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背景本单元主要是围绕角的度量展开,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学习角的度量,初步培养学生对不同角的感知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记录和比较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进行角的度量实践。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直角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图中的这个角是什么角?这个角叫做什么名字?怎么表示这个角呢?”•引导学生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度量角的基本知识。

•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或者其他角度测量工具。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角度测量练习,逐渐提高难度,巩固所学内容。

•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实际角度测量问题。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化知识点。

•指导学生如何巩固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度量展开,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角度量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对于角度量器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反复训练。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设计一些角度量的拓展活动,比如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求解问题,或者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掌握角的度量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共两课时,本课时为第03课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以及学习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角的概念、度量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2.难点:熟练运用量角器,准确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并学会画出相应大小的角。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角和度量角。

2.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示范使用量角器,学生跟随操作,体会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等教具。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角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角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量角器,讲解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

让学生观察量角器,了解其构造,如中心点、0刻度线、度数刻度线等。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角的度量的内容。

具体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度量方法、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度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提高学生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并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角的类型。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类型的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人一份量角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角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角的定义和分类,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特征。

3. 度量练习: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黑板上给出的各种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引导学生发现测量角的方法,巩固度量工具的使用。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角的应用题,如“一个三角形有2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是什么角?”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5.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 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测量下列各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求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2)一个四边形的四个角分别是90°、90°、45°、45°,求这个四边形的类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如何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角的度量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会角的度量方法,并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度量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2.难点:量角器的使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角的大小。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量角,体会量的过程,理解量的结果。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3.课件:角的度量相关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并展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用量角器量出给定角的大小,并记录在纸上。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度量各种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角的度量单位2.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难点:1.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准备:1. 量角器2. 角的度量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度量单位,那么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呢?3. 学生回答: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二、角的度量方法(10分钟)1.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

2.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三、角的度量练习(15分钟)1. 发放角的度量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角的度量应用(10分钟)1. 出示例题:请用量角器测量这个角的度数。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的度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3. 提问:在角的度量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4.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角的度量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角的度量方法”。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单元核心考点梳理人教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单元核心考点梳理人教版(含解析)
第三章《角的度量》 章节总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3.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 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一边。”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典例分析2
【思路引导】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 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完整解答】根据角的度量方法量出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130°、95°.在图上标 出如图:
知识点3: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 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但不可以把角放大。 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度数和是180º。
典例分析3
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并说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什么角.
【思路引导】根据钝角、直角和锐角的含义: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等 于90°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看时刻,根据钟面上 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
4:15
7:00
3:00
锐角
钝角
直角
故答案为:4:15,7:00,3:00,锐角,钝角,直角.
知识点4:角的画法
典例分析1
(2019秋•廉江市期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把这条直线分成( )条射线. A.2 B.3 C.4 【思路引导】根据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并结合题意, 画出即可得出结论. 【完整解答】因为一个点可以把一条直线分成2条射线,所以2个点可以把这条直线分 成4条射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问题段落,因此只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即可。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度量,旨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并认识常见的几种角,能够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难点是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难点是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将研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通过观察、操作研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是角的意义,难点是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包括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复线段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直线、射线和角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学生将填写表格,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端点数、延伸度量等。

最后,学生将认识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回顾画角的步骤。

通过这些研究活动,学生将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作图能力。

本文介绍了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度量知识。

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用“∠”表示,记作∠1.线段、射线、直线是角的组成部分,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计量角的单位,即度,以及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及其度数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平角和周角形成的过程,加深对角度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具:黑板、白板、板书笔、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图形卡片等。

材料:P42——P43教材、P42——P43练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知识点总结复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知识点总结复习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总结复习
二、角(符号:)
1、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各部分名称:一个(),两条();
3、数角: 1 方法:先数出基本角,如左图共有3个基本角;
2 接着,从3开始加,3+2+1=6。

3 数线段的方法同数角的方法一样;
三、角的度量
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

2、量角的步骤
(1)点点重合:将量角器的()与角的()重合;
(2)线边重合:()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读准度数: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程。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整个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度量方法:讲解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不同角度的角,并进行角的比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总复习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总复习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总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概念:度、分、秒的认识和换算。

2. 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角度计算。

3. 角的度量应用:图形角度计算、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概念和度量方法。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度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角的度量概念:度、分、秒的认识和换算1.1 度的认识:介绍1度等于圆周的1/360。

1.2 分的认识: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圆周的1/21600。

1.3 秒的认识:1分等于60秒,1秒等于圆周的1/1296000。

1.4 换算方法:度、分、秒之间的换算。

(2)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角度计算2.1 量角器: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测量角度。

2.2 角度计算:介绍角度计算的公式,学会计算角度。

(3)角的度量应用:图形角度计算、实际问题解决3.1 图形角度计算:介绍图形角度计算的方法,学会计算各种图形的角度。

3.2 实际问题解决: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的度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角的度量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角的度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角的度量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法与学法:教法:演示讲解法学法:观察思考与小组合作教具准备:课件、手电、直尺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小组汇报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四、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五、作业小练习册相关内容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内容】教材P38~39。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与射线,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在经历分析归纳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理解角的含义。

难点:能在认识射线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

(1)自学教材P38~39。

(2)思考: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有什么特点?怎么表示?(3)想一想: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认识线段。

(1)直观认识线段。

课件出示教材P38上面的两幅图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师: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2)观察线段的特点。

师:同学们,大家自己在纸上画几条线段,观察一下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在二年级时对线段已有初步的了解,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3)用字母表示线段。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

3.认识直线。

(1)直观认识直线。

师:大家再看,老师要把这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样?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学情预设】学生能发现这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直的线。

师小结: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2)直线的特点及表示方法。

师: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直线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不能测量出长度。

师介绍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直线AB,直线l。

4.认识射线。

(1)直观认识射线。

师:大家再看,老师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样?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师小结: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角的度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角的度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角的度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度量”主要包括角的度量方法、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的分类。

本单元通过学生对角的认识和度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角的度量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角的概念理解不深;2. 不知道如何使用量角器;3. 对角的分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概念,熟练使用量角器,并加强角的分类的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对角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

2.教学难点:熟练地使用量角器,对角进行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练习本、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量角器,向学生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

讲解并演示如何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初步掌握量角器使用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量角器度量教材中给出的各种角的大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说出角的分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角的大小;2.能够使用量角器等工具来测量角的大小;3.能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度”的概念,掌握度的大小关系;4.能够运用度量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角的度量概念的理解;2.角的度量单位“度”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黑板、粉笔、量角器、角的模型等教学工具;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角的复习与导入(15分钟)•复习上节课角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分类。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角,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2. 角的度量介绍(20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的概念,解释度的大小关系。

•设计角的度量练习,让学生运用量角器测量给定角度。

3. 角的度量练习(2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角度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用度表示角的大小,巩固度量角的概念。

4. 实际问题解决(2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问题。

•强调角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方向、时间等。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布置相关的习题作业,巩固角的度量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度量展开,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了度的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度概念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朇能帮助老师更好地准备和实施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本概念,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建立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2.难点:角的大小比较,以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建立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角,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角的理解。

然后,教师总结角的概念,并引入角的度量。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度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大小,并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角的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角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教案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三课时角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2.掌握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3.能够通过实际物体或图片判断角的分类。

二、教学重点1.角的分类概念的引入。

2.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和区分。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角的分类的准确理解。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角的分类进行判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板书工具和展示图片。

2.学生携带角尺、图形展示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或实际物体,引入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提出不同类型的角。

2. 角的分类1.引入概念:教师解释什么是锐角、直角和钝角,并要求学生举例。

2.学习活动:让学生使用角尺进行实际测量,并分类角。

3.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分类的方法,并示范几个例子。

3. 练习1.学生在试卷上进行角的分类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和解释错误。

2.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加深理解。

4. 拓展1.教师可设计一些角度符合条件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角的分类。

2.学生可以自行寻找身边的实例,进行角的分类练习。

六、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学生可以说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七、作业布置1.布置角的分类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记录不同类型的角。

八、教学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以上即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角的分类方法,提高数学分析和判断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内容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2.角的度量。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4点)三、具体内容1.线段、直线、射线。

有的教材是先讲直线、再讲线段和射线,这里的编排是从学生已有的关于线段的认知经验出发,先讲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再认识直线和射线。

关于线段的编排,先直观呈现拉直的线、绷紧的弦等,再语言描述、最后给出符号表示。

虽然直线和射线的概念比较抽象,还是结合了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体会“无限”“延伸”等特点。

如手电光、汽车灯光、探照灯光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最后,教材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

清楚地呈现了比较的3个维度。

2.角教材从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出发,结合刚刚所学射线特征说明角的含义,既是“角”的概念归纳,又是角的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3.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编排的重点是引出角的单位,因为量角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一个角里包含了多少个角的单位。

也就是角的单位的产生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单位,利用角的单位就介绍了量角的工具一一量角器,从而也说明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为学生在使用量角器量角时,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了帮助。

4.量角。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不但给出了量角的直观图,而且还强调对操作步骤的梳理。

后面“做一做”第1题两个角的开口方向不同,需要依据起始边认读角的度数,是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技能训练;第2题则意在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强化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5.角的分类。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直角,通过测量,让学生发现直角等于90°。

关于“平角”和“周角”的认识,从角的动态定义引出的,有两个优势,一是通过动态的角度就容易看出它们的形成过程,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而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让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二是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度数,也与角的单位是把一个圆周平均分成360份这一定义相呼应。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对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还没有学习过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角的度量方法有一定的好奇心,但也可能因为初次接触量角器而感到困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角的度量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符号表示角的大小,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准确地读出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直观教学法:使用量角器模型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度量过程。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量角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发现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模型、实物图片、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个、180个?(课件依次显示每个整十度角的边,同时显示相对应的度数)。

师: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认识量角器。

(1)师: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

(课件出示量角器的图形),同时,让学生拿出学具“量角器”。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此处重点说明量角器的组成: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90°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

(板书:中心,0°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师:请你指出量角器上1°角的顶点及它的两条边。

10°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20°、100°、180°(课件依次显示每个整十度角的边,同时显示相对应的度数)。

(4)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里所有角的顶点都在哪里?(中心);所有角的一条边都在哪里?这共同的一条边也就是0°刻度线,而另一条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认识几度角(1)课件显示:在量角器上出示30°、150°角让学生读出角的度数。

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30°,另一个却表示150°,(此处可以多出几组这样的度数。

)那么我们在量角器上读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什么?(2)量角器上找出60°,100°,145°的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4、尝试量角的方法师: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请大家用量角器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量出它的角度?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动手量一量,然后,学生汇报结果。

角的度量量角器:中心、0°刻度线、内刻度线和外刻度线。

量角的方法: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边1、角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内容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2.角的度量。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4点)三、具体内容1.线段、直线、射线。

有的教材是先讲直线、再讲线段和射线,这里的编排是从学生已有的关于线段的认知经验出发,先讲线段,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再认识直线和射线。

关于线段的编排,先直观呈现拉直的线、绷紧的弦等,再语言描述、最后给出符号表示。

虽然直线和射线的概念比较抽象,还是结合了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体会“无限”“延伸”等特点。

如手电光、汽车灯光、探照灯光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最后,教材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

清楚地呈现了比较的3个维度。

2.角教材从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出发,结合刚刚所学射线特征说明角的含义,既是“角”的概念归纳,又是角的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3.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编排的重点是引出角的单位,因为量角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一个角里包含了多少个角的单位。

也就是角的单位的产生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单位,利用角的单位就介绍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从而也说明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为学生在使用量角器量角时,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了帮助。

4.量角。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不但给出了量角的直观图,而且还强调对操作步骤的梳理。

后面“做一做”第1题两个角的开口方向不同,需要依据起始边认读角的度数,是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技能训练;第2题则意在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强化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5.角的分类。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直角,通过测量,让学生发现直角等于90°。

关于“平角”和“周角”的认识,从角的动态定义引出的,有两个优势,一是通过动态的角度就容易看出它们的形成过程,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而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让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二是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度数,也与角的单位是把一个圆周平均分成360份这一定义相呼应。

与此同时,对锐角、钝角的认识,同样需要从角的单位出发,利用度数范围来重新定义这两种角。

后面的例5则教学5种角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核心是从度数出发,从大小排序和倍数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6.画角。

与量角一样,教材仍然关注画角的步骤的整理,分三步:第一步,定线;第二步,定点;第三步,连线。

并且,图示与文字对应,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画角技能。

练习五、教学建议1.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恰当定位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已经涉及到“角的认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已经知道的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关系,如关于“线段”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直线、射线的特征认识教学。

只有恰当定位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有新的收获。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方法的适度提炼。

本单元内容的一大特点是操作活动多,也可先让学生尝试,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直观经验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归纳,提炼出一般的操作要点,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

3.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如在理解直线、射线的特性时,“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等,便隐含了极限的思想。

4.强调基本内容的掌握,适度拓展提升。

比如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学习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这是画角的一般方法)之外,可适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尺画一些特定度数的角,比如画30°、45°、60°、90°、120°等。

这样处理已不仅仅停留在画角的层面上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特殊三角形间角的关系。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量一些超过180°的角的度数,拓展对“角”的认识(例如教材第46页第14题)。

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难点: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

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1.认识线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

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 ”、“B ”,这就是线段AB 。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 点和B 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2.认识直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课件显示)提问:直线有端点吗?能量出长度吗?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直线除了用“直线AB ”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

3.认识射线。

把线段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提问:射线有端点吗?有几个?能量出长度吗?用字母怎样表示?(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 表示)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名称 区别 联系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都是直 直的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5.认识角。

(1)我们认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一个点,两条射线。

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注意与小于号“<”区别)记作:∠1 记作:∠2读作:角1 读作:角2(4)运用上面的知识,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

数一数有几个角。

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3.教材“练习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各种线会经常出现;通过画图、对比很快找到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真正理解角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

【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怎样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大,谁的角小?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的?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量角。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出示教材第40页制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绍,并出示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度”以及度的符号。

(板书:1°)(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2.教学例1。

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个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所对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看准刻度,记在旁边。

怎样看刻度,你有什么好办法?(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1)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2)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3)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发现了什么?(4)在教材上把左边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越大,角越大。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图中的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点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同学重新测量一次。

3.教材“练习七”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4.教材“练习七”第3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5.教材“练习七”第4题。

(1)量出图中4个角的度数,并记下来。

(2)∠1与∠3有什么关系?∠2与∠4呢?(3)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动手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角的大小的实质问题,培养认真、细致和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也激发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3课时角的分类【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

【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各种角的意义。

难点:区分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组织学生在作业本上量一量,标明每个角的度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