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教师指导

合集下载

如何上好小学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如何上好小学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周晓霞文言文真的来了!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是本次教材改革语文教材中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文言文。

这一安排表明在完成低段储备一定的识字量之后,即可进入简短的文言文阅读。

文言,是真的来了!我们的课堂应该如何玩出点属于文言的味道?文本,是我们借以实现教学的一个例子。

而作为正式接触文言文的首例则尤为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课决定着孩子日后对于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所以将其提升到再高的重视程度都不为过。

然而这份“重”,是对于教者而言,当其面对孩子的时候,恰恰就是要表现出极度的“轻”———让孩子们轻松进入文言文世界!现就这样一个举“重”若“轻”的教学目标,围绕小学第一篇文言文该如何“玩儿”,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解读,“玩儿”的是故事《司马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原文来自《宋史·司马光传》,记载了司马光儿时的两件事———一件是其读书博闻强记;一件是其遇事机智果决。

一是学习品质,一是实践能力。

该文历来是教育孩童的范本,自古以来蒙学读本多有录入。

本次部编教材选其“破瓮救友”部分入书。

“群儿戏于庭”———这是一个游戏味十足的开场。

对于现代儿童来说,“庭”是相对陌生的场所。

“庭”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解释,而此处相关的显然是群儿可“戏”之处,属于家庭空间,一是“厅堂”,二是“堂屋阶前的空地”。

结合文义,当属“堂屋阶前的空地”。

“庭”,决定了孩子们游戏空间大而复杂:古代私家园林占地面积很大;庭中诸如树木花草、曲桥假山、亭台楼阁、……众多而复杂。

———总之,这是一个相对空旷而又远离大人的空间。

“一儿登瓮”———继续玩儿。

古有“瓮天”一词,指坐在瓮中观天,比喻见识短浅———义近“坐井观天”。

古代表示所居极其贫寒,也有“瓮牖绳枢”(以败瓮为窗牖,以绳为门枢)之说。

另有常用的“瓮中捉鳖”(比喻所欲得者已在掌握之中)。

究其本义,足以想见其大,大可容身,所以一般的孩子需要“登”方才能及。

当然,一个盛满水的“瓮”对于小孩子来说,那就极其危险了。

文言文一教师版

文言文一教师版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一:文言文(一)设计人:王亚娟、蒋燕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赵普》1.解释加点词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手不释.卷私第..阖.户启箧.竟日..入流..处决..次日临政既.薨发.箧视之岸谷..虽.多忌克....龌龊..循默尝.奏荐某人补缀..乃.悟卒.用其人2.翻译句子。

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②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④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⑤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⑥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⑦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尝奏荐某人为某官4.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5.“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6.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诗文名句成语有很多,请写出两个。

7.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给下列句子停顿,每句一处①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②夜坐佛膝上③执策映长明灯读之④依僧寺以居(2)解释加点字词暮乃反.冕因去.(3)翻译句子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4)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王冕是诸暨县的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王冕仍是这样。

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坐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教师教育文言文

教师教育文言文

关于教师教育的文言文——《师说》《师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文言文第一讲(教师版)

文言文第一讲(教师版)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如以改正。(3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怎不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
例: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义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小试牛刀】
【12年铁一中真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意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取拜。”帝嗟叹日:“清乎尚书之言!”
(四)补,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文言文阅读指导(一)课件(幻灯片16张)

文言文阅读指导(一)课件(幻灯片16张)

一、课文再现
湖心亭看雪 明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文言文阅读指点(一)
一、课文再现
醉翁亭记
宋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三、考点聚焦
D 1.《醉翁亭记》中与“朝而往”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泉香而酒洌 B. 水落而石出者 C .而不知人之乐 D. 杂然而前陈者
C 2.下列对《醉翁亭记》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画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风景, 赏山乐水的欢乐与惬意跃然纸上。
相同点:都写到了山水之景,都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赞美。
不同点: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张岱痴迷于世俗之外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 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显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 怀恋和怅惘。
三、考点聚焦
解释下列字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 )( 寄托) 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 ) 泉香而酒洌 ( 清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教师修改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教师修改版)

一、楚人学舟【原文】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通“槌”,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阅读训练】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答: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原文】鲁人身善织屦①<jù>,妻善织缟②〈gǎo〉,而欲徙〈xǐ〉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xiǎn〉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p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

”(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贫穷呢?”【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或.谓之曰(有人)(2)以.子之长(凭)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答:.做事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若永远循规蹈矩,就不会有创新。

(沪)一篇文言文一《石有恒传》(学生教师版)

(沪)一篇文言文一《石有恒传》(学生教师版)

(沪)一篇文言文一《石有恒传》(学生版)石有恒传(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石有恒传①石有恒,字伯常,湖广黄梅人。

性高洁,以文章名。

万历三十四年,举于乡。

四十七年,始成进士。

与邹元标最善,尝持其书来东林,纳交于诸君子。

②初授浙江安知县,下车以避劳、邀利、畏祸三事自誓①,以程朱正学课士训民。

输运不任里甲,羡缗②,公贮之充运费。

督僮仆种园蔬,躬自灌溉,不用民一物。

士绅馈遗,悉辞不受。

岁灾,亲履荒瘠地,问民疾苦。

监司檄郡县遇籴③,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民赖以济。

调长兴县,再调常熟,长兴民吁请得留。

③时巨豪叶朗生、吴野樵等结岛寇为乱,剽掠无虚日。

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贼稍稍戢,而余众散处湖荡,伺间为出入。

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④天启四年正月朔,城门夜启,贼突入。

有恒方正衣冠待漏,闻变,出立厅事。

贼露刃胁之,不为动,且叱曰“草贼!敢叛天子杀王臣耶!”索印,不可。

强之行,不可。

以刀伤其长子,亦不顾。

贼拥之出仪门,有恒曰:“头可断,此限不可逾也。

”遂被害,血上喷,移时不仆.。

贼入署搜其箧,粗葛二端、俸金二两而已,贼亦相顾惊叹。

事闻,赠太仆寺少卿,谥忠烈。

(节选自《东林列传》【注】①自誓:发誓来告诚自己。

②缗:泛指钱③遇籴:禁止买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出帑金市.粟()(2)移时不仆.()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羡.缗,公贮之充运费()A.羡慕B.剩余C.丰裕D.丧失(2)伺间.为出入()A.偶尔B.间谍C.机会D.小路17.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B.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C.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D.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高中语文总复习 金牌阅读指导大全文言文1

高中语文总复习 金牌阅读指导大全文言文1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文言文1古典诗文01-19 0754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文言文1金考点与对策从高考命题看,文言文的考题是历年考试中最稳定的部分,考试范围和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选文仍以叙述类的人物传记为主,取之不同的史书材料,上海试题则偏重议论阐发。

试题的选材以浅易文言文为主,近两年的难度又有所下降,仔细阅读并不难懂。

《考试说明》对所考内容有明确规定,使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言实词。

应注意词的古今异义,辨析单音词和双音词,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和通假字。

特别要掌握推断词义的力法和技巧。

平时要将课文后所列的348个文言实词的音、形、义牢固地掌握,并识记容易搞错的多音多义词。

2.文言虚词。

要了解其意义和用法,注音分清词性,因为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所以它可以是虚词,也可以是实词,要能分清虚实。

同时,还要根据文言虚词在句子里的作用来辨明它的用法。

《考试说明》对虚词的考查有明确的规定0个,复习时一定要逐个掌握,并适当扩宽。

3.文言句式。

主要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在《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如对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的标志和形式,省略句、倒装句尤其是宾语前置句的类型,都要了解并掌握。

还要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情况,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为使动词、意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了解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及活用为名词,了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及其使动、意动用法,了解数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

4.翻译。

翻译文言文,应以信达雅为标准。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其基本要求有:①译文要符合原意,即“信”;②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即“达”;③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即“雅”。

文翻译题由客观选择题改为直接翻译题,更体现能力层次,考生在平时文言文学习时,就应努力做到字字落实,务必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打好文言翻译的基本功。

通常的翻译方法有:①留:保留一些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语;②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③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④增:将句子省略的成分补上;⑤删:删去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⑥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外文言文教案(一)(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外文言文教案(一)(2021年整理)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教案(一)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教案(一))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教案(一)的全部内容。

文言文复习复习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分析课外文言文的出题规律;3、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一课时(一)导入:以对话交流导入大家认为文言文难学吗?难,难在哪?有些语句不会翻译,以至于读不懂文章。

那么,今天我们借《李生论善学者》这篇文章来一起探讨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二)读顺文章(多媒体投影材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文章读通读顺。

1.放声,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没把握的读音和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2。

请一生读文,其他学生注意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后ppt出示较难拼音3。

学生再自由读文,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清句读。

如:盖∕学贵善思(盖:承接上文的连词,表示原因和理由,相当于“就因为”)4.全班齐读(三)读通文意1.小声读文,边读边译。

要求:(1)这篇文章所出现的词句,使你联想到课内我们所学的哪些句子,请批注在空白处。

(2)将翻译有困难的词句作上相应的记号。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

交流一:相互补充所联想到的课内语句交流二:不理解的地方相互探讨,将共性问题作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交流三:关注词和句子的特殊现象3.全班交流老师示例:“王生不说”①读句子②这个句子中的“说”使我联想到《论语八则》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假字,高兴的意思③翻译整个句子④提出不会译的地方预设:1.联想到课内的语句⑴“或谓君不善学”联想“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⑵“王生不说" 联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假字,高兴的意思《论语八则》⑶“吾悉能志之”联想“悉如外人" 全,都《桃花源记》⑷“吾悉能志之”联想 a,“处处志之”作标记 b,“寻向所志”记号《桃》c,““默而识之”记住《论》⑸“君但志之而不思之"联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只,仅《河中石兽》⑹“王生益愠”联想“人不知而不愠”恼恨《论》⑺“莫逾自厌”联想“学而不厌" 满足《论语》⑻“虽欲改励”联想“虽我之死”即使《愚公移山》⑼“王生惊觉" 联想“渔人甚异之”感到…惊讶《桃》⑽“余不敏”聪敏联想“敏而好学" 勤奋,努力《论》⑾“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联想“始一反焉" 才《愚公移山》2.通假字:A.王生不说 B。

高考文言文训练与指导1【附:精练示范】

高考文言文训练与指导1【附:精练示范】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那样(名词作状语)
10.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名词作状语)
1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名词作状语)
12.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使动用法)
13.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使动用法)
14.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使动用法)
15.却匈奴七百余里
2.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在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 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总 起来说,文中有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 秦国 与 山东九国 对比,二是 秦国 与统一天下的秦朝 对比,三是 陈涉 与 九国 的 对比。
其实力的大小可以用“ 陈涉 < 九国 < 秦国 < 秦朝 ”来表示,可结果就是最弱小的 陈涉 打败了最强大的秦 朝。文章通过层层深入的对比,使得结论也越来越清晰,作 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 ”,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结论之所在。如此结论如金 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 地,不可移易
8.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没 通 殁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色字各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 并解释其含义:
1.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名词作状语)
2.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使动用法)
3.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使动用法)
4.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名词作状语)
5.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使(百姓)愚蠢 (使动用法) 6.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名词作动词) 7.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名词作动词) 8.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名词作状语) 9.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教师版)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教师版)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讲义(一)一、明确考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朗读停顿、文言虚词、句段的翻译等等。

知识链接: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它们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在初中阶段,应该重点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13个文言虚词的作用,其中,“之、以、而、其、于”应该重点掌握。

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⒈起指代作用,如“之”“其”;⒉起组合作用,如“以”“为”;⒊起连接作用,如“而”“则”;⒋起语气助词的作用,如“也”“焉”“乎”。

二、课内知识回顾(请注意加粗的字词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寓言类阅读-讲义(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12讲:文言文阅读(一)寓言类阅读-讲义(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不能冲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解决问题要三思而行,找到最佳方法)课后作业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12分)书斗鱼予客建业①,见有畜波斯鱼者。

其大如指,鬐鬣具五彩②,两腮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

人以二缶畜之③,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

乃贮水大缶,合之。

各扬鬐鬣,相鼓视。

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

久之,忽作秋隼击④,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

连数合,复分。

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

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

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

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

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参考译文:我外出来到南京,见有养波斯鱼的人。

它大小和手指头差不多,腹鳍和背鳍有五彩的颜色,两腮之上有如眉笔点上的小黑点,(它们)性格骄傲凶悍善于打斗。

人们分别用缶(单独)养着它们,折藕叶盖在水面上,喂蚯蚓或者苍蝇,鱼在荷叶侧畔(悠闲地)吐着泡沫,(人们便)知道它的勇猛可以为人所用。

人们将大缶装满水,将波斯鱼合放在里面。

(它们)各自竖起鳍鼓起眼睛对视,趁着怒气,身体拳曲得像弓一样,鳞变成了黑色。

(对峙)很久,猛然如同秋隼一样出击,水砰然有声,水珠溅到人们的衣服上。

接连几个回合,又分开。

当接战时,如同弦上发出的箭,绝对无法遏止。

后来互相纠缠,盘旋在一起难分难解。

其中有一只败了,胜利者发威驱逐它。

败了的鱼害怕,自己将自己抛出缶外,看它的身体(已)是纯白的。

我听说有血气的人必定有争斗的性格。

然而这鱼,它也是有争斗的性格吗?又或者是愚蠢不开窍而至于这样吗?悲哀啊!但是我所叹息的又难道只是鱼吗?【注释】①客建业:旅居南京。

②鬐鬣(qíliè):腹鳍和背鳍。

③缶:这里泛指缸。

④秋隼(sǔn):秋天的猎鹰。

⑤冥顽不灵:糊涂顽固不开窍。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

(4分)(1)鬐鬣具五彩()(2)连数合,复分()2.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一项是__________(3分)A 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B 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C 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D 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3.本文先描述了斗鱼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_1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_1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多体会,并用读后感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这种“感”,是反思,是感悟,是总结,是发现,是创造,它能将学生的思维导入更深更远的境界。

在教学中,这一环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美读入境,感受文旨文情。

美读是使学生感受文旨文情,进入角色内心,激起情感流动品出文章从《项故事吗?八年前,是她在这项脊轩的小院中亲手将你种下。

哪能,那是一个多美的春天啊!可是如今却只有我和你在这里寂寞地等待,等待一个注定不会出现的奇迹。

枇杷树啊,那满树碧绿的,是你的思念吗?”归有光将自己满腔的思念掩藏在亭亭如盖的枇杷树里,表面不动声色,小作者却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将作者却渗透在字面之后的沧桑之感和怀旧之情坦露在了读者面前。

(三)撰写感想,交流感情体会。

即学生学了一篇文言文后,将自己的感悟形诸笔端,写成读后感,并在课堂上和同学进行交流。

如学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的学生在撰写的读后感中,将陶渊明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观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进行了比较,对前者进行了批判。

在交流时,其它学生对其的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偏颇,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去重新塑造和描绘文学形象,增强了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花,望和信念。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尝试了“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的课堂学法指导模式,认为这一学法指导模式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储存越来越多文言资料,而且能将所廉说的知识迅速地迁移到习作中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文言文两则(两课时)精备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文言文两则(两课时)精备教案

教学课题1、文言文两则教学课时两课时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全文。

了解故事内容。

3、能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到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情与意。

2、感悟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出文言文情与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学弈》,指导学生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言文的情与意,初步感受读文言文的乐趣。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全文。

了解故事内容。

3、体会到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读、背文言文的乐趣。

2、感悟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明确任务1.自读:明确学习任务主题:人生感悟能力:自学能力;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表达方法。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思考: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古今意思发生了很大变化、读起来不顺口)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对孟子有什么了解?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2.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

三、初读句子,理解意思(一)读文注意断句。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散文)教师1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散文)教师1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散文)答题技巧指导与练习一. 考查内容从高考的角度看,考查古代散文往往会涉及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

二.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选择题)解题技巧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世主有先生者①有后生者,有不生者。

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

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

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

”申公巫臣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其楚王之.谓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日犹恐惧,思索贤佐。

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

”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

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

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

”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

此其后生者也。

昔郭君出郭②,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

”御者进清酒。

曰:“吾饥,欲食。

”御者进干脯fǔ梁糗qiǔ。

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

”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

”曰:“何不以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

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

”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

”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

”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③,疏行而去。

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注】①“先生”:犹言“先觉”“先醒”也。

②郭:古代小国。

③块:土块。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当:恰当,适合B.宋人迎而复.之复:使……复位C.曰:“何备.也!” 备:准备D.御自易.以块易:替换C [“备”:详备,周到。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周俊霞 冯培丽 朱俊杰)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周俊霞 冯培丽 朱俊杰)
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基本形成,能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识字写字难度不大,书写上有一定速度,但在美观上需要指导。 2.基于阅读 六年级的学生学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两篇文言文,初步学习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结合课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古 今词义差别较大的字,如:“之、然”等字,对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3.基于口语交际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仍然会有语句不流畅的现象。在与大家交流中,质疑和补充发言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 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
感受文言 文的特点,激 发学习文言 文的兴趣。
环节五 拓展延伸 (2 分钟)
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1.浏览资料袋,了解孟子的生平。 2.推荐阅读《孟母三迁》
课外阅读链接: 1.篇目:关于人生感悟的相关故事。 2.书目:《孟母三迁》
反思与评价 1.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一:
(评价目标三) 评价标准: 能够有较深的情感体验,并在叙述或者朗读中体 现。
表述大方。
活动一( 4 分钟)
1.通过默读、质疑,汉之星帮助理解难解字的意
1.根据学法提示,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思。(评价目标二)
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
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评价标准:能够在不同语境中准确判断字的意 方法,组织小组交流,
环节三
2.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小组合作交流。
思。
巡视课堂。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及标准
教师活动
能根据课 后注释读通 全文,了解故 事内容。
环节一 借助成语“专 心致志”导入 新课

(沪)一篇文言文(一)1《王思远》(学生、教师版)

(沪)一篇文言文(一)1《王思远》(学生、教师版)

(沪)一篇文言文(一)1《王思远》(学生版)(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王思远,琅邪临沂人。

尚书令晏从弟也。

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②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

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

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及祥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③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

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

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④建武中,迁吏部郎。

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

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

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

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⑤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此人,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

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晏不纳。

后晏败。

⑥思远清修,立身简洁。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

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

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

②祥日:丧祭名。

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有删改)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⑴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⑵高宗辅政,不之.任()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思远不从,案.事如故()A. 案件B. 查究C. 几案D. 按照(2)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

()A. 慎重B. 夸耀C. 骄傲D. 同情18. 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B.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C.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D.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022年招教考试语文专业指导——文言文简答一

2022年招教考试语文专业指导——文言文简答一

2022年招教考试语文专业指导——文言文简答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2022年招教考试语文专业指导——文言文简答一1.《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第1课时)高三(2)部孟凡河 2016-9-7一、考题回放下面是2016年高考全国卷1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大家先试着做一下,感受一下高考文言文的文章特点和题目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sōu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等..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二、考点阐释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试卷上的第二大题,包括四个小题,共19分。

高考文言文的内容有一个相同点,所选的都是史书里的人物传记,内容大多是记叙为官经历中几件彪炳史册的事迹。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全国卷在文言文一块分配的分数和设计的题型相对固定,没有变化。

第1小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分值3分;第2小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分值3分;第3小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分值3分;第4小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要求翻译两个句子,分值一共10分。

三、应试策略(一)学好文言文有且只有一个方法做好文言文试题,关键在于能够读懂文章,只要把文章读懂了,所有的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而能够读懂文章,最关键的又在于文言词汇的积累,可以说,谁记忆的文言词汇量大,谁就稳操胜券。

为了积累文言词汇,我们最好的方法是背诵高考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既积累了文言词语,同时又记住了古文名句,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我们要在平时做好个人背诵计划,确保高考要求背诵的篇目全都熟读成诵。

高考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共有28篇:《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前赤壁赋》、《寡人之于国也》、《陈情表》、《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六国论》、《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

(二)怎样阅读文章高考文言文都是二十四史里的人物传记,大多人物经历复杂,事迹繁多琐碎,我们读起来往往会有一种头绪纷乱、内容驳杂的感觉,不能迅速清晰地把握文意。

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边阅读边对每一个事件标记序号,文章读完了,文章共记叙了几件事情随之也就历历在目,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了然于胸,做题时就可以快速地确定应该回读、思索的区间。

如2016年全国1卷高考题,本篇文言文共记叙了曾公亮的10件事,具体如下: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①(任职会稽县时为民兴修水利)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②(任职郑州时审理盗窃案)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③(任职京城时和首相韩琦的交往)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④(争议密州民田盗银案)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⑤(禁止契丹在界河捕鱼运盐)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⑥(质问辽国使者事件)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⑦(晚年为官经历)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⑧(曾公亮性格优点与缺点)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⑨(曾公亮和王安石的交往)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⑩(曾公亮受到苏轼和世人讥评)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四、课堂练习运用标记序号的阅读方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文后题目。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

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

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除南清河太守。

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贼遂去。

琼性清慎,不发私书。

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

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

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

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

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

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

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

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

”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

迁左丞,行徐州事。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

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题目】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

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

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

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

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

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文言文阅读(第1课时)教师版一、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