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诠释方法探讨的多向展开专题研究_李承贵
从“直觉”到“理性”——梁漱溟哲学方法论的转向考察
、
即 体 即 用 的 本 能 直 觉
依 照梁漱 溟 , 东西 方 文 化 的 对立 实 为直 觉 与 知
性的对峙 , 知性思维 、 工 具 理 性 的 片 面 发 展 是 造 成
西 方文 化危 机 的根 源 , 惟 有 直觉 的生 活 才符 合 生 命
能, 在今 日我 们 谓 之 直 觉 … …此 敏 锐 的 直 觉 . 就 是
孔 子所 谓仁 。……人 类 所 有 一 切诸 德 , 本无不 出 自 此 直觉 , 即无 不 出 自孔 子 所 谓 ‘ 仁’ , 所 以一个 ‘ 仁 ’ 就将 种 种美 德都 代表 了。 .  ̄ 1 ] 4 5 4 儒 家 的“ 天 命 之谓 性 ,
传统 的依 恋 和 对 现 代 性 价 值 的置 疑 。就 探 寻 人 类 自身存 在 意 义 的方 法 而 言 , 在梁漱溟 那里, 直 觉 即 本体 即方 法 , 是 本 体 与 方 法 的一 体 化 ; 直 觉 既 是 本
体 即价值 之源 , 亦 为 通达 形 上 本 体 的方 法 , “ 要认 识 本体 非感 觉 理 智 所 能 办 , 必方生 活的直觉才行 , 直
江 南大 学学报 ( 人 文社会 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1 3 NO . 4
本性 , 因此 需 要 直 觉 来 救 治 。所 以 , 其 哲 学 方 法 论 是 以显 扬传 统文 化 的 现代 意 义 为 旨归 , 表 现 出 了对
中国解释学的类型、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研究(专题讨论) 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
2 0 1 3年第 5期
No . 5, 2 0 1 3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S OC I AL S C I E NC E E DI TI O N)
2 0 1 3年 1 0月
0 c t .2 0 1 3
J OUR NA L OF S O UT H C HI NA NOR MAL U NI VE RS I T Y
( 主持人 : 南 京大 学李 承贵教 授 )
杨简释 《 易》 的路径及其省察
李 承 贵
( 南京 大学 哲学 系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
【 摘
要】 杨简解《 易》 , 以“ 一” 摄“ 多” , 以“ 己” 融“ 形” , 以“ 心” 解“ 理” , 但最终 归结为以“ 道心”
度对这 些 问题展 开探讨 与 回应。 李承 贵教 授 通过 对 杨 简释 《 易》 方法 与特 点 的探 讨 , 指 出杨 简释 《 易》 是 以“ 道 心” 为根据 的心性 方法 , 由此开 启 了解 《 易》 的心 学 方 向, 但 同时认 为杨 简 解《 易 随 意化等 需要注 意 的消极 倾 向。朱 汉 民教授 认 为 , 王 船 山的《 楚辞 》 诠 释 活动 ,
定 的。他说 : “ 至哉圣言 , 非圣人岂能道此 , 元 亨 利
贞, 前既裂而 四之矣 , 今 又合而 一之 , 与夫 彖言乾
元, 以 统 亨 利 贞 之 旨 同也 。 夫 天 地 间 安 得 有 二 道 哉 ?苟 分元 亨利 贞以 为 是 四者 而 非一 , 则 亦安 能 知
论 预设 的忽 略 , 因而现代 性观念欲 在 经典诠释 中发 挥 积极 效用 , 建 立起 对 两者 问题 意 识 与理论 预 设 的清 晰认 知是十 分必 要的 。学术 的进 步在 于 问题 的捕捉 、 在 于视 角 的 开 新 、 在 于 观 念 的交 锋 。 希 望本 组文 章 的讨论 能够将 中国解释 学研 究引 向新境域 。
逻辑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以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法为中心
一
、
“ 逻辑 ” 之为学术研究方法意识 的形成
逻辑之为学术研究方法 ,似乎在中国 Nhomakorabea者翻译 、介绍 的同时,便有 了非常清晰 的自觉意识。
在 中国学 者 的观念 中 ,逻辑 天生 就是 一种学 术研 究方 法 ,而且 是非 常有效 的研 究方 法 。那 么 ,逻
这里 所谓 “ 逻辑” ,主要 是 指 l 9—2 0世 纪 之 交 中 国学 者从 西方 介 绍 、引进 的 逻 辑 学 原 理 、
规律 、思维方法等 ,它包括名称的界定 、归纳 、演绎 、概念、判断 、推理 、逻辑分析等。中国学
者在翻译 、介绍、引进西方逻辑学理论 的同时 ,也 自觉地将其应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 ,并且
社会科学 2 0 1 4 年第 3 期
李承贵 : 逻辑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
逻辑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
— —
以作为 中国传 统哲学研 究方法为 中心 李承贵
摘
要 :逻辑之为学术研 究方法,不仅表现在 中国学者介绍逻辑的方式上,而且表
现在 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应用上 ,并表现 出主体的广泛性和时间的持续性 ,从而形成一 种研 究中国古代哲学的范式。而这种范式的应用产生了诸 多积极性影响 :第一,开掘 了 中国古代 思想中逻辑学的资源,促进 了逻辑学史学科的建立 ;第二 ,揭示了中国古代逻 辑思维的特点与缺点 ,从而把握着修正和发展 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方向;第三,吸收应 用了西方逻辑思维方法,从而推动着中国哲学思维的变革。
容 有 :“ 名 ” 的界定 、归纳 法 、演绎 法 、推 理 、推理 的前提 或 基础 、 “ 名 ” 的类 型 、界 说 方 法与
黄海澄方法论、价值论、艺术哲学的系统建构
黄海澄:方法论、价值论、艺术哲学的系统建构张利群①:内容提要]黄海澄是中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尤其在改革开放30年学术史发展历程中贡献卓著,可谓学术界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先锋,是在一些研究领域、一些学科方向、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上的开拓者、开创者和先行者。
文章着眼于其学术的内在逻辑构成,着手于其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研究方式探讨其学术思想建构与构成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特征及其学术研究方法特S#:关键词]黄海澄方法论价值论艺术哲学正如人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艺学、美学、艺术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样,学术界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此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者专家。
黄海澄就是这些学术群星中的一颗光芒耀眼的恒星。
2013年11月15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庆贺黄海澄教授80华诞暨从教56年学术研讨会”在广西首府南宁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黄海澄学术思想进行研讨,充分肯定黄海澄在文艺学、美学、艺术学领域所做贡献及其影响,高度评价其学术思想的开创性、创新性和前沿性及其学术价值意义。
当然,隆重而热烈的庆贺会和研讨会确实能够全面展示和重点聚焦黄海澄的学术思想与贡献,也能够反映学界对其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界从未间断对黄海澄学术研究的关注和评价,对其学术成果的评价与学术思想的研究以及作为论点、论据的引征和理论资源的利用,在诸多论文、著作、教材、研讨会发言中不绝如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黄海澄学术成就引起学术史研究的高度关注,在南京大学匡亚明主编《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书瀛与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①张利群(1952—),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批评、古版)、南京大学李承贵著《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编《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等学术史研究论著中,都对黄海澄学术成就进行推介、研究和评价。
唯物主义认知范式的形成与检讨——以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法为中心
与人文主义认知范式 、 科学主义认知范式等相对应 , 姑
且称之为“ 唯物主义认知范式” 或“ 唯物认 知范式 ” 。唯
物主义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法, 有一个从个别到
整体 、 从机械到灵活、 从陌生到熟悉 、 从肤浅到深刻的
论。 ” 而且 , 这种法则是一种 既可用于研究 现在事 实 、
唯物主义作为学术 研究 方法 , 在 中 国学 者 中间虽
然存在许多争论, 但对于那些崇信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而言, 唯物主义似乎天生就是为他们准备 的方法论。 不过 , 由于唯物主义的层次性、 体系性, 加之中国学者
选择 唯物主义哲学 中的某 个原理或方法 是 以解决 当时 中国社会 实际 问题 为考 量的 , 因而 唯物 主义 哲学成 为 学术 研究方 法不 能不表现 为一种 过程 , 尽管 这种过 程
稍加留心便可发现, 中国学者心 目中的唯物主义
一
开始就是一种方法或工具。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的文字中, 这种意识便表露无遗。马君武在《 社会主义 与进化论比较》 一文中说: “ 马克思者, 以唯物论解释历 史学ZA . 也。马氏尝谓 : 阶级竞争, 为历史之钥。 ” _ 1 两
造作——而对于一切客观的事实 , 作一综合的研究 , 以
则意味着唯物主义方法已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一 种范式。本文即对唯物主义方法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研 究范式的过程进行考察 , 显其特点, 论其得失。
一
、
“ 唯物” 之为学术研究方法意识的形成
在学者间通用, 都是指此法则的, 即是 : 历史之唯物的 概念 、 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之经济解释及经济的决定
梁漱溟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与探索
本义旨作一扼要评析 , 深掘其本意 、 探寻其精髓并剖 判其得失 , 作为 当前 中国哲学研究 的借鉴 。不妥之
处, 恳请 学 界专 家 多多批 评指 正 。
一
、
中国哲 学 的研究 对 象 : 命 生
当代学者李承贵指出 : 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对
基金项 目 : 安徽 大学杰出青年科 学研 究培育基金项 目: 现代新儒 家与 中国近现代哲 学转型研 究(0 0 2 1) 作者简介 : 良发 (9 9一) 男, 六安人 , 周 17 , 安徽 安徽 大学哲 学系 20 09级博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为 中国近现代哲学与 中西文化。
为研究对象 ; 中国传统哲学则崇 尚健动 , 以动态眼光
审视 宇宙 万 物 , 是 关 注 生 生 不 息 、 动 不 止 的 物 多 流
体——生命 , 而对客观的静体缺乏兴致。他进 而认
为 , 命 不仅是 中国哲 学 的研究 对象 , 是世 界 的本 生 还 原 、 宙 的 本 体 : 宇 宙 的本 体 不 是 固定 的 静 体 , 宇 “ 是 ‘ 生命 ’是 ‘ 延 ’”2 , 绵 。_ 为 了彰显 中 国哲 学 的生命 特 质 , 漱 溟从 中西 梁 方 人生 态 度之 异加 以诠 释 。在 他 看来 , 西方 哲 学 之 所 以演 变成 “ 学哲 学 ” 根 本 原 因 在 于其 人 生 态度 科 , 是 “ 对 自然 的 ” “ 于 向外 的第 一 路 向 ” 面 、偏 的, 致 使哲 学 与科 学具 有 同样 的思 维 路 向。我 们 知 道 , 作 为两 种 不 同的思 维 方 式 , 学 与 科 学 在本 质 上属 哲
儒学展开的新向度:略评李承贵的“人文儒学”
会 历 史 背 景 也 密 不 可 分 。从 总 体 上 看 , 人 文 儒 学 ” “
产 生 的社 会 历 史 背 景 可 从 以 下 两 个 方 面 展 开 。 ( ) 代 新 儒 学 的 双 重 困境 一 现 在 西方 强势文 化 和“ 四” 文 化派 的挟击 下 , 五 新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 来 , 着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研 究 随
思 潮 的勃 然 兴 起 , 复 兴 儒 学 运 动 ” 始 浮 出 水 面 , “ 开
“ 文 儒 学 ”的 产 生 与 他 的 个 人 气 质 、 活 经 历 、 人 生 知 识 结 构 、 术 渊 源 和 思 维 路 向 密 切 相 关 , 当 时 的社 学 与
ZH OU i n ・a L a g・ f
( eat n fP isp yA h i nvrt, n u ee 20 3 C ia Dpr t me o hl oh , n u i sy A h i fi 30 9,hn ) o U ei H
Ab t a t s r c :Asmo e n Ne — o f c a im Sn w w l i g twa d a d lmma a d a o u in s h sb e e eo i g i t a mu t p lr d r o C n u i n s i o ak n o r i e n sC n ca i f m a e n d v lp n o l — oa n i e a.L h n g i r s t o sr c e o u i n me a h sc t i c l rlC n u i ns r iC e g u i o c n t ta n w C n c a t p y iswi h s“ u t a o f c a im”wh c a e u n s a t b s . te u f h u ih tk sh ma im s i a e s oi ia o f e a u n s s i e t r n t sen h ma it r d t n As o e o o f ca e ia v me t i e e t rgn C n u in h ma im a t fau e a d wi we tr u n s c ta i o . l s h i i n f C nu in r vv 1 mo e n s n r c n yas e r .Hu n s cCo f ca im n iae e rn f h e ia fC n u in s ma it nu in s i d c tsa n w t d o er vv l o f ca im.Ho e e .i e o n f i nu i n t e — i e t o w v r t b c mi go ma nCo f ca o s a h r s n ts r n h o sr ci n i o r cia a i e . y i o u e a d t e c n t t sn t p a t lw y et r u o a c h Ke r s iC e g u ; ma it o f c a im ; o C n u in s D v lp n fCo f ca im;b d h p Hu ns y wo d :L h n g i Hu n si C n u i ns Ne — o ca im; e eo me to nu i n s c f o y s a e; ma im
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维度_李承贵
死. ,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而拒绝讨 论怪力乱神。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 孔子确彰显一彻底人文主义 之精神。0 ¹ 李锦全认为儒家人文思想至少有三方 面表现: 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 如/ 天地之性人为 贵0; 在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尊严方面, 提出了平等 和自由方面的要求, 如/ 人皆可为尧舜0; 具有非神权 色彩, 如/ 子不语怪、力、乱、神0 º 。庞朴明确肯定中 国传统思想具有人文主义价值, 是一种关心人、肯定 人的学问: 第一, 表现在对人的理解上, 中国传统思 想习惯把人看成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 觉的互动个体, 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 他 的命运同集体息息相关; 第二, 在天人关系上, 是天 中有人, 人中有天, 主客互溶; 第三, 在知识态度上, 把道德与开发自然、改善民生连在一起, 所谓正德、 利用、厚生; 第四, 在义利关系上, 致力于人格的自我 实现, 贬低物质享 受的价值, 重义轻利, 以道制欲。 但必须注意的是,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思想与西 方近代人文思想是有很大差别的 » 。方东美先生极 为推崇中国传统思想的人文性, 他认为, 中国哲学是 典型的人文哲学: / 中国的形上学可以称之为机体形 上学, 注重机体的统一、思想的博大精深的各方面, 而中间还求其会通、求其综合0 ¼。可见, 人文主义 基本主张、基本内容也是中国学者认知中国传统哲 学及其价值的坐标之一。正是借助人文主义的基本 主张和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人文主义价 值的思想、观念、命题被发掘出来, 并由此确定了中 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文哲学内容。
知识优先于道德——贺麟对“知行合一”的诠释及其启示
致误解 , 但 若 加 正 当 理解 , 实 为有 事 实 根 据 , 有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9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1 3 B Z X0 3 6 ) " 2 0世 纪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哲 学关系的历 史考
( Vo 1 . 3 6 , S e r i a l No . 1 9 7 )
“ 现代 新儒 家 与儒 学 的现 代转 向" 专题
主持人 : 南 京 大学李承贵教 授
主持 人语 : 儒 学的 学术研 究 、 儒 学的 实践在 当代 中 国正如 火如荼 地展 开 , 儒 学 的义理 究竟 怎样 去 丰 富和发 展, 儒 学的价 值 究竟 怎样 去 落 实, 已然 成为 当今 儒 学热 点且 紧迫 的课 题 。 本期 所 刊发 的三篇 文章 , 即是 对 这些课 题 的建设 性 回应 。李承 贵教 授 通 过对 贺 麟诠 释 “ 知 行合 一”的考 察 与分 析 , 揭 示其科 学知 识化 倾
形, 并赋予 知行合— 诸多新 义, 开辟 了 知行合一 展开的新路径 。但贺麟科 学化、 知识化解释 “ 知行合
一
的路 向, 消解 了 知行合一 本有 内涵。这意味着, 贺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心学家, 而是善于与时俱
进从 而对儒学进行调 整与更新的现代儒家学者 。 [ 关键词】 知识; 道德; 贺麟; 知行合一 ; 诠释 【 中图分类号】 B 2 6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8 . 4 4 7 9 ( 2 0 1 4 ) 0 1 - 0 0 2 9 - 0 7
“ 知 行 合 一 ”是 中 国传 统 哲 学 中 关 于 “ 知” 、 “ 行 ”关 系 的 一 个 重 要 命 题 ,以 明代 哲 学 家 王 阳 明 为代 表 。 贺 麟 先 生 写 有 《 知行合一新论》 ,专 门对 “ 知行合一” 展 开 了解 释 , 正 如 他 自 己所 说 :
如何理解和诠释王船山哲学——读《宋明儒学之重构——王船山哲学文本的诠释》
如何理解和诠释王船山哲学——读《宋明儒学之重构——王船山哲学文本的诠释》敦鹏历史地看,明清易代与周秦之变有可比之处,它们不仅引发了社会动荡,而且催发了思想剧变,这两次思想剧变都推动了社会体制大变革,将哲学普遍性与儒家时代性相结合,影响并塑造了之后的华夏思想形态。
在明末清初众多思想家当中,王船山不仅有宏阔的理论视野,而且有强烈的历史感;不仅有大量的学术著述,而且有博大的学术体系,堪称明末清初儒者之代表。
明末清初时期被称为中国的“早期启蒙时代”,涌现出朱舜水、黄宗羲、方以智、顾炎武、王船山等一批思想家,他们被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其中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又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与黄宗羲、顾炎武不同,王船山的文本及其思想长期隐没不显,直到其逝世300多年后被发现于清末民初。
当时,西方传教士不断向中国输入宗教和科技,引发中西文化的碰撞,从而引发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
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旧观念向新思想的转变,其实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在这一时期,王船山承继儒学道统并对宋明儒学进行了全面反思。
此外,他还致力于开创新的儒学方向,建构新的儒学形态。
程志华教授的《宋明儒学之重构——王船山哲学文本的诠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基于王船山哲学文本,参照“内在诠释”的作者简介:敦鹏,哲学博士,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程朱理学王道论研究”(HB20ZX006)。
091理路以及诠释之“道”“术”的策略技巧,对王船山哲学进行研究,提出儒学“实存道德描述”“形上学”“形上道德实践”三种形态,还将王船山与黄宗羲等同时代的儒者一起置于明末清初儒学“形上道德实践”形态,对王船山哲学进行儒学史定位,为清代以后的儒学包括现代新儒学明确了基本方向。
一、为何要研究王船山哲学程志华教授研究王船山哲学,既有历史条件,也有逻辑原因。
就历史的条件讲,其1997年的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均是关于黄宗羲的选题,后来还出版了《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①。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25•【字号】苏政发[2011]32号•【施行日期】2011.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11〕3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2007年以来,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可喜成绩。
为激励先进,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462个项目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312项。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
希望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突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再接再厉,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附件: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30项)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6卷)(著作)张一兵(南京大学)等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著作)金太军(苏州大学)中国佛教思想史稿(著作)潘桂明(苏州大学)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著作)许钧(南京大学)、宋学智(南京师范大学)通道侗语研究(著作)杨通银(徐州师范大学)册府元龟(校订本)(著作)周勋初(南京大学)等五四文学传统与三十年代文学转型(论文)朱晓进(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著作)董健(南京大学)、胡星亮(南京大学)等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著作)胡星亮(南京大学)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著作)樊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著作)王慧芬(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著作)范金民(南京大学)等贸易与道德:中美文化产品争端的法律分析(论文)彭岳(南京大学)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著作)杨海坤(苏州大学)、章志远(苏州大学)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著作)XXX强(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小康社会的来临(著作)宋林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年版)(著作)苏新宁(南京大学)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著作)汪凤炎(南京师范大学)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著作)操太圣(南京大学)、卢乃桂(香港中文大学)“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著作)程天君(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论文)安同良(南京大学)、卞加振(中投证券)等增长的空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增长方式转变比较(著作)蒋伏心(南京师范大学)、申俊喜(南京师范大学)等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及其应用(著作)何干强(南京财经大学)长三角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路径与机制(著作)刘志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静(南京大学)等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战略的调整(著作)张二震(南京大学)、马野青(南京大学)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著作)李心丹(南京大学)、肖斌卿(南京大学)管理金字塔--成功企业三维集成管理体系研究(著作)张智光(南京林业大学)我国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研究(著作)赵曙明(南京大学)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决策咨询报告)闵春发(南京邮电大学)、靳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等中国区域文化竞争力研究--走向文化强省的江苏之路(著作)叶南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二等奖(120项)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论文)张凤阳(南京大学)行政学(著作)张永桃(南京大学)论主导价值观(著作)陈章龙(扬州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第二版)(著作)李滨(南京大学)世界的新民主治理--终结邪恶的战略选择(著作)钮汉章(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著作)桑学成(江苏省委党校)政府伦理研究(著作)高晓红(东南大学)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著作)孔繁斌(南京大学)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著作)李永刚(南京大学)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著作)李承贵(南京大学)组织伦理:现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学悖论及其转向(著作)王珏(东南大学)财经信用伦理研究(著作)郭建新(南京审计学院)等中国三论宗通史(著作)董群(东南大学)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著作)郭广银(南京大学)、杨明(南京大学)等现代化原点结构:冲突与转型(著作)夏东民(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自由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著作)曹典顺(徐州师范大学)翻译批评学引论(著作)吕俊(南京师范大学)、侯向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著作)杨柳(南京大学)认知视阈下英文小说汉译中隐喻翻译的模式及评估(著作)张蓊荟(徐州师范大学)叶玉森甲骨学论著整理与研究(著作)叶正渤(徐州师范大学)《广雅疏证》导读(著作)张其昀(扬州大学)平行语料库与积极型汉英词典的研编(著作)李德俊(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8)(著作)张竹明(南京大学)、王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汉语外来词研究(著作)杨锡彭(南京大学)现代汉语词语级歧义自动消解研究(著作)曲维光(南京师范大学)宋代美学史(著作)吴功正(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视觉文化的转向(著作)周宪(南京大学)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著作)张伯伟(南京大学)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著作)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儒商及文化与文学(著作)陈书禄(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著作)杨金才(南京大学)流亡者的乡愁--俄罗斯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述评(著作)汪介之(南京师范大学)台湾散文纵横论(著作)方忠(徐州师范大学)佛教与中古小说(著作)陈洪(徐州师范大学)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著作)施军(淮阴师范学院)中华大典?文学典?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著作)黄进德(扬州大学)等楚辞讲演录(著作)周建忠(南通大学)人类设计思潮(著作)翟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陆少游(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图像的意义--中国美术史研究文集(著作)XXX冬(南京艺术学院)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著作)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乔邦利(常州工学院)中国服饰百年(著作)廖军(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许星(苏州大学)石刻刻工研究(著作)程章灿(南京大学)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著作)王咏(南京大学)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著作)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著作)孔六庆(南京艺术学院)《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著作)刘迎胜(南京大学)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上、中、下编】(著作)崔之清(南京大学)等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著作)刘进宝(南京师范大学)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著作)陈晓律(南京大学)、于文杰(南京大学)等“个人”的法哲学叙述(著作)胡玉鸿(苏州大学)行政裁量的治理(论文)周佑勇(东南大学)中国大陆行政法的革命--契约理念的确立及其展开(著作)杨解君(南京工业大学)论竞争法中的法定赔偿:制度变迁个案的解剖--基于不正当竞争案例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李友根(南京大学)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行政行为探讨--行政不作为的新视角(论文)黄学贤(苏州大学)国家紧急权力制度研究(著作)刘小冰(南京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著作)肖曼(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程序违法行政行为的补正(论文)杨登峰(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著作)丁和根(南京大学)传媒文化研究(著作)陈龙(苏州大学)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全二册)(著作)方向东(南京师范大学)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著作)冯必扬(江苏省委党校)村庄公共权力的重构逻辑--苏北窑村经验的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著作)曹海林(河海大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布局研究(著作)叶继元(南京大学)、袁培国(南京大学)等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著作)张鸿雁(南京大学)、张登国(山东省委党校)传播的文化修辞(著作)徐国源(苏州大学)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著作)方晓红(南京师范大学)等电子期刊管理--体系、方法与实践(著作)赵乃瑄(南京工业大学)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导论(著作)周长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北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组织中的人--大学教师任用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著作)缪榕楠(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教授上讲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著作)龚放(南京大学)、张红霞(南京大学)等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论文)龚怡祖(南京农业大学)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著作)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著作)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张红霞(南京大学)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著作)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姜飞月(东南大学)国民教育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教育政策(著作)魏所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著作)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著作)汪霞(南京大学)中国古代足球(著作)刘秉果(徐州师范大学)、赵明奇(徐州师范大学)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著作)贺文瑾(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著作)蔡国春(徐州师范大学)中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著作)黄启兵(苏州大学)学校道德生活的教育叙事(著作)薛晓阳(扬州大学)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著作)范金(江苏省委党校)、伞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增长--1978-2008年的经验研究(著作)沈坤荣(南京大学)等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成长:1978-2008(著作)高波(南京大学)等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著作)周应恒(南京农业大学)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研究(著作)裴平(南京大学)、熊鹏(交通银行总行)等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著作)赵喜仓(江苏大学)中国国有产权交易的演化与变迁(著作)王冀宁(南京大学)、黄澜(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世界工厂”变迁(著作)张明之(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著作)吴福象(南京大学)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实证(著作)朱传耿(徐州师范大学)、马晓冬(徐州师范大学)等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著作)高金平(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效率推进(著作)耿强(南京大学)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著作)杨德才(南京大学)矿产资源权益理论与应用研究(著作)朱学义(中国矿业大学)等虚拟经济统计核算--理论与方法(著作)袁国敏(南京财经大学)政策测量、政策协同演变与经济绩效:基于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论文)彭纪生(南京大学)、仲为国(香港城市大学)等科技生产力形成与流动效应研究(著作)刘思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志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江苏为例(著作)于水(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市场风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著作)王新宇(中国矿业大学)医疗保险模式研究(著作)江里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梅强(江苏大学)合作型企业间电子商务(著作)仲伟俊(东南大学)、梅姝娥(东南大学)等利益分享经济学(著作)李炳炎(江苏省委党校)等领导方法创新实例解析(著作)王雪峰(南京工业大学)企业自主创新案例(著作)朱克江(江苏省科技厅)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著作)时现(南京审计学院)、毛勇(南京审计学院)等中国式蓝海战略--产品功能创新战略及其竞争力评价(著作)陈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家港保税区发展前景与战略(决策咨询报告)黄健(江苏省委)、刘惟蓝(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等江苏沿海产业带建设调查报告(决策咨询报告)成长春(盐城师范学院)等江苏电视剧:现状与崛起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报告)周安华(南京大学)等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与江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决策咨询报告)胡国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专题调研(决策咨询报告)赵顺龙(南京工业大学)等优化之道:城市新产业空间战略(著作)李程骅(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城墙志(著作)杨国庆(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王志高(南京市博物馆)常州画派研究(著作)叶鹏飞(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天人和谐与社会发展(著作)刘娟(徐州工程学院)、王超(中国矿业大学)千村调查:村官眼中的农村改革发展(论文)中共南通市委党校课题组在全面达小康进程中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镇江引导农村集中居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决策咨询报告)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中共镇江市委联合课题组三等奖(312项)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著作)张之沧(南京师范大学)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代形态(著作)朱炳元(苏州大学)、朱晓(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论文)俞良早(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著作) XXX(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著作)程倩(南京理工大学)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论文)王海洲(南京大学)伊朗国际战略地位论(著作) XXX(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著作)金林南(河海大学)当代台湾利益集团研究(著作)王英(江苏省委党校)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与战略(著作)龚洪烈(南京大学)论服务型政府的合法性(著作)汪自成(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文)管向群(江苏教育学院)和谐发展在江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江苏的实践探索及典型经验研究(著作)刘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卞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径研究(著作)沈荣华(苏州大学)、钟伟军(浙江工业大学)警察的政治属性(著作)王智军(江苏警官学院)中国佛学之精神(著作)洪修平(南京大学)、陈红兵(山东理工大学)乡土伦理--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探究(著作)王露璐(南京师范大学)当代中国德治研究(著作)李兰芬(苏州大学)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著作)赵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律宗通史(著作)王建光(南京农业大学)“祛魅”与“返魅”:科学现代性的历史建构及后现代转向(著作)炎冰(扬州大学)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著作)成云雷(南通大学)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政治战略:普兰查斯思想研究(著作)刘力永(江苏省委党校)哲学的时代回响(著作)吕国忱(江苏大学)社会符号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鲍德里亚后期思想研究(著作)张天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唯识宗通史(著作)杨维中(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学(著作)周群(南京大学)儒家朋友伦理研究(著作)胡发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艺术形态学(著作)凌继尧(东南大学)、金亚娜(黑龙江大学)20世纪的哲学与哲学家(著作)刘成富(南京大学)等民国注音字母政策史论(著作)于锦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闻语言比较研究(著作)段业辉(南京师范大学)、李杰(南通大学)等英汉语篇结构标注理论与实践(著作)陈莉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学生汉语句式学习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著作)肖奚强(南京师范大学)等中国学生英语语调模式研究(著作)陈桦(南京大学)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著作)尹富林(南京师范大学)、阮玉慧(安徽工业大学)江有诰古音学研究(著作)乔秋颖(徐州师范大学)从苏皖方言体助词“著”的表现看方言接触的后果和机制(论文)王健(常熟理工学院)临床汉语口语教程(著作)刘慎军(徐州医学院)、孙立杰(徐州医学院)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应用(著作)鲁吉(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古汉语疑问句研究(著作)刘开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收(著作)高圣兵(南京农业大学)文学翻译中的创作论(著作)王丹阳(南京师范大学)汉语中间结构的界定--兼论“NP+V-起来+AP”句式的分化(论文)余光武(徐州师范大学)、司惠文(淮海工学院)结果补语对德语结果句式和汉语动补结果句式的影响(论文)常玲玲(南京大学)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著作)钱玉莲(南京师范大学)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著作)王守仁(南京大学)等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著作)徐雁平(南京大学)世界比较诗学史(著作)方汉文(苏州大学)等中国散文史(上、下卷)(著作)范培松(苏州大学)追寻文学流变的轨迹--文学史理论研究(著作)温潘亚(盐城师范学院)美国当代文学与美利坚民族认同(著作)江宁康(南京大学)宋集传播考论(著作)巩本栋(南京大学)和声与变奏: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历史嬗变(著作)赵文书(南京大学)张杰文学选论(著作)张杰(南京师范大学)词话丛编续编(1-5册)(著作)朱崇才(南京师范大学)全清词·顺康卷补编(著作)张宏生(南京师范大学)等精神的证词(著作)何言宏(南京师范大学)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献学述略(著作)苗怀明(南京大学)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著作)姚文放(扬州大学)等凌濛初研究(著作)冯保善(江苏教育学院)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卷)(著作)朱栋霖(苏州大学)等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著作)杨莉馨(南京师范大学)“思想事件”的修辞(著作)王尧(苏州大学)郊庙燕射歌辞研究(著作)王福利(徐州师范大学)从流行走向“经典”:大众文本形态分析(论文)芦海英(淮海工学院)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学研究(著作)黄德志(徐州师范大学)江淹年谱(著作)丁福林(盐城师范学院)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著作)汪正龙(南京大学)想像的代价(著作)黄发有(南京大学)奥斯卡?王尔德与宗教审美化问题(论文)陈瑞红(南京师范大学)昆曲格律研究(著作)俞为民(南京大学)寂静之音--汉语诗歌的音乐形式及其历史变迁(著作)沈亚丹(东南大学)从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国服装的传承经脉(著作)张竞琼(江南大学)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论文)古风(扬州大学)郑簠研究(著作)薛龙春(南京艺术学院)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著作)崔荣荣(江南大学)、张竞琼(江南大学)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著作)施咏(南京艺术学院)明末清初戏剧研究(著作)孙书磊(南京师范大学)工业产品设计安全原则(著作)江牧(苏州大学)方法与对象--两种中国视觉艺术研究的实践(著作)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西厢记》接受史研究(著作)伏涤修(淮海工学院)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著作)顾平(江南大学)流光溢彩--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研究(著作)王强(江苏大学)对传统音乐中“重四宫”现象的再认识(论文)王志军(徐州师范大学)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著作)于向东(东南大学)佛衣样式中的“褒衣博带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论文费泳(南京艺术学院)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著作)胡阿祥(南京大学)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著作)何志国(江苏大学)清朝进士题名录(著作)江庆柏(南京师范大学)张君劢解读--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著作)丁三青(中国矿业大学)台湾经济政策研究(1945.10-1948.12)(著作)白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研究(著作)汪诗明(苏州科技学院)殖民主义与非洲专论(著作)孙红旗(徐州师范大学)六朝家族(著作)王永平(扬州大学)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二)(著作)周棉(徐州师范大学)等上博简《曹沫之陈》疏证与研究(著作)王青(苏州大学)中缅边界问题研究--以近代中英边界谈判为中心(著作)朱昭华(苏州科技学院)法律的性别分析(著作)孙文恺(南京师范大学)民事诉讼法典修改后的“新证据”--《审监解释》对“新证据”界定的可能意义(论文)李浩(南京师范大学)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展开(论文)叶金强(南京大学)走向实质解释的刑法学--刑法方法论的发端、发展与发达(论文)刘艳红(东南大学)医疗事故赔偿法--来自日本法的启示(著作)夏芸(东南大学)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著作)程乃胜(南京审计学院)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著作)周安平(南京大学)宪法责任论(著作)刘广登(徐州师范大学)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论文)孙莉(苏州大学)人权论证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到关系性(著作)严海良(南京师范大学)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检讨(论文)钱玉林(扬州大学)书证制度的内在机理及外化规则研究(论文)张永泉(苏州大学)契约自由的滥用与规制--美国反托拉斯法中的垄断协议(著作)吴玉岭(南京理工大学)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实践(著作)张国平(南京师范大学)我国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关系的重新梳理与规范(论文)王克稳(苏州大学)权利概念的历史(论文)方新军(苏州大学)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探(论文)吴建斌(南京大学)城乡和谐就业理论--农民工进城对就业影响研究(著作)赵永乐(河海大学)等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研究(著作)周毅(苏州大学)等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著作)胡翼青(南京大学)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论文)周晓虹(南京大学)竞争情报的理论与实践(著作)沈固朝(南京大学)等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著作)陈堂发(南京大学)汉语社会科学文献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实证研究--以农业经济学文献为例(论文)黄水清(南京农业大学)、马俊岭(南京农业大学)广告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著作)郑丽勇(南京大学)“家”“国”关联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兼论“差序格局”的宏观建构(论文)沈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转型社会的职业分层结构--无锡城市实证研究(著作)李弘毅(江南大学)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论文)翟学伟(南京大学)领域本体的半自动构建及检索研究(著作)何琳(南京农业大学)。
科学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对中国传统哲学理解方法的讨论
归纳法 是 中 国学者 较早 关注 的 “ 科学 成果 ” 之一 ,严 复 称 之 为 “ 内籀 ” 。严 复介 绍 说 , “ 内 籀” 是 “ 察其 曲而 知其 全者 也 、执其 微 以会 其 通 者也 ” ④。通 俗地 讲 ,所 谓 “ 内籀 ” 是 指 由散 见 的 、杂 多 的现象 达 到一般 结 论 的思维 方法 。严 复对 归纳 法 推 崇备 至 。他 说 :“ 公 例 者 ,无 往 而 夫
社 会科 学
2l 0 1年 第 1 0期
李 承 贵 :科 学 认 知 范 式 的 形 成 及 其 检 讨
科学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术
对 中 国传 统 哲 学 理 解 方 法 的讨 论
李 承 贵
摘 要 :近 代 自然 科 学成 果 被 介 绍 到 中 国之 后 , 中 国 学 者 将 其 视 为 对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资 源具有 特 别功 能和 特殊 价 值 的 学术 研 究 方 法 。对 “ 学 ” 作 为 学术研 究 方 法 意识 的 科 形 成 和 “ 学 ” 在 中 国传 统 哲 学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两 方 面 进 行 深 入 分 析 发 现 , 科 学 认 知 范 科
是将 与研 究 对象 相关 的所 有 现象都 做 考察 ,然后 进行 归类 分 析 :“ 抵 史料 之 为物 ,往 往有 单 举 大
一
事 ,觉 其无 足重 轻 ,及 汇集 同类 之 若 干 事 比而观 之 ,则 时 代之 状 况 可 跳 活表 现 ” ②。而 其 学
术 价值 就是 可 以获得更 多 的 真理性 认 识 : “ 求人 群 进化 之 真相 ,必 当合 人类 全 体 而 比较 之 ,通 欲
种认 知 和理解 在 时 间上具 有 长期性 ,在 空 间 上 具 有 普 遍 性 ,在 主体 上 具 有 群 众 性 ,从 而 成 为认 知 、理解 中国传 统哲 学 的一种 普遍 模式 。本 文 即对 这种 模式 的早 期形 成 、应用 以及 应用 中存 在 的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
[ 键 词】中 国传 统 哲 学 关
认 知 范式
特 点
[ 中图分类号]B [ 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36 (0 0 6 0 0 — 6 0 0 7 2 具有 阶级性 的 ,是用一 种超 阶级 的提 法提 出来 的。他 的提 法 ,使 人得 到一种假 仁 象 ,好像他 真是 主张不 分阶级 的差 别 ,对各 阶级 的人都 一样 地 “ ” 爱 ,甚至 在人 与人之 间本来 没有 阶级
的差 别 ,这 就 赋 予 了 “ ” 的普 遍 性 。 所 谓 赋 予 普 遍 性 的 形 式 ,就 是 把 本 阶 级 的利 益 ,说 成 是 全 社 会 各 仁
: l :
李承 贵
[ 摘 要]在 2 0世 纪认 知 、理 解 、诠 释 中 国传 统哲 学 的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了唯 物认 知 范 式 、 人 文 认 知 范
式 、科 学认 知 范式 、 自 认知 范式 、逻 辑 认 知 范 式 等 五 种 认 知 范 式 。 这 五 种认 知 范 式 的 广泛 应 用 .不 仅 对 中 我
2 0世 纪西方 哲学 思想纷 至 沓来 ,先后 进入 中国哲学 思想 界 。这一 方 面对 中 国传 统 哲学 构成 了 巨大
的 冲 击 ,另 一 方 面 又 成 为 中 国 学 者 审 视 中 国 哲 学 的一 面 镜 子 。 由 于 西 方 哲 学 流 派 众 多 ,而 中 国 学 者 对 西
“ 两一 ”是变 易之根 源 ;而且 ,“ 复” 的理论 比较 疏 略 ,“ 一 ”的理论 则 甚丰 富。 “ 反 两 反复两 一 ”的理 论 ,与西洋哲 学之辩 证法 相仿 。就 实践认 识论 而 言 ,张 岱年认 为 ,王守 仁讲 的 “ 知 ” 致 ,并不 是寻求 对
旧邦新命_生生不已——评李承贵教授《儒学的义理与敞开》
2024年第2期(总第203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2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203书评旧邦新命㊀生生不已评李承贵教授«儒学的义理与敞开»冯㊀兵ꎬ江鎏渤(厦门大学哲学系ꎬ福建厦门361005)摘㊀要:李承贵教授的«儒学的义理与敞开»一书ꎬ以 生生 为书眼ꎬ在宏阔的思想视域里对儒学进行了细致的㊁体系性的研究ꎮ该书的创获有三:其一ꎬ始终保持提炼学术话语㊁梳理学术脉络的自觉ꎬ站在文化存续㊁发展与演变的高度去理解儒学ꎮ其二ꎬ将自身的研究主动融入复兴传统㊁弘扬传统的时代需求之中ꎬ并不断吸收学界已有的成果ꎬ有力地回应了当代儒学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ꎮ其三ꎬ以开阔的学术格局㊁独到的问题意识ꎬ仔细考察㊁探索儒学的现代转化路径ꎮ总之ꎬ该书拓展了儒学的当代 生生 之路ꎬ或将成为后世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儒学发展状况的理论资源之一ꎮ关键词:«儒学的义理与敞开»ꎻ儒学ꎻ 生生 ꎻ现代转化中图分类号:B2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4)02-0140-04基金项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规范伦理学视域下的朱子学研究及其现代转化 (FJ2022C091)作者简介:冯兵ꎬ1975年生ꎬ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江鎏渤ꎬ1994年生ꎬ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ꎮ㊀㊀儒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ꎬ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ꎬ对中华文明的存续与承传产生了深远影响ꎮ改革开放40余年来ꎬ儒学研究承担着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的责任[1]35ꎬ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㊁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ꎮ在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㊁创造性转化 的号召下ꎬ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ꎬ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1]35的宏伟目标ꎬ对儒学展开细致的㊁体系性的研究已然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ꎮ李承贵教授的新著«儒学的义理与敞开»(孔学堂书局ꎬ2022年10月版ꎬ以下简称李著)可以说是应运而生ꎮ李著收录了作者近些年来的儒学研究成果ꎬ对儒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㊁重要话题㊁重大事件均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哲学探讨ꎬ试图以 生生 作为统贯全书的书眼ꎬ通过耙梳与董理儒学的历史发展经验ꎬ回应现有研究的问题㊁奠定儒学发展的新格局ꎮ总体而言ꎬ全书知识视野宏阔ꎬ以清晰的定位㊁鲜明的问题意识与深厚的学术素养ꎬ打破 古今 中西 滤镜下对儒学传统的认知限制ꎬ匠心独运ꎬ大气磅礴ꎬ展示出儒学生命在当代的延绵ꎬ描绘出儒学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美好图景ꎮ㊀㊀一㊁视野宏阔对研究者而言ꎬ身处的立场与视角决定了他的认知ꎮ就此来说ꎬ著者的研究视野代表了对研究对象基本的判断ꎬ对于研究方法的采择㊁研究结论之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李著以 儒学的义理与敞开 来命题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ꎬ站在历史文化延续㊁发展与演变的高度去理解儒学ꎬ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远大的学术抱负ꎮ众所周知ꎬ 儒学 是中华文明在历史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核心形态ꎬ不仅对东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ꎬ而且成为普遍性的知识ꎬ对世界文化发展亦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ꎬ在长时段的历史演变041中形成了庞大的思想体系ꎮ因此ꎬ要在浩如烟海的儒学文献㊁千思万绪的儒学理念中抽绎㊁阐释和分析 儒学 的思想价值ꎬ对于研究者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ꎮ在以往的研究当中ꎬ儒学通常以个案㊁断代或通论的面目出现ꎬ儒学研究之间有各自的问题㊁方法和领域ꎬ在自我的一方天地中开展儒学系统的价值建构ꎬ呈现出泾渭分明的状态ꎮ对于这种研究模式ꎬ李著指出: 在展开上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ꎬ我后来突然发现实际上贯穿着一种清晰的脉络ꎮ这个脉络就是从 依人建极 (船山语)到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ꎮ [2]前言2李教授在研究中能够始终保持提炼学术话语㊁梳理学术脉络的自觉ꎬ不断更新和解放既有的观念与思想ꎮ如果参考目前儒学研究的成果和现状ꎬ我们可以发现从20世纪以来ꎬ随着儒学危机的产生ꎬ 生生 因为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ꎬ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看重ꎬ但是对其是否为儒学最核心的理念ꎬ学界尚未形成定论ꎮ作者凭借持续性研究的切身体验和准确判断ꎬ洞见到 生生 可以成为统摄现在各类儒学研究的总框架ꎬ故而以 生生 作为奠定价值立场的基石ꎮ正是在 生生 这个概念的指导之下ꎬ李著在具体的研究中能够始终立足纲领㊁辨析本质ꎬ不至流于 碎片化 ꎻ其研究视野得到极大拓展ꎬ做到了既分别阐释朱熹㊁杨简㊁王阳明㊁高攀龙㊁颜均㊁王国维㊁熊十力㊁方东美等人对儒学发展的贡献ꎬ又综结穿插儒学的义理探寻㊁儒佛关系㊁形态述论㊁开展省思㊁价值评估㊁现状评说等问题ꎬ在专人㊁专题㊁专书等具体研究中归纳出儒学义理的一贯性ꎬ乃至显豁出儒学发展全息式图景ꎬ真正凸显儒学敞开的动态过程ꎮ同时ꎬ在以往的儒学研究当中ꎬ涌现了如儒士佛教观㊁生活儒学㊁儒学的生态思想等众多学术前沿和热点ꎮ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则基于参与进这些具体的热点讨论ꎬ而又主动以融贯哲学与哲学史的方法总结研究经验ꎬ以综合创新的气魄归纳诸研究中的共通之处ꎬ拓展了研究的新视野ꎮ全书六章每一章都是一套话语链整合起来的相对独立的学术论题ꎬ这些问题都隶属于相对独立的儒学研究领域ꎬ其中有些问题是学界探讨较多的ꎬ当然也有些问题是较少得到关注的㊁尚待开辟的ꎮ可贵的是ꎬ本书能够兼顾上述诸多论题㊁发掘其中的连续性且不失新意ꎬ这反映出李著的整体性眼光㊁推陈出新的思想气概ꎮ此外ꎬ本书格局开阔㊁立足学理思考而又将视界放在书斋之外ꎬ既关注了社会上的儒学开展情况ꎬ又看到儒学的学科化发展趋势ꎬ能够以多元视角从错综复杂的外部现象中发现当代儒学危机的本质ꎬ这一点没有翔实的积累㊁宏阔的视野不能领悟ꎮ李教授洞悉到: 虽然儒学思想唱主角的读经热㊁儒家热㊁国学热方兴未艾ꎬ虽然儒学会议接踵而至㊁儒学著作层出不穷㊁儒学论文漫天飞舞㊁儒学课题纷纷立项 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实际上遭遇着非常大的困境ꎮ [2]405作者具有高屋建瓴㊁直面问题的学术气质ꎬ持强烈的危机意识ꎬ深入阐析儒学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解决之道ꎬ突出儒学开展㊁文化复兴的大方向ꎬ提出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㊁重塑民族精神谱系的重大课题ꎮ㊀㊀二、定位明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互动中ꎬ立足思想的诠释与借鉴㊁问题的回应与处理对研究进行思想定位是李著的又一大特点ꎮ40余年来ꎬ儒学发展先后经历了 传统思想文化热阶段 (1980 1995)㊁传统思想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研究阶段 (1995 2010)㊁ 传统思想文化的复兴阶段 (2010 )三个阶段ꎮ各阶段儒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化ꎬ虽然侧重点不同ꎬ但是在推崇传统文化之旨趣方面则具有一致性[2]前言1ꎮ对此ꎬ李教授自觉地将其研究融入复兴传统㊁弘扬传统的时代需求之中ꎬ在«前言»中他开宗明义: 本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关于传统思想文化部分思考的结晶ꎮ [3]他的表述无不充满 虽千万人吾往矣 [2]前言1的哲学担当与思想情怀ꎬ体现了对近代以来儒学前途命运的关切以及建构现代化新儒学的雄心ꎮ李著之 定位明晰 展现在三个层面:其一ꎬ李著对 儒学的义理与敞开 这一研究有鲜明的定位ꎮ李承贵教授以勤于著述见称ꎬ近年来先后著有«儒士视域中的佛教 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儒学的形态与开展»«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宗教㊁伦理与文化»等书ꎬ享誉学林ꎮ这141些著作虽然切入的角度不同ꎬ但是讨论的问题却有连续性㊁一贯性ꎮ李著对收录于上述各著述中的论题进行了有机整合ꎬ旨在进一步凝练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群ꎬ并推动作为儒学根脉的 生生 之学从幕后走向前台ꎮ就此而论ꎬ«儒学的义理与敞开»在李教授的写作计划中处于枢纽性的地位ꎮ他声称此书是«儒家生生之学»的 观念预备 ꎬ进而为学界指出了一条儒学研究的康庄大道: 生生 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为儒学开山辟路的责任ꎮ 生生 如何为儒学开山辟路ꎬ«儒家生生之学»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ꎮ本书的思考大体上可以视为«儒家生生之学»的观念预备ꎮ [2]前言3其二ꎬ李著对儒学思想发展与演变中产生的经验㊁启示有基本定位ꎮ李教授尝试从接受史的角度发掘儒学成长与发展的理论资源ꎬ运用既有的经验去适应当前的新形势㊁应对 陌生 的世界ꎮ宋代以来ꎬ面对佛教的思想冲击ꎬ理学家群体开启了融释佛教义理㊁建构新儒学体系的历程ꎬ并构建了区别于先秦儒家的㊁以 天理 良知 等为中心的儒学理论体系ꎮ对于这段历史ꎬ李著别具一格ꎬ以儒士佛教观为研讨角度ꎬ不但以朱熹㊁王阳明㊁高攀龙等人为代表ꎬ周密论述了儒者对佛教内涵的认知演变ꎬ梳理理学不同发展阶段与佛教展开的对话ꎬ还借此深入阐发了儒学转化佛教思想资源的方式㊁宋儒处理儒佛关系的智慧等话题ꎮ李教授认为理学发展各阶段中学者展开的探讨赋予儒学以新的活力ꎬ为当代应对异质性文化的冲击提供了有益借鉴ꎬ进而从中总结出文化自信必须筑牢自信的心理基础 必须建立自信健康心态 必须培育自信的科学理性 [2]367的三条铁律ꎬ坚定了中国本位㊁世界眼光的文化立场ꎮ其三ꎬ李著对儒学研究现状有明确的定位ꎮ儒学本身具有变动不居的特征ꎬ儒学的内涵在不断地变化㊁丰富与拓展ꎮ随着社会语境的变换ꎬ既有的儒学知识亦需做出相应调整ꎮ在此问题上ꎬ李著不满足于现有隔靴搔痒式的研究结论ꎬ而是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㊁作出了新的有意义的考察ꎮ如对于当下莫衷一是的关于 儒学现代化危机 儒家有无普适性 等的探讨ꎬ李教授指出: 如果我们能让儒学对生活表达意见ꎬ能让儒学滋养生活ꎬ能让儒学参与生活的建构ꎬ那么ꎬ儒学就不存在 现代化的烦恼 了ꎮ [2]294他又说: 如果我们足够聪明ꎬ就不会让 儒家思想有无普适性 这样的伪话题纠缠于头脑ꎬ而是用更多的热情㊁精力和智慧去谋划儒家思想服务现代社会生活ꎮ [2]354面对西方强势话语的介入ꎬ在近代以来儒学遭遇了现代性危机ꎬ这种危机引发了中国文化㊁民族心态的深刻变革ꎮ儒学危机的表征之一ꎬ便是人们不再相信它在社会生活㊁政治伦理以及文化建构中可以继续发挥主导作用ꎬ儒学退守在自己狭小的领地里ꎬ甚至需要借助西方概念㊁话语来论证自己存在的合法性ꎮ余英时的 游魂说[4]㊁列文森的 博物馆中的珍藏品 说[5]便是西方话语侵入之下对儒学生存现状持消极态度的代表ꎬ这些说法以复古怀旧式的情绪㊁悲悯式的眼光看待当代儒学的阐释与重建工作ꎮ李著显然不认同对儒学前景的悲观态度ꎬ全书着眼于儒学研究的现状ꎬ与消极话语展开对话ꎬ依靠指明儒学困境㊁发掘儒学价值ꎬ建立起儒学与生活㊁儒学与学术之间的紧密联系ꎬ通过整合与发展各方探讨ꎬ有力回应了当代儒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ꎬ树立起对儒学发展贞下起元㊁生生不息的信心ꎬ为儒学现代化指出了一条可行路径ꎮ㊀㊀三、见解独到当代儒学研究异彩纷呈㊁新见迭出ꎬ各个领域的学者由自身的价值立场㊁思想观念出发ꎬ对儒学展开了深入的阐发ꎬ形成了多个理论板块㊁不同的儒学流派ꎬ形塑了儒学发展的理论格局ꎮ李著对儒学研究现状有系统性的了解ꎬ文中内容不浮于表面介绍ꎬ而是以开阔的知识格局㊁独到的问题意识ꎬ将儒学置放在中国文化㊁传统伦理现代化的角度中予以考察ꎬ为我们进一步确认儒学的理论价值和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ꎬ扩张了儒学研究的边界ꎮ除了对 保 马 自 理 等当代儒学流派构成的基本格局及其开展方向㊁百余年来儒学的基本观念与其评论等主题有系统性探讨之外ꎬ作者还悉心于为学界所关心的当代儒学开展形态的问题ꎬ得出了一些新见解ꎮ例如ꎬ余英时㊁霍韬晦㊁龚鹏程㊁黄玉顺等人将生活儒学作为儒家思想存活㊁儒家思想重新 建制 化的基本向度ꎬ241这种研讨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共鸣ꎬ促使生活儒学一跃成为与宗教儒学㊁政治儒学㊁哲学儒学㊁伦理儒学鼎立的儒学形态ꎮ对此ꎬ李著并非亦步亦趋于上述讨论ꎬ而是在当代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中审视学者们的观念ꎬ就生活儒学的表现形式㊁历史实践㊁思想根据开启深入解读ꎬ为走向新时代的生活儒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ꎮ全书对生活儒学价值与意义的概括ꎬ揭示出当下儒学生活化作为儒学体系建构重要一环的历史事实ꎬ很好地规划了儒学发展的方向ꎮ又如ꎬ对于社会上或刻意误读㊁或全盘接纳古典儒学等观点ꎬ李著保持了关注与警惕ꎮ在阳明学研究方面ꎬ他引入了 贯通的视域 怀疑的视域 实践的视域 三大理论视域ꎬ就是针对当今阳明学研究中存在的神圣化神秘化㊁娱乐化庸俗化㊁功名化利禄化㊁枝叶化末节化等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略ꎮ在对阳明学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评述之后ꎬ李著呼吁兼及文化常识普及与深化理论探求ꎬ打开儒学发展的广阔前景ꎬ表达了对儒学精神的文化认同㊁对儒学命运的深切关怀ꎮ当然ꎬ诸如此类颇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观点在全书中尚有很多ꎮ作者提出这些观点ꎬ给读者提供了整体性的思路ꎬ对相关学术问题研究的推进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ꎮ李著结合义理探寻㊁儒佛关系辨析㊁形态述论㊁开展省思㊁价值评估㊁现状评说等六大版块的论述ꎬ为学界提供了一份足资参考的儒学发展报告ꎮ全书对儒学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整理㊁体系性建构ꎬ贯通了综合创新的睿智与格局ꎬ确是对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1]的回应ꎮ尽管作者谦虚地表示本书是«儒家生生之学»的 观念预备 [2]前言3ꎬ尚待进一步地解释与提炼ꎬ但是在梳理儒学开展的 生生 脉络㊁勾勒儒学义理敞开的动态过程等方面确有灼见ꎬ实属当代儒学研究之佳构ꎬ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资源ꎮ参考文献:[1]㊀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ꎬ«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版ꎮ[2]㊀李承贵:«儒学的义理与敞开»ꎬ贵阳:孔学堂书局2022年版ꎮ[3]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ꎬ第214页ꎮ[4]㊀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ꎬ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ꎬ第56页ꎮ[5]㊀约瑟夫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ꎬ郑大华等译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ꎬ第324页ꎮ[责任编辑:王雅莉]341。
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
史》 中的 “ 绪论” 、劳思 光先 生 的 《 论 中 国哲 学 之方 法》 等 ,都对 中国哲学 特 点或 特质 有深 入 的讨 论 和
精彩 的分判 。先 贤探索 的经验 与精辟 的见解 都具 有适 度 的合 理性 和启 发性 ,也是 我们 研判 中 国哲 学特 质
的知 识与方 法基 础 。但 特质应 该是本 质 的 、独有 的 、区别 于其他 的 ,从这 个意 义上说 ,中国古代 哲学 的
关键词中国哲学特质重人不重物直觉体悟经世践行生命生机中和圆融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3一ooo906对于中国哲学的特点或特质学界已有太多的论说比如冯友兰先生中的特质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中的绪论劳思光先生的论中国哲学之方法等都对中国哲学特点或特质有深入的讨论和精彩的分判
¥ 本 文 系国 家社 科 基 金 重 点项 目 ( 1 3 A Z D 0 2 1 ) 、贵 阳学 院 阳明 文 化 协 同 创新 中心 项 目的 阶段 性 成 果 。
作 者 简 介 李 承 贵 , 南 京 大 学 哲 学 系教 授 、博 士 生 导师 (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2 3 ) 。
极 向 上 ,开辟生命 的未来 。 《 尚书》讲 “ 利用 ,厚生 ” ,就是要方 便老 百姓 的 日用 。丰 厚老百 姓 的生 活。 孟 子说 :“ 五 亩之宅 ,树 之 以桑 ,五 十者 可 以衣 帛矣 。鸡 豚 狗彘 之畜 ,无失 其 时 ,七 ~ 卜 者 可 以食 肉矣 。
基本 特征或许 可从 如下 五个方 面去思 考 。 由研 究对 象看 ,中国哲 学重 人不 重 物。所 谓 中国哲学 “ 重 人不 重物 ” ,是指 中国哲学 关 心人 、思考 人 、研究 人 ,中 国哲学 的 中心就 是 “ 人” 。这 种判 断 对不 对 呢?我 们可 从两 个方 面做 简要 说 明 。第 一个
中国哲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哲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哲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立心和合,析古出今——论《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的学术特色. 《学术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陈欣雨.[2].论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发展历程的研究.《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柴文华.谷真研.[3].中国哲学固有问题的探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王威威.[4].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张汝伦.[5].生存与超越: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学术界》.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沈顺福.[6].试论中国哲学的五大特质.《学术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李承贵.[7].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文史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杨国荣.[8].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学术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杨静.[9].试论“中国哲学史学史”.《求是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柴文华.[10].古典生活经验与中国哲学创作——陈少明《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读后感.《开放时代》.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6期.杨海文.二、中国哲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樊维艳.中国哲学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2].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被引次数:4作者:张东鹏.中国哲学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3].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作者:白玉杰.英语语言文学河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4].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大众实践.被引次数:2作者:金丽.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学位年度)[5].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以诺布洛克《荀子》英译本为例.作者:张文珍.英语语言文学山东大学2014(学位年度)[6].中国哲学近代转型背景下严复人学思想研究.作者:潘瑗. 学大连理工大学2014(学位年度)[7].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中心.作者:吉钰佩.中国哲学湘潭大学2012(学位年度)[8].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比较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支江.中国哲学山东大学2008(学位年度)[9].中国哲学视域下的耶儒互动研究.作者:李细成.中国哲学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10].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被引次数:1作者:黄玉兰.中国哲学湘潭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哲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ResearchNeedsforUseofCapacityDesignofRCFrameStructuresinChina. PingDong《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5[2]ChaossynchronizationofYinandYangTSfuzzymodelsofHenonmapsystem. ChunYenHoHsienKengChenZhengMingGe 《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C.Journalofmec hanicalengineeringscien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7[3]AnewstudyofchaoticbehaviorandtheexistenceofFeigenbaum'sconstan tsinfractionaldegreeYinYangHénonmaps.Ho,C.Y.Chen,H.K.Ge,Z.M.《Nonlineardynam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2[4]Relativecontrolphilosophybalanceandcontinualchangeforforecasti ngabnormalqualitycharacteristicsinasiliconwaferslicingprocess. LinCTChangCWChenCB 《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59/10[5]StudiesinanalyticphilosophyinChina.Jiang,Y.Bai,T.《Synthese: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Epistemology,MethodologyandPhilos ophyofScience》,被SCI收录SCI.20101[6]ThelogicofSearle'sChineseroomargument.RobertI.Damper《Mindsandmachin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62[7]Reductionism,BrainImaging,andSocialIdentityCommentaryon"Biolog icalIndeterminacy".Pirruccello,A.《Scienceandengineeringethics》,被SCI收录SCI.20123[8]ANIMPORTANTLINKINTHECHAINCONNECTINGANCIENTCHINESEPHILOSOPHYTOP RESENTDAYSTYLEOFCHINESETECHNICALCOMMUNICATION:INTRODUCINGYELLOWEMPERO R'SCLASSICOFINTERNALMEDICINECHINA'SFIRSTCOMPREHENSIVEMEDICALBOOK. DANIELD.DING《Journaloftechnicalwritingandcommunication》,被EI收录EI.20141[9]PhilosophicalperspectivesontechnologyinChineseSociety. NanWang《Technologyinsociety》,被EI收录EI.20133[10]PhilosophyofMusicEducation:TheoreticalGrowthPointsofChineseLo calizedThoughts.ZhaomingLong2015四、中国哲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哲学:一个未完成的叙事.李祥俊,2012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价值观国际学术会议[2]论21世纪中国哲学新开展的三重维度.李翔海,2011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基本内容研究.唐永忠,2011201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4]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进”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黄玉顺,2011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5]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景海峰,2011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6]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主体性吗?试论儒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定位. 袁保新,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7]价值研究与当代中国哲学.李德顺,2011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8]时代变迁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创建.孙伟平,2011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9]“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观念变革与中国哲学的世界性意义.吴根友,2011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10]阴阳:中国哲学、中医学、马王堆医书的共有核心范畴.刘蔚.何清湖,2015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作者:柴文华段澜涛来源:《知与行》2019年第03期李承贵教授新近推出了80余万字的《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把整个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概括为五种: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五大认知范式”与“三种解释框架”(以西释中、以马释中、以中释中)是什么关系?“五大认知范式”的特色是什么?“五大认知范式”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有哪些?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反省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推进当下和未来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路径的深入探索。
一、“五大认知范式”与“三种解释框架”任何一种观念、思想、理论都不可能是“独化”出来的,必然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联系。
李承贵教授所概括的“五大认知范式”与前些年学界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有一定的渊源。
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讨论的延伸。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虽然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伪问题,但它促进了人们对中国哲学自身的反省,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
在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中,学界提出了种种观点,比较突出的是“三种解释框架”即“以西释中”“以马释中”“以中释中”。
“以西释中”是以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为参照,诠释中国哲学。
“以西释中”可以追溯到谢无量191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这是中国人书写的第一本中国哲学史。
尽管学界多数人认为这部书经学意味较为浓郁,不能算作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开山之作,但也有学者坚持认为谢无量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开创者。
如果我们尊重历史和文本的话,可以这样说,谢著虽然不如胡适191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影响大,但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的总体特征来看,他已初步具备了现代哲学意识,开始以西方哲学为参照书写中国哲学史,构成了“以西释中”诠释框架的萌芽形态。
中国诠释学基本理论之探讨——20年来中国诠释学研究述评
问题 ,就 有诠 释 的现象 发生 ;只要有 文 本需 要 阅
一
、
中国诠释 学的有 无及其建构
读 和理 解 ,就一 定有 相应 的阐 释学 理论 ,不 论 其 理论形 态 如何 ……尽 管 阐释学 作 为一 种理 论是 从
与哲 学 、生态 学 、人 文 主义 等概 念 一 样 ,诠 释学 ( 或解 释学 ) 的概 念 或学说 源 自西 方 。 由于 中国学 术 分 类 、学 科 建 立 的 现 代 性 步 伐 相 对 缓 慢 ,以至西方 的学 术概 念 引入 中 国之后 ,最 先 面 对 的是对 中国有无 相关 概 念 或学 说 的讨 论 ,诠 释
【 关键词 】2 0 年来 ;中国诠 释学 ;基本理论 ;述评
中图分类号 :B 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6 0( 2 0 1 3 )0 5—0 0 8 7—1 0
2 0年 来 , 中 国哲 学 研 究 领 域 有 一 个 焦 点 问 题被 持 续 地 关 注 ,有 一 个 热 点 问 题 被 持 续 地 争 论 ,有一 个难 点 问题被 持 续 地探 讨 ,这 个 问题 就 是 “ 中国诠 释 学 问题 ” 。伴 随着 关 注 、争 论 、探 讨 的逐 步展 开 ,涉及 中 国诠释 学 的研 究 成果 层 出
综合研究” ( 2 0 1 0 J D X M0 0 8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承贵 ,江西万年人 ,哲学博士 ,( 南京 2 1 0 0 9 3 ) 南京 大学哲 学系教授 ;
① ② ③ 王金 凤 ,江苏东海人 ,( 南京 2 1 0 0 9 3 ) 南京 大学哲学 系博士研 究生。 刘笑敢 :《 诠释 与定向—— 中国哲学研 究方法之探 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2 0 0 9年 ,第 3 5页。 黄俊杰 :《中国孟学诠释 史论》,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 出版社 ,2 0 0 4年 ,第 4 1 2页。 周裕锴 :《中国古代 阐释 学研 究》,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2 0 0 3年 ,第 1页。
王夫之与儒家道德的转型
【 关 健 词】 王夫之 ; 儒 家道 德 ; 新 开 展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4 9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7 3 5 4 ( 2 0 1 3 ) 0 4 — 0 0 3 6 — 0 7
点研究基地“ 南 京 大 学 儒 佛道 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研 究 中 心 ” 重 大项 目“ 儒学概念 、 问 题 与 价 值综 合 研 究 ” ( 2 0 1 o J D X M0 0 8 ) 阶段 性 成 果 。
① 《 德性源流—— 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 第 一章, 江西教育出版社 2 0 0 4 年。
② 参见拙作 : 《 传统道德外倾价值之源探 幽》 , ( 台湾) 《 孔孟学报} 2 0 0 0年 9月、 《 明清之际中国传统道德之走向》 , 《 学术月刊} 1 9 9 8
年第 1 0期 。
夫之 : “ 人 之所 见 为太 虚者 , 气也 , 非虚 也 。 虚 涵气 , 气充 虚 , 无有所 谓 ‘ 无’ 者。 ” ① 在 王夫 之看 来 , 人 们 3 7 通常 所 看见 的虚空 , 并 非 真正 的虚 空 , 并 非空 无 一物 , 而 是充 盈 着 “ 气” 的 。人 们 之所 以视虚 空 为空
从“ 理本” 到“ 气本” 。在 宋儒 那 里 , “ 理” 是本体 , “ 理本气 末 ” 、 “ 理先 气后 ” 都 是宋 儒表 述 “ 理” 本 体 的基本命 题 。在 这种本 体论 架构 下 , 出现 了“ 存 天理 , 灭人 欲” 这种 违背 道德 初衷 的 主张 。因为 从
根本 上 说 , 宋 儒 建构 “ 理” 本论 , 是 为 了重 建秩 序 、 再造 意 义 , 具体言之 , 是 为 了有 宋一 代 社 会 的和 谐、 人 民生 活 的提升 。因此 , 以“ 理” 为 本体 的道德 建构 既然 出 了问题 . 自然应 从 “ 理” 本 论着 手 , 即改 造、 颠 覆这 种本 体论 。王 夫之 的 眼光 是 敏锐 、 高远 、 深邃 的 , 他 的工作 完成 了对 “ 理” 本论 的改造 。而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范式旳形成及其学术功能
20世纪初在中国学术界就已出现 文化语境:渴望了解世界, 渴望学习西方旳科
阐发研究和中国学派
提出
20世纪70年代 港台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界
1976年 台湾学者古添洪 陈慧桦旳 <比较文 学旳垦拓在台湾> , 提出并界定了阐发法
中国比较文学界旳发明
“我国文学 丰富含蓄, 但对于研究文学旳 措施, 却缺乏系统性 ,缺乏既能深探根源
又能平实可辨旳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 练旳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 课时,即援用西方旳理论与措施, 以开发
3有效性原则
理论与对象之间旳契合性问题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生搬硬套旳陷阱, 在
研究中必须对所要采用旳理论模式, 对所要 阐发旳对象作详细细致旳分析, 以确保阐发 旳可行性 ,有效性
根据阐发过程中有关对象旳不同 ,分为两种 主要方式
1作品阐发
指利用生成于一文明中旳文学理论模式去 对生成于另一文明中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评论,是一种跨文明借用文学理论旳文学批 判活动
例如 利用陌生化理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2理论阐发
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旳相互借鉴 相互 阐发
难度大, 要求实践者对于两种或多种文明中 旳文学理论有着相当全方面 进一步旳认识 , 而且善于相互打通 相互参照
2 把不同民族文学旳观念 理论 措施相互发 觉 ,相互印证, 相互阐释, 以到达完善某种文 学观念 理论 和措施旳目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语:近20年来,深受西方诠释学影响的中国哲学诠释学研究,在模仿中前行,其中也不无令人兴奋的成果。
然而,如何发掘、整理、升华、定位中国哲学本有的诠释观念与方法,仍然是摆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任务之一。
本专题即是此问题探讨之尝试。
李承贵教授别出心裁地提出“逆转理解”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范畴、概念或命题的意涵,需要通过“逆转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周可真教授则对“同情之理解”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追踪,肯定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特殊的诠释方法;包佳道博士通过对杨时诠释“中”的探讨,揭示出“经典文本的相互发明”、“阐洛扬洛的道统坚守”、“体用道事的整体诠释”三大特点。
总之,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哲学诠释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论述精当,问题彰明,主张独特,希望通过本组专题研究拓宽人们对中国哲学诠释学思考与研究的空间。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3)04-0001-12
特约主持人: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题嘉宾: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可真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包佳道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逆转理解”
——通向中国哲学范畴真实意涵的特殊路径
李承贵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
收稿日期:2013-01-04
基金项目: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0JDXM008)
作者简介:李承贵(1963—),男,江西万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在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对哲学范畴陈述的方
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陈述方式是:先
是一个“主词”,接着是一个“谓词”,“谓词”可能是一
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词组,或是一个句式,不管形
式如何,它们都是对“主词”的陈述。
不过,由于“谓
词”是随在“主词”之后的,因而如果“谓词”是对“主
词”意涵的陈述和说明,那么,这种解释在方向上就
有“逆向”的性质,即是由后面的“谓词”的意涵“逆
转”推出前面“主词”的意涵,这就是所谓“逆转理解”法。
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理解法相当普遍。
如下选择数个案例展开讨论。
一、“逆转理解”案例分析本文所说的“逆转理解”,案例遍布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
这里从儒家、道家、易学等文献中择取部分案例加以展示,以作为说明此种理解法的根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检讨。
案例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