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退却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探析

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探析

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探析在当代文学中,后现代主义思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潮呢?它对文学艺术有哪些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探析。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概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一个思潮。

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化、哲学、美学等领域中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反叛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过于片面和狭隘,无法全面地反映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和重构、对语言和形式的反思和创新,强调主体性和多样性,质疑现代性的基础,具有反对权威和反叛的精神。

二、后现代主义的纷争尽管后现代主义在当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它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一方面,一些批评家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形式过于零乱和肤浅,不易掌握和理解。

另一方面,它也面临着对现实性和社会责任的责难。

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另外,后现代主义被批评为“反现实主义”,无法真正反映社会生活的艰难现实。

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点是多元化、跨越性和异化性。

它摒弃了传统文学的线性叙事方式,对语言和形式进行了重构。

在传统文学中,故事一般由时间、地点和人物进行构建,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用户感官的体验,采用信号和暗示的方式来传达故事的逻辑。

另外,后现代主义的体裁和形式非常多元化,既有诗歌、小说、戏剧,也有电影、音乐和绘画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倒退的叙事方式以及对现实主义主张的重构对文学艺术表达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为现代主义的文学表达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转变。

四、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追求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自传体和主词材料,直接描写自我的经验和感受。

后现代主义反对以往过度科学化的文学表达,强调个体的体验和情感,这种价值追求让现代文学走上了一条人性化的道路,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是有深远意义的。

五、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对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还对当代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欧美的一股影响广泛的文学思潮,它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

发端与19世纪中叶的唯美主义文学,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出现了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文学艺术流派,如: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等,各个流派之间的更迭迅速,“各领风骚数十天”。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开始出现衰微,并逐渐向后现代主义文学过渡。

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由于流派纷杂众多,整体观念的演变和价值取向是复杂的,但它作为20世纪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总称,在总体上又有它们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普遍体现出对社会和人的绝望,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人在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

当时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

而紧接而来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本就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更加剧了人们心理上的危机感,使得更为敏感的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怀疑,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转而接受非理性主义思潮,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上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认为以往的文化传统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应予摒弃。

这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如:表现主义着力探索现代社会中人的苦恼与焦虑,对文明发展的意义采取怀疑与否定的态度;而未来主义主张扫除一望的一切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他们的作家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明显而又强烈的破坏欲。

表现现代人在荒诞的世界中的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主题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这4个方面表现出来。

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

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

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时代是文学的孕育土壤,而文学思潮则是时代的回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本文将以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段为切入点,探讨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一、古代1. 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思潮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思潮密切相关。

在封建社会中,文学多以赞美君主、颂扬社会秩序为主题,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例如《论语》中的语录成为文人学士的经典范本,影响了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

2. 西方古代文学与宗教思潮西方古代文学也与宗教思潮紧密相连。

中世纪的欧洲文学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作品中常常体现着对神性的崇拜和对信仰的追寻。

例如但丁的《神曲》就是一部典型的宗教文学作品,通过描述地狱、炼狱和天堂,表达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二、现代1. 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前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反对现代文明的机械化和无趣,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和自由性。

例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中,通过自由的叙述方式和对内心的深入剖析,表达对现代社会空虚和浮躁的批判。

2.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它对现实主义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强调语言的多样性和游戏性。

例如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重现》中,通过多重叙述、断裂的时间和空间结构,追求对真实世界的超越和重新建构。

三、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文学思潮和时代背景也在不断演变。

比如,在二战后的现代主义思潮中,人们对战争、人权和科技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而在当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然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

时代为文学提供了灵感和素材,而文学思潮又通过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影响和塑造着时代的观念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时代背景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而文学思潮又受到时代背景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 第一节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 第一节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第一节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

它曾经一度蔚为壮观,大放异彩,后来几经反复、波折,逐渐趋于中落。

具体说来,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激荡澎湃,成绩斐然、盛况空前的阶段。

正如郑伯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所说,“在‘五四’运动以后,浪漫主义的风潮的确有点风靡全国青年的形势,‘狂风暴雨’差不多成了一般青年尚习的口号。

当时簇生的文学团体多少都带有这种倾向。

”这种判断并非夸张之词。

当时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文学社团,除了创造社、浅草社、弥洒社、新月社等外,就连以提倡现实主义著称的文学研究会的一些著名作家,也无不或多或少地显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请看例子:如,冰心,她创作的小诗、散文,饱寓情感,以情取胜,吟唱出了一曲曲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母爱、童真、自然的颂歌。

庐隐,则以非常接近郁达夫的笔调,用书信体、日记体的形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内心的主观情感。

还有许地山,则用别一种笔调,表现了浪漫主义另一方面的特色。

他早期的作品《缀网劳蛛》等充满浓郁的宗教意味,富于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

即使是具有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叶绍钧与王统照,他们早期的创作也仍然流露出较多的主观因素,强调“美”与“爱”,甚至将“美”与“爱”的力量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如王统照的《微笑》。

(分析略)时常在灰色的现实人生上点缀一两点“光明”的理想,同时,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人物内心的镜面去折射社会现实,表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

还有,沅君、王以仁等的创作。

当然,在这一阶段,最能代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自然是作为“异军突起”的创造社。

这个社团中的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成仿吾的评论,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显示了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倾向。

这个基本特征和倾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抒发了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的精神,焕发出昂首天外的英雄主义气度,如郭沫若的《女神》;二是展示了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与苦闷的心灵,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气氛与忧郁情调,如以郁达夫的创作为代表的一大批自我抒情小说。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解释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解释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解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各种新的概念和名词层出不穷。

本文将对一些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进行解释,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代文学的思想和趋势。

一、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其特点是追求创新和突破传统,以及将艺术与现实相结合。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运用非线性叙事、流动的意识流以及多重叙事者等手法,挑战传统的叙事模式和观念。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到灯火阑珊处》等作品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对理性和真实性的怀疑,以及对权威和现代化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断裂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对现实进行颠覆和解构,同时也呈现出对多元化和混杂文化的关注。

托马斯·品钦的《失乐园》和伊恩·麦克尤恩的《残缺的帝国》等作品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

三、后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拓展和补充,强调“事实胜于虚构”。

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注重叙事的真实性和真实世界的反映,常常运用非虚构写作的手法,将真实故事和个人体验进行呈现。

例如,李敬泽的《历史的无意义》和梁文道的《蓝颜色的博物馆》等作品表达了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四、拟小说拟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以真实事物为基础进行想象和创造。

拟小说通常基于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通过创作和改编,对历史进行再现和解读。

这种文学形式常常涉及到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关系,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真实性和虚构性的讨论。

五、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是对传统写实主义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强调对现实的再现和揭示。

新写实主义文学作品以真实世界为基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呈现出真实生活的面貌和人物的形象。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等作品被认为是新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引言近几年来,中国文坛对于思想的不断呼唤,让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百年前的中国文坛,那是一个风云汇集,思想变化万千的年代。

首先是政治与艺术的纠葛,其次是道与器的交会,文学不断寻找属于自身属性的真正文学性的坚韧与执着。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我们一直从双重意义来归纳出其概念。

首先,时间概念:从1917年到1949年;其次,价值归宿(根本属性):中国新文学,在另一方面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换句话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

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思潮,是站在众多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即中国新文学思潮,也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内在的文学思潮系列。

很多时候国内作家与文学理论家们都在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分歧较为明显,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与演变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理性梳理总结,找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供借鉴的东西。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通过史料研究,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起源背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外来思想蜂拥而至,这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传统封建思想对于中国人民的制约,因此综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这场反侵略战争打破了清朝一直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器炸开了中国的大门。

随着中西文学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国内逐渐形成了争相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潮流,出现了一大批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

人们认为,要想改变中国封建落后的现状,就要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

在1898年,一场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件,改良政治教育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维新改革戊戌变法登上历史舞台。

这次戊戌变法的成就在于呼吁解放传统思想,创办学堂与报刊杂志,努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思想;在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对传统封建思想弊端直接揭露并进行猛烈抨击,有效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觉醒,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

现代文学思潮

现代文学思潮

现代文学思潮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文艺作品,它承载着当代社会的变革与人类思想的深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学思潮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文学思潮的特点和影响。

一、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现实主义思潮是20世纪文学的重要思潮之一。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剖析,反映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客观、剖析社会现实为特点,通过呈现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存在的内在规律。

在中国,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主义思潮的代表,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以鲜明的社会批判和揭露的方式,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二、象征主义的艺术追求象征主义思潮在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追求艺术的高度象征性和表现力,通过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内心情感和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

象征主义文学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描绘,作品常常具有深沉、暗示和超越现实的特点。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恶之花》、捷克作家卡夫卡的《变身》等都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无数读者。

三、超现实主义的冲击力超现实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追求对潜意识的探索和超越现实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梦幻、荒诞和离奇的特点,通过错位和融合现实与梦境,挑战传统的逻辑和语言。

西班牙画家达利、法国诗人布列东、美国作家卡夫等都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使人们对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拓展了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四、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文本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它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多元和碎片化的特点闻名,作品中常常融入了科技、大众文化和跨文化的元素。

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多元的叙述和超越传统观念的创新,通过模糊界限和打破框架来创造全新的文学形态。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探究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探究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探究第一部分: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的一种文化运动,涉及许多艺术领域,如文学、艺术、建筑和音乐。

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现代技术和先进思想来追求新的创新和表达形式。

在艺术领域中,现代主义尤其独特。

现代主义艺术强调以实验和个性的形式来表达艺术的精神和真实性。

独特的色彩和形式组合,突破传统的艺术形式,使现代主义成为一场革命性的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艺术家通常关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并试图在他们的作品中探索和展现人们的情感和意识形态。

他们探究人类存在的含义,倡导艺术和文化的自由表达。

在几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中,保罗·高更、皮卡索、杜布菲特、马蒂斯和毕加索等都是其中之一。

第二部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晚期的艺术运动,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后现代主义拓展了现代主义的实验性和个性化,但同时反对现代主义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通常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诸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女权主义、文化身份等议题作为主要探讨内容。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倡导文化多元性,并以摒弃现代主义单一主流文化的思想为基础。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喜欢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强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理解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之中。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致力于反抗任何形式的权威主义,拒绝接受唯一正统文化的存在。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多样性和混乱性的结晶,注重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探讨和批判。

代表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包括安迪·沃霍尔、马塞尔·杜尚、荷尔斯顿和特瑞·贾代亚等。

第三部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尽管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美术领域各自拥有不同的观点和风格,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都认为,现代主义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基础,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前置阶段。

与现代主义艺术家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拒绝接受个体的普遍性和真实性。

相反,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吸取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并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试图揭示真正的自我的本质和当前的社会问题。

现代文学思潮分析

现代文学思潮分析

现代文学思潮分析近代以来,文学思潮的变迁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潮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涌现,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形式。

本文将从现代文学思潮的多样性、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文化认同的探索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现代文学思潮的多样性是当代文学的一大特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文学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学格局。

传统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思潮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传统主义注重传承和继承,强调文学的经典性和传统的美学观念;现实主义则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揭示,呈现出真实而生动的画面;而浪漫主义则追求情感的高涨和个人内心的表达。

这些不同的思潮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满足了读者对于不同文学风格的需求。

然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传统文学思潮提出了挑战。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实的怀疑和对语言的解构,试图打破传统的文学规范和结构。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非线性叙事、碎片化的叙述和模糊的语言边界。

这种新颖的写作方式引发了读者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接受方式的思考。

同时,后现代主义也提出了对于权力、身份和性别等议题的关注,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更多元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探索。

除了思潮的多样性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现代文学也在探索文化认同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认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人们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寻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对于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和文化遗产的探讨。

通过对于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碰撞,文学作品呈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文化形态。

总之,现代文学思潮的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文学思潮的多样性、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文化认同的探索是当代文学的重要特点。

这些思潮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形式,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阅读体验。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文学思潮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为文学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迪。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现代文学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阶段。

从早期的思潮启蒙到现代主义的崛起,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了解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思潮启蒙与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思潮启蒙与新文化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有识之士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发起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和解构。

背离传统文学形式的约束,他们以白话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大胆地探讨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新思想。

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崛起。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探索存在主义的思想和情感。

著名作家徐志摩、郭沫若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文学风貌。

他们运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手法,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三、文革与文学的复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许多作家被迫沉默,文学创作受到严重限制。

然而,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全面的复兴。

一大批新锐作家如余华、莫言等在80年代末期的小说创作中崭露头角。

他们的作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体的命运,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随着90年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开始引起重要的关注与讨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时间线性进行了颠覆与解构,突出了语言游戏和叙事实验。

著名作家王小波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幽默、讽刺和自由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五、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学创作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网络作家骆宾基、六六等人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现代文学潮流从新思潮到后现代主义

现代文学潮流从新思潮到后现代主义

现代文学潮流从新思潮到后现代主义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其特点是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反映现实生活与社会变革。

而现代文学潮流从新思潮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在创新中突破传统文学的局限,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一、新思潮的涌现新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首个重要潮流,产生于20世纪初叶,是一股反对传统文学的势力。

它主张借鉴西方文学观念与形式,推崇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作家们以革命热情和浓厚的文化自觉为内外交融的理论基础,创作了一批不拘一格的文学作品,如闻一多的《边城》、冰心的《雨巷》等。

二、白话文运动的进展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化,白话文运动应运而生。

白话文运动是对文言文的一次颠覆性的挑战,呼吁用通俗易懂的白话书写文学,使文学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

胡适、鲁迅等作家成为白话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他们以小说、杂文等多种形式书写作品,将现实与文学紧密结合,开辟了新的文学领域。

三、抒情主义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是抒情主义的盛行时期,抒情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注重感觉和意象的描绘。

作家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主观感触的纯粹与直观,将社会现实转化为个体内心的世界。

萧红的《呼兰河传》、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凭借鲜明的个性风格吸引了广泛关注。

四、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文学潮流,它颠覆了传统的逻辑、时间和现实观念,以激进的方式对文学进行了批判与再创作。

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特点是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模糊的真实感和语言游戏等。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等作品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与艺术风格。

总结而言,现代文学潮流从新思潮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作家们不断挑战传统、创新形式,以独特的视角和技巧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与态度。

这些潮流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文学形态,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思潮与文化传承。

我们应该重视现代文学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的升华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与文学研究的伦理学转向——兼论后现代思潮退却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与文学研究的伦理学转向——兼论后现代思潮退却的原因
CHEN Ho u — l i a n g ,CHEN Sh i - d o n g
( 1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i c s , J i n a n 2 5 0 0 1 4 ,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 L i n y i U n i v e r s i t y , L i n y i 2 7 6 0 0 0 ,C h i n a )
向 衰 败 。 沉 溺 于彻 底 的 虚 无 主 义 , 对 现 实 问题 越 来 越 丧 失 批 判 性 关切 , 这 是 后 现 代 主 义 终 结 的 内在 原 因 。理 论 大 师 的 相 继 离世 、 伦 理 批 评 的 日渐 崛 围共 同加 速 了后 现 代 主 义 的 终 结
山东 外 语 教 学
S h a n d o n g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J o u r n a l
2 0 1 3 年第 6期( 总第 1 5 7期 )
后现代主义 的终 结与文学研 究的伦 理学转 向
兼论 后现代 思 潮退 却 的原 因
过 程 。 虽然后 现代 主 义不再 是主 导 文化 范式 , 但 其 特有 的创 作手 法和 话语 策略 却被 继承 下 来 , 它们 在 更 具 伦
理 关切 的 当代 文 学 中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 关键 词 ] 后 现 代 主 义 ;终 结 ; 伦 理 批 评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个主要流派,在风格、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究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1.历史背景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和工业化进程的反思,主张以个体的视角和感受来表现作品,强调个体的自我表达、内心体验和精神深度,是一种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方式。

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思潮,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继承。

后现代主义文学把重点放在了语言和叙事结构上,并且强调了对历史、权力、性别、身份和多元文化等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2.特征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在表现的形式和主题上营造出迷离模糊、神秘、压抑的气氛,使用流线型结构、意象和象征手法等来表达内心感受,还注重自我意识的超越和精神的深度。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注重结构和形式的创新,强调游戏和荒诞,通过反讽、讽刺、模仿、重组等手法来呈现出对固有意义和传统价值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是对历史、权力和身份问题的关注和探索,还有对多元文化和异质性的关注。

3.主题现代主义文学所追求的主题是对工业化进程、战争和人类文明繁荣背后的精神虚无感和寂寞感的反思,表现出人类在现代社会的无助和迷惘。

例如,卡夫卡的《城堡》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它表达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城堡式体制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则更多地关注当代生活中的权力、身份和文化多样性问题,这些问题让现代社会的福利体系和政治制度变得愈加复杂。

并且,后现代主义作品中也包含了对现代性的批评和对科技、媒体等现代产物的反思。

托马斯·品钦的《浪漫史》便是一部可以代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它通过自我解构和对人类形成和约束的机制的破解来表现人类自由的最高追求。

4.受众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精神深度,因此,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受众相对比较窄。

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造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一起在中国现代文坛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作为现代文坛萎警i2015年s期总第38z期重要文学潮流的浪漫主义在现代文学的后二十年逐渐从文坛隐退
安 徽 文 学
WENXUE 文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魏 雪
中 国 现 代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从 发 生 到 繁荣 兴 盛 直 到 重 要 文 学 潮 流 的 浪 漫 主义 在 现 代 文 学 的后 二 十 年 逐 这 与 中 国现 代 社 会 特殊 的历 史 环 境 以 逐渐衰落 . 有 着 一个 复 杂 的发 展 演 变 过 程 。 五 四 时期 渐 从 文 坛 隐 退 . 是现代浪 漫主义文学思 潮兴盛 的时期 . 2 O年 代 后 期 及 中 国作 家 对 西 方 浪 漫 主义 的接 受 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 中 国 现 代 作 家 对 西 方 浪 漫 主 义 的 接 受 在 某 种 程 兴 起 以“ 革命 罗 曼 蒂 克 ” 文 学 为 代 表 的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浪 漫 的 思 潮 .抗 战 时 期 是 中 国 现 代 浪 漫 主义 文 学 思 潮 的末 度 上 造 成 了 中 国现 代 浪 漫 主义 的先 天 不 足 。 “ 混 乱 ” 是 现 代 浪 漫 主 义文 学 代 表 社 团新 月 社 的成 员 梁 期 中 国现 代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思潮 从 兴 盛 到 衰 落 的 演 变
会 的作 家 的 创 作 也 出 现 了浪 漫 主 义 的倾 向 。 创 造 社 的 考 察 文 学 问 题 容 易 将 社 会 历 史 转 型期 的 社 会 文 化 思 作 家 创 作 以 郭 沫 若 的诗 歌 、 郁 达 夫 的小 说 、 田 汉 的 戏 潮 和 文 学 思 潮理 解 为 浪 漫 主 义 . 因此 很 多 人 将 五 四 时 浪 漫 的一 代 ” . 很 多人 将 浪 漫 主 义 理 解 为 一 种 剧 以及 成 仿 吾 的 文 艺 评论 作 为 代 表 . 显 示 了五 四时 期 期 成 为 “ 我 们 可 以从 浪 漫 主 义 的代 表 文 学 社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的 主要 特征 。 五 四浪 漫 主 义 文学 主要 表 时 代 的 特 殊 气 氛 现为 两 个 方 面 。 一 方 面 是 以郭 沫 若 的诗 集 《 女神》 为 代 团创 造 社 前 后 期 发 展 情 况 来 看 到 这 一 现 象 的 真 实 存 表 的抒 发 狂 飙 突 进 的 五 四 时代 精 神 的文 学 . 另 一 方 面 在 前 期 的 创 造社 高举 浪 漫 主 义 “ 为艺术而艺术” 的大 随着 社 会 革 命 的 发 展 , 后 期 的 创 造 社 则 转 向 了革 是 以 作 家 郁 达 夫 的 自叙 传抒 情 小 说 作 为 代 表 的展 现 旗 . 无 论是 认 识 评 价 上 的 困 惑还 是 所 受 到 知识 分 子 的苦 闷 、 具 有 浓 郁 的感 伤情 调 和抑 郁 情 绪 的 命 文 学 的倡 导 。 都 显 示 了 中国 作 家对 西 方 浪 漫 主义 文 学 第 二 个 阶段 是 2 O年 代 后 期 兴 起 的 以 “ 革 命 浪 漫 影 响 的 复杂 多 变 .

文学思潮概述

文学思潮概述

文学思潮概述文学思潮是指在某个时期或特定背景下,作家们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倾向和特征。

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人类思想与价值观的变化。

本文将对几个历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潮进行概述,包括古代文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一、古代文学思潮古代文学思潮是指在古代社会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和思想倾向。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希腊的史诗,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以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为主题,展示了古希腊人的勇气和智慧。

而在古罗马时期,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则表现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二、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

在文学方面,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追求形式的创新和自由。

例如,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流变的叙述方式展示了主人公一天的经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美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则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写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生活困境。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发展的一种文化观念,对现代主义的理性性格提出了反思。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通过叙事的碎片化和多样性来反映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模糊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重建时代三部曲》。

这部小说采用多个叙述者的视角,不断穿越不同时间和地点,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个人困境。

四、其他文学思潮除了以上几个典型的文学思潮,还有许多其他思潮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自然主义思潮强调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悲观描写,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的《纳纳》即是典型之作。

而现代派则追求形式上的革新和语言的美感,如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就是一部充满诗意和讽刺的现代派小说。

总结文学思潮的发展是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不同的思潮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文学观念。

从古代文学思潮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每一种思潮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了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和思想议题。

文学思潮演变分析

文学思潮演变分析

文学思潮演变分析文学思潮是指一段时间内,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形成并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风潮和思想潮流。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学思潮的变迁如同一场场风暴,席卷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文学思潮的演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古代文学思潮的演变古代文学思潮的演变通常被划分为多个时期,如古代诗歌的先秦时期、汉魏六朝时期,以及古代散文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等。

在先秦时期,诗歌主要表现为民歌和祭歌,以及一些流传下来的篇章如《诗经》。

之后,在汉魏六朝时期,随着社会变革与思想思潮的碰撞,《赋》成为当时的文学主要形式,而且表现出对自然、爱情和时事等广泛内容的关注。

古代散文则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先后出现了阮籍、嵇康等以及《文选》等文学作品,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近代文学思潮的演变近代文学思潮的演变主要与现代社会的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有关。

在我国,战国末期以来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多个重要思潮和文学流派。

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入了近代化的探索时期,思潮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其中,维新思潮以华盛顿会议等为标志,积极推动中文教育、改革文字和文学风气,开创了新的文学形式和领域。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思潮,则更加激进。

著名的文化人物鲁迅带领一批文学家走上了探索新的道路,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并批判旧文化和旧社会。

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文学作品,对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当代文学思潮的演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中,新时期文学思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外,女性文学、网络文学、短篇小说、极简主义等不同的文学流派也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文学思潮也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例如,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中后期达到鼎盛,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此外,跨文化文学和多元文化主义也在当代文学领域崭露头角。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当代文学是指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作品。

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颠覆,追求边界模糊、多样性和异质性。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倡导试图打破一切传统的框架和规范,对中国当代文学以及文学创作方式产生了激烈的冲击。

它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叙事方式,使得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权威的怀疑和对现实观念的颠覆,促使作家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和独立的思考,使得文学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表达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合点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批判与反传统倾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常常以挑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秩序为主题。

这种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否定紧密相关,两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解构和批判上存在共同点。

2. 叙事技巧与碎片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突破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展示出后现代主义对叙事形式的影响。

这种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呈现出多个视角和多元的观点。

3. 细节描写与现实主义融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注重对现实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与关注。

这一特点与后现代主义对现实的关注和塑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使得作品更加真实,更好地表达了当代社会的特点和个体的体验。

4. 大胆创新与反传统美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对美学传统进行突破,大胆尝试创新。

后现代主义倡导对传统美学的颠覆与反叛,这与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对于传统美学的冲击和改变密切相关。

三、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争议尽管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许多交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20世纪,西方文学迎来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两大文学思潮,这两种文学思潮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就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进行探讨,包括其发展背景、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思和挑战。

它试图通过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对现实主义的理性和客观描写进行颠覆和超越。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包括:1.1 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摒弃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采用碎片化、溢流性的叙述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叙事形式。

1.2 对主观意识的探索: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调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表现,注重对人类存在的深层心理和情感状态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身份等概念的重构和挑战。

1.3 对语言和符号的挑战: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采用象征、隐喻和意象等非直接表达手法,通过对语言和符号的重构和解构,寻求一种更富有内涵和多义性的表达方式。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吴尔夫的《至灵灯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二、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20世纪后半叶,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势加剧,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兴起。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主义的延续和扬弃,体现了对现代生活、语言和文化的全新认识和反思。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包括:2.1 对权威和中心的颠覆: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调实践的多元性和权威的相对性,挑战中心和周边的二元对立,试图打破传统的权力结构和话语体系。

2.2 对历史和现实的异化: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调历史和现实的虚拟性和构造性,以及对它们的再写和解构,试图揭示历史的片面性和现实的虚构性。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比较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比较

一、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它诞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流派?二、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它诞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流派?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异同点有哪些?第一部分——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

一、现代主义诞生的背景在社会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社会主义诞生的影响,因而欧洲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心态。

在科技因素上,受到牛顿力学体系瓦解的影响,动摇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宇宙观。

在文化哲学因素上,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使欧洲知识分子对古典哲学重新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大背景下,欧洲的知识分子很难不去怀疑和否定传统。

二、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欧洲文学有两大传统文学流派,一是现实主义,一是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可以看做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转变后形成的。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是对传统浪漫主义的转变,其代表作有很著名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走向一个极端,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之中。

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转变,其中的代表作有很著名的莫泊桑的《羊脂球》,其文学创作的特点是:a.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

b.描写的繁琐性,醉心于对偶然现象的琐碎的描写。

c.鼓吹无思想性。

提倡要向实验科学家那样纯客观地记录事实,排斥创作的主体性。

自然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是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变的开端。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1.象征主义。

意象派诗歌。

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退却
————————————————————————————————作者:
————————————————————————————————日期:

從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向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退卻
──在瘋狂和自虐中崛起的大陸學院派文學,東方大陸學院派文學的崛起、生成與發展深受西方歐美哲學思潮與文化思潮的影響,當我們以比較的視域把大陸學院派文學現象置放在湧入東方大陸的西方文化思潮背景下進行整體地彙通時,我們可以睹視到:當暮秋的挽幛悲壯地懸揚在20世紀80年代的最後一個時空驛站之際,棲息於高校校園的學院派文學聖徒們落淚了。他們沈重地告別了成熟於80年代的現代主義文學,收攬了擁抱來自于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必須以生命代價所負出的非理性精神亢奮和意志張揚,在沈默的瘋狂和無言的自虐中義無反顧地撲向了後現代主義文學。從此,東方大陸學院派文學在這些文學聖徒們的最新賭博下,以西方“後現代”(Postmodern)式的“元敍事”(Metanarrative)話語表述方式,在東方大陸漢語文化生存的場域下顛覆和消解著結構這個當下社會“文本”的話語權力。評判一切存在價值的聖權和獨佔在他們的沈默和無言中被蔑視了。這無疑是一種超越了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後的最深沈的東方後現代主義式反抗。也正是如此,從80年到90年代的時空跨度中,學院派文學痛苦地走完了從現代主義文學思潮退向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精神磨難歷程。在上個世紀8、90年代正式與非正式出版的大陸學院派文學代表作,正是在這個意義的層面上展覽了學院派文學聖徒們在痛苦的精神蛻變中所沈淪的人格、靈魂和他們隱匿的內心世界。
學院派文學是在8、90年代於東方大陸高校校園文化母體中孤獨出的一脈文學思潮,這脈文學思潮深受西方哲學思潮與文化思潮的影響,學院派文學的創作主體都是咀嚼過高校校園文化的欣樂和苦澀的天之驕子;學院派文學的題材周延了兩個方面,一方面其透視了在校園文化母體中孕育的男女大學生們的文化心理,儘管這種文化心理可能是他們蓄意爲情造境所呈奉的虛假文明和真誠醜陋,另一方面其又涉獵了這些受過校園文化洗禮的文學聖徒們用自已的審美價值標準和道德價值標準讀解、評判校園文化的題材;學院派文學的主題在這些大學生的激情灼燒和精神窒悶中表現出一種深沈而自虐的無主題變奏,因爲,精神的流浪使學院派文學聖徒們迷失了思想膜拜的偶像,他們命中注定要浪迹思想的天涯,他們無法、也不願尋找精神的終極家園歸宿,也正是精神流浪的無所皈依,鑄造了學院派文學聖徒們的思想在無中心散點放射狀態中呈現出的未確定性(Unspecialization),無主題就是這些文學聖徒們在學院派文學作品文本中熱烈擁抱的主題,正如石磊在《我的大學》一詩中道白:“揣著五顔六色的渴望第一次遠遊來到這所城市大學/一大堆日子淹沒在無主題變奏曲中/聽書館一萬個聲音重復著世界人生/你一頭撞碎了薩特弗洛伊德們的喋喋不休。”
在這裏我們首先要給出一個設問,什麽是學院派文學?
這也是當代文學思潮在80年代的終結期遺留給我們的歷史性設問。而對“學院派文學”這個概念的界定及其之所以産生和怎樣生存的理論闡釋,任何一部《中國當代文學史》和《文學理論》教科書都表現出闡釋理論的先天性不足。因爲,學院派文學是被棲息於高校校園的文學聖徒們在東西方文化的話對與融合中作爲反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的文學(現代主義文學和後現代主義文學)推向8、90年代文壇的。它們是以顛覆正統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方法和審美價值爲自我生存的詩意性文化方式。它們的存在就是對教科書的蔑視。
大陸學院派文學作品主要見於以下叢書和文集:
《二十一世紀人叢書》北方文藝出版社1991年出版,共包括《青春的抗爭──當代大陸學院探索散文》、《世紀末的流浪──中國大學生自白》、《再見,20世紀──當代中國大陸學院詩選》和《上升──當代中國大陸新生代散文》四本。《陽光地帶的夢叢書》黃祖民主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出版,共包括《無歌的憩園》、《挽歌與幻象》、《天堂裏的躁動》、《伊甸戀情》和《超越世紀》五本。《90年代校園文化新潮叢書》西馬、老愚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共包括《開放的天空──最新中國校園詩歌選萃》、《親愛的狐狸──最新中國校園散文選萃》、《生命之輕與瓦罐之重──最新中國校園小說選萃》、《膜拜的年齡──最新中國校園隨筆選萃》、《紅蘋果,女性的圍城──中國當代女大學生情愛日記選萃》、《陪我一段路──當代大學生初戀問題自白》、《你好,青鳥!──大學生情侶兩地書》和《無窮的覆蓋──影響我們一生的人和事》8本。《海星星──大學生抒情詩集》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編選出版。《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徐敬亞選編,同濟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這部詩集中大部分作品是學院派文學。《當代大學生詩選》韋雲翔、岑玉珍編,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中國當代校園詩人詩選》馬朝陽編選,北京師範大學五四文學社印(非正式出版)。《學院詩選》于水主編,中國人民大學詩社1986年出版(非正式出版)。《八十年代校園詩人抒情詩選──多夢時節》潘洗塵主編,1986年出版(非正式出版)。《走出荒原》馬朝陽編選,北京師範大學五四文學社1988年出版(非正式出版)。絕大多數學院派文學作品是以油印本或手抄本這種非正式出版物在大陸高校校園傳閱,其中一些精英作品被有識者結集出版,當然還有許多優秀作品沒有被結集出版,這個工程有待於今後努力完成。
這就是我們給出的關於“學院派文學”這一概念的基本界定。
學院派文學的自覺崛起以80年代劉索拉描寫中央音樂學院大學生生活的《你別無選擇》爲歷史界標,其起勢就以生命的非理性衝動顛覆著痛苦于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和尋根文學的理性沈思;因此,學院派文學一崛起於80年代當代文壇,就以現代主義文學的顛狂勢態搖旗呐喊。同時,學院派文學的崛起也宣告了大陸80年代當代文壇現代主義文學走向了主潮。從此,學院派文學在西方歐陸哲學思潮與文化思潮的影響下也開始了它在東方大陸從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向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退卻的痛苦歷程。讓我們的思考先駐足于學院派文學的前奏──學院派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從這裏啓開我們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