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螺旋桨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
可调螺距螺旋桨舰船船-机-桨优化匹配
定 的 , 以达 到在 实践 中船一 一 难 机 桨优 化 匹配 的 目的 。
2 )即便 是考 虑 了船 一 机具体 情况 , 现有 的调距 桨
控 制 系统 , 不能 适 应舰 船 负 载 多变 的的 现实 , 能 也 不
反 映舰 船性 能随 时 问 推移 而 发 生 的 变化 。按 舰船 现 行 的操 作规 程操作 , 结果是 : 其 ① 在 舰 船 各 种 负载 情 况 下 , 定 主机 功 率 和转 给
肖 冰 , 爱 国, 石 余 力 , 万 林
( 海军 大连 舰艇 学 院 , 宁 大连 1 6 1 ) 辽 1 0 8
摘 要 : 近年来 , 国装备调距桨 的舰船越来越多 , 调距 桨的实际使用过程 中还存在着 船一 桨难以全 我 但在 机一
面 实 现 优 化 匹 配 的情 况 , 而 不 能 发 挥 调 距 桨 的 优 势 。 基 于 船 一 一 的 关 系 , 合 调 距 桨 的 特 点 , 出 了调 距 桨 舰 船 从 机 桨 结 提
维普资讯
第2 9卷第 Hale Waihona Puke 期 20 0 7年 1 2月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Vo . 9, No 6 12 .
De .,2 0 c 0 7
S P S ENCE AND TECH N0L0GY HI CI
可 调 螺距 螺 旋 桨 舰 船 船 一 一 优 化 匹配 机 桨
0 引 言
调距 桨 , 桨 叶可 绕 桨 的纵 轴 回转 , 而改 变 其 从
桨 的几何 螺距 。调距 桨具有 多 方面 的优点 : 通过 改变 螺距 , 即可达到 推进 变 速 和换 向 的 目的 ; 主 机 负载 在 大 幅变化 和一船 多种 主 机 的条 件 下 , 能得 到 船 一 仍 机
船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优化设计
初 始桨 数 据输 入
I
I ! 重 堡 叠 茎 l
方法需要 大量 的实 际经 验. 近些 年来 , 通 过智 能 优
化算法 对 螺 旋 桨 综 合 性 能 进 行 优 化 研 究 越 来 越
多 ] .
上
圆
本 文利用 螺 旋 桨多 参 数 协 同优 化 系 统 [ 7 ] , 以 螺旋 桨效 率及 空 泡 性 能为 优 化 目标 , 对 某 吊 舱螺
第 3 9卷 第 4 期
2 0 1 5年 8月
武 汉理 工大 学学 报 ( 交通科 学 与工 程版 )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
百
图 1 螺 旋 桨 综 合 性 能 优 化 设 计 系统 流程 图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1 0 王 波( 1 9 9 0 一) : 男, 硕 士生 , 主 要 研 究 领 域 为 舰 船 流 体 动 力 性 能
海 洋 工 程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研 究 基 金 项 目资助 ( 批准号 : 1 1 0 6 )
Vo 1 . 39 N o. 4
船用螺旋桨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
船用螺旋桨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船用螺旋桨的设计与优化技术是船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船用螺旋桨是推动船舶前进的关键设备,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性能和能源消耗。
本文将从螺旋桨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过程以及优化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螺旋桨设计的基本原理船用螺旋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螺旋桨叶片的转动产生的水流与船体相互作用,产生推力将船体推动前进。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螺旋桨的叶片设计应满足最大化推力、最小化振动和噪声以及最高效能的要求。
螺旋桨一般由叶片、母体以及杆连接组成。
叶片的设计关键包括叶型的选择、叶片的几何参数(如子翼比、展弦比等)、叶片面积分布等。
母体的设计关键包括母体的形状和强度。
杆的设计关键是杆的直径和材料的选择。
二、螺旋桨设计的基本过程螺旋桨的设计过程包括初步设计、中间设计和最终设计三个阶段。
1.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船舶的工况要求和基本参数,确定螺旋桨的直径、叶片数、种类以及安装位置。
同时,进行一些基本的叶片几何参数的估算,如叶片的展弦比、子翼比、弯曲强度等。
2. 中间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流场计算和性能试验来进一步优化螺旋桨的叶片几何参数。
此阶段的重点是确定叶片的几何参数,如叶片的弯曲角、扭曲角以及叶片的厚度分布等。
3. 最终设计阶段:根据中间设计结果,进行最终的螺旋桨设计,包括叶片的细化设计、母体的优化和杆的设计等。
在此阶段,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流场计算和模型试验来验证和优化设计结果。
三、螺旋桨设计的优化技术螺旋桨的设计优化是为了在满足船舶工况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推力效率和减小振动和噪声。
常用的螺旋桨设计优化技术包括参数化模型优化、流场计算优化、进化算法优化等。
1. 参数化模型优化:通过建立螺旋桨的参数化模型,将螺旋桨的几何参数与推力效率进行关联,然后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优化计算,寻找使得推力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参数组合。
2. 流场计算优化: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螺旋桨的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以评估螺旋桨的性能。
船用螺旋桨的设计关键分析
船用螺旋桨的设计关键分析船、机、桨系统中,船体是能量的需求者,主机是能量的发生器,螺旋桨是能量转换装置,三者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但同时又要遵从各自的变化特性。
1.螺旋桨民用船使用的图谱桨,一般以荷兰的B型桨和日本的AU桨为主。
AU桨为等螺距桨、叶切面为机翼型;B型桨根部叶切面为机翼型、梢部为弓形,除四叶桨0.6R至叶根处为线性变螺距外,其余均为等螺距,桨叶有15°的后倾。
为便于设计方便,由.KT、KQ——J敞水性征曲线图转换为BP一δ图谱。
桨与船体各自在水中运动时,都会形成一个水流场。
水流场与桨的敞水工作性能和船的阻力性能密切相关。
当桨在船后运动时,2个原本独立的水流场必然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船体对螺旋桨的影响体现在2个方面:(1)伴流。
由于船尾部螺旋桨桨盘处因水的粘性等因素作用,形成一股向前方向的伴流,使得螺旋桨的进速小于船速。
(2)伴流的不均匀性。
船后桨在整个桨盘面上的进速不等(在实用上可取相对旋转效率为1)。
2.螺旋桨对船体的影响由于螺旋桨对水流的抽吸作用,造成桨盘处的水流加速,由伯努利定律可知,同一根流线上,水质点速度加快,必然会导致压力下降,从而造成船的粘压阻力增加。
也就是桨产生的推一部分用于克服船体产生的附加阻力。
如果用伴流分数ω表征伴流与船速的比值,用推力减额t表征船体附加阻力与船体自身阻力的比值。
那么,敞水桨与船后桨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船身效率(1一t)/(1一ω)从中可以看出,伴流分数ω越大、推力减额t越小,则船身效率越高。
从螺旋桨图谱可以看出,横坐标的参数为√BP或BP。
BP称为收到功率系数(或称为载荷系数),其值为:BP=NPD0.5 /VA2.5式中:N为螺旋桨转速;PD为螺旋桨敞水收到功率;VA为螺旋桨进速。
BP值越小,对应的螺旋桨敞水效率越高;反之,则螺旋桨效率越低。
从个体因素来讲,N值和PD0.5 /VA2.5值越小,BP 值就越小。
PD和VA参数有联动关系,在相对低速的范围内,PD值变大、BP值变小;在相对高速的范围内,PD值变大、BP值也变大。
渔政船调距桨特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渔政船调距桨特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船舶推进系统是控制船舶运动的关键,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船舶的航速、稳定性和机动性。
可调螺距螺旋桨,简称调距桨,它可以根据船舶工况的变化从而调节螺旋桨的螺距,是船舶重要推进装置之一。
调距桨推进系统通过联合控制方式,能够同时改变螺旋桨螺距和主机转速,进行机桨优化匹配,可以更灵活的调节航速。
因此,它拥有很强的航行环境适应能力、较高的机动性和操纵性、较好的综合经济性等优点。
调距桨推进系统作为船舶智能化的重要一环,主要体现在以计算机、自动化、电力电子等科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船舶推进,以精准的自动操控取代以往的手动操控,很大程度上提升船舶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在船舶实际航行过程中,调距桨各种航行参数总是随着船舶的运行状态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由于船舶推进运动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和有干扰的过程,而且调距桨推进系统需要控制螺距和转速两个控制量,也使得这个系统极其复杂,引入新的研究工具和高效的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以300吨级渔政船为研究对象,搭建调距桨推进仿真系统,利用智能控制技术的优越性,尝试将智能算法用于船舶推进运动的控制,旨在优化推进系统的综合控制性能。
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船-机-桨特性的分析、建立调距桨推进系统模型、优化控制器性能以及仿真验证系统的控制效果。
首先,介绍了调距桨推进装置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控制方式,并对船舶的阻力特性,柴油机的外特性,调距桨的推进特性以及船-机-桨三者彼此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其次,根据渔政船调距桨推进系统的内部结构,建立各个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包括柴油机子系统模型、船桨子系统模型、螺距控制子系统模型以及外界干扰模型等。
使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仿真模型,并将各部分拼接起来构成完整的推进系统仿真模型。
最后,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螺距控制器,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航速控制器进行优化,将其运用在先前建立的推进系统中。
调距桨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
调距桨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调距桨推进系统是一种用于船舶和飞机的推进装置,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优化设计调距桨推进系统可以提高船舶和飞机的性能,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调距桨推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调距桨推进系统是一种具有可变桨叶角度的推进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桨叶角度来调整推进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调整桨叶角度可以提高推进效率,并实现快速启动和制动。
这种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船舶和飞机上广泛采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调距桨推进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系统的调整范围较小,无法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其次,系统的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此外,系统存在能耗大、噪声高等问题,影响了操作和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桨叶的刚度和强度,减小桨叶的重量,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其次,可以引入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电控装置实时监测和调整桨叶角度,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优化调整。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系统设计中引入节能和环保的理念。
比如通过改进桨叶的气动设计,减小阻力和空气动力噪声,降低系统能耗。
此外,可以对系统进行流体力学分析和仿真模拟,对各种工况进行优化匹配,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推进力。
总结起来,优化设计调距桨推进系统可以采用先进材料、智能控制技术、节能环保设计等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船舶和飞机的运行环境和需求,结合系统的特点和问题,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相信调距桨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浅谈船舶螺旋桨的设计资料
浅谈船舶螺旋桨的设计目录目录 (1)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1 结构与计算要素 (3)1.1 结构组成 (3)1.2 计算要素 (3)2 项目设计过程及结果与分析 (5)2.1 船体估算数据 (6)2.2 螺旋桨要素选取及结果与分析 (6)2.3 推力曲线及自由航行计算及结果与分析 (7)2.4 计算总结 (9)2.5 螺旋桨模型的敞水实验 (9)3 螺旋桨设计的发展 (11)3.1 节能减排促使螺旋桨加快创新 (11)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4)附录 (14)摘要螺旋桨是造船行业必备的推进部件,它的设计精度将直接影响船的推进速度,它为船的前进提供的推力。
螺旋桨设计是整个船舶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船舶快速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螺旋桨设计是在初步完成了船舶线型设计,并通过估算或用船模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船体有效功率之后进行的。
影响螺旋桨推进性能的因素很多,在本设计过程中主要对螺旋桨的直径、螺距比、盘面比、桨叶轮廓形状等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设计一艘内河A级拖船的螺旋桨。
关键词螺旋桨直径螺距比盘面比桨叶轮廓形状引言船在水面或水中的航行时遭受阻力,为了使船舶能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航行,必须供给船舶一定的推力,以克服其所承受的阻力。
作用在船上的推力是依靠专门的装置或机构通过吸收主机发出的能量并把它转换成推力而得,而这种专门吸收与转换能量的装置或转换能量的装置或机构统称为推进器。
推进器种类很多,例如风帆,民轮,直叶推进器,喷水推进器及螺旋桨等,螺旋桨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效率较高,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推进器。
1结构与计算1.1结构组成螺旋桨俗称车叶,通常由桨叶和浆毂组成。
螺旋桨与尾轴连接部分叫浆毂,浆毂是一个锥形体。
为了减小水的阻力,在浆毂后端加一整流罩,与浆毂形成一光顺流线形体,称为毂帽。
螺旋桨在水中产生推力的部分叫桨叶,桨叶固定在浆毂上。
普通螺旋桨常为3叶或4叶,2叶螺旋桨仅用于机帆船或小艇上,近年来有些船舶(如大吨位大功率的油船),为避免震动而采用5叶或5叶以上的螺旋桨。
浅谈选用螺旋桨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
浅谈选用螺旋桨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论1云浅谈选用螺旋桨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船舶在水中航行时遭受到阻力,为保持一定的航速,必须供给船舶一定的推力以克服它所受到的阻力,推力是来自船上专门设置的一种设备,此设备称为推进器,推进器运转时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的能量由船舶动力装置供给,所以推进器的作用是将船舶动力装置所提供的能量转化成克服水阻力,推船前进的推进功率,推进器的种类很多,有风帆,明轮,喷水推进器,Z型推进器,直叶推进器及螺旋桨等.由于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较轻,效率也较高,因而被绝大多数船舶所采用.螺旋桨和船体,主机在船舶航行中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联动机",由主机供给能量,使螺旋桨旋转而发出推力,克服船体阻力,推船以一定速度前进.所以在选择螺旋桨时必须满足船,桨,机之间的联动平衡关系,使之能很好配合,这就是说所选择的螺旋桨的转速和所需功率必须和主机的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相结合,使主机处于额定工况下工作,而螺旋桨的进速和发出的推力必须和船舶的航速及遭遇的阻力相配合,使船舶能在预定航速下航行,如螺旋桨不能与主机,船体配合,则会使主机处于"负载过重"或"负载过轻"状态,主机功率不能充分发挥,船舶也将不能达到预定航速.可见,螺旋桨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速度,但在实际选择时,不仅考虑到推进效率,还应考虑到空泡,振动等方面的因素,所以,我认为在选择螺旋桨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参数:一,螺旋桨的数目:选择螺旋桨的数目必须综合考虑推进性能,振动,操纵性能及主机功率等因素,若功率相同,则单螺旋桨船的推进效率常高于多螺旋桨船,因为单螺旋桨位于船尾中央,伴流较大,且允许有较大直径.因此,只要主机能力许可,现代货船往往采用单螺旋桨船,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高速化,由于主机能力的限制,一般采用多螺旋桨.客船要求速度快,振动小,操纵灵活,故采用双螺旋桨,河船常受吃水限制,而且要求操纵灵活,如我们临海制造的吸砂船,大多采用双螺旋桨或多螺旋桨.二,螺旋桨的直径和螺距:一般说来,螺旋桨直径越大.转速越低,则敞水效率越高;但直径过大,桨盘处平均伴流减少,船身效率下降,对总的推进效率未必有利,螺旋桨叶梢应有一定的沉没深度,不要离水面太近,以避免损失和空气吸人发生,并且在风浪中●临海市航运管理所金伯平航行时桨叶不易露出水面.对于河船,因吃水受到限制,螺旋桨直径过小,致使效率偏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叶梢沉深可减少.从振动方面考虑,螺旋桨与船体间的间隙不宜过小,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振动,2001年《刚质海船人级与建造规范》对螺旋桨与尾柱,舵之间的最小间隙作了规定, 如图所示,间隙值不得小于下列数值:a=0.12D(m)b=0.20D(m)c=0.14D(m)d=0.04D(m)\船劈.所以在选择螺旋桨时,可根据船尾部型深,吃水以及间隙要求.即可决定螺旋桨的最大直径.一般地说,当螺旋桨收到功率和转速为一定时,螺旋桨直径增大,螺距就必须减少,反之亦然,只要是同型螺旋桨,且叶数和盘面比相同,直径变动范围在最佳直径第240期-4?2005-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55i仑I云的一5~1O%之间,可以认为螺距P和直径D之和为常数,即P+D=常数,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根据型船的螺旋桨资料方便地预估新船螺旋桨的螺距或直径.三,螺旋桨的转速:螺旋桨转速低,直径大者敞水效率较高,但在选择螺旋桨的转速时,除考虑螺旋桨本身效率外,尚应顾及主机类型,重量,价格及机器效率.一般来说,两者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对机器来说,转速越大,效率越高,且机器重量,尺寸都可以减少.若螺旋桨要求转速与主机转速相差过大时,则可采用避免.所以在选择螺旋桨时,应当预估船体自然频率,特别是二节垂向振动频率N2v(Hz),螺旋桨转速no的选择应避开09N2v~1.1N2v,一般应大于1.1N2v.四,螺旋桨叶数:桨叶数目对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振动,噪音和空泡等影响较大.从减少振动看,叶数多者有利,但盘面比一定时,叶数增加会导致切面厚度增大,容易发生空泡,所以从避免空泡考虑,叶数以少为宜.通常单螺旋桨船多用四叶,双螺旋桨船的叶数可采用三叶或四叶,河船吃水常受限制,而在减速装置以获得妥善解决.在选择螺旋桨转速时,还应考虑船体的振动问题.船体振动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当主机或辅机在一定转速时,整个船体处于振动状态,这种影响整个船体结构的振动称为共振;第二类是船舶局部或某些装置处于振动状态,称为局部振动,后者可以采取一些局部措施. 如增设扶强材,支柱等加固措施来消除,而前者则是危险状态应考虑相同设计条件下,一般--nt的最佳直径比四叶的大,所以多用四叶. 一般认为,叶数少者效率高,叶数多者,因叶栅干扰作用增大.故效率下降,但实际比较表明,叶数对效率的影响应视工作范围而定,叶数增加效率不一定下降,因此在选择螺旋桨时,应多进行不同叶数的比较计算.桨叶数目选择与振动关系较大,由于船后伴流场不均匀性,使56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第24()期.4.2005 桨叶切面在不同的周向位置下将遇到不同的来流速度和攻角,使螺旋桨的推力和旋转阻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产生了以叶频(桨叶数目乘转速)为基本频率的周期性不平衡水动力,它作用于船体将引起船体振动.增加桨叶数目,一般可使推力和转矩沿盘面分布更加均匀,对减少激振力有利.因此随着船舶的大型化,振动问题显得突出,单螺旋桨船有采用五叶甚至六叶的趋势.此外,在选择叶数时应避免和船体或轴系发生共振,亦即避免叶频与轴系或船体的自然频率相等或相近,同时还应尽量避免主机气缸数,冲程数与叶数相等或恰为其整数倍.五,桨叶外形或叶切面形状:一般认为,桨Dr#l,形轮廓对螺旋桨陛能的影响很小,其展开轮廓近于椭圆形者为良好的叶形.对于具有倾斜的桨叶,各半径处切面弦长与展开轮廓为椭圆形的各叶切面弦长大致相同者为佳.螺旋桨最常用的叶切面形状有弓形和机翼形两种.弓形切面的压力分布较均匀,不易产生空泡,但在低载荷系数时,其效率较机翼形者约低3~4%.若适当选择机翼形切面的拱线形状,使其压力分布较均匀,则无论对空泡或效率均有得益,故民用船螺旋桨用机翼型切面,或叶梢部分配合用弓形切面.实际螺旋桨常具有一定的后斜角.其目的在于增加与船体的间隙,实践证明,后斜对螺旋桨性能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在选择螺旋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后斜角.■。
船用螺旋桨设计和分析参数
船用螺旋桨设计和分析参数
选用合适的螺旋桨对船的的使用非常重要,一个与船体和主机匹配的效率最佳螺旋桨能使船发挥最佳航速和使主机耗油量最低。
用户在使用螺旋桨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请尽管提出,我们将会尽力回答。
如客户对目前使用的螺旋桨不满意或需要新做螺旋桨,请填写下面表格,我们将会复核您提供的的数据,提出参考建议!
订货单位:船名:
电话号码:传真:
E-mail地址:
船舶设计主要参数
船体
主机
齿轮箱
船总长(m)
方形系数
型号
型号
水线长(m)
棱形系数
额定功率(马力)
减速比
型宽(m)
`
船舶用途
额定转速(转/分)
备注
设计吃水(m)
备注
排水量比
后倾角
旋向
桨型
材料
最大限制直径
设计航速
实际航速
【文献综述】可调螺距螺旋桨的优化设计及制造
文献综述船舶与海洋工程可调螺距螺旋桨的优化设计及制造一、引言船舶在水面或水中航行时遭受阻力,其大小与船舶的尺寸,形状及航行速度油管。
为了使船舶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航行,必须供给一定的推力或拉力,以克服其所受到的阻力。
船舶推进器是推动船舶前进的机构,它是把自然力,人力或者机械能转化成船舶推力的能量转化装置。
船舶推进器的发展过程与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关系紧密,可分为人力:桨,篙,橹,拉纤,桨轮等;蓄力:拉纤等;风力:帆,旋筒推进器;机械动力:明轮,螺旋桨,直叶推进器,喷水推进器等。
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螺旋桨。
螺旋桨,以最少数量的构件,最高的推进效率推动船舶航行,它是造船业几代人劳动创造的结晶。
二、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螺旋桨的发展过程当中,根据不同船舶的工作条件要求,一些特种螺旋桨在普通螺旋桨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可调螺距螺旋桨,简称可调桨,可按需要调节螺距,发挥主机功率;提高推进效率,船倒退时可不改变主机旋转方向。
螺距是通过机械或液力操纵桨榖中的机构转动各桨叶来调节的。
可调桨对于桨叶负荷变化的适应性比较好,在拖船和渔船上应用较多。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其效率比普通螺旋桨效率低,而且价格昂贵,维修保养复杂。
在能源日益昂贵的今天,急需开发简便,节能,高效的新一代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螺旋桨。
然而国内对于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研究还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对于可调桨的技术还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
国内有能力生产可调桨的企业还很少,而且这些企业对可调桨的技术也并没有完完全全的掌握,很多都是和国外可调桨企业合作,所以在可调桨发展的道路上,国内的企业还要不断的探索创新。
本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对可调桨的设计与生产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解决一些设计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而被提出。
由于可调螺旋桨在国内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生产上,都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设计与生产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分差,有时候设计没有考虑实际生产,有时候生产不能很好的反应设计理念,所以通过对某一个可调螺距螺旋桨进行设计与生产的过程,会让设计人员认真的考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让车间职工更好的反应设计者的意图。
螺旋桨优化设计及特性分析
螺旋桨优化设计及特性分析概述:螺旋桨作为船舶和飞行器的重要部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设计和特性分析是研究螺旋桨性能的关键。
本文将从螺旋桨的设计原理、优化流程及特性分析三个方面探讨螺旋桨的优化设计及特性分析。
螺旋桨的设计原理:螺旋桨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叶片的几何参数和其绕中心轴的旋转来造成流体的流动,从而产生推力。
螺旋桨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叶片数、叶片截面形状、叶片扭曲、叶片展位角等。
其中,叶片数和叶片截面形状直接影响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而叶片扭曲和展位角的设计则会影响螺旋桨的噪音、振动等特性。
螺旋桨优化设计的流程:螺旋桨的优化设计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包括初始设计、离散化、流场计算、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
在初始设计阶段,需要确定螺旋桨的类型、工作条件和设计目标。
离散化是将连续的叶片分割成离散的控制点,以便进行后续的流场计算。
流场计算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求解流体力学方程组,分析螺旋桨的流场,得到其叶片负载和推力性能。
性能评价是对螺旋桨的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推力、效率和噪音等方面。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叶片几何参数,实现螺旋桨性能的最优化。
螺旋桨特性分析:除了优化设计,对螺旋桨特性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性分析包括推力特性、效率特性、噪音特性等方面。
推力特性是指在不同工况下,螺旋桨的推力输出量和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
效率特性是指螺旋桨的功率转换效率,即输出推力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噪音特性是指螺旋桨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叶片振动、湍流噪音和相对流噪音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分析,可以评估螺旋桨的性能并对其进行改进。
结论:螺旋桨优化设计及特性分析是提高螺旋桨性能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和降低噪音水平,从而提升船舶和飞行器的整体性能。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螺旋桨的性能,并在实际应用中持续改进和优化。
总而言之,螺旋桨的优化设计及特性分析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方法。
船舶螺旋桨的优化模型建立与求解
在用图谱方法设计螺旋桨是一个很麻烦的工作,因为最优螺旋桨的设计牵涉到彼此干涉的因素,比如螺距比、盘面比、螺旋桨直径、航速等等。我就设想,是不是可以通过系统优化的方式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1.2 具体问题
本次系统优化的设计问题就是:用最优化方法设计B系列船用螺旋桨
D1及D2为由船尾框架以及设计吃水的限制,给出的螺旋桨直径的上下限;
V1及V2为设计航速的限制,可根据试验资料给出。
5.
现以5000吨干货船的螺旋桨设计为例进行优化运算,已知的一些参数为:
主机功率 2700(马力)
螺旋桨转速 200(转/分)
轴系机械传动效率 0.97
伴流分数 0.3015
推力减额分数 0.21
相对选装效率 以及传动效率 按具体情况选定。
4.
和 可按(5)式及(6)式计算,但同时应满足如下关系:
(7)
其中,
而
为螺旋桨个数,i1为伴流不均匀对推力的影响系数,有效马力EHP可按试验资料查取,或按近似法估算。
(8)
其中,
式中, 为海水比重; 为伴流不均匀对转矩的影响系数。
显然,以上各有关等式应该满足如下关系:
进速 (4)
为伴流分数;
和 为螺旋桨的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可按B系列螺旋桨试验资料的回归公式计算:
(5)
(6)
其中,Z为螺旋桨叶数;
, ,s, t, u, v为诸回归系数,详见附录,可供查表。
将(3)至(6)代入(2)式,即可求得
(1)式中,船身效率
其中推力减额分数t及伴流分数w按试验资料或经验公式计算。
3.
设计船的总推进系数为
式中: ——螺旋桨敞水效率
螺旋桨螺距
螺旋桨螺距
螺距是驱动飞行器运动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螺旋桨性能评估的重要参数。
因此,螺距在航空领域非常重要,其研究和设计工作也受到了广泛重视。
螺距指螺旋桨上每一片叶片到螺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螺旋桨叶片之间的螺
距都是相等的。
螺距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飞行器的性能需求和飞行环境而有所变化,但通常螺距太大或太小都会使性能降低。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螺距,以获得理想的性能,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螺旋桨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正确的螺距能够提高飞行器推力、操纵性能和动力性能。
它的具体大小要求也
是有时间和地点变化的,有的螺距比例在低压区应该变小,在高压区应该变大,在爬升时发动机功率较大,螺距应该较大;还应变化更多的因素,比如滑行性能和起飞性能等,从而得出理想的螺距参数,来获得良好的飞行性能。
一般来说,螺距一般介于0.05至0.20之间,由于不同发动机性能和飞行器规
格的差异,最佳螺距也不尽相同。
采用正确的螺距可以有效提升螺旋桨性能,获得更高的效力,将有助于升降性能,减少发动机燃料消耗,以及减少飞行器的噪声污染。
因此,螺距的大小和正确的选择,对于螺旋桨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设
计飞行器螺旋桨时,螺距的正确性及其选择的及其重要,因此,一定要正确理解其所在的航空领域,并特别注重它的设计及选择,以达到最好的飞行性能。
船舶螺旋桨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优化方案
船舶螺旋桨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优化方案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螺旋桨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船舶螺旋桨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优化方案,以助于提高船舶性能和能源效率。
一、船舶螺旋桨技术的最新进展1.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模拟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是一种模拟流体运动和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在船舶螺旋桨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CFD仿真模拟,设计人员可以预测船舶螺旋桨在水中的工作情况,从而对其进行优化。
这一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试验和改进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成本效益。
2. 利用复合材料的应用传统的船舶螺旋桨通常使用铸铁或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制造,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船舶螺旋桨也开始应用于复合材料制造。
复合材料螺旋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可以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提高航行速度和效率。
3. 螺旋桨翼型的优化设计船舶螺旋桨的翼型设计对于提高推进效率和减小噪音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优化螺旋桨的翼型设计,使得螺旋桨在水中工作时产生更小的湍流和阻力,从而提高推进效率和降低噪音。
二、船舶螺旋桨技术的优化方案1. 提高螺旋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船舶螺旋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其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选择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并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螺旋桨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同时降低螺旋桨的重量。
2. 优化螺旋桨的几何参数螺旋桨的几何参数是影响其推力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螺旋桨的叶片数、叶片扭角、直径等几何参数,可以使螺旋桨在水中的工作更加有效,提高推进效率。
3. 运用可变螺距技术可变螺距技术可以根据船舶的速度和荷载情况自动调整螺旋桨的螺距,以提供最佳的推力和效率。
这一技术可以在不同工况下最大程度地利用螺旋桨的性能,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
4. 采用多螺旋桨系统多螺旋桨系统是一种将多个螺旋桨安装在船舶上的技术,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可以提供更强的推力和精确的控制能力。
这种系统适用于大型船舶或需要高机动性的船只,可以显著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效率。
不同螺距拟合方式对螺旋桨优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不同螺距拟合方式对螺旋桨优化效果的影响分析螺旋桨是一种旋转推进器,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直升机等交通工具中,起到推进作用。
螺旋桨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推进效率和性能至关重要。
而螺距是螺旋桨设计中一个基本参数,不同的螺距会对推进效率和性能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螺距拟合方式对螺旋桨优化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螺旋桨的基本原理。
螺旋桨是通过推进器在流体中旋转产生推力,推动船舶、飞机等前进。
螺旋桨的设计涉及到多个参数,其中螺距是一个重要参数。
螺距是指相邻两个螺旋叶片间的距离,它直接影响到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大小和方向。
一般来说,螺距越大,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越大,但也会导致效率下降。
不同螺距拟合方式对螺旋桨优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在螺旋桨设计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螺距拟合方式,如等螺距、可变螺距等。
不同的拟合方式会导致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和性能产生变化。
例如,等螺距设计可以方便制造和加工,但可能不能最大化推进效率;可变螺距设计可以根据船舶运行情况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推进效率,但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
对于不同螺距拟合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实际应用情况和需求。
如果对推进效率要求较高,可以选择可变螺距设计,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调节;如果对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要求较低,则可以选择等螺距设计。
此外,还可以结合流体力学分析和试验验证,进一步优化螺旋桨设计,获得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螺距拟合方式对螺旋桨优化效果会产生影响,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最大化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基于ANSYS的船用螺旋桨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基于ANSYS的船用螺旋桨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利用UG软件对船用螺旋桨模型进行处理,并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其模态振型,首先分析无支撑情况下螺旋桨单叶片的模态振型,提取振幅最大模态。
设计支撑方案,确定支撑位置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结果显示螺旋桨单叶片频率有所提高,增加了加工刚度,最后确定优化的支撑方案,显著提高了螺旋桨的刚度,减小各阶模态的振动位移,对实际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ANSYS有限元分析;螺旋桨模态分析;优化设计Abstract:The model of marine propeller is processed by UG software,and its modal mode is analyzed by ANSY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Firstly,the modal mode of single blade of propeller without support is analyzed,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mode is extra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single blade of propeller is increased and the machining stiffness is increased. Finally,the optimized bracing scheme is determined,and the stiffness of propeller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displacement of each mode for machining.Keywords: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propeller modal analysis;optimal design螺旋槳是舰船的主动力装置,其设计与制造精度直接决定舰船运行性能。
船舶原理(螺旋桨 螺距)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螺旋桨的几何特征一、主要内容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有效马力、机器马力、收到马力和传送效率、推进效率和推进系数的概念;3、螺旋桨的外形和名称及几何特征的有关专业术语。
二、重点内容1、有效马力、机器马力、收到马力和传送效率、推进效率和推进系数的概念;2、桨叶数、桨的直径、螺距比和盘面比等概念。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结合螺旋桨模型组织教学四、思考题1、什么是有效马力、机器马力、收到马力和传送效率、推进效率和推进系数?2、表征螺旋桨几何特征的主要参数有哪些?三、下讲主要内容理想推进器理论。
第一章绪论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船舶快速性船舶在给定主机马力(功率)情况下,在一定装载时于水中航行的快慢问题。
2、推进器将能源(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转换为推船前进的功率的专门装置或机构。
常见的推进器为螺旋桨。
3、主要内容1)推进器在水中运动时产生推力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好坏;2)螺旋桨的图谱设计方法。
二、马力及效率1、有效马力P E1)公制有效马力(本教材常用)2)英制有效马力式中,Te 为有效推力(kgf ),R 为阻力(kgf ),v 为船速(m/s )E ()7575P v Rv UShp =e=或hp T E ()7676P v Rv UKhp =e =T 思考:在船舶专业中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哪些?2、主机马力和传送效率推进船舶所需要的功率由主机供给,主机发出的马力称为主机马力,以PS表示。
主机马力经减速装置、推力轴承及主轴等传送至推进器,在主轴尾端与推进器联接处所量得的马力称为推进器的收到马力,以PD表示。
传送效率ηs =PD/ PS,它反映了推力轴承、轴承地、尾轴填料函及减速装置等的摩擦损耗。
2、推进效率和推进系数推进效率ηD =P E / P D ,它反映了推进器在操作时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及船身与推进器间的相互影响的能量损耗。
推进效率也称为似是推进系数或准推进系数QPC 。
推进系数PC =P E / P S ,它反映了用某种机器及推进器以推进船舶的全面性能。
船舶螺旋桨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
矾2
三#n乃…^’卜名…M Ⅳ
L=∑L。
I
I
, V“m1一’1-’7…一“^∥’、
万方数据
5l卷第l期(总第189期)
赵威,等:船舶螺旋桨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
式(5)中于:为给定的桨叶负荷径向分布形式,归一化方法同厂卅。占,为crr的允许误差,本文取
占.=0.05%。 选择桨叶各半径剖面的螺距尸D,和最大拱度/幺为优化变量,为了减少计算量,可根据设计条件限
度的分配有直接影响。图7、图8分别为A、B桨的负荷弦向分布(SPRoP计算结果),二者均分别接
针对不同类型的优化问题,iSIGHT软件预先设定了若干优化方案,各个优化方案通常由两种或更 多的优化方法组合而成、分步实施,从而提高优化计算的精度、效率及稳定性。针对本文提出的优化 问题,作者通过对不同优化方案的计算比较,决定选用EXplorative优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两种数值优 化算法,依次为解决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广义既约梯度法(GR-G)与序列二次规划法(SQP),其数 学模型详见iSIGHT软件用户说明书【ll】,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的计算过程是,首先利用GRG算法对优 化问题求解,得到该算法的最优解,然后以此最优解作为初值进行SQP算法的求解。因此在SQP算法 求解时,其初值必然是一组可行解,缩小了二次求解的变量空间,使该求解过程更加精细准确,同时 由于前后两次求解采用了不同的优化算法,可以减少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
Benini垆J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系列螺旋桨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试验数据的回归公式计算敞水性 能。以敞水效率和推力最大化为目标、Kbller空泡限界公式为限制条件,对B系列桨优化计算获得了 推力系数、敞水效率、盘面比等设计变量的最佳组合图谱,并提出了已知设计航速时,确定最佳直径 和/或最佳转速的设计步骤。cheIl等【6】也以B系列桨为对象,以敞水效率和激振力为综合优化目标,开 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设计方法。系列桨性能采用回归公式计算,激振力计算采用升力面方法。该方法
船舶定距螺旋桨工艺探究
• 24•内燃机与配件船舶定距螺旋桨工艺探究张亮(中船第九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63 )摘要:船舶定距桨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作为重要的制造业研究领域,螺旋桨制造工艺对于船舶航 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工艺流程可以增强船舶可靠性。
首先对船舶定距桨材料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加工和装配工艺分别进行了叙 述,本文内容为未来船舶螺旋桨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关借鉴。
关键词:定距桨;工艺;抛光打磨0引言船舶螺旋桨是船舶推进装置中的一部分,很多船舶配 套技术单位和船厂对螺旋桨的设计、研发以及工艺流程都非常重视,螺旋桨工艺和装配过程、材料、结构等诸多因素 相关,而且船舶螺旋桨的工艺流程也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很多外部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随着造船行业技术的提升,对螺旋桨制造工艺的要求越来越 高。
通过对定距桨装配和制造工艺的介绍,对未来螺旋桨 打磨工艺进行展望。
1材料选择船舶定距桨的特点是螺距固定,具有装置简单,成本 低,管理方便,维修量小等优点,从工艺流程上说,定距桨 工艺主要包括制造工艺和安装工艺两个方面。
材料是工艺 的基础,螺旋桨的材料通常以铜合金、铸铁和铸钢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类型的新型材料也逐渐投入 使用,包括船用玻璃钢和尼龙等,作为大型机械,螺旋桨材 料的要求很高,需要满足多种性能,机械性能和多种化学 性能都需要进行考虑。
锰青铜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同时抗冲击性能也 很好,耐腐蚀性能经得住考验,如果针对海洋用船的螺旋 桨,就可以采用这种材料,但是相对来说,锰青铜材料的 抗空泡腐蚀性能则比较差,不利于进行军用船舶和噪声 要求严格的螺旋桨工艺。
铝青铜的主要组成为多金属合作者简介:张亮(1982-),男,上海人,本科,中船第九设计院工程 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造机工程工艺设计。
之后,散热器的温度分布更均匀,而且最高温度得到有效 的降低,因此导风罩是必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01
B桨
0.0604
0.0028
0.0000
螺距比(P/D)、拱度弦长比(F/C)的优化结果与原桨之比较分别如图5、图6所示。作 者发现,当优化变量作为离散变量各自独立变化时,最终得到的螺距与拱度分布难以保持光 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负荷弦向分布无法精确满足给定值时,误差越大,近似值的变化范
设计工况(J=0.684)下,原桨敞水性能的数值预报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之比较如表2 所列。以试验值为基准,SPROP 预报值的相对误差为:推力- 1.5%、扭矩- 5.0%、效率+3.7%; FLUENT 预报值的相对误差为:推力+1.0%、扭矩+0.4%、+0.6%。SPROP 预报的扭矩与试验差 别较大,可能是因为其尾涡模型对叶梢卸载桨的适用性差以及粘性阻力估算误差较大;而 FLUENT 预报值与试验值非常吻合。假定上述误差趋势对优化设计方案也同样存在,在优化 设计中,设定推力目标值时需预先考虑 SPROP 的预报误差;另外,将基于 CFD 计算结果进行 优化方案的性能分析。
Benini 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系列螺旋桨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试验数据的回归公式 计算敞水性能。以敞水效率和推力最大化为目标、Keller 空泡限界公式为限制条件,对 B
1
系列桨优化计算获得了推力系数、敞水效率、盘面比等设计变量的最佳组合图谱,并提出了 已知设计航速时,确定最佳直径和/或最佳转速的设计步骤。Chen 等也以 B 系列桨为对象, 以敞水效率和激振力为综合优化目标,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设计方法。系列桨性能采用回 归公式计算,激振力计算采用升力面方法。该方法以空泡、强度为限制条件,并在性能计算 中引入了尺度效应的修正。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优化效率,而且能够保持该优化效率 基本不变、进一步降低螺旋桨轴承力。
本文采用通用优化软件 iSIGHT 驱动 SPROP 软件实现优化计算,并对优化方案进行 CFD 校核与分析。iSIGHT 软件与 SPROP 软件之间通过文件进行数据传递。优化过程可简单概括 为:iSIGHT 读取 SPROP 输出的σs、σT 和σr 等参数进行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目标及限制条 件的满足情况,修改优化变量 PDi 和 fMi 的值形成新的设计方案,并驱动 SPROP 对该新方案进 行计算,如此循环直至获得最优解。
关键词:船舶、舰船工程;螺旋桨;优化;设计;升力面理论;CFD
0引言
随着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发展,对螺旋桨的综合性能要求日益提高。现代船舶螺旋桨 设计在追求高推进效率的同时,还必须在复杂的船尾流场中尽量推迟乃至避免空化的发生, 从而降低螺旋桨诱发的船体振动及噪声。为了满足这些相互制约的要求,螺旋桨优化设计方 法的研究日益受到船舶工程界的重视。
国内相关研究还很少。程成等应用 iSIGHT 优化软件的实验设计(DOE)方法,集成 FLUENT 软件,以降低桨叶表面负压峰值为目标对螺距进行了优化。与前述研究工作相比,该方法具 有流场及压力场预报精度高的优点,但是对计算硬件的要求也十分苛刻。
本文基于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升力面理论预报程序,利用 iSIGHT 软件进行指定负荷分 布形式下桨叶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并对设计结果进行粘流 CFD 计算验证。以某集装 箱船螺旋桨为母型桨,保持其原有的负荷径向分布形式,另指定两种负荷弦向分布形式,采 用上述方法进行螺距与拱度的优化设计(桨叶其它参数与母型桨相同)。CFD 计算表明,通 过指定适当的负荷弦向分布,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使桨叶表面压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推 迟桨叶空化。
上述两种优化方法均属数值优化算法,具有收敛稳定、快速的特点,在工程设计领域应 用比较广泛。但数值优化算法也有其弊端,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优化变量过多时使用前 差分计算梯度产生的误差积累导致寻优能力降低等。本文通过比较发现,选用较高精度的差 分格式计算梯度可以提高优化计算的稳定性。
2算例与分析
2.1优化对象
7
围也越大,且有随机性。从工程要求出发,在保持优化结果的趋势及保证推力的前提下,对 优化结果进行了适当光顺,并以光顺后的结果为最终方案,进行后续 CFD 计算分析。
图5、图6表明,与原桨相比 A、B 桨螺距较大、拱度较小,因此负荷的弦向分布形式对 螺距与拱度的分配有直接影响。图7、图8分别为 A、B 桨的负荷弦向分布(SPROP 计算结果), 二者均分别接近于图3的两种理想分布,B 桨导边附近有所卸载,但卸载量比原桨小得多(见 图4)。因此,A、B 桨的剖面比原桨大多数剖面更接近于设计工作状态,可能对效率有利。 另外,从剖面负荷分布看,原桨工作点更接近于面空泡界限,而 A、B 桨偏向背空泡界限。 也就是说,原桨在轻载工况下可能容易发生面空泡。
3
螺旋桨设计中,首先必须满足推力要求,限制条件式(2)的第1式即为此而设;第2式 用于限制负荷的径向分布形式,这是影响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仅考虑负荷的径向分布 形式给定的情况,并不进行效率优化,也就是说,保持原桨负荷径向分布不变,改变其弦向 分布,通过优化桨叶螺距与拱度的配合,使桨叶表面压力分布趋于均匀,从而改善桨叶的空 泡性能。
表2原桨水动力性能比较
SPROP
KT 0.1746
10KQ 0.2833
η0 0.6711
5
FLUENT 敞水试验
0.1790 0.1772
0.2993 0.2982
0.6511 0.6470
2.2优化算例 在船舶螺旋桨理论设计中,NACA a=0.8是一种常用的负荷弦向分布形式。为了延缓导边 空化,有时还采用所谓 a=0.8、b=0.1(或0.05)屋顶形分布。这两种负荷分布形式如图3所 示,其中横坐标 S/C 为无量纲弦长,导边为0、随边为1;纵坐标γ为剖面总环量为1时的附 着涡面密度。图4为 SPROP 软件计算的原桨负荷弦向分布,表明该桨大部分剖面拱度较大、 螺距(攻角)较小,特别是在导边附近为负攻角,容易产生面空泡,并且对效率也有不利影 响。因此,本文采用上述两种负荷分布,保持原桨其它几何参数不变,对螺距及最大拱度进 行优化设计,分别称为 A 桨(a=0.8)和 B 桨(a=0.8、b=0.1)。本设计并不改变原桨拱弧线 (NACA a=0.8),而是通过优化螺距与最大拱度的配合来达到给定的负荷弦向分布,这是与 升力面理论设计的不同之处。
限制条件:
(2)
优化变量:
(3)
目标函数
(4)
其中Γmn、Γ0mn 分别为桨叶附着涡强度的计算值和要求值,后者根据给定的负荷弦向分 布以及计算得到的负荷径向分布来确定。M、N 分别为桨叶径向和弦向涡格数。
限制条件式(2)中,σT 为推力系数计算值 KT 和设计要求值 KT0之绝对误差,εT 为误差 限,本文取εT=0.025%。另外,
4
本文以某集装箱船螺旋桨为原型,以保持或提高原桨的敞水效率、同时改善桨叶载荷分 布为目标,对桨叶螺距及最大拱度的径向分布进行优化。原桨主要参数见表1。
表1原桨主要参数
模型直 径/m
桨叶 数
盘面 比
毂径 比
0.75R 螺 距比
叶梢侧斜 角/(º)
叶剖面拱线形式
0.25
5
0.68 0.16 0.904向分布形式,归一化方法同 差,本文取εr=0.05%。
。εr 为σr 的允许误
选择桨叶各半径剖面的螺距 PDi 和最大拱度 fMi 为优化变量,为了减少计算量,可根据设 计条件限定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本文取 PDL=0.5、PDU=1.3,fML=- 0.1、fMU=0.1。
6
表3为目标函数及限制条件的满足情况。可以看出,与负荷径向分布相比,在整个桨叶 面上满足给定的负荷弦向分布相对困难;由于 B 桨的负荷分布不同于 a=0.8,而拱弧线仍为 NACA a=0.8,所以σs、σr 的误差均较 A 桨大。
表3优化目标及限制条件的满足情况
σs
σr
σT
A桨
0.0471
0.0008
Jang 等开发了无限维优化方法,根据希尔伯特空间理论证明了优化解的唯一性,螺旋 桨性能计算采用升力面方法。以效率为目标对桨叶螺距进行了优化,但得到的螺距分布出现 较大波动,实用性存在问题。Takekoshi 等基于升力面方法,应用非线性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非定常工况下对桨叶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作者用 Fourier 多项式表达桨叶螺距、拱度及 厚度分布,设计出的参数分布光顺、合理,优化结果经模型试验验证,效率及空泡性能均得 到改进。
24.5
NACA a=0.8
作为后续优化结果分析的基础,首先对原型桨分别采用升力面理论涡格法(SPROP 软件) 和 RANS 方法(FLUENT 软件)进行了性能预报。涡格法计算中,采用 SPROP 软件说明书推荐 的分格数,桨叶径向分为15格、弦向分为10格,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RANS 计算在模型尺度 上进行,螺旋桨转速为1200r·min-1。利用流动的周期性,计算域取为与螺旋桨共轴的扇形 柱体,在桨叶导边与随边之间顺桨叶面呈螺旋状扭曲,如图2所示。计算域轴向长度为9倍桨 直径(参考线上、下游各4.5倍)、半径为5倍桨直径,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单元离散,总单 元数约为115万。采用标准 k-e 湍流模式,边界条件如图2所示。下文的优化及 CFD 校核 计算中也采用同样的计算参数。
传统的螺旋桨设计方法分为图谱设计和理论设计两大类,前者无法直接用于适伴流及大 侧斜桨的设计,后者可分为升力线、升力面及面元方法等,能够处理伴流及侧斜问题,但对 负荷面分布形式的处理比较单一,应用也不够广泛。近年来,优化方法在螺旋桨设计中的应 用研究开始出现,性能计算采用系列桨性能试验回归公式或升力面、CFD 等数值方法,优化 采用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法、DOE 方法等,优化目标包括推力、效率、激振力或其组合, 但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与工程应用的要求也有较大距离。
船舶螺旋桨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
2010年6月11日
摘要
基于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升力面理论预报程序,利用 iSIGHT 软件进行指定负荷分布形 式下桨叶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并对设计结果进行粘流 CFD 计算验证。以某集装箱船 螺旋桨为母型桨,保持其原有的径向负荷分布形式,指定不同的弦向负荷分布形式,采用上 述方法进行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桨叶其它参数与母型桨相同)。CFD 计算表明,通过指 定适当的负荷弦向分布,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使桨叶表面压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推迟桨 叶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