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4.1空气的成分课件-鲁教版课件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共18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b4579c3968011ca2009136.png)
活塞,观察发生的现象; 4、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
读出其示数。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磷+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固体)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将钟罩容积划分为五等分,并做好标记; 2、取适量的红磷放入燃烧匙内;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钟罩中并把塞子塞紧;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观察钟罩液面情况。
P + O2 加热 P2O5
提示:
失败可能的原因:
1.红磷的量不足? 2.未等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红磷量不足;未冷却之后就读数。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1/5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1/5
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根据原理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选择在空气中只能消耗氧气, 并且不产生新气体(生成物是 固体)的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
密闭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固体)
实验装置
1、取相同规格的两支硬质玻璃管,其中一支装满水塞上橡皮塞
实验步骤 测水的体积;
2、在另一支中装入铜粉,用气球密封支管口,将注射器取一 定体积后与试管连接;V空=V试管+V注射器
获得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1/5.
交流评价
1、认识了空气的组成; 2、明白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3、要学习拉瓦锡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4、学会了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
1、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研究得出空气是由 氮气 和 氧气 组成的。
2、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是 78% ;氧气是 21 % ; 稀有气体是 0.94% ;二氧化碳是 0.03% ;水蒸气和杂质是 0.03%;
读出其示数。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磷+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固体)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将钟罩容积划分为五等分,并做好标记; 2、取适量的红磷放入燃烧匙内;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钟罩中并把塞子塞紧;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观察钟罩液面情况。
P + O2 加热 P2O5
提示:
失败可能的原因:
1.红磷的量不足? 2.未等装置冷却就开始读数?
红磷量不足;未冷却之后就读数。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1/5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1/5
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根据原理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选择在空气中只能消耗氧气, 并且不产生新气体(生成物是 固体)的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
密闭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固体)
实验装置
1、取相同规格的两支硬质玻璃管,其中一支装满水塞上橡皮塞
实验步骤 测水的体积;
2、在另一支中装入铜粉,用气球密封支管口,将注射器取一 定体积后与试管连接;V空=V试管+V注射器
获得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1/5.
交流评价
1、认识了空气的组成; 2、明白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3、要学习拉瓦锡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4、学会了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
1、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研究得出空气是由 氮气 和 氧气 组成的。
2、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是 78% ;氧气是 21 % ; 稀有气体是 0.94% ;二氧化碳是 0.03% ;水蒸气和杂质是 0.03%;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0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d40b28b307e87100f69666.png)
没有放过微小差别
没有引起重视
科学家卡文迪什
物理学家瑞利
实
在密闭容器里,利用一个合适的 化学反应,将一定量空气中的氧气完 全消耗 ,观察反应前后的体积差即为 氧气的体积。
原理: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
(沸点) 氮气-196℃
加压
加热
空气
液态空气
降温
氩气-186℃ 氧气-183℃
思感
mL
活动三、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思交流
该实验测得氧气体积小于21%,原因有哪些?
装置气密性不好 氧气没有充分反应 没有冷却至室温 读数不够准确 实验装置缺陷……
将空气中的氮气、 氧气、二氧化碳等已 知成分除尽后,发现
还残留少量气体。
瑞利发现从氮的化合 物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与从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 相同情况下相差0.0064g/L。
( C)
A.生活中饮用的白开水 B. 雨后清新的空气 C. 水蒸气 D. 除去空气中氧气后的剩余气体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有 很多,你还能设计哪些实验?请你通 过查阅资料或与其他同学探讨,设计 方案,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使用密闭装置
选择的药品只和氧气反应,没有生成其他气体
活动二、探究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31..测该定实空验气能中够氧测气出的氧含气量在,空实气验中的的大含体量思,路其是原怎理样是的什?么? 利用汞和氧气的反应将氧气消耗掉, 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使用密闭装置 选择的药品只和氧气反应,没有生成其他气体
活动三、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 体积,计算空气总体积
最新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4-1 空气的成分PPT课件
![最新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4-1 空气的成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a321d7453610661fd9f47e.png)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氮气的性质:
•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 密度:1.251 g/L
•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氮气的用途
(1)冷冻剂
➢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 学家普里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 气体陆续被发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舍勒(1742—1786)
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拉瓦锡 (1743—1794)
一氧化碳
汽车尾气、含碳燃 破坏人体血液输氧功能,使人
料不完全燃烧
死亡等
可吸入颗粒物(粉 尘、铅、碳颗粒等)
汽车尾气、建筑、 生活等城市垃圾扩 散
引发咳嗽、喉病、“尘肺”; 导致云雾增多,使能见度降低
黄河能活几年
北京的天
沙
尘
水
暴
泥
袭
厂
新
之
疆
害
关注空气质量
• 1、损害人体的健康;
• 2、影响植物生长;
提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 会导致注射器内气体压强变化不大,对实验结果 产生误差。铜粉替代品须满足以下条件:只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若可燃物还 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则注射器体积减少 量大,测定结果偏大;若燃烧生成其他气体,会使 注射器内气压变化不大,导致实验误差。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3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d4ade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0.png)
2.(2014•呼和浩特)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 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B )
A.Fe3O4 B. Al2O3 C. SiO2
D.CuO
3.(2014•广西)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改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
__2__KClO3=M=△n=O==2_2__K_C__l+__3__O_2_↑_ ___2_KMnO4==△===_K_2_M__n_O__4+ ___M__n_O__2+__O_ 2↑
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固体加热型装置
发生
装置
反应 类型
分解反应
收集 方法
排水法 或 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集__气__瓶__口___,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物质 类别 可燃物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
发出__白__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__浑__浊____的气体
____C__+__O_2_=_=_点=__=燃_=_C_O__2____
②硫 非 金 属 ③红磷
在空气中,火焰呈_淡__蓝_____色,在 氧气中,火焰呈 蓝紫 色;放热;生
知识梳理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为__无____色、___无___味的气体,_不__易___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略__大__。 2.化学性质
氧气化学性质___较__活__泼___,具有_氧__化__性___,在一定条件下 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物质与氧发生的反 应叫做_氧__化__反__应___。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6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84a59b9e31433238689366.png)
通过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操作 的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 察实验现象并能对相关实验现象给出合理的解 释。
洁净干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成 分1%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结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0.934% 0.034% 0.002%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讨论交流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 样的性质?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3、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 “大量白雾”吗?燃烧产物是什么?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五氧化二磷固体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P
O2
点燃
•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777年,拉瓦锡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约 占空气体积的1/5 。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齐合作发现了 稀有气体。
标注出各仪器的名称:
① 燃烧匙 ② 导气管 ①
④
③ 弹簧夹 ④ 广口瓶
②
③
⑤
⑤ 烧杯
实验原理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 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中;测定进入容器中 水的体积,即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演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锥形瓶里装的是什
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么? 用记号笔将锥形瓶的容积划 空气
药品只能与氧气反应且不产 生其他气体
洁净干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成 分1%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结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0.934% 0.034% 0.002%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讨论交流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 样的性质?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3、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 “大量白雾”吗?燃烧产物是什么?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五氧化二磷固体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P
O2
点燃
•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777年,拉瓦锡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约 占空气体积的1/5 。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齐合作发现了 稀有气体。
标注出各仪器的名称:
① 燃烧匙 ② 导气管 ①
④
③ 弹簧夹 ④ 广口瓶
②
③
⑤
⑤ 烧杯
实验原理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 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中;测定进入容器中 水的体积,即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演示: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锥形瓶里装的是什
2、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么? 用记号笔将锥形瓶的容积划 空气
药品只能与氧气反应且不产 生其他气体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16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03db18e2bd960591c67720.png)
①为什么加热时,要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
②若他们的实验成功,现象应该是:铜丝由 红 色变为 黑 色,
反应原理是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写出文字表达式)
③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注射
器内气体的体积为24mL,则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为 6 mL。由此
可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 多的气体 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C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当堂检测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3、小明和小刚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 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大约为总体积的1/5
➢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合作探究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问题反思
(1)为什么铜粉一定要过量?
保证将氧气消耗完
(2)实验完毕,若测得氧气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铜粉量不足 没反应完全 •装置漏气 •第二次读数时装置未冷却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
合作探究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问题反思 (3)除了用铜粉,还可以用其他物质来消耗氧气吗?
木炭、酒精、蜡烛(石蜡)、镁条、红磷 ① 木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② 酒精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③ 石蜡 + 氧气 点燃 水 + 二氧化碳
④ 镁条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镁条 + 氮气 点燃 氮化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4.1空气的成分(共29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4.1空气的成分(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c96cf98762caaedd33d4c4.png)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 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 的方法。 2.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认识空气质量日 报,关注环境污染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干燥空气的组成:
成分
氮气 氧气
考一考;
可不可以用镁铁硫碳来代替红磷?
1.不能用镁、铁代替红磷,因为镁会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 应,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2.一般也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因为碳硫燃烧会生成新的气 体。
实验细节
1.集气瓶中少量的水的作用是什么?
① 吸收热量,缩短冷却至室温的时间 ② 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2.集气瓶中剩余4/5的气体具备什么性质呢?
避免了止水夹未夹紧造成的实验误差
图一
图二
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空气中各成分的分离: (1)原理:根据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_沸__点__不同,分离 _液__态__空__气__。 (2)过程。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气体:
利用了各气体的沸点不同
【微点拨】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①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 ② 化学性质: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 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 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氧气 ①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 ② 实度验为现—8象—;的白位磷置着上火。燃烧,活塞先—右—移,最后停在刻 ③ 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氧—气约占1/5.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 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 的方法。 2.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认识空气质量日 报,关注环境污染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干燥空气的组成:
成分
氮气 氧气
考一考;
可不可以用镁铁硫碳来代替红磷?
1.不能用镁、铁代替红磷,因为镁会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 应,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2.一般也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因为碳硫燃烧会生成新的气 体。
实验细节
1.集气瓶中少量的水的作用是什么?
① 吸收热量,缩短冷却至室温的时间 ② 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2.集气瓶中剩余4/5的气体具备什么性质呢?
避免了止水夹未夹紧造成的实验误差
图一
图二
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空气中各成分的分离: (1)原理:根据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_沸__点__不同,分离 _液__态__空__气__。 (2)过程。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气体:
利用了各气体的沸点不同
【微点拨】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①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 ② 化学性质: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 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 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氧气 ①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 ② 实度验为现—8象—;的白位磷置着上火。燃烧,活塞先—右—移,最后停在刻 ③ 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氧—气约占1/5.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0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8f524fccbff121dd368390.png)
侵 蚀 ,树 立 了 军人的 良好形 象。 二 、 积 极 参 加执勤 业务训 练和中 队正规 化建设 ,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1)
活动一: 认识空气的组成
观察下面的图示,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氮气 (约78%)
氧气 (约21%)
干燥洁净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认识空气的发现史
以后几年
思感
反
悟
物理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混合物 的分离
化学方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长话短说
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和感悟……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 的污染物之一 D、净化后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31..测该定实空验气能中够氧测气出的氧含气量在,空实气验中的的大含体量思,路其是原怎理样是的什?么? 利用汞和氧气的反应将氧气消耗掉, 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使用密闭装置 选择的药品只和氧气反应,没有生成其他气体
活动二、探究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实 验 设 计思 路
1892-1894年
1775年
发现氩气
氧气和氮气组成 18世纪中叶以前
单一成分的物质
发现其他气体
定量研究空气, 氧气约占1/5体积
化学家拉瓦锡
物理学家瑞利
化学家拉姆齐
拉瓦锡的实验探究
密闭的容器
加热液态汞
变成红色粉末
汞
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加热红色粉末
得到了氧气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密闭
拉瓦锡的实验探究
学以致用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1)
活动一: 认识空气的组成
观察下面的图示,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氮气 (约78%)
氧气 (约21%)
干燥洁净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认识空气的发现史
以后几年
思感
反
悟
物理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混合物 的分离
化学方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长话短说
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和感悟……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 的污染物之一 D、净化后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31..测该定实空验气能中够氧测气出的氧含气量在,空实气验中的的大含体量思,路其是原怎理样是的什?么? 利用汞和氧气的反应将氧气消耗掉, 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使用密闭装置 选择的药品只和氧气反应,没有生成其他气体
活动二、探究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实 验 设 计思 路
1892-1894年
1775年
发现氩气
氧气和氮气组成 18世纪中叶以前
单一成分的物质
发现其他气体
定量研究空气, 氧气约占1/5体积
化学家拉瓦锡
物理学家瑞利
化学家拉姆齐
拉瓦锡的实验探究
密闭的容器
加热液态汞
变成红色粉末
汞
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加热红色粉末
得到了氧气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密闭
拉瓦锡的实验探究
学以致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40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fbf687551810a6f4248666.png)
实验现象:
水
红磷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 生成大量白烟
集气瓶冷却后:
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 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讨论: 1、瓶中约4/5的空间内还有没有气体?若有它 能支持燃烧吗?还有其他性质吗? 瓶中4/5有气体,不是真空,因液面没上升到 顶部。但剩余气体不燃烧也不不支持燃烧,否 则燃烧不停止 。该气体还不溶于水 2、为什麽要用过量的红磷?
6、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年6月1日实施
实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白、固,易溶于水
点燃
符号表达式: P + O2 = P2O5
化学方程式:
4P
点燃
+ 5O2 = 2P2O5
实验现象: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③生成大量白烟。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燃烧匙 红磷 止水夹
解释: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 中压强变小,产生压差,水倒流入 集气瓶。
二、物质的分类:
物质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饮料、自然界中的水(海水、河水) 生理盐水(主要成份氯化钠、水) 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氢氧化钙、水)
纯净 例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
五氧化二磷(P2O5)
矿泉水:混合物
纯净水:纯净物
保证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3、为何要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保证实验前后内外压强一致,以便准确 测量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45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910481551810a6f424860f.png)
检 查 情 况 报 告如下 : 一 、 贯 彻 实 施《水 污染防 治法》 的基本 情况 《 水 污 染 防 治法》 自年#月 #日修 订实施 以来,旗 环保局 在旗委 、旗政 府的领导下,高 度 重 视 该 法 的贯彻 实施,不 断加大 水污染 防治和 水资源 保护力 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各 地 深 入 开展 《水污 染防治 法》宣 传活动 。 近 年 来 ,为 了 《水污 染防治 法》更 好地得 以贯彻 实施,各 地开展 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 活 动 。 旗 环 保局通 过开展 有奖征 文活动 ,使我旗 广大农 牧民、 小学生 了解了 我旗水 资 源 状 况 ,认 识到水 污染防 治和保 护水资 源的紧 迫性和 重大意 义,进一 步增强
污 染 防 治 法 》(以下 简称《 水污染 防治法 》)情 况的检 查报告 ,请予审 议。 根 据 旗 人 大 常委会 年工作 要点及 主任会 议安排 ,旗人大 常委会 成立了 由我和 常委会 委 员 执 法 检 查组,在 旗环保 局相关 领导的 陪同下 ,于#月 ##日至 ##日对 我旗贯 彻实施 《 水 污 染 防 治法》 情况进 行了检 查。检 查组听 取了旗 环保局 的工作 汇报,重 点对酒 业 有限责 任公司 、旗新 址水源 保护区 、环美 污水处 理厂进 行了检 查。通 过听汇 报、 座 谈 、 实 地 走访等 方式,详 细了解 了各地 《水污 染防治 法》的 贯彻实 施情况 。现将
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 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 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关于空气你知道多少?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空气是混合物; 3、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
污 染 防 治 法 》(以下 简称《 水污染 防治法 》)情 况的检 查报告 ,请予审 议。 根 据 旗 人 大 常委会 年工作 要点及 主任会 议安排 ,旗人大 常委会 成立了 由我和 常委会 委 员 执 法 检 查组,在 旗环保 局相关 领导的 陪同下 ,于#月 ##日至 ##日对 我旗贯 彻实施 《 水 污 染 防 治法》 情况进 行了检 查。检 查组听 取了旗 环保局 的工作 汇报,重 点对酒 业 有限责 任公司 、旗新 址水源 保护区 、环美 污水处 理厂进 行了检 查。通 过听汇 报、 座 谈 、 实 地 走访等 方式,详 细了解 了各地 《水污 染防治 法》的 贯彻实 施情况 。现将
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 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 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关于空气你知道多少?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空气是混合物; 3、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73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7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2bed03a98271fe910ef988.png)
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 能等)
• 2燃料的除硫以及回收二氧化硫的技 术.
• 3.提高燃料效率和降低有害气体排 放量.
• 4.将机动车辆安装上尾气净化装置. • 5.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谁能帮我设计一个方案,让 我们现在教室里所有老师同 学能比较教室里空气和操场 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氮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 质稳定,既不能供给呼吸,也 不能支持燃烧。
猜谜:敢怒不敢言
空气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动物 植物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
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阅读P74 回答现代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氮气一(百N2份) 体78%积的空气
21%
氩气 0.934%
二氧化碳 0.034%
其他气体 0.002%
PM2.5 已经被多个城市纳入常规空气
质量监测体系
空气被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 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等。
空气质量报告
1.内容包括: 空气污染指数、首 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2.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 目为:
空气质量报告(日报或周报)
臭1979 1981
氧
1983
空
洞
1985 1987
1989
温 室 效 应
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空气污染物:
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使
得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8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d270bb49649b6648d747c6.png)
1.在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 有30ml空气;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 3.交替 缓慢 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4.停止加热,冷却; 5.将气体全部推至一支注射器中记录 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议一议:
铜丝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来回推动活塞? 推动活塞的次数和快慢是否会影响
实验结果?怎样影响?为什么? 该实验的现象有哪些?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量
的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 温时,打开止水夹,观
测 察现象。
定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 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后,水 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 上升的体积有时会明显小 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试 分析可能的原因。
装置漏气 铜的质量太少 没有冷却后读数 酒精灯的温度不够
拉
瓦
锡
研
究
空
气
成
分
用
倍
过
速
的
课
装
时 学
拉瓦锡(法国化学家,1743—1794)
置
练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D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A 2、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 ( )
A、洁净的空气、稀有气体 B、食盐水、硫酸铜
及的事 2、 重 视 孩 子 素质的 全面发 展和提 高:在 幼儿园 ,我们更 重视幼 儿的全 面发展 现在很 多 家长的 教育理 念也比 较先进 ,知道孩 子素质 的全面 发展和 提高《 幼儿园 教育大 纲》 里 明 确 规 定 ,潜移默 化的生 活与游 戏才是 幼儿的 主体,从 幼儿得 更多的 经验积 累,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5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f24c1c01f69e3142329466.png)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这实验原理、目的及成功的关键是么? 2、为什么要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3、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并将气体全部推至一支注 射器中? 4、结论是什么?
1775 年,拉瓦 锡通过实 验测得空 气中氧气 约占总体 积得1/5
动脑思考: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测定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 数吗?
利用红磷燃烧的反应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五氧化二磷固体)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那 些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 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练习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B.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 气组成 D.空气中只含有氮气和氧气
这些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又叫 惰性气体
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密度为 1.293克/升
练习一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 分? 1、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便不 脆了。 2、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过一段时 间后便浑浊。 3、木材能在空气中燃烧。
活动天地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约为( ) A.78升 B.21升 C.94升 D.3升
3、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
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4、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
杯内(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1、这实验原理、目的及成功的关键是么? 2、为什么要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3、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并将气体全部推至一支注 射器中? 4、结论是什么?
1775 年,拉瓦 锡通过实 验测得空 气中氧气 约占总体 积得1/5
动脑思考: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测定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 数吗?
利用红磷燃烧的反应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五氧化二磷固体)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那 些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 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练习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B.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 气组成 D.空气中只含有氮气和氧气
这些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又叫 惰性气体
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密度为 1.293克/升
练习一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 分? 1、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便不 脆了。 2、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过一段时 间后便浑浊。 3、木材能在空气中燃烧。
活动天地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约为( ) A.78升 B.21升 C.94升 D.3升
3、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
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4、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
杯内(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鲁教版九上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共25张PPT)
![鲁教版九上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fe57544431b90d6d85c72f.png)
二氧化氮(N0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保护空气的措施
▪ 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2.使用清洁能源 ▪ 3.将含硫的煤先脱硫再使用 ▪ 4.开发新能源 ▪ 5.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 6.植树造林
ml ml ml ml
1、上述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铜丝量不足(2)装置漏气(3) 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4)推拉次数 不够,导致氧气有剩余(5)酒精灯 加热温度不够 2、为什么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硬质玻璃管内的氧气已耗尽,但玻璃管内
还有其他气体,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略测定该气体含量。
V1
V2
分组讨论: 该装置是怎样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你能解释吗?
V1
V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图所示,若实验前测得V1为60ml, V2为 20ml,实验完毕后,在正常情况下消耗掉氧气约 为 16 ml。
硬质玻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消 璃管的 注射器 注射器 耗氧气
容积 中气体 中气体 的体积 体积 体积
空气质量日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
空气成分发现史
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 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 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 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他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保护空气的措施
▪ 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2.使用清洁能源 ▪ 3.将含硫的煤先脱硫再使用 ▪ 4.开发新能源 ▪ 5.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 6.植树造林
ml ml ml ml
1、上述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铜丝量不足(2)装置漏气(3) 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4)推拉次数 不够,导致氧气有剩余(5)酒精灯 加热温度不够 2、为什么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硬质玻璃管内的氧气已耗尽,但玻璃管内
还有其他气体,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略测定该气体含量。
V1
V2
分组讨论: 该装置是怎样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你能解释吗?
V1
V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图所示,若实验前测得V1为60ml, V2为 20ml,实验完毕后,在正常情况下消耗掉氧气约 为 16 ml。
硬质玻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消 璃管的 注射器 注射器 耗氧气
容积 中气体 中气体 的体积 体积 体积
空气质量日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
空气成分发现史
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 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 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 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他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18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空气的成分 课件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d68b0dddccda38366baf66.png)
• 要领:集气瓶里的水一定要装满
• 原始大气成分
稀有气体
氮气
氧气
甲烷
氨 气 二氧化碳
• 空气的成分并非固定不变,按 • 空气的成分里包括氮气、氧气、
照物质分类属于混合物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
• 按体积计算,见下图
(78%)
(21%)
(1%)
(0.94%) (0.03%)
(0.03%)
装置器材:注射器、硬质玻璃 管、气球、铁架台、酒精灯
如果最终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
• ⑴ 红磷或铜粉量不足,空气未完全反应 • ⑵ 装置气密性差 • ⑶ 装置未冷却就读数
解析:氧气体积约占21% ; 只要是空气就是混合物; 能让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大家知道图中的两 个人在干嘛吗?
还有图中的蜡烛为什么 能够燃烧?
大家现在对于空气,你有那些认识呢?
• 1、无色无味的气体 • 2、能供人呼吸 • 3、能支持燃烧 • 4、氧气含量只是空气的一部分,即除氧气之外还有其它气体
游戏 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给你一个集气瓶、玻璃片、
装满水的水槽、带孔的橡皮塞,如何取仓库里的空气?
原理 :消耗氧气,压强变小,注射器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药品选用要求 :只能和氧气反应且不产生气体
⑴ 通常用红磷或铜粉,要足量,为了氧气充分反应
⑵ 不能用铁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⑶ 不能用硫粉、木炭,因为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其它 气体 【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⑷ 镁条也不可以,因为镁条会消耗空气中除氧气之 外的气体 【 镁 + 氮气 点燃 氮化镁】
• 原始大气成分
稀有气体
氮气
氧气
甲烷
氨 气 二氧化碳
• 空气的成分并非固定不变,按 • 空气的成分里包括氮气、氧气、
照物质分类属于混合物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
• 按体积计算,见下图
(78%)
(21%)
(1%)
(0.94%) (0.03%)
(0.03%)
装置器材:注射器、硬质玻璃 管、气球、铁架台、酒精灯
如果最终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
• ⑴ 红磷或铜粉量不足,空气未完全反应 • ⑵ 装置气密性差 • ⑶ 装置未冷却就读数
解析:氧气体积约占21% ; 只要是空气就是混合物; 能让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大家知道图中的两 个人在干嘛吗?
还有图中的蜡烛为什么 能够燃烧?
大家现在对于空气,你有那些认识呢?
• 1、无色无味的气体 • 2、能供人呼吸 • 3、能支持燃烧 • 4、氧气含量只是空气的一部分,即除氧气之外还有其它气体
游戏 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给你一个集气瓶、玻璃片、
装满水的水槽、带孔的橡皮塞,如何取仓库里的空气?
原理 :消耗氧气,压强变小,注射器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药品选用要求 :只能和氧气反应且不产生气体
⑴ 通常用红磷或铜粉,要足量,为了氧气充分反应
⑵ 不能用铁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⑶ 不能用硫粉、木炭,因为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其它 气体 【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⑷ 镁条也不可以,因为镁条会消耗空气中除氧气之 外的气体 【 镁 + 氮气 点燃 氮化镁】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 4.1空气的成分(共34张PPT)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 4.1空气的成分(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06eb75b9d528ea80c7793b.png)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 量的热
②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 夹,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14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随堂检测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水蒸气 (1)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便不脆了。二氧化碳 (2)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后便浑浊。 2、在一空瓶中放入燃烧的木条后,盖严,然后放入 一只小虫,再盖严,根据现象并分析原因。
真水空
红磷燃 烧消耗 氧气, 生成固 体五氧 化二磷
1.实验原理: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约 1/5,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探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反应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 + 氧气
P O2
3.实验现象:
五氧化二磷
P2O5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上午6时29分14秒06:29:1421.8.14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6时29分21.8.1406:29August 14,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6时29分14秒06:29:1414 August 2021
4.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PPT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4.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PPT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fb5bd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2.png)
答:不是。空气是可流动的,再加上局部地 区空气污染,空气的成分是动态的。
氧气是人类呼吸必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约占 1/5体积,这个数据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
重走探索之路 感受艰辛历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约占1/5,这个数据是怎么测 量出来的呢?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 定氧气体积。
•3.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D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体积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 弹簧夹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5、写出红磷燃烧、加热铜粉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1)氢氧化钠(或NaOH)
(820)/木16炭0_=在(红2空_5"气_磷" 中g_×不量1_充6"分%_不燃" _)/烧x足_:x2_=、C8+_gO装2_2C_置O_(煤漏_炉中_气常_见、_反应_未、_产_完物_为全空_气_冷污_染却物_之_就一_、打煤_气_开中_毒止_的原_水因_) 夹__等_______。
√①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生成物为气体
√ 友 ②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
情
③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固) ④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气)
提
示 ⑤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固)
氧气是人类呼吸必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约占 1/5体积,这个数据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
重走探索之路 感受艰辛历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约占1/5,这个数据是怎么测 量出来的呢?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 定氧气体积。
•3.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D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体积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 弹簧夹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5、写出红磷燃烧、加热铜粉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1)氢氧化钠(或NaOH)
(820)/木16炭0_=在(红2空_5"气_磷" 中g_×不量1_充6"分%_不燃" _)/烧x足_:x2_=、C8+_gO装2_2C_置O_(煤漏_炉中_气常_见、_反应_未、_产_完物_为全空_气_冷污_染却物_之_就一_、打煤_气_开中_毒止_的原_水因_) 夹__等_______。
√①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生成物为气体
√ 友 ②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
情
③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固) ④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气)
提
示 ⑤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4.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6、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使瓶底炸裂) (3)红磷应过量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同学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是因为
。
※点燃红磷后为什么要将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并 塞紧橡皮塞?
的产物:二氧化碳。
(2)为排除外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设计了A 装置,其目的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空气
不透光的 玻璃罩
石灰水
A
B
石灰水 C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利用了下图的装置,即在
装置中盛约半瓶蒸馏水,A管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管
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在这里这个装置可能起的作
用是: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 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 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6)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未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
课堂练习
B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食盐水 D 75%的医药酒精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
于混合物的是 D( ) A.氮气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CaCO3 D.二氧化碳 空气
3、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河水 D浮有冰的水
一、[实验预习] 1、 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可用什么来鉴别? 2、 怎样收集一瓶空气? 3、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哪些气体的含量较高?
21% 0.94% 0.03%
水蒸气 及其他气体杂质 0.03%
( H2 O )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 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b、观察输出气氧气的快、慢
c、防止盛氧气的钢瓶漏气
d、使氧气润湿有利病人
e、可洗涤钢瓶输出氧气中的尘埃
这些作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a b c d e C、a b d
B、a b d e D、a c d
步骤: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1)
(2)
(3)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 为N2、 O2、CO2等。
(3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 各自的性质。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表示方法
举例
固定
有化学符号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 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 H2O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A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空气 的成分课件-鲁教版
4.1空气的成分 P74
1、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 空气,那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 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有哪些 成分组成呢?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P74
2、实验原理:(即反应文字表达式)
资料: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沉淀 越多,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二氧化碳能灭火;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 氧气的含量越高。
3、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 哪些气体的含量较高?
水蒸气、二氧化碳(CO2)、氧气(O2 )、 氮气(N2 )等。
学习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
(1)首先,用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2)把一根导管伸进瓶口,通过导管向瓶
中通气,利用气体的压强把水排出瓶 外,即:排水法.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空气
少
呼出的气体 多
少
多
多
少
结论: 动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热量
为了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实验, (1)C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检验植物的呼吸。作用
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4.检验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
吹气
二、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的贡献
练一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
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
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
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 + 氧气
P O2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2O5
3、实验现象:
1、产生大量白烟;
2、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3、放热;
4、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瓶 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 的性质?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 量白雾”吗?
※红磷熄灭后,为什么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 开弹簧夹?
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氮气一(百N2份) 体78%积的空气
21%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3、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 N2 )
78%
氧气
( O2 )
空 稀有气体 气
二氧化碳 ( CO2 )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4.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6、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使瓶底炸裂) (3)红磷应过量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同学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是因为
。
※点燃红磷后为什么要将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并 塞紧橡皮塞?
的产物:二氧化碳。
(2)为排除外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设计了A 装置,其目的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空气
不透光的 玻璃罩
石灰水
A
B
石灰水 C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利用了下图的装置,即在
装置中盛约半瓶蒸馏水,A管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管
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在这里这个装置可能起的作
用是: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 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 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6)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未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
课堂练习
B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食盐水 D 75%的医药酒精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
于混合物的是 D( ) A.氮气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CaCO3 D.二氧化碳 空气
3、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河水 D浮有冰的水
一、[实验预习] 1、 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可用什么来鉴别? 2、 怎样收集一瓶空气? 3、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哪些气体的含量较高?
21% 0.94% 0.03%
水蒸气 及其他气体杂质 0.03%
( H2 O )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 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b、观察输出气氧气的快、慢
c、防止盛氧气的钢瓶漏气
d、使氧气润湿有利病人
e、可洗涤钢瓶输出氧气中的尘埃
这些作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a b c d e C、a b d
B、a b d e D、a c d
步骤:
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1)
(2)
(3)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 为N2、 O2、CO2等。
(3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 各自的性质。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表示方法
举例
固定
有化学符号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 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 H2O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A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空气 的成分课件-鲁教版
4.1空气的成分 P74
1、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 空气,那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 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有哪些 成分组成呢?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P74
2、实验原理:(即反应文字表达式)
资料: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沉淀 越多,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二氧化碳能灭火;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 氧气的含量越高。
3、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 哪些气体的含量较高?
水蒸气、二氧化碳(CO2)、氧气(O2 )、 氮气(N2 )等。
学习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
(1)首先,用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2)把一根导管伸进瓶口,通过导管向瓶
中通气,利用气体的压强把水排出瓶 外,即:排水法.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空气
少
呼出的气体 多
少
多
多
少
结论: 动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热量
为了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实验, (1)C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检验植物的呼吸。作用
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4.检验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
吹气
二、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的贡献
练一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
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
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
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 + 氧气
P O2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2O5
3、实验现象:
1、产生大量白烟;
2、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3、放热;
4、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瓶 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 的性质?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 量白雾”吗?
※红磷熄灭后,为什么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 开弹簧夹?
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氮气一(百N2份) 体78%积的空气
21%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3、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 N2 )
78%
氧气
( O2 )
空 稀有气体 气
二氧化碳 ( 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