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合集下载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检验技师/士考点:浆膜腔穿刺液细胞计数
人体的浆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液体,据估计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约为10-30毫升,它们在腔内主要起润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

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能有多量液体贮留而形成浆膜腔液这些积液随部位不同而分为胸腔积液腕水、腹腔积液心包腔积液等。

区分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及渗出液两大类,也有人再将乳糜液加列一类。

目前临床迫切要求通过积液检查提供良性或恶性疾患的确切信息。

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方法怀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把全部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

红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与漏液的鉴别意义不大。

文献报告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压中血性者占50-85%.当积液中的红细胞大于0.1×1012/L 时应考虑可能是恶生肿瘤、肺栓塞或创伤所致也要考虑结核病可穿刺损伤的.可能。

红细胞增多时不能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

因积液中沉渣会引进技术起假性雯加功因纤维蛋白存在而堵塞计数小孔。

白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中和漏出液和鉴别有参考价值。

现认为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常不超过100×106/L,如果超过500×106/L多为渗出液,因为这个界限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各作者划分界限有所差异。

结核性与癌性积液中的白细胞通常超过200×106/L.而化脓性积液时往往1000×106/L.。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变态反应和寄生虫所致的渗出液。加外多次反复穿刺刺激、结核性渗出游人 的吸收期、人工气胸、手术后积液、系统性红斑狼疮、间皮瘤等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亦增多。
(4)间皮细胞增多:提示浆膜刺激或受损,该细胞在瑞氏染色后,大小约为15-30μm,圆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核在中心或偏位,多为一个核,也可见两个或多个核者,均眦色,胞质多呈淡蓝色有时有空泡。间皮细 胞在渗出液中中退变,使形态不规则,还有幼稚型间皮细胞,染色色擀较粗糙致密,但核仁不易见到,都应注意 与癌细胞区别。
怀疑恶性肿瘤时可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积液中细胞,作巴氏或H-E染色,如见有多量形态不规则,细 胞胞体大小不等,核偏大并可见核仁及胞质受色较深的细胞应高度重视认真鉴别。必要时用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 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详见脱落细胞检查有关章节。
这是诊断恶性肿瘤有效检查方法之一,阳性率可达75%左右。染色体分析多数为非整倍体,以超过2倍体及多 倍体为主。常伴有特殊形态的染色体,如巨大染色体、微小染色体、有时有染色体断裂、移位、镶嵌现象。
(1)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糖蛋白,当积液中CEA>20μg/L,积液CEA/血清CEA比值>1 时,应高度怀疑为癌性积液。有时强调胸水CEA/血清CEA比值>4.3是恶性病变的一个指标。
(2)甲胎蛋白(AFP):血清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村志物现已肯定。同样腹水中AFP检测结果与血清AFP呈 正相关。检测腹水中AFP>25μg/L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引起的腹水也是有价值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微镜检查
01
细胞计数
02
白细胞分类
03
结晶
04
寄生虫检验
06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引言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腔隙液体的性质和病因。

本文将介绍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之前,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充分同意。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病史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理解病情和判断结果。

在准备设备方面,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 静脉采血器或注射器 - 收集容器 - 消毒药物(如酒精或碘酒) - 消毒棉球 - 注射针头 - 针头盒此外,还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检查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物品准备齐全,并在清洁平整的工作台上放置。

同时,将患者的皮肤消毒药物放在适当的位置。

2.准备患者: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暴露穿刺部位(通常是浆膜腔所在的部位,如腹部或胸部)。

用消毒药物擦拭穿刺部位,以确保无菌环境。

3.穿刺操作:取出一支无菌的注射针头,用手将其上覆盖的保护帽拿下。

然后,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起来。

以30至45度角刺入穿刺部位,并逐渐推进到穿刺腔内。

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可能的并发症。

4.采集样本:当针头进入穿刺腔时,可以逐渐注射无菌盐水或气体,以收集腔隙液体样本。

同时,要注意收集足够数量的样本,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查。

5.结束操作:当样本收集完成后,将注射器从针头上拔出,并立即放入收集容器中。

然后,迅速将针头放入锥型废针容器中,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最后,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和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评估并判断结果。

•在检查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体征,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穿刺角度。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穿刺针头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严格遵守消毒规范,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样本收集后,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并按照实验室要求保存和处理样本。

浆膜腔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浆膜腔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浆膜腔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 检验目的浆膜腔液常规检查对许多疾病及并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2 检测原理一般性状检查采用目测法;李凡它(蛋白)定性试验;细胞学检查采用显微镜手工检查法。

3 性能参数浆膜腔液常规检查是手工试验,目前还没有试验性能指标。

4 标本采集与接收4.1 浆膜腔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

送验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约留取 2 毫升,生化检验留 2 毫升,厌氧菌培养留 1 毫升。

如查结核杆菌则约需 10 毫升。

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除应即时送验及检查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用 EDTA-K2 抗凝,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

加留 1 管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4.2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采集的浆膜腔液标本应尽量避免混入血液。

5 设备和试剂5.1 仪器:复星公司 ACT-2000 超高倍显微镜系统,Sysmex XT-4000i 分析仪。

5.2 试剂:冰醋酸。

5.3 设备:血细胞计数池。

6 容器和添加剂浆膜腔液常规检查试验的容器为消毒的玻璃试管,一般情况下添加剂(可用EDTA 盐抗凝 1:10 抗凝)。

7 操作步骤7.1 检验申请单及标本的审核检察浆膜腔液常规检验申请单标本,审核合格后,对浆膜腔液检验申请单姓名和标本标识进行复查,确认一致后进行检测。

7.2 一般性状检查浆膜腔液的颜色和透明度测量采用目测法。

7.3 李凡它定性试验7.3.1 取冰醋酸 2ml 置于 100ml 量筒内,用滴管滴入浆膜腔液 1~2 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7.3.2 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阳性:有明显白色浑浊或浓絮状沉淀;强阳性:有白色絮状物凝块。

7.4 细胞计数7.4. 1 手工法:对澄清的浆膜腔液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一次性计数板,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细胞数;混浊或带血的浆膜腔液可用细胞稀释液或者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管壁带有冰乙酸的小试管中,混匀后滴入一次性计数板内,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细胞数。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课件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课件

04
确定穿刺部位
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部位, 避开血管、肋骨和炎症部位。
消毒和麻醉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注射 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
进行穿刺
用穿刺针刺入穿刺部位,抽取 浆膜腔积液。
样本处理
将抽取的样本进行初步处理, 如过滤、离心、细胞计数等。
样本处理的常用方法与流程
细胞计数
将样本进行细胞计数,确定细 胞种类和比例。
离心处理
将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上层 血清和下层细胞成分。
细胞涂片
将细胞成分制作成涂片,进行 显微镜检查。
生化分析
对样本进行生化分析,测定各 项生化指标,如蛋白质、糖、 脂肪等。
样本保存与运输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低温保存
将样本保存在4℃的低温 环境下,避免细胞死亡和 细菌繁殖。
快速运输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样本新鲜和 无污染。
06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相关 问题与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预防出血 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损伤血管。
预防气胸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穿破胸膜。
预防复发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和适应症。
来源
浆膜腔穿刺液主要来源于浆膜腔内的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通常由于炎症、 肿瘤、外伤等原因产生,而漏出液则由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原因产生。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01
诊断感染和炎症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可以用于诊断感染和炎症,如结核病、肺炎等。通过
观察细胞计数、分类和细菌培养等指标,有助于确定感染的性质和病原

浆膜腔积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查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里面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和渗出液产生机制和原因
标本的采集
积液标本分别行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腔穿刺采集。

穿刺的适应症:原因不明的积液或伴有积液症状,需要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的患者。

标本的保存
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

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结核菌检查留取10ml。

由于积液容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和自溶等,所以留取标本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形态。

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Na2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

另外还有一份不加入任何抗凝剂,用于检查积液的凝固性。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浆膜腔积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查

5.酸碱度 【参考区间】pH7.40~7.50。 【临床意义】各种积液酸碱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见
表7-23-1。 6.凝固性 【参考区间】不易凝固。 【临床意义】渗出液因含有较多纤维蛋白原和凝
血酶等凝血物质而易于凝固,但当其含有大量纤 维蛋白溶解酶时也可不凝固。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 【检测原理】浆膜腔积液蛋白质检测的方法
(6)其他酶: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检测原理】与脑脊液细胞计数法相同。
【质量保证】①标本必须及时送检,防止浆膜腔积液
凝固或细胞破坏使结果不准确。②标本必须混匀,否则影
响计数结果。③因穿刺损伤引起的血性浆膜腔积液,白细
胞计数结果必须校正。校正公式:
WBC(校正)=WBC(未校正)-
R B C(浆膜腔积液) WB C(血液) RBC(血液)
(2)腺苷脱氨酶(ADA)
【检测原理】采用比色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
【方法学评价】①比色法:适用于血标本和胸膜腔积 液标本的检查。②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但需要较 好的设备,应用有待普及。
【参考区间】0~45U/L。
【临床意义】浆膜腔积液ADA检测主要用于鉴别结
核性与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ADA显著增高,大于40U/L
应考虑为结核性,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诊断的特异性达
99%,优于结核菌素试验、细菌学和活组织检查等方法。
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时ADA下降,故可作为抗结核治疗
效果的观察指标。
(3)淀粉酶(AMY) 【检测原理】与血清及尿液AMY检测方法相同。 【参考区间】0~300U/L。 【临床意义】AMY检测主要用于判断胰源性腹
白质浓度比值大于0.5,多为渗出液。
②心包膜腔积液:蛋白质对鉴别积液的性质意义不大。

临床检验基础:浆膜腔积液检查

临床检验基础:浆膜腔积液检查

二、一般性状检查
(四)凝固性 1.参考区间 不易凝固。 2.临床意义 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由于含有较 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的凝血活酶,可有凝块形 成,但若其中含有纤溶酶时,可不出现凝固。
二、一般性状检查
(五)比重 1.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15,渗出液>1.018。 3.临床意义 积液比重的高低取决于所含溶质的数量及种类。漏出 液中由于含细胞、蛋白质成分少,所以比重<1.015;渗出液中由于 含有较多的细胞和蛋白质,故比重常>1.018。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3.保存和接收 ①妥善保存:标本收到后应及时检查,浆膜腔积 液常规及化学检查必须在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否则应将标本冷藏保 存。如果进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可将标本保存24小时。②注意标 识:采集标本容器的标识与检验申请单一致。 4.标本处理 应按照《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WS/T/2492005)的方法处理实验后的残余标本和所用器械,以免污染环境和 造成室内感染。可将残余标本与1∶50的84消毒液混合消毒12分钟后 倒掉。
5.方法学评价 与脑脊液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三、显微镜检验
(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1.计数方法 (1)直接分类法:细胞计数的同时,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 态,将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间皮细胞)数与多 个核细胞数记录下来,最后用百分比表示。若白细胞< 150×106/L,可不进行分类计数。 (2)染色分类法:若直接分类区分细胞较难时,可将积液离心,取 沉淀进行涂片染色,油镜下分类。此时若有异常细胞,应另行描述 报告。 2.参考区间 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3.临床意义 漏出液一般以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根据 病因、病情不同而变化,积液中有核细胞分类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4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规程

4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规程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规程
一、一般性状检查
记录标本送检量、颜色及透明度,有无凝固物质或沉淀物,可按浆液性、粘液性、黄色透明、脓样浑浊、乳糜样、血样等报告。

二、浆膜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反应)
取100m1量筒,加蒸馏水100m1,滴入冰醋酸0.1ml(pH3—5),充分混匀,静止数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

结果判断
滴下穿刺液后,如见浓厚的白色云雾状沉淀很快地下降,而且形成较长的沉淀物,即Rivalta反应阳性。

如产生白色浑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消失者为阴性反应。

三、细胞学检查
1、细胞总数及有核细胞计数
计数方法基本与脑脊液相同,漏出液中有核细胞数量常在100×106/L以下;渗出液中有核细胞数量较多,常在500×106/L以上。

2、细胞分类
穿刺液应在抽出后立即离心,用沉淀物涂片后以瑞氏染色法进行分类。

必要时制备稍厚涂片,在干燥前放置乙醚乙醇等量混合液中固定30min,用苏木素—伊红(HE)或巴氏法染色查找癌细胞。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

2. B.非感染性:
3.
1)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
胃液)
4.
2)恶性肿瘤
5.
3)风湿性疾病等
6.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一浆膜腔积
检验项目
➢ 一般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一)一般检查
颜色 透明度 比重 凝固性
漏出液
渗出液
淡黄色 黄色或其他颜色
清晰透明 呈不同程度混浊
小于1.018
5.
CA15-3↑:常提示乳腺Ca致胸水
6.
CA19-9 ↑:恶性胸水
(二)化学检查
1. 6.其它:
2.
胸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3.
恶性胸水中细胞核型常以非整倍体
、假
4.
二倍体、超三倍体和多倍体为主
5.
流式细胞仪:
6.
利用FCM对胸水细胞进行DNA定量,
二倍
7.
体细胞多为正常/良性肿瘤细胞,异常二
倍体
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寄生虫
(三)显微镜检查
1.
3. 脱落细胞检查及寄生虫检验:
2.
癌细胞的检出是诊断癌肿的
3.
重要依据(查找肿瘤细胞作HE染色)
(四)细菌学检查
➢ 无菌操作离心沉淀,取沉淀物 ➢ 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查找病原菌 ➢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1. 1.浆液性:
内容
1. 1.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2. 2.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
机理 3. 3.检查项目 4. 4.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5. 5.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6. 6.诊断路径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1. 浆膜腔

浆膜腔穿刺液的检查

浆膜腔穿刺液的检查

查、细菌学检查,需加入抗凝剂。
5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一般性状检查)
鉴别要点 病因 颜色 透明度 漏出液 非炎性积液 淡黄色 透明或微混 渗出液 炎症性、肿瘤性、风湿性、 外伤、化学刺激等 草黄色、红色、乳白色、绿 色、脓性等 多混浊
比重
凝固性
<1.018
不自凝易
>1.018
易自凝
6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化学检查)
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症、
重度可见于恶性肿瘤、
风湿性疾病、外伤、化学刺激等所引起。
区分浆膜腔积液性质对疾病诊断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
4
标本采集: 由医生在相应部位行穿刺术抽取积液
10~20ml,注入4支干燥管,分别进行一般 性状(常规)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 性炎症(如结核或风湿)以淋巴 细胞为主 感染者可找到病原体
细菌检查
8
漏出液:呈黄色、清亮
9
渗出液
10
鉴别要点
粘蛋白定性
漏出液
阴性
渗出液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 30g/L
乳酸脱氢酶(LD) < 200U/L 积液/血清LD比值 < 0.6
> 200U/L ≥0.6
7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显微镜检查)
鉴别要点
有核细胞计数
漏出液
常< 100×106/L
渗出液
常> 5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 胞为主 无细菌发现
浆膜腔穿刺液的检查
1
浆膜腔积液定义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统称 为浆膜腔。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 起润滑作用。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 成为浆膜腔积液(serous member

诊断实验浆膜腔积液检查

诊断实验浆膜腔积液检查

实验十四浆膜腔积液检查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牛鲍氏计数板结构原理及应用。

2.熟悉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方法。

3.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一.牛鲍氏计数板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原因及结构】牛鲍氏计数板即血细胞计数板(图1-1),计数板中央有两个刻度平台(即细胞计数池),每个平台划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长宽各为1mm,其面积为1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mm,故每一大方格的容积为0.1mm3(0.1ul)。

四角的四个大方格等分为16个中方格,作为白细胞计数用(图1-2);中央一大方格用双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16个小方格,作为红细胞计数之用(图1-2,图1-3)。

【实验方法与步骤】直接用微量吸管吸取一滴浆膜腔积液,充入改良牛鲍氏计数板上下两个计数池,静置2-3min后,低倍镜下计数两个计数池的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十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此为浆膜腔积液细胞数/ul,×106即得出每升浆膜腔积液细胞总数。

为了准确计数,对于压在线上的细胞计数可采用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以避免重复或漏数。

见图1-4。

图1-4 细胞计数原则(计数黑点,不计数白点)二.浆膜腔穿刺液一般性状检查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不易采集到。

病理状态下,腔内有多量液体潴留,称为浆膜腔积液。

根据积液产生原因及性质不同将其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大类。

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及淋巴回流受阻。

渗出液为炎性积液,炎性时由于微生物的毒素、组织缺氧以及炎性介质等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及各种细胞成分都能渗出血管壁。

渗出液形成主要原因:①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

②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素、胰液、胆汁和胃液)。

脑脊液与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脑脊液与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查体:T 39.5℃,P 110次/分,R 22次/分, Bp 120/90mmHg,急性热病容,神志清,皮 肤散在少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 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两肺叩清音 ,无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110次/分,律 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颈 强直(++),Brudzinski征(+),Kernig征(+) ,Babinski征(-) 。
化验:血WBC 17.2×109/L,N 86%,L14%。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
(二)诊断依据 1.冬春季节(11月—2-4月)发病(1月15日),所在学校有本病 发生。 2.急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喷射性呕吐,皮肤出血点和脑 膜刺激征。 3.化验血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二、进一步检查: 1.腰穿:测压力、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培 养和涂片)。
淋巴:单核=7:3 ↑≯500×,以淋巴细胞为主
结核性 ≯1000×,中性粒、淋巴及浆细胞同时存在
化脓性 ↑↑1000~20000×,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蛋白质
细胞计数
压力 外观 ———————— 葡萄糖 氯化物 及分类
细菌
(kPa)
定性 定量
(g/L) (mmol/L)
(mmol/L)
0.78-1.76kPa(成人)0.4-1.0 kPa(儿童)
1.颜色改变意义
黄变症
原因
临床意义
? ① 出红血色性:穿刺出H血b破、坏蛛网膜下腔陈或旧脑性室蛛脑出网出血膜血下腔出血
② ③ ④
黄黄乳微(疸色白绿二性:色色者: :的绿W2鉴5B>脓胆6别8(Cu红.杆6增mS要u素T菌om多点B增l/o、IL>高l,/L肺G)S炎)F 链钩球黄端菌疸螺、性旋甲新肝体生型炎病儿链、、溶肝胆球血硬管菌症化梗脑、阻膜、炎

06.浆膜腔液检验

06.浆膜腔液检验

浆膜腔液理学检验physisal examination of serous cavity fluid临床评价:1.浆膜腔通常指胸膜腔(胸腔)、腹膜腔(腹腔)和心包腔等。

在生理条件下,这些浆膜腔分别有少量液体(<5 0m1)在腔内起润滑作用,这些液体由浆膜壁层产生,由脏层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可形成积液,即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

浆膜腔液的检验目的,是根据积液产生的原因、理化特点,将其分为漏出液(transudate)和渗出液(exudate)两大类,同时寻找病因,以助临床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2.浆膜腔液的理学检验通常包括积液的量、颜色、透明度、比密、有无凝块等。

漏出液和渗出液在理学、化学以及显微镜检查方面均有不同之处(表1—9)。

表1—9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1)浆膜腔积液的量:一般随病情、积液部位和抽取的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从数毫升至数千毫升不等。

(2)颜色:1)黄色:一般漏出液为淡黄色,渗出液则颜色较深;2)红色:多为血性,首先应排除穿刺性损伤(穿刺损伤时血液分布不均,继续穿刺时积液渐变清,也可形成小凝块),病理性可见于结核感染、肿瘤、出血性动脉瘤;3)乳酪色:是大量脓细胞存在的表现;4)乳白色,是乳糜性或假性乳糜性积液的特征,前者是胸导管或淋巴管阻塞所致,后者是血浆中乳糜颗粒增加所致;乳糜性积液中的胆固醇低于血清中的胆固醇,而假性乳糜积液中的胆固醇则高于血清中的胆固醇;5)绿色:可为绿脓杆菌感染的结果。

(3)透明度:漏出液常为透明的液体,或轻微混浊;渗出液因含大量细胞或细菌等而有不同程度的混浊;而乳糜性积液更因大量乳糜微粒存在而混浊。

(4)比密:一般有两种测法,即比重计法或硫酸铜比重法(当标本量少时采用)。

漏出液比密多在1.018以下,而渗出液则多在1.018以上。

(5)凝块:漏出液中因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蛋白成份少,故不发生凝固,而渗出液中则可因纤维蛋白原等增多而发生凝固。

诊断学浆膜腔积液检测

诊断学浆膜腔积液检测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Examination of Serous Membrane Fluid
目的要求
1 了解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2 掌握浆膜腔积液的检查项目 3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内容
1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2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3 检查项目 4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5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6 诊断路径
漏出液exudate:为非炎症性积液;大分子物 质及有形成分少
渗出液transudate:为炎症性积液;血管通 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多
漏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1.
A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大:
2.
心衰 缩窄性心包炎 静脉栓塞
3.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4.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 肾病 重度营养不良等
C 淋巴回流受阻:肿瘤压迫 丝虫病等
二倍体 超三倍体和多倍体为主 流式细胞仪:
利用FCM对胸水细胞进行DNA定量;二倍 体细胞多为正常/良性肿瘤细胞;异常二倍体 细胞则为恶性肿瘤
三显微镜检查
1. 1 细胞计数:
2.
漏出液<100×106/L
3.
渗出液>500 ×106/L
三显微镜检查 2 细胞分类:
离心沉淀;瑞氏染色;油镜分类
漏出液:主要为淋巴和间皮细胞 渗出液:各种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不同
中性粒细胞为主:化脓性 结核早期 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 癌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 寄生虫病
三显微镜检查
3 脱落细胞检查及寄生虫检验:
癌细胞的检出是诊断癌肿的 重要依据查找肿瘤细胞作HE染色
四细菌学检查
➢ 无菌操作离心沉淀;取沉淀物 ➢ 涂片作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查找病原菌 ➢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葡萄糖定量——其测定方法与血清葡萄糖定量相同。漏出液葡萄糖含量比血糖稍低些。渗出液 葡萄糖因受细菌或炎症细胞的酵解作用,积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更低, 结核性次之。
5.乳酸——浆膜腔乳酸中含量测定有助于细菌性感染与非感染性的鉴别诊断,当乳酸高达 6mmol/L以上时,应高度提示有细菌感染,尤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的胸水,一般细菌检查又为阴 性时更有价值。类风湿病、充血性心力竭及恶征收肿瘤引起的积液中乳酸含量也可见轻度升高。 6.脂类胆固醇、甘油酯、脂蛋白电泳测定对鉴定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的价值,胆固醇性胸膜炎的 胸农会积液中主要为胆固醇结晶,因此胆固醇含量可高达26mmol/L(1000mg/L)。
酶学检查
酶学检查浆膜腔积液中所含的各种酶有数十种,其 中有诊断价值的有以下几种。 1)乳酸脱氢酶 2)溶菌酶 3)腺苷脱氢酶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 5)淀粉酶 6)碱性磷酸酶 其他(1)铁蛋白 (2)纤维连结蛋白 (3)纤维蛋 白原降解产物 (4)C反应性蛋白
乳酸脱氢酶
• (1)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LD):Light 曾提 出浆膜腔积液中LD>200U/L,积液LD/血清 LD比值>0.6可作为渗透出液的指标,已为 大家所接受。在各类渗液中经化脓性感染 和积液LD活性最高,其次是癌性种液,结 核性略高于正常。LD同功酶测定如 LD3、 LD4、LD5或仅LD5增高可疑为恶性肿瘤。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一、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二、浆膜腔穿刺液的采集和保存 三、一般性状检查 四、化学检查 五、显微镜检查 六、免疫学检查 七、微生物学检查 八、实验室方法评价 九、几种渗出液的鉴别
浆膜腔穿刺液
• 人体的浆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 况下仅有少量液体,据估计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 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约为1030毫升,它们在腔内主要起润滑作用,一般不易 采集到。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能有多量液体贮留而 形成浆膜腔液这些积液随部位不同而分为胸腔积 液、腹腔积液、心包腔积液等。区分积液的性质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按积液的性质 分为漏出液及渗出液两大类,也有人再将乳糜液 加列一类。目前临床迫切要求通过积液检查提供 良性或恶性疾患的确切信息
显微镜检查
• • • • • • 1.细胞计数 2.白细胞分类 3.结晶 4.寄生虫检验 5.细胞学检查 6.染色体检查
细胞计数
• 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方法怀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把全部 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 • 红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与漏液的鉴别意义不大。文献报告恶 性肿瘤引起的积液压中血性者占50-85%。当积液中的红 细胞大于0.1×1012/L时应考虑可能是恶生肿瘤、肺栓塞 或创伤所致也要考虑结核病可穿刺损伤的可能。红细胞增 多时不能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因积液中沉渣会引进技 术起假性雯加功因纤维蛋白存在而堵塞计数小孔。 • 白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中和漏出液和鉴别有参考价值。现认 为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常不超过100×106/L,如果超过 500×106/L多为渗出液,因为这个界限是人为划分的,因 此各作者划分界限有所差异。结核性与癌性积液中的白细 胞通常超过200×106/L。而化脓性积液时往往 1000×106/L。
浆膜腔穿刺液的采集和保存
• 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 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送验标本最好留 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常规及 细胞学检查约留取2毫升,生化检验学留2毫升, 厌氧菌培养留1毫升。如查结核杆菌则约需10毫 升。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 等,除应即时送验及检查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 宜用EDTA· K2抗凝,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 加留1管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化学检查
• 1.PH:PH测定时标本应抽取在肝素化的真空注射器具内,注意与外界空气隔绝。即时送验及时 检查。漏出液PH>7.4;渗出液一般偏低。化脓性感染时积液PH<7.0,同时伴有葡萄糖含量降低。 PH降低还可见于类风湿病、结核、恶性肿瘤、红斑狼疮性胸膜炎。胸水PH在6以下,对诊断食道 破裂有参考价值。 2.粘蛋白试验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的刺激下分泌粘蛋白量夺加。粘蛋白是一训酸性蛋白,等 电点为PH3-5,因此可在稀惭酸中出现白色沉淀。漏出液为阴性;渗出液为阳性,但实际工作中并 不能单靠本试验来漏出液或渗液。 3.蛋白质定量——其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定量相同,一般认为渗出液蛋白质含量大于30g/L,漏出 液常小于25g/l 。蛋白质如为25-30g/L,则难以判明其性质,蛋白电泳时漏出液的α2和γ球蛋白等大 分子蛋白质比例低于血浆,而蛋白质相对较高。但渗出液的蛋白电泳谱与血浆相近似,其中大分子 量蛋白质显著高于漏出液。
溶菌酶
• 2)溶菌酶(lysozyme,Lzm):正常胸腹水:Lzm 含量0-5mg/l ,94%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含量超过 30mg/L,明显的高于癌性积液、结编写组织病。 如果用胸农会积液和血清中溶菌酶比值表示,也 是结核性最高,因此测定胸腔积液中溶菌酶对结 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帮助,连续观察可估计预后。 有报告如同进测定胸腔积液中 Lzm和LD时,发现 结核性两者均升高、心力衰竭引起的漏出液两者 均低,癌性胸腔积液时Lzm低而LD活性高,此种 分离现象是癌性胸腔积液析特点。
渗出液
• 渗出液(exudate)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 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用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管 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甚至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都能通过血管壁而渗出,在渗出过程中,还有各 种细胞成分的渗出。当血管严重受损进,红细胞 也外溢,因此炎性渗出液中含有红细胞也是炎症 反应的象征。渗出液产生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少数 见于非感染病因。如外伤、血液、胆汁、胰液、 胃液等刺激后。此外恶性肿瘤也可引起类似渗出 液的积液。
漏出液
• .漏出液(transusate)为非炎症性积液,其形成常见原 因为: • 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时, 如肾病伴有蛋白大量丢失、重度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 重症贫血,一般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就有出现浆膜腔 积液的可能; • ②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如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栓塞、 肿瘤压迫、充血性心动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 • ③淋巴回流受阻止如淋巴管被血丝虫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肿 瘤所压迫等,这些胸、腹腔积液有或能是乳糜样的; • ④水、钠潴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多,常见于晚期肝硬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等。
淀粉酶
• 5)淀粉酶(amylase,AMY):大多数胰腺 炎患者可胰腺创伤等所致腹腔积液中,淀 粗酶活性可高达血清淀粉酶的数倍至几十 倍,当少当选患者并胸腔积液的时,其淀 粉酶活性往往也升高。当食道破裂时唾液 经食道穿孔处流进胸腔,此时胸腔积液淀 粉酶也升高,动物实验证明食道穿孔2小时 后胸腔积液中淀粉酶就升高,因此检查胸 腔积液中AMY对食道穿也早期诊断也是有 价值的。
腺苷脱氢酶
• (3)腺苷脱氢酶 (adenosinedeaminase,ADA):以红细胞 和T细胞内含量最丰富,尤其与T细胞的当 选量、增殖和分化有关。一般在结核性积 液中ADA活性升高且幅度最大,癌性次之, 漏出液最低。国内提出ADA大于40U/L应考 虑为结核性,当抗结核药物治疗有将近时, 其胸腹炎内ADA也应随之下降,因此也能 作为抗结核治疗效观察指标。
一般性状检查
1.量该项由病室医护人员用量筒测定或将全部由检验人员测其总量。液量可随病情,部位和抽取目的 不同而异,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 2.颜色——多为深浅不同的黄色,可用淡黄色、黄色、深黄色表示。一般漏出液颜色较淡,渗出液体 深。红色多为血性,可用淡红色、红色、及暗红色报告之。可能为结核菌感染、肿瘤出血性疾 病、内脏损伤及穿刺损伤所致淡黄色脓样多系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细胞和细菌存在所致乳白 色如胸导管淋巴管阻塞所致称真性乳糜液,当积液中含量脂肪变性细胞时也呈乳糜样,叫假性 乳糜液,可用脂蛋白电泳、乙醚试验及镜检等加区分。绿色可能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 3.透明度——可根据标本不同情况用清、微浑、浑浊报告。漏出液为清晰透明液体。渗出液常困含大 量细胞、细菌而呈现不同程度混浊。乳糜液因含大量脂肪也呈混浊外观。 4.凝块——漏出液中困含纤维蛋白原少,一般不易凝固。渗出液可因有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以及细 菌、组织裂解产物、往往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胆如中含有纤维蛋白溶酶时可将已形成的纤 维蛋白又溶解,反而可能看不见凝固或凝块。 5.比密——可用比密计或折射仪测定,前者标本用量多,后者仞需数滴。比密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 含量。漏出液的比密一般低于1.015,而渗邮液一般高于1.018。有作者提出浆膜腔积液中比密 与蛋白质关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5摄氏度时比密-1.007)×3430=积液中蛋白质含量 (g/L)。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 • • • • • • • • • • • • • • • • • • 漏出液 原因 非炎症 外观 淡黄 透明度 透明,偶见微混 比密 <1.015 凝固 不凝 粘蛋白试验 阴性 PH >7.4 蛋白质定量 <25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 <0.5 葡萄糖 >3.3mmol/L LD <200U/L 积液LD/血清LD <0.6 细胞总数 常<100×106/L 白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 炎症、肿瘤 不定可为黄色、血色、脓样、乳糜样 多为混浊 >1.018 常自凝 阳性 <6.8 <30g/L <0.5 <3.3mmol/L >200U/L >0.6 常>500×106/L 根据不同病因而异,一般炎症急性期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癌细胞 未找到 可找到癌细胞或异常色体 细菌 未找到 可找到病原菌 常见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炎伴低蛋白血症 细菌感染 、原民性或转移性肿瘤、急性胰 腺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