化学家的重要发现及其影响;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化学家的重要发现及其影响;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过去的课程内容,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古代化学家如何发现各种化学现象,如金属的提炼、氧气的发现等。

3. 了解几位化学家的重要发现及其影响介绍几位著名化学家如安托万·洛瓦瑞尔、丁尼辛、居里夫妇等,讲解他们的重要发现及其对化学的影响。

4. 化学发现的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自进行化学实验,感受化学的魅力。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反馈布置相应的作业或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鼓励他们进行化学相关的探索和实验。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反馈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还对几位著名化学家的重要发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探索更多的化学知识,成为优秀的化学爱好者和从业者。

化学发展史教学设计

化学发展史教学设计

化学发展史教学设计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化学发展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化学发展史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认识化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3.中世纪化学的重要贡献;4.现代化学的主要突破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具体案例,如古代的炼金术和中世纪的药物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实验法:组织适当的化学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并探讨实验结果与历史发展的联系。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和讲故事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化学发展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化学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3.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具体案例,引导他们探讨炼金术和药物研究在化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贡献。

4.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化学实验,例如金属的腐蚀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化学反应过程。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化学发展史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化学发展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程度。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案例背景化学作为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基础自然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

在化学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知识传授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案例以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杰出科学家为例,展示化学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发展史:介绍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如古代化学、近现代化学等。

2. 化学家事迹:讲述杰出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如诺贝尔、门捷列夫、居里夫人等。

3. 化学与生活: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健康、环保等。

4. 化学伦理:讨论化学实验、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如实验安全、环境保护等。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化学实验、故事、图片等形式,营造生动、有趣的研究氛围。

2. 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位杰出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知识传授:讲解化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 实例分析: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化学实验、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素养。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思考化学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优秀化学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

优秀化学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

优秀化学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优秀化学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优秀化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一、指导思想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

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

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化学史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化学史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化学史的教学设计引言:化学史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它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和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通过教授化学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对科学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化学史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一、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对化学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化学史的概述:介绍化学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2) 重要科学家的贡献: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科学家,如达尔文、门捷列夫、博尔、居里夫人等,以及他们在化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和贡献。

(3) 化学史与社会应用:讨论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

(4) 科学史和科学方法:介绍科学史对科学方法的影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2. 教学方法(1) 图表和时间轴:使用图表和时间轴展示化学史的重要事件和科学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教师讲解和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史的内容和意义,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研究和讨论化学史的重要科学家或事件,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和分享。

(4) 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索一些重要科学家的实验或发现过程,提高他们对化学史的理解和兴趣。

三、评估方式1. 口头报告和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和演示的方式,向全班呈现他们对化学史的研究和理解。

2. 书面作业: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要求他们撰写一篇关于化学史的小论文或展示报告。

3. 小组合作评估: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贡献进行评估。

4. 实验和观察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与化学史相关的实验和观察,并撰写实验和观察报告。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初三化学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初三化学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初三化学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初三化学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初三化学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掌握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

2.理解复分解反应。

3.了解酸碱指示剂、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

4.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重点: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用品:纯净浓盐酸、工业浓盐酸、稀盐酸、NaOH溶液、Zn粒、铁丝段、锈铁钉、Cu(OH)2、CuO、AgNO3溶液、浓H2SO4、稀H2SO4、BaCl2溶液,浓HNO3、稀HNO3、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水、玻璃棒、试管架、试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一、[引言]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决定它们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因酸根离子不同,必然又有各自的特性,即共性与个性的并存。

我们分别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酸。

【提问】什么叫酸?写出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板书】一、盐酸(HCl)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演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浓盐酸和工业盐酸各一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其色、态、闻气味(注意煽风闻味)。

待学生观察后,请一个学生回答浓盐酸的颜色、状态、气味。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教师归纳:1.瓶口的白雾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2.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板书】1.盐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密度1.19g/cm3,HCl的质量分数37%左右。

烟与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

二、硫酸(H2SO4)展示浓H2SO4样品(请学生回答色、嗅、态)【板书】1.浓H2SO4(1)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难挥发,高沸点(338℃)。

化学前世今生教案

化学前世今生教案

化学前世今生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化学的前世今生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2.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3. 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教学难点:1. 如何生动地介绍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2.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3.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的介绍;2. 化学实验器材和化学品,用于进行相关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例如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2. 提问:你们对化学学科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的炼金术、现代化学学科的形成等;2. 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3. 讲解化学的重要原理,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平衡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选择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反应;2. 演示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每组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项目;2.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3.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分析;2.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化学的短文;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化学相关的话题,发挥创造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化学竞赛或科学实验活动,拓宽化学知识面;2. 提供更多化学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一等奖《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

教学方法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教具准备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展史。

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

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

“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

“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

“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

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

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

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

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

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

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

“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

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

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

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

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

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

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

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要细心,厦门大学张资珙教授曾经把一名优秀的化学工作者比喻为C4H4,C4H4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烃,具有很高的活性,即:clearhead(聪明的头脑)、clever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洁净的习惯)、curiousheart(好奇心)。

故事三说明每一项化学成果都来之不易,灵感只会光顾那些勤于思考的人,它是不会去拜访懒汉的。

总之,从三个故事可以看出,化学是一门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泛的用途,充满浓厚趣味的自然科学,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科学,那么这门学科是怎样发展的呢?板书:二、化学的原始形式──炼丹术和炼金术讲述:与原始社会相比,在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帝王将相自然而然产生了两种愿望:一是希望长生不老,二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

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逐渐有些方士从事炼丹方面的活动,主要从事炼制长生不老丹和人造金银,这就是炼丹兴起和发展的条件。

纵观炼丹的发展史,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的炼丹大家,如魏伯阳、葛洪、狐刚子等。

炼丹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他们认为:“合丹当于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过三人。

”因此,炼丹的场所多设在深山古观,与烟尘毒气进行搏斗,中国的炼丹常与道教联系在一起。

衰老病死是本是自然现象,人类不可能炼出长生不老丹。

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派三千童男玉女去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丹,结果什么也没找到。

在历史上,服用长生不老丹而丧命的大有人在,如唐太宗、唐宪宗等。

1970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京都长安──现在的陕西西安发现两坛唐代宝物,其中之一是“长生不老丹”的药方,药方上开列:朱砂、密陀曾、石英、珊瑚、孔雀石、雄黄、雌黄、硝石等,其中好多是有巨毒的物质,难怪吃了就一命呜呼!展示:朱砂、密陀曾、石英、珊瑚、孔雀石、雄黄、雌黄、硝石样品讨论:炼丹术和炼金术为什么没有走向成功?分析:炼丹术和炼金术的指导思想是追求长生不老和物质享受,而不是探索科学真理,这使得炼丹家不可能成为化学家,也使得在对炼丹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导致新发现的化学反应,因为与长生无关而失之交臂。

其次,炼丹家之间相互严守秘密,不事交流,以至千百年来重复操作,殊少进步。

实验用具不知道采用玻璃仪器。

操作者缺少数学教养,不能对一些反应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这些使得古代的炼丹术和炼金术未能突破神秘的外衣而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讲述:关于炼丹术的功过,16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作了一个公正的评价。

他把炼丹术比喻为《伊索寓言》里的一位老人,一位快要死去的老人,告诉他的儿子们,说他在葡萄园里已经埋下了许多的黄金,留给他们,儿子们把葡萄树四周的的`泥土都挖松了,但是并没有发现金子,可是,树根四周的青苔和杂草被他们除去了,结果第二年长成了满园的好葡萄。

讨论:炼丹术和炼金术的积极意义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归纳:炼丹术和炼金术不能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冶金、地质、矿物、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投影:1.炼丹导致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发现,如火药、烧酒等的出现,都和道家的炼丹活动有关。

2.为研究“药用”的人造金银而进行的冶金研究,这一方面对我国古代的冶金学的发展贡献较大。

3.药用植物的研究,促进了古代医药学的发展。

4.炼丹家们在实验中所作的记录,是我们研究古代化学史宝贵的资料。

总之,由于炼丹、炼金都以追求“长生不老”和“点石成金”为虚幻目的,因此在实践中屡遭失败,并且日益走向衰落。

化学研究的方面只能专注到实用方面,冶金化学、近代化学、医药化学的发展迎来了现代化学的诞生。

在系统化学形成以前,人类对物质的变化认识还处在哲学性的猜想和经验性的实践阶段,在化学发展史中经历了很长的这样阶段,我们不妨称之为经验化学时期。

在当时,我国在化学工艺的成就上,在认识物质的哲学基础上,以及在炼丹术几个方面,都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

到了近代,欧洲社会较早脱离了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加快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也就适应了欧洲社会的需要,由经验性的水平提高到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系统化的化学知识,被称为近代化学。

板书:三、近代化学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我国虽然有了高度发展的经验性化学,但近代化学却是从欧洲传过来的。

国家之间的交流本是常见的事情,只要我们善于吸收,并且加以发展外来文化,就能使得近代化学在我国开花结果。

所以,近代化学是从欧洲引进过来的,这是无须隐讳的事实。

19世纪50年代,我国的文献中就有了“化学”一词以及有关化学知识的记载,这些化学知识都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随后化学知识在上流社会开始流传普及。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徐寿。

板书:四、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徐寿,江苏无锡人,生于1818年,5岁时父亲去世,家庭情况不是很富裕。

因此,他不能像大多数富家子弟那样去学习八股文,走仕途作官这条路,只好自己用心学习科学。

有一次,他在上海得到《博物新编》这本书之后,回到家中找一些仪器进行化学实验,因此,他的化学知识比同时代的人要丰富得多。

在当时,上海有些传教士开始翻译教科书,徐寿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于1867年调到江南制造局工作,担任了17年的编译工作。

徐寿对我国近代化学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1.首先是化学物质的命名方面,从徐寿所译的书开始,我国有了一套系统的元素名称。

2.徐寿的第二项贡献是他在介绍化学知识时,注重系统性。

投影:徐寿的画像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热爱化学,学好化学,长大后为我国的化学工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预习序言部分点评:本节课的教学是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通过化学史的教学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了解化学的起源、发展。

通过炼丹术和炼金术的讲解,知道我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这种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今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将化学史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样,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优秀教案一等奖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本节课采用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

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上归纳得出的,因此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保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此,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为本章创造了必要条件。

但由于在初中的学习中,教师对初中教材大纲的把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导致了高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深浅不一。

教学方法学法引导通过阅读,了解并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