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
和合学是21世纪人类最高的价值
和合学是21世纪人类最高的价值张立文【专题名称】新思路【专题号】C8【复印期号】2001年05期记者:我们认为,先生提出“和合学”,是试图实现新理论形态的转生,“和合学”的核心范畴是“和合”,其所依傍解释的文本是《国语》等,与以往有别。
请问,和合学与当代学人提出的中体西用、返本开新、创造性转化、抽象继承、综合创新等比起来,有何异同?张立文:和合学的提出,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或者说是为了回应三大挑战:一是现代化的挑战。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哲学的主题,前贤与时人提出了不少主张,这些主张都有其合理的内涵与学术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和偏颇,主要是这些主张只涉及进路的方法,这些进路和方法又受时代和各人价值观的制约,没有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学说来承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和合学”就是“综合创新”的方法的落实和担当。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涉及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是存在的。
自唐至宋初,对儒、释、道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法和手段,希望能够整合三教思想,直到宋代程颢提出:“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这个自家体贴出来的“理”,即是儒、释、道三教整合创新之“新”,它使兼容并蓄的方法有了“安顿处”,从而开创了宋明理学的新时代。
过去是儒、释、道,现在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和合学的提出,就是想将融合落在实处。
二是西方文化的挑战。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如何走向世界?中国哲学要与世界接轨,如何接轨?与世界接轨不是要用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哲学,更不能把中国哲学当成西方哲学的注脚。
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就是因为有5000年的传统文化。
与世界接轨是中国哲学获得转生的契机,而不是由此化解、消灭中国哲学。
“和合”即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转生。
这种转生既不是某一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佛教文化)的转生,也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转生,而是“融突”和合的转生。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范文5篇)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
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和合祖庭《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苏州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
1500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
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
1996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
从1979年到2014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推荐下载】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的价值
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的价值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能只停顿在怎样或如何现代化的方法、手段的论争上。
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出很多,但必须是实在的,即能解决现代化的现实问题。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的价值。
从理论建构上看,和合学是关于21世纪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它有这样一些立论基点: 第一、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把握人类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趋势。
由来已久的中西之辩,尽管历时一个世纪有余,但是至今仍辩而不明,论而不决。
究其原因,除价值观的差异之外,也在于辩论的各方诸派缺少一种全人类的战略眼光,未能贯彻和合的人文精神。
中和西都是地域性概念,用中西标志并区分民族文化,杂染着较浓的地缘政治色彩。
因此,无论主张中体西用, 西之中化,还是主张西体中用, 中之西化,都承诺了一个非人类文化的政治前提-- 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优势文化应当奴役、统摄并同化劣势文化。
百有余年的中西之辩,辩来辩去,焦点是比较优劣,核心是优胜劣汰。
从和合学的人学角度和人学立场来考察,文化是标志人类生存样式.意义规范和可能发展方向及道路的整体性范畴。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到的文化形态(类型),都有与全人类心心相印的人文精神。
各民族的文化类型及其人文精神虽千差万别,但却是彼此平等的,都是人类文化和合体中的有机构成元素、因素。
只要坚持这种人类的人文战略立场,贯彻这种和合人文精神,那么,关于中西文化的优劣比较和取舍选择,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而且有悖于人类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取向。
滤去中西之辩中的政治前提和地缘色彩,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来思考, 中西之辩关涉到的主要问题是东西方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融合问题。
按照和合学的原理来看,东西文化作为存相,为对等两端,本身存在着冲突融合的潜能。
这种对等冲突融合的潜能,在这两种文化未发生交流、对话、碰撞形式的关系之前,并没有的挥出来而各行其是,犹如阴阳对等两极。
在未交合有,阴是阴,阳是阳。
中国的和合文化
中国的与合文化1、引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 积淀与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就在于“与合”二字。
“与”、“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与金文。
与合,就词义本身而言,“与” ,指与谐、与平、祥与;“合”就是结合、合作、融合。
“与合”就是实现“与谐”的途径,“与谐”就是“与合”的理想实现, 也就是人类古往今来不断追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及状态。
与合理念就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 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就是中国文化生命的最完美最完善的体现形式。
与合亦就是被各家各派所认同的普遍原则。
无论就是天地万物的产生, 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还就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感,都贯通着“与合”。
在中国, 以广泛深厚的与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与谐的思想源远流长。
2、与合文化“与合”一词最早出自《国语、郑语》: “商契能与合五教, 以保于百姓者也。
”与合的最初含义就是指协调各种关系, 各种规范治理国家的方式。
《国语》、《管子》、《墨子》都提出过“与合”范畴。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与” (《老子》), 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 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与。
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论语?学而》: “礼之用, 与为贵。
”把与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
其她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与”或“与合”的论述。
“与合” 就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与认同的人文精神, 它贯穿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 渗透于各个时期的各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之中, 因此它就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的体现形式。
1)与实生物“与”怎么生物?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与。
”《(老子》)。
道之所以能产生万物,就是因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宇宙万物亦都包含着阴阳正负两个方面,阴阳的互相摇荡、互相作用,而形成与。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争论(诸如抽象继承、选择继承、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创造性转化论、综合创新论等等),凸现了同一个课题:文化整合。
作者由此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和合学"主张,并从哲理上系统阐发了这一学说,论述了和合之真及所蕴含的"融突论"的基本内涵;追究了和合学五义及融突论的根据;强调了理论学说的生命力在于适应时代的呼唤;而和合学是求索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的化解之道,是文化方式的最佳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
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五大原则,是21世纪人类的最大原理和高价值。
一在此世纪之交之际,中国文化面临着西方的挑战、现代化的挑战和同一文化圈内部的挑战。
在这种情境下,中国文化如何作出回应?归结到一点,便是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
一百年来,中国人就如何或怎样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索,展开了中西文化各方面的比较,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主张。
就继承传统文化而言,有抽象继承,选择继承,宏观继承,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就中西文化的体用而言: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中西为体与中西为用,中西即体即用与非体非用;就传统文化的创新来说:有现代解释,客观解释,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分析地扬弃与综合地创造;还有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论,全盘西化论,以及复兴儒学论,儒家文化第三期发展,返本开新论等等,莫衷一是,均有其提出的时代与文化背景,有其合理的内涵和学术价值。
然而,尽管提出了这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种种主张,为什么中国仍然未能走向现代化?其中有政治的、制度的、经济的种种复杂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文化素质、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
但就这些主张的本身来说,都属于如何怎样实现现代化的方法、手段问题,是一个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谈资,而未能落到实处。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内容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内容引言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髓,涵盖了广泛的思想、道德、伦理、美学等方面。
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独特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人文精神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 和谐与和平中华人文精神强调和谐与和平的价值观念。
这一价值观根植于儒家思想,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华人文精神中,追求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以及个体内心宁静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这种追求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并成为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石。
2. 仁爱与道德仁爱与道德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公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行为被视为个体修身养性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文精神倡导个体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与道德。
3. 尊重与包容尊重与包容是中华人文精神对待多元文化和不同观点的态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国家,因此尊重和包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中华人文精神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和尊严,承认每个群体和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4. 学问与智慧学问与智慧是中华人文精神对知识追求和智慧思考的关注。
中国古代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个体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学问与智慧来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
在中华人文精神中,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崇尚智慧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追求。
5. 美与艺术美与艺术是中华人文精神对美学追求和艺术创造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境界,艺术则是表达美的媒介。
中华人文精神倡导个体要欣赏美、创造美,并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
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
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摘要】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其强调和谐、平衡、统一的价值观念与21世纪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互动关系。
本文首先探讨了和合学对当代科技的启示,指出和合学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其次分析了和合学对21世纪文化价值的影响,强调和合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探讨了21世纪科技发展对和合学的挑战,以及在文化挑战下的和合学传承。
最后讨论了和合学与科技、文化的融合发展,强调了和合学在21世纪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结论指出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和指导。
【关键词】和合学、21世纪、文化价值、科技、启示、影响、发展、挑战、传承、融合、互动关系1. 引言1.1 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价值和科技的关系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而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合学与21世纪的文化价值和科技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和合学对当代科技的启示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现代社会,科技虽然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和合学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种理念对于我们正确利用科技、保护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和合学对21世纪文化价值的影响在于强调人文关怀、情感共鸣。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爆炸的时代,和合学的理念有助于我们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情能力。
21世纪的科技发展也给和合学带来了挑战。
新兴科技的出现让人们更加倾向于追求快节奏、功利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与和合学所倡导的平和、理性的生活态度存在一定的冲突。
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持和合学的传统价值观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和合文化与二十一世纪挑战
罢黜 百家 . 尊 儒 术 ” 独 的思 想 , 实 独 尊 儒 术并 非对 诸 子 百 家 其
而 兼 从 业 的顺 利发 展 。而 作 为 中华 人 文 精 神 精 髓 的 和舍 文化 则 可 为 的 绝 对 排斥 , 是 以 儒 家 为本 位 , 取 其 他 各 家 思想 , 而 形 此 提 供 一 种 卓越 的思 想 和 可 识选 择 的 价值 评 判 标 准 。可 以说 , 成 了 中 国历 史 上 第 一 次 思 想合 流 。 研究 、 弘扬 、 推广 中华 和 台 文 化 , 于推 动 社 会 的 长治 久 安 和 对 在 中 国文 化 发 展 史 上 . 仅 世 俗 各 家 各 派讲 和台 , 且 宗 不 而 和三 者 和 舍 ; 教讲 因缘 和 佛 国家 的 安 定 团 结 ,促 进 祖 国和 平 统 一 ,推 动 世 界 的和 平 和发 教 文化 也 讲 和 合 道 教 重 视 阴 阳 、 宗 展, 具有 重要 的时代意义 , 可使 中国和台文化在解决人娄 冲 合 。而 且道 教与 佛 教 之 间 , 教 文 化 与 世俗 儒学 文化 之 间也 讲 也 突 中 , 向世 界 , 使 世 界 认 识 中 国文 化 的和 台 精 神 走 并
【 键词】 合 关 和 和舍 文化 挑 战
中 国是 世 界 四大 文 明古 国之 一 , 着 悠 久 的 传 统 文 化 。儒 互 济 互 补 , 到 统 一 、 谐 有 达 和 家 文化 曾 是 中 国几 千 年封 建 社 会 官方 意识 形 式 ,但 随着 中 国
道 家创 始人 老 子 提 出 : 万 物 负 明 而抱 阳 . 气 以为 和 ” “ 冲 的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张立文本文对西方文化在近现代对东方中华文化的冲击及中国面对这些挑战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上所作的被动的、直接的回应作了回顾分析,指出了在这些回应中,东方文化几乎被放弃的现象。
而当代尤其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的解决其最佳的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就正是中华和合人文的精神。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包涵差异与和生,存相与式能、冲突与融合、汰劣与择优、烦恼与和乐等五大义蕴,进而指出和合人文精神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等五大原理应成为21世纪人类最大原理和最高价值。
一、西方文化对东方中华文化的冲击世纪之交,我们站在一个新时代、新理论、新思维的起点上,反省、总结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次大革命,以及世纪末的冷战向后冷战转变等等的风云变幻,以寻求、规划21世纪人类的命运和走向。
世界和东亚的思想家、政治家、谋略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思考下个世纪人类怎样才能生活得更美好,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间以及民族与民族、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关系,应以什么新原理、新原则来建构新关系、新秩序、新规范,使人人能安身立命。
20世纪是冲突、对抗、科技的世纪,是强食弱、富掠贫、大凌小的世纪,其性质以民族的、种族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对抗为主导。
21世纪将是和平、融合、生态的世纪,强与弱、富与贫、大与小冲突融合,其性质是以民族的、宗教的、科技的、经济的融突为主导,归根结蒂是以文化为主导。
因此,21世纪是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世纪,即文化融突的和合世纪,亦可谓之曰:文明融突的和合世界。
人类社会的演化,实质上是文化的进化;文化的进化,取决于文化的选择;文化的选择,是以社会的政治经济、典章制度,科技工具、伦理道德、价值理想的整合力量为依据的。
人类社会从畜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的选择,总体上说也不能不讲是文化上的差异。
张立文教授:弘扬“和合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张立文教授:弘扬“和合文化”体现时代精神2008年05月14日 11:09◇刘海峰张立文简介:193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理事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化,开创性提出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建构了传统学、新人学、和合学的文化哲学体系。
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反思》、《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学》、《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等。
5月11日的黄昏,从赤城宾馆323房间远望天台山,花影暖阳,霞合碧暮……在这静谧的环境里,年逾古稀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向本报记者阐释了“和合文化”以及“和合学”的主旨。
和合文化是时代精神张立文先生从天台的和合二仙传说开始娓娓而谈:天台山有和合二仙,一位是寒山,一位是拾得。
我们民间风俗就有结婚的时候所贴的吉祥画要有和合二仙的画,含义是讲百年好合。
台湾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到人民大学的时候,我们送给他一幅和合二仙的画,这是大师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所作的一幅画。
和合的背后有着有趣的故事,这些都说明了和合文化已经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了。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化历程,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智能源泉。
这次天台县举办“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非常好,发掘、弘扬了和合文化,扩大了寒山的影响。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能。
所谓和合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中华和合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以及兼容并包的文化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1.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中华和合人文精神有着广泛深刻的历史渊源。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宽容包容、和谐共处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文化人物多次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如老子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孔子的“和而不同”以及张载的“大同世界”等。
2.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华和合人文精神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2.1 维护社会稳定中华和合人文精神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如果能够尊重不同群体的思想和文化差异,增强共同理解和和谐共处,就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2.2 促进国家发展中华和合人文精神也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相互交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华和合人文精神有助于构建互信和互利的国家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2.3 加强国际合作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在国际舞台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
面对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各国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互信、互利、互惠和共赢原则,为促进世界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 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实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例子:3.1 经济领域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可以在经济领域中得到具体应用。
比如,在推广区域经济发展、落实产能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原则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3.2 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中,中华和合人文精神可以帮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比如,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文化继承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等活动,都可以从中华和合人文精神中汲取灵感,获得有益的启迪。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中华和合文化“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
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
“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儒家的和谐观。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
《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
《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
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
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思想的世纪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思想的世纪作者:孔海钦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年第2期《特区实践与理论》:您是怎样走上学习、研究、弘扬儒学道路的?孔海钦:我大概是四岁,有记忆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儒学了。
我们家是孔子后代,在“批林批孔”那个特殊时代,爷爷也是被“批斗”对象,但回到家脱下“高帽子”,他就开始教我。
做木工的时候、种田的时候,只要有机会和爷爷独处,爷爷就一点点悄悄教我。
就这样,对“四书五经”的诵读和了解,成了我童年、少年、青年直到成年时,始终不离弃的爱好。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那时,福州一些学校、企业、党委部门请我讲国学,但我始终担心研究传统文化可能仍然与主流意识形态有矛盾。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看到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强调“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一定来自于文化自知,文化自知后会产生文化自觉。
自觉的思想、自觉的行动,这两个自觉才能形成真正的自信。
文化自知来自于哪里呢?毫无疑问就来自于学习。
为了传播国学经典,我“弃经从文,弃官从教”,设立了福州文儒书院,致力于传播中华经典文化,与好学者共读圣贤书,与良善者同行万里路,践行“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
《特区实践与理论》:您如何看待儒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孔海钦:我个人学习研究的兴趣主要是儒学,但兼收百家,诸子百家我都读,包括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等等,我都涉猎。
在我看来,就经世致用和社会生活来看,儒家文化是主流。
因为,儒学兼收并蓄,集各家的思想,甚至包括了各种宗教的思想,这就是孔子“述而不作”的集大成精神。
现在有些人说,道家是出世,佛家是修心,儒家是人世、做事,其实,这都是一种偏颇式的总结,不全面。
儒释道三家都有人世和出世的思想,我们认真读下去就知道了。
儒学主张人们做好当下,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构建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社会更加文明发展。
儒家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
儒家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儒家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一、引言儒家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集体认同和归属感。
本文将从儒家和合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理解儒家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
二、儒家和合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 儒家和合文化的内涵儒家和合文化是指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核心理念是“仁爱”、“礼义”、“道德”等,强调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与平衡。
它主张“天人合一”,即人应该符合天道,追求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统一。
2. 儒家和合文化的特点(1)注重道德伦理:儒家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它提倡以仁爱为中心的行为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
(2)重视社会和谐:儒家强调社会和谐,主张礼仪之邦。
它注重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通过礼仪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3)追求道德修养:儒家倡导追求道德修养,注重个人内心的道德自觉和自律。
它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可以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儒家和合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1. 儒家和合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儒家和合文化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与平衡,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
这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形成一种集体认同感并共同努力。
2. 儒家和合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儒家和合文化注重社会和谐、礼仪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
这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使中国人民能够在困难时相互支持、团结一致。
3. 儒家和合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德基础儒家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自觉,注重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理念融合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理念融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年代久远,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理念融合,则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共性在儒家思想中,人文关怀是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这与现代社会流行的人文关怀同样一致。
另外,儒家思想也注重和谐共处。
和谐共处不仅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还包括人际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
而现代社会也在逐渐重视关注此方面的问题,包括环保和人际关系等。
二、如何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理念融合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共性为我们提供了两者相互融合的首要条件。
其次,我们需要系统性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运用于现代社会中。
1. 教育体系中融入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于传统中国教育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可以将儒家思想有序地融入其中,形成更具人文关怀与和谐共处的理念。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更高贵的人格与勤奋努力的精神。
2. 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共处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梦想,而儒家思想给了我们不同的思考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可以通过不断落实和谐的价值观,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社区关系。
需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与文化氛围,让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的自由与权利。
同时,需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
3. 报效社会,担当社会责任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责任和报效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业都需要发挥作用,让自己的工作真正发挥于社会中,为社会做贡献。
需要善于发现与解决社会问题,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
同时,也需要注重个人行为的品质,让个人行为成为社会的力量源泉。
三、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理念融合的重要意义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理念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
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儒家文化曾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但随着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却遭受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弘扬以儒家文化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既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又借鉴世界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进步思想,从而使中国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这就需要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层的自我批判和深度的自我反省,从而重新恢复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活的生命。
这个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的过程时至今日仍在进行。
1.价值理想的挑战。
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冲突,概而言之,有五个方面: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
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
为了求索化解此五大冲突之道,追寻人类文化的出路和前景,东西方学者从各个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和设想,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如何恢复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防止土地沙化,计划人口生育,解决资源匮乏,预防疾病肆虐?如何应对社会危机,解决国际社会南北贫富不均、东西发达与不发达失衡的冲突和以逃离经济困难为主的新移民浪潮带来的紧张、冲突,以及战争、黑社会组织、恐怖组织、政治腐败等问题?如何协调人际冲突,化解道德失落、行为失范,制止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谋财害命、杀人放火等恶劣行为?如何医治精神的伤痛,消除苦闷、烦躁、悲哀、愤怒、压抑等紧张心绪?如何化解文明间的冲突,使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话、容纳?这些,都是人们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与挑战,虽不能建构全人类共同的、一致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但可以确立一些各民族、各国家基本认同的规则、原则、原理及价值观念。
各民族、各国家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能否化解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的现实,这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精神的呼唤。
若以此为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来审视一切文化,则无所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绝对界限或优劣之分,也可以跳出传统与现代两极二分的固定框架,人们可以转换视角,用一种新的“融突论”的观念,来思考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
和合文化与21世纪的展望
和合文化与21世纪的展望2004年09月24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因特网进入每个百姓家,人类文明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转型。
由高科技、电脑网络的数字化方式所建构的虚拟世界,不仅要冲击人类传统的生活、工作方式、行为方式,而且要改变人类传统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引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革命。
面对这个转型和革命,东西方的政治家、思想家、谋略家都在思考如何应付?应以什么样的新原理、新原则来建构世界的新关系、新秩序、新规范,使人人都能安身立命。
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中国文化面对这个转型和革命能否做出成功的回应?能否仍有其生命智慧?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笔者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国和合文化,不仅能做出创新性的回应,而且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和合文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合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化解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最优化的文化选择。
这五大冲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各文明之间的冲突,由此冲突而引发了五大危机,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和价值危机。
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命存在和利益。
人类共同面对这五大冲突和危机,是可能建构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基础。
尽管不能建构全人类一统的伦理道德、价值理想、级极关怀、精神家园,但可以确立某些各民族、各国家、各宗教最低限度认同的规则、原理和价值观念。
人们应把热点聚集到能否化解现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危机的现实,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这是21世纪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精神的呼唤。
人们若以此为基点来审视一切文化,就无所谓东西文化的绝对界限或优劣之分,可以用一种新的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理念,来思考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危机。
数典忘祖没有走出贫穷落后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使人类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福祉,但由于人的偏激价值观和对高科技片面的利用,亦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产生五大危机。
孔子的和合思想与21世纪的和合精神
孔子的和合思想与21世纪的和合精神
陈正夫
【期刊名称】《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和合”是中国古代产生的思想,孔子把它运用到人类发展过程中,在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人的心灵、人与不同文化等方面加以阐发,形成了系统的“和合”思想体系。
21世纪是“和合、冲突与发展”的世纪,一方面,多极化、多变性、多样性,要求不同元素、因素的冲突融合,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和合”的精神是新世纪的思想主流;另一方面,由于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发扬“和合”精神,又是21世纪的重要使命
【总页数】6页(P43-48)
【作者】陈正夫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会华东资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暨儒商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肖培
2.比较诗学的翻译与译者诗学的操控--兼论21世纪后孔子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J], 杨乃乔
3.如何读《论语》——兼论孔子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启示 [J], 林安梧
4.试析孔子的和合思想 [J], 柯远扬
5.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外交的实施与特点探讨——以留学项目和孔子学院为例[J], 王蕊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曾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但随着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却遭受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弘扬以儒家文化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既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又借鉴世界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进步思想,从而使中国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这就需要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层的自我批判和深度的自我反省,从而重新恢复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活的生命。
这个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的过程时至今日仍在进行。
一、儒学面临的三大挑战 1.价值理想的挑战。
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冲突,概而言之,有五个方面: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
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
为了求索化解此五大冲突之道,追寻人类文化的出路和前景,东西方学者从各个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和设想,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如何恢复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防止土地沙化,计划人口生育,解决资源匮乏,预防疾病肆虐?如何应对社会危机,解决国际社会南北贫富不均、东西发达与不发达失衡的冲突和以逃离经济困难为主的新移民浪潮带来的紧张、冲突,以及战争、黑社会组织、恐怖组织、政治腐败等问题?如何协调人际冲突,化解道德失落、行为失范,制止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谋财害命、杀人放火等恶劣行为?如何医治精神的伤痛,消除苦闷、烦躁、悲哀、愤怒、压抑等紧张心绪?如何化解文明间的冲突,使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话、容纳?这些,都是人们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与挑战,虽不能建构全人类共同的、一致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但可以确立一些各民族、各国家基本认同的规则、原则、原理及价值观念。
各民族、各国家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能否化解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的现实,这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精神的呼唤。
若以此为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来审视一切文化,则无所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绝对界限或优劣之分,也可以跳出传统与现代两极二分的固定框架,人们可以转换视角,用一种新的“融突论”的观念,来思考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
2.西方文明的挑战。
世界的近代化(工业化)首先是从西方起步的,与此同步的是世界化的殖民运动。
伴随着殖民化的武力侵略,殖民地国家的财富、资源、土地和劳动力遭到掠夺。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可耻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订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接着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订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失去了大量资金、市场、原料和发展条件,使中华民族陷入屈辱、苦难的深渊。
在西学东渐的情境下,中国的农业文明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反省、检讨自己传统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利弊之后,实行了价值观念的转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1 〕的对策。
这种转变是从器物层面的军事科学技术,而及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
但当时有识之士思考的核心,是如何救亡图存的问题,即如何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如何赶上西方国家以使自己不落后的问题。
冯桂芬主张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
〔2 〕这种“本辅”论的逻辑引申必出现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冲突:“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3〕这就是说,中国孔子之道是永恒不变的,可变的仅是其形而下层面的器。
这就是后来孙家鼐、张之洞等为回应西学挑战而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
[!--empirenews.page--] 中国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都是学西方、向西方追求真理的过程。
特别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对于传统儒家文化批判之激烈、言词之刻薄、情感之痛绝,是任何西方人的批判所望尘莫及的。
其批判所用的“武器”,又都是中国人从西方文化中学来的。
五四时期是用西方文化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又以“左”的思想为指导,批倒批臭“孔老二”。
这两次急风暴雨式的批判,两次革儒家思想的命,究竟使中国社会发展了多少?当人们从“文革”的灾难中走出而放眼世界时,又发现了中国在国力、科学技术、经济、军事等方面落后于西方,于是又一次把注意力转向五四时期中西文化优劣比较的讨论,既企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又希望寻到传统文化转换为现代文化的捷径。
于是掀起文化的大论争,作为对外来西方文明挑战的回应。
3.现代化转型的挑战。
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1949年以后,中国曾学习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工业文明,以建设现代化国家,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
“文革”后改革开放,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市场经济等模式。
在文化上仍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向现代化和世界化转换,以适应现代化转型的需要,于是提出了种种主张。
就中西体用而言,有西体中用论,中西互为体用论,中西为体中西为用论;就继承传统文化而言,有选择继承,宏观继承,具体继承等等;就文化创新而言,有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分析地扬弃、综合地创造;以及全盘西化论,儒学第三期发展,复兴儒学论,返本开新论等等。
这种种主张都有其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但仍不能使中国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转型。
其中固然有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的种种复杂的内因外缘,也不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就这些主张的本身来说,都属于如何和怎样向现代化转型的方法或手段的探讨。
这种方法和手段与唐到宋初在外来印度佛教文化挑战下,对儒、释、道三教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方法和手段相比较,从文化整合的意义上说,名虽异而实则同。
其缺失是,都没有落到实处,因而并不能解决现实的现代化转型中的冲突。
在方法和手段的背后,有一支“无形的手”,即价值观之手。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民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的利益和需要及对客体主体化形式、价值合理形式的理解和诠释都不相同。
什么是应该肯定的、有价值的?什么是体用、本末?中学为什么应当为体、西学为什么应当为用?解释和理解应当以什么为标准?创造性转化,什么是创造、应转化出什么?综合创新,以什么为新?儒学应当复兴什么,以及返什么本、开什么新?判断这些问题,会随上述的不同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因而很难取得一致的、统一的看法。
二、理论形态转生的周期儒学如何回应上述三大挑战?恢复儒学经学形态已经过时,延续儒学宋学形态也显迂腐。
无论是“旧邦新命”,还是“返本开新”,以及“综合创新”的现代新儒学,都是接着儒学宋学形态中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载及清代王夫之的气学的某一学来讲的,而没有超越。
[!--empirenews.page--] 宋明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学的道德形上学存有论(本体论)的存有或本体,是超越经验的存有,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家的自我设定。
这是因为人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不具备把握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手段以及调整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现实力量。
当哲学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觉醒意识出现时,人便以自我异化的形式表现人与现实世界的本真关系,即以非人的、非现实的形式描述人的世界、现实世界,亦以绝对的、先在的形式表达相对的本性、理想的存有,以致非人的、非现实的、绝对的、先在的形式反过来又制约、支配人的、现实的世界和相对本性、理想存有。
这就是说,当人被融于对象世界,以客体或实体的形式呈现时,人便异化为非人,变为异在于人自身的外在力量,人反过来受自我异[1][2][3]下一页化的外在力量的主宰。
这种异化的存在,为哲学家建造人在人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所不具备或不可达到的需要、追求、理想提供了可能,把人的自我意愿、欲望、情感加诸形上学存有,以解释一切关于世界根据和原因的寻根究底的问题和人生的终极关怀。
从西方柏拉图的“至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推动者,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中国宋明以来,程朱的理,陆王的心,张载、王夫之的气,以及现代新儒家熊十力的本心(仁体),梁漱溟的意欲,贺麟逻辑意义的心,牟宗三的心体,冯友兰的理世界等,都是人的理想和愿望的给予。
形而上学存有论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观念的存在,具有自我设定的性质,所以古往今来,便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形上学存有论。
各种形上学存有论都认为其对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可能世界的诠释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真理性、最终的正确性和绝对性,以别的形上学存有论为谬误,甚至为离经叛道、异端邪说,这样由道德的进路或通过道德实践而进至形上学,由道德性所见的心性本原,渗透至宇宙万物之本原,构成道德的形上学。
其实,在道德形上学转变中,也蕴含着形上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形上化。
把形上学导向道德问题,而偏离认知问题,有其偏颇;再者,道德的形上学会导致压抑人性,特别是个性的自由。
哲学形上学存有论,把人抽象化而失落了人,把人的现实世界的冲突抽象化而瓦解了人的现实世界。
其实,凡是哲学都是讲人或包含人的内容的,都是讲现实世界或包含现实世界的内涵的,脱离人和现实世界的内容,何以讲哲学的生命智慧。
然而现代新儒家作为哲学形上学存有论所蕴涵的直觉本体思维方式,是一种从抽象原则出发而走向空虚玄想的思维方式;是肯定先在、预定世界而否定对待冲突的多样世界的思维方式;是脱离现实存在而追求彼岸存有的思维方式;是缺乏真实生活而尊崇异己外在权威的思维方式。
任何哲学思想理论,只要援入直觉本体思维的结构去解释和理解,自然的形上学、气的形上学、神学的形上学和道德的形上学之间,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都需要从先在、先定、绝对的自然、神、道德的抽象原则中展现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及未来世界。
现代新儒家要“开新”,要“创造”,要“转化”出民主、科学和法制,从心性“内圣”开出“新外王”,但无论是“直通”,还是“曲成”,他们都采取一种价值合理性的诠释,即一种精神理念和思想架构层面的形而上的理解,而不是采取一种工具合理性的解决。
新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中不可能直接给出“分解的尽理精神”和以“理性之架构”为形式的西方式的科学和民主。
在这种“内圣”与“外王”的关系中,科学经验的外在知识无法在儒家传统中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因此在规定的内与外、德性主体与知性主体、道德与知识之间是一种体与用、本与末、第一义与第二义的统摄关系,忽视对概念心灵探求和知性主体的安立。
若依据这个基础来解决新外王,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此困难就在于有“闭门造车的情形”,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相脱离。
[!--empirenews.page--] 基于上述的检讨和反省,现代新儒学需要回到活生生的人生和现实社会中来,在接受、回应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冲突中,实现儒学的新“转生”。
纵观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进程,每一次从旧的传统文化思想、理论形态向新的文化思想、理论形态的“转生”,大体上是在三百年到五百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