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概述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子宫肉瘤的30%~40%。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雌、孕激素作用的失调有关。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增多和阴道排液、贫血、下腹痛等。

英文名称: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泌尿生殖系统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

发病部位:子宫

常见症状: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增多和阴道排液、贫血、下腹痛等

主要病因: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雌、孕激素作用的失调有关

检查项目:免疫组化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重要提醒: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若未及时治疗,可浸润子宫的邻近器官或转移到肺、肝、脑等远处器官,危及患者生命。建议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

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大体见肿瘤呈息肉状或结节状,突向宫腔或侵及肌层,但边界欠清。镜下见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侵入肌层肌束间,细胞形态大小一致,无明显的不典型和多形性,核分裂象一般<10/10HPF,无坏死或坏死不明显。有向宫旁组织转移倾向,较少发生淋巴及肺转移。复发迟,平均在初始治疗后5年复发

2、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大体见宫壁有多发性息肉状赘生物,侵入宫腔。

镜下见肿瘤细胞缺乏均匀一致,具有渗透样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大,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通常>10个/10HPF。易子宫外转移,预后差。

3、未分化子宫肉瘤大体见侵入宫腔内息肉状肿块,伴有出血坏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差,细胞大小不一致,核异型明显,核分裂活跃,多伴脉管侵犯。恶性度高,预后差。

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病特点

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因

病因总述: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肉瘤的一种,近年有研究发现,子宫肉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孕激素作用的失调有关。

基本病因:本病起源于子宫颈内膜的间质细胞。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多数来自子宫内膜间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只是沿扩张的淋巴管或血管生长,本质仍起源于内膜的间质细胞。

危险因素:家族中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症状

症状总述: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肉瘤的一种,近年有研究发现,子宫肉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孕激素作用的失调有

关。

典型症状:

1、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下列表现:(1)阴道不规则流血:最常见,量多少不等。(2)腹痛:肉瘤生长快,子宫迅速增大或瘤内出血、坏死、子宫肌壁破裂引起急性腹痛。(3)腹部肿块:病人常主诉下腹部肿块迅速增大。(4)压迫症状及其他:可有膀胱或直肠受压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大便困难等症状。

2、晚期病人全身消瘦、贫血、低热或出现肺、脑转移相应症状。如肿物破溃合并感染,可有极臭的阴道分泌物。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

1、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宫旁血管内瘤栓及肺转移尤为多见,其次为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局部侵袭性强,常有肌层浸润及破坏性生长。

五、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检查

预计检查: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治疗。就医后,医生首先会通过盆腔检查,来了解患者子宫的情况;之后可能建议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来帮助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盆腔检查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当肿瘤发展时,可见宫颈口息肉样或菜花样脱出物。

实验室检查:当诊断困难时,尤其是与其它类型的子宫肉瘤相鉴别时,还可借助免疫组化分析来协助诊断。免疫组化显示为 Vimentin、CD

10、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h-caldosmon 阴性,性索成分-inhibin,CK,CD99阳性。免疫组化检查是指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来对组织内的抗体进行定量、定性等研究,可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

影像学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对于诊断 ESS 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内的血管密集、扩张,因此,彩超显示病变内血流异常丰富。

2、磁共振成像(MRI)近年来,关于 ESS 的 MRI 研究进展迅速,ESS 典型的MRI 表现不仅可以增加确诊率,还能通过MRI 的影像学优势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分期。ESS 可表现为浸润性子宫内膜肿物,伴有广泛子宫肌层浸润。肿瘤多以实性、囊实性为主,可伴有囊性改变。

3、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可发现早期肿瘤,区分肿瘤的性质,并对肿瘤恶性程度进行分级,检查准确率优于 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尤其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报道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0%和98%,认为 PET 可能是术前诊断子宫肉瘤最有用的方法。但由于 PET 检查费用昂贵,主要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尚未普及。

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来自内膜的间质细胞,因缺少纤维结缔组织瘤体质软而嫩,一般为淡黄色,发生出血、坏死后常变为灰红色。血管丰富的间质肉瘤除内膜间质的改变外,还具有丰富的螺旋动脉样的小血管,呈血管瘤样改变。

1、诊断性刮宫术前诊断性刮宫对于诊断 ESS 有一定的意义。有文献报道,ESS 患者术前诊刮的阳性率约为80%。但是,也有研究认为 ESS 息肉样病变基底部较宽,术前诊刮有一定局限性,宫腔镜下活检的意义更大。

2、宫腔镜下活检宫腔镜也是诊断 ESS 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更加直观和全面地观察子宫内膜情况。但有研究提出宫腔镜的安全性有待确认,因宫腔镜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到盆、腹腔。诊断诊断原则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根据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可有膀胱或直肠受压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大便困难等症状;结合相关的免疫组化检查、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活检、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等疾病。

其他检查:暂无资料。

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

诊断原则: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根据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腹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