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内容培训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人体的浆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液体,据估计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约为10-30毫升,它们在腔内主要起润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
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能有多量液体贮留而形成浆膜腔液这些积液随部位不同而分为胸腔积液腕水、腹腔积液心包腔积液等。
区分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及渗出液两大类,也有人再将乳糜液加列一类。
目前临床迫切要求通过积液检查提供良性或恶性疾患的确切信息。
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方法怀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把全部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
红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与漏液的鉴别意义不大。
文献报告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压中血性者占50-85%.当积液中的红细胞大于0.1×1012/L 时应考虑可能是恶生肿瘤、肺栓塞或创伤所致也要考虑结核病可穿刺损伤的.可能。
红细胞增多时不能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
因积液中沉渣会引进技术起假性雯加功因纤维蛋白存在而堵塞计数小孔。
白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中和漏出液和鉴别有参考价值。
现认为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常不超过100×106/L,如果超过500×106/L多为渗出液,因为这个界限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各作者划分界限有所差异。
结核性与癌性积液中的白细胞通常超过200×106/L.而化脓性积液时往往1000×106/L.。
节浆膜腔积液检验讲课文档

1/29/2022
24
第24页,共56页。
五、酶类测定
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ephatase,ALP):
积液中因肿瘤细胞释放大量ALP,使积液ALP/血清ALP比值>1,而其他性质积 液ALP/血清ALP比值<1.0。 另外,小肠扭转穿孔患者的腹腔穿刺液中ALP活性升高,约为血清ALP的2倍, 发病2-3小时即升高,并随病情进展而增加。
一、酸碱度测定
PH: PH测定时标本应抽取在肝素化的真空注射器具内,注意与外
界空气隔绝。即时送验及时检查。检测方法同血气分析。 漏出液PH>7.4; 渗出液一般偏低,化脓性感染时积液PH<6.8 PH降低还可见于类风湿病、结核、恶性肿瘤、红斑狼疮性胸膜 炎。
胸水PH在6以下,对诊断食道破裂有参考价值。
注意:标本应离心;结果观察仔细;最好有阳性对照。
1/29/2022
19
第19页,共定量(总蛋白定量以及蛋白电泳)
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定量相同 渗出液蛋白质 >30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比值≥ 0.5; 漏出液蛋白质 <25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比值<0.5;
渗出液(transudate)
根据产生原因及性质分为
漏出液(exudate)
1/29/2022
5
第5页,共56页。
(一)漏出液(transudate)
• 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 毛细血管而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 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为 滤出液或称漏出液。
1/29/2022
6
第6页,共56页。
比密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含量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引言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腔隙液体的性质和病因。
本文将介绍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之前,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充分同意。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病史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理解病情和判断结果。
在准备设备方面,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 静脉采血器或注射器 - 收集容器 - 消毒药物(如酒精或碘酒) - 消毒棉球 - 注射针头 - 针头盒此外,还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检查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物品准备齐全,并在清洁平整的工作台上放置。
同时,将患者的皮肤消毒药物放在适当的位置。
2.准备患者: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暴露穿刺部位(通常是浆膜腔所在的部位,如腹部或胸部)。
用消毒药物擦拭穿刺部位,以确保无菌环境。
3.穿刺操作:取出一支无菌的注射针头,用手将其上覆盖的保护帽拿下。
然后,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起来。
以30至45度角刺入穿刺部位,并逐渐推进到穿刺腔内。
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可能的并发症。
4.采集样本:当针头进入穿刺腔时,可以逐渐注射无菌盐水或气体,以收集腔隙液体样本。
同时,要注意收集足够数量的样本,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查。
5.结束操作:当样本收集完成后,将注射器从针头上拔出,并立即放入收集容器中。
然后,迅速将针头放入锥型废针容器中,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最后,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和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评估并判断结果。
•在检查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体征,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穿刺角度。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穿刺针头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严格遵守消毒规范,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样本收集后,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并按照实验室要求保存和处理样本。
11 七 6 7(星级)教案实验室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2.参考值:Somogyi法为800~1800U/L。
3.临床意义:血清AMS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血清淀粉酶增高超过参考值3倍可确诊。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6~12h血清AMS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血清AMS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清AMS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人一次口服75g葡萄糖粉,血糖浓度仅略升高,且2h后即恢复正常,称为耐糖现象。
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同样剂量的葡萄糖粉后,血糖水平急剧增高,短时间内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称为糖耐量异常。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疑似糖尿病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标本采集法:①停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试验前3天正常进食及活动。②试验日将葡萄糖75g(儿童按1.75/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溶于300ml水中空腹口服,分别在服用葡萄糖前、服后30min、1h、2h、3h取血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同时留取尿标本做尿糖定性。
血清钾降低:钾的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碱中毒、胰岛素作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2)血清钠和氯异常
血清钠和血清氯增高:大量失水、摄入食盐过多或输入盐水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等。
血清钠和血清氯降低: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持续胃肠减压、反复使用利尿剂、严重烧伤、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④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七、血清电解质测定
1.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2.参考值:
血清钾3.5~5.5mmol/L
血清钠135~145mmol/L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
•
•
4.葡萄糖定量——其测定方法与血清葡萄糖定量相同。漏出液葡萄糖含量比血糖稍低些。渗出液 葡萄糖因受细菌或炎症细胞的酵解作用,积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更低, 结核性次之。
5.乳酸——浆膜腔乳酸中含量测定有助于细菌性感染与非感染性的鉴别诊断,当乳酸高达 6mmol/L以上时,应高度提示有细菌感染,尤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的胸水,一般细菌检查又为阴 性时更有价值。类风湿病、充血性心力竭及恶征收肿瘤引起的积液中乳酸含量也可见轻度升高。 6.脂类胆固醇、甘油酯、脂蛋白电泳测定对鉴定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的价值,胆固醇性胸膜炎的 胸农会积液中主要为胆固醇结晶,因此胆固醇含量可高达26mmol/L(1000mg/L)。
酶学检查
酶学检查浆膜腔积液中所含的各种酶有数十种,其 中有诊断价值的有以下几种。 1)乳酸脱氢酶 2)溶菌酶 3)腺苷脱氢酶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 5)淀粉酶 6)碱性磷酸酶 其他(1)铁蛋白 (2)纤维连结蛋白 (3)纤维蛋 白原降解产物 (4)C反应性蛋白
乳酸脱氢酶
• (1)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LD):Light 曾提 出浆膜腔积液中LD>200U/L,积液LD/血清 LD比值>0.6可作为渗透出液的指标,已为 大家所接受。在各类渗液中经化脓性感染 和积液LD活性最高,其次是癌性种液,结 核性略高于正常。LD同功酶测定如 LD3、 LD4、LD5或仅LD5增高可疑为恶性肿瘤。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一、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二、浆膜腔穿刺液的采集和保存 三、一般性状检查 四、化学检查 五、显微镜检查 六、免疫学检查 七、微生物学检查 八、实验室方法评价 九、几种渗出液的鉴别
浆膜腔穿刺液
关于浆膜腔检查课件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
一、浆膜腔积液分类 漏出液:非炎症性积液,形成原因:
➢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肝硬化、慢 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
➢ 血浆渗透压降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重度营养不良
➢ 淋巴管阻塞:丝虫病及恶性肿瘤压迫
渗出液:
➢ 感染性:细菌、结核菌、病毒、支原体
细胞分类
L:慢性炎症
淋巴细胞、间 皮细胞
E: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
肿瘤细胞:癌性积液
幼稚细胞、间皮细胞:间皮 细胞病
细菌学检查
无
可有
➢ 非感染性:外伤、化学刺激(血液、胰 液、胆汁、胃液)、恶性肿瘤、风湿性 疾病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黄色/脓血性源自绿脓杆菌感染:绿色一 颜色 般 性
淡黄色 结核性、恶性肿瘤:红色/暗红 色
状 检
黄疸:深黄色
查 透明度 清晰透明
浑浊
比重 <1.018
>1.018
凝固性 不易
易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粘蛋白定性 (Rivalta试验)
化
学 检
粘蛋白定量
查
阴性 <25g/L
阳性 >30g/L
葡萄糖测定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细胞计数 <100×106/L
>500×106/L
N:急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感
显
染早期
微 镜 检 查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课件

04
确定穿刺部位
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部位, 避开血管、肋骨和炎症部位。
消毒和麻醉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注射 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
进行穿刺
用穿刺针刺入穿刺部位,抽取 浆膜腔积液。
样本处理
将抽取的样本进行初步处理, 如过滤、离心、细胞计数等。
样本处理的常用方法与流程
细胞计数
将样本进行细胞计数,确定细 胞种类和比例。
离心处理
将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上层 血清和下层细胞成分。
细胞涂片
将细胞成分制作成涂片,进行 显微镜检查。
生化分析
对样本进行生化分析,测定各 项生化指标,如蛋白质、糖、 脂肪等。
样本保存与运输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低温保存
将样本保存在4℃的低温 环境下,避免细胞死亡和 细菌繁殖。
快速运输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样本新鲜和 无污染。
06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相关 问题与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预防出血 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损伤血管。
预防气胸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穿破胸膜。
预防复发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和适应症。
来源
浆膜腔穿刺液主要来源于浆膜腔内的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通常由于炎症、 肿瘤、外伤等原因产生,而漏出液则由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原因产生。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01
诊断感染和炎症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可以用于诊断感染和炎症,如结核病、肺炎等。通过
观察细胞计数、分类和细菌培养等指标,有助于确定感染的性质和病原
《浆膜腔积液检验》课件

检查方法
细胞计数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积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化学方法
使用化学试剂对浆膜腔积液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化学 成分。
结果分析
了解浆膜腔积液的常见疾病,并学会正确解读检查结果。
注意事项
1 检查前的准备
患者应该遵循特定的准备 事项,例如禁食或停用特 定药物。
2 检查过程中的操作注
意事项
护士或医生在检查过程中 应注意无菌操作,并确保 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浆膜腔积液检验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简介
浆膜腔积液是指在身体内部脏器的腔隙内出现液体积聚的情况。该部分将介 绍浆膜腔积液的定义和分类。
检查指标
总蛋白
用于评估浆膜腔积液的蛋白质含量。
积液白细胞计数
用于判断积液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化学指标
用于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特定物质,以帮助诊断疾病。
3 检查后的处理
检查后,根据查结果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论
1
浆膜腔积液检验的重要性
通过浆膜腔积液检验,医生可以获得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以帮助更准 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2
应用前景展望
未来,浆膜腔积液检验将继续发展,并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临床检验基础:浆膜腔积液检查

二、一般性状检查
(四)凝固性 1.参考区间 不易凝固。 2.临床意义 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由于含有较 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的凝血活酶,可有凝块形 成,但若其中含有纤溶酶时,可不出现凝固。
二、一般性状检查
(五)比重 1.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15,渗出液>1.018。 3.临床意义 积液比重的高低取决于所含溶质的数量及种类。漏出 液中由于含细胞、蛋白质成分少,所以比重<1.015;渗出液中由于 含有较多的细胞和蛋白质,故比重常>1.018。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3.保存和接收 ①妥善保存:标本收到后应及时检查,浆膜腔积 液常规及化学检查必须在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否则应将标本冷藏保 存。如果进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可将标本保存24小时。②注意标 识:采集标本容器的标识与检验申请单一致。 4.标本处理 应按照《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WS/T/2492005)的方法处理实验后的残余标本和所用器械,以免污染环境和 造成室内感染。可将残余标本与1∶50的84消毒液混合消毒12分钟后 倒掉。
5.方法学评价 与脑脊液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三、显微镜检验
(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1.计数方法 (1)直接分类法:细胞计数的同时,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 态,将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间皮细胞)数与多 个核细胞数记录下来,最后用百分比表示。若白细胞< 150×106/L,可不进行分类计数。 (2)染色分类法:若直接分类区分细胞较难时,可将积液离心,取 沉淀进行涂片染色,油镜下分类。此时若有异常细胞,应另行描述 报告。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3.临床意义 漏出液一般以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根据 病因、病情不同而变化,积液中有核细胞分类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

2. B.非感染性:
3.
1)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
胃液)
4.
2)恶性肿瘤
5.
3)风湿性疾病等
6.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一浆膜腔积
检验项目
➢ 一般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一)一般检查
颜色 透明度 比重 凝固性
漏出液
渗出液
淡黄色 黄色或其他颜色
清晰透明 呈不同程度混浊
小于1.018
5.
CA15-3↑:常提示乳腺Ca致胸水
6.
CA19-9 ↑:恶性胸水
(二)化学检查
1. 6.其它:
2.
胸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3.
恶性胸水中细胞核型常以非整倍体
、假
4.
二倍体、超三倍体和多倍体为主
5.
流式细胞仪:
6.
利用FCM对胸水细胞进行DNA定量,
二倍
7.
体细胞多为正常/良性肿瘤细胞,异常二
倍体
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寄生虫
(三)显微镜检查
1.
3. 脱落细胞检查及寄生虫检验:
2.
癌细胞的检出是诊断癌肿的
3.
重要依据(查找肿瘤细胞作HE染色)
(四)细菌学检查
➢ 无菌操作离心沉淀,取沉淀物 ➢ 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查找病原菌 ➢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1. 1.浆液性:
内容
1. 1.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2. 2.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
机理 3. 3.检查项目 4. 4.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5. 5.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6. 6.诊断路径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1. 浆膜腔
浆膜腔积液

实验一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目的】掌握浆膜腔积液(serous cavity fluid)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原理】因漏出液与渗出液的产生机制不同,故各种体液的颜色、透明度、凝固性等也有不同,可以通过肉眼和感观的方法区别。
【器材】比重计、比重筒。
【标本】浆膜腔穿刺液。
【操作】1.观察颜色以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变化。
渗出液混浊,可呈深浅不同的黄色、红色、乳白等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根据观察到的颜色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观察时可轻摇标本,以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的变化。
漏出液清晰透明;渗出液可出现不同浊度,如“微浑”、“浑浊”等,根据观察到的透明度如实描述报告。
3.观察凝固性倾斜浆膜腔积液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块形成,结果可根据标本情况不同用“无凝块”、“有凝块”报告,渗出液常有凝块,而漏出液一般无凝固性。
4.测定比密充分混匀的浆膜腔积液缓慢倒入比重筒中,以能悬浮起比重计为宜。
将比重计轻轻放入装有浆膜腔积液的筒中并加以捻转,待其静置自由悬浮于浆膜腔积液中(勿使其接触比重筒壁),读取液体凹面相重合的比重计上的标尺刻度数值并作记录。
【参考值】1.外观漏出液为浅黄色清晰透明或微混;渗出液为黄色、黄绿色、红色、咖啡色等不同的颜色,混浊。
2.比密漏出液<1.015;渗出液>1.015。
【注意事项】1.器材保持比重计干净、刻度准确,测定比密后,应立即浸泡、清洗干净,以免蛋白质凝固在比重计上,影响准确性。
如标本量少,可采用折射仪测定比密。
2. 标本浆膜腔积液标本一般分装在2支试管内送检:一管作细胞学检查,为避免标本凝固引起细胞变性破坏而影响结果,应加100mg/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钾抗凝,每 0.1ml可抗凝6ml标本;另一管不加抗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3.判断结果(1)当标本颜色或透明度改变不明显或难以观察时,可在试管后以白色或黑色为背景,灯光下仔细观察。
(2)标本呈黄色一般为渗出液,多见炎症性积液,呈云雾状混浊样,甚至呈脓性,凝固性高、比密增高;浅黄色透明的标本一般为漏出液,清晰或微混、一般无凝固。
浆膜腔穿刺液的检查

查、细菌学检查,需加入抗凝剂。
5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一般性状检查)
鉴别要点 病因 颜色 透明度 漏出液 非炎性积液 淡黄色 透明或微混 渗出液 炎症性、肿瘤性、风湿性、 外伤、化学刺激等 草黄色、红色、乳白色、绿 色、脓性等 多混浊
比重
凝固性
<1.018
不自凝易
>1.018
易自凝
6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化学检查)
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症、
重度可见于恶性肿瘤、
风湿性疾病、外伤、化学刺激等所引起。
区分浆膜腔积液性质对疾病诊断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
4
标本采集: 由医生在相应部位行穿刺术抽取积液
10~20ml,注入4支干燥管,分别进行一般 性状(常规)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 性炎症(如结核或风湿)以淋巴 细胞为主 感染者可找到病原体
细菌检查
8
漏出液:呈黄色、清亮
9
渗出液
10
鉴别要点
粘蛋白定性
漏出液
阴性
渗出液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 30g/L
乳酸脱氢酶(LD) < 200U/L 积液/血清LD比值 < 0.6
> 200U/L ≥0.6
7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显微镜检查)
鉴别要点
有核细胞计数
漏出液
常< 100×106/L
渗出液
常> 5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 胞为主 无细菌发现
浆膜腔穿刺液的检查
1
浆膜腔积液定义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统称 为浆膜腔。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 起润滑作用。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 成为浆膜腔积液(serous member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全篇

• 第1管细菌学检查 • 第2管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 第3管细胞学检查 • 第4管观察积液的凝固性
ppt课件
6
第二节浆膜腔积液理学检验
• 一、外观 • 二、凝固性 • 三、比重
ppt课件
7
外观颜色
• 正常情况下,积液为清亮、淡黄色的液体 • 病理情况下,一般漏出液颜色浅,渗出液
颜色深。 • (1)红色:由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不同
,因胸导管阻塞、破裂或受压所致,病因为丝虫病、纵膈 肿瘤或淋巴结核、外伤等。
• 5.胆固醇性渗出液:积液呈黄白色或黄褐色,浑浊
,积液中常混有浮动的鳞片状、带有光泽、折光性强的结 晶,静置后结晶沉积于管底。
ppt课件
36
• 6.胆汁性渗出液:外观呈带黄绿之褐色,胆红素试
验阳性,见于胆汁性腹膜炎所致腹腔积液。
质30~50g/L,细胞数为(200~500)×10^6/L,无细菌者 葡萄糖含量较高,结核性葡萄糖含量较低。常见于结核性 、化脓性积液。
ppt课件
35
• 3.血性渗出液:积液呈不同程度的红色、暗红甚至果
酱色。常见于恶性肿瘤、结核、外伤及肺梗死等。
• 4.乳糜性渗出液:积液呈乳白色混浊,以脂肪为主
ppt课件
9
外观透明度
• 可用“清晰透明”“微浑”“浑浊”描述 。
漏出液为清晰透明液体。 渗出液常因含大量细胞、细菌而呈现不同程
度混浊。 乳糜液因含大量脂肪也呈混浊外观。
ppt课件
10
凝固性
• 可报告“凝固”“不凝固”。
• 漏出液中因含纤维蛋白原少,一般不易凝 固。
• 渗出液因含较多的纤维蛋白原以及细胞核 组织碎解产物,往往会自行凝固或有凝块 出现,但渗出液中如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 解酶时,其将纤维蛋白原降解,也可导致 积液不凝固。
06.浆膜腔液检验

浆膜腔液理学检验physisal examination of serous cavity fluid临床评价:1.浆膜腔通常指胸膜腔(胸腔)、腹膜腔(腹腔)和心包腔等。
在生理条件下,这些浆膜腔分别有少量液体(<5 0m1)在腔内起润滑作用,这些液体由浆膜壁层产生,由脏层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可形成积液,即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
浆膜腔液的检验目的,是根据积液产生的原因、理化特点,将其分为漏出液(transudate)和渗出液(exudate)两大类,同时寻找病因,以助临床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2.浆膜腔液的理学检验通常包括积液的量、颜色、透明度、比密、有无凝块等。
漏出液和渗出液在理学、化学以及显微镜检查方面均有不同之处(表1—9)。
表1—9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1)浆膜腔积液的量:一般随病情、积液部位和抽取的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从数毫升至数千毫升不等。
(2)颜色:1)黄色:一般漏出液为淡黄色,渗出液则颜色较深;2)红色:多为血性,首先应排除穿刺性损伤(穿刺损伤时血液分布不均,继续穿刺时积液渐变清,也可形成小凝块),病理性可见于结核感染、肿瘤、出血性动脉瘤;3)乳酪色:是大量脓细胞存在的表现;4)乳白色,是乳糜性或假性乳糜性积液的特征,前者是胸导管或淋巴管阻塞所致,后者是血浆中乳糜颗粒增加所致;乳糜性积液中的胆固醇低于血清中的胆固醇,而假性乳糜积液中的胆固醇则高于血清中的胆固醇;5)绿色:可为绿脓杆菌感染的结果。
(3)透明度:漏出液常为透明的液体,或轻微混浊;渗出液因含大量细胞或细菌等而有不同程度的混浊;而乳糜性积液更因大量乳糜微粒存在而混浊。
(4)比密:一般有两种测法,即比重计法或硫酸铜比重法(当标本量少时采用)。
漏出液比密多在1.018以下,而渗出液则多在1.018以上。
(5)凝块:漏出液中因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蛋白成份少,故不发生凝固,而渗出液中则可因纤维蛋白原等增多而发生凝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500×106/L
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根据病因而不同
细菌学检查 阴 性
可找到病原菌
不同病因所致渗出液的特点
化脓性
结核性
癌性
外观
脓性
草黄或淡红
草黄或红色
Glu LD 淀粉酶
明显减少 <1.12mmol/L 明显增高,达
血清的30倍
无明显变化
稍减少 <3.30mmol/L 稍增高,为血清 的1.5-2.5倍
二倍体、超三倍体和多倍体为主 流式细胞仪:
(二)化学检查
3. 葡萄糖测定
原理:同血糖测定(邻甲苯胺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含量与血糖相似
渗出液常降低
(二)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液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增高 化脓性 >癌性 > 结核性
淀粉酶:
胰腺疾病增高;胰腺癌可增高
4. 酶活性测定
溶菌酶(LZM):
结核性积液中的LZM含量>30mg/L,明显 高于癌性积液和风湿病性积液
渗出液
A.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等 B.非感染性:
1)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胃液) 2)恶性肿瘤 3)风湿性疾病等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一浆膜腔积液
检验项目
➢ 一般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一)一般检查
颜色 透明度 比重 凝固性
漏出液
淡黄色 清晰透明 小于1.018 不易凝固
等
• 2.透明度:漏出液--清亮,渗出液—混浊
• 3.比重:漏出液<1.018, 渗出液>1.018
• 4.凝固性:漏出液-一般不凝, 渗出液-易凝
检验内容
二.化学检查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 原理: 酸性蛋白+稀酸→沉淀 意义: 漏出液-阴性, 渗出液-阳性 2.蛋白定量:漏出液<25g/L, 渗出液>30g/L 3.葡萄糖测定:漏出液—与血糖相近, 渗出液—较血糖低 4.乳酸测定:乳酸>10mmol/L—细菌感染
渗出液(transudate):为炎症性积液, 血管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多
漏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大:
心衰、缩窄性心包炎、静脉栓塞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重度营养不良等)
C. 淋巴回流受阻:肿瘤压迫、丝虫病等
前两种原因常为多浆膜腔积液,且伴有组 织间液增多引起的水肿
• 漏出液(transudate)形成的主要原因:
•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2)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
•
3)淋巴管阻塞
• 渗出液(exudate)形成的主要原因:
•
1)感染性:化脓性,结核性
•
2)非感染性:外伤,化学性刺激
•
3)肿瘤性
检验内容
一.一般性状
• 1.颜色:漏出液-淡黄,渗出液-深黄、红色
•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癌性>漏出液。当 ADA>40U/L考虑为结核性,而抗结核治疗有 效时,ADA活性随之下降
(二)化学检查
5.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癌胚抗原(CEA)测定:
酶联免疫法,>5ug/L为异常
PCEA/SCEA>1.5,常提示恶性胸腹水 其敏感性93.5%,特异性 93.3%
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化学刺激
外观
淡黄,浆液样 不定,血性,脓性,乳糜样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比重
<1.018
>1.018
凝固
不自凝
能自凝
凝粘蛋白定性 阴 性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无明显变化
与血糖相似
明显增高,达 血清的2.5-30 倍 明显增高
溶菌酶 明显增高
明显增高>30mg/L <10mg/L
病原学 可发现病原菌 可发现抗酸菌 可发现癌细胞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根据浆膜腔积液的原因及性质不 同,积液可分为两大类:
漏出液(exudate):为非炎症性积液, 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少
检验内容
5.酶学检查: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液与血清相近, 渗出液:LD升高 淀粉酶:肺腺癌-明显增高 >300IU/L 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性: >40 U/L,癌性 次之,漏出液最低 溶菌酶(LZM):漏出液:0—5mg/L,与血清之比<1 结核性>30mg/L,与血清之比>1
6.癌胚抗原(CEA)
检验内容
• 三.显微镜检查:
• (一)细胞计数:
•
漏出液<100×106/L 渗出液>500×106/L
• (二)细胞分类:漏出液-间皮细胞,淋巴细胞
•
为主
•
1.中性粒细胞为主:化脓性、结核早期
•
2.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梅毒
•
3.嗜酸细胞为主:过敏性、寄生虫
• (三)细胞学检查:癌细胞
• 细菌学检查:涂片、培养、接种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
浆膜脏层、壁层之间密闭的腔隙。人 体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正常有微量 液体润滑。由壁层浆膜产生,脏层浆膜回 吸收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增多, 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部位分: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
包积液
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
腹水
浆膜腔积液形成原因
5.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铁蛋白(Ft):
胸腹水Ft>500μg/L,疑恶性;>1000μg/L,有 助于恶性胸腹水的诊断,敏感性80%,特异性90%
糖链抗原:
CA15-3↑:常提示乳腺Ca致胸水 CA19-9 ↑:恶性胸水 目前倾向多指标联合检测提高诊断效率
(二)化学检查
6.其它:
胸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恶性胸水中细胞核型常以非整倍体、假
渗出液
黄色或其他颜色 呈不同程度混浊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
(二)化学检查
1.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原理: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
增加,后者又称酸性糖蛋白,在稀醋 酸溶液中析出而产生白色沉淀
临床意义:漏出液(—);渗出液(+)
(二)化学检查
2. 蛋白定量试验
原理:双缩脲法—红色沉淀—光电比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Examination of Serous Membrane Fluid
目的要求
1.了解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2.掌握浆膜腔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2.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3.检查项目 4.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5.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6.诊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