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10-11第二学期[2]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10-11第二学期[2]

一、填空:(10分)1.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或σ和x )。

2.统计中,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

3.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样本平均数 的标准差。

4.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由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假定前提是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 。

5.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称为报告单位 。

6.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 为主体。

7.现象总体在轻微偏态情况下,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距离是平均数与众数距离的 1/3 。

8.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 的数量方面。

9.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众数的计算公式是 。

10.反映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是比例相对 指标。

二、单项选择(20分)1.攻读某专业硕士学位的四位研究生英语成绩分别为75分、78分、85分、和88分,这四个数字是:( D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2.已知:∑2x =2080,∑x =200,总体单位数为20。

则标准差为( B )A.1B.2C.4D.103.调查某地区1010户农民家庭,按儿童数分配的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中位数为( B )A. 380B. 2C. 2.5D. 5054.某地区为了了解小学生发育状况,把全地区各小学按地区排队编号,然后按排队编号顺序每隔20个学校抽取一个学校,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都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D )厦门大学《统计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主考教师: 试卷类型:(A 卷)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5.统计工作中,搜集原始资料,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环节是(B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6.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B )A.全部人口B.每个人C.全部人口数D.每户家庭7.对两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B )A.第一个工厂大B.第二个工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不能做结论8.必要的样本容量不受下面哪个因素影响( B )。

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试卷

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试卷

江苏黄河科技专修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基础期末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1、统计的基础功能是()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2、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阶段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3、经常性调查时间间隔不超过()年A:1年 B:2年 C:3年 D:4年4、抽样调查按()原则抽取调查单位A:科学性 B:同一性 C:随机性 D:可比性5、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6、统计表按照总体分组情况不同,可以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三种A:调查表 B:整理表 C:复合表 D:分析表7、实物量指标是以()为单位的A:价值计量 B:自然计量 C:科学计量 D:实物计量8、用来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的对比关系用()相对指标A:比例 B:比较 C:动态 D:强度9、当计划任务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时采用()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A:直接计算法 B:估计方法 C:推算法 D:间接计算法10、平均数反映里总体()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离中趋势C:分布的变动趋势 D:分布的可比趋势11、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意义不同 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 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12、关于资料分组的问题,首先是对现象的本身的(),反映对现象的认识程度,是一个理论问题。

A:定量认识 B:基础认识 C:全面认识 D:定性认识13、统计调查的要求是()。

A: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B: 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综合性、全面性、客观性 D: 综合性、社会性、客观性14、统计指标是反映()的数量特征的名称和具体数值A:总体单位 B:变量 C:总体 D:个体15、对一组距数列求算数平均数、往往用组中值代表组内的一般水平,此时的假定条件是()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组中值能取整数C:各组变量值在组内呈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 D:各组都是闭口组16、一般呈反J型分布的是()A:人口死亡率 B:人口总体按年龄大小分布C:农作物平均产量 D:每日天空中云量百分比17、标志是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表示总体单位所具有的( d)A:代表 B:属性 C:个性与特点 D:特征与属性18、统计从设计所包含的工作阶段来讲,可以分为全阶段和()阶段。

(完整版)《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i nt he i rb a re go o浙江财经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适用专业.班级: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评卷人(共五大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 C )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 B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 ( C )A.结构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 (A )A.520B.510C.500D.490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属于 ( 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9.某企业A 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C )A.降低2.75%B.降低3%C.降低7%D.提高2.83%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 A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B )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成分布D.无法判断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A.减少20%B.增加20%C.不变化D.增加40%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 D )A. 4/%)9%3.8%5.7%8(+++B.1%)109%3.108%5.107%108(-⨯⨯⨯C.1%9%3.8%5.7%84-⨯⨯⨯D.1%109%3.108%5.107%1084-⨯⨯⨯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若产量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A )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15.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B )A.某商品平均价格 B.某地区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 C.某企业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D.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16.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C )A.计算条件不同 B.指标意义不同 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17.已知某企业7月、8月、9月、10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200人、1250人、1208人和1230人。

统计期中试题

统计期中试题

《统计基础》部分一、填空题(10×1=10分)1. 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和。

2. 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和。

3. 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来说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4、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和两种。

5、有的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可以互换,互换前后形成指标和指标二、单选题(20×2=40分)1、总量指标是用()形式表现的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以上均可2.牲畜以“头”为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单位属于()A、自然单位B、度量衡单位C、劳动单位D、货币单位3.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出勤率B、合格率C、人均产粮D、工人人数4、工人的工资以“元”为计量单位,则这种计量单位是( )。

A、自然单位B、标准实物单位C、价值单位D、劳动单位5、某班级的男女比例是3:2,这是一个()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在相对指标中,计算结果必定小于100%的是( )。

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7、某厂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其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97.9% B.140.0% C.102.2% D.71.4%8、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A.废品量与产量之比B.国民收入与人口总数之比C.积累与消费之比D.不同国家的粮食产量之比9、总体各部分结构相对数的和应()。

A.等于100% B.小于100% C.大于100% D.小于或等于100%10、在下列几种相对指标中,必须在分组的基础上方可计算的是( )。

A、强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指标11、粮食产量和全国人口数对比是( )。

A、平均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2.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A、只能是平均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绝对数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3.用累计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14、年末人口数与出生人数()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15、同一时期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相比的结果是()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16、在新出生的婴儿中,男性占了56.23%,这是一个()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7、在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是()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8、把对比基数抽象为10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叫()A、百分数B、倍数C、成数D、千分数19、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超额完成计划()A.104.76% B.95.45% C.200% D.4.76%20、根据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计算的所有者权益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是()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三、多选题(10×2=20分)1.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出勤率B、合格率C、人均粮食产量D、工人人数2、下列指标中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有( )。

统计学期中考试作业参考资料

统计学期中考试作业参考资料

统计学期中考试作业参考资料统计学期中考试复习参考资料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2.假设检验指的是对样本均值、样本成数、样本方差的检验。

( )3.双尾检验的原假设H的陈述表达式用“=”号。

( )4.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就是显著性水平α。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7.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其调查结果都可以用于推算总体指标。

()8.恩格尔系数属定类数据。

()9.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都用变量值所出现的次数作为权数。

()10.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11.单边检验中,由于所提出的原假设的不同,可分为左边检验和右边检验。

()12.样本均值的方差大于总体方差。

( )13.众数<中位数< 平均数是正偏分布。

( )14.对全国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最有效的调查方法是重点调查。

( ) 15.相对指标属定序数据。

( )16.总体参数是唯一确定的常量。

( )17.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利用情况,该地区的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

()18.各变量值的次数相同时,众数不存在。

()19.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离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

()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 内的概率保证程度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于30。

()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原假设被拒绝,则用0.05的显著性水平时原假设一定会被拒绝。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是()A.劳动生产率B.产量C.人口密度D.利润率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A.每一户B.每个人C.每个地区的人D.全国总人口3.某市调查100个企业的职工工资情况,则调查对象是()A.100个企业B.100个企业的职工C.10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D.每个企业的职工工资4.如果要定期取得我国国民经济基本统计资料,采用的基本组织方式是()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专门调查D.统计报表 5.今有4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400元、600元、700元、900元,计算4人月平均工资,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6.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100,12.8X σ==甲甲;乙数列:14.5, 3.7X σ==乙乙。

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1.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答案】9页【解析】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求每天要看多少页,首先应求出剩下的页数,根据题意,剩下的页数为140﹣86=54(页),用54除以6即可.解:(140﹣86)÷6,=54÷6,=9(页);答:每天要看9页.点评:此题属于平均数问题,关键是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根据“总数÷份数=平均数”,解决问题.2.下表为一栋居民楼内家庭人口情况统计表,请算出这栋楼平均每户有几口人家庭人口数(人) 2 3 4 5户数 8 23 6 3【答案】3.1人【解析】先算出每户的人数,再把每户的人数加起来除以户数就是这栋楼内平均每户的人数.解:(2×8+3×23+4×6+5×3)÷(8+23+6+3),=(16+69+24+15)÷40,=124÷40,=3.1(人);答:平均每户3.1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解答方法.3.只列式不计算.(1)小新的家与学校相距290米.一天他上学走了50米后,发现没有带铅笔盒,又返回家去拿铅笔盒,然后再到学校去.这样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列式:(2)李明数学、语文、自然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4分,已知数学成绩是96分,语文成绩是80分,自然成绩是多少分?列式:(3)某届城市运动会按计划需要准备金牌752枚,为了留有余地,实际制造了810枚,实际比计划多制造了百分之几?列式:.【答案】290+50×2,84×3﹣96﹣80,(810﹣752)÷752【解析】(1)根据题意,小新比以往多走了50×2米,然后再加上290米即可;(2)先求出数学、语文、自然三科总分,再减去数学和语文的分数即可;(3)要求实际比计划多制造了百分之几,就是求多制造的数量占计划数量的百分比,列式为(810﹣752)÷752.解:(1)290+50×2,=290+100,=390(米);答: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390米.(2)84×3﹣96﹣80,=252﹣96﹣80,=76(分);答:自然成绩是76分.(3)(810﹣752)÷752,=58÷752,≈7.7%;答:实际比计划多制造了7.7%.故答案为:290+50×2,84×3﹣96﹣80,(810﹣752)÷752.点评:(1)解题关键是求出小新比以往多走的路程;(2)先求出三科总分,减去已知两科的分数即可;(3)此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a),求比另一个数(b)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列式为:(a﹣b)÷b或(b﹣a)÷b.4.小芳同学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平均分96分,英语91分,科学92分,计算机90分.她的期末平均成绩多少分?【答案】93分【解析】先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求出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的总成绩,再求出五科成绩的总成绩,进而根据“总数÷数据的个数=平均数”解答即可.解:(96×2+91+92+90)÷5,=465÷5,=93(分),答:她的期末平均成绩是93分.点评:此题可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5.某同学在三次考试中的得分的平均值为93分,其中一次得满分100分,另两次的分差为5分,则该同学的三次成绩中最低的是分.【答案】87【解析】根据三次考试的平均分,可求出三次考试的总分,再根据一次得满分,可求出另两次的总分,进而根据另两次的分差为5分,求得该同学三次成绩中最低的分数.解:三次考试的总分:93×3=279(分),另两次的总分:279﹣100=179(分),最低的分数:(179﹣5)÷2=174÷2=87(分);答:该同学的三次成绩中最低的是 87分.故答案为:87.点评:关键是先求出三次的总分和另两次的总分,进而问题得解.6.有五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8,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平均127,后三个平均148,中间一个是.【答案】135【解析】先根据“平均数×个数=总数”分别求出前三个数的总数、后三个数的总数和五个数的总数,进而根据“前三个数的总数+后三个数的总数﹣五个数的总数=中间的数”进行解答即可.解:(127×3+148×3)﹣138×5,=(381+444)﹣690,=825﹣690,=135;答:中间一个是135;故答案为:135.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前三个数的总数+后三个数的总数﹣五个数的总数=中间的数;用到的知识点: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7.奥斑马、小泉、小美、欧欧各有若干元钱.奥斑马、小泉和小美平均每人有48元钱,小泉、小美和欧欧平均每人有52元钱,已知欧欧有56元钱.那么,奥斑马有多少元钱?【答案】44元【解析】根据题意,可用52乘3计算出小泉、小美和欧欧的总钱数,然后再减去56即是小泉和小美的钱数,用48乘3计算出奥斑马、小泉和小美的总钱数,最后再减去小泉、小美的钱数即可.解:小泉与小美的总钱数:52×3﹣56=100(元):奥斑马的钱数:48×3﹣100=44(元),答:奥斑马有44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个数=总数的应用.8.“世奥赛”四年级参赛选手有若干名,其中男生的平均体重是4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已知四年级参赛选手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那么,四年级全体参赛选手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40千克【解析】四年级参赛选手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设女人为1人,则男生为2人,男、生体重之和除以男、女生人数之和就是全体参赛选手的平均体重.解::(43×2+34)÷(2+1)=120÷3=40(千克)答:四年级全体参赛选手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注意,男、女生各多少人参加不知道,根据“四年级参赛选手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可设女人为1人,男生为2人,根据可根据“(男生体重+女生体重)÷(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女平均体重”来解答.9.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5,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7,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8.乙数是多少?【答案】75【解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算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和及乙、丙两数的和,进而用“甲、乙两数的和+乙、丙两数的和﹣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乙数的和”求出乙数.解:(87×2+78×2)﹣85×3,=(174+156)﹣255,=330﹣255,=75;答:乙数是75.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10.加工组分甲乙两个班,甲班有8个工人,比乙班多2人.甲班平均每个工人做84个零件,乙班共做588个零件,问这个加工组平均每人加工多少个零件?【答案】90个【解析】先求出甲班一共做多少个零件,进而求出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然后再求出乙班一共有多少人,进而求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总零件数除以总人数即可.解:84×8+588,=672+588,=1260(个);8﹣2+8=14(人),1260÷14=90(个);答:这个加工组平均每人加工90个零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11.小明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答案】千米【解析】把总路程看作“1”,由此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上山、下山的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是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解:(1+1)÷(1÷3+1÷5),=2÷(+),=2,=2×,=(千米),答: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12.已知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368,丁数为168,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答案】318【解析】根据“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368”,用368×3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总和,再加上丁数168,进而除以4,即可求得四个数的平均数.解:(368×3+168)÷4,=(1104+168)÷4,=1272÷4,=318.答: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18.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解决关键是先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总和,进而求出甲、乙、丙、丁四个数的总和进一步得解.13.我们组有1人重30千克,有2人重32千克,有4人重29千克,我们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30千克【解析】先求出该组人的总体重和该组的总人数,进而根据“总体重÷总人数=平均体重”进行解答即可.解:(30+32×2+29×4)÷(1+2+4),=210÷7,=30(千克);答:我们组平均体重是30千克.点评:此题应根据总体重、总人数和平均体重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4.清华小学四年级三个班植树情况如下表.一班二班三班人数 26 29 27植树棵数 182 232 162平均每人植树棵数【答案】7,8,6【解析】求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就用植树的总棵数除以植树的总人数得解.解:(1)182÷26=7(棵);(2)232÷29=8(棵);(3)162÷27=6(棵).见下图:一班二班三班人数 26 29 27植树棵数 182 232 162平均每人植树棵数 7 8 6故答案为:7,8,6.点评:此题考查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5.期中考试,小明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英语得了95分.小明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答案】93分【解析】先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求出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的总成绩,再求出三科成绩的总成绩,进而根据“总数÷数的个数=平均数”解答即可.解:(92×2+95)÷3,=279÷3,=93(分);答:他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3分.点评:此题可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16.下面是三年级四个班学生三个星期回收废纸情况统计表.星期第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第三个星期质量/千克 56 48 40(1)平均每个星期回收废纸多少千克?(2)平均每个班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答案】48千克; 36千克【解析】(1)把3个星期收的废纸千克数都加起来,再除以星期数3,即可解答;(2)把3个星期收的废纸千克数都加起来,再除以班数4,即可解答.解:(1)56+48+40=144(千克),144÷3=48(千克),答:平均每个星期回收废纸48千克.(2)144÷4=36(千克),答:平均每个班回收废纸36千克.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17.小亮家上半年(1~6月)用电576千瓦时,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答案】96【解析】用小亮家上半年的用电量除以6就是平均每个月的用电量.解:576÷5=96(千瓦时);答:平均每个月用电96千瓦时.故答案为:96.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属于基础知识.必须掌握.18.某水果店4至6月份销售香蕉和西瓜情况如下:(1)哪种水果4至6月份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分析一下西瓜销售量越来越大的原因.【答案】西瓜,26千克;因为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吃西瓜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西瓜销售量越来越大【解析】(1)把香蕉和西瓜4至6月份的平均销售量求出,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2)根据季节原因进行分析即可.解:(1)香蕉:(297+173+142)÷3,=612÷3,=204(千克);西瓜:(165+215+310)÷3,=690÷3,=230(千克);因为230>204,230﹣204=26(千克)所以西瓜4至6月份平均销售量多;多26千克.(2)因为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吃西瓜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西瓜销售量越来越大.点评:此题考查了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能分析问题的能力.19.某电器商店第一个月卖出电视机182台,第二个月卖出的台数与第一个月相同,第三个月卖出158台,平均每个月卖出多少台电视机?【答案】174台【解析】先求出3个月卖出的总台数,再用总台数除以总月份数,列式计算即可.解:(182×2+158)÷3,=(364+158)÷3,=522÷3,=174(台).答:平均每个月卖出174台电视机.点评:本题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关键是求出3个月卖出的总台数.20.体育路小学三年级4个班的少先队员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32棵,第二天植树146棵,第三天植树118棵.(1)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答案】132棵;99棵【解析】(1)根据公式:总数÷个数=平均数,可知将三天的植树量相加的和再除以天数3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公式:总数÷个数=平均数,可知将三天的植树量相加的和再除以班级数4即可得到答案.解:132+146+118=396(棵),(1)396÷3=132(棵).答:平均每天植树132棵.(2)396÷4=99(棵).答:平均每班植树99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个数=平均数.21.陈军期中考试成绩平均分93分,三科中他英语88分,语文95分,他的数学成绩是几分?【答案】96分【解析】用93×3求出陈军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英语的成绩就是数学的成绩.解:93×3﹣88﹣95,=279﹣88﹣95,=191﹣95,=96(分);答:英语是96分.点评:本题关键是利用平均数求出总分数.22.学校有三名同学进行跳高比赛,小明跳出的成绩是93厘米,小华和小东跳出的平均成绩是90厘米,算一算,这三名同学跳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厘米?【答案】91厘米【解析】把3个人的成绩都加起来,再除以人数3,即可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解:(93+90×2)÷3,=(93+180)÷2,=273÷3,=91(厘米);答:这三名同学跳出的平均成绩是91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跳出的总成绩÷人数=平均每人的成绩.23.动物运动会中,下面6位裁判员同时给运动员打分,并规定将6个数的中位数作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运动员欢欢和迎迎的得分情况如下:(1)欢欢和迎迎的最后得分各是多少?(2)如果把评分规则改成“将6个评分的平均数作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请分析欢欢和迎迎的最后得分会有什么变化?【答案】欢欢的最后得分是9.45分,迎迎的最后得分是9.5分;欢欢的最后得分是9.45分,迎迎的最后得分是9.35分【解析】(1)将这组数据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于数据个数是6,是偶数,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进行解答.(2)把6个数据相加,再用和除以数据的个数6即可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进行解答.解:(1)欢欢:将这组数据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9.3、9.4、9.4、9.5、9.5、9.6,中位数为:(9.4+9.5)÷2=9.45;迎迎:将这组数据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2、9.4、9.5、9.5、9.6、9.6,中位数为:9.5.答:欢欢的最后得分是9.45分,迎迎的最后得分是9.5分;(2)欢欢:(9.3+9.4+9.4+9.5+9.5+9.6)÷6,=56.7÷6,=9.45;迎迎:(8.4+9.4+9.6+9.5+9.6+9.6)÷6,=56.1÷6,=9.35.答:欢欢的最后得分是9.45分,迎迎的最后得分是9.35分.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求解方法,中位数的求法: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的求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24.小明期末考试语数英三科平均分考95分,小明的语文考96分,数学考92分,他的英语考多少分?【答案】97分【解析】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乘3得总分,用总分减去语文和数学的分数,即得英语的分数.解:95×3﹣96﹣92,=285﹣96﹣92,=97(分).答:他的英语考97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三门课程的总成绩,然后分别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即可.25.5个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为9.4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66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各是多少分?【答案】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9.1分【解析】五位裁判员给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说明:中间三个裁判共打分:3×9.58=28.74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46分,可以求出其他4位裁判打的总分,减去中间3人打的总分,即得最低分,同理可得裁判员给打得最高分,进而得出结论解:9.46×4﹣9.58×3=9.1(分);9.66×4﹣9.58×3=9.9(分);答: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9.1分.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中间三个裁判共打多少分,再根据题意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26.小红有如图所示这样长度的三条丝带.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答案】18厘米【解析】把三条丝带的长度加起来,再除以3求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解:(14+24+16)÷3,=54÷3,=18(厘米).答: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18厘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3.5,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4.2,甲数是多少?【答案】12.1【解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算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与乙、丙两数的和,进而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乙、丙两数的和=甲数”即可求出甲数.解:13.5×3﹣14.2×2,=40.5﹣28.4,=12.1,答:甲数是12.1.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28.永丰食品公司2009年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图2009年7月(1)月份的产量最高,月份的产量最低.(2)上半年平均月产量是多少吨?(3)六月份产量比一月份增长百分之几?【答案】四,一;19吨;42.9%【解析】(1)根据图可知:四月份的产量最高,是25吨;一月份的产量最低,是14吨;(2)求上半年平均月产量是多少吨,先求出上半年的总产量,然后除以月数,解答即可;(3)六月份产量比一月份产量增长百分之几,把一月份的产量看作单位“1”,根据:(大数﹣小数)÷单位“1”,解答即可.解:(1)25>21>20>18>16>14,所以四月份的产量最高,一月份的产量最低;(2)(25+21+20+18+16+14)÷6,=114÷6,=19(吨);答:上半年平均月产量是19吨;(3)(20﹣14)÷14,=6÷14,≈42.9%;答:六月份产量比一月份增长42.9%;故答案为:四,一.点评:关键是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根据:(大数﹣小数)÷单位“1”,进行解答.29.某地区2000﹣2005年沙尘天气与植树情况统计表年份(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沙尘次数(次) 15 11 8 3 5 6植树面积(公顷) 400 300 200 50 30 100(1)这一地区从2000﹣2005年平均每年沙尘天气的次数是多少次?平均每年植树多少公顷?(2)根据以上沙尘天气或植树情况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答案】8次,180公顷;【解析】(1)观察统计表,把2000﹣2005年每年沙尘天气的次数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把植树面积都加起来除以6即得平均每年植树多少公顷,(2)可根据沙尘天气的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解:(1)(15+11+8+3+5+6)÷6=48÷6,=8(次);(400+300+200+50+30+100)÷6,=1080÷6,=180(公顷);答:这一地区从2000﹣2005年平均每年沙尘天气的次数是8次,平均每年植树180公顷.(2)沙尘天气条形统计图: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统计表来解决实际问题及制作条形统计图.30.两个化肥厂生产化肥情况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填空.两个化肥厂2005年化肥产量统计表2006年1月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利民化肥厂(万吨) 35 50 60 40兴农化肥厂(万吨) 40 50 65 45①纵轴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吨.②利民化肥厂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化肥万吨,兴农化肥厂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化肥万吨.(得数保留一位小数)③兴农化肥厂第二季度化肥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利民化肥厂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减产%.【答案】10,46.3,50,25,33.3【解析】(1)统计图每个格子的两个数量的差就是一个单位长度;(2)平均数=4个季度的生产总量÷季度的个数;(3)要求兴农化肥厂第二季度化肥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百分之几,第一季度的产量是单位“1”,先计算出第二季度化肥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多少吨,再用增产的吨数÷第一季度的产量就可以;要求民化肥厂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减产百分之几,第三季度的产量是单位“1”,先计算出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减产的吨数,再用减产的吨数÷第三季度的产量就可解决.解:如图所示:(1)纵轴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0万吨;(2)利民化肥厂:(35+50+60+40)÷4,=185÷4,=46.25(万吨),≈46.3(万吨);答:利民化肥厂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化肥46.3万吨.兴农化肥厂:(40+50+65+45)÷4,=200÷4,=50(万吨).答:兴农化肥厂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化肥50万吨.(3)(50﹣40)÷40,=10÷40,=,=25%;答:兴农化肥厂第二季度化肥产量比第一季度增产25%.(60﹣40)÷60,=20÷60,=,≈33.3%.答:民化肥厂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减产33.3%.故答案为:10,46.3,50,25,33.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1)统计图的单位长度,是每个格子的两个数量的差;(2)求平均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用多(少)的数量÷单位“1”的量.31.小明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5分,科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小明科学考了多少分?【答案】93分【解析】先用“85+2”求出四门科目的平均分,根据“平均数×科目=总成绩”分别求出四门科目的总成绩和三门科目的总成绩,进而根据“四门科目的总成绩﹣三门科目的总成绩=科学的成绩”解答即可.解:(85+2)×4﹣85×3,=348﹣255,=93(分);答:小明科学考了93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科目=总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四门科目的总成绩和三门科目的总成绩,进而用四门科目的总成绩减去三门科目的总成绩即可得出结论.32.五年级一班学生身高统计表2009年6月数量项目性别人数平均身高(cm)合计149.05男生 19 148女生 21 150(1)“求全班平均身高”的算式,正确的是()A、(148+150)÷2B、(148+150)÷(19+21)C、(148×19+150×21)÷(19+21)(2)把统计表填写完整.(3)小军身高148.6cm,他的身高在男生中偏;他的身高在全班学生中偏(填“高”或“低”)【答案】C;40,149.05;高,低【解析】(1)先根据“平均成绩×人数=总身高”分别求出五年级一班男生、女生的总身高,然后求出全班学生的总身高,用“全班学生的总身高÷五年级一班学生的总人数=平均身高”解答即可;(2)把五年级一班的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就是五年级一班学生总人数,再根据(1)求出的全班平均身高149.05厘米填入表中;(3)再把小军身高148.6cm与男生平均身高148cm相比较得出偏高,再与全班平均身高149.05厘米相比较得出,偏低,据此解答.解:(1)(148×19+150×21)÷(19+21),=(2812+3150)÷40,=5962÷40,=149.05(厘米);故选:C;(2)将上题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3)148.6厘米>148厘米,所以小军身高148.6cm,他的身高在男生中偏高,148.6厘米<149.05厘米,所以他的身高在全班学生中偏低,故答案为:(2)40,149.05;高,低.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计算全班学生的总身高,根据用“全班学生的总身高÷五年级一班学生的总人数=平均身高,求出结果”填入表中,再把小军身高148.6cm与之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33.某农场使用三台拖拉机耕地,上午5小时耕地180公亩,下午2.5小时耕地67.5公亩,平均每台拖拉机一小时耕地多少公亩?【答案】11公亩【解析】先用“5+2.5=7.5”求出一天共耕地多少小时,然后用“180+67.5”求出3台拖拉机7.5小时共耕地多少公亩,然后求出3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多少公亩,进而求出平均每台拖拉机一小时耕地多少公亩.解:(67.5+180)÷(5+2.5)÷3,=247.5÷7.5÷3,=33÷3,=11(公亩);答:平均每台拖拉机一小时耕地11公亩.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连除应用题,解答此题应认真审题,看要求的是什么,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34.五年级某班的一次身高调查中,男生28人平均身高1.42米,女生22人,平均身高1.45米,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答案】1.4332厘米【解析】先跟据平均身高×人数=总身高数,分别求出男生的身高数和女生的身高数,再把它们的身高数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就是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解:(1.42×28+1.45×22)÷(28+22),=(39.76+31.9)÷50,=71.66÷50,=1.4332(厘米);答;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32厘米.点评:此题属于平均数问题基本类型,解题规律是:总数÷份数=平均数.35.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的大地震.实验小学6个年级的师生自发捐款共3701.2元,其中老师捐款1600元,平均每个年级的学生捐款多少元?【答案】350.2元【解析】先求出6个年级的学生捐款的钱数,再除以6求出平均每个年级的学生捐款的钱数.解:(3701.2﹣1600)÷6,=2101.2÷6,=350.2(元),答:平均每个年级的学生捐款350.2元.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解决问题.36.六年级四个班同学植树情况如下:六年级(1)班25棵,六年级(2)班20棵,六年级(3)班30棵,六年级(4)班25棵.这四个班一共植树的多少棵树?平均每个班植多少棵树?【答案】这四个班一共植树100棵,平均每个班植25棵树【解析】先把这四个班同学植树棵数加起来就是一共植树棵数,再根据平均每班植树棵数=总棵数÷班级个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班植树棵数.解:四个班一共植树:25+20+30+25=100(棵),平均每个班植树:100÷4=25(棵),答:这四个班一共植树100棵,平均每个班植25棵树.点评:此题应认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列式解答即可.37.下面是某班男生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132 128 127 130 133 136 139124 144 132 138 126 132 133142 132 133 138 134 135 126134 135 123 138 125 142 130132(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身高(厘米)合计 120~124 125~129 130~134 135~139 140~144人数(2)根据统计表完成填空A、这个班男生身高在(~)厘米的人数最多;估计这个班男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厘米B、身高135~139厘米的比125~129厘米的多人C、身高高于129厘米的男生有人.【答案】29,2,5,12,7,3;132,2,22【解析】(1)用写“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然后填表;(2)A、从统计表中看出这个班男生身高在130~134厘米的人数最多,因为一共有29人,有12人的身高在130~134厘米,所以估计这个班男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32厘米;B、身高135~139厘米的人有7人,125~129厘米的有5人,由此用减法列式求出身高135~139厘米的比125~129厘米的多的人数;C、因为身高130~134厘米的人有12人,身高135~139厘米的有7人,身高140~144厘米的有3人,由此用加法求出身高高于129厘米的男生人数.解:(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如下:身高(厘米)合计 120~124 125~129 130~134 135~139 140~144人数 29 2 5 12 7 3(2)A、这个班男生身高在130~134厘米的人数最多;因为一共有29人,有12人的身高在130~134厘米,所以估计这个班男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32厘米.B、身高135~139厘米的比125~129厘米的多:7﹣5=2(人),。

统计基础考试卷

统计基础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学 ------------------------------------------------------密--------------------------------------------封------------------------------------------线-----------------------------------------------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 分,共 15 分)1.下面属于口质标志的有( )A.职工人数 B.性别 C.企业经济类型 D.文体程度 2.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机床台数 B.学生人数 C.粮食产量 D.汽车产量 3.我国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4,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有( )A.准确性 B.及时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5.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A.单一表 B.简单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D.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 B.销售收入 C.职工人数 D.设备台数 8.分子与分母不可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是( )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9.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人口平均年龄 B.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人口密度 D.人均国民收入 10。

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 C.指标单位 D.现象所属的时间“√”,错误的说法后打“×”(共10小题,毎小题1分,共10分)1.动态数列的指标数值只有用绝对数表示。

( )2.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互换便产生了正指标和逆指标。

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敏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89.5分,语文89分,数学96分,英语是多少分?【答案】83.5分【解析】用89.5×3求出小敏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数学的成绩就是英语的成绩.解:89.5×3﹣89﹣96,=268.5﹣89﹣96,=179.5﹣96,=83.5(分);答:英语是83.5分.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平均数求出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部分,得出另一部分.2.下面是三年级一班某位同学家里一周丢弃废塑料袋情况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25个 28个 16个 20个 25个 24个 30个(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涂一涂,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平均每天丢多少个废旧塑料袋?(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你有什么建议?【答案】;24个;【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绘图即可;(2)求出一周丢弃废塑料袋的总个数,然后除以7即可;(3)根据统计图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解答即可.解:(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如下:(2)(25+28+16+20+25+24+30)÷7,=168÷7,=24(个);答:平均每天丢24个废旧塑料袋.(3)一周中哪天丢弃废塑料袋数量最少?答:第三天丢弃废塑料袋数量最少.我们要减少丢弃废塑料袋的数量,减少白色垃圾,让世界更美好.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统计表制统计图,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五个数的平均数为2002,将其中一个数改写成2010后,其平均数也变为2010,则被改的数原来是.【答案】1970【解析】修改后,五个数的总和增加(2010﹣2002)×5=40,所以被修改的数为:2010﹣40;解答即可.解:2010﹣(2010﹣2002)×5,=2010﹣40,=1970;答:被改的数原来是1970;故答案为:197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求出修改后增加的数的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4. 1000张纸叠起来厚9.2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答案】0.092毫米【解析】1000张纸叠起来厚9.2厘米,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平均每张纸厚9.2÷1000=0.0092厘米,即0.092毫米.解:9.2÷1000=0.0092(厘米),0.0092厘米=0.092毫米.答:平均每张纸厚0.092毫米.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注意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5.奥数兴趣小组进行一次测验,三年级的10位同学成绩分别是75、80、85、86、82、94、88、90、87、93,求10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86分【解析】求10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就用10位同学的总成绩除以人数10即可得解.解:(75+80+85+86+82+94+88+90+87+93)÷10=860÷10=86(分);答:10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6分.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用到的关系式:总量÷总份数=平均数.6.育英小学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有7位评委,其中6位评委给9号选手打的分数如下:评委 1 2 3 4 5 6 7分数 9.65 9.25 8.75 9.80 8.35 7.90 ?第7位评委说:“我打的分数不影响选手的得分和排名,你知道他打了多少分吗?【答案】8.95分【解析】根据第7位评委说:“我打的分数不影响选手的得分和排名”,可得第七位评委打的分数与前面6位评委的打分的平均分相等,据此求出前六位评委的平均分即可.解:(9.65+9.25+8.75+9.80+8.35+7.90)÷6,=53.7÷6,=8.95(分),答:第七位评委打了8.95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第七位评委的分数与前面六位评委的平均分相等,用到的知识点: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7.小明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答案】千米【解析】把总路程看作“1”,由此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上山、下山的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是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解:(1+1)÷(1÷3+1÷5),=2÷(+),=2,=2×,=(千米),答: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8.一次数学测验,六(1)班全班平均92分,男生平均93分,女生平均91.2分,这个班女生有25人,问这个男生有多少人?【答案】20人【解析】本题要求男生有多少人,给出了男、女生的平均成绩,还知道全班平均成绩,知道女生人数,只要设出男生有x人,根据全班总成绩﹣男生总成绩=女生总成绩即可列出方程进行解答.解:设男生有x人,92×(25+x)﹣93x=91.2×25,92×25+92x﹣93x=2280,2300﹣x=2280,x=2300﹣2280,x=20,答:男生有20人.点评:此题应认真分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全班总成绩﹣男生总成绩=女生总成绩可列方程解答.9.下面是三年级6个学生收集易拉罐数量统计表:姓名李阳沈兵王红赵敏汪丽薛飞数量(个) 38 34 38 28 42 34(1)请你算出他们6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易拉罐?(2)把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答案】36个;【解析】(1)求出6人收集的总数量,然后除以6即可.(2)根据给出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即可.解:(1)(38+34+38+28+42+34)÷6,=214÷6,≈36(个);答:平均每人收集36个易拉罐.(2)统计图如下:点评:本题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以及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求解.10.小刚从学校去少年宫,去时走了10分钟,每分钟走了120米;回来时每分钟走80米,小刚来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96米/分钟【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小刚往返的路程是不变的,先用去时的速度×时间=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再用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回来时的速度=时间,最后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就是往返的平均速度.解:来回的平均速度回来时用的时间:120×10÷80=15(分钟);来回的平均速度:120×10×2÷(10+15),=2400÷25,=96(米/分钟);答:小刚来回的平均速度是96米/分钟.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即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就是往返的平均速度,还要注意往返路程得乘以2.11.五一班原有女生20人,他们的体重平均为36千克,后来又有两个女同学插班,这两个女同学的体重分别为32千克和38千克.求现在这个班女生体重平均是多少千克?【答案】35.9千克【解析】求现在这个班女生的平均体重,用现在女生的总重量除以总人数即可,而现在女生的总重量等于原来女生的总重量加上后来两个女生的总重量,现在的总人数等于原来的总人数加上又来的2名同学.据此解决即可.解:(20×36+32+38)÷(20+2),=(720+32+38)÷(20+2),=790÷22,≈35.9(千克);答:现在这个班女生体重平均约是35.9千克.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2.麦当劳叔叔准备送出玩具猫手镯58个、玩具小车67个给学习好的同学,平均在5天内送完,每天送出多少个玩具?【答案】25个【解析】先求出玩具猫手镯和玩具小车一共有多少个,再除以5求出平均每天送出多少个玩具.解:(58+67)÷5,=125÷5,=25(个),答:每天送出25个玩具.点评:关键是先求出玩具的总个数,再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每天送出玩具的个数.13.下面是张明和王丽的练字情况.姓名时间(分钟)写字的字数张明 4 68王丽 6 90(1)张明平均每分钟写多少个字?(2)王丽平均每分钟写多少个字?【答案】17个; 15个【解析】用每人练字的个数除以所用的时间(分钟),就是平均每分钟写字的个数.解:(1)68÷4=17(个)答:张明平均每分钟写17个字.(2)90÷6=15(个)答:王丽平均每分钟写15个字.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14.下面是三年级四个班学生三个星期回收废纸情况统计表.星期第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第三个星期质量/千克 56 48 40(1)平均每个星期回收废纸多少千克?(2)平均每个班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答案】48千克; 36千克【解析】(1)把3个星期收的废纸千克数都加起来,再除以星期数3,即可解答;(2)把3个星期收的废纸千克数都加起来,再除以班数4,即可解答.解:(1)56+48+40=144(千克),144÷3=48(千克),答:平均每个星期回收废纸48千克.(2)144÷4=36(千克),答:平均每个班回收废纸36千克.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15.一台拖拉机上午工作5小时,平均每小时耕地15公亩,下午工作3小时,共耕地36公亩,求拖拉机一天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亩?【答案】13.875公亩【解析】由平均工效的概念知,平均功率为全部工程量除以全部时间.解:(15×5+36)÷(5+3),=111÷8,=13.875(公亩);答:求拖拉机一天平均每小时耕地13.875公亩.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连除应用题,解答此题应认真审题,看要求的是什么,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16.一辆汽车从甲地运货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沿原路返回时空车,每小时行6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答案】48/千米/小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不知道可以看作单位“1”,则去时的时间表示为,返回时的时间表示为;然后根据平均速度=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时间和,然后解答即可.解:(1×2)÷(+),=2÷,=2×24,=48(千米);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48/千米/小时.点评:在行程问题中当总路程不知道时可以把总路程看作单位“1”,注意求平均速度时千万不要用(速度和)÷2,这是求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求平均速度.17.组别一二三四数量/个 27 30 33 22平均每组()个【答案】28【解析】观察题干,一共有4个小组,把这四个小组的数量都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解答.解:(27+30+33+22)÷4,=112÷4,=28(个),答:平均每组28个.组别一二三四数量/个 27 30 33 22平均每组(28)个故答案为:28.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18.实验小学有90人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73分.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分,女生的平均分为80分,男、女生各多少人?【答案】男生有63人,女生有27人【解析】根据总分数=女生总分数+男生总分数,即:学生总数×平均分=男生人数×男生平均分+女生人数×女生平均分,设男生人数为x人,则女生有(90﹣x)人,列方程解答可得答案.解:设男生人数为x人,则女生有(90﹣x)人,70x+(90﹣x)×80=90×7370x+7200﹣80x=6570,7200﹣10x=6570,10x=630,x=63,女生人数有:90﹣63=27(人),答:参加竞赛的男生有63人,女生有27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式:总分数=女生总分数+男生总分数,即:学生总数×平均分=男生人数×男生平均分+女生人数×女生平均分,列方程解答.19.庆祝“六一”儿童节,5个女同学做纸花,平均每人做5朵,已知每个同学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个人做得最快,她最多做多少朵?(简要说出算理)【答案】15朵【解析】5人平均每人做5朵,共做5×5=25朵,要求“最多做几朵”,其中一人要尽可能的多,另外4人必须尽可能的少,并且考虑到每人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另外4人最少应分别为:1、2、3、4朵;故得:25﹣(1+2+3+4)=15朵.解:5×5﹣(1+2+3+4),=25﹣10,=15(朵)答:她最多做15朵.点评:此题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想到“其中一人要尽可能的多,另外4人必须尽可能的少”,又因为每个同学做的数量各不相同,从而能推出这四个同学做的朵数.20.五年级某班的一次身高调查中,男生28人平均身高1.42米,女生22人,平均身高1.45米,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答案】1.4332厘米【解析】先跟据平均身高×人数=总身高数,分别求出男生的身高数和女生的身高数,再把它们的身高数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就是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解:(1.42×28+1.45×22)÷(28+22),=(39.76+31.9)÷50,=71.66÷50,=1.4332(厘米);答;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32厘米.点评:此题属于平均数问题基本类型,解题规律是:总数÷份数=平均数.21.某车队9辆汽车一周共节约汽油76.23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答案】1.21千克【解析】用一周共节约汽油76.23千克除以9就是每辆汽车一周共节约的汽油千克数,再除以7就是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千克数;或用一周共节约汽油76.23千克除以7就是9辆汽车一天共节约的汽油千克数,再除以7就是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千克数.解:76.23÷9÷7=1.21(千克)答: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1.21千克.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要求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必须先求出9辆汽车一天节约的汽油千克或先求出每辆汽车一周节约的汽油千克数.22.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组14人,共割草154千克,第二小组13人共割草130千克,哪个小组平均每人割草多?多多少千克?【答案】第一小组平均每人割草多,多1千克【解析】先用第一组割草的重量除以第一组的人数,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再用第二组割草的重量除以第二组的人数,求出第二组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然后用第二组平均每人割草的重量减去第一组的即可.解:第一组平均每人割草:154÷14=11(千克),第二组平均每人割草130÷13=10(千克),11千克>10千克,11﹣10=1(千克),答:第一小组平均每人割草多,多1千克.点评:此题是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量除以人数分别求出两个小组平均每人割草的重量,进而求解.23.三年级同学给“手拉手”小伙伴捐图书.(1)班捐了184本,(2)班和(3)班都捐了168本,(4)班捐172本,(5)班比(4)班多1本.平均每个班捐了图书多少本?【答案】173本【解析】根据题意,可用172加1计算出(5)班的捐书的本数,然再把5个班捐的本数的和除以5即可得到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184+168+168+172+(172+1)]÷5,=865÷5,=173(本);答:平均每个班捐了图书173本.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5个班共捐图书的本数,然后再按照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24.东风小学五名游泳员的体重分别是30千克、35千克、40千克、36千克、34千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35千克【解析】根据题意,把他们5人各自的体重加起来再除以人数5,就可以求出他们的平均体重.解:(30+35+40+36+34)÷5,=175÷5,=35(千克);答: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点评:此题考查了体重和÷人数=平均体重这一关系.25.泰安市的第一场雪可真大呀!请观察降雪统计表,回答下面问题.泰安市12月10日﹣﹣14日日降雪量统计表时间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日降雪量(cm) 54 46 38 32 26从12月10日﹣﹣14日的日平均降雪量是多少?【答案】39.2cm【解析】要求从12月10日﹣﹣14日的日平均降雪量是多少?,应先求出这五天的总降雪量,然后用这五天的总降雪量除以天数得出结论.解:(54+46+38+32+26)÷5,=196÷5,=39.2(cm),答:从12月10日﹣﹣14日的日平均降雪量是39.2cm.点评:此题应认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列式解答即可.26.统计.六年级四个班同学植树情况如下:六(1)班25棵,六(2)班20棵,六(3)班30棵,六(4)班25棵.(1)完成统计图(2)平均每个班植多少棵树?【答案】;25棵树【解析】(1)根据所给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选取5棵作为单位长度;(2)平均每班植树棵数=总棵数÷班级个数,代数计算即可.解:(1)如图所示:(2)(25+20+30+25)÷4=25(棵).答:平均每个班植25棵树.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所给数据信息制作统计图的能力,再结合信息解答问题.27.小方、小强和小丽用两个月的时间采集了108种树叶标本,平均每人每月采集了多少种?【答案】18种【解析】根据题意,可用108除以2计算出3个人一个月采集的种类,然后再除以3即可得到平均每人每月采集的种类.解:108÷2÷3=54÷3,=18(种),答:平均每人每月采集18种.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3个人一个月采集的种类,然后再计算每人每月采集的种类即可.28.圆圆家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如表.季度一二三四用水量(立方米) 123 178 196 163圆圆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立方米?【答案】55立方米【解析】要求圆圆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立方米,先把圆圆家去年四个季度用水的立方米数加起来,再除以月数12即可解决.解:(123+178+196+163)÷12,=660÷12,=55(立方米);答:圆圆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55立方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求平均数的问题,就用总量除以总份数即可.29.如图是三(1)班同学本期回收废纸情况统计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17千克 24千克 25千克 30千克(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你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有(写两条):(3)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答案】;从图中观察可知:第四小组回收的废纸最多,第一小组回收的废纸最少;24千克【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完成统计图.(2)通过观察统计图,写出得到的信息.(3)把四个小组回收的废纸加起来,再除以4,就是平均每个小组回收的废纸数.据此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2)从图中观察可知:第四小组回收的废纸最多,第一小组回收的废纸最少.故答案为:①第四小组回收的废纸最多,②第一小组回收的废纸最少.(3)(17+24+25+30)÷4,=96÷4,=24(千克).答: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纸24千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以及根据统计图解答问题的能力.30.下面是三年级同学在一个周末晚上8:30以后上网人数的统计表.班级三(1)班三(2)班三(3)班三(4)班人数 7 4 8 9(1)涂一涂,完成统计图.(2)平均每个班级上网的人数是多少?【答案】;7人【解析】(1)根据题目特点和相关数据,应绘制成条形统计图;(2)要求平均每个班级上网的人数,先求出四个班的总人数,再除以班级数即可.解:(1)(2)(7+4+8+9)÷4,=28÷4,=7(人);答:平均每个班级上网的人数是7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完成统计图,解决问题.31.食堂运来大米600千克,吃了四天后还剩340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列综合式计算)【答案】65千克【解析】运来大米600千克,吃了4天后还剩340千克,根据减法意义可知,这4天一共吃了(600﹣340)千克大米,所以用已吃大米的数量除以天数,即得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列式为:(600﹣340)÷4.解:(600﹣340)÷4,=260÷4,=65(千克).答:平均每天吃65千克.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在求出已用大米数量的基础上再用除法求出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32.上周小红家4口人,吃大米的数量统计如下.小红一家上周吃大米的数量统计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大米(g) 620 590 550 570 610 650 600(1)小红家上周平均每天吃多少克大米?(得数凑整到个位)(2)小红家上周平均每人吃多少克大米?(3)小红家上周平均每天每人吃多少克大米?(得数凑整到个位)(4)小红家今年大约要吃多少千克大米?【答案】599克;1047.5克;150克;218.635千克【解析】(1)用小红家上周7天共吃大米的克数除以天数7,即得平均每天吃大米的克数;(2)用小红家上周7天共吃大米的克数除以人数4,即得平均每人吃大米的克数;(3)用小红家上周7天共吃大米的克数除以人数4再除以天数7,即得平均每天每人吃大米的克(3)今年是2013年,2013年是一般年份数,不是4的倍数,所以今年有365天,用小红家平均每天吃大米的克数乘天数365,即可求得小红家今年大约要吃大米的克数,再化成千克数.解:(1)(620+590+550+570+610+650+600)÷7,=4190÷7,≈599(克);答:小红家上周平均每天吃599克大米.(2)(620+590+550+570+610+650+600)÷4,=4190÷4,=1047.5(克);答:小红家上周平均每人吃1047.5克大米.(3)(620+590+550+570+610+650+600)÷4÷7,=4190÷28,≈150(克);答:小红家上周平均每天每人吃150克大米.(4)今年是2013年,有365天,599×365=218635(克),218635克=218.635千克;答:小红家今年大约要吃218.635千克大米.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含义及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总量和总份数,进而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数.33.小东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军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1.3米,小东可能比小军高,也可能比小军矮..【答案】正确【解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代表个别特殊情况,小东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1.4米,并不代表小东的身高一定是1.4米,可能高于1.4米,也可能矮于1.4米;同理小军的身高可能高于1.3米,也可能矮于1.3米;故答案为对.解:由分析知:本题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题意,结合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34.小芳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240页的故事书,从5月30日开始看,准备6月4日看完.小芳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答案】40页【解析】从5月30日开始看,6月4日看完,看的天数是6天,用总页数除以看的天数得平均每天看的页数.解:从5月30日开始看,6月4日看完,看的天数是6天,240÷6=40(页);答:小芳平均每天要看40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含义及求法、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注意用总页数除以看的天数等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35.一位同学在数学期中测试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几门功课?【答案】6门【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加入数学成绩的平均成绩是95分,已知数学成绩是100分,那么加入数学成绩后,数学成绩就要拿出(100﹣95)分平均分到其它科上,因为加入数学成绩后平均值提高了1分,所以可用数学成绩比平均分多出的分数除以1即可得到除数学有几门功课,然后再加上数学即可得到这位同学共考了几门功课,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100﹣95)÷(95﹣94)+1=5÷1+1,=6(门),答:这位同学一共考了6门功课.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数学成绩比平均成绩多几分,然后再用多出的分数除以平均分提高的分数即是不算数学成绩的功课数,然后再加上数学即可.36.小丁丁在飞镖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下表:第几次 1 2 3 4 5 6得分(分) 12 20 0 10 5 15小丁丁平均每次的得分是多少?【答案】10分【解析】我们把每一次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总次数就是平均每次的得分.解(12+20+0+10+5+15)÷6,=62÷6,=10(分);答:小丁丁平均每次的得分是10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值的方法.37.在学校组织的给贫困山区学校捐书的活动中,一年级捐了150本,二年级捐了140本,三年级捐了210本,四年级捐了180本,五年级捐了160本,六年级捐了150本.(1)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统计表.年级一二三四五六合计平均数量/本140180150165(2)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统计图.(3)哪个年级捐书最多?哪个年级捐书最少?相差多少本?(4)平均每个年级捐书多少本?【答案】150,140,210,180,160,150,990,165;;三年级捐书最多,二年级捐书最少,相差70(本);165本【解析】(1)根据题意,填写统计表即可;(2)根据统计表,制作出条形统计图;(3)把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继而得出哪个年级捐书最多,哪个年级捐书最少,用减法求出捐书最多的年级和捐书最少的年级相差的本数;(4)求平均每个年级捐书多少本,根据:总本数÷年级数=平均每个年级捐书的本数.解:(1)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统计表.合计:150+140+210+180+160+150=990(本);990÷6=165(本);年级一二三四五六合计平均数量/本 150 140 210 180 160 150 990 165(2)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统计图.(3)因为210>180>160>150>140,所以三年级捐书最多,二年级捐书最少,相差:210﹣140=70(本);(4)(150+140+210+180+160+150)÷6,=990÷6,=165(本);答:平均每个年级捐书165本;故答案为:150,140,210,180,160,150.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以及利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38.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这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答案】139厘米【解析】依据图示纵轴的起始点是135,而李华的身高比起始点高了3个点是138,也就多了138﹣135=3厘米,可得纵轴每个点代表3÷3=1厘米,根据张梅,刘艳和王芳的身高所在的点比起始点高的点的数,运用加法求出他们的身高,再求出5人身高的和,最后根据平均身高=5人身高和÷人数即可解答.解:张梅身高:135+6=141(厘米),刘艳身高:135+4=139(厘米),王芳身高:135+2=137(厘米),(141+138+139+137+140)÷5,=695÷5,=139(厘米),答:这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9厘米.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统计表表达的意义,再据问题需要数量以及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解答.39.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答案】43【解析】根据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可推知90+82+86是2个甲、2个乙和2个丙的和,用2个甲、2个乙、2个丙的和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3个数的平均数.解:2个甲、2个乙、2个丙的和:90+82+86=258,甲、乙、丙的和:258÷2=129,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129÷3=43.答: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43.点评:此题考查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就用基本数量关系来求,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40.化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化肥840吨,平均一个月可生产多少吨?【答案】280吨【解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一季度3个月,用840除以3即可.解:840÷3=280(吨);。

统计学基础期中试卷

统计学基础期中试卷

《统计学基础》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0分)1、在研究总体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标志值是(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2、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汽车台数B.工人人数C.工厂数D.工业总产值3、要了解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班学生B.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个学生D.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4、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5、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数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差异性6、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B、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7、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8、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9、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这四个数字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10、对某企业500名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是()A.500名职工 B.每一个职工的工资 C.每一个职工 D.5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11、对某地区10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则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企业 B.每一件产品 C.所有10家企业每一件产品 D.每一个企业产品12、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87分,这四个数字是()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13、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4、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6%B.95.45%C.200%D.4.76%15、当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在计算结果上相同,是因为()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1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通常会随着总体范围()A.扩大而增加B.扩大而减少C.缩小而增加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17、已知4 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 店的平均单价,应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8、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统计学原理_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原理_期中考试试卷

08-09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2、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4、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同一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6、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7、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典型调查。

()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一定为100%。

()9、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10、相对指标可以反映总体规模的大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3、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4、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 元,最低为1000 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300 B.200C.1600 D.1005、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指标是()。

A.计划完成程度B.劳动生产率C.人口密度D.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1、抽样调查()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中测试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期中测试

《统计基础及统计实务》期中测试姓名座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2000年11月1日零时2000年10月中旬统计的人数为2255人10月31日零时死亡1人2人;于11月1日1时死亡2人1人。

则在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该村的人口数为( )人。

A.2252B.2255C.2256D.22572.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3.统计表中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称为( )。

A.主词B.宾词C.总标题D.指标名称4.总量指标一般用( )表示。

A.相对数B.平均数C.绝对数D.绝对数或平均数5.统计部门现在已由单纯的统计信息搜集整理机构转变为具有( )职能的统计信息管理机构。

A.信息、咨询、预测B.信息、咨询、调查C.管理、监督、调查D.信息、咨询、监督6.下列选项中( )。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C.抽选一部分居民住户研究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7.下列调查项目中( )。

A.性别B.民族C.年龄D.文化8.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是( )。

A.普查B.审核、汇总C.重点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D.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9.2009年底某企业的职工人数为200人( )。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0. 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

A. 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 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 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 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11、某企业2004年总生产成本比2000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B.2%C.75%D.20%12、一个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13、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

A、时期指标并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并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并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并价值指标14、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A、动态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15、某市总人口50万,有商业零售网点1000个,其商业网密度指标是()A、500人/个B、0.5个/千人C、5个/人D、500个/人16、下面的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工业总产值B、工人人数C、劳动生产率D、国民收入17、下面的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职工出勤率B、单位成本C、平均工资D、工人人数18、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为()。

《统计与统计实务》 期中考试试题

《统计与统计实务》 期中考试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身高 B.工资C.年龄 D.文化程度3.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5.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7.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

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A.越多 B.可能多也可能少C.越少 D.是固定的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9.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

A.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单位进行调查B.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进行调查C.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具有代表|生的单位进行调查D.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10.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

A.普查 B.非全面调查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11.下列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A.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B.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C.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D.单位产品成本变动12.某市工业企业20XX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XX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统计基础》期中考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26分)1.统计的职能包括职能、职能和职能。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法、法、法。

3.统计总体的特征性、性、性。

6.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

7.分配数列有两个要素、。

8.相对指标有指标、指标、指标、指标、指标、指标、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统计调查按调查(A )不同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A、登记时间是否连续B、组织方式C、对象包括的范围D、任务2.按总量指标(B )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A、反映现象的内容B、所反映时间状况C、所采用的计量单位3.现象总体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C )A、组中值B、中位数C、众数D、离差4.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A )A.全距B.组中值C.上限D.下限5.(C )指标是反映同类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A. 总量B.相对C. 平均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各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T )2.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T )5.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F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65 87 86 83 87 88 74 71 72 6775 82 97 55 81 45 79 76 95 7670 60 100 64 75 71 74 87 88 9565 52 85 81 77 76 72 64 70 81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学生的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统计表;(2)计算本班学生的考核平均成绩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信息、咨询、监督。

2.实验观察、大量观察、统计描述。

自-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

自-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试题15级春教学部:现代服务部专业:班级:姓名: 考号:成绩: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一、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

( )2. 分层(类型)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

( )3.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小于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4. 抽样调查主要有两种方法: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

()5.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总体中随机抽取单位来避免调查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 )6.非概率抽样,是用主观(非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进行调查,一般情况下不用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

( )7.抽样推断可用于那些具有破坏性与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验。

( )8.抽样极限误差就是指抽样误差的最大值。

( )9.用“街道拦截”方式就某问题进行调查,属于概率抽样。

( )10. 随机原则又称为可能性原则。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5分,共30分)1.一项调查,当数据从总体中每一单位收集时,称为()。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概率抽样D.普查2.某市进行一次零售食品质量与价格抽查,其调查单位是()。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B.每一个食品商店C.每一种零售食品D.全部零售食品3.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判断抽样D.比例抽样4.一项调查,当数据仅从总体中的部分单位来获取时,称为()。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概率抽样D.普查5.为了解女性对某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

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志愿者抽样D.随意抽样6.调查方式的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是()。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7.某高校三年级学生1000人参加考试,将1000分试卷标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

此种抽样方法为()。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四 1330 1435 80 118 106400 169330 156940
合计 — — 680 685 471400 563890 527410
①全厂平均工资指数=
(可变构成指数)(3分) 由于全厂平均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
=823.20―693.24=129.96(元) ②全厂工资水平指数=
4、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课程的测试,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0
分,标准差为9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 (分)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学生人数 (人)
2
6
25
12
5 50
要求: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 有代表性?
统计学基础答案
单位:万元
第一 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同季合 计
同季平 均
季节比 率(%)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合计
16.00 2.00 4.00 51.00 73.00
28.00 4.30 6.70 77.50 116.50
45.00 7.10 14.20 105.00 171.30
50.00 5.10 16.80 114.00 185.9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
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统计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社会经济统计具有如下特点()
A、数量性、总体性
B、数量性
C、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D、具体性、综合性
2、某企业两名职工工资分别是2000元、2200元,则这两个数值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值
D、变量
3、以各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所有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标志总量
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A、众数
B、平均数
C、绝对数
D、相对数
5、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人口年龄
B、职工收入
C、产品等级
D、学生身高
6、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职工住址
B、性别
C、民族
D、职工收入
7、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抽样调查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标准时间是指()
A、调查的起始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调查实际登记的时间
D、进行调查的时间
9、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搜集数字资料的重点单位
B、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单位
C、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10、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A、每台生产设备
B、每个国有工业企业
C、所有国有工业企业
D、所有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1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A、报告单位
B、组成调查对象的全部
C、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单位
D、企事业单位
1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与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总人口总体是()
A、有限总体
B、无限总体
C、可相加总体
D、不可相加总体
E、既是大总体又是小总体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学生的年龄
B、工龄
C、平均工资
D、人口出生率
E、某职工的月工资
3、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有()
A、人数
B、身高
C、工厂数
D、机器台数
E、人的年龄
4、我校1000 名学生计算机考试成绩资料中()
A、总体单位数是1000名学生
B、平均成绩是指标
C、总体单位是1000名学生
D、成绩是变量
E、成绩是指标
5、关于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6、调查单位是指()
A、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社会现象的总体的每个单位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E、调查中所调查的具体单位
7、普查属于()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全面调查
8、常用的采集统计资料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A、文献法
B、问卷法
C、报告法
D、大量观察法
E、访问法
9、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通常有()
A、设计方案
B、资料审核
C、资料分组
D、统计汇总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10、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工厂按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工厂按产量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
2、统计总体可分为同质总体和不同质总体。

()
3、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
4、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5、某同学语文考试成绩90分,这里成绩是指标。

()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
7、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
8、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
9、分布在各组之内的单位数称频率。

()
10、一览表是在一张表上登记一个调查单位。

()
四、填空题:(16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2、统计具有()、()、()三大职能。

3、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数值表现称为()。

4、专门调查包括()()()()四种。

5、调查表按其形式分一般有()()两种。

6、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的若干组,二是将性质()的单位合并在一起。

7、分布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另一个是()。

五、简答题(共20分)
1、统计工作包括几个步骤?它们各是什么?(6分)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7分)
3、统计整理包括哪几个步骤?(7分)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统计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0分)
1、(6分)
2、(7分)
3、(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