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宫腔镜诊断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标志物检测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标志物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7edf8a065ce0508763213ae.png)
物流
合计
1个工作日
3-5个工作日
14
报告解读
CD38 CD138
在免疫组化染色中 CD38 以细胞膜出现棕黄色为阳性, CD138以细胞膜/胞质出现棕黄色为阳性。
15
报告解读 诊断标准 对应临床结果 备注
CD38(+) CD138(+)
CD38(+) CD138(-) CD38(-) CD138(+)
浆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8\CD138检测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标志物检测
项目简介
浆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8\CD138
CD38 :Ⅱ型转膜糖蛋白,主要 在浆细胞、活化T细胞、前B细胞和 活化B细胞中表面。 CD138:多配体聚糖蛋白,主要 在浆细胞表面、前 B 细胞表面表达, 在细胞质内也有存在。 临床研究表明,CD38\CD138是确定浆细胞十分优秀的标志物
9
适用人群
建议适用人群:
1)有发热、月经过多、白带增多,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 痛,下腹痛及腰腹明显胀痛等临床症状的患者;
2)HE染色无法确诊的患者;
3)由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患者;
4)宫腔镜检查有异常的患者。
建议患者应该早期诊断、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尽快恢复健康。
10
样品采集 检测样本为子宫内膜,建议: 1 )及时将采集的样本置于10% 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时间不 超过24小时),尽快送检;
5
临床诊断
病理组织学诊断难点:容易出现织中粒细胞的干扰
假阴性:子宫内膜的免疫反应不强,病变中浆细胞较少 因此常需要采取 CD38\CD138 免疫组化染色来进一步提高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确诊率!
6
临床研究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进展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7d671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f.png)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进展叶海花; 陆丽美; 戴郁菁; 梁炎春【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年(卷),期】2019(038)006【总页数】5页(P514-518)【关键词】子宫内膜炎; 浆细胞; 抗菌药; 胚胎植入; 不育;女(雌)性; 流产;习惯性; 慢性子宫内膜炎; CD138【作者】叶海花; 陆丽美; 戴郁菁; 梁炎春【作者单位】530100 南宁市武鸣区妇幼保健院妇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指子宫内膜的持续性炎症,组织学上以内膜间质中浆细胞浸润为特征[1]。
CE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切片中浆细胞的识别,但因为其临床症状轻微,往往被人们忽视。
根据不同文献报道,CE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在0.2%~46%[2],而在不孕的人群中,其发生率可高达57%[3]。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CE在异常子宫出血[4]、子宫内膜增生[5]、宫腔粘连[6]等疾病中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提示CE可能参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更多的临床研究着重于探讨CE在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CE在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反复植入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以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发生率升高,针对CE的抗生素治疗可改善这些患者的生殖预后[3,7]。
因此,CE在妇科及生殖医学领域中的临床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现就CE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1 CE的诊断1.1 CE的高危因素 CE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如下:①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即使取出IUD后,仍可长期存在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②多次分娩史[8];③月经时间长[9];④输卵管梗阻[9];⑤不规则子宫出血;⑥其他:Chen等[9]发现既往流产病史是发生CE的独立高危因素之一,但是Kitaya等[8]的研究提示既往人工流产史、自然流产史、早产史和剖宫产史,均不是独立的高危因素。
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6f5f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0.png)
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老人子宫内膜炎是指发生在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的炎症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老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制定一份关于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的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依次介绍老人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辅助检查以及制定的诊断标准。
一、老人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1. 倒经流出:部分老年女性患者会出现不规则阵发性的阴道出血,而不是正常的月经流出。
2. 下腹疼痛:老人子宫内膜炎常伴有下腹不适或疼痛感,程度轻重不一。
3. 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常出现白色或黄色的阴道分泌物,质地稀薄,量多,伴有异味。
4. 其他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二、老人子宫内膜炎的病理学特点:1. 炎症性病变: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可见明显的炎症改变,如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
2. 上皮增生:老年女性子宫内膜常出现上皮细胞增生,细胞排列紊乱。
3. 萎缩改变:部分患者子宫内膜可出现萎缩改变,腺体数量减少,形态不规则。
三、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辅助检查:1. 子宫颈涂片检查:通过分析颈管内的细胞变化,早期炎症可通过颈管内炎症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判断。
2. 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如炎症状况、上皮增生、腺体数量等。
3. 子宫内膜活检:通过取得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是否存在炎症的改变。
四、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学特点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可以制定如下的老人子宫内膜炎诊断标准:1. 必备条件:下腹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至少需满足一项)。
2. 病理学特征:宫腔镜或子宫内膜组织活检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存在炎性改变、上皮细胞增生或变化以及腺体数量不规则等(至少需满足一项)。
3. 辅助检查支持:颈管内细胞发现炎症细胞增多或子宫内膜活检显示炎症改变(至少需满足一项)。
诊断标准的提出有助于为老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提供依据,并且规定了必要的条件以避免过度诊断。
202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与RSA的关系
![202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与RSA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95a04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5.png)
2023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与RSA的关系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大部分无明显症状,部分有症状者又常常被混淆为盆腔炎性疾病、阴道炎等对症处理,所以CE在临床中常常被忽视。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CE与生殖疾病(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等)存在潜在联系,逐渐引起重视。
一、慢性子宫内膜炎(CE)与复发性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指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以子宫内膜间质的浆细胞浸润为特征。
CE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常表现无症状,或阴道异常流血,白带增多、盆腔痛等,临床上容易被忽视。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连续发生自然流产2次及2次以上,包括连续发生的生化妊娠,发生率为1%~5%,RSA的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
复发性流产病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易栓症、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原因不明等。
近些年来,慢性子宫内膜炎(CE)越来越受到妇科医生和生殖科医生的关注。
研究表明,CE与不孕症、复发性流产(RSA)及反复种植失败(RIF)的发生相关,在不孕人群中,CE的发生率高达2.8%~56.8%,其中反复种植失败中约为14.0%~67.5%,复发性流产中约为9.3%~67.6%,发病率较高,而改善子宫内膜的炎症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二、CE导致RSA/RIF的可能机制正常状态下,B淋巴细胞只存在内膜的基底层,比例不超过1%;但在CE 中,不但比例升高,且浆细胞(活化B细胞)可以浸润子宫内膜基底层和功能层,甚至可以到上皮细胞的腺腔内。
当子宫内膜基底层存在炎症时,常可感染子宫内膜功能层,使得子宫内长期受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不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
CE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并未完全被阐明,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从而导致反复着床失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
导致RAS/RIF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CE的病原体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炎性细胞因子(如I117)增多,对胚胎产生毒性作用。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c73d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4.png)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宫腔镜手术是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妇科手术的基本技能之一,与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并列。
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节育器异常及宫异物、不孕不育、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排液和(或)幼女异物、子宫膜癌和宫颈管癌手术前病变围观察及镜下取活检。
禁忌证包括体温>37.5℃、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近期发生子宫穿孔、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严重的、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二、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包括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膜息肉、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异物、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子宫膜异常增生、幼女异物。
禁忌证与宫腔镜检查术相同。
三、术前评估宫腔镜检查前需排除严重、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进行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1-U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泌物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根据病情酌情增加其他相关辅助检查。
宫腔镜手术前除上述检查外,还需进行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检查,以及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四、麻醉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病变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宫腔镜手术,硬膜外或区域阻滞麻醉适用于各类宫腔镜手术,特别是子宫腔病变复杂,需要较好地松弛宫颈,如直径>100px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等。
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五、术前预处理在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子宫膜预处理方法。
1.药物预处理: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孕三烯酮等药物,持续2到3个月,以抑制膜增生,薄化子宫膜。
宫腔镜检查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宫腔镜检查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73da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f.png)
子宫内膜电切术操作常规
1、麻醉方式。 2、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3、可用B超监护或不用。 4、5%葡萄糖溶液或5%甘露醇液膨宫,膨宫压力设定在平均动
脉压水平。 5、能量功率:电切电流功率80W,电凝电流功率60W。 6、预处理:子宫内膜过厚者可先吸宫。 7、切除子宫内膜顺序:先宫底部,后子宫内口;顺时针或逆时针。 8、切除深度包括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2~3mm的浅肌层。 9、送检:所有取出内膜碎屑,进行组织学检查。 10、术毕检查:宫腔活动出血点, 电凝或上气囊压迫止血。
• 6、快速注入多量液体,使内膜水肿,影响观察效果。 • 7、患者精神紧张,需麻醉。
宫腔镜常见手术操作
子宫内膜电切术
适应证 • 1.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排除恶性疾患。 • 2.子宫8~9周妊娠大小,宫腔10~12cm者。 • 3.无生育要求者。 禁忌证 • 1.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 • 2.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 • 3.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 • 4.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 5.对本术旨在解除症状,而非根治措施无良好心理承受力者。
素或气囊尿管。
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注意事项
1、术前GnRH-a预处理>6cm。 2、手术时限控制在1小时,避免TURP综合征发生。 3、一次未能切净,术后2-3月再次手术。 4、术后禁性生活2月。 5、阴道排液,少量出血2月正常。
功血内膜电切
子宫内膜电切术中注意事项
(一)宫腔膨胀不良,视野不清,不能手术,否则可致切割不全及子 宫穿孔
膨宫不良的原因: 1、颈管松弛:用宫颈钳围绕宫颈夹持,以闭合宫颈外口。 2、膨宫压力低下:加大膨宫压力。 3、子宫穿孔:立即停止手术,检查腹部体征,B超观察子宫周围及
腹腔有无游离液体。 4、其他:入水、出水接口阀门不通畅,内外镜鞘间有血块堵塞,
宫腔镜报告
![宫腔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d65f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a.png)
宫腔镜报告
宫腔镜检查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和盆腔器官的一种微创手术操作。
宫腔镜检查主要用于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多发息肉、子宫内膜增厚、胚胎移植术前准备、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疾病。
下面是一份关于宫腔镜检查的报告。
宫腔镜检查报告
病人信息:性别:女,年龄:34岁,主诉:月经不调。
临床表现:患者自诉月经不调已有半年,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少,色淡,经期延长,经前乳房胀痛明显。
宫腔镜检查结果:
1. 子宫宫腔:子宫舒展良好,大小正常,无明显畸形和增大。
2. 子宫内膜:内膜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厚度均匀,为7mm,无明显异常。
3. 子宫内膜息肉:未见子宫内膜息肉。
4. 子宫颈:颈管光滑,开放良好。
5. 左侧输卵管:输卵管光滑可通过,无积水和粘连。
6. 右侧输卵管:输卵管光滑可通过,无积水和粘连。
7. 腹腔器官: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论: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患者子宫宫腔形态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均匀无明显异常,未见子宫内膜息肉。
两侧输卵管通畅无积水和粘连。
未发现明显腹腔器官异常。
建议:为进一步确诊患者月经不调原因,可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如妇科B超、血液激素检查等,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请注意,本报告仅基于宫腔镜检查结果,可能并不包括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建议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综述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77b90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d.png)
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综述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一种以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局部慢性炎症性疾病。
虽然CE临床中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最近的研究表明CE对生育的存在潜在不良影响。
本文就C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子宫内膜炎定义为子宫内膜的感染或炎症,子宫内膜炎有两种类型:急性和慢性。
急性子宫内膜炎是一种症状性的子宫内膜急性炎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子宫内膜浅层有微小脓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于产后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通常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疼痛、性交困难和白带异常等轻微症状,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CE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征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被忽视。
近年来研究发现CE与女性不孕症、反复植入失败和反复流产密切相关[[1]]。
本文旨在对C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CE的病因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致认为子宫腔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这种无菌状态被认为是由宫颈粘膜系统维持的,它提供了一个不可渗透的屏障,防止细菌从阴道上行感染[[2]]。
然而,近来这一观点被驳斥了,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健康无症状妇女的子宫内膜腔中也能检测到微生物[[3]][[4]]。
此外,宫颈粘液栓已被证明不能完全阻止阴道细菌的上行[[5]][[6]]。
因此,子宫内微生物的存在已被接受,并被认为是导致CE的主要原因,Cicinelli 等[[7]]用微生物培养法在 CE 患者子宫内膜中检测到链球菌(27%)、粪肠球菌(14%)、大肠杆菌(11%)、解脲脲原体(11%)等,证实宫腔存在菌群体。
最近有研究表明腹膜中有微生物7[[8]],腹膜微生物可能是从胃肠道经输卵管到达子宫。
既往细菌定植的检测依赖于培养技术,通常无法确定所有菌落的特征。
随着技术的进步,低生物量微生物群可以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新一代16S rRNA基因测序来表征。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99689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d.png)
27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王翔,武文轩,颜琪,张慧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妇产科,天津 300052)【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CE )是一种子宫内膜的慢性局部炎性疾病,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容易被忽略。
CE 主要病因是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子宫内膜局部炎性反应,内膜间质中发现浆细胞存在是组织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近几年研究发现CE 与异常子宫出血、宫腔粘连、不良妊娠结局(不孕症、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等)关系紧密,因此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CE 的病因、诊断、治疗及生殖预后等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微生物群;浆细胞;不孕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ronic endometritisWang Xiang, Wu Wenxuan, Yan Qi, Zhang Huiyi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52, China)【Abstract 】Chronic endometritis (CE) is a chronic local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endometrium. Most patients have no obvious clinical symptoms, so it is easy to be ignored. The main cause of CE is the infl ammatory response of endometrium caused by microbial infection. The presence of plasma cells in the stroma is the basis of histopatholog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ronic endometrit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uterine adhesions,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fertility, repeated planting failure and recurrent abortion),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linicians.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the et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eproductive prognosis of chronic endometritis.【Key words 】Chronic endometritis;Microbiota;Plasma cells;Infertility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 ,CE )是子宫内膜持续存在的局部炎性反应,组织学特征是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的浸润[1]。
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
![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cc10912ba0d4a7303763a16.png)
6、静脉麻醉 : 静脉注入异丙酚或氯胺 酮等。
宫腔镜(硬镜)
宫腔镜(硬镜)
宫腔镜(软镜)
宫腔镜(软镜)
宫腔治疗镜
光源及光缆
膨宫机
数字电视系统
消毒器械盒
硬性宫腔镜的操作技巧
外鞘径线较大,除长期子宫出血或宫 腔内有较大的占位病变,其宫颈管较 松弛者外,常需作宫颈扩张及麻醉, 仍可用无创技术。 应用治疗性硬性宫腔镜,从宫腔镜的 操作孔道插入微型钳子作直视下活检 或取出宫腔内的组织。因外鞘径线较 大,常需作宫颈扩张及麻醉。
纤维及硬性宫腔镜的比较
纤维宫腔镜
由于药物的雌激素效应,长期 服用后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息肉 形成,严重者甚至出现子宫内膜癌 变,需要宫腔镜进行评估。
TAM引起的内膜息肉
4、 异常宫腔吸片细胞学检查所见或 异常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所 见,有时需宫腔镜为病变定位或 取样送检。
5、 继发痛经:
常为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或 宫腔粘连等宫内异常所引起, 宫腔镜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宫颈管
正常宫腔形态
输卵管开口
修复期子宫内膜
增生期子宫内膜
分泌期子宫内膜
经前及月经期子宫内膜
纤维宫腔镜下所见
宫内节育器(IUD)
宫内节育器(IUD)
宫内节育器(IUD)
宫内节育器(IUD)
宫颈那囊
宫颈息肉
子宫正常血管
子宫异常血管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病变
可设法将子宫调整为后位, 或快速前后移动镜体,将气泡赶出, 宫腔镜检查时应抢先观察该部位。
慢性子宫内膜炎对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慢性子宫内膜炎对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c7df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a.png)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28 期慢性子宫内膜炎对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吕雪梅,刘锦云,董云玲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国家卫生健康委生育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14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一种与不良生殖结果如种植失败和反复流产有关的病理疾病,是子宫内膜的轻微炎症,通常无症状,可能被低估而忽视。
宫腔镜下表现与组织学表现高度相关,可作为诊断CE的金标准手段。
CE可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的微环境及容受性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抗生素治疗CE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活产率。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宫腔镜;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孕;反复种植失败;抗生素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8.028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8-0112-03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一种轻微的、持续的子宫内膜的局部炎症状况[1],可贯穿于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由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后的一种陈旧性炎症状态。
CE特征为水肿、基质细胞密度增加、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之间的分化,以及间质中存在浆细胞浸润。
这些变化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有报道显示,一般人群中CE患病率为10%~11%[2]。
近年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CE会影响自然受孕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生殖结局,导致不孕、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失败、流产和其他产科并发症。
现就CE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CE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CE病因复杂,可能由于感染因素的存在或继发于急性子宫内膜炎,也可能由于异物或子宫内膜结构病理的存在所致,如宫内节育器(IUD)、黏膜下肌瘤、息肉、妊娠残留产物、不完全流产等。
最常见的感染源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细菌,如链球菌(27%)、大肠杆菌(11%)、粪肠球菌(14%)和解脲支原体(11%)[3]。
引起CE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微生物不同,沙眼衣原体仅占2.7%,淋病奈瑟菌在CE中几乎无法检测到[4]。
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炎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
![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炎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5ff42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a.png)
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炎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高山凤;陈燕霞;朱馥丽;黄欲晓;刘炯【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年(卷),期】2022(36)3【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及CD38、CD138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EP)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宫腔镜手术后病理确诊的EP患者,通过与子宫内膜组织CD 38、CD138免疫组化染色比较,计算宫腔镜检查诊断C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
结果:本组251例EP患者,以子宫内膜CD138阳性诊断为CE共71例(28.29%),以CD38、CD138均阳性诊断为CE共62例(24.70%),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表现为充血、或间质水肿、或微小息肉为标准诊断为CE共65例(25.90%);以CD38、CD138均阳性作为CE诊断标准,宫腔镜检查诊断C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6.45%、84.13%、53.85%、85.48和77.29%。
结论:EP患者高达1/4伴有CE,其中宫腔镜检查判定CE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但其敏感性及诊断准确率较低,尚不能替代组织病理学检查。
【总页数】4页(P163-165)【作者】高山凤;陈燕霞;朱馥丽;黄欲晓;刘炯【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32【相关文献】1.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在诊断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对比2.宫腔镜检查在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3.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在女性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价值4.宫腔镜联合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在疑似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5.宫腔镜检查在高危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子宫内膜炎的诊疗方法
![浅谈子宫内膜炎的诊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f4fc2faaea998fcc220e30.png)
【 关键词 】 子宫内膜炎;诊断;治疗
子 宫 内膜炎( e n d o m e t r i t i s ) 是妇 科常 见疾 病 。包括 急性 子 宫 内膜 炎和 慢性 子 宫 内膜 炎 两种类 型 , 发生 子宫 内膜 炎之 后 , 常发 生水肿 、 渗 出 ,急性 期还 会 导致 全身 症状 ,出现 发热 ( 3 8  ̄4 0  ̄ C) 、寒战 、 A细胞 增 高、 脉搏 加 快( 1 2 0  ̄l 4 0次/ 分) 、 全身 无力 、出汗 、 下腹痛 、 白带增 多 、有 时为 血性 或有 恶臭 ,有 时 子宫 略大 ,子宫有 触痛 ,若 治 疗不 及 时 、不 彻底 就会 转变成 慢 性子 宫 内膜 I l 】 。慢 性者 常发烧 、 月经过 多 、下腹痛 或 坠胀感 、 白带 增 多、子 宫增大 、有触 痛 。若不 能得 到 有效 地控 制 ,可发 展成 为子 宫肌 炎 。其 病 因有 宫 内节 育 器 、 宫腔 操 作 、阴道 炎症 的逆 行性 感染 等 。 现 总 结子 宫 内膜炎 诊断 及治
浅谈子宫 内膜炎的诊疗方法
◆徐晓颖
(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 2 1 4 0 8 6)
【 摘要 】 本文总结 国内子宫 内膜炎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方法。通过对
临床 常 用诊 断 方法 和治 疗方案 的分 析 , 以其 为子 宫 内膜 炎的 治疗 和
预 防起 到 一定 的借 鉴作 用 。
著 性( P < 0 . 0 5 ) 。
镜 下检 查所 见 内膜 问质 内出现 大 量浆 细 胞 及 淋 巴细 胞 浸 润 的 现象 , 而 较多 的浆 细胞 出现对 诊断 极 为重要 , 这 是值得 特 别指 出 的。 对 于流产 后 患者 ,其常 发现有 宫 内蜕膜 和 出现绒 毛 的特征 存在 , 对 于流 产 时间较 长 的患者 ,甚 至找不 到绒 毛 ,这 是 由于绒毛 高度 退 化
两种方法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比较
![两种方法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61a62c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e.png)
两种方法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比较冯燕翀;孙文霞【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wo pathological methods of diagnosing chronic endometritis. Methods Obtained samples adopted CD38 andCD138 combined with HE staining method or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to diagnose chronic endometritis.Results Positive rate diagnosed by CD38 and CD138HE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26.19%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diagnosed by HE staining method (3.57%).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x2=36,P<0.05).Conclus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combined with CD38 andCD138 to diagnose chronic endometritis is more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目的:比较两种病理学诊断方法诊断慢诊断性子宫内膜炎的差异。
方法获取的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检测CD38、CD138方法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比较两组诊断阳性率。
结果与HE染色组诊断阳性率(3.57%)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检测CD38、CD138组诊断阳性率(26.1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P<0.05)。
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CD38、CD138方法对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慢性子宫内膜炎b超能查
![慢性子宫内膜炎b超能查](https://img.taocdn.com/s3/m/ffc35307bd64783e09122b8a.png)
慢性子宫内膜炎b超能查【导读】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一种会影响女性怀孕的疾病。
有很多患有不孕症的女性会选择通过做试管婴儿求得自己的宝宝。
在这些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就超过了15%。
试管婴儿移植失败的案例中,有42%都是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
所以如果慢性子宫内膜炎没有治愈,即使是辅助生育成功率也不高。
那么慢性子宫内膜炎B超能查出来吗?慢性子宫内膜炎指的是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
曾经做过宫腔手术的女性使慢性子宫内膜炎高发人群。
宫腔手术不单指病理原因进行手术,像剖腹产、上环取环因这些生理需求而进行过的子宫手术也包括在内。
那么通过B超检查能否发现慢性子宫内膜炎呢?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通过B超检查判断宫内状况,但B超诊断仅能作为初步诊断,最终确诊结果还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他化验结果才能确诊慢性子宫内膜炎。
实际上确诊慢性子宫内膜炎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以及病理检查。
通过诊断性刮宫可明确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还可排除子宫内膜恶变的可能性。
刮宫操作应轻柔,否则容易造成子宫穿孔,尤其是老年女性。
病理检查是通过镜下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炎的患者其内膜肿胀,颜色苍白。
可通过宫腔镜刮去部分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化验,精准的判断出疾病的发展程度以及病理性质。
什么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女性的子宫内壁上附着着一层薄膜,它就是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健康才能使胚胎正常着床。
子宫内膜的厚度、是否存在炎症直接关系到女性妊娠率和结局。
那么什么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呢?子宫内膜属宫内组织,它像女性其他的生殖器官一样非常容易遭受炎症侵袭,子宫内膜炎有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这两类。
一般来说即使女性患有严重的慢性附件炎,子宫内膜往往也不会受其干扰,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可周期性剥落,另外子宫内优良的引流条件也给子宫内膜的健康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炎症很少有机会会长时间在子宫内膜内停留。
但是如果发生了急性子宫内膜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促使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宫腔镜诊断宋冬梅;黄晓武【摘要】慢性子宫内膜炎因症状的非特异性而被临床忽视,但因其对女性生殖预后以及异常子宫出血的影响而渐被关注.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宫腔镜下特征:局灶或弥漫性腺体周围充血;子宫内膜间质水肿,与月经周期不符的子宫内膜增厚、泛白、表面不规则;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小于1 mm),带蒂并伴有基质水肿、局灶或弥漫性的腺体周围充血的息肉.宫腔镜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准确性受膨宫介质以及检查者经验的影响,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差异很大.宫腔镜评价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价值已得到认可,但能否独立作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仍有争议.宫腔镜检查提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女性需要进一步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减少因漏诊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持续存在对女性生殖预后的影响.%Chronic endometritis was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of its nonspecific symptoms.However,it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its influence on female reproductive prognosis,and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Clinical features of chronic endometritis under hysteroscopy were as follows:(①focal or diffuse perigla ndular hyperemia;②)endometrial stromal edema,increased thickness of the endometrium,with whitish color and irregular surface,and out of phase;(③)pedunculated micropolyps (less that 1 mm),stromal edema,or micropolyps with focal or diffuse periglandular hyperemia.The accuracy of hysteroscopic diagnosis of chronic endometritis is affected by the media and doctor's experience.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ysteroscopic diagnosis and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The value of hysteroscopy in the evaluation of chronic endometritis has beenrecognized,but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hether hysteroscopy can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hronic endometritis.The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should be advised if chronic endometritis is clinically suspected under hysteroscopy,so a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sistent chronic endometritis on female reproductive prognosis.【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年(卷),期】2017(036)003【总页数】5页(P234-237,245)【关键词】子宫内膜炎;充血;息肉;水肿;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充血;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宫腔镜;诊断【作者】宋冬梅;黄晓武【作者单位】100038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100038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子宫内膜炎症,其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1],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为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1-2]。
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关注慢性子宫内膜炎,尝试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子宫内膜病原学培养等方法提高其诊断率。
宫腔镜检查能够直视宫腔,结合病理学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宫腔异常的最佳方法[3],尤其是在发现不孕症女性异常中有重要价值[4]。
研究发现宫腔镜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经治疗后改善生殖预后,较组织病理学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转归更有价值[5]。
因此,宫腔镜检查在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评价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转归中的价值、宫腔镜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以及相关性得到更多的关注。
目前比较公认的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镜下特点为:局灶或弥漫性腺周充血;子宫内膜间质水肿(与月经周期不符的子宫内膜增厚、发白、表面不规则);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小于1 mm),有蒂并伴局灶或弥漫性的腺周充血的息肉[6]。
也有研究者仅把子宫内膜充血作为宫腔镜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7]。
1.1 子宫内膜充血1997年Cravello等[8]最早描述了宫腔镜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特点,子宫内膜间质水肿、规则或不规则的子宫内膜增厚以及局灶或弥漫性内膜充血,认为典型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炎的子宫内膜充血表现为“草莓征”,即充血的子宫内膜中有局灶或分散的白色点状腺体。
Dotto等[9]则描述其宫腔镜下特征为在红色充血中白色斑状结构类似“满天星”,镜下白色斑点、脆弱易出血,与阴道镜下的弥漫性阴道炎的表现相似。
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充血可以局部,也可以呈弥漫性,片状、大片状或弥漫性的充血是否均能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没有确切定义。
另有研究显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充血程度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程度相关,局灶充血及散在微小息肉与1级(轻度)感染相关,弥漫性充血及微小息肉以及息肉样子宫内膜与2级(重度)感染显著相关[10]。
1.2 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的定义是子宫内膜息肉的直径小于1 mm,宫腔镜下的特征是息肉内可见轴向生长的血管,在液体膨宫的作用下在宫腔内漂浮,子宫内膜微小息肉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最早由Cicinelli等[11]描述,发现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常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均匀或不均匀的子宫内膜增厚、局限或弥漫性的腺周充血这些慢性子宫内膜炎特征伴发,因此得到关注。
病理学上,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由被内膜覆盖的新生微小血管组成,其在小血管和腺体间的正常间质细胞内积聚着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
有研究显示,820例女性中96例宫腔镜下发现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其中90例(93.7%)病理证实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在宫腔镜下没有发现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的724例女性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者78例(10.8%),认为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的出现是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可靠证据,并发现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在绝经前女性的子宫内膜中出现,却不出现在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此现象提示积聚着炎性细胞的子宫内膜微小息肉是子宫内膜活跃反应的表达,在感染的子宫内膜中出现了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浓度的升高,而在绝经后女性中上皮和血管的萎缩可能阻碍了这些改变以及微小息肉的形成[11]。
子宫内膜微小息肉表明了子宫内膜的刺激性增生,可认为是严重等级的感染。
因此,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出现的同时常伴有间质水肿,局灶或弥漫性腺周充血。
在感染时,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常伴有子宫内膜微小息肉,间质水肿和局灶或弥漫性腺体周围充血。
通常认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微小息肉需与子宫内膜充血以及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同时存在才提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存在。
有文献报道子宫内膜微小息肉总发生率为11.7%,但在不孕症女性中发生率为其2倍,在不孕症同时可疑子宫畸形的女性中升高至3倍,并发现其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发生率较高[11]。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微小息肉提示了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存在,散在或是弥漫性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的出现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变程度有关。
1.3 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子宫内膜间质水肿是在子宫内膜增生期子宫黏膜出现不规则增厚和苍白,并认为液体膨宫介质的宫腔镜检查下发现子宫内膜间质水肿与子宫内膜感染有关[12],但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在镜下诊断比较困难。
子宫内膜间质水肿的镜下特点为与月经周期不符的子宫内膜增厚、泛白、表面不规则。
但因月经周期的不同子宫内膜镜下特点差异很大,有研究为了规避这种混淆将研究的纳入标准定义为卵泡期,减少分泌期子宫内改变对诊断的影响[6]。
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往往与子宫内膜充血并存来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并没有被单独列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因此,对于子宫内膜间质水肿镜下特点的认知及关于其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得到支持。
2.1 宫腔镜检查者的认知及经验宫腔镜下判定慢性子宫内膜炎受很多因素影响,首先,是否有清晰地宫腔镜视野,良好的宫腔镜视野才能清楚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充血、间质水肿、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及其程度;其次,宫腔镜检查者对这些病变特征的认知,认知不足会导致遗漏诊断;最后,宫腔镜检查者是否有足够的诊断经验以及诊断的可重复性,同样的镜下表现不同的检查者可能给出不同的结论。
有研究显示宫腔镜下慢性子宫内膜炎如子宫内膜充血或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可能是轻微的,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可能是散在的,所以检查中容易不能确定判断而被忽略[11]。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是一个精细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关于宫腔镜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观察者间的差异以及学习曲线的相关报道。
然而子宫内膜微小息肉漂浮在宫腔膨宫介质中,仔细观察即使不是很有经验的医生也很容易认知,因此认为这提高了宫腔镜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率。
2.2 膨宫介质对宫腔镜诊断的影响子宫内膜充血是宫腔镜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征象。
子宫内膜的表面通常是平缓的,然而在用CO2做膨宫介质时,因膨胀宫腔是骤然的,可以引起毛细血管的扩张、破裂,导致子宫内膜黏膜的出血或充血而降低诊断的可靠性[13]。
同时子宫内膜充血可以受激素影响[14],也可由高血压、免疫性因素及其他原因导致,宫腔镜下轻微表现易被质疑或遗漏,故通常认为宫腔镜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无意义[8,15]。
然而在应用液体作为膨宫介质时,不仅可以减少因CO2膨宫导致的与慢性子宫内膜炎征象相像的子宫内膜出血,还可以冲洗宫腔黏液以及内膜出血,使视野清晰为镜下诊断提供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