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旦传
《笠翁对韵》(下卷)八庚原文及译文
八庚形对貌,色对声。
夏邑对周京。
江云对涧树,玉磬对银筝。
人老老,我卿卿。
晓燕对春莺。
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
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
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用兵。
[注]人老老:战国哲学家孟轲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也尊敬别人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从而也爱别人的孩子。
人老老,即尊敬别人的老人。
《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古同悌)。
”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
我卿卿:卿是对人的尊称,也是对妻子的昵(nì溺)称。
西晋大臣王衍妻呼衍曰卿。
衍曰:“奈何卿我?”妻曰:“我不卿卿,谁复卿卿。
”(意为我不称你为卿,还有谁称你为卿呢)?故后以“卿卿我我”作为夫妻恩爱之典。
玄霜句:(唐)裴銏《传奇》中讲一个故事,下第秀才裴航,遇到仙人云翘夫人,赠诗一首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
”后裴生经蓝桥驿,果遇一妪揖之求饮,妪使云英持瓯浆,令饮之。
因诗合,欲娶云英,妪命裴购玉杵并捣药,果得玉杵。
聘之,俱仙去。
《太平广记?裴航》载,裴航,唐代长庆年间秀才,下第,舟过襄汉,遇云翘樊夫人,使其婢袅烟赠诗一绝。
夫人答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路,何用崎岖上玉京。
”后裴航经蓝桥驿,果遇云英送水,裴航以玉杵为聘礼,娶云英,二人俱升仙而去。
玄霜,传说中的仙药。
白露句:汉武帝好神仙之术,史载他曾作铜柱,上有铜仙人擎玉盘,承接夜露,据说以此露和玉屑饮之可长生。
杜甫诗:“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又魏明帝亦作承露金茎,高十一丈。
贾客句:《博异志》载,有商人吕乡筠,善吹笛,一次泊舟君山附近,遇到一位老人,有合上天神乐、仙乐和自己欣赏的三支仙笛,吹奏数声,湖上风波大作。
贾(g?古)客,商人。
仙人句:传说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遇浮邱公,接上蒿山。
后于七月七日乘白鹤过缑氏山头,拱手谢别时人而去。
平世之良相-王旦
“平世之良相”:王旦论按:如标题所示,本文为笔者关于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二。
依时代顺序,之一为《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李沆论》、之三为《“左右天子为大忠”:寇准论》、之四为《恶的历史: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王钦若论》、之五为《“罔上弄權”:丁谓論》。
笔者选择的贯穿于整个宋真宗朝历史的五个宰相,可以说大体上囊括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基本类型。
通过对上述五种类型的宰相的政治活动,笔者试图把皇权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放到较为具体的历史场面来加以讨论,以期在视觉上更加清晰。
引言向来,政治舞台的聚光灯总是投射在少数名人和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上,而对凡人常事则过于吝啬。
王旦虽然贵为宰相,但在权相林立的宋代,他的名声并不显赫。
似乎既乏惊人的伟业,也无专横之恶名,没有什么可书可写的。
因而,后世的宋史学者也往往对其略而不论。
然而,我以为,历史的长河并不总是波澜壮阔,更多的还是平静地流淌,平静地走过一程又一程。
历史的绝大部分景观可以说都是平淡的,没有浓墨重彩。
但平淡也是不应忽视的存在,平静地流淌往往铺垫着波澜壮阔。
就王旦而论,他主要活动于宋真宗时代。
这并不是一个英雄时代。
在这个时代,创业的君主们业已逝去,留给了宋代历史上第一位正常继统的宋真宗一个偌大的江山。
较之在血雨腥风中创业,或许在莺歌燕舞中守成更难。
而在已经确定的“与士大夫治天下”[1]的基本框架之内,从第一位正常继统的皇帝开始,君臣关系如何定位,也不容回避地首先摆在了这一时期的君主和宰相们的面前。
是启宋代君主独裁之滥觞,还是开宰辅专政之端绪,则关乎着历史的走向。
我们无法推测王旦等当时的宰相们是否有着明确的认识,但他们的实际行为,则确实把宋代政治推向了宰辅专政制[2]的轨道,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君主独裁制。
这中间,在宋真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内,长达十余年担任宰相的王旦,被宋人誉为“平世之良相”,[3]其作用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尽管在宋史学界对王旦尚鲜有专论,但我主要并不是想对其作人物褒贬论,而是意在分析其诸种行为的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笠翁对韵③】天文地理无所不对,鸟兽虫鱼各有章法
《笠翁对韵》最后一篇六、麻清对浊,美对嘉。
鄙吝对矜夸。
花须对柳眼,屋角对檐牙。
志和宅,博望槎。
秋实对春华。
乾炉烹白雪,坤鼎炼丹砂。
深宵望冷沙场月,边塞听残野戍笳。
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
雷对电,雾对霞。
蚁阵对蜂衙。
寄梅对怀橘,酿酒对烹茶。
宜男草,益母花。
杨柳对蒹葭。
班姬辞帝辇,蔡琰泣胡笳。
舞榭歌楼千万尺,竹篱茅舍两三家。
珊枕半床,月明时梦飞塞外;银筝一奏,花落处人在天涯。
圆对缺,正对斜。
笑语对咨嗟。
沈腰对潘鬓,孟笋对卢茶。
百舌鸟,两头蛇。
帝里对仙家。
尧仁敷率土,舜德被流沙。
桥上授书曾纳履,壁间题句已笼纱。
远塞迢迢,露碛风沙何可极;长沙渺渺,雪涛烟浪信无涯。
疏对密,朴对华。
义鹘对慈鸦。
鹤群对雁阵,白苎对黄麻。
读三到,吟八叉。
肃静对喧哗。
围棋兼把钓,沉李并浮瓜。
羽客片时能煮石,狐禅千劫似蒸沙。
党尉粗豪,金帐笼香斟美酒;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
【注释解析】志和宅:张志和,唐代诗人,肃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事遭贬,自此不仕,隐居江湖,“以太虚为庐,明月为伴”。
博望槎:汉张骞封博望侯。
《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
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和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
骞问曰:‘此星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
’织女取搘机石与骞而还。
”始知已到牛郎、织女星。
寄梅:南朝宋范晔在长安,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
诗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怀橘:陆绩怀橘,见前注。
宜男草:即萱草。
益母花:中药名。
班姬:汉成帝游后苑,命班婕妤同辇,辞不敢。
蔡琰:汉末蔡邕女,早寡。
被虏入胡,作《胡笳十八拍》。
“党尉”四句:《事文类聚》载,宋陶谷得党太尉家姬,偶烹雪茶。
陶曰:“党家有此味否?”姬曰:“彼但知坐销金帐里,共饮羊羔美洒,浅斟低唱而已。
”七、阳台对阁,沼对塘。
朝雨对夕阳。
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
三寸舌,九回肠。
玉液对琼浆。
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
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
王旦--度量大如海之宰相,曾令寇准惭愧不已
王旦--度量大如海之宰相,曾令寇准惭愧不已王旦(957—1017),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
其父王佑为太祖、太宗时名臣,有很高的威望。
王旦幼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好学上进,善著文辞,深得其父器重。
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
后回京师为著作佐郎,预编《文苑精华·诗类》。
淳化二年(991)累迁知制诰。
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等。
真宗即位后,擢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
咸平三年(1000)同知枢密院事,逾年,为参知政事。
景德三年(1006)拜相,监修两朝国史。
天禧元年(1017)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澶渊之盟以后,“契丹修和,西夏誓守故地,二边兵罢不用”。
[1]北宋与周边的关系缓和下来,长期对外征战的局面已经结束,这样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会。
而天下太平,上意浸满,王钦若、丁谓等怂恿皇上,大兴神仙土木祷祠之事。
王旦提出“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
[1]从而规劝皇帝,控制其过度偏离正常的统治轨道。
目的是要减轻人民的负担,维持社会的稳定,巩固北宋王朝,建立起长期统治的局面。
身为宰相的王旦,在执行这一大政方针时,身体力行,克尽职守,赢得了真宗的信赖。
“帝久益信之,言无不听,凡大臣所请,必曰:‘王旦以为如何?’”[1]王旦任宰相11年,为政清廉,处事谨慎,善断大事,为人宽厚,以德服人,顾全大局,备受当时人们尊敬和赞誉。
其德操修养与人格魅力仍令今人叹服。
其为政之道及廉洁自律,忠心为国、公而无私的品质仍值得我们今天的官员学习和借鉴。
一、宽宏大度贤明旷达1“王文正公旦,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
”[2]家人欲试其量,以少量墨投其羹中,只是不食而已,家人问为何不食羹,说:“我偶不喜肉。
”一曰又把墨水投入其饭中,王旦看了看说:“我今曰不喜饭,可具粥。
”寇准为枢密使时,王旦为宰相,中书省有事需要与枢密院沟通,所拟的文书违犯了诏令格式,寇准立即把这事报告了皇帝,真宗大为动火,对王旦说:“中书行事如此,施之四方,奚所取则!”[3]王旦赶紧拜谢说:“此实臣等过也!”中书省的其他官吏也因此受到处罚。
宋史王旦传阅读答案
篇一:宋史王旦传阅读答案宋史·王旦传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宋史·王旦传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宋史·王旦传寇准数短(王)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
此臣所以重准也。
宋史·王旦传寇准数短(王)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
此臣所以重准也。
”帝以是愈贤旦。
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
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招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
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
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
”准深憾之。
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
准愧叹,以为不可及。
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僭侈,为人所奏。
帝怒,谓旦曰:“寇准每事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呆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呆尔。
”遂不问。
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
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寇准却专说你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当然是这样的了,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多年,难免在政事上有许多缺失,寇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寇准的忠直,这就是臣之所以一再保荐他的原因啊。
”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
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寇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
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
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思想之齐家睦亲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思想之齐家睦亲之道治理好家庭,使家庭和睦有序长盛不衰是古人的普遍心理,也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前提,正是从这个心理状态和文化观念出发,古人对管理家庭提出了十分丰富、具体的想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家理论,也出现了许多为世人所称道的家风、门风。
1.和顺睦家“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古人所追求的治家理念。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五种重要的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而在家庭之中就包含了“三伦”,因而实现父子和、兄弟和、夫妻和,成为实现家庭和睦的基本条件。
正如南宋陆九韶说:“一家之事,贵于安宁和睦悠久也;其道在于孝悌谦逊。
”(《居家正本制用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古人认为应该以封建社会的礼制来处理家庭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便成为古代家庭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大量出现在家训著作中。
首先,家训中的父子关系既注重长辈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更侧重于子女对长辈行“孝”。
例如,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父母方求尽其慈,子方求尽其孝”,然而即使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女,“子虽终身承颜致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子女终身也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何况是那些不尽孝道之人呢。
又如,司马谈在《命子迁》中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行孝由侍奉父母逐渐到侍奉君主,修己立身,扬名后世,使父母获得荣耀,这才是最大的孝行。
此外,古代家训中还多次提及对子女应当均爱、严爱,而不要偏宠、溺爱等内容。
其次,兄友弟悌意即兄长要关照爱护弟弟,弟弟要尊敬爱戴兄长。
关于兄弟之间的关系,《颜氏家训·兄弟》篇有过一番详细而又深情的阐述,颜之推说:“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兄弟是身体分开,但是血气相通的人,在他们年少的时候,“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如,游则共方,”因此尽管其中有兴乱作害之人,也“不能不相爱也”,并列举了许多兄弟间相亲相爱的事例。
宋史王旦传原文及注释
宋史王旦传原文及注释宋史王旦传原文如下: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
曾祖王言,黎阳县令。
祖父王彻,左拾遗。
父亲王。
,尚书兵部侍郎,以文章显名于后汉、后周之际,事奉太祖、太宗为名臣。
曾晓谕杜重威使其不反叛后汉,拒绝卢多逊杀害赵普的谋划,极力辨明符彦卿无罪,世人多称道他的阴德。
王。
亲手在庭院种植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代,必定有做三公大官的人,这是用来纪念的。
”王旦小时候沉默寡言,好学有文才,王。
器重他说“:这个孩子当至王公宰相的职位。
”太平兴国五年(980),王旦进士及第,任大理评事、平江县知县。
平江县官舍旧传有怪物占据暴戾,居住多不安宁,王旦到任前夕,看守的吏员听见群鬼啸呼说:“宰相君到了,应逃避而去。
”从此怪遂绝迹。
就地改任将作监丞。
赵昌言为转运使,以威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下属官吏退避害怕,但进入王旦管辖的境地,称赞他的善政,把女儿嫁给他。
更替回朝,命令他监潭州银场。
何承矩典掌潭州,推荐王旦入朝为著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诗类》。
升任殿中丞、郑州通判。
上表请求朝廷建立天下常平仓,以堵塞兼并的路径。
移任濠州。
淳化初年,王禹翶推荐他的才能,任转运使。
通过驿站被召到京城,王旦不喜欢吏员的职务,进献文章召试,被任命为直史馆。
淳化二年(991),被授任右正言、知制诰。
开始,王。
以重名长久主掌制书诏命,王旦不到十年继承他的职位,时论称美。
钱若水有识别各类人的能力,见到王旦说“:这真是宰相的料子。
”与王旦同事,每每说:“王君凌霄耸壑,是栋梁之材,显贵不可限量,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
”李沆以同举进士同学的身份,也推重王旦为远大之器。
第二年,王旦与苏易简同知贡举,加官虞部员外郎、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
赵昌言参预朝廷的重要事务,王旦避嫌,引用唐代独孤郁、权德舆原有的成例辞职。
太宗称赞他识大体,改任礼部郎中、集贤殿修撰。
赵昌言出任凤翔知府,当天以王旦任知制诰,仍兼任修撰、判院事,当面赐予金紫,挑选牯犀带以示宠爱他,又令王旦位居西阁第一。
二年级经典导读解释 笠翁对韵下.
笠翁对韵下一先其四中对外,后对先。
树下对花前。
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孙子策,祖生鞭。
盛席对华筵。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
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注]孙子策:孙子指春秋战国时吴国孙武。
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十三篇传世。
祖生鞭:东晋祖逖与他的朋友刘琨同寝,他们立志收复中原,每天闻鸡鸣就起床舞剑。
一次祖逖先醒,闻鸡鸣,逖蹴琨曰:“此非恶声也。
”琨恐曰:“祖生先吾着鞭。
”意思是比自己行动得快。
逖(tì剃),远。
琨(kūn坤),一种玉。
解醉二句:茶力、酒权互文,即茶和酒的功效。
丝剪句:传说中隋炀帝的故事,说他曾命人用锦绢剪为荷花,遍cha池苑,从中游乐。
芰(jì技),古书上指菱。
锦妆句:唐玄宗的故事。
相传玄宗扩建华清宫汤池,规模宏丽,汤池内以玉莲为喷泉,又缝锦绣为凫雁,放于水中,自己乘小舟从中游嬉,极尽奢欲。
帝女二句:上古神话,赤帝有女名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魂魄变成一种鸟,名叫精卫,常常衔木石填海中。
陶渊明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蜀王二句:上古神话传说,蜀王名杜宇,在蜀治水,自以德薄,让位给大臣鳖冷,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夜夜悲啼,啼则吐血。
李商隐诗:“望帝真心托杜鹃。
”二萧其三耕对读,牧对樵。
琥珀对琼瑶。
兔毫对鸿爪,桂楫对兰桡。
鱼潜藻,鹿藏蕉。
水远对山遥。
湘灵能鼓瑟,嬴女解吹箫。
雪点寒梅横小院,风吹弱柳覆平桥。
月牖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难消。
[注]兔毫句:兔毫,笔名,这里指毛笔。
鸿爪,指鸿雁在泥土上留下的脚印,比喻人生的阅历。
(宋)苏轼诗:“人生到处知何处?应似飞鸿踏雪泥;泥土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一说鸿爪指字名。
桂楫句:楫(jí吉)和桡(ráo饶)都是划船撑船的工具。
桂是桂树,兰指木兰。
用桂和木兰制成的楫和桡,无非言其贵重华美。
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端口兰浆”,也是这个意思。
《宋史·司马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司马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司马旦字伯康。
清直敏强,虽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
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
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十年不决。
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黜吏十数辈,冤者以直。
又井元庆豪欺乡里,莫敢谁何,旦擒致于法。
时旦年尚少,上下易之,自是惊服。
吏捕蝗,因缘搔民。
旦言:“蝗,民之仇,宜听自捕,输之官。
”后着为令。
丁内外艰,服除,监饶州永平铸钱监。
知祁县,天大旱,人乏食,群盗剽敓,富家巨室至以兵自备。
旦召富者开以祸福,于是争出粟,减直以粜,犹不失其赢,饥者获济,盗患亦弭。
举监在京百万仓,时祁隶太原,以太原留,不召。
通判乾州,未行,举监在京杂物库。
知宜兴县,其民嚣讼,旦每狱必穷根株,痛绳之,校系县门,民稍以诋冒为耻。
市贯大溪,贾昌朝所作长桥,坏废岁久,旦劝民葺复,不劳而成。
旦澹薄无欲,奉养苟完,人不见其贵。
与弟光尤友爱终始,人无间言。
光居洛,旦居夏县,皆有园沼胜概。
光岁一往省旦,旦亦间至洛视光。
凡光平时所与论天下事,旦有助焉。
及光被门下侍郎召,固辞不拜。
旦引大义语之曰:“生平诵尧、舜之道,思致其君,今时可而违,非进退之正也。
”光幡然就位。
方是时,天下惧光之终不出,及闻此,皆欣然称旦曰:“长者之言也。
”英宗即位,例以亲属入贺得官,时旦在梁山,诸孙未仕者皆不遣,惟遣其从兄子禀。
旦与人交以信义,喜周其急。
尝有以罪免官贫不能存者,月分俸济之,其人无以报,愿以女为妾。
旦惊谢之,亟出妻奁中物使嫁之。
旦生于丙午,与文彦博、程公珣、席汝言为同年会,赋诗绘像,世以为盛事,比唐九老。
(选自《宋史·司马旦传》,有删节)译文:司马旦字伯康。
清廉正直,精明强干,即使是做很小的事也一定仔细考虑,思忖不符合要求就不放下。
靠父亲恩荫,任秘书省校书郎,历任郑县主簿。
郑县有个公开抢夺人田的姓蔺的妇人,家中有很多金钱,召集党徒贿赂官吏,共同为奸,十年不能处理。
皇帝为什么要贿赂大臣
皇帝为什么要贿赂大臣作者:吴钩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09期皇帝贿赂大臣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使贵为九五之尊,也不是拥有无限权力的说起官场贿赂,通常都是民贿赂官,小官贿赂大官,大官贿赂更大的官。
这类事情史不绝书,没什么新鲜的。
若说皇帝也要贿赂臣下,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位居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出口成敕,还需要向大臣行贿吗?即使是为了收买人心,大大方方赏赐即可,也用不着偷偷摸摸行贿嘛。
但历史上确有皇帝行贿大臣的故事。
据《宋史·王旦传》记载,大约景德四年(1007年),副宰相王钦若鼓动宋真宗“封禅泰山”,说这样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增进皇上的权威。
宋真宗有些动心,但又担心宰相王旦反对,说,这事儿王旦能赞成吗?王钦若说,“臣得以圣意喻之,宜无不可。
”他找了个机会跟王旦说,皇帝想封禅,你没意见吧?《宋史·王旦传》称王旦“黾勉而从”,即勉强同意。
但王旦实际上是反对泰山封禅的,因为据《续资治通鉴》,曾有一名御史“上言请封禅”,王旦直接就表达了反对意见:“封禅之礼,旷废已久,若非圣朝承平,岂能振举!”宋真宗只好悻悻地说:“朕之不德,安敢轻议!”因为顾虑王旦的态度,真宗对封禅一事一直犹犹豫豫,不搞吧又舍不得,搞吧又担心大臣闹意见。
最后终于下了决心,还是搞吧。
但宰相王旦这一关不好过,宋真宗想出了一個主意——行贿。
《宋史·王旦传》这么写道:“遂召旦饮,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
’既归发之,皆珠也。
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
”意思是说,宋真宗请王旦过来饮酒,君臣相谈甚欢,真宗绝口不提封禅之事,只是在宴席结束时,送给王旦一瓮酒,说“这是好酒,卿带回家跟老婆孩子分享。
”王旦回到家,打开酒瓮一看,哪里有什么酒,是满满一瓮珠宝。
王旦是聪明人,知道皇帝的意思,之后对封禅之事,不再提异议。
因为王旦没有公开反对,宋真宗出巡泰山封禅之事才得以成行。
笠翁对韵 卷二 八庚
《笠翁对韵》卷二八庚形对貌,色对声。
夏邑对周京。
江云对涧树,玉磬对银筝。
人老老,我卿卿。
晓燕对春莺。
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
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
【夏邑】指夏邑即夏朝的都城安邑(山西夏县西北)。
夏朝始都阳城,后迁阳翟,再迁安邑。
【周京】指周朝的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
周文王以丰邑为都,武王以镐京为都。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因丰镐二京在西,洛邑在东,习惯上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的为东周。
【涧树】山涧上的树。
唐代韦应物的诗《简卢陟》: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玉磬】古代石制乐器名。
《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僭礼也。
”孙希旦集解:“玉磬,《书》所谓鸣球,天子之乐器也。
”唐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诗:“朱唇掩抑悄无声,金簧玉磬宫中生。
”清戴震《乐器考》:“鸣球、玉磬,同谓石磬,古人于石之美者,多以玉名。
”【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唐戴叔伦《白苎词》:“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
”清吴伟业《赠冯子渊总戎》诗:“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人老老】战国哲学家孟轲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也尊敬别人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从而也爱别人的孩子。
人老老,即尊敬别人的老人。
《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古同悌tì)。
”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以…为老”。
【我卿卿】卿是对人的尊称,也是对妻子的昵(nì溺,表示亲近)称。
西晋大臣王衍妻呼衍曰卿。
衍曰:“奈何卿我?”妻曰:“我不卿卿,谁复卿卿。
”(意为我不称你为卿,还有谁称你为卿呢)?故后以“卿卿我我”作为夫妻恩爱之典。
第一个“卿”字作动词用:“以…为卿”。
【晓燕对春莺】莺燕在诗词中常用来做对。
王旦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王旦,字子明,临川人也。
初,旦父仲宣,仕宋,为殿中侍御史。
旦少好学,不事产业,而志在仕进。
年二十,举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
旦勤敏,善属文,尤工于诗。
天圣中,擢为给事中,知制诰。
时真宗皇帝崩,仁宗即位,旦力谏,请以孝子守丧。
仁宗从之,遂以旦为侍读,参知政事。
【译文】王旦,字子明,是临川人。
起初,王旦的父亲王仲宣在宋朝做官,担任殿中侍御史。
王旦自幼好学,不涉足产业,志向在于仕途。
二十岁时,王旦考取进士,官职逐步升迁至翰林学士。
王旦勤奋敏捷,擅长撰写文章,尤其擅长诗歌。
天圣年间,他被提拔为给事中,掌管制诰事务。
当时真宗皇帝驾崩,仁宗即位,王旦竭力劝谏,请求仁宗以孝子身份守丧。
仁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任命王旦为侍读,参与政事。
【原文】旦性宽厚,与人交,必尽其诚。
每遇朝廷大事,必先咨询,然后施行。
故其所为,无不允当。
时群臣多不称职,旦独能以正道自持,不随波逐流。
尝有人献一马,其色如雪,旦视之,曰:“此马虽美,然非吾所用也。
”遂却之。
又尝有献玉带者,旦曰:“吾之官职,非玉带所能加也。
”亦却之。
是以朝中皆称其廉。
【译文】王旦性格宽厚,与人交往,必竭尽诚意。
每当遇到朝廷大事,他总是先征询意见,然后再付诸实施。
因此,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恰当得体。
当时朝中许多大臣都不称职,唯独王旦能够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
曾经有人献上一匹马,其毛色如雪,王旦看了之后,说:“这匹马虽然美丽,但不是我所需要的。
”于是拒绝接受。
又有人献上一条玉带,王旦说:“我的官职,玉带并不能增加。
”也拒绝了。
因此,朝中的人都称赞他廉洁。
【原文】景祐元年,迁礼部侍郎。
时仁宗皇帝欲大举兴学,旦上疏言:“兴学之道,莫先于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之师,或以势利诱人,或以威严制人,皆非良师之道也。
愿陛下选贤与能,以正道育才。
”仁宗嘉纳,遂命旦为礼部尚书,兼修国史。
【译文】景祐元年,王旦升任礼部侍郎。
当时仁宗皇帝想要大力兴办教育,王旦上疏建议:“兴办教育的途径,莫过于选拔良师。
宋史·王旦传 阅读附答案
宋史·王旦传阅读附答案宋史王旦传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
旦幼沉默,好学有文,父佑器之曰:此儿当至公相。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
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契丹犯边,从幸澶州。
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
命旦驰还,权留守事。
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
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
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
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宫禁火灾,旦驰入。
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
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
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帝以是愈贤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幼沉默,好学有文沉默:沉稳文静B.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致:达到,实现C.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殆:必将,一定D.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短:揭短,说坏话2.下列各组句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塞兼并之路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惊视之,乃旦也索臣乃敢上璧C.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D.其一人夜亡,告之卿虽称其美3.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B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C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D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4.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旦小时候聪明好学,他的父亲认为他将来可以官至宰相。
笠翁对韵(卷二)
《笠翁对韵》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
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卷二一先寒对暑,日对年。
蹴踘对秋千。
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
歌宛转,貌婵娟。
雪鼓对云笺。
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倒着杏花天。
洗耳:尧时有颖水箕山高人曰巢父、许由,尧欲以天下让许由,巢父以为污耳,就池水洗之。
池主怒曰:“何污我水?”折腰:晋陶潜为彭泽令,有督邮至,潜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遂辞官,作《归去来辞》。
折角:折角巾。
见上卷[十一真]“郭泰雨中巾”注释。
接□(罒+离):毡巾。
见上卷[十二文]“白接”注释。
轻对重,肥对坚。
碧玉对青钱。
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
凿井对耕田。
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郊寒岛瘦: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因孟郊、贾岛之诗,清峭瘦硬,好作苦语,故此称之。
玉树:《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
时入谓之“兼葭倚玉树”。
金莲:《南史.齐东昏侯妃》载,南朝齐东昏侯以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莲花也。
”后以金莲指女子纤足。
清宵立:唐杜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
”白昼眠:东汉边韶常昼眠,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昼贪眠。
”吟对咏,授对传。
乐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春九十,岁三千。
钟鼓对管弦。
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馀红雨晕腮边。
中对外,后对先。
树下对花前。
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孙子策,祖生鞭。
盛席对华筵。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
谢的文言文意思
谢的文言文意思“谢”是多音字,也是一个会意字,是由两个“同样高度”的手来表示。
《说文》释“谢”为:“谢,倨也,人所倨也。
”这是对谢的本义解释。
( 1)姓氏之一。
古代“谢”和“薛”同音通用,都是复姓,现在这两个姓都已经很少了。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了十六国时期前秦有“谢艾”,宋代的诗人谢枋得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诗人,近代的谢冰心是我国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2)感激的意思。
《汉书·董仲舒传》:“况臣又与陛下素非因事而最之情者也,而得进言大臣,行幸宗庙,使谢恩宠。
”《后汉书·来歙传》:“帝优诏答歙,使谢恩,歙顿首言。
”《宋史·王旦传》:“昨蒙对仗,非不荣感,然实谢恩。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子先就外家姊妹,吾谢恩矣。
”( 3)辞别的意思。
《礼记·曲礼上》:“父母之世,皆见知于子。
”《论语·为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战国策·齐策四》:“燕王大喜,明日,将欲得见孟尝君,谢。
”唐韩愈《李花》诗:“数点深红映浅红,闲庭曲槛时分。
客来不用呼归去,风雨无人管谢公。
”元张可久《折桂令·伤远》曲:“梅粉淡香,柳丝长,淡云来去月疏疏。
伤怀抱,登临处,谁解相如渴?谢家池馆,金谷园林,暮山长带古今愁。
”( 4)称赞、感激的意思。
《宋书·袁粲传》:“凡百庶政,皆由一心,千里感义,万人思仰。
其益谢於惠下之及物者,岂止此哉!”宋欧阳修《乞听采学官言事札子》:“朝廷方以圣学自任,无忘谢病。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今学者尽为谢客之谈,大非当时实事。
”明刘基《春夜》诗之五:“折花欲向春风道,恰似故园桃李蹊。
忽枉高情重慰藉,使我感激心内悲。
”《儒林外史》第二回:“范老一面致谢,一面写了张条子,同船带到北京去投递。
”( 5)多用于“报答”。
《水浒传》第五八回:“小弟不才,薄有微功,未蒙奖赏。
只是庄主武艺高强,领受厚赐,未曾谢过。
《宋史王旦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王旦传》原文及翻译宋史·王旦传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
旦幼沉默,好学有文,父佑器之曰:“此儿当至公相。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
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契丹犯边,从幸澶州。
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
命旦驰还,权留守事。
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
”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
”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
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宫禁火灾,旦驰入。
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
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
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帝以是愈贤旦。
(节选自《宋史·王旦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旦幼沉默,好学有文沉默:沉稳文静B.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致:达到,实现C.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殆:必将,一定D.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短:揭短,说……坏话2.下列各组句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塞兼并之路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惊视之,乃旦也索臣乃敢上璧C.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D.其一人夜亡,告之卿虽称其美3.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B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C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D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4.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旦小时候聪明好学,他的父亲认为他将来可以官至宰相。
王旦的气度
王旦的气度王旦的气度近日,《两宋风云》在央视的百家讲坛热播,引起了人们对宋史的再度关注,其中主讲人有一句叫“南宋无相,北宋无将”的话,颇为客观中肯。
的确,北宋一朝,名相迭出,群星荟萃,如赵普、寇准、王安石、司马光等无不以出众的政绩而光照历史,彪炳千秋。
然而,也有一些“平世良相”,既无惊人的伟业,也无专横的恶名,在历史的长河里湮没无闻,后世研究宋史的学者们也往往忽略不论。
如北宋宰相王旦(958—1019年),是宋真宗在位26年间更迭的14个宰相中,任职最久的一位,长达12年,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鲜为人知。
翻开现代编纂出版的《中国通史》,上面甚至没有留下他的名字。
但是,如果细细地品读《宋史.王旦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宰辅编年录》等史书典籍,就会发现,王旦虽然没有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安邦定国的丰功伟业,但却是一个颇有宰相风度与雅量的好官。
王旦的气度,表现在为官光明磊落,高风亮节上。
宋初名臣钱若水等称王旦为“栋梁之才”、“远大之器”。
论才能和魄力,王旦也许不如在他之前和之后为相的寇准,但论胸怀和气度,寇准则远远比不上王旦。
这一点,连寇准本人也自叹弗如。
《宋史》本传载:“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关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帝以是愈贤旦。
”虽然寇准经常在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数落王旦,说他的不是。
王旦却没有怨怨相报,相互攻讦。
反而常常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好话。
皇帝问他原因,他说:“我在相位很久,处理政事失误必定很多,寇准对陛下没有隐瞒,正是他的忠直之处。
所以,我很敬重他。
”宋真宗对王旦坦荡的胸怀赞叹不已。
王旦的气度,表现在为事顾全大局,注重协作上。
王旦任相期间,由于王旦的推荐,寇准曾一度出任枢密使。
有一次,王旦执掌的中书省行文送寇准主持的枢密院,由于行文不规范,寇准即向真宗汇报,结果,王旦被责,堂吏被罚。
北宋名相——王旦
北宋名相——王旦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
字子明。
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
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
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
景德二年(1005年),加封为尚书左丞。
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
景德三年(1006年),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
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
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
有文集20卷,已佚。
《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王旦。
幼沉默好学。
父祐曰。
此儿当至公相。
初知平江县。
其廨传有物怪。
居多不宁。
旦将至。
前一夕。
守吏闻群鬼啸呼云。
相君至矣。
当避去。
自是遂绝。
及为相。
寇准数短旦。
旦专称准。
帝曰。
卿称其美。
彼专谈卿恶。
旦曰。
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
阙失必多。
准无所隐。
益见忠直。
此臣所以重准也。
准罢枢密。
私求为使相。
旦惊曰。
将相之任。
岂可求耶。
准深憾之。
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
准入见。
谢曰。
非陛下知臣。
安能至此。
帝具道旦所荐。
准愧叹。
以为不可及。
薛奎为江淮运使。
辞旦。
旦无他言。
但云。
东南民力竭矣。
奎退曰。
真宰相之言也。
张士逊为江西运使。
辞旦求教。
旦曰。
朝廷榷利至矣。
士逊思旦之言。
未尝求利。
卒赠太师。
魏国公。
谥文正。
家人未尝见其怒。
试以少埃墨投羹中。
旦惟啖饭。
问。
何不啜羹。
曰。
偶不喜肉。
后又墨其饭。
则曰。
今日不喜饭。
可别具粥。
不置田宅。
曰。
子孙当自立。
何必田宅。
徒使争财为不义耳。
遗令削发披缁以殓。
(王旦传)后周显德四年(957年):王旦出生。
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
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起,华山老道预言其有异人相,“日后必大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王旦传
寇准数短(王)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
此臣所以重准也。
”帝以是愈贤旦。
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
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招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
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
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
”准深憾之。
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
准愧叹,以为不可及。
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僭侈,为人所奏。
帝怒,谓旦曰:“寇准每事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呆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呆尔。
”遂不问。
翻译:
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
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寇准却专说你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当然是这样的了,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多年,难免在政事上有许多缺失,寇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寇准的忠直,这就是臣之所以一再保荐他的原因啊。
”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
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寇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
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
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我不能接受你私下的请求”寇准心中很不愉快。
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
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
寇准担任镇守一方要职中,在过生日时,建造山棚举办盛大宴会,服装用品奢侈且超过规格,被别人奏报。
皇帝发怒,对王旦说:“寇准办事按皇帝的规格,可以这样吗?”王旦慢慢地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有才能,不会如此无知!”真宗皇帝随即明白,说道:“我知道了,这正是他的无知。
”就不再过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