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散系》说课稿

[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教材首先介绍了分数系的概念,并回顾了溶液和浊液的有关内容,提出胶体这一新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最后简单回顾了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内容,介绍了电离方程式。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本单元中有关“物质的分散系”的内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物质的分散系“出现在第一单元,凸显了它在化学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其中胶体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通过它的性质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

2、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再加上之前已经学习过物质分类的方法,对概念学习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为本节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本节课所涉及的胶体的应用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是对于高一学生来讲,他们还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知识迁移能力不够,这给课堂教学的开展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3、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参考》建议,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景中自由讨论,自主研究,自主形成结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自由探究”,主要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学习任务,设计了4个“活动与探究”,主要通过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完成学习任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从本质上区分各类分散系,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从胶体的结构特点,理解胶体具有的性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解区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散系的含义,能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混合物进行分类。(2)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3)能用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自由讨论,形成探究,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2)提高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胶体的应用学习,重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体验化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幅图片,提问“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引出“物质的分散系”。从生活走进化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易于快速融入课堂。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由于分散系的定义,组成,分类及本质区别等内容,相对好理解,所以按排了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学习任务。按排此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环节:活动与探究,推进新课开展。

本环节我共设计了4个活动与探究,前三个是关于胶体的,第四个是关于溶液导电性问题,第一个活动与探究,向学生展示三种不同的分散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三种分散系外观,稳定性上的特征。由于胶体溶液从外观上看无法迅速区分,马上提出第二个活动与探究,如何分辨溶液与胶体,这里提供学生器具进行学生实验,使学生从动手中更好地掌握丁达尔效应,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内容解释刚开始演示的图片中的现象。胶体的净水作用知识点的学习是通过活动与探究3(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有无加Fe(OH)3 胶体的实验,得出液体能净水的这一个用途)。前三个活动与探究研究的是分散系中的胶体,而第四个活动与探究引出了对溶液的分析,设计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用NaCl固体,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蔗糖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结合实验现象设计了3个问题,分别为“为什么有的溶液可导电,有的溶液不能导电?什么是电离?如何表示电离?请从电离角度分析酸、碱、盐的定义。这个活动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形成与理解。

第四环节:自主探究2,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15页,解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学习,并设计练习加以巩固。

第五环节:归纳整理,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