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收治急诊病人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急诊科病人流动性大、病情复杂多样,感染控制成为了急诊科管理的重要课题。

为了确保急诊科的安全和质量,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诊科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等。

四、职责与义务1. 急诊科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保证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3. 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培训,提高自身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4.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5. 医务人员应主动配合医院进行感染监测和调查工作。

五、感染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

2. 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清洁消毒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3. 加强急诊科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急诊科的清洁和整洁。

4.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 加强急诊科空气质量管理,定期检测和维护空调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6. 加强急诊科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六、感染事件的处理1. 医务人员发现或怀疑感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给感染管理委员会,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事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感染的进一步传播。

3. 对于感染事件的调查结果,应及时向相关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七、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2. 医务人员应参加培训和教育活动,及时更新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八、评估与监督1. 医院应定期对急诊科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制度目的为了降低急诊科医院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制定本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责任部门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制度,并监督执行。

3.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所有进入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包括以下内容:-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手卫生的正确方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技巧-感染监测和报告的流程4.感染预防与控制设施-急诊科设有适当的洗手槽和消毒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建立充足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处置。

-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5.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在进入和离开急诊科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

-在进入和离开每个患者隔离间之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6.感染控制策略-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有传染性疾病症状的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患者进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隔离措施。

7.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对急诊科内的常用物品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隔离间等特定场所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制定清洁和消毒程序,并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消毒剂。

8.医疗器械和器材的使用和消毒-医疗器械和器材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灭菌,包括急救器械、注射器等。

-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器材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9.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医务人员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报告,隔离治疗并接受相关检查。

10.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对急诊科内的常见感染病例制订操作规范,并进行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本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执行必须遵守的规范,同时也是在急诊科提高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的保证。

医务人员希望逐步健全完善制度,减少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管理活动。

第三条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全面管理、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

第四条急诊科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成员职责,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二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五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病原体传播。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加强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病原体传播。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加强环境消毒工作,保持诊疗环境清洁卫生。

第八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当加强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第九条急诊科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工作,防止病原体传播。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resistant organisms(AMR)。

第三章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并进行报告。

第十三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系统,确保医院感染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完整。

第四章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教育第十四条急诊科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第十五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报告程序等内容。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第十七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急诊科医务人员违反本制度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感染管理是医院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急诊科的感染管理工作,提高感染控制水平,降低感染传播风险。

二、管理责任1. 急诊科主任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感染管理工作负总责。

2. 急诊科感染管理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感染科医生、护士长等组成,负责制定感染管理方案、监测感染数据、培训医务人员等工作。

3. 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

三、感染预防措施1. 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预防知识培训,了解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

2. 洗手消毒:医务人员应在进入急诊科工作区域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污染物品后进行洗手消毒,确保手部清洁。

3. 个人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传播。

4. 患者隔离: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避免感染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

5.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和灭菌,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 感染监测:急诊科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等,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2. 感染报告: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小组报告发生的感染病例,包括病情、治疗情况等,并配合进行感染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五、感染事件处理1. 感染事件报告: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小组报告发生的感染事件,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等,并配合进行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2. 感染事件处理:对于发生的感染事件,急诊科感染管理小组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进行消毒等,以控制感染的传播。

六、感染控制培训1. 新员工培训:对于新进入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应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感染预防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 定期培训:急诊科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急诊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急诊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急诊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急诊科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负责急诊科感染控制的全面工作。

2. 感染控制小组职责:(1)制定急诊科感染控制方案,组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

(2)对急诊科感染病例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报告。

(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4)对急诊科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1)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2)接触可能污染物品时,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1)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必须进行无菌准备。

(2)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的管理和消毒灭菌制度。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1)对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及时消毒处理。

(2)对疑似或确诊感染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急诊科环境清洁、整洁。

(2)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

5. 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管理制度:(1)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避免滥用。

(2)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

6.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2)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 急诊科感染控制小组负责对急诊科感染病例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报告。

2. 医护人员发现感染病例时,应及时报告感染控制小组。

3. 感染控制小组对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感染控制规定的医护人员,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急诊科感染控制小组负责解释。

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门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四条人员管理1. 医务人员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并按要求定期更换。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疗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3. 定期参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第五条环境卫生管理1. 保持门急诊科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各诊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3. 定期对医疗器械、设备、物品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

第六条隔离措施1.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立即将其送至隔离诊室,并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

3. 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并穿戴防护用品。

第七条诊疗操作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医源性感染。

2. 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避免重复使用。

3. 定期检查、维护医疗器械,确保其功能正常。

第八章感染监测与报告第九条感染监测1. 定期对门急诊科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包括病例报告、病原学检查等。

2. 发现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第十条感染报告1. 医务人员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门急诊科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加强门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感染防控水平,确保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

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门诊急诊科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加强感染控制意识的培养,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组织应当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人、医务科负责人、护理部负责人、门诊部负责人、急诊科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消毒供应室负责人、医学检验科负责人、放射科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等组成。

第六条感染管理组织应当设立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工作经历和感染管理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感染控制技术和方法。

第七条感染管理组织应当制定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感染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预检分诊制度,对来院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和分诊,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组织。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手卫生管理,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等情况下,采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处理。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规定,保证其安全、有效、无菌。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保持抢救室环境整洁,严格控制陪客数量,随时清理病人周围无关物品。

二、急诊抢救室平车、轮椅、诊疗床、地面等应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每日消毒二次,保持清洁干燥。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

三、吸氧装置、吸引器、纤支镜、呼吸机等抢救器材应一人一用,避免交叉使用,用后立即清洗消毒处理备用。

四、病人离开抢救室后,应根据病种及时进行终末消毒。

五、提高消毒隔离和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诊疗护理病人时戴手套、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护眼罩或面罩;在诊疗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

五、必要时对被感染病人污染的清创室、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空气消毒,并记录。

六、尽量开窗通风,无通风条件时安装空气消毒设施。

急诊清创室管理要求:
1、进入清创室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清创室布局合理,无菌物品分类放置。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4、清创完毕后,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
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

5、清创时第一次打开消毒溶液瓶,注明开瓶时间,保证下次使用的有效性。

未用完的消毒液盖紧瓶盖,防止溶液的挥发。

6、每日进行环境、物表、空气消毒。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督促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科室实际,修订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

2、认真履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兼职人员职责,每月组织自查,每季度召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会议,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督查和科室自查存在的问题及科室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体现持续改进。

遇有医院感染特殊问题及时上报。

3、组织参加医院内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并每月对科室人员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详实记录。

同时做好保洁员、患者家属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5、急诊科与普通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建立预检分诊制度,感染性疾病病人与疑似感染性疾病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

6、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7、各诊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卫生设施,无菌技术操作前后及接触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应洗手或手消毒。

8、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9、急诊的平车、轮椅、诊查床、输液观察椅等应每日进行消毒并责任到人,被体液、血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10、应明确隔离观察区,以满足急诊隔离观察的需求。

11、建立健全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12、急诊科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参照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13、做好院前急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落实120急救车消毒隔离制度。

14、医疗废物的医院感染管理,参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医疗行为导致的新发感染。

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门面部门,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也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医院急诊科需要制定科学、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感染控制措施1.1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手卫生程序执行。

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等步骤,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1.2 感染源控制医院急诊科应设立隔离病房,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隔离,以防止感染的扩散。

同时,对于已确诊的感染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

1.3 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急诊科应定期对工作区域、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保证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避免医疗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2.1 培训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医院急诊科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感染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2.2 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医院急诊科应建立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有传染病的医务人员,以防止医务人员成为感染源。

2.3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医务人员应遵守规定的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的发生。

三、设备和器械管理3.1 定期维护和检测医院急诊科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菌状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严格的消毒和灭菌程序医院急诊科应制定消毒和灭菌程序,并确保操作人员按照程序进行操作,以保证器械的无菌状态。

3.3 库存管理和追溯医院急诊科应建立器械和药品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器械和药品的有效期和使用情况可追溯,及时淘汰过期物品,避免使用过期物品导致感染的发生。

四、患者管理4.1 患者分诊和流程管理医院急诊科应建立科学的患者分诊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风险,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以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1.急诊科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应包括预检分诊点、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

小儿诊室应与成人诊室分开。

2.各诊疗区域应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触传染病人后要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

4.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到指定感染性疾病科隔离诊室诊治。

5.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清洁、消毒。

保持各诊室空气新鲜,诊桌、诊椅、平车、轮椅、台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不少于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6.急诊抢救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三12痛,观察室床间距NI.2mo
7.急诊抢救设备及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按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处理并清洁干燥保存。

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8.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认真做好消毒隔离。

9.急诊注射室、输液室、治疗室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10.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其他管理要求参照《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

医院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成立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开展活动。

1.门诊办公室为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第一责任科室,门诊办公室主任担任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根据门诊工作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流程。

2.急诊科应成立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明确职责,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制度、流程。

3.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国家相关管理规范、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个人防护等,对患者、陪人开展院感防控知识宣教。

4.门诊办公室应对门诊区域各科室开展日常巡视,对院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严格执行“一患一诊室”、“一米线”、“间隔就坐”等规定。

二、手卫生1.门、急诊每间诊室都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

2.急诊所有诊室、治疗室、清创室及门诊换药室、皮肤科、口腔科、妇科检查室、耳鼻喉科等区域应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

3.严格按照手卫生指征(“两前三后”)进行手卫生,具体要求参照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三、个人防护1.门、急诊工作人员原则上采取一级防护。

当本地发生传染病疫情时,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等综合研判,根据标准预防原则选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放护目镜/防护面屏等)。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应注意:(1)工作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规范穿、脱。

(2)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应评估人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感染性物质暴露风险,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见附表)。

附表:接触不同传播途径感染时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要求(3)脱卸防护用品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工作服和皮肤。

(4)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四、安全注射1.应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装置。

2.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不得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吸药液。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通风设施良好,环境保持整洁。

医护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二、科室布局合理,便于诊治和疏散。

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治疗、操作前后要洗手,必要时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四、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先用可吸湿材料去除污染物后,再清洁和消毒。

治疗室、病房、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

五、安置住院病人时应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尽量单独安置。

六、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及卫生材料等的消毒管理。

各种器械定期灭菌。

止血带用垫巾,固定病人使用,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使用中必须每天消毒,湿化瓶每天更换灭菌蒸馏水,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七、病床应一床一套(巾)湿式清扫,床头桌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棉被、床垫用床单元消毒机消毒,每半年至少1次。

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

九、对住院病人、陪护、探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

十、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登记制度,发生医院感染及时登记并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及时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报告。

十一、垃圾实施分类入袋制度,医用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及时封闭运送。

十二、对特殊感染病人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有蓝色隔离标识。

对其产生的感染性引流液、体液等应严格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掌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急诊科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有效防备和掌控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特订立本制度。

二、目标1.确保急诊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防止医院内部感染的扩散,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掌控意识,促进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

三、组织架构1.急诊科医院设立感染掌控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负主任,委员会成员包含临床感染科医师、感染掌控护士、环境卫生科负责人等。

2.感染掌控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完善和审定医院感染掌控管理制度,监督相关工作的实施。

四、行为准则1.全部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需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含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2.医务人员应常常洗手,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前后、接触感染源后、完成医疗操作后等场景,应使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清洁双手,或使用合适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3.感染掌控委员会将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培训,并提示医务人员正确使用消毒料子、设备和方法。

4.医务人员应注意手术刀、手套、大型器械等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每次使用前都经过正确的清洁处理和高温蒸汽消毒。

5.当发现患者存在高度传染性疾病或感染的风险时,医务人员应即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患者与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保持距离,并做好相关标志和警示工作。

6.患者入院时,应对其进行健康调查,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或流行病区旅行史等情况,应立刻报告感染掌控管理委员会,做好相应的隔离处理。

7.医院设定感染风险区域,严格掌控人员进入该区域的权限,并配备特地的感染掌控护士监督和引导。

五、感染掌控措施1.医院定期对医疗设备、器械、床单、衣物等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2.订立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包含病患废弃物、医疗器械废弃物和其他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等。

3.加强对医院环境卫生的管理,常常检查和消毒诊室、手术室、护理站等区域,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杀菌。

4.供应规范的医疗废液处理设备,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废液的正确、安全处理。

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急诊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

三、职责1. 急诊科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急诊科感染管理工作,制定感染控制方案,定期检查、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 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急诊科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感染监测、预防措施落实、教育培训等。

3. 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执行各项感染控制措施。

四、感染控制措施1. 诊疗操作规范: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

所有诊室均须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必要的科室应配备手消毒设施。

2. 诊室管理: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处理。

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床(罩)、诊垫(巾)应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应每周由护士进行清洁或消毒。

3. 隔离措施: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医疗器械管理:所有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

各种急诊监护器械的台面也应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5. 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应有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用品应去除中包装,分类码放在防尘良好的柜内。

6. 药品管理:抽出的药液、启封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 消毒剂管理:碘伏、酒精应密闭存放,每星期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使用后每日更换。

8. 治疗车管理: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9. 治疗室管理:每日清洁治疗室,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空气清洁。

五、监测与评估1. 急诊科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医院急诊科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之一,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意义1.1 保障患者安全: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死亡。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1.2 降低医疗费用:医院感染的治疗费用较高,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减轻患者和医院的经济负担。

1.3 提高医院声誉: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诊。

二、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2 科学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该遵循科学规范,根据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3 综合管理: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需要综合管理,包括医务人员、环境、设备、患者等方面的管理。

三、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3.1 医务人员培训: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包括医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预防知识、手卫生等方面的培训。

3.2 环境消毒措施: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规定医院环境的消毒措施,包括对急诊科内各个区域、设备的定期消毒。

3.3 患者管理: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规定患者的管理措施,包括患者的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等。

四、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4.1 执行责任人: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规定执行责任人,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

4.2 监督机制: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建立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催促执行等。

4.3 问题处理: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规定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及时处理感染事件,防止扩散。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急诊科医院是医疗机构中繁忙且风险高的科室之一,患者众多、疾病种类复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感染控制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一、感染控制小组的设立为了有效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需要设立感染控制小组。

该小组由医院感染控制科的专家、急诊科主任、护理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并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处理感染事件。

二、急诊科感染管理预防措施1.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清晰的手卫生、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处理等操作规范,确保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设施设备管理:定期对急诊科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无菌,减少病原体传播。

3.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的规范要求进行,避免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患者管理: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隔离和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水平。

三、急诊科感染事件处置1.感染事件报告:一旦出现感染事件,医院应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同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追踪感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原体传播。

2.患者隔离:对感染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隔离管理,避免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

3.医疗器械处理:对涉及感染事件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处理,确保器械无菌,防止再次感染。

4.污染环境处理:对感染源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避免环境再次感染。

结语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医院的安全生产、病人的安全就医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能力,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愿每一位急诊科医务人员都能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本制度规范急诊科感染控制工作,降低急诊科医务人员、患者、陪护人员、探访人员医院感染风险。

2.标准
2.1 建筑布局。

2.1.1 应设单独出入口、预检分诊、诊查室、隔离诊查室、抢救室、治疗室、观察室等。

2.1.2 有条件者宜设挂号、收费、取药、化验、X线检查、手术室等。

2.1.3 小儿诊室应与成人诊室分开。

2.1.4 急诊抢救室每床净使用面积≥12m²,观察室床间距≥
1.2m。

2.1.5 各诊疗区域应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洗手池、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

2.2 人员管理。

2.2.1 医务人员,包括辅助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

2.2.2 应定期体检,并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2.2.3 急诊科探视者、陪护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前应根据要求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

2.2.4 工作人员应穿着专用工作服,离开病区可在专用工作服外套外出服。

2.2.5 患有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者应停止工作。

2.3 根据《医院各部门清洁消毒制度》中有关急诊科相关要求制订本部门的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执行。

2.4 隔离措施。

2.4.1 应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2.4.2 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有职业暴露可能时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5 应按照医院《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相关的监测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急诊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诊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急诊手术患者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急诊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急诊科负责组织实施急诊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3. 手术室负责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规定,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和安全。

4. 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急诊手术医院感染进行监测、报告、分析和处理。

三、感染控制与预防1. 感染预防原则(1)明确感染预防责任,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全员参与的感染预防管理体系。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保持医院内部清洁、干燥、通风、卫生。

(3)严格执行洗手和手消毒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4)加强感染监测和疫情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2. 感染控制措施(1)加强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的消毒、灭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洁净和安全。

(2)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感染患者进行单独隔离或分区隔离,并加强患者接触者的监测和管理。

(3)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规定,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和安全,防止手术污染和交叉感染。

(4)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提高防护意识,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四、急诊手术医院感染管理措施1. 术前准备(1)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感染风险。

(2)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3)对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 术中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手术过程中污染。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隔离衣、防护膜、护目镜、口罩、防护鞋或鞋套。

(3)术中严格限制人员流动,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

3. 术后处理(1)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医护人员工作时间一律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

2、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防护用品准备齐全并能正确使用。

二、环境管理
(一)各诊室、抢救室、治疗室、输液室等应每日进行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每日两次有记录。

(二)地面湿式清扫,每日2次;遇有血液、体液等(根据污染量)污染时,应使用500mg/L/2000mg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三)诊疗桌、椅、检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清洁消毒擦拭2次,遇到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或标本溢洒时应按照《血液体液污染处理流程》和《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及时处理。

三、消毒隔离
(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侵袭性操作的诊疗用品和各种治疗包、检查换药包均应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粘膜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二)无菌物品及消毒物品分类放置于物品柜内,物品柜保持清洁干净,按左放右取顺序摆放,定期检查有无过期。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三)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h,在包装外注明开启时间.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4h. 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24h;置于容器中的无菌物品、无菌溶液,一经打开24小时内有效,并注明打开时间。

(四)酒精、碘酒(碘伏)手消剂等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时间和到期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保持瓶盖严密;使用中的小包装≤7天,开启的大包装消毒剂≤30天,洗手液、手消液≤30天。

使用中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

(五)治疗车上的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车上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六)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干燥
备用;止血带一人一用一弃;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统一交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洁消毒,吸氧导管一次性使用,湿化水应使用灭菌水,每日更换。

(七)吸引器、洗胃机等用品,使用后及时将吸引瓶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干燥备用。

(八)传染病病人应在隔离留观室留观,严格按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九)清洁工具定点放置,分室使用,标志明显,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密闭转运,日产日清,做好交接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