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液临床表现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合集下载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液临床表现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液临床表现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液临床表现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一.定义宫腔积液又称子宫积液,是指子宫腔内有液体积聚,积聚的液体可能是积水、积血或者积脓,常常通过超声检查发现。

二.病因1.宫腔积液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性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宫腔内积液多发生在排卵后,可以自然消退。

而对于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多为病理性的临床症状或者伴随症状,我们应该重视。

宫腔积液的主要来源是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少量含有糖原及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液体,其次为经血排出不畅或者肿瘤液化坏死积脓所致。

任何引起宫颈闭锁、萎缩堵塞或病变梗阻使子宫内容物潴留的疾病都可致宫腔积液,其病因主要包括生理变化、生殖道畸形、宫腔病变、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宫颈良性病变、宫颈癌、输卵管积液、妊娠相关疾病及无器质病变的绝经后子宫等。

2.积血多为处女膜闭锁所致。

3.积脓则是宫腔积液、积血、癌灶坏死感染而引起,常见于子宫体癌、宫颈癌放疗后。

三.临床表现1.处女膜闭锁的临床表现:青春期后月经不来潮,出现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处女膜部膨隆,透紫。

2.子宫积脓的临床表现:阴道排出脓样分泌物,有臭味。

子宫呈球状增大,柔软,有压痛。

四.超声表现1.子宫积血(处女膜闭锁):盆腔内见葫芦状液性包块,上端厚壁性液性区为子宫积血,下端膨大部分为阴道积血。

2.子宫积脓:子宫呈球形增大,宫腔内呈液性,并有较多光点。

五.鉴别诊断与卵巢囊性肿物相鉴别,应注意观察肿物与宫颈和阴道之间的联系。

六.临床处理1.宫腔积液少,超声定期复查;2.宫腔积液多,可扩宫治疗;3.如反复发作,扩宫效果不好,必要时切子宫。

七.总结绝经后女性的宫腔积液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临床症状或者伴随症状,常见于炎性疾病,恶性肿瘤不能完全排除。

随着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我们应该重视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

结合超声(建议经阴道超声)下宫腔内积液的量及子宫内膜厚度综合判断,合理管理,避免恶性疾病漏诊。

八.各种类型宫腔积液1.生理性宫腔积液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少量含有糖原、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液体,此时宫颈粘液在孕酮的作用下变稠形成粘液栓阻塞宫颈内口,此时超声检查可见少量宫腔积液。

宫腔内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宫腔内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 欧志红 , 2 ] 郑丽 , 颈部动 脉粥样硬化 的彩超检查及 其与脑梗死相 等. 关性的探讨田. 中华超声 医学杂志 ,0 4 2 ( ) 16 17 20 ,0 2 : — 4 . 4 【 孙经武 , 3 】 刘成霞, 高血压患者血浆 O — D 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 等. XL L
化斑块性质的关 系们. 中华超声医学杂志 ,04,0 1 ) 84 8 6 20 2 ( 1 :3 — 3 .
斑块 纤维化 、 钙化 , 内部 回声增强 , 管壁 呈不均匀增厚 , 增厚 的 局部有粥样硬化斑块 , 团块 回声增强 , 后方伴声影 ; 混合 斑介 于 软、 硬斑两者之 间。 新鲜血栓具有低回声特性 , 陈旧血栓伴发局
[ 简文豪 . 脑与外周血管超声诊 断学[ ] 1 】 颅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
口。 颈动脉位置表浅 、 干扰小 , 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别是高频探头
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 化的检测 , 可直接显示 内膜 、 粥样硬化斑
块及管腔狭窄程度 , 具有无创 , 无特殊禁 忌证 , 无需特殊 准备 , 定位准确、 直观 、 可重复性好 的特点 。 不仅可 以对心脑血管病变 患者提供诊 断和治疗依据 , 而且对 于确 定治疗方 案及估计 预后
■ 囤盟目墒露
当单纯性低 回声软斑形成 或软斑 与硬斑共存 时, 维图像对 于 二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反 映高血压 、 冠心病及脑梗死 的一个 窗
强 回声的斑块显示较清晰 ,而对 于低 回声 的软斑容易漏诊 , 此
时若提高增益 ,或通过彩色多普勒 观察管腔有无充盈缺损 , 可 明显提高低 回声斑块 的显示率。
都有重要意义 , 从而及 时有效 地控制各种危 险 因素 , 尽早进行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超声鉴别诊断(全文)一.定义所谓的宫腔内残留是早期妊娠行人工手术流产或药物流产及中期妊娠行引产后,妊娠组织排出不全,导致宫腔内妊娠组织物残留。

小月份药流完全流产率在75%左右,不全流产约占20%,药流失败约占4%,而人流后超声不是全部能确定是否有残留组织的,需仔细看图,结合病史及血流来判断是否需要作清宫处理。

二.类型1.新鲜组织、绒毛组织残留型,这种病例多在人流后不一定流血,但可以出现轻微的反应,尿HCG基本半月内没有降至正常,可出现弱阳性;2.组织机化型,也就是人流后较长时间未净。

三.超声表现1.二维超声表现:根据组织物残留量不同,宫腔内回声多样化。

(1)多量组织物残留:常见于不全流产早期,宫腔内有不规则的高回声或不均质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与正常肌层分界不清;若宫腔内有积血,可见宫腔闭合线分离,宫腔内无回声或低弱回声区,与宫壁分界清楚。

(2)少许绒毛组织残留:经腹扫查二维图像仅表现为内膜回声稍不均匀,呈不均质回声斑,无明显宫腔内异常回声团;经阴道扫查不均回声团局部回声减低,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

2.彩超表现:由于绒毛具有侵蚀子宫肌层血管的生物学特性,在绒毛着床部位的局部肌层内可以显示局灶性丰富的血流信号。

多量组织物残留时,不均高回声区局部内膜下肌层显示局灶性斑片状或网状彩色血流信号,可记录到低阻力型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以及静脉性频谱;少许绒毛组织残留时内膜不均回声斑与子宫肌层的低回声区内可见灶性血流信号,可记录到上述的血流特征,局灶性丰富血流信号对判断少许绒毛组织残留起到重要的作用。

3.胎盘绒毛过度侵蚀表现:此类妊娠组织物残留为胎盘绒毛过度侵蚀肌层所致,若妊娠继续可能出现胎盘植入,病理学上包括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过度胎盘床疾病等,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异常回声,局部可见血管池,内见滚动的云雾状回声,呈“沸水征”,与子宫肌层界限消失,彩超显示局部血流丰富,可记录到高速低阻的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

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

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

4女性健康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岳金霞 (北京丰台医院,北京 100071)许多老年女性已经绝经好多年,但有时仍会有阴道分泌物,还伴有腹痛,到医院做彩超检查诊断为“宫腔积液”。

很多患者拿到检查结果会很紧张,“这是什么病,严重吗?还需要哪些检查,是不是需要切了子宫?”为此,本文介绍“宫腔积液”的病因、表现以及超声检查的作用,以便广大老年女性充分认识宫腔积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宫腔积液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逐渐萎缩,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上升,自净能力减弱,失去防御能力,易发生生殖道感染。

此时,由于宫颈管萎缩,炎症引起宫颈粘连、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形成宫腔积液。

宫腔积液严格来讲不是疾病,而是一种伴随症状,通过对积液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及时发现其他疾病,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宫腔积液的症状绝经后老年女性出现宫腔积液,根本原因是产生增多和排出不畅,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的宫腔积液大部分无任何临床不适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病理性的宫颈积液可有下腹坠胀、下腹疼痛、腰背酸痛等,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发黄发绿,甚至有臭味,无痛性或接触性出血,伴有体温升高,化验室检查可伴有血象升高等。

宫腔积液的影像学特征正常子宫腔如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其底即宫腔底部,前后壁贴在一起的潜在腔隙,两侧与双侧输卵管相通。

老年女性子宫体积变小,壁变薄,绝经后子宫内膜小于5 mm。

出现宫腔积液时,超声下可见宫腔线分离,腔内可见无回声,借助宫腔积液透声窗,可较好地观察病变内部及周边的细微表现,如宫内膜线移位的判定、子宫壁层次的显示等。

生理性宫腔积液无任何不适或偶有下腹坠胀,少量水样分泌物。

超声表现未探及明显器质性病变,仅见宫腔小于5 mm的无回声,透声好,定期复查子宫附件及积液无明显变化或积液消失。

病理性宫腔积液(1)宫腔的炎性病变主要见于绝经后宫腔粘连,由病原体和微生物感染引起。

宫腔积液如何诊断宫腔积液

宫腔积液如何诊断宫腔积液

宫腔积液的诊断 标准包括:超声 检查、宫腔镜检 查、腹腔镜检查
等。
超声检查:通过 超声检查可以观 察到宫腔积液的 深度、范围和性 质,以及是否存
在其他病变。
宫腔镜检查:通 过宫腔镜检查可 以观察到宫腔积 液的性质、范围 和深度,以及是 否存在其他病变。
腹腔镜检查:通 过腹腔镜检查可 以观察到宫腔积 液的性质、范围 和深度,以及是 否存在其他病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理学诊断标准
宫腔积液的量:正常范围 为5-15ml
宫腔积液的颜色:正常为 透明或淡黄色
宫腔积液的性质:正常为 无色或淡黄色,无臭味
宫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 正常为无细胞或少量细胞
宫腔积液的生化检查:正 常为无蛋白或少量蛋白, 无糖或少量糖
06
宫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盆腔疾病的鉴别诊断
否存在尿路感染
生化检查:检查血液 中的电解质、血糖、 血脂等指标,判断是
否存在代谢异常
影像学检查:通过X 光、CT、MRI等检 查手段,判断宫腔 积液的性质和位置
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
添加 标题
目的:明确宫腔积液的病因和性质
添加 标题
操作方法:通过刮宫或宫腔镜检查, 获取宫腔内积液样本
添加 标题
治疗建议: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与其他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宫腔积液与子宫 肌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在于子 宫肌瘤患者常伴有月经量增 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卵巢囊肿:宫腔积液与卵巢 囊肿的鉴别诊断主要在于卵 巢囊肿患者常伴有腹痛、腹
胀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积液与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鉴别诊断主 要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 伴有痛经、不孕等症状。

第九章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第九章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第九章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第一节葡萄胎葡萄胎属于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是发生于孕卵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疾病,也称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因妊娠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终末绒毛水肿呈水泡状,水泡间相连似葡萄而得名。

【病理特征】1.基本特征是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

表现为子宫腔内葡萄样水泡。

2.由于增生滋养细胞产生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形成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呈多房囊肿,表面光滑,色黄壁薄,囊液清亮。

3.葡萄胎类型:①完全性葡萄胎,所有胎盘绒毛均为水泡状;②部分性葡萄胎,部分绒毛水泡样变,同时有羊膜腔和胎儿;③双胎妊娠,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

【临床表现】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反应重;子宫大于相应孕周;血和尿中HCG异常升高。

【超声表现】1.二维声像表现(1) 子宫中部宫腔内充满蜂窝状、小圆形液性暗区,或因出血宫腔一侧出现片状、不规则液性暗区或云雾状低回声区;子宫体增大,轮廓清晰,肌层菲薄,见图9-1-1、图9-1-2、图9-1-3、图9-1-4。

(2) 双附件区多房囊性肿块,大小不一,呈分叶状,包膜清晰、菲薄,内分隔较细,呈放射状,囊内无回声,为卵巢黄素囊肿的表现,见图9-1-5。

典型的黄素囊肿并不常出现。

(3) 部分性葡萄胎:宫腔内见正常妊娠囊结构,部分胎盘绒毛呈蜂窝状改变,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液性暗区,异常胎盘与正常结构胎盘所占比例不定,但有一定分界,见图9-1-6。

(4) 双胎妊娠、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极少见,正常妊娠囊内可见存活胎儿,与另一完全性葡萄胎之间有较清楚界限。

图9-1-1 葡萄胎声像(经腹扫查)图9-1-2 葡萄胎声像(经阴道扫查)图9-1-3 葡萄胎宫腔积血(经腹扫查)图9-1-4 葡萄胎宫腔积血(经阴道扫查)图9-1-5 卵巢黄素囊肿声像图9-1-6 部分性葡萄胎声像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 子宫内血流:子宫肌壁内血流信号较非妊娠期丰富,子宫动脉舒张期血流增加,血流阻力下降,阻力指数RI在0.40 ~ 0.50。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三)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特点为间质纤维化,内有粗大的供养动脉。 子宫内膜息肉药物治疗无效。
超声检查的时间:
于月经后或子宫出血停止后3 天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表现:
1、子宫大小及形态 如未合并子宫壁病变,子宫形态规则,体 积正常或稍大。
2、宫腔回声的变化 典型的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有清楚的 分界线,通常为回声较强的舌形或类圆形结节,大小不一,位 置以宫腔内居多,也可在宫颈内外口处。若息肉阻塞宫颈口可 造成宫腔内分泌物滞留,息肉周边出现液性暗区。
超声检查的时间:
于月经后或子宫出血停止后3 天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 声检查。测量子宫三径及子宫内膜厚径;在子宫内膜 回声的内侧缘、即内膜的基底层测量子宫螺旋动脉的 阻力指数(RI)〉0.5。
声像图表现:
先询问月经时间
1、子宫大小及形态 如未合并子宫壁病变,子宫形态规则, 体积正常或增大。
2、子宫内膜回声 增殖早期内膜0.2-0.4如果1.0cm考虑内膜 病变,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厚(11.9±5.7mm),显著的弥漫 性增厚可呈球形,局灶性增厚可呈息肉样或“水滴状”强光 团。内膜回声可均匀增强,也可不均匀并伴有小的囊腔,动 态观察可见内膜涌动征象。出血期子宫内膜结构模糊不清。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 声诊断
在子宫内膜①增殖早期5-7天,声像图表现为线状强回声, 厚度约2mm-4mm;②增殖中期8-10天内膜回声增厚, 呈三线征或均质型中等回声;③增殖晚期11-14天内膜 逐渐增厚,厚径约10mm,大约在排卵后48小时之内, 功能层子宫内膜由低回声转变成强回声,三线征逐渐消 失;分泌晚期有时可在强回声内膜与宫壁肌层回声之间 有低回声晕,内膜回声进一步增加,呈椭圆形或蝌蚪形; 月经期宫腔回声由不均质低回声至线状强回声。绝经后 子宫内膜呈线状中等回声,厚度小于3mm。

早孕宫腔积液超声诊断标准

早孕宫腔积液超声诊断标准

早孕宫腔积液超声诊断标准
早孕宫腔积液是指在早孕期间子宫腔内出现的积液现象。

一般来说,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宫腔内液性暗区,在超声检查中,宫腔内出现液性暗区,表现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域,这是宫腔积液的主要超声表现之一。

2. 子宫壁与液性暗区的分界清晰,在超声图像中,宫腔积液与子宫壁之间的分界清晰,没有明显的粘连或其他异常表现。

3. 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积液常常伴随着子宫内膜增厚,超声检查中可见子宫内膜呈现增厚状态,这也是早孕宫腔积液的常见表现之一。

4. 子宫附件区无异常回声,在超声检查中,需要观察子宫附件区域是否存在异常回声或其他异常表现,以排除其他病变。

5. 子宫内膜下液性暗区移动性,在超声检查中,可以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或者轻压子宫来观察宫腔内液性暗区的移动性,以帮助确定宫腔积液的性质。

总的来说,早孕宫腔积液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宫腔内液性
暗区的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壁与液性暗区的分界清晰等表现。

这些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
孕宫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一般
性的诊断标准,具体诊断仍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脓的病因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脓的病因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脓的病因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一•定义宫腔积脓,即是宫腔内有脓液积滞,当患有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时, 宫颈口堵塞,引流不畅,分泌物滞留在子宫,有可能导致宫腔积脓。

宫腔积脓并不多见,容易被忽略或误诊,多见于老年妇女或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宫腔放射治疗后以及宫颈和宫腔手术后。

二•发病原因1. 事实上,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炎并不少见,但形成宫腔积脓者却不多, 原因在于宫颈管能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

而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萎缩,腺体分泌减少,阴道功能减退,致病原微生物自阴道逆行上侵,使颈管粘连、狭窄或闭锁,最终导致宫腔积脓。

另外,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管或宫颈癌、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均可导致颈管狭窄或闭锁,如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继而合并感染,也可发生宫腔积脓。

另外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宫腔积脓患者平素就有慢性盆腔炎、糖尿病等,或宫腔内仍有节育器,说明全身免疫状况及局部炎症对宫腔积脓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发生的必要条件(1 )脓液生成:或初始即为脓液,亦或先为非炎性积液、积血,后合并感染。

(2)颈管狭窄闭锁:子宫内膜炎是发生本病的最直接原因。

3.发病机制宫颈恶性肿瘤、尤其是放疗后患者,宫颈电烙、冷冻或宫颈锥切、严重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所导致的瘢痕形成、以及老年妇女的宫颈萎缩等因素,使得阻塞淤积的分泌物不易排出,癌肿组织中病菌大量繁殖,也有可能导致造成宫颈管狭窄阻塞。

三•病因1. 常见于严重的子宫内膜炎、盆腔脓肿、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合并感染的患者。

2. 绝经后宫腔积脓病因: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阴道自洁作用减弱,宫颈萎缩,腺体分泌减少,易发生上行感染。

颈管狭窄、粘连甚至闭锁,宫腔分泌物排出不畅或无法排出,易致宫腔积脓。

而当机体局部或全身的防御机能降低时如合并宫内节育器、糖尿病及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时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和发病条件导致宫腔积脓, 绝经后子宫壁薄、弹性差,当发生宫腔积脓时,宫腔无限膨胀,萎缩的宫壁越来越薄,再加上细菌对宫壁的侵袭炎症加重,最终发生了子宫穿孔破裂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及腹腔脓肿等急腹症。

子宫积液的症状

子宫积液的症状

子宫积液的症状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子宫积液的症状》的内容,具体内容:对于检查出子宫里面有积液的朋友来说,心里一定很担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么,有哪些?下面就由我为您详细介绍。

子宫积液又称宫腔积液,子宫积液临床并不常见,不同年龄的子...对于检查出子宫里面有积液的朋友来说,心里一定很担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么,有哪些?下面就由我为您详细介绍。

子宫积液又称宫腔积液,子宫积液临床并不常见,不同年龄的子宫积液患者可由不同的原因所导致。

引起子宫积液的主要原因有: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管粘连、堵塞;生殖器畸形。

出现子宫积液,患者可表现为下腹坠痛,同时可有白带增多以及血性分泌物。

出现上述情况应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宫腔镜检查和子宫诊刮,明确原因后再对子宫积液进行相应治疗。

人工流产亦可引起子宫积液,可通过B超进行子宫积液的检查。

而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妇女排卵后或早孕期,多可自然消失,不必进行治疗。

在临床上大多数妇女的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可发生在子宫内膜发炎后,内膜组织肿胀的细胞中渗出的略黏稠的液体,被周围组织包裹所渐渐形成的囊性包块。

若不加以治疗,靠药物就不易消除了,需要手术治疗来帮忙。

什么是子宫积液宫腔积液主要是炎性渗出物导致的,也就说和炎症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和物理治疗宫糜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伴有宫颈管阻塞,以致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即可形成宫腔积脓,但有可能是宫颈的炎症上行感染导致的。

宫腔积液且有小腹痛是因为有盆腔炎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建议静脉输液治疗。

因为盆腔面积很大,而且炎症可累及腹膜,静脉给药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口服。

子宫积液的并发症子宫积液导致不孕:子宫积液若没有得到合适治疗,其危害性是较大的,容易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致不孕。

子宫积液引发盆腔炎症:大多数子宫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即由慢性盆腔炎症渗出所致。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内环下移、残留或嵌顿超声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内环下移、残留或嵌顿超声诊断(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内环下移、残留或嵌顿超声诊断(全文)一•临床特点1. 宫腔内可见各种形态宫内环:包括圆形、V、T、宫形等;2. 坏残留常见取坏困难患者,取环过程中,环断裂;3. 环嵌顿时,患者出现嵌顿侧下腹痛;4•阴道不规则出血。

二•超声表现1. 宫腔内可见各种形态宫内环,呈强回声;2. 宫内坏下移时,宫内环上界距宫腔底部超过双层内膜厚度,子宫横切面宫腔底部未见环声影;3. 宫内环残留时,宫腔内一段或数段线状或双螺旋线状强回声,后伴声影;4. 环嵌顿可见宫腔内有部分环回声,坏的另一部分强回声段深入到宫壁内。

5•由于宫内节育器的形状、质地不同,其超声表现不尽相同。

全属圆环和宫形环在二维超声扫查子宫纵切面表现为宫腔内两个分离的强回声,在其后方,由于产生多次反射形成混响回声,似彗星尾部,称彗尾征。

6. T形环在子宫纵切面显示为宫腔内线状或串珠状强回声,横切面在宫腔底部显示条形强回声;二维扫查在子宫冠状切面有时可显示节育器的形状,如环形、V形、T形等,在前屈或后位子宫容易显示;7. 塑料节育器在不同的切面扫查时表现为宫腔内强回声,其后方不伴彗尾征。

位置正常的节育器声像图表现为节育器强回声位于宫腔中心,其周围内膜显示为低回声的晕圈。

在子宫纵切面可判断宫内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

8•由于节育器过大或置放时操作不当损伤宫壁,导致部分或全部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层内,为节育器嵌顿。

声像表现为节育器偏离宫腔中心部位, 嵌入肌层或接近浆膜层。

节育器穿透子宫肌壁、浆膜层造成穿孔而致节育器夕卜移。

超声扫查显示子宫内无节育器的强回声,在宫旁、子宫直肠陷凹或腹腔内见强回声的节育器声像。

9. 宫口过松,宫颈重度糜烂,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等,均易造成下移等唐况,由于在声像图上对后倾或过度后屈子宫颈内口辨认困难,测量子宫内口与IUD下缘距离进行定位有较大误差,因此多用测量IUD上缘与子宫底间距离来判断,正常节育环上缘距宫底浆膜层02.0cm ,范围为1.5cm—2.0cm , IUD下移分度,轻度:IUD上缘距宫底浆膜面<2.5cm;中度:IUD上缘距宫底浆膜面2.5—3.5cm z;H度:IUD上缘距宫底浆膜面> 3.5cm。

子宫体与子宫肌层的病变之子宫穿孔超声诊断(全文)

子宫体与子宫肌层的病变之子宫穿孔超声诊断(全文)

子宫体与子宫肌层的病变之子宫穿孔超声诊断(全文)一.定义子宫穿孔,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

可见于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诊刮术等,探针、宫颈扩张器、吸管、刮匙、卵圆钳都可造成穿孔。

穿孔部位可发生在宫底、峡部或宫颈管,亦可穿入阔韧带、膀胱后壁、肠袢,甚至拉出大网膜等,导致内出血、阔韧带内血肿及继发性腹膜炎。

必须及时诊断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二.病因对过度前屈或后屈子宫、哺乳期或产后子宫行宫腔手术(如人流、上环)操作时,或技术不熟练容易损伤子宫造成穿孔,根据子宫损伤的程度可有不同的表现。

三.临床表现1.宫腔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下腹突发性疼痛。

2.术者发觉所用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明显超过检查时所估计的宫腔深度,且无阻力,感觉不到宫壁的抵抗。

3.下腹压痛、反跳痛。

4.若穿孔损伤到较大血管,短时间内即可有内出血的典型表现,并可迅速发生休克。

5.宫旁包块:若从子宫峡部穿入阔韧带损伤血管,可在阔韧带内形成血肿。

四.超声表现1 .不完全性子宫穿孔:未损伤血管时可无阳性表现,或损伤处见一条状回声,此为吸宫时进入的气体,宫腔内可见少量液体;2 .完全性子宫穿孔:子宫正常或稍大,宫腔内可见强回声或少量液体,宫肌可见一强回声带,此为吸宫时吸入的腹腔内组织( 如大网膜、结肠脂肪垂或肠管) ,浆膜层不完整,宫旁及直肠窝可见游离液体。

3.子宫探针穿孔:可无明显的异常声像图表现,因肌层被穿过的探针损伤无明显出血时,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见肌层细条状低回声暗带,与近端子宫腔相通,当穿透浆膜层有少许出血时,可见肌层的细条状强回声并见浆膜层局部回声连续中断。

4.吸管穿孔:因吸管较粗,穿透肌层时损伤形成的孔道较宽,经腹超声扫查即可显示,穿孔处肌层呈管道状不均质高回声,近端与宫腔相通。

5.当肌壁严重刮伤有较多出血时,超声检查可见局部较粗的高回声带,边缘粗糙,中部因局部出血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周围和子宫直肠凹出现无回声区。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

• 内膜癌累及宫颈,宫颈肥大变形,回声杂乱、增强,宫颈管结构不清。此时 应尤其注意宫颈病灶内寻找血流信号及低阻型动脉频谱。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
31/44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
32/44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
• 子宫内膜癌左 卵巢内转移: 宫腔内可见混 合性回声,边 界不清,子宫 旁左附件区见 一混合性低回 声肿块。注意 与卵巢囊腺癌 判别。
子宫肌层分界清楚。 • ②少许绒毛组织残留:超声显示内膜回声稍不均,呈不均质回声斑 • ③胎盘绒毛过分浸蚀:为胎盘绒毛过分浸蚀所致,若继续妊娠可能出现胎盘植入,
超声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局部可见血管池,内见滚动云雾状回声(沸水征)与 子宫肌层界限消失。CDFI:显示局部血流丰富,可检测到高速低阻滋养层周围血 流频谱。 • ④CDFI:在绒毛着床部位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残留组织局部内膜下肌层能显示局 灶性斑片状或网状血流信号,检测到高速低阻滋养层周围血流频谱。 • 判别诊疗: • ①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子宫肌层回申显著不均,呈蜂窝状;肌层血流信号丰富, 范围广;检测到极低阻力动脉性频谱;HCG水平显度升高。 • ②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形态及边界规则;肌层回声正常;无停经 史,HCG阴性;CDFI于团块基底部见一单一条状血流信号;检测到中高阻力型频 谱。
• ⑤正常分泌晚期内膜厚可达6-12mm,增厚内膜中间可见宫腔线回声,内 膜与肌层间有低回声晕,呈“多层征”或“三线征”。
• ⑥内膜增生过长多见于长久无排卵患者,少许连续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 致,内膜厚可达20-40mm,呈棱状,多合并多囊卵巢、小卵泡周期。
• ⑦另外还要注意与药品所致内膜高度分泌反应、异位妊娠内膜高度分泌反 应内膜增厚判别,必要时进诊刮以取得病理结果作出明确诊疗。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血超声诊断及临床诊治(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血超声诊断及临床诊治(全文)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血超声诊断及临床诊治(全文)
一.病因
1.生殖道畸形:处女膜、阴道横膈或阴道闭锁;
2.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或宫颈粘连;
3.先兆流产、难免流产;
4.宫内节育器位置改变;
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内膜病变可同时合并宫腔积血。

二.临床特点
1.青春期原发闭经伴周期性下腹痛;
2.宫腔手术后出现停经、月经不规律或月经量明显减少;
3.周期性下腹痛或持续性下腹隐痛;
4.阴道淋漓出血。

三.超声表现
1.子宫大小正常或增大;
2.宫腔内见非纯囊性暗区,内有点状回声伴流动;
3.当处女膜闭锁时,阴道、子宫颈与宫腔内积聚非纯囊液呈葫芦状,严重时可导致输卵管积液及盆腔积液;
4.宫腔、子宫颈粘连时,宫腔内可见非纯囊液性分离,其下方在宫腔下段或子宫颈管内可见线状断续强回声带;
5.宫腔积血较多时宫壁变薄,子宫偏向一侧,易误诊为卵巢非纯囊肿物;
6.积血时间较长时,有血块机化,在非纯囊液性暗区中出现不规则片状中强回声团块。

四.临床处理
1.止血药物,宫缩药物;
2.宫口开大,刮宫止血。

患者:女,53岁,于44岁时绝经,近一年来阴道间断出血,无其他不适,现做B超图如下,腹部与阴超相结合,考虑宫腔积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腔与子宫内膜病变之宫腔积液临床表现及超声鉴别诊断(全文)一.定义
宫腔积液又称子宫积液,是指子宫腔内有液体积聚,积聚的液体可能是积水、积血或者积脓,常常通过超声检查发现。

二.病因
1.宫腔积液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性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宫腔内积液多发生在排卵后,可以自然消退。

而对于绝经后女性,宫腔积液多为病理性的临床症状或者伴随症状,我们应该重视。

宫腔积液的主要来源是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少量含有糖原及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液体,其次为经血排出不畅或者肿瘤液化坏死积脓所致。

任何引起宫颈闭锁、萎缩堵塞或病变梗阻使子宫内容物潴留的疾病都可致宫腔积液,其病因主要包括生理变化、生殖道畸形、宫腔病变、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宫颈良性病变、宫颈癌、输卵管积液、妊娠相关疾病及无器质病变的绝经后子宫等。

2.积血多为处女膜闭锁所致。

3.积脓则是宫腔积液、积血、癌灶坏死感染而引起,常见于子宫体癌、宫颈癌放疗后。

三.临床表现
1.处女膜闭锁的临床表现:青春期后月经不来潮,出现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处女膜部膨隆,透紫。

2.子宫积脓的临床表现:阴道排出脓样分泌物,有臭味。

子宫呈球状增大,柔软,有压痛。

四.超声表现
1.子宫积血(处女膜闭锁):
盆腔内见葫芦状液性包块,上端厚壁性液性区为子宫积血,下端膨大部分为阴道积血。

2.子宫积脓:子宫呈球形增大,宫腔内呈液性,并有较多光点。

五.鉴别诊断
与卵巢囊性肿物相鉴别,应注意观察肿物与宫颈和阴道之间的联系。

六.临床处理
1.宫腔积液少,超声定期复查;
2.宫腔积液多,可扩宫治疗;
3.如反复发作,扩宫效果不好,必要时切子宫。

七.总结
绝经后女性的宫腔积液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临床症状或者伴随症状,常见于炎性疾病,恶性肿瘤不能完全排除。

随着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我们应该重视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

结合超声(建议经阴道超声)下宫腔内积液的量及子宫内膜厚度综合判断,合理管理,避免恶性疾病漏诊。

八.各种类型宫腔积液
1.生理性宫腔积液
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少量含有糖原、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液体,此时宫颈粘液在孕酮的作用下变稠形成粘液栓阻塞宫颈内口,此时超声检查可见少量宫腔积液。

另外,输卵管生理周期变化也可造成生理性宫腔积液。

女性生殖道在整个卵巢周期中都有新生血管形成,卵巢的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以及子宫内膜增殖期都有新生血管的生成,Campbell最早报道了在围排卵期优势卵泡的血流量明显升高,输卵管作为与卵巢、子宫内膜同源器官,很可能会有相同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可能导致了输卵管积液的周期性改变,Henry等的研究发现,激素可影响输卵管液的分泌。

输卵管积液倒流入宫腔造成宫腔积液,后者在排卵期及黄体期较卵泡期更易出现,而且积液的径线也更大,这是与排卵期及黄体期的高雌激素水平平行。

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器质性病变,仅见宫腔少量积液,透声好,部分患者一侧附件区可见直径小于3cm的生理性囊肿,CDFI: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复查积液及囊肿均消失。

2.先天生殖道畸形:
(1)处女膜闭锁:宫腔及阴道扩张,呈“葫芦形”,其液性暗区内可见点状回声(见图1);重者输卵管扩张,盆腔可见液性暗区。

(2)阴道闭锁或横隔:宫腔及阴道上部扩张时,可见积血暗区,阴道积液下方见条索状高回声。

3.宫腔病变:
(1)宫腔粘连:主要见于清宫术后及绝经后宫腔粘连,前者有宫腔镜下清宫病史,宫腔见梭形液性暗区,其内可见带状稍高回声与子宫前后壁肌层相连(见图2),重度宫腔积液者宫颈内口完全性粘连。

正常的子宫内膜回声及内膜涌动征象的缺失是诊断宫腔粘连的超声特征;后者内膜薄,宫腔积液>5mm,有时为非纯囊液(多为脓液),子宫随之增大,宫壁变薄。

(2)上环或环下移后引起宫腔积液(图3),上环或环下移后伴有腹痛,有少量粉红色血性阴道分泌物,宫腔见梭形或近圆形的液性暗区,为时约2至4周,慢性炎症形成者症状可反复出现。

4..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其
超声表现为宫腔分离,内可见异常回声团,带蒂者可脱至宫颈内口(见图4),由于积液暗区的衬托,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基底部、轮廓、表面、甚至可见息肉的蒂,CDFI:粘膜下肌瘤血流信号丰富,呈彩球状,肌瘤较大时血流呈典型漩涡状,子宫内膜息肉血流信号呈星状和条状,部分可显示息肉根部的增粗血管。

5.子宫内膜癌:宫腔扩张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暗区衬托有助于明确内膜的部位,并可显示病灶基底部较宽(见图5),子宫内膜弥漫性不均增厚,或呈团块状回声,周围无包膜,增厚的内膜基底部不完整,宫壁上可见乳头状实质回声,晚期宫外见肿块及腹水甚至有远处转移灶,CDFI:子宫内膜癌病灶有较丰富血流信号。

6.宫颈良性病变:
(1)宫颈囊肿,即宫颈纳氏囊肿,小的宫颈囊肿无特殊临床意义,多发的较大囊肿可致宫颈增大,声像图上见宫颈前后唇内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区,无明显的壁,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内无回声区内可出现密集点状中等回声,此时常可见宫腔线液性分离。

(2)宫颈电切术后:电切术后,宫腔内见少量无回声区分布。

7.宫颈癌:宫颈增大,呈“菜花”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粗大的高回声斑点或团块状的低回声,CDFI:肿块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常呈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颈管受浸润阻塞时可见宫腔扩张积血暗区(见图6),晚期肿瘤侵蚀膀胱后壁,并向膀胱内突起。

8.双输卵管积水伴宫腔少量积液:双输卵管呈“腊肠”状、“藕节”状液性暗区,CDFI:于分隔内可见血流信号,常为低速高阻型血流频谱,宫腔扩张时呈梭形液性暗区,盆腔也见少量积液。

9..妊娠相关疾病:
(1)宫外孕时宫腔假孕囊:有停经病史,血、尿HCG升高,宫腔内未见明显典型孕囊回声,于一侧附件区见妊娠包块,部分可见胎心搏动,破裂型见不规则包块及腹、盆腔积液。

(2)双子宫或纵膈子宫合并早孕:子宫体积大于正常孕周,可见两个宫腔,一侧宫腔内可见椭圆形孕囊回声,另一侧宫腔可见无回声区,壁较孕囊薄,周边回声略增强。

(3)剖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多见于剖腹产术后5-10天,切口隆起较明显,浆膜层可有断续、水肿现象,肌层缝线处可有小暗区。

(4)宫腔残留:多有产后恶露不净,反复或突然阴道流血等病史,一般可有腹痛及发热等症状,宫内多量组织残留物,常见于不全流产的早期,声像图表现为宫内有不规则稍强回声团块,有的夹杂点片状低回声,与正常肌层分界模糊不清,部分宫腔周边显示为不连续的无回声区(为宫腔内少量积血),此时可见宫腔闭合线分离。

宫内少量组织残留物,声像图上仅表现为宫腔增宽,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并可见不规则的稍强回声或低回声小斑块,有的为强弱相间不规则回声,以及宫腔中、下段细条状无回声区。

10.绝经后无器质性病变的宫腔积液:绝经后妇女单层宫内膜很薄,宫腔积液厚度<0.5 cm(图7),宫腔液为无回声。

宫腔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