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案例——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共23页
上海市五角场_江湾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_熊培茵
![上海市五角场_江湾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_熊培茵](https://img.taocdn.com/s3/m/1c715735dd36a32d737581e6.png)
市的 住宅 区与 文教 区打 下坚 实 的基 础。
2.潜在的功能优势 五角场 —江湾市级副中心地处杨 浦区 、宝山区 、虹口区的接壤处 , 依托 三区的 200 多万城市人口 (约占市区 人口的 1/ 4 ), 具有充 分的中心功能 发展条件 。
(2 )建筑高度和轮廓 :以五角场环 岛地区为副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群 , 高 度在 80 ~ 150 米左右 , 沿淞沪路经体 育文化区江湾机场的商务办公园区逐 渐跌落 , 与功能区的开发程度 、开发次 序相适应 , 并预示了一种城市开发由 工业化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到注意生态
环境 、信息科技城市开发的过程 。
体交通网络 。 作者工作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规 划土地管理局
附录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开发
的规划设计构思
大野秀敏 刘弘 编译
一 、规划的目标与构思 在五角场的规划设计中 , 提出了 以下五个目标 : 1.先 进性 与国 际 性 ———从 整个 亚洲看五角场 ·创造出吸引投资意愿的魅力 ·具备国际竞争性 ·作为将来中国城市更新的模范 2.独 特性 与存 在 感 ———从 整个 上海来看五角场 ·作为上海新的副中心所具备的 魅力与特色 ·合理分担江湾地区的功能 , 形 成有机的连接 3.弹 性的 规划 ——— 顺 应未 来发 展 ,具备弹性的限制规定 4.综 合性 的土 地 使用 ——— 具竞 争韧性的土地使用构造 ·多功能的综合与多种规模的共 存 5.舒 适城 市生 活 的舞 台 ———诱 发城市魅力的空间构成 ·市民可以安全自由地散步 、 购 物 、休息的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 ·为习惯享受街道生活的上海市 民 , 提供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街道空 间 ·运用高度综合性的开发 , 创造 城市的魅力
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
![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526db0dcc175527072208e4.png)
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摘要)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摘要)第一部分关于城区布局规划一、城区性质杨浦区为上海市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区,“安居乐业”应成为杨浦的基本城市功能;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大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科技教育和都市型产业应成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区域现状和发展趋势,杨浦应依托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城区功能为主线,以科技教育和都市型产业为基础,以居住服务为主导,积极推进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综合功能的战略性调整。
二、城区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6 0.61平方公里(包括新江湾城地区8.6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5.08平方公里,占8. 38%。
人口规模。
现状城区常住人口12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8万人。
2005年,常住人口为128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为112万人左右;2020年,常住人口为146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为124万人左右。
三、城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杨浦区建成城市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市中心城区之一;形成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多层次、网络状、组团式的城区布局框架;形成城区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科教事业发达的“安居乐业”新型城区。
四、城区布局结构形成“一中心、一发展带、两轴线、五功能区”的多层次、网络状、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中心。
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
上海市四个市级副中心之一,面积为2.18平方公里,分解上海市中央商务区的公共活动功能,主要服务于上海市东北地区,既集金融、信息、购物、文化、体育、休闲和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又具有科技服务和娱乐休闲的独特功能。
一发展带。
滨江复兴岛发展带。
西起大连路,东至复兴岛,北依杨树浦路,南临黄浦江。
总用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其中复兴岛为1.44平方公里;岸线全长8公里,其中复兴岛岸线长3.42公里。
规划形成高标准、低密度的居住生活亲水区域、城市绿肺和休闲、旅游、娱乐空间,为杨浦区构筑二十一世纪城市新形象的门户。
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园区案例
![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园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15fde11eb91a37f1115ce0.png)
聚在周边,现代设计、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教育服务等产业保持年均30%以上的快速发展,;
运营主体:由杨浦区政府联合香港瑞安房地产集团建设,投资规模100亿元,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22Leabharlann 海创智天地围绕科排技版产对业的齐项用目,需完求稿,请配到置视合图理-的幻休灯闲片功模能板及里空删间组除合
排
版
三大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互为补充
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园区
排
排
版
版
对
对
齐
齐
用
用
,
,
完
完
稿
稿
请
请
删
删
除
除
11
上海创智天地
排
排
版
版
对
对
齐
齐
用
用
,
,
完
完
稿
稿
请
请
删
删
除
除
【概况】
区位: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地区,为上海市的大学密集区域,南邻五角场,北靠三门路,东联江湾体育场,西靠上海财经大学,园区
规划占地1258亩;
现状:集聚了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10个专业化科技园区、建成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孵化器,3500多家头脑型、创业型中小科技企业集
44
上海创智天地&配套服务区
配套服务区:集运动健身、美食餐饮、休闲商业为一体
江湾体育场与下沉商业广场
排
排
版
版
对
对
齐
齐 用
Entertainment
城市休闲:江湾体育场
, ✓江湾体育场:嵌入园区办公区内,开
完 放式的城市休闲场地,为园区注入外部 活力;
城市规划案例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
![城市规划案例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https://img.taocdn.com/s3/m/d9faf6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3.png)
城市规划案例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是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城市规划案例。
江湾五角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曾经是上海市为数不多的工业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通过城市规划和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市新的商贸、文化和居住中心。
江湾五角场的城市规划在2000年开始,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建成。
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将江湾五角场打造成为一个以商业和文化为主导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注重提升居住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商业方面,江湾五角场已经建成了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和高层写字楼,成为上海市的购物和商务中心之一、其中五角场商业街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之一,保留了历史建筑的风格,同时结合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商家。
另外,规划中还注重了绿色环保,建设了多个公园和绿地,提供给市民和游客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文化方面,江湾五角场也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角场历史文化风景区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如五角场图书馆、江湾体育馆等,这些建筑不仅本身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上海市的历史记忆。
此外,规划中还建设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街区等,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居住环境方面,江湾五角场注重提升住宅区的品质和便利性。
规划中建设了多个高品质的住宅小区,注重绿景和人居环境的打造。
此外,规划中也考虑到交通便利性的问题,建设了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总的来说,江湾五角场的城市规划案例成功地将一个工业基地转变为商业、文化和居住中心。
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高品质的商业和住宅区,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江湾五角场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区。
随着城市规划继续发展,江湾五角场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生活、工作和旅游。
解析江湾五角场地区地下空间的规划要点
![解析江湾五角场地区地下空间的规划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832f272af90242a895e59d.png)
册城市规划 师, 从事城市规划 、 建设工作 。
定性好 、 隔绝外界 噪声 , 不受外界气候和环境条件
维普资讯
20 年 9 06 月第 5 期
地下换乘 ,地下 步行通道与东京站 和八重 洲地下 街相连接 ,使站前广场和主要街道上交通 井然有 序, 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 五角场环岛地 区多年来始终被交通 与商业 的 矛盾所 困惑 。该 区域规划功能为城市副 中心的商 业 商务 区 ,竣 工在 即的商 办楼建 筑面积达 5 0万
维普资讯
18 科技研究 5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0 年 9 06 月第 5 期
解析 江湾五 角场地 区地 下 空 问 的规 划要 点
牟
摘
娟
( 杨浦 区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开发建设办公室 , 市 20 3 ) 上海 0 4 3
要 : 文介 绍 了江 湾五角 场地 区地 下 空 间的建 设规 模及 规 划要 点 , 体分 析 了地 下 空 间开发 的核 心功 能 、 该 具 塑造 地 下 空
看 出其在城市交通 中的作用 。地 下街 主要 建在车 站前广场或城 市 中心区较宽 阔的主干道 ,这些位
收稿 日期 :0 6 0 一 7 2 0 — 7 l 作者简介 : 牟娟 (9 9 , , 16 一)女 山东潍坊 人 , 硕士 , 工程师 , 国注 全
2 塑 造地下 空 间 良好 的 内部环境
2塑造地下空间良好的内部环境完全处于地下环境的大规模地下空间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方面有许多有利因素如热稳定性好隔绝外界噪声不受外界气候和环境条件万方数据2006年9月第5期城市道桥与防洪科技研究159图1五角场地区地下步行系统示意图表1五角场两站一区间地下空间面积分配表的水之广场利用喷水和灯光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形成两条人工彩虹绚丽多姿与地下街名称相呼应成为该地下街的重要标志除吸引顾客围坐欣赏外慕名专门来观赏的亦大有人在无形中对地下街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海五角场商圈市调报告
![上海五角场商圈市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83155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f.png)
以环岛为核心,呈一圈五线的星状布局,中心商业区与五条特色主题商业街组成; 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文化、教育、休闲、展示等于一体,为市级商业中心;
区域规划面积为0.96平方公里,商业面积约55万平方米。
交
通
轨道交通10号线将在今年10月份竣工通车(最迟也在2010 年),将设置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三门路站三个站点, 届时三站点间地下步行系统全打通,大大提升便捷性。
楼层
业态
品牌
F1.F2
百货
H&M等大型零售商已进驻装修
F3 家居、教育培训、 HOLA特力屋等 SPA
F4
餐饮
复茂龙虾、梧桐小镇、港丽餐
厅、韩林碳烧、敦煌小亭、豆
捞坊、萨利亚等
F5
餐饮、娱乐 正装修
F6 特力集团办公场 所
项目概况 整体定位 规划设计 业态配比
城中城
城中城整体平面图
地下一层城中城总面积约45000平米,万达自主招商管理。业态主要 有美食餐饮、服饰、电子数码、电玩娱乐、美容美发、个人护理等。
小
结
业态 购物(服饰、珠 餐饮(包括 宝、日常家居等) 食品零售)
比例
65%
20%
休闲娱乐 8%
数码电器 2%
文化教育 2%
其他 3%
万达广场作为地产巨头万达在上海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运用“订单地产”模式,沃尔玛国际
业 大型连锁超市、巴黎春天百货、万达国际影城、特力时尚汇、新华书城、上海黄金珠宝城、上海第 态 一食品商店、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大型量贩式歌城等九家主力店分别涵盖了餐饮、购物、
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同时,4.5万平米的万达城中城对一站式购物中心作了业态整合、补充, 国际连锁餐饮、特色美食、服装服饰等众多业态共赢。
五角场某项目设计任务书(合生创展)
![五角场某项目设计任务书(合生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d3462b765ce050876321348.png)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概括2.项目定位3.设计理念4.背景简介5.目标市场定位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2.用地性质、现状、市政条件3.设计要求第三章设计原则第四章总体规划要求1.总体规划总则2.总体规划细则3.基地出入口及建筑出入口4.交通组织5.停车设计6.地基处理7.其它第五章建筑设计要求1.甲级写字楼2.五星级酒店3.商业综合体4.地下部分第六章结构、机电系统设计要求1.无障碍设施2.结构系统3.楼内交通4.采暖通风和空调5.设备系统和注意事项6.管道和排水设备7.电力供应8.防雷和接地系统9.安保系统10.防火安全措施11.通讯设备12.智能写字楼设计13.公共设施部分14.项目经济成本要求第七章设计成果要求1.规划设计及概念设计阶段2.方案阶段3.初步设计阶段4.有关阶段的论证报告5.施工图设计阶段6.设计文件提交成果深度要求7.规划设计成果的提交形式8.各设计阶段提供图纸时间第一章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合生广场(暂定名)2)开发商: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3)基地位置:基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核心商业区东南端,位于翔殷路(中环线)以南、黄兴路以东、安波路以北、国定东路以西。
4)交通状况:基地西北侧为五角场环岛,人流通过彩蛋下沉广场可到达基地(已预留通道)。
基地北侧为翔殷路中环高架,在靠近基地附近有高架出口到达地面。
未来地铁10号线,将从附近穿过。
5)区位分析: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其规划目标为分解上海市中央商务区的公共服务功能,承担上海东北部地区城市综合功能。
随着未来江湾-五角场地区大体量综合化、现代化商业设施和公共交通枢纽中心规划新建,将成为未来“知识杨浦”的标志性地区,成为现代商业业态齐全、综合功能积聚、科技创新同时都明显的上海市东北部地区最大的商业商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
2.项目定位“集5A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地产”1)定位:●本项目定位为超高层的国际5A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
五角场的变迁
![五角场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15978fd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7.png)
五角场的变迁1926年新开辟的江湾五角场“五角场”的诞生,源于上海市政府所实施的“大上海计划”。
1929年7月,经上海市政府第123次市政会议决定,正式推出“大上海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即绕开租界和旧市中心,在上海的东北部建造一个“新上海”。
计划划定以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以及周南十图、衣五图以西大约7000亩左右的土地,作为新市中心的区域,选择该区域的理由主要有四点:“该处地势适中,四周有宝山城、胡家庄、大场、真如、闸北、租界,及浦东等地环拱,隐然有控制全市之势;划为市中心区域,可称名实相符,一也。
淞沪相隔仅十余公里,该处介于其间,将来向南北两方逐渐推展,联接两地而打成一片,枢纽全市之形势,可期早日实现,二也。
该处地势平坦,村落稀少,可收平地建设之功,而无改造旧市区之烦,费用省而收效易,三也。
该地东临黄浦,南近租界,水陆交通,均极便利,即在新商港、铁路未建设以前,亦可期相当发展,四也。
由上观之,为适应将来之需要,与建设之上之便利计,以该区域最为适宜,殊属毫无可疑者矣。
”“五角场”位于新市中心的核心区域的西南侧,是新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汇聚之地。
不仅是通往闸北、浦东等地区的交通要道,更是通往旧上海市中心的必经之路。
《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图》1930年《上海市中心区域鸟瞰图》1930年“五角场”这一名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就已经出现了。
随着新市中心区域的其美路(今四平路)、黄兴路、淞沪路的修建完成,加上已有的东西翔殷路(今邯郸路、翔殷路),五条道路汇聚于同一中心。
从上空俯视,这五条路犹如伸出的五只触角,呈放射状铺向四面八方,而得名“五角场”:“市中心位于上海之北,毗连虬江码头,战前大上海计划该区路幅纵横,交通繁复自不待言,已修成之主要干路计有:东西翔殷路,其美路,黄兴路,淞沪路,三民路,五权路,军工路等,尤以东西翔殷路,其美路,黄兴路,淞沪路五路,齐集一点,名为‘五角场’。
”抗日战争中受损的市政府江湾新厦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大上海计划”随之搁浅,五角场的地位也一度衰落。
上海市15个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案例分享
![上海市15个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208a7cc4afe04a1b071de60.png)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MISSING IMAGE: , ]浦东新区临港口袋公园改造临港口袋公园是指临港家园服务站和绿化休闲广场,位于临港古棕路555弄120号。
该项目是临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位于试点区11个汇水分区的6号汇水分区。
为解决公园积水、漏水、渗水性不佳、景观单一和康体活动设施缺乏等问题,并达到年径流量控制率80%,以及年径流污染控制率50%的目标,临港口袋公园运用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人工表流湿地四大海绵设施进行改造。
[MISSING IMAGE: , ]海绵化改造作用使临港口袋公园具备了净,蓄、滞、排等海绵功能,做到“小雨不湿鞋”。
[MISSING IMAGE: , ]黄浦区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改造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黄浦江西岸,原2010年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世博会后最集中保留上海世博会原貌的区域,为解决绿化不足、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暴雨期积水等问题,园区室外总体景观进行了海绵化的改造。
充分利用世博会时已建成活水公园,增加更多的高渗透性绿地,并用科技手段智能化运行措施和后评估管理,对区域降雨量、雨水收集量、综合利用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自主分析。
建成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成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全场地雨水收集、北区雨水收集净化等目标。
被利用起来的活水公园也成为了周边居民、公司白领休闲小憩的“城市亲水客厅”。
[MISSING IMAGE: , ]静安区道路海绵化改造静安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对城市道路进行了海绵化改造,道路包括:汾西路、闻喜路(阳曲-平顺)、高平路(永和-晋城)、襄阳北路(长乐-巨鹿)、铜仁路(南京-北京)、共和新路和平顺路。
项目进行了车行道翻挖新建、雨水连管翻排、铺设透水砖等几项改造措施。
人行道进行海绵化改造后,路面水渗透变快,小雨时几乎看不到水痕,中到大雨也几乎不会产生积水。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https://img.taocdn.com/s3/m/b09dae98cf84b9d529ea7a5d.png)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2011-10-23 07:09:39)上海市域2030年远期的整体布局。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主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覆盖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的主体部分,加上江湾五角场、大场、张江科学城、召稼楼、莘庄七宝、真如桃浦地区等六个城市副中心所涵盖的直接影响区。
同时,根据不与省市边界过度接触和与北京对齐的惯例,不把白鹤地区与川沙以南地区、浦东机场周边划入主城区。
三个辅助城区(即内部不能实现自体循环,主要是与主城区采取生态屏障隔离开的、采取组团化城市向乡村形态过渡区域):青浦辅城区,北起吴淞江,东至绕城高速西段,南起沪湖客运专线及练塘、金泽地区上海湖区规划线南侧,西至省市边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空港辅城区,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大海、北至迎宾大道、南至大治河,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涨滩因素);宝山北部辅城区,即翔浏公路以东、长江口以西、省市边界以南、绕城高速北段以北的三个镇和宝钢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个支撑性的重点新城:南汇、松江、嘉定。
南汇新城除了东海湖工程区域向东不断拓展以外,向西拓展到海港综合开发区西侧的洪庙附近,向北包括大团地区,拓展到大治河一线,远期约450平方公里以上;嘉定新城向西、向北与昆山太仓两地连为一体,面积在280平方公里;松江新城向南拓展到黄浦江,西南的新浜和石湖荡地区与上海湖区联动发展,面积在300平方公里左右。
上海杨浦区 江湾-五角场的前世今生
![上海杨浦区 江湾-五角场的前世今生](https://img.taocdn.com/s3/m/dc3622bdce2f0066f533229c.png)
一 、 五 角场 的 “前世 ” 杨 浦 江 湾 一五 角 场 板 块 地 处 上 海 东 北 部 ,它 是 上 海 四 大 城 市 副 中 心 之 一 , 南 部 位 置 为 上 海 十 大 商 业 中 心 之 一 。 其 中 心 五 角 场 一 般 是 指 由 国 定 路 、 政 立 路 、 国和 路 围成 的 约 3平 方 公 里 多 的环 形 地 区 ,以 邯 郸 路 、 四平 路 、黄 兴 路 、 翔 殷 路 、 淞 沪 路 五 条 发 散 型 的 主 干 道 在 这 里交 会 而 得 名 。 五 角 场 的 发 展 较 晚 , 但 在 规 划 起 点 上 要 高 于 上 海 市 另 一 副 中 心 徐 家 汇 。 与 徐 家 汇 不 同 的 是 ,五 角 场 并 不 是 单 一 的 大 上 海 商 业 副 中 心 ,而 是 和 复 旦 、 同 济 等 高 校 相 结 合 ,形 成 校 区 、 知 识 产 业 园 区 (在 学 校 基 础 上 升 级 )、 现 代 生 活 区和 商 业 区 融 为一 体 ,相 互 呼 应 发 展 的综 合 模 式 化 城 市 副 中 心 。 随 着 现 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商 业 设 施 、 交 通 、 大 学 、 生 态 的 不 断 发 展 ,五 角 场 地 区 的 整 体 优 势 已经 完 全 凸 显 ,成 为 上海 新 的 “上只 角 ” 。
“八 一 三 ” 抗 战 的 陆 续 爆 发 ,最 终 摧 毁 了 五 角 场 的繁 荣 梦 。
[建筑]上海新江湾城规划文本
![[建筑]上海新江湾城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606bc4b5856a561252d36fad.png)
[建筑]上海新江湾城规划文本新江湾社区(N091101、N09110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说明、图集)新江湾社区(N091101、N09110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1. 总则 ..................................................................... ........................................................................ ............ 2 1.1. 规划范围 ..................................................................... (2)1.2. 规划依据 ..................................................................... (2)1.3. 规划原则 ..................................................................... (3)2. 功能布局和结构 ..................................................................... ................................................................. 3 3. 人口规模...................................................................... ........................................................................ .... 4 4. 土地使用规划 ..................................................................... (4)4.1. 保留用地与可开发用地 ..................................................................... .............................................. 4 4.2. 土地使用 ..................................................................... (5)5. 建筑容量控制 ..................................................................... (6)5.1. 住宅建筑量 ..................................................................... ................................................................. 6 5.2. 商业办公建筑量 ..................................................................... ......................................................... 6 5.3. 其他建筑量 ..................................................................... ................................................................. 6 6. 道路交通规划 ..................................................................... (7)6.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7)6.2. 轨道交通规划 ..................................................................... ............................................................. 9 6.3. 交通设施规划 ..................................................................... ........................................................... 10 6.4. 交通组织规划 ..................................................................... ........................................................... 12 7. 绿地规划...................................................................... ........................................................................ .. 12 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 13 8.1. 市级、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 .................................... 13 8.2.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 ................................................ 13 8.3. 基础教育设施 ..................................................................... .. (15)9.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 ........................................................... 16 9.1. 市政设施系统规划...................................................................... ................................................... 16 9.2. 市政设施设置要求...................................................................... ................................................... 19 9.3. 市政控制线规划 ..................................................................... ....................................................... 20 10. 水系规划 ..................................................................... .......................................................................20 11. 景观风貌规划 ..................................................................... ............................................................... 21 12. 其他特定要素规划 ..................................................................... . (21)11. 总则1.1. 规划范围新江湾社区位于北分区杨浦次分区内,包括新江湾城的全部,殷行街道的部分,以及宝山区淞南镇的部分,由闸殷路,淞沪路,政立路,国权北路,何家湾路,区界,军工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973.1公顷。
上海市五角场_江湾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_熊培茵
![上海市五角场_江湾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_熊培茵](https://img.taocdn.com/s3/m/1c715735dd36a32d737581e6.png)
体交通网络 。 作者工作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规 划土地管理局
附录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开发
的规划设计构思
大野秀敏 刘弘 编译
一 、规划的目标与构思 在五角场的规划设计中 , 提出了 以下五个目标 : 1.先 进性 与国 际 性 ———从 整个 亚洲看五角场 ·创造出吸引投资意愿的魅力 ·具备国际竞争性 ·作为将来中国城市更新的模范 2.独 特性 与存 在 感 ———从 整个 上海来看五角场 ·作为上海新的副中心所具备的 魅力与特色 ·合理分担江湾地区的功能 , 形 成有机的连接 3.弹 性的 规划 ——— 顺 应未 来发 展 ,具备弹性的限制规定 4.综 合性 的土 地 使用 ——— 具竞 争韧性的土地使用构造 ·多功能的综合与多种规模的共 存 5.舒 适城 市生 活 的舞 台 ———诱 发城市魅力的空间构成 ·市民可以安全自由地散步 、 购 物 、休息的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 ·为习惯享受街道生活的上海市 民 , 提供一个具有魅力的城市街道空 间 ·运用高度综合性的开发 , 创造 城市的魅力
地区为研究对象共同进行了城市设计 的研究工作 (见附录 )。
(1 )绿地系统 :以淞沪路 (规划道 路红线为 60 米 )的中央绿化带 (宽度 约为 15 米 , 命名为祥龙公园 )为绿化 休闲轴 , 贯穿于整个副中心 ,联系副中 心的中央公园 、 环岛广场和黄兴路绿 地 , 形成副中心的绿地系统 。
37
图 2 路网结构图
首先 , 五角场环岛地区系城市东 北地区的交通节点 , 市区东北部市副 中心的门户开发启动地区 , 其功能性 质应以贸易市场 、商业 、科技 、信息科 技产业为主 , 兼有金融 、文化 、宾馆 、服 务等综合功能 。要利用城市主干道工 程实施与近期建设之间的时间差 , 建 设商业市场及标志性建筑 , 带动地区 开发建设 。但实施时 , 一定要注意与 未来主要道路 、地铁的协调 , 以免相互 干扰 , 在邯郸路与四平路 、四平路与黄 兴路这两块三角形用地中 , 可安排公 寓 、宾馆等项目 , 但规模不宜太大 , 另 在邯郸路 、 翔殷路沿线可放置一定的 商业 、市场等 ,考虑到尽量减少对城市 主干道的影响 , 相对集中一侧发展为 宜 。黄兴路是五角场环岛地区与黄兴 绿地 、 杨浦区南部地区的联结重要道 路 ,可在道路一侧安排商业设施 , 加强 五角场环岛与黄兴绿地的联系 。
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
![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dab21b3ddccda38366baf5e.png)
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摘要)上海市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摘要)第一部分关于城区布局规划一、城区性质杨浦区为上海市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区,“安居乐业”应成为杨浦的基本城市功能;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大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科技教育和都市型产业应成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区域现状和发展趋势,杨浦应依托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城区功能为主线,以科技教育和都市型产业为基础,以居住服务为主导,积极推进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综合功能的战略性调整。
二、城区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6 0.61平方公里(包括新江湾城地区8.6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5.08平方公里,占8. 38%。
人口规模。
现状城区常住人口12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8万人。
2005年,常住人口为128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为112万人左右;2020年,常住人口为146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为124万人左右。
三、城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杨浦区建成城市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市中心城区之一;形成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多层次、网络状、组团式的城区布局框架;形成城区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科教事业发达的“安居乐业”新型城区。
四、城区布局结构形成“一中心、一发展带、两轴线、五功能区”的多层次、网络状、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中心。
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
上海市四个市级副中心之一,面积为2.18平方公里,分解上海市中央商务区的公共活动功能,主要服务于上海市东北地区,既集金融、信息、购物、文化、体育、休闲和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又具有科技服务和娱乐休闲的独特功能。
一发展带。
滨江复兴岛发展带。
西起大连路,东至复兴岛,北依杨树浦路,南临黄浦江。
总用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其中复兴岛为1.44平方公里;岸线全长8公里,其中复兴岛岸线长3.42公里。
规划形成高标准、低密度的居住生活亲水区域、城市绿肺和休闲、旅游、娱乐空间,为杨浦区构筑二十一世纪城市新形象的门户。
五角场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五角场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039022453610661ed9f42b.png)
"#"
・上海建设科技
第 ! 期・ 忙的干道和路口, 通过 *+, 电调网络的全面实施, 既不影响其它交通, 又方便乘客出行及换乘, 保证 客流 的连续 性, 提高 出租 车的载 客率 和里程 利用 率。 今后城市的出行将越来越多地 & $ 公交网络。 依赖于多种方式紧密组合的方式链。 换乘是将各种 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关键环节, 方便的换乘应该具 备空间紧密、 时间紧凑和收费优惠等基本特征。 本 次规划方案中, 地铁车站与公交枢纽、 地下停车场、 地面 公交车 站、 出租 车扬 招点等 建立 了良好 的衔 接, 既提高了公共交通系统内部的运行效率, 也促 进了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协调运行。 !" $ 基础设施网络 根据五角场地区地下管线现状和地下空间实 施性规划, 在本次实施性规划范围内, 主要配合淞 沪路地下综合体建设, 在淞沪路两侧人行道和非机 动车道下, 设置支线综合管沟。 纳入支线综合管沟 的管线主要有电力排管、 信息管、 通信导管、 小口径 上水管和燃气管等。 支线综合管沟竖向布置在 - . 管顶留 ! / 左右供小管线 " & / 表层地下空间内。 穿越, 遇交叉、 河道处采用倒虹形式, 局部落深。 在 淞沪路地下综合体范围内, 设置综合管沟夹层与支 线综合管沟相连, 收容相关基础设施管线。 !" % 地下工程的综合防灾 在规划设计地下空间时, 防灾、 安全等是首要 “ ” 的考虑因素。 确保人身安全 是防灾、 安全等措施 的第一原则。 规划中充分结合了综合防灾要求。 !" & 人防工程 五角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开发与民防建设有 机结合, 满足了 “ 长期准备, 全面规划, 重点建设, 平 战结合” 的规划方针。 ’ 结语 五角场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为该地区形成具有 魅力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了建设控制依据。 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 不仅受到已建和在建工 程的影响, 还受到现有许多法律、 法规的制约。 政府 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社会积极合理地利用地 下空间。 地下空间建设改造难度比地上更大, 因此, 建 议在进行大规模地面改造、 建设的同时应尽早做好 地下空间规划, 以避免给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留下 遗憾。
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及交叉口建设商业中心的启示——以上海江湾五角场为例
![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及交叉口建设商业中心的启示——以上海江湾五角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035f0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e.png)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前言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一般都避免将城市商业中心建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或交叉口附近,而趋向于将城市商业中心布局在交通干道的一侧,且临近轨道交通枢纽的区域,商业中心范围内的道路一般以支路或生活性次干道为主。
这样布局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商业中心人性化的购物氛围以及合理的商业空间尺度的营造,避免交通干道对商业中心整体性的分割和破坏。
而上海五角场却正是在城市传统交通干道交叉口发展起来的城市级商业中心,并成为了上海东北部高端时尚消费中心,拥有超高的人气以及不输于上海传统市中心的强烈现代气息。
那么,五角场的成功是否打破关于商业中心规划布局的传统规划理念,其中有哪些经验具有规划的普遍适用性,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逐一分析阐述。
1江湾五角场城市发展及规划沿革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并由美国规划专家和中国设计师一起设计了“五角场”的构成:用三条马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马路: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江湾地区的东部;五条放射主道之间,各有横向的马路加以联结,如同蜘蛛网一样,结成密度平均的“棋盘状”道路网络。
根据当时的设想,五角场将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二首都”(经济首都)。
1930年下半年,在建设了新市政府大厦、江湾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后,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抗战的陆续爆发,五角场作为市中心的建设逐步停止以至废弃。
新世纪唤醒了五角场。
按照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确定的上海城市中心城布局原则,中心城将形成“多心、开敞”式布局结构,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将规划建设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市级中心和四个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