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中医院二甲等级评审护理部分、课件
![中医院二甲等级评审护理部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ba44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4.png)
状况和科室对此类物品的消毒记录与消毒设施的查看。
5.危重症患者护理治理。〔6分〕
检查内容:6.建立并完善护理查房、护理睬 诊、护理病例争论制度。 〔1〕
检查要点:院科两级的护理查房、会诊记录 本。
我院的会诊记录登记对象主要是: 1、难度较大的导尿技术、静脉穿刺技术。 2、申报高危压疮、Ⅲ以上压疮病人护理措
4.临床护理治理。〔10分〕
检查内容:5.表达人性化效劳,表达患者知情同意 与隐私爱护的责任,供给心理护理效劳。(0.5分〕
检查要点: 1、上述全部操作人性化效劳的表达特殊是隐私权
的爱护和告知义务的履行状况 2、上述专科病历10份及运行病历5份中的各种告
知记录是敬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表达 留意:护理病历不但护理专家要看,医疗组供给的
各种病历〔包括手术、输血、危重、急诊留观病历〕 中护理记录医疗专家同样进展考评 ,重点靠寻常 告知记录的内容
4.临床护理治理。〔10分〕
检查内容:6.护士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供给标准效劳。 〔0.5〕 7.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有标准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效 劳制度与程序,护理措施到位。〔0.5〕8.供给适宜的康复和 安康指导。 〔0.5〕9.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 〔0.5〕 10.严格执行医嘱,亲密观看病情,依据要求正确记录。 〔0.5〕
检查要点: 1、各种危重病症的疾病护理标准和应急预案。 2、护理部对重点部门的检查记录及持续改进要求。 3、急救物品、药品检查评分记录和科室抢救设备药品的定期检查记
重庆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数据(护理部分)资料
![重庆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数据(护理部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6f18ce910ef12d2bf9e71b.png)
每年各相关专业应有1人以上到市级培训基地接受专科护士培训。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85%病房。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6名。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70%病房。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8名。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60%病房,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10名。
重症医学科人力资源配置
1.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在2.5:1~3:1以上(床位使用85%,有使用呼吸机患者2例以上)。
2.在岗护士ICU工作不足三年比例<10%。
3.护士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小于2.5:1(床位使用85%,有使用呼吸机)。
2.在岗护士ICU工作不足三年比例≥20%。
A级
B级
C级
血透室分区与布局、设备、设施
1)透析单元之间距,按床间距计算不能小于0.8米,实际占用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
2)每个透析单元配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和废透析液排水口,透析中心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者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3)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
血液透析室有紧急意外情况与并发症紧急处理预案、处理流程,每个工作人员均知晓并遵循
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90%。
.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70%。
跌倒坠床措施
1.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90%。
2.各科护士长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全科追踪活动,并有记录。
3.护理部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全院再追踪活动,并有记录。
1.根据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分析报告,改进处理预案(至少可查及六个月的记录)。
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
![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da2d1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1.png)
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护理部是医院重要的支撑部门之一,对于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三级医院在评审护理部分时需详细审查其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
首先,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需要对该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护士长、主任护师、临床护士和护理辅助人员的编制情况、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等。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合理分配人员,确保各个岗位的工作负载均衡,同时要求护理部门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
其次,在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时,需要审查该部门的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情况。
这包括护理操作规范、预防措施、消毒灭菌措施、病房管理等方面。
要求护理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有效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
此外,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还需要重点考察护理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情况。
这包括对护理过程中的沟通、人文关怀、技术操作、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评估。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提供全面、规范、高效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舒适的医疗护理。
另外,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还需要了解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继续教育情况。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同时,要求护理部门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最后,在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时,还需要考察护理部门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情况。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护理科学的研究水平和推广应用能力。
同时,护理部门也需要建立和维护与其他部门的良好沟通和协作关系,促进医疗护理的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护理部门的组织架构、临床护理工作、护理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质量改进和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护理部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解读(护理部分)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解读(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9cdef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b.png)
护理安全风险防范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 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患者安全教育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护理安 全风险的发生。
护理人员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注重中医护理特色和临床
应用。
培训形式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集中授课、 在线学习、案例讨论等,以满足
不同护理人员的需求。
培训考核
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护 理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和反
馈。
培训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 行全面评估。
3
质量安全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护理人 员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不良事件分类与处理
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评估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 件再次发生。
不良事件分析改进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配备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数量,满足 临床需求,保障护理服务质量 。
人员培训
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护 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 素质。
人员考核
建立科学的护理人员考核机制 ,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 全面评价,激励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
02
临床护理
基础护理
科研成果
医院应注重护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通过发表论文、申请专 利等方式,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b3b616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c.png)
6.3.2定期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优化。
未开展分析总结,不得分;未周期内进行优化,扣1分。
2
6.3.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或中医护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护理。
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随机抽查2个病区,现场访谈患者2名,考核2名护士(含1名护士长,原则上每个病区1人,共2个病区)。
1
第六章 中医护理(6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6.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及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10分)
6.1.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实施目标管理。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并实行考核。
查阅相关资料,访谈相关人员2名。
管理体系不健全,扣1分;未按照标准配置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扣1分;未对各层次护理管理者进行考核,扣0.5分;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3分。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护理部分(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4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5.1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5分)
5.1.1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定期开展培训。
查阅相关资料。
未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不得分;未开展培训,扣2分;培训记录不全面,扣1分。
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不符合要求,扣3分;特殊护理单元专科护士资质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
5
6.2.2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比例不低于40%。
查阅全院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护士名单等相关资料,并抽查5名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护士的证明材料。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bdb0f7b0717fd5360cdc9f.png)
护理部
C1. ①护理二级质量控制网
C2. ①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②护理年度工作计划(与3.29.1.1C3共享)
【B】符合“C”,并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
2.护理质量工作计划落实到位。
3.设专职人员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有考核记录。
护理部
B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3.护士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符合机构聘任制度规定。
护理部
人力资源部
C1中相关科室
C1 护理部、人事资源处、科室均有护理人员名册,并提供相关数据(床护比)
C2 护理岗位说明书(对应实例)
C3 ①医院聘任文件
②护理人员聘任资料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员工职称考聘、资格认定实施细则,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审核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C】
1.有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
2.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
3.有聘用护士的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
4.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
护理部1
临床各科室2
C1 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C2 相关人员护理技术档案(职称、学历、继续教育等复印件)
B2.规划及计划落实情况的分析报告(可于年度总结中体现)
B3二级质控记录(护理质控小组质控汇总)
【A】符合“B”,并
对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成效有评价,有再改进的具体措施。
护理部
A 《护理信息》
3.29.1.3
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C】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订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解读(护理部分)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解读(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36412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8.png)
❖ 〔六〕护士培训 ❖ 1.有护理人员在职连续教育培训和考评 ❖ 2.落实专科护理培训要求,培育专科护理人才
❖
❖〔七〕护士长 科护士长治理 ❖ 护理部政策、打算知晓并能贯彻 ❖ 依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 依据各专业特点,有细化、量化的优质护理效劳
检查主要方式
❖ 传统检查方法
❖ 访谈法
❖ 追踪法〔个案追踪法、系统追踪法〕
❖
相结合
重点: 1、通过看排班 是不是扁平化包病人? 是不是责任到护士? 2、通过询问病人 是不是护理到位? 是不是护士做护理工作?
重点: 3、通过了解责任护士 对病人病情把握 查看护理质量怎么样? 4、通过护士长和护士 了解医院护理治理怎样?
❖ 【A】符合“B”,并与相关科室及职能部门有联席会议或其他协调机 制。〔至少每半年一次〕
❖ 对开放床位>300张的医院,应执行三级〔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 护理治理组织体系。
❖ 5.1.2.2依据《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 治理工作。
❖ 【C】
❖ 1.依据《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 实施护理治理工作。
查内外各一个科; ❖ 2、第一天下午和其次天上午:二个人分头检查,完成其
他各科室检查追踪检查; ❖ 3、其次天下午:核对必备技术指标达标状况和相关统计
指标; ❖ 4、第三天上午,补缺补差,依据标准全部检查完全部工
程; ❖ 4、第三天下午:集中汇报检查状况,并进展评分,撰写
检查总结。
检查内容及方法
❖ 第五章 护理治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 第一节、确立护理治理组织体系10项 ❖ 其次节、护理人力资源治理13项 ❖ 第三节、临床护理质量治理与改进13,核心工程1项 ❖ 第四节、护理安全治理10项 ❖ 第五节、特殊护理单元质量治理与监测12项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a91840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e.png)
5-1-2 护理管理队伍素质能力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
5-1-2-1三级护理管理人员达到任职要求,具备较高 的业务水平,并定期参加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原始资料、台账, 并现场查看落实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1、持续改进有成效,人力资源动态调配工作落实到位。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3 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 薪酬分配机制, 实施护理绩效 考核制度。
5-2-3-1 薪酬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倾斜,绩效分配考核方案体现护理风险与技术难度、护理工作量、质量、医德医风及患者满意度。落实护理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分配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任
5-2-2-1 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动态调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护理人员名册、排班表,了解护理人员配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各护理单元护士基数根据专科特点实行差别化配置,符合《医院各科护士
三级医院护理评审标准
![三级医院护理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7341c97bb68a98270fefa63.png)
用力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完!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3.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
及时更新和调整护理工作制度、护士
的岗位职责的工作标准、各科疾病的护理 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并具有可操作性。 建立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 制度。制定并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 度。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紧急意外情况 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7条细则)
4.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30分)
(5).护理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满足岗位要 求。
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35分)
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
术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床护比达到规定要 求;对各护理单元护士人力的配制有明确 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满足实施等级护理的 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需要;有紧急状态下对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制定并实施各 级各类护士的职培训计划;建立完善专科 护士培训制度,相关专业领域护士培训比 例按培训要求从5%开始逐年递增;在编 护士与0 1450 1350 地市州定
等级 三级甲等 三级乙等 二级甲等 二级甲等 一级医院
评审项目八项: 1、医院管理(365分,↑165分) 2、医疗(护理)质量 (635分,↑235分) 3、医院服务(200分) 4、医疗安全(200分,↑100分) 5、诊疗效果(150分,↑50分) 6、技术水平 (200分) 7、社会公益性(200分) 8、持续改进(50分,↓50分)
的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 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 护理措施,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患 者安全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对危重
病人的护理质量。 (7条细则)
6. 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符合要 求(30分)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_护理部分(任务分解和支撑材料)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_护理部分(任务分解和支撑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366026c5da50e2524d7f9d.png)
财务科 3
护理部 1
财务科 2
2. 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方案; 3.财务科报表,实地查看。
1.培训记录;考评记录;及绩效考核记录。 2.年度预算报告。
3.29.5.2 落实专科护理 培训要求,培 养专科护理人 才。
【C】 1.根据本院功能及需要,培养临床所需 的专科护士。 2. 有 开 展 专 科 护 士 日 常 训 练 所 需 的 师 资、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 3.按照《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 等要求,有本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 养计划,并落实。
【B】符合“C”,并 有培训效果的追踪和评价机制。
护理部 护理部
C1 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培养计划),培训记 录,专科护理人员名单,相关资质证明 C2 相关师资资料、设备设施 C3 ①《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重症 监护(ICU)、手术室、急诊、产房、静脉治 疗、新生儿)②本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 养计划(见培训部文档)
护理部12临床各科室3cl患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程序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作业指导c2病人发生输液时的应急程序与作业指导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与作业指导患者发生用药错误时的应急程序与作业指导患存运送制度术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护理差错处理流程病人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程序与作业指导c3各种应急预案汇编成册b符合c并1
A 护理人员调配记录
【C】
3.29.3.3 对护理人力资 源实行弹性调 配,有紧急状 态下调配预 案。
1.有为实行弹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人 员储备。 2.有保障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 方案。 3. 有 紧 急 状 态 下 护 理 人 力 资 源 调 配 预 案。 【B】符合“C”,并 1.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 床位使用率,在部分科室或部分专业实 施实行弹性人力资源调配。 2.有护士储备,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
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af64f09ba1aa8114431d92c.png)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一)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二)执行三级(医院-科室-病区)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三)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落实责任制,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
(四)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一)有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
(二)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三)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手术量、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
(四)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五)有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计划、保障措施到位,并有实施记录。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一)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二)依据《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质量。
(三)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四)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五)遵照医嘱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六)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用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反应。
(七)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护理部分)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a5d00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d.png)
评审标准一.加强管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0分) 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原因(五)护理管理与技术水平(100分) 1.履行对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职责(1)医院要负责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
要为护士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创造工作条件,包括人力设备等。
医院要向社会和患者公开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工作内容和收费标准。
要规范服务语言和服务礼仪。
(2)履行护士义务和护理职责。
护士要对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优先保障对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照应。
(3)在护士人力暂时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情况下,医院聘用助理护士或者经过培训的人员协助护士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4)医院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2.进一步加强医院护理管理,积极探索护理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1)护理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权责统一、能级合理、管理到位、监管有力。
各临床护理单元建立组长制,在急诊、助产、重症监护病房(包括ICU、NICU、PICU、CCU、SlCU等)等高风险专科建立护士长带班制。
4 此项总扣分值限4分。
听汇报,查医院落实基础护理服务支医院未提供人力、物力和配套的支持系持系统扣1分。
统的相关资料。
看是否逐年改善查看病区危重患者、手术后和生活不未落实危重患者、手术后和生活不能能自理的患者个人生活护理落实情自理的患者个人生活护理扣l分。
况。
查人事部门的资料,查护士人数、助医院未聘用协助护士做好生活护理的人理护理及其医院礼聘陪护人员资料。
员扣l分。
听汇报,查医院逐步解决患者生活护未有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方案没有实效理的举措和方案。
扣1分。
6 此项总扣分值限6分。
查看各临床护理单元组长制、高风险未建立组长/护士长带班制扣1分。
专科护士长带班制的情况。
项内分值目容扣分得分1819(五) 护理 管理与技术 水 平 (100分) 评审标准(2)扁平化护理管理机制。
等级医院评审及对护理工作要求
![等级医院评审及对护理工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7dc92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9.png)
等级医院评审及对护理工作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级医院评审成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等级医院评审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审核,对医院的硬件设施、医疗技术和服务流程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等级认定。
等级医院评审旨在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一、等级医院评审的意义等级医院评审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对医院的管理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
其次,通过等级评审的过程,可以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医院提供改进的机会和方向,推动医院的不断提升。
最后,等级医院评审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增强患者就医的安心感和满意度。
二、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等级医院评审通常以医院的硬件设施、医疗技术和服务流程为主要标准。
在硬件设施方面,评审委员会将对医院的建筑、设备和环境进行评估,包括病房、手术室、实验室、影像科室等。
医疗技术方面,评审将考察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包括医生的专业水平、护士的技术能力、医疗技术的先进程度等。
服务流程方面,评审将对医院的挂号、门诊、住院、手术等流程进行考察,包括医患沟通、病案管理、医疗巡查等。
以上三个方面是等级医院评审的主要内容,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均能达到一定要求,医院才有资格获得相应的等级认定。
三、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一环,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等级医院评审对护理工作也有相应的要求。
首先,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护理操作和判断。
其次,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此外,护士还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态度,热爱护理事业,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并能够积极参与医院的持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xx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最新修正版)-精心整理
![xx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最新修正版)-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16a89469dc5022abea0015.png)
5-1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项 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1-1 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医院建立垂直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5-1-1-1 有在院长
(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发展规划、协调机制),访谈,现场查看落实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分配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任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医院有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护理岗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2013
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3、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协调问题的工作
三甲评审护理部分
![三甲评审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e29a6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2.png)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护理人才梯队,包括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和 基础人才。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待遇、晋升机会、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励护理人员积 极进取、创新奉献。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辅导。
04
护理科研与成果转化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不良事件, 并进行调查分析。
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对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 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定期监测与持续改进
定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测,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不断完善护 理安全管理流程。
03
护理人才培养与培训
三甲评审护理部分
目录
• 护理部基本情况介绍 •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 护理人才培养与培训 • 护理科研与成果转化 • 护理服务创新与实践
01
护理部基本情况介绍
护理部组织架构
护理部主任
副主任
负责全面管理护理工作, 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
织实施并监督检查。
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分 管的护理管理工作。
护士长
拓宽学术视野。
合作研究
与其他医疗机构、高校和研究机 构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探讨护理
领域的难题和挑战。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护理界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05
护理服务创新与实践
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
总结词
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是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 患者的特殊需求。
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落实有效。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督,措
施落实到位。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追踪改进成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各项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范落实到位。
符合“C”,并:
B
查阅文件、记录及有关资料,访谈相关人员 实地查看软硬件设施
1、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目标落实情况有监管及督查。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护理目标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护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护理规划与计划有效落实。
A
查阅资料
1、2 人及以上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评价标准等。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3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项 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3-1 落实分级护理。
5-3-1-1 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要求, 实施分级护理,落实护理措施。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置;追踪现场查看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护士分管床位是否能级对应; 白班、夜班的护士结构和数量是否合理,满足临床需要等
2、实行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结合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多种形式的
弹性排班。排班体现患者病情与护士能力相适应。
3、有机动护理人力资源(N2 以上)储备、调配的方案,并执行。对储备人员
有培训和考核,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符合“C”,:
B
临床个案追踪、查阅资料
1、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相符。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分级制度落实情况、危重症知识技能培训有检查与
监管,并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临床个案追踪、访谈
1、分级护理(重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化、专业化、连续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饮食指导、
康复指导和出院指导。
不少于5个典型举措;
实地查看亚专科护理开展情况、特色护理及护理结局。
3、优质护理内涵深化,开展以技术为核心的亚专科护理,有适合亚专科护理
需要的护理规范、指南,并落实。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医院有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护理岗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2013
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3、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1、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管。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护士在职教育培训和管理有信息化支持,实现在线培训。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临床个案追踪
2、持续改进有成效,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4-2落实《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加大培养专科护理人才, 并合理使用。提高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的层次和质 量。专科护理技术水平较高。
调整护理级别。
3、生活护理较重的临床科室配置护理员。护理员不得承担护士工作内容。护
理员管理执行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员管理的指导意见》。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护士掌握危重患者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生命支持设备操作、
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等。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职能部门对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有检查与监管。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现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N1:N2:N3:N4 级护理人员比例构成合理,护理分层级
管理落实。护理人员年离职率<5%。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2 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2 护理管理队伍素质能力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
5-1-2-1三级护理管理人员达到任职要求,具备较高 的业务水平,并定期参加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原始资料、台账, 并现场查看落实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协调问题的工作
机制,定期专题研究护理工作。
2、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贯彻我省《关于促进我省护理事业改
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
3、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有总结。
国(境)培训 1 个月以上)。
3、特殊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手术室、血液净化、产房等)护
理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4、合理使用专科护理人才,可任职临床 N3 以上岗位或临床护理管理岗位,
发挥其业务专长。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临床个案追踪
1、重点专科护士长、专科护理骨干符合《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
(2017 版)》有关要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
1、护理临床技术应用有重大突破,近三年取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评估奖项 1
项或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项 2 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3 具有一批
5-2-3-1 具有一批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3-2 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5-3-2-1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结合追踪,实地查看排班表,是否体现责任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2、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与需求,实施个性
4、实施特色护理。制定有专科特色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并落实到位。
符合“C”,并:
B
实地查看
1、护士能用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护理行为细腻、
人性化,措施落实有效。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科室对优质护理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
实。
3、落实编制内外的护理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现场访谈
1、护理人员绩效分配、考核有信息化支持。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对绩效分配、考核方案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和现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实施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技术水平较高、享有一定学术 影响力的临床 护理专家。
技术水平较高,在区域范围内享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临床护理专家。
1、5 人及以上在省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或质量控制中心任职。
得“C”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2 人及以上在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或质量控制中心任职。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2、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科3年以上工作经历。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
1、科护士长、护士长取得省级或市级护士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特殊部门(血液净化、重症监护、产科、急诊、手术室等)护士长经过系
统的专科培训。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评价N3、N4 级护士和特殊科室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效果, 评价专科护理人才的使用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根据护理学科发展及医院功能需要,制定并落实本院专科护理培训计划。
2、每年外派专科护理骨干培训人数占护士总数的1-2%(包括省级以上专科护士培训、国内外该专科护理水平较高的医院进修学习累计3个月及以上、出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并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1、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等,建
立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定期修订。
行情况
得“C”
2、对相关人员有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考核。
3、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及操作规范。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科室及职能部门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