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影响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无法进行实地的调查工作,但可以提
供相关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根据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在职业认
同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师范生在选择这个专业时主要
是出于家庭的期望或者是渴望在教育行业中维持自己的存在感,而
非真正热爱教育工作。
同时,也有一些师范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存
在担忧,觉得工资待遇、晋升通道等方面不尽如人意,这些都会影
响到他们对职业的认同。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缺乏对教育
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深入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
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平淡等。
这种现象也会影
响到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一些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对自己的职业有
强烈的热爱和责任感,对孩子充满关爱和耐心,善于与学生沟通互动,并且在教育行业中表现得异常出色。
他们认为教育工作是一项
神圣的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这些人对自己的职业认同
感非常强烈。
总的来说,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2025年教师资格证新规
2025年教师资格证新规摘要:I.引言- 介绍2025 年教师资格证新规的背景和重要性II.2025 年教师资格证新规的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 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非师范生报考限制取消- 西藏教师资格考试实行一III.2025 年教师资格证新规的影响- 对师范生的影响- 对非师范生的影响- 对教育行业的整体影响IV.结论- 总结2025 年教师资格证新规的意义和作用正文:2025 年教师资格证新规的出台,对于广大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
新规中涉及到的改革内容,不仅对师范生产生影响,也对非师范生带来了新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将从新规的内容和影响两个方面,来详细解读2025 年教师资格证新规。
首先,新规中涉及到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是此次新规的核心内容。
改革后,师范生将不再需要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而是通过教育教学能力考核,来获得教师资格。
这一改革,对于师范生来说,无疑减轻了考试压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教育行业的竞争力。
而对于非师范生来说,虽然失去了报考限制,但是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将更加多元化,这也将使得非师范生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在教育行业中脱颖而出。
其次,新规中提到的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是此次新规的亮点之一。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提高了师范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师范生通过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这无疑将激励师范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再次,新规中取消非师范生报考限制,这意味着非师范生也将有机会进入教育行业。
这一改革,不仅扩大了教育行业的人才库,也为非师范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职业选择。
但是,这也意味着非师范生需要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在教育行业中立足。
最后,新规中提到的西藏教师资格考试实行一,这将有助于提高西藏地区教育质量,同时也为西藏地区的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2.01.13•【文号】教师函〔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教师函〔20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师范生就业,决定继续在高等学校师范生中开展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以下简称免试认定改革)。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扩大免试认定改革范围在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审核结果,划定本次免试认定改革的范围。
2017年及以前加入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自2022年起可以参加免试认定改革(具体名单另行印发)。
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应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根据培养目标分类对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2022届及以后年份毕业生可凭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8年及以后加入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相关政策另行印发。
二、建立健全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根据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建立健全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包含培养过程性考核和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具体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有关要求执行。
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
信息名称: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信息索引:360A10-07-2020-0020-1生成日期:2020-09-04发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字号:教师函〔2020〕5号信息类别:高等教育内容概述:教育部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促进师范生就业,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2020年9月4日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国家统一的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对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严把教师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师范生就业,结合师范教育实际情况,现就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以下简称免试认定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高水平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升教师来源质量。
同时,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促进师范生就业,推进免试认定改革,让真正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后备军,努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浅谈专业思想对师范生就业的影响——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数情况下, 产生迷惘、 焦虑 , 部分学生过多地投入到游戏、 社 团等娱乐项 目, 久而久之, 对本专业的学 习热情就逐渐下
降。
( 一) 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 但它必须紧密联系学 生的实际思想变化规律, 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 点, 从学生入学至毕业连续多次、 不定期地进行。
一
( 二) 从 高 校 角度
1 . 专业思想教育的忽视
高校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并未展开有针对性的
专业思想教育, 忽视了学生对本专业 的深入 了解 ; 或者所开 展 的专业思想教育没有恰 当地与就业指导相联系 , 使得专 业思想教育变成 了单纯的思政教育。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 进入大学后, 失去一条最有效、 最便捷的了解 自己专业 的途 径, 从而对 自己的专业产生迷茫消极 的情绪。加之周 围同 学时而 比较各专业的优劣 , 使得一部分学生产 生转专业 的 念头, 专业 的学习也因此受到打击。( 见图 1 )
表 1 )
热爱专业, 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 是实现成才 目 标 的
基础 , 是实现顺利就业 的保障。 只有学好 了专业知识 , 受到 良好专业技能的培训 , 才能掌握专业能力, 实现 自己的成才 目标 。如果学生对 自己的专业持消极的态度, 那么在学习
表 1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动机 N= 3 0 0
、
专 业思 想 及其 作 用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 自己所学专业 的观点和态度, 专 业思想问题是大学生因不满于 自己的专业而产生的一种心 理状态, 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意识模糊、 学习动力不足和发 展方 向不明确等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 专业思想 问题 的 成 因是多方面 的, 专业思想的不稳定会产生不利于大学生 的思想行为发展 以及毕业后无法胜任专业工作等 问题。 因
谈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穷, 其本 身的科学 性经 常会受 到质 疑 , 些质 疑必须 经过 师 这 范生 的实践检验才能加 以验证 。在实践 中 , 正确 的理论 和观 念被接受 , 内化到 师范生 的教 育信念 中 , 同时 在实践 中可能 形成新的正确 的理论和观念 , 同样 会纳入 到师范生 的信 念 也 体系 中, 有助于其 教育信念 的深 化和发展 。五是经常 开展相 关讲座和培训 , 帮助师范生养成 正确 的教育信念 。专题 的讲 座和培训是 日常教育信念培养的补充 , 以针对师范生 的思 可 想实 际和社会 的发展 变化设 置研 讨课题 并传 达最 新的教 育 理论 和理念 , 而深化 师范生对教育信念的理解。 从
要进行更 多的努力。为 了培养专业化 的小学教师 , 高等院校小教专业对 师范生的培养也需要在这 几个方面进行 改进。 关键词 : 小学教师; 师专业化 ; 教 师范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6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3 9 (0 2 0 —0 4 —0 G2 A 10 - 8 8 2 1 )2 o6 2
二、 师专业伦理规范的研究与学 习 教 教师专业 伦理规范 指教师 在从事 教育教学 这一专业 活 动时所必须遵 守的一套基本 的制度化 的伦理 规范 和行为 准
已成为教师教育 的核心 内容 。 以我校 为例 , 对师范生进行 教育信 念 的培养 可 以通过 以 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 一是使师范生充分认识 到教师教育信 念 的重要性及其 内涵。师范 生只有 真正认 识到 教师 的教育 信 念是保证教 师教育行 为不 偏离 正轨和 教育教 学行 为有效 性 的 内在的 、 决定 性的 因素 , 才会产 生养成 正确 的教 育信念 的 驱动力 。二是教师应该 以身为范 , 注重对师 范生潜移默 化的 影 响。教育信念 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 能实现 的 , 也不 是只 靠说教就能 实现 的, 教师应该注意在 日常 的教学 中有意 识地 做 出榜样 , 引导师范生 学会判 断 哪些观念 是正 确 的、 些观 哪 念是错误 的。要做到 以身为范 , 要求所有 给师范生授课 的 就 教 师应加强 自身的修养 , 学生 以正确 的引导 , 会帮 助学 给 这 生少走许多 弯路 。三 是加强 理论 和观念 的学 习与更新 。与 教 师教育信 念形成 相关联 的各 种理论 和观 念总 是处于 发展
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究_曹杏田_程跃文_梁志斌
第18卷第2期集美大学学报Vol.18No.22017年3月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Mar.,2017[收稿日期]2016-12-14[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2015jyxm464);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研究项目“基于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幼儿职前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tcszjy013)[作者简介]曹杏田(1985—),男,安徽安庆人,讲师,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人格研究。
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究曹杏田1,2,程跃文2,梁志斌2(1.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2.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安徽桐城231400)[摘要]梳理国家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要求,分析传统师范教育受到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从评价体系、课程设置、专项竞赛、仿真教学和核心素养教育五个方面,提出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举措。
[关键词]师范生;综合素质;教师资格[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93(2017)02-0001-052011年我国开始推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制定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对教师资格考试的目标、内容重新进行了规范。
同年,教育部开始在中小学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试点改革,2013年陆续扩大试点。
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对教师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与形式、考试实施、考试安全与违规处罚、组织管理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2015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宣布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
改革秉承国家对教师资格证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的思路,摒弃了以往由师范院校或者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授予教师资格证的模式,由国家统一考核。
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在于,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一样参加统一考试,不再享有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的“特权”[1]。
教师资格证的背景下师范类院校的困境与出路
教师资格证的背景下师范类院校的困境与出路作者:向超来源:《体育风尚》2018年第09期摘要:随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师范生在毕业时不再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想要获得从业资格就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统考,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
这一政策的提出,使师范教育处于前所统考并的打未有尴尬境地自 2015 年起,教育部实施全国教师资格证破教师资格证终身制。
这一政策的提出无疑对师范院校造成了沉重打击。
究竟应该如何转变,才能在困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前师范院校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师范院校;困境;出路一、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背景下师范院校面临的困境(一)取消师范生自动获取教师资格证的资格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教育部宣布: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在有地方组织考试,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 3年的有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 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完成毕业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师范生首次进入教师资格考试的范围。
现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对师范生最大的冲击,即取消师范生自动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权利。
此政策对师范生产生了如下影响:其一,师范生心态。
师范生在校花费四年时间就是为了将来成为教师,从而才接受一系列的专业学习。
但经此改革后,师范生明显与非师范生享受同等待遇。
不免让有些师范生认为四年师范生涯等同虚设,想成为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即可,是否就读师范院校变得毫无意义;其二,师范生所具有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改革后,师范生失去了“先天优势”,有些师范生开始担心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否可以根据几张试卷显现出来。
如果没能通过考试是否就表明自己不具有从教的能力,通过考试是否就可以凸显出自己师范专业相对于其他非师范专业的优势。
师范生对此种种都存在着疑惑。
(二)师范院校存在的价值受到冲击21 世纪初,我国逐步取消了师范院校提前录取的资格、招生中面试的环节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扩大改革试点工作答记者问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扩大改革试点工作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09.05•【分类】问答正文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扩大改革试点工作答记者问发布时间:2013-09-05 来源:教育局字体:【大】【中】【小】历时两年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新出台的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又有哪些新的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问: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先后在6个省份实施。
与原来的教师资格制度相比,这项改革有哪些突破?答: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任务,也是2010年确定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目的在于严把教师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健全教师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改革试点对原有教师资格制度做了五个方面的政策调整:统一了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大纲和命题,笔试统一划线;完善考试科目设置,突出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将考试命题和考务组织交给专业化的教育考试机构承担;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加强对师德表现、培训学时和工作业绩的考核。
问:前期6个省份的试点工作进展如何?答:2011年9月,这项工作率先在浙江、湖北两省启动,2012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4个省份,都已按期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试点期间,试点省份共平稳组织了4次全国性考试,6个省份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通过7.72万,通过率27.5%。
与此同时,6个试点省份分别选取了1至2个地级市开展定期注册试点。
共有66个区县4706所中小学的18.9万名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参与改革的广大教师反映,注册程序方便简单,不考试,不收费,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没有额外增加教师负担。
教师资格证制度下我国师范院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起, 教育部 实施全 国教师资格证 统考并 打破教师 资格证终 身制。这一政策 的提 出无疑对师范 院校 造成 了沉 重打击 。究竟应该 如何转变 , 才能在 困 境 中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成 为 当前 师 范 院 校 亟 需 解 决 的 首要 任 务 。 教师 资格 证制 度下 师范 院校 面 临的 困境
量多 、 素质高并且因为 “ 家庭出身问题 ” 而具有较强 的敬业精神。但 自2 0 0 0 年以后 , 师范院校生源情况 却有所变化 : 首先 , 师范 院校原来是处 于提前录取 的批次, 可以抢先一步录取优质的生源 。但随着我 国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地发展 , 全 日制普通高校招 生 规模 日渐 扩大 。[ 1 1 越 来 越 多 的优质 生 源被 名 牌 大 学垄断 , 师范院校为确保完成录取计划势必要逐年 降低 录取分数线 以达到录取数量 。伴 随着录取批 次的下调 , 生源质量也在逐年降低。师范院校教师 在 授课 过 程 中 , 也逐 渐 感 受到 不 同质 量 的生 源 在领 悟、 转化 、 实践过程 中存在 明显差异。其次 , 生源的 男女 比例失衡。连续数年 , 师范院校不论何种专业 均 是 女 多男 少 , 这样 的境 况就 造 成 了从 业教 师 队伍 中逐渐 缺失 男性 教师 。
( 三) 师 范 院校 师 范 生就 业 的 困境
作者 简介 : 王晓 雪( 1 9 9 0 - ) , 女, 辽 宁葫芦岛人 , 沈 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 学学院教 育学原理专业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方向 : 教 育 原理 ; 田铁 杰 ( 1 9 7 0 -) , 男, 辽 宁兴城 人 , 沈 阳师 范大 学副教 授, 教育 学博士 , 硕 士生导师 , 研 究方向: 教 育原理。
近五年来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评述
近五年来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评述摘要: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入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石,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助力器。
近五年研究多集中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教育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探讨,尝试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入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石,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助力器。
以“教师资格制度”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有相关文献292篇,其中核心期刊124 篇;以“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相关文献92篇,硕士论文13篇,期刊文献76篇,核心期刊39篇。
根据相关性原则,选择了2007—2012年的25篇来自核心期刊的文章进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关于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的现状。
一、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路径近些年学者们也详细阐述了这三方面的路径,陈向明认为正确处理好教育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三者的关系,扎实将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在真实、恰当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上,并且从务实的、多方参与的、协商形成的研究成果因地适宜的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才能建立一种更具开放性、情境性和发展性的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调整教师资格制度与现代教育的适应性是去除资格制度历史局限性的必要举措。
蒋亦华也认为研究教师资格制度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处理好比较借鉴与凸显本国特点的关系,同时也要坚持认定标准的统一性。
总结来说,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者们必须坚持制度和法律休戚相关、借鉴与融合相辅相成、统一与开放弹性应对。
二、教师资格制度主要改革方向学历方面:由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教师法》中对各级教师的学历要求显然偏低,之前规定没有反映随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对于教师职业要求的变化。
教师职业要求有待完善和提高。
对此刘慧芳、王森等学者认为借鉴国外标准,提高教师的入职学历标准,是各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之一,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纳入到教师队伍中。
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培养
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培养[摘要]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日益重视,小学教师队伍本科化是大势所趋,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的培养方兴未艾。
探讨初等教育学院本科师范生培养的方向及策略,是教育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崭新要求。
本文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结合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探讨本科师范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教师素养培养策略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出现,反映出当前社会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初教事业的重视。
面对着这个方兴未艾的事业,作为师大初等教育学院,该怎样培养出合格优秀的本科师范生,以适应教育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的进步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中,有哪些主要的要求?一、要有润泽每一个生命的使命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全人类任何一个民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要经过“教育”这个环节达到生命的成长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立足以人为本,润泽生命,开启智慧。
我们的教师从始至终都要有一种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
只有有了这种承担,教师的责任心、爱心、奉献精神及才会油然而生,教师才会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去呵护和培育每一个小学生,维护孩子们“成长的权利”,帮孩子们打好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身体的底子,让孩子们享受“成长之美”,保证每一位学生终生身心健全发展。
二、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离开学科就谈不到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甚至于谈不到教育教学本身。
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名校,热点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越高;越是大城市,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是专业,精化、细化。
再者,从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角度来看,凡名家名师都是立足本学科千淘万漉,千锤百炼,扎扎实实干出来、钻出来的。
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专业学得更扎实,也应是本科师范生有别于专科师范生的显著特点。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研究
学生 又具有较 强的 向师 性 , 仿性 强 、 塑性大 , 师 的 模 可 教 言一行都会成 为学生模 仿 的对象 , 这也 决定 了小 学教 师需要更 高的教育 教学水 平 , 更加 扎实过 硬 的教师 基本 技能 。因此 , 作为培养未 来小 学教 师的小 学教 育专业 必
特别是在 小学教育阶段 , 要求 教师 除 了具有一 般 的公用
究 中有关课程体系建设和组织制度建设 上的研究 比较 突 出。这些研究成果涉 及教 师职业 技能 的多个 方 面 , 师 为 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研究提供 了较 为丰富 的理 论 基础和实践基础 。
小学教育专业是 高师 体系 中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是 但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 围绕着高师院校师范生 职业技能 展
比重也应该 很大 。另外 , 小学 教师 的 服务对 象— — 小
自上个世纪 8 O年代初以来 , 国师范院校学 生的职 我 业技能训练及其研究取得 了丰硕的成 果 , 但是 , 随着师范 院校逐渐倾 向于 “ 学术性 ” “ 和 师范 专业 的盲 目扩 招” 使 得师范生 的职业 技能 训练受 到 了冷落 , 逐渐 被弱 化。这 种现象 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很 多师 范生 在接受高 等教 育 期 间没能掌握必要 的教师 职业技 能 , 从而致 使在 毕业 后 从 事教育教学工作 的过程 中 , 要花 费较长 的时间来适 还 应 实际的教育教学环 境、 花费 大量 的时间 和精力 进行 相
须加强学生 的职业技能训练 。 20 年教 育 部 颁 布 《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01 基 试
行) , 》 从而掀开 了我 国新 的一 轮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 的大 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先进 的科学 教育理念 为 指导 , 在课程 目标、 课程 标 准 、 程 结 构 、 程组 织 与 实 课 课 施、 课程评价 和管理 等多方 面较 以前 都有 明显 的进步 和 创新 。伴 随着新课 改 的逐渐 深入 , 校教 育也在 发生着 学 显著变化 , 学生 的学 习方式在变 , 教师的教育教 学方法也 在变 。这些变化对教师 职业 素质 的各 方面都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求 , 尤其 是对教 师 的职 业技 能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求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基于“产出导向”理念
摘 要:本文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出的“产出导向”理念,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进行分析,了解文件从理念、改革、机制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指标的确立,围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体系;产出导向;小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16-0056-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6.027师范类专业认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产出导向,即要求高校基于基础教育所需的教师进行人才培养,聚焦师范生毕业后“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从而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
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了乡村教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质量优化的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更是乡村教师的主要输入方式,关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就是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做准备工作。
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是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研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将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指标(一)教师的基本素养——践行师德教师的社会功能是师范类高校应关注的问题,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高校应立足于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学生对教师专业与职业规范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同时,践行师德这一毕业要求指标也暗示了高校应该关注师范生的专业情意,培养师范生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理想、理智的专业情操,激发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提升。
(二)教师的学科素养——学会教学新时代的小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习掌握多元化的知识,以迎接教育现代化和不同需求的教育对象。
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对师范生就业选择的影响
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对师范生就业选择的影响作者:斯浩宇蒋思怡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1期一、研究意义(一)教师资格制度孙琨懿在《教育探索》发表的《从教师职业素养反思我国教师资格制度》[1]、金铁洙和孙启林《韩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孔晓东《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衔接问题的思考》[3]都不约而同地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永久有效性产生了质疑。
他们普遍认为,一旦教师资格证书不采取任何措施地更新,会使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动力,进而抑制教师专业发展。
日本在2007年新修订的《教育职员免许法》中提出了实施教师资格更新制的改革。
在中教审《关于今后教师资格制度的应有状态》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主要内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为10年,证书持有者必须在证书更新期限前两年内接受30小时的资格更新讲习[4]。
在法国,由于不同的教师资格证书对应不同的岗位和薪金水平,教师受此激励,专业发展动机很强,通过参加会考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来达到晋升高一级岗位的目的[5]。
“五年定期注册”的教师资格制度属于有年限更新注册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层级化的注册制度的设计来激励教师终身学习。
在我国目前教师资格制度不完备的背景下,实施有年限的教师资格注册制对于保障教师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必需的举措。
(二)就业选择湖北师范大学的蔡明浩在其硕士论文中从大学生理性选择职业的视角研究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意向的因素问题[6]。
韩立娟、安静[7]《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深入了解河北省2007届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各个方面对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王永珍[8]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一文中,指出了当今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心态、择业标准等方面普遍存在的误区。
导致毕业生的最后就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师范生的就业意向选择会对其能否顺利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答记者问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教育部教师司负责人就《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答记者问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教育部教师司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为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办法,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今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建立健全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
教育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办法,实施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下简称“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以下简称“免试认定改革”),将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教师资格准入的把关关口前移到培养院校。
与此同时,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让真正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后备军,努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过程是什么?答:主要有三个阶段。
一是组织研究起草。
成立由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家共同组成的起草小组,在初步调研成果的基础上,集中研究起草形成《实施方案》。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
今年4-7月,调研征求了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家、一线校长教师及教师资格认定部门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三是修改形成定稿。
8月份,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对《实施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实施方案》印发稿。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学习力发展现状及 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 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学习力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学习力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大学为例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需求也越来越高。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是培养优秀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其学习力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教育水平和质量。
本文以以上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例,研究探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学习力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一、现状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力主要包括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个方面。
通过对以上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知识储备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普遍较好,但通识科目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对一些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需要加强。
2.学习方法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学习能力较为单一,主要依赖课堂听讲和笔记整理,缺乏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和机械性。
3.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思维能力较为一般,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多数人还停留在生产力层次,缺乏对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小学教学工作。
二、提升策略为了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习力,以下提出以下策略:1.强化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要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注重发展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以便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2.提高自主学习、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要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自主学习、问题解决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在学习中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启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思考、自主创新,从而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一、概述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师范生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特别是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业认证作为一种对教育质量进行外部保障的机制,已经逐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师范教育而言,专业认证不仅有助于规范师范生的培养标准,提升师范教育的整体质量,还能够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要紧密结合专业认证的要求,明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关键要素,确保师范生能够全面掌握教育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
要注重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教育实习、研究创新等多种方式,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工作的需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通过对当前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结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和师范生的实际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与现状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构建科学、有效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却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师范生在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现有的培养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师范生培养中引入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方法。
专业认证不仅是对师范生专业素养的一种认可和保障,更是推动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动力。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影响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影响刘宇【摘要】探究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资格标准的制定与教师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新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和职后阶段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损害师范生教育的独立性、教师教育不够规范化、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将教师资格培训纳入规范化的管理、改革当前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等改进措施.以期望达到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4)001【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教师教育;影响【作者】刘宇【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5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传递和传播着人类的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其深刻。
因此,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师的标准及基本素养。
完善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建设师资队伍,对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都有很大帮助。
根据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使之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是建设师资队伍,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
(一)职前教育1.强化了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的专业性通常从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来发展。
所谓知就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和意则是教师需要发展的专业信念,行代表教师的专业能力。
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师资格考试主要的考察内容。
强化教师的专业性,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是我们对教师的要求,良好的道德是自我发展的根本。
在专业信念方面,新的教师资格制度对于教师的道德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资格考试的试卷中,通常会设计一道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题目来考察考试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影响研究摘要: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给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带来了诸多影响。
基于此,本文对改革的必要性,师范生对待改革的看法以及如何适应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从师范院校积极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教师帮助师范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随着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展开,师范院校20xx年及以后入学的师范生,将不再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需自行考取,且五年一审。
在浙江省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今天,在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这项改革是否已有清晰的认识并付诸行动?师范院校又是否能针对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在校师范生的调查研究,了解到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同学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从而帮助师范生有效利用资源,成功考取教师资格证,并为师范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使师范生教育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
一、调查与分析(一)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表1 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目的目前中国(小学阶段)师资的综合素养还算可观,但部分仍处于薄弱阶段,还有进步的空间,因此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十分必要。
调查结果显示:76.92%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仅有5.77%的师范生认为改革是为了为难学生。
充分说明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认同。
(二)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看法图1 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态度调查显示:61.54%的师范生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保持中立的态度,1.92%的师范生表示无所谓,而持反对态度的师范生占总人数的19.23%,比表示支持的师范生多1.92%。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压力程度”的辅助调查显示,55.77%的师范生表示压力较大。
分析可知,造成近1/5的师范生反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改革给师范生带来更多的竞争压力。
(三)教师资格考试信息的了解途径图2 获取改革相关信息的途径图2可得: 67.31%的师范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相关信息,73.08%的师范生是从老师或家人处得知,仅7.69%的师范生通过阅览报纸得知。
说明师范生对改革信息的关注主要依赖于老师或家人,信息渠道有所局限。
(四)应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措施表2 师范生自身的应对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以及提高自身教师形象是绝大部分师范生采取的措施。
可见师范生已经认识到“专业知识是师范生的根基所在,如果这些知识欠缺,那么发展能力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是不可取的。
”①20xx年至今,我国教育部在广泛调研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首次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规定了小学教师在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方面的明确要求。
结合数据分析可知:在社会的要求下,师范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关注知识、自身形象以及能力的培养。
图3 院校需要加强的应对措施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师范生希望院校增设教学技能课程、重视面试技巧培养,可见师范生更注重技能的训练,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表2、图3可以看出,关于适应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措施,师范生自身以及院校都有自己的方法。
只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全面发展,就能从容应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
二、分析与讨论基于以上数据分析,69.45%的师范生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期望通过自身努力、考前培训等措施,顺利考取教师资格证。
然而,就“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目的”一问,5.77%的师范生选择了“为难学生”;就“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态度”一问,19.23%的同学表示反对,高于表示支持的同学1.92%。
结合部分师生访谈,分析原因如下:(一)师范生职业认知模糊1.职业动机不端正作为一名师范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要求是首要前提。
当被问及:“你为什么填报师范专业”时,38.12%的同学表示:教师待遇相对稳定,其中包括师范生自身追求安逸、亲友规劝以及少数同学受高考成绩限制填报师范专业三类。
由此可知,部分师范生并没有端正职业动机和态度,面临即将到来的教师技能考试,倍感压力。
2.职业规划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的过程。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普遍薄弱。
由于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部分毕业生盲目求职。
有明确详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求职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日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师范生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或学习计划能够有效的缓解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进而从容的面对考核。
(二)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不足1.专业课程课时相对较少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结构单一,比例失调。
教育类课程课时少,其课时数在总课时中平均不到12%。
”②这就意味着作为职前教师的培养单位,师范院校普遍缺乏完善系统的教育理论课程,因此师范生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
以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教学技能实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研究等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短,教学安排集中在三年级,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学生课业压力加重产生厌烦心理;另一方面不能够给予师范生专业训练课程的足够时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
另外,教师专业素养中对于教师口语、粉笔字以及多媒体运用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存在失衡。
2.教育见实习时间分配较少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功底。
通过调查,发现78.85%的师范生最关心和最担心的考试部分均与教学技能有关,可见师范生对于自身的教学技能仍缺乏自信、没有把握。
纵观目前我国的师范生培养,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教育实习环节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甚少,缺乏实训,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此外,教育见实习评价体制不完善,评价结果缺乏区分度,见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在高校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不仅起到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还能保障实习质量,及时反馈并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一)师范院校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1.改变人才的选拔方式师范生作为未来人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报考师范专业时并没有经过特别的人才甄选过程,仅凭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作为招生依据,使得入校之后无论学业成绩或教师技能均难达到理想水平。
(1)提高师范专业高考录取分数教师的任务是教育人,其本身应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高考成绩可以部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因此在高考选拔时应提高录取分数,保证师范专业分数线达到重点批次,争取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师范院校,抬高师范专业的就读门槛。
(2)对准师范生进行专业素养甄选师范专业所要求的学生素质有别于其他专业,以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不仅涉及到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知识学习,也有教师口语、书法、声乐等专业素质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然而人的天生素质千差万别,招收师范生时不对其进行针对性选择,往往导致所招收到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成为日后开展专业培养的阻力。
近几年,部分院校开始以“三位一体”的形式提前招收师范专业学生。
首先在参加考试的资格方面对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有限制;其次笔试环节对教育教学知识及学科知识进行考核,面试环节增加了对演讲口才、粉笔字、才艺等方面的考查。
经过这样的筛选基本达到了“选合适人才、优秀人才”的目的。
2.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1)重视师范生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学是一项兼具哲学意味的学科,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是一个教育学家、哲学家。
在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部分,着重考察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提示师范生培养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学习。
学校相关专业在制定师范生培养方案时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根据教育学系统的层次在不同的年级开设相应课程,层层递进,将教育学原理设在大一学习,心理学和科研方法可设于大二或大三年级;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保证教学课时的时长以扎实理论基础,并争取做到将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教学。
(2)低年级注重基础素养的培养教师专业素养中对于教师口语、“三笔字”以及多媒体运用等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大组成部分。
教师专业基础素养的培养,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应将其放在低年级进行。
基本技能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工具,尽早学习规范的教育用语和书写技能以及具备制作课件的基本能力,为师范生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纠错和练习,进而可以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加以巩固和运用,也有利于师范生平时的技能实训和教育见实习活动。
(3)增加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师范生专业技能课程一般包括学科教学技能实训、学科课程教学论、学科教学研究等。
针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现行规定,师范生需要进行教师技能考核,对专业有硬性要求。
然而当前的情况是“师范技能训练缺乏强劲的训练指导师团队,陷入指导主体动力不足的困境。
”②师范生培养存在专业技能课程课时不足,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进行专业训练,且由于课业压力加重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
针对当前实际,学校应梯度安排专业课,增加专业技能课的时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练习,争取让学生从入校起就得到良好持久的专业能力培养。
3. 设置相关的考前培训(1)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培训笔试部分的相关教育教学知识可以在相应的教育理论课程中渗透,将笔试题目作为平时练习题呈现既可以巩固知识又为师范生今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打下基础,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
而针对技能实训部分的面试环节,高校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视角,往往能够抓住学生的优缺点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师范生快速提高教学能力。
因此,教师应就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结合已有的阅卷与评审经验对师范生开展适当的培训工作。
(2)临考前的短期集中培训由于目前政策规定,只有应届师范生能够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因此,对本科师范生的考前培训工作应重点放在三年级进行。
考前培训不同于平时上课的教学技能实训,应更加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
学校可以组织短期集中培训,使师范生对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面试内容的应试更具针对性;有关老师也需给予师范生更多的应试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指导,帮助师范生明晰考试流程、考试形式等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使师范生做到心中有数,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
(二)师范生积极提高自身素养1.端正职业态度作为一名师范生,必须要明白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要求,在校期间就时时刻刻以自身教师素养的发展为首要学习目标。
提升师范生职业态度需要:加强师德教育,变“灌输”为“养成”,把教育内容寓于各学科教学及日常社会活动中,使学生真正从内心、从价值取向上认同教师专业。
重视职业情感教育,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强化教师的爱教、爱生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