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5《天目》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5《辛弃疾词三首》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辛弃疾词三首》辛弃疾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典故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词的含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思想情感。
3.理解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激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正音正字】麾huī炙zhì霹雳pīlì赢yíng蓦mò阑珊lánshān【积累词语】八百里麾下的卢霹雳生前身后名【课文提示】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
20岁时,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
后归南宋,曾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等职。
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他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做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
因此受到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
晚年,情势危急,又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2.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
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有《稼轩长短句》集。
【朗读课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课文分析】这是一首颇受喜爱的小令。
整首词通过“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期与“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愁和强烈愤懑。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作的一首词。
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于是在博山石壁题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中前后片“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春花秋日的闲愁,后者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参考文档】天目袁宏道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天目袁宏道阅读答案篇一:《天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七绝”,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
3、了解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
难点: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2、今天我们学习《天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记录去游览一番天目的景色。
学生可以自由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游历山水的情感。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2、梳理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疏通文意黑板出示:逾、峭、壑、镐、迂、学生标音一词多义:可、鲜通假字:颠、县、直、分词类活用:面古今异义:率边读课文,边查字典,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积累文言词汇,尝试了解简单的文言现象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中,游历天目共计三天幽邃奇古阅读文本要细心,能从文本中找依据(可从不同角度予以点评)2、交流点评圈划点评是阅读中精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品读质疑文中介绍的第七绝和“幽邃奇古”不相吻合,请你根据文中内容,谈谈看法。
(可适当介绍袁宏道的生平和性格)一解:从内容看,第七绝和前文总写的特征“幽邃奇古”不相吻合,因此不妥。
二解:第七绝写土特产,表明作者对天目游历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突出表明他对天目山喜爱的感情,补上这一笔,更添生活情趣,同时也为下文“有出缠结室之想”,“某等亦是一分子”埋下伏笔,从而含蓄表达作者的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
八年级语文天目教案
八年级语文《天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目》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目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有关天目的相关信息。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天目》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目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
(2)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天目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等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请学生谈谈对天目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天目》,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有关天目的相关信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2)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并讲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天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更多关于天目的资料,加深对天目的了解。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天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课件 上海五四制
12、然云变态最不常 13、其观甚奇 14、非山居久者 不能悉其形状
15、高不逾数尺 16、笋味类绍兴破塘 17、由活埋庵寻旧路下 18、数日晴霁甚 19、山僧以为异 20、某亦不敢面誉 21、因大笑而别
一、填空:
1、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是 袁宏道 , 字中郎, 明 代 文学 家。
2、本文与一般游记的表达方式不同,一般游 记常以 时空(游踪)为线索,记叙游览过程中 的 见闻 ,本文却以 简介、评论 为主。
➢记中有趣,趣味盎然。
一、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
字中郎, 代
家。
2、本文与一般游记的表达方式不同,一般游
记常以
为线索,记叙游览过程中的
,本文却以
为主。
二、通假字:
1、由庄至颠
2、虽幽谷县岩
3、一株直万余钱
4、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
5、凡山深辟者多荒凉
三、注释: 1、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 2、可二十余里 3、峭削者鲜迂曲 4、貌古则鲜妍不足 5、以致山高水乏 6、石峻毛枯 7、凡此皆山之病 8、天目盈山皆壑 9、若万匹缟 10、听之若婴儿声 11、尽大地作琉璃海
二、通假字: 1、由庄至颠 2、虽幽谷县岩 3、一株直万余钱
同“巅”,山 顶同“悬”
同“值”
4、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 同“份”,份
5、凡山深辟者多荒凉
额同“僻”,偏
三、注释: 1、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 2、可二十余里 3、峭削者鲜迂曲 4、貌古则鲜妍不足 5、以致山高水乏 6、石峻毛枯 7、凡此皆山之病 8、天目盈山皆壑 9、若万匹缟 10、听之若婴儿声 11、尽大地作琉璃海
通读全文,找到最能体现天目山特点 的一个词语。
最新整理初一语文《天目》教案设计
最新整理初一语文《天目》教案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比喻拟人,调动视觉听觉了解天目特征。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1.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及“幽邃奇古”。
2.难点:字里行间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课文提示1.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
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
2.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
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
公安派的理论核心是“独抒性灵”。
正音正字邃suì 峭qiào 鲜xiǎn 迂yū壑hè 缟gǎo 竦sǒng 逾yú 霁jì积累词语从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①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 颠:同“巅”,山顶。
)②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 县:同“悬”,高悬。
)③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 直:同“值”,价值。
)初学课文1.朗读课文。
2.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用文中的词语作论据)( 从“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可以看出,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天目》教学设计
《天目》教学设计(明)袁宏道第一时【学习目标】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比喻拟人,调动视觉听觉了解天目特征。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及“幽邃奇古”。
2难点:字里行间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文提示】1.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
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
2.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
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
公安派的理论核心是“独抒性灵”。
【正音正字】邃suì峭qià鲜xiǎn 迂ū壑hè缟gǎ竦sǒng 逾ú霁ì【积累词语】从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①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颠:同“巅”,山顶。
)[:zu]②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县:同“悬”,高悬。
)③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直:同“值”,价值。
)【初学文】.朗读文。
2.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用文中的词语作论据)从“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可以看出,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3.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天目山的特征:幽邃奇古。
4.文中正面表达作者对天目山喜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文简析】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富有情趣的。
作者避开对游程和沿途景色的描写,重点归纳天目山与众不同的“七绝”,并且断然写出“大江之南,……无逾此者”,表达了自己对天目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外作业】.完成“学习建议”。
七年级语文《天目》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天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培养热爱生活、关注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2)把握课文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天目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目山的自然风光。
(2)简介作者茅盾,激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查找字典,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1)请学生分享自己认为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天目山的短文。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2.课堂讨论(1)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天目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类的关系。
3.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天目山的导游词。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课堂讨论(1)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科学的探索等。
八年级语文《白洋潮》、《天目》沪教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白洋潮》、《天目》沪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白洋潮》、《天目》【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 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白洋潮景色的壮丽之美。
3 欣赏课文,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景笔法之妙。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比喻写景的方法。
难点:品析课文,学习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壮丽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
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张岱的笔端,去感受那气势宏伟的白洋潮。
(二)作家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他出身仕宦家庭,少年时期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
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
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
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俗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
其著作有《石匮书》、《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三)初读课文,积累词句,理清思路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天目》教案[名师设计]
《天目》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七绝”,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
3、了解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Z§xx§]说明: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但文中的一些词语,涉及到的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因此有必要给学生进行梳理;另外,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引导学生品词读句,从而领悟其描写的佳境。
而中所透露的作者的思想,含而不露,但却很分明的告诉了读者自己的生活态度。
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
难点: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引导学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器官,对“七绝”“幽邃奇古”的特征予以描述,这是本文的重点,正是有了这种溢于言表的喜爱山水的热情,才能自然表现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而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含而不露,体会可能会有难度,所以,它应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中考资源网ZU][:学≈科≈网]、浙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请你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风景名胜,并列举一例说说它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原因。
2、今天我们学习《天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记录去游览一番天目的景色。
学生可以自由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游历山水的情感。
初读文,疏通文意、请学生朗读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2、梳理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疏通文意黑板出示:逾、峭、壑、镐、迂、学生标音一词多义:可、鲜通假字:颠、县、直、分词类活用:面古今异义:率边读文,边查字典,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积累文言词汇,尝试了解简单的文言现象再读文,整体感知思考: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中,游历天目共计三天幽邃奇古阅读文本要细心,能从文本中找依据细读文,圈划点评[:中考资源网]“七绝”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绝,请依据文本内容,适当想象,阐述理由。
5、《天目》(沪教初二语文课件)
自在洒脱
�
天 目
【明】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 袁宏道, 中郎,又字无学, 石公. 袁宏道 无学 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出"独 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提出" 他反对 抒性灵,不拘格套" 在文学上创立了" 抒性灵,不拘格套".在文学上创立了"性灵 说". 他与其兄弟(宗道,中道)创设了"公安 他与其兄弟(宗道,中道)创设了" 他与其兄弟 在小品, 派",在小品,散文的创作上对后世有一定的 影响. 影响.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本文选自
思 考
(1)哪句话点明了作者对天目山的感受? )哪句话点明了作者对天目山的感受?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 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流连忘返,无限向往之情, 表达了作者流连忘返,无限向往之情, 流连忘返 之情 欲与自然融为一体. 欲与自然融为一体.
思 考
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 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 依据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实为两天两夜) 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实为两天两夜) 见"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 宿幻住之次日" 晚宿" 次日" 等词句 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语,神色来看,作者当时的情态如何? 从言语,神色来看,作者当时的情态如何?
天 目
【明】 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 奇古不可言 同"巅",山顶 奇特古朴 二十余里. 可二十余里. 大约 qiào xiǎn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 鲜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 少 yū yán 陡峭 偏僻 迂曲, 貌古则 鲜妍不 迂曲, 貌古则 鲜妍不 足, 骨大则玲珑 曲折 地貌古朴 鲜艳美丽 够 山之骨架 毛枯, 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 以至山高水乏, 毛枯,凡此 极,非常 险峻 草木枯败 皆山之病 皆山之病. 毛病, 毛病,缺陷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六年级上册〔试用版〕第一单元有家真好1、祖父和我〔萧红〕2、凡卡〔契诃夫〕3、*《父与子》漫画选〔奥卜劳恩〕4、散步〔莫怀戚〕5、*妈妈的帐单〔埃德温〕6、离别的礼物〔弗达尔〕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8、花脸〔冯骥才〕9、*口哨〔张海迪〕10、*表哥驾到〔秦文君〕11、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12、两小儿辩日〔《列子》〕第三单元童心是诗13、天上的街市〔郭沫假设〕14、*内陆之夜〔哈瑞马丁松〕15、留住童年〔钱万成〕16、*六月〔傅天琳〕17、我召唤青春的小树林〔邵燕祥〕第四单元志存高远18、清贫〔方志敏〕19、*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20、伟大的发现〔艾芙居里〕21、陋室铭〔刘禹锡〕22、爱莲说〔周敦颐〕第五单元科幻天地23、童话般的太空城〔莫幼群〕24、海底奇光〔儒勒凡尔纳〕25、*门外有敲门声〔杨书森〕26、*他们的乐趣〔艾萨克阿西莫夫〕第六单元动物世界27、松鼠〔布丰〕28、云雀〔儒勒米什莱〕29、*北极熊的故乡〔杨小璋王小松〕31、*藏羚羊跪拜〔王宗仁〕32、*快乐河马的故事〔菲利普赛福〕第七单元读书有味33、图书馆〔泰戈尔〕34、忆读书〔冰心〕35、*美容新术〔张秀亚〕36、*窃读记〔林海音〕37、为学〔彭端淑〕38、熟读精思〔朱熹〕第八单元山水之间39、古诗四首观沧海〔曹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望岳〔杜甫〕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40、*词二首菩萨蛮〔韦庄〕卜算子〔王观〕4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42、*望九华〔王十朋〕第九单元小故事,大智慧43、受宠的象〔克雷洛夫〕44、蚊子和狮子〔伊索〕45、*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冯雪峰〕46、*白兔和月亮〔周国平〕47、露珠和荷叶〔林清玄〕48、*轻松的生活〔外三则〕〔P巴乌姆沃〕49、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六年级下册〔试用版〕一单元春天来了1、春朱自清2、*春风林斤澜3、暖雨岛崎藤村4、花的话宗璞5、*系在风筝线上的……周岩壁6、春之古韵春夜喜雨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江南春杜牧第二单元少年心事7、羚羊木雕张之路8、在那颗星子下舒婷9、*散文诗两篇泰戈尔10、一千张糖纸铁凝11、*为少年轻唱简平12、*诺言班苔莱耶夫第三单元为生命喝彩13、假设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1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15、*难忘的英格丽褒曼16、*百合花开林清玄17、*启示蒋夷牧第四单元唐诗精华〔上〕1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9、黄鹤楼崔颢20、山居秋暝王维21、*过古人庄孟浩然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3、李白诗三首李白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第五单元可爱的生灵24、猫和老鼠〔动画片〕威廉翰纳等25、掠食者:鳄鱼伏击〔科教片〕第六单元生活中的科学26、统筹方法华罗庚27、西墙谢宗玉28、*巨伞下的城市应朝29、*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30、*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吗吴得铎31、数字杂说卞毓麟第七单元风俗世情32、北京的胡同冯雪梅33、*上海的弄堂陈丹燕34、*安塞腰鼓刘成章35、水乡茶居杨羽仪36、和田的维吾尔权鹏飞37、*稀粥南北味张抗抗第八单元先哲智慧38、《论语》八则39、天时不如地利《孟子》40、*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荀子》41、《吕氏春秋》两则42、*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43、*螳螂捕蝉刘向第九单元读一本名著44、花果山拥立美猴王吴承恩45、孙悟空棒打白骨精吴承恩46、*火焰山宝扇灭火焰吴承恩47、*解馋偷食人参果吴承恩七年级上册〔试验本〕第一单元同龄人的故事1、表哥驾到〔秦文君〕2、*顶碗少年〔赵丽宏〕3、我父亲的儿子〔朱丽叶加弗〕4、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5、伤仲永〔王安石〕6、*周处〔《世说新语》〕7、*自述苦学〔白居易〕第二单元逸情雅趣8、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赵鑫珊〕9、画里阴晴〔吴冠中〕10、石头记胜〔端木蕻良〕11、鸟〔梁实秋〕12、踢毽子〔汪曾祺〕13、*难忘的游戏〔陈佳洱〕14、*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周建人〕第三单元故乡情思15、社戏〔鲁迅〕16、滹沱河和我〔牛汉〕17、故乡情〔茹志鹃〕18、*藕与莼菜〔叶圣陶〕19、*故乡的杨梅〔鲁彦〕20、故乡在远方〔张抗抗〕第四单元唐诗精华〔下〕21、杜甫诗三首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22、白居易诗二首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5、*无题〔李商隐〕第五单元报纸,信息的窗口26、消息三则五星红旗再飘珠峰上博昨晚无眠跨国合作拯救中国虎27、通讯两篇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绿轴“滋润”上海城〔倪超英〕28、*多角度报道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消息〕世界选择北京〔通讯〕一百年的倒计时我们终于喊到零〔评论〕第六单元面对逆境29、密室日记〔安妮弗兰克〕30、你是我的辞典〔露丝辛德拉斯基〕31、*孙冶方印象〔邓加荣〕32、生命之线〔乔辛普森〕33、*石缝间的生命〔林希〕3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5、*寒松赋〔李绅〕第七单元技艺超群36、*卖油翁〔欧阳修〕37、核舟记〔魏学洢〕38、口技〔林嗣环〕39、*口技〔蒲松龄〕40、明湖居听书〔刘鹗〕第八单元地球,我们的家园41、*可爱的地球〔鲁斯坎贝尔〕4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43、*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徐刚〕44、*警惕生物入侵〔林森〕45、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涛〕第九单元神话传说46、中国古代神话四则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47、*中国民间传说两则牛郎织女孟姜女48、*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咯琉斯之死七年级下册〔试验本〕第一单元亲近自然1、山中访友〔李汉荣〕2、开花的课桌〔王连明〕3、草虫的村落〔郭枫〕4、芦花〔德富芦花〕5、溪水〔苏雪林〕6、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7、齐白石笔下的可爱世界〔蒋勋〕第二单元两代人心灵对话8、背影〔朱自清〕9、秋天的思念〔史铁生〕10、给傅聪的一封信〔傅雷〕11、“精彩的”和“糟糕的”〔巴得舒尔伯〕12、父与子〔马克汉林〕13、羚羊木雕〔张之路〕14、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第三单元敢为天下先15、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16、悲壮的两小时17、永远执著的美丽〔曲志红〕18、“我看见了我的骨头!”〔唯夫〕19、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汤潜夫〕20、从螺丝钉到生命的奥秘〔沈致远〕第四单元少年诗情21、少年歌〔朱湘〕22、我〔田间〕23、六月〔傅天琳〕24、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邵燕祥〕25、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惠特曼〕26、写给云〔白冰〕27、成长〔吴晟〕28、成熟〔席慕蓉〕29、色彩〔闻一多〕第五单元步入书林30、《爱的教育》译者序言〔夏丐尊〕31、《安徒生童话》前记〔叶君健〕32、《天鹅》序〔叶圣陶〕33、《昆虫记》译本前言〔管筱明〕34、《繁星》《春水》内容提要〔刘忠〕第六单元人贵有精神35、向生命鞠躬〔孙盛起〕36、清塘荷韵〔季羡林〕37、黑色圆舞曲〔野鹰〕38、生命的舞蹈〔楚女〕39、碎思集〔刘墉〕40、为你自己高兴〔刘心武〕第七单元宋词集粹〔上〕41、蝶恋花〔柳永〕42、浣溪沙〔晏殊〕43、采桑子〔欧阳修〕44、苏轼词三首45、卜算子〔李之仪〕46、李清照词二首第八单元动物的启示47、埳井之蛙〔庄子〕48、黔之驴〔柳宗元〕49、黠鼠〔苏轼〕50、猿说〔宋濂〕51、说〔薛瑄〕52、狼〔蒲松龄〕第九单元传奇故事53、初航〔笛福〕54、制陶〔笛福〕55、小人国被俘〔斯威夫特〕56、海战〔斯威夫特〕57、了不起的粉刷工〔马克吐温〕58、猫和止疼药马克吐温八年级上册〔试验本〕第一单元爱在人间1、笑〔冰心〕2、小巷深处〔林莉〕3、晶莹的泪珠〔陈忠实〕4、为我唱首歌吧〔艾德里安〕5、一双新鞋〔埃尔里菲利普〕6、与爱相约〔萨拉米斯伊舍凯舍〕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7、我爱这土地〔艾青〕8、乡愁四韵〔余光中〕9、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钟丽思〕10、最后一课〔都德〕11、夜莺之歌〔皮茨维尔卡〕12、蒙特卡洛的不眠夜〔陈春艳〕第三单元议论纵横13、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14、公输〔《墨子》〕15、庄子钓于濮水〔《庄子》〕16、两小儿辩日〔《列子》〕17、曹刿论战〔《左传》〕18、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第四单元走近鲁迅19、风筝〔鲁迅〕20、故乡〔鲁迅〕21、孔乙己〔鲁迅〕22、诗两首自题小像自嘲23、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24、记忆中的父亲〔周海婴〕25、有的人〔臧克家〕第五单元自然奥秘26、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27、“生物指示”现象〔彤宇〕28、旅鼠之谜〔位梦华〕29、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叶进〕30、海水为什么是蓝的〔邓琮琮〕31、最后的恐龙〔海恩斯〕第六单元宋词集粹〔下〕32、贺新郎〔张元幹〕33、诉衷情〔陆游〕34、西江月〔张孝祥〕35、辛弃疾词三首丑奴儿破阵子青玉案36、点绛唇〔姜夔〕37、浣溪沙〔吴文英〕第七单元风俗世情38、北京的胡同〔冯雪梅〕39、上海的弄堂〔陈丹燕〕40、安塞腰鼓〔刘成章〕41、水乡茶居〔杨羽仪〕42、和田的维吾尔〔权鹏飞〕43、稀粥南北味〔张抗抗〕第八单元戏剧天地44、陈毅市长〔沙叶新〕45、桑树坪纪事〔陈子度杨健朱晓平〕46、开天辟地〔黄亚洲汪天云〕第九单元外国短篇选读47、契诃夫小说两篇小职员之死变色龙48、莫泊桑小说两篇我的叔叔于勒骑马49、欧亨利小说两篇贤人的礼物二十年后八年级下册〔试验本〕第一单元心灵诗语1、短章一束红叶〔沙白〕雨〔雷抒雁〕盼望〔艾青〕故乡〔杨孟芳〕我〔臧克家〕断章〔卞之琳〕2、菜莲曲〔朱湘〕3、西部畅想〔孙德斌〕4、汗血马〔牛汉〕5、仿佛〔泰戈尔〕6、河流〔谷川俊太郎〕第二单元世间百态7、差不多先生传〔胡适〕8、华威先生〔张天翼〕9、竞选州长〔马克吐温〕10、小丑〔屠格涅夫〕11、劳山道士〔蒲松龄〕12、最好的顾客〔亨利特罗亚〕第三单元科技之光1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14、奇异的气象佳景〔林之光〕15、飓风〔迈克尔阿勒比〕16、药物新天地〔高怡生〕17、神通广阔的光导纤维〔叶培大〕18、活板〔沈括〕19、候风地动仪〔范晔〕第四单元历史回响20、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21、在答谢宴会上的祝酒词〔尼克松〕22、诗二首〔毛泽东〕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3、《新青年》宣言〔陈独秀〕24、陈涉世家〔司马迁〕25、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第五单元时间啊,时间26、匆匆〔朱自清〕27、时光隧道〔理查法柯亨〕28、生命的三分之一〔邓拓〕29、两条路〔里克特〕30、时间的价值〔艾哈迈德艾敏〕第六单元山水清音31、北海的早晨〔斯妤〕32、壶口瀑布〔梁衡〕33、自然与色彩〔东山魁夷〕34、白洋潮〔张岱〕35、天目〔袁宏道〕36、小石潭记〔柳宗元〕第七单元生命的沉思37、外婆的手纹〔李汉荣〕38、雁〔石钟山〕39、麻雀〔方刚〕40、我的四季〔张洁〕41、一个人和三个人称〔周国平〕42、生命的暗示〔欧阳斌〕43、生命的追问〔张海迪〕第八单元明清小说选读44、景阳冈武松打虎〔施耐庵〕4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46、曹操煮酒论英雄〔罗贯中〕47、诸葛亮舌战群儒〔罗贯中〕48、严监生疾终正寝〔吴敬梓〕49、范进中举〔吴敬梓〕九年级上册〔试验本〕第一单元走近大师1、我的信念〔玛丽居里〕2、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斯蒂芬茨威格〕3、实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丁肇中〕4、三姐夫沈二哥〔张充和〕5、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陈祖芬〕6、少年爱因斯坦〔王滨等〕第二单元爱情如歌7、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8、我只要一个像你的女儿〔杨绛〕9、致橡树〔舒婷〕10、贤人的礼物〔欧亨利〕11、“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夏洛蒂勃郎特〕第三单元为学有道12、孔孟论学13、勉学〔颜之推〕14、熟读精思〔朱熹〕15、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16、黄生借书说〔袁牧〕17、问说〔刘开〕第四单元面对灾难18、我不是懦夫〔王嘉鹏〕19、请为我的父母祈祷〔〕20、沉船之前〔舒特斯曼〕21、俄罗斯性格〔阿托尔斯泰〕22、真正的英雄〔罗纳德里根〕第五单元散曲小唱23、关汉卿曲二首〔关汉卿〕四块玉别情四块玉闲适24、天净沙秋25、马致远曲二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瞻宫曲叹世26、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王实甫〕27、张养浩曲二首〔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山坡羊潼关心古28、满庭芳渔父词〔乔吉〕29、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张可久〕30、黄莺儿塞上重阳〔薛论道〕31、一半儿金山〔朱彝尊〕第六单元慎思明辨3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33、人生即燃烧〔王蒙〕3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因格〕35、换个角度〔王充闾〕36、“班门弄斧”辩〔牧惠〕第七单元艺术长廊37、千古绝唱《兰亭序》〔沈鸿根〕38、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朱伯雄〕39、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40、晋祠〔梁衡〕41、莫扎特的单簧管,巴赫的双簧管〔肖复兴〕42、观舞记〔冰心〕第八单元亭台楼阁43、冷泉亭记〔白居易〕44、岳阳楼记〔范仲淹〕45、醉翁亭记〔欧阳修〕46、超然台记〔苏轼〕47、松风阁记〔刘基〕48、亭台楼阁诗四首滕王阁〔王勃〕望海楼〔米芾〕登拟岘台〔陆游〕横波亭〔元好问〕第九单元现当代小说选读49、瑞珏之死〔巴金〕50、我们看海去〔林海音〕51、奶奶出嫁〔莫言〕52、一览风物古华九年级下册〔试验本〕第一单元生活文化1、文化眼光〔冯骥才〕2、苏州园林〔叶圣陶〕3、茶趣〔艾煊〕4、〔饰衣裳〕5、周庄水韵〔赵丽宏〕6、王子猷雪夜访戴〔刘义庆〕7、记承天夜游〔苏轼〕第二单元初识人生8、假设我有九条命〔余光中〕9、跨入幸福之门〔拿破仑希尔〕10、红木峡谷〔琳黛〕11、把烦恼写在沙滩上〔周传林〕12、艺术人生〔钱谷融〕13、做一个战士〔巴金〕第三单元诗海拾贝14、纸船〔冰心〕15、《帆》二首帆〔莱蒙托夫〕帆〔江河〕16、爱琴海〔埃利蒂斯〕17、给初升的太阳〔韩东〕18、纪念碑〔普希金〕19、哲理诗一束天真的预示〔布莱克〕爱,先于生命〔狄金森〕锁钥〔席勒〕纪念册上的题诗〔拉马丁〕迷途〔北岛〕第四单元自然揭秘20、蝴蝶的斑斓世界21、蟑螂的A面与B面〔唐了〕22、海洋“死亡地带”〔张楠〕23、自然之道〔布卢门撒尔〕24、灯泡之死〔杨孝文〕25、解读纳米〔白春礼〕第五单元人物故事26、夏衍的魅力〔王蒙〕27、钱钟书先生〔黄永玉〕28、“老顽固”傅雷〔郁风〕29、弘一和尚〔夏丐尊〕30、木兰诗〔《乐府诗集》〕31、巢谷传〔苏辙〕第六单元风云讲坛32、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33、最后一次的讲演〔闻一多〕34、莱特兄弟〔比尔盖茨〕35、科技铺就飞天路〔王永志〕36、创造的世纪〔余秋雨〕第七单元诗文赏析37、辛弃疾的一首农村词〔夏承焘〕38、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吴小如〕39、文中有“画”——《冬天》赏析〔耿光怡〕附:《冬天》〔朱自清〕40、《窗》的艺术辩证法〔朱光盛刘孝焱〕附:《窗》〔泰格特〕41、文话诗话〔15则〕第八单元文苑采英42、唐睢不辱使命〔《战国策》〕4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44、出师表〔诸葛亮〕45、桃花源记〔陶渊明〕46、捕蛇者说〔柳宗元〕47、登泰山记〔姚鼐〕。
七年级语文《天目》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天目》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天目》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天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2、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
展示:v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以昆仲三人为主体的文学流派,它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理论旗帜,向笼罩文坛百年的拟古主义迷雾展开扫荡,掀起一股文学革新之风。
因其三人系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派” 。
v袁中郎是“公安派”中创作数量最丰富成就最高的一位。
他的散文创作成就最显著,有浓郁的特色,占有开一代散文风气的地位。
二、朗读全文,抓住文眼。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优秀的写景散文,能描绘出山水的独特神采。
朗读课文,找到最能体现天目山特点的一个词语。
v幽邃奇古三、分析“七绝”,把握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
游乐之中不乏主体的判断,这是中郎游记的特色之一。
他将天目山的景物特点以“七绝”概之。
请找出是哪七种景物,并以最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七种景物的特点。
v瀑多、石奇、庵精、雷微、云美、树巨、茶笋清香(备注:此环节中同时完成课文朗读和掌握文言词语的教学任务。
)四、解读课文第二段,领会其作用。
第一段提到天目山“幽邃奇古”的特点后,为什么不马上写天目,而是宕开笔墨去写其它的山?v从侧面烘托出天目山迥绝同俦的特征v行文曲折灵动。
“文似看山不喜平”。
(备注:此环节中同时完成课文朗读和掌握文言词语的教学任务。
)五、解读散文叙事部分,领会中郎散文的其它特点。
1、文章末段由描写天目美景转而叙事。
请找找看叙述了几件事情?2、从中你能发现到中郎散文的`什么样的特点?【明确】①不拘泥于对行程的刻板记录和对所见所闻的全面摄取,而侧重于表达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感悟。
八年级语文天目教案
八年级语文《天目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天目山》。
(2)理解课文《天目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天目山》。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结构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的想象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天目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同学们对自然景观有什么看法?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天目山》,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天目山情有独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天目山》中的优美句子。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天目山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天目山,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魅力。
3. 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作者的写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语文天目教案
八年级语文《天目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天目湖》。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目湖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天目湖》。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3)了解天目湖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修辞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成语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目湖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目湖的了解。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天目湖》。
(2)分段落进行背诵练习。
3. 生词与成语学习:(1)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让学生进行实际例句练习。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将课文《天目湖》背诵给家长听。
(2)选择一个成语,写一篇小短文,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与方法(续):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深入解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七、课堂互动与参与:1. 提问与回答:(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情景模拟:(1)模拟天目湖的景点,让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
(2)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成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初二下册语文第六章教案模板参考
初二下册语文第六章教案模板参考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反省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
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文精心预备了这篇初二下册语文第六章教案模板参考,我们一同来阅读吧!
自然景:高柳夹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峦、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鬣、曝沙之鸟、呷浪之鳞人文景:游人
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假定脱笼之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抑郁、焦躁→轻松喜悦→慨叹赞誉
满井所见景物景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杨柳之美麦田之美
人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物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所感: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篇初二下册语文第六章教案模板参考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5《天目》教案上海五四制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比喻拟人,调动视觉听觉了解天目特征.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及“幽邃奇古”.
2. 难点:字里行间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课文提示】
1.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
2.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公安派的理论核心是“独抒性灵”.
【正音正字】
邃suì峭qiào鲜_iǎn迂yū壑hè缟gǎo竦sǒng逾yú霁jì【积累词语】
从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
①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颠:同“巅”,山顶. )
②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县:同“悬”,高悬. )
③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直:同“值”,价值. )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用文中的词语作论据)
从“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可以看出,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3.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
天目山的特征:幽邃奇古.
4.文中正面表达作者对天目山喜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富有情趣的文章.作者避开对游程和沿途景色的描写,重点归纳天目山与众不同的“七绝”,并且断然写出“大江之南,……无逾此者”,表达了自己对天目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袁宏道的生平及其学派.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翻译:天目山幽静深邃奇特古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从(天目山的山脚)双清庄到山顶,大约二十多里.
要点:颠:同巅,山顶. 可:大约.
原文: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翻译:凡是山偏僻的大多荒芜凄凉,陡峭的很少盘旋迂回;形状苍朴就不够新鲜艳丽,骨架磅礴就缺少精巧雅致,以至于山高大就流水贫乏,岩陡峭就树木稀少,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要点:凡:凡是,一般. 鲜:稀少. 骨:骨架. 毛枯:草木枯败. 病:毛病,缺陷.
原文: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翻译:天目山满山都是沟壑峡谷,飞泻的瀑布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这是一绝了.
原文: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翻译:石头的颜色深暗润泽,石头的棱角巧妙精致,石头的小路盘旋迂回,石头的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了.
原文: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翻译:虽然山谷幽深岩石险峻,但寺庙都很精致美妙,这是第三绝了.
要点:县:同悬.
原文: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翻译:我不喜欢听到雷声,而天目山的雷声很小,听到的好像婴儿声音,这是第四绝了.
原文: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翻译:拂晓起来观看云彩,在峭壁的沟壑下,(云彩)洁白纯净得像棉花,飘荡腾越同浪花,整个大地是琉璃五光十色的海洋,各个山顶露出云上如同浮萍,这是第五绝了.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可能完全明白它的形态.
要点:悉:详知.
原文: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翻译:天目山大的树木,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好像伞盖,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上万钱,这是第六绝了.
要点:“围”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但具体是多少,说法不一. 直:同值,价值.
原文: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翻译: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的香味,远远胜过龙井茶;(天目山)竹笋的味道类似绍兴破塘的(竹笋),然而清淡远远胜过它,这是第七绝了.
原文: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翻译:我说长江的南面,修身隐居的地方,没有超过这里的,于是有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要点:修真栖隐:修心悟道,隐居深山. 出缠:出尘,超脱尘世.
原文: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
翻译: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彩,九时之后登上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
要点: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死关:天目山地名,以险峻出名.
原文: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翻译:第二天,从活埋庵找到原来的路下山.几天的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把(它)当作异常的,都下山互相庆贺.
要点:异:反常. 率:都.
原文: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翻译:山寺中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谦卑恭敬地遵守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
原文: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翻译:临近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狭小,不值得贵客观赏,真不知怎么办”.
原文: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翻译:我说:“天目山和我们也有些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赞誉”.于是大笑告别了(天目山).
要点:子分:缘分. 面:当面.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
1.文章第1句有什么作用?
“幽邃奇古”,概括天目山的总特点.“不可言”,极言天目山的奥妙.这句话,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2.第2段的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写一般山的种种弊病与不足. 作用:衬托天目山的完美.
3.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①飞流淙淙,若万匹缟
②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
③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④松形如盖
排比:①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②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
③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对偶:①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
②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4.分别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喻词和类型.
①飞流淙淙,若万匹缟(本体:飞流;喻体:万匹缟;喻词:若.明喻.)
②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本体:雷声;喻体:婴儿声;喻词:若.明喻.)
③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本体:云海;喻体:绵;喻词:如.明喻.)
④奔腾如浪(本体:云海;喻体:浪;喻词:如.明喻.)
⑤尽大地作琉璃海(本体:大地;喻体:琉璃海;喻词:作.暗喻.)
⑥诸山尖出云上若萍(本体:山尖;喻体:萍;喻词:若.明喻.)
⑦松形如盖(本体:松;喻体:盖;喻词:如.明喻.)
5.概括“七绝”内容及其特点.
一绝:水绝;特点:多而壮美.
二绝:石绝;特点:俊秀陡峭.
三绝:庵绝;特点:精致美妙.
四绝:绝雷;特点:轻柔细小.
五绝:云绝;特点:壮观多变.
六绝:树绝;特点:茂盛名贵.
七绝:食物;特点:清香新鲜.
6. 第4段的内容是什么?用“余曰”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内容:简单交代游览的行程. “余曰”是针对自己受到山僧礼待而言的,其作用:表达了对天目山的深厚感情,含蓄地赞美了天目山的绝美,并且回应文章开头的赞语.
7. 为什么偶然游览天目山的作者发现了“七绝”,而久居山中的僧人却说“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
作者具有积极的审美情趣,擅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山水中欣赏美;作者具有敏感的审美眼光,善于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景象中发现美;具有高超的文学造诣,擅长从表面纷繁无序的事物中归纳美.这些,不是凡夫俗子能够做地的.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模仿本文,写一篇紧扣特点、归纳几“绝”的游记.(200字左右)
3.预习《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