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平《圆的认识》听课笔记
圆的听课记录
师:所以我们得出,画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生:直径和半径。
师:要画出最大的圆,半径是多少?2厘米,同学们再试着画一下。(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正方形还可以画出最大的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圆,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我们就能看到很多数学中的问题,同学们放学后去观察一下,好不好?
师: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就把它写到我们的发现单上面去。
9时3分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发现,哪个小组跟大家
生:在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怎样的?
生:通过对折。然后打开,就发现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你是通过怎样发现的?
生:通过对折。这就是圆的半径,打开就是圆的直径。
9时8分师:打开书本完成第一题,填写下表。生动手。(师补充板书:d=2r r=d/2)
生:半径是。。。直径是。。。
生2:直径是。。。半径是。。。
生3:
师:他们说得对不对?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正方形,你能在正方形里画一不圆吗?在书里画。
生:动手9时12分
师:拿两本书,我们看一下,他们两个画的圆一样大吗?(太小了,可能看不清,可放在投影上。)
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圆是一个对称的图形。我是折出来的。
师:第2个问题:在同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你是怎样发现出来的。
生:我是通过比一比和量。我只量了3条,是4厘米。
生:量了5条,2厘米。(????)
生:我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
师:应该画在同一个圆里。板书:同一个圆。无数条,相等。(应该强调相等)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评课记录之阳早格格创做执教者:刘庆慧评介者:王凤霞听了刘教授上的《圆的认识》那一节课,感触那是一节扎真,灵验的课.原课的教教安排有以下几个个性:一、从本量死计引进,收略圆的好.那节课的新知引进,创建了死动歉富的数教情境,让教死正在体验死计好的共时,从中创制有闭数教的身分——几许图形.那样安排便为教死从已有的对付圆的认识体味到认识死计中的物体到认识数教上的几许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超过了几许修模的历程,又使教死逐步教会用数教的视线瞅待死计,从死计中创制数教.灵验天激励起教死内正在的教习效果.两、正在自决教习中展开商量新知,掌握圆的知识个性.(一)最先刘教授让教死正在已有体味前提上动脚绘圆,没有会的请教会的共教或者请教书籍原.道解绘圆的步调,问“尔创制有几个共教绘得没有敷圆,您感触问题出正在哪女了?”很佳的办理了圆规绘圆的易面.其次,正在教死收端会绘的前提上提出央供“绘共样大小的圆”.而后举止剪圆.层层深进,正在掌握绘圆的共时还感知到了圆的观念.(两)认识圆心、曲径战半径.从让教死形貌圆的大小引出那三个观念,而后组内接流自教认识,干到人人介进教习.再读读书籍上的道法战推断哪些是曲径、半径中举止坚韧,产死办理问题的战术.(三)大胆搁脚让教死自己去“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战尺子为钻研工具,有脚段、蓄意识安插教死用量一量、合一合、绘一绘的要收合做商量圆心、曲径战半径之间的闭系.开收教死用眼瞅察,动脑思索,动心介进计划,用耳去辨析共教们的问案,让教死使用多种感官介进教习的齐历程,经历瞅察、支配类比,归纳等历程,培植教死的探索粗神战创制意识.那一开搁式的教教要收,使教死正在简曲、曲瞅的支配中创制了半径、曲径的真量个性、以及它们之间的闭系,没有单超过了教教沉面,而且分别了教教易面,支到了较佳的教习效验. 所有关节皆让教死正在动脚支配取合做接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圆里知识.皆是教死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主动的支配为主动的商量,没有是正在教数教,而是正在“干数教”战“数教的思索”.西席动做指挥者取介进者,自然的带收教死将活动历程降高为数教观念去认识.把教死的教习历程统整正在概括性战商量性的钻研活动中,教死对付圆的个性的认识历程便是一种钻研取创制的历程,是一种对付话取共享的历程.教死正在赢得基原知识战技能的历程中,数教思维没有竭死长,共时也赢得了主动歉富的情感体验.三、正在拓展取应用中尽隐圆的魅力.原课训练安排刘教授通过指挥教死对付办理问题历程的回瞅取深思,坚韧使用有闭战术办理问题的自愿性,没有竭提高教死的数教修养.原课的训练没有但是坚韧了半径取曲径的闭系,还教会教死擅于瞅察、擅于偶像的良佳习惯.之后,通过古代太极图取朱子对付圆的形貌进一步彰隐圆的文化内涵,共时让教死体验到尔国数教文化履历长暂萌收民族骄气感.末尾,又回到死计中阐明其中的偶妙,注沉应用性再次让教死体验圆的特殊魅力.充分搁大圆所内涵的文化个性,并以此为背景,让教死没有知没有觉天走进了圆的天下,没有知没有觉天教会绘圆,相识圆心、曲径、半径等观念,没有知没有觉天相识到圆取现真死计的通联,没有知没有觉天经历一次次“再创制”的历程,把教习的主动权充分接还给了教死.探讨的问题取缺累:天然,“理念的课程”怎么样转移为“现真的课程”,那核心仍旧有许多值得深切闭注的话题.便拿原课教教而止,真施下去,该当道,教死对付于“圆”那一酷寒图形里前所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个性的体验仍旧格外真切的,然而,动做问题的另一圆里,对付于基原的数教知识、数教技能的掌握,正在教教后的反馈中也真真表暴露了一定的问题,更加表示正在举止圆的圆心、曲径战半径等观念教教时,好像扶得过多,以至于课堂隐得没有敷开搁商量味没有是很浓.如果改成让教死剪了后先合,正在合中感知曲径战半径的个性,是可会让教死掌握得更扎真课堂或者许会隐得更活跃.另有,欣赏部分搁于课的末端处可预防欣赏得漫无脚段.。
圆的认识观课记录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课件,培养学生的能力。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建立了知识的纵横联系,紧紧联系了生活实际。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与本质。
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学生活动较多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业时间只有5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学生在小组中发现问题会及时记录并解决掉
学校
南阳中心小学
任教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六年级
观察者
宋克光
课题
人教版《圆的认识》
观察视角
教什么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学目标明确,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教学重点突出。
完成任务。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达成自己预定目标。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有
补充视点:
无
教学改进建议:
关注小组成长。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是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是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是 小组分工明确,汇报记录都有秩序进行。小组问题很有价值,教师点拨精彩。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学校
南阳中心小学
任教学科
小学数学
《圆的认识》听课学习笔记体会感想
《圆的认识》听课学习笔记体会感想这次的杭州“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之行,我有幸领略了浙江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著名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一节与众不同的《圆的认识》,这节课从崭新的视角演绎了空间几何概念的教学理念,巧妙和谐,独到匠心。
它以画圆为主线,从用圆规画圆认识概念,到不用圆规画圆巩固理解,最后在寻找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中拓展提升。
简约的数学需要智慧引领,丁老师大气而厚实的课堂让我们受到了启迪。
1、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本质。
画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前把“画圆”放在认识圆的后面,而丁老师在课始就提出:你会画圆吗?通过自己画——老师指导画,让学生画出了不同的圆,理解圆的大小与位置,揭示了圆的三要素——圆心、半径和直径。
在典型的练习题中,丁老师通过不同层次的提问让学生明确了半径与直径的内涵,对圆的认识进一步得到内化。
在反馈的时候,并没有让学生简单的找一找,用丁老师的话说,这里的找不是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用刚才构建的半径、直径的概念模型来解释、运用。
所以在学生汇报时,丁老师问,“你凭什么说它是半径?半径经过圆心和圆上两点。
“你凭什么说它是直径?”直径经过圆上、圆心、圆上三点(三点在一直线上)。
“你凭什么圆中直径最长?”得出在圆内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这样的设问,也教会了学生思考的方法,我们的数学学习并不是我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应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
另外在这个练习中,丁老师给三小题各自的“使命”,没有简简单单的找一找就行,第一个圆侧重半径,第二个圆侧重直径,第三个圆侧重圆中找最长的线段,使学生练得有滋有味,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这一环节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圆的特征得以充分利用,圆的作用及生活应用发挥其巨大的威力。
2、没有圆规画圆——巩固圆的理解在画圆中长智慧,是本节课又一个亮点。
“没有圆规,怎么画圆?”“如生:借助实物画。
师:有没有更具数学味的画法。
《圆的认识》听课记录
圆的认识1. 引言圆是几何学中的一种基本形状,它在日常生活和数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次听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圆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内一定距离内所有点的集合,这个距离叫做半径,用符号 r 表示。
圆的中心是距离这些点相等的点,表示为 O。
圆可以通过中心和半径来唯一确定。
3. 圆的性质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3.1. 圆的直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二倍,即 d = 2r。
3.2.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圆周率π,即C = 2πr。
周长可以理解为围绕圆周一周所需要的长度。
3.3.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π,即A = πr^2。
面积可以理解为圆所能够覆盖的平面区域。
3.4. 圆的切线在圆上,通过圆的一点可以画出唯一一条切线,切线的斜率等于半径所在直线的斜率的负倒数。
3.5. 弧和弦弧是圆上的一段弯曲部分,弦是通过圆内两个点的线段。
弧与弦有着丰富的几何关系,例如弧长和弦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关系。
4. 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应用4.1. 周长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设圆半径为 r,圆心角为θ,则圆心角的弧度表示为 rad =θ/180 * π。
根据正弦定理,我们有 sin(rad/2) = r/直径 = r/(2r) = 1/2,由此可以推出圆心角的弧度rad = 2 * arcsin(1/2) = π/3。
因为圆的周长等于圆心角对应的弧长,所以周长可以表示为 C =2πr * (θ/360) = 2πr * (π/3/π) = 2rπ/3。
4.2. 面积公式的推导利用微积分的思想,我们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在极坐标下,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r = f(θ),其中 r 为圆心到点的距离,θ 为圆心到点的连线与极轴之间的夹角,f(θ) 是极坐标方程。
设圆的半径是 r0,我们可以将圆表示为 r = r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听课记录
本课属于概念教学,在这一课中,老师让每名学生都去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以下浅谈我的观点:
1、从生活中感受圆入手。学生对生活中的圆的认识是感性的、粗浅的,但者不乏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不仅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圆对我们的作用,更能感受圆的美。
2、实施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本节课中,从圆的揭示,半径的探究到直径的发现,通过学生动手折一折,自然而然的引出固定的一点即圆心,那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学生从观察和画圆的体验中有了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讨论半径的需要,对半径的探究中,相信学生,合理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
几点感悟
1、感受: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借鉴的,只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不光学到知识,其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合作技能、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2、质疑:动手就体验了吗?数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体验过程,历经过程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动手操作是体验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动手都能得到体验。怎样的动手才能有所体验,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探索。
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评课记录圆的认识评课《圆的认识》评课稿今天听了耿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耿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我们知道,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是“零起点”,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耿老师从孟子的“一周同长也”引出圆形到中心点都一样长,这就是学生对半径的特征的直观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
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
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二、直观教学相得益彰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
我觉得耿老师这节课这一点做得比较成功。
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
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举。
整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听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配”观察报告我们对吴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进行了课堂观察。
在本次课堂观察中,我们重点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我们把师生的活动划分为三块,即教师讲解部分、师生问答部分和学生活动部分。
在吴老师总共43分48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用去4分41秒,占总时间的10.79%,“师生问答”用去27分25秒,占总时间的61.60%,“学生活动”用去11分32秒,占总时间的26.33%。
从这样的一个时间分配可以看出,执教者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师生互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上。
她从生活实际引入,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多,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师生间的交流来进行。
她讲解的时间仅为4分41秒,只占用了整节课的10.79%,而探究活动(师生问答)的时间为27分25秒,占用了整节课61.60%的时间,师生问答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活动反馈和方法交流,教师的提问大多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关注点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猜测、推理、验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活动时间也比较充足,11分32秒,约占总时间四分之一,学生的活动包含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互相评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取已有经验和获得新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这样一种“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状,提出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新方式。
在这堂课中,我们看到执教老师把自己的作用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达到教学目的。
圆的认识 听课笔记
圆的认识
信息技术融合
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强的表达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使用投影仪,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动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音乐增强教学氛围熏陶艺术情操,课上用数学软件圆圆,一方面体现软件的多样性,同时也让学生加深记忆
教学组织
认识圆,了解圆,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画一圈,准确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探究出圆心,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学会画圆,说一说生活中的圆,在生活中有数学无处不在,最后美育陶冶情操,数学应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
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画圆,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对称轴),有无数条半径。
并且理解同圆和等圆的概念,是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听评课记录总结
《圆的认识》听评课记录总结
《圆的认识》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我在设计本课时想到的是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更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认识圆,我让他们不仅要动脑筋想,动口说,还要动手折、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空间观念。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圆。
下面我把我们组教师的评课记录做了如下总结:
一、利用游戏创设有趣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的孩子处在爱玩的年龄,利用猜图形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不知不觉融入到学习中。
顺利的进入到新课圆的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在探究环节中,我利用圆规画图的视频加强的正确使用圆规的方法,更加的形象直观。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直径、半径的多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立刻理解了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他们直观的感受到在同一个圆里两条半径的长度等于一条直径的长度,加深了他们的理解。
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深了有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开始利用多媒体欣赏了很多圆的图片,后来又看到了滚动的车轮,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离不开生活。
让他们懂得学有所用。
知道知识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本次讲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了我们的课堂,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的高效。
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的技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听、评课记录
听、评课记录主持人:我们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了观课活动,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观课报告,从自己的观课维度对《圆的认识》这节课进行点评!1.观课人:(1)本节课在导入和学生汇报预习情况时候,教师用ppt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在学生进行汇报讨论结果和展示自己练习题答案的时候,利用视频展台能使其他学生更清楚解答的过程和思路,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观课人:2.观课人:从观课量表中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积极性较高,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从做练习情况来看,简单的练习10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且准确率较高。
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主动质疑现象普遍较少,有几个同学都习惯性一直认同其他同学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
在以后教学中教师应思考是否应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以便达到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
3.观课人:董培海、别焕洪基于提问的课堂观察记录表,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很强,对于突发的生成性问题能够及时的灵活解决,但是有极个别的学生坐不住,应想办法引导。
4.观课人:李金龙、梁树霞、祝连芳在观课活动中,是以“观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情况”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主要从在何处使用、使用的效果如何,通过这两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是想检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是否恰当、使用效果。
观察结果分析:(一)总体评价:学生在完成了课前预习作业,在课前已经思考了相关的问题,但思维仍就停留于表面,所以在课堂上,对于教学重难点经过小组的探讨、教师稍稍点拨,大部分学生就较轻松的突破难点。
所以这节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还是有效果的。
(二)主要优点:1、潘老师课前先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进行了批阅,对于学生们的优缺点进行了统计,这样李老师就能较清楚的知道学生在哪些地方掌握起来较轻松,哪些地方接受较困难,这样可以有效的调整教案。
2、潘月华老师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说了他们的优缺点,使得他们对自己预习的结果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可以很清楚的带着问题进入到新课学习中。
圆的认识评课记录
2、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时,给出明确的学习目的。
二、改进建议(可以改进提升的地方)
1、在探究圆心、直径、半径时可以给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
2、在探究同圆或等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时,可以出示导学单,充分让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完成。
3、圆的画法调整到下一课时。
直径cm
半径cm
关系
圆1
4
2
d=2r
圆2
7
3.5
圆3
5
2.5
圆4
9
4.5
三、我的反思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我们很多老师仍然采用以前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老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概念的少。范老师这节课改变了我们传统模式的概念教学,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学习、探究出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让学生一边认识新知,一边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即学即用。但在探究同圆或等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和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确定圆的大小时,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够,老师有些赶时间,没有加深学生的感知认识。根据范老师教学设计把圆的画法放在这节课上,时间有些不够,可以调整到下一课时。如果要进行圆的画法教学,我觉得:1、介绍画圆工具——圆规;2、出示画圆的画法;3教师示范画圆;4、学生尝试着画圆;5、给定圆心、给定半径、直径画圆练习。
评课记录
评课人姓名
陈长春
评课人单位
高升盐校
评课日期
2014.10.27
上课主讲人
范金容
授课内容
圆的认识
评课点
客观描述
我的思考
一、课堂中的亮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圆的认识听课记录(2)
定
为 什么不是。
2、对画圆方法练 习不够。
2、课件里可以出示活 3、对圆心确定圆的位
动圆,来加深对圆心 置、圆的半径确定 圆的大
确定圆的位置,圆的 小,理解不够。
半径确定 圆的大小。
四、对学生 学习情况的 把握与调整 (学生学习
以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概念教学可以采用
学习目标:1、自己动手在
听课记录
听课人姓名 陈长春
听课人单位
高升盐校
听课日期
2014.10.27
上课主讲人 范金容
授课内容
圆的认识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 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 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 建议
一、课前情 境创设(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问题
1、在黑板上出示 一个圆。 2、生活中哪些地 方见过 圆?
情 境创设) 3、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
直接引入课题开门见 创设情境,气氛不够。可 山,初步感受圆的美 以设计更新颖的活动来激 丽,激发学生学习 兴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趣。
图形 。引出课题。
二、知识概念 1、与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 1、对比认识圆的 特 1、在认识圆的直 径、半径
的理解和深 化(学生思
形比 较。
点。2、特别着重介绍 时应该同时强调“在同圆
,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 “目标导学单”让学 圆 内找到圆心、直径、半
及时灵活的调整自己教学思 生自主探 究学习。
径。2、在导学单里通 过小
反馈的引导 确定和 教学
路 。
调整)
组合作探究出在同圆或在 等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小组内交流探究圆的
六年级数学听课笔记《圆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六年级数学听课笔记《圆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一、导入:,、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对于圆我们有没有深入学习的必要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
,、看见过方形的车轮吗,为什么笑呀,?、摸一摸手中的圆片~在桌上滚一滚~感觉怎么样,我们说方形能给人以阳刚之美~那么圆形给人以曲线美~圆形是平面内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唐老鸭骑车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模拟平稳着走路。
1 / 5,、车轮安装时该把车轴安装在什么地方,猜想为什么安在中心走起来就能平稳了,板书:圆中心的一点到圆边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指名指出课题中圆的圆边上、圆内、圆外。
二、新课:下面我们来证实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可以怎么证明~师述方法~学生找手中圆的中心~找到后小组交流。
,、指名说是怎样找的,谁用的是对折的方法,能找到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吗,能找到几条,画出来。
圆里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2 / 5?、证明这无数条线段一样长~你有什么方法,小组讨论。
指名说方法。
,、边展示边指出定义:圆心、半径能解释车轴为什么安装在圆心上了吗,,、看圆形的折痕有没有比半径更长的线段的呢,有什么特性,自己来解决~完成“工作报告单”。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全班对照报告单交流。
,、回顾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是怎么得到的,观察——猜想——实践——获得提倡这种学习方法。
3 / 5三、会画圆吗,自己画一画。
指名板演画圆~师问生答:每一步要做什么,学生再画一个圆。
比较大小两个圆~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四、练习拓展:,、体育课上要在操场上画圆~你打算怎么办,,、生活中随处可见圆~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欣赏课件:有关圆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4 / 5圆心, 圆中心的一点半径 r 圆中心的一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 d 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半径半径,,,,直径5 / 5。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评课记录
执教者:XXX评价者:XXX
XXX听了XXX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感到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课。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实际生活引入,领略圆的美。
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
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研究动机。
二、在自主研究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圆面积听课记录
圆面积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圆的面识》课前谈话: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请生上台指出来。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一)起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 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 个扇形。
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乐平《圆的认识》听课笔记
黄富源
一、进行课堂前测,探明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基础前测试卷
1.选择题:
①你画过圆吗?(A.画过 B.没画过)
②如果你已经画过圆,用什么工具画圆的?
(A.用圆规画 B.用圆形的物体画 C.用其他东西画)
③你知道或者听说过“半径”、“直径”、“圆心”这些名词吗?
(A.全部都听说过 B.部分名词听说过 C.没有听说过)
2.请在右边圆上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不知道可以不做)
教师要把学生引到一个教师想要学生达到的地方,教师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
通过前测试卷,发现学生对“圆”的认识不是“空白”的,已有许多学生经有过画圆的经历。
教师一改把画圆作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传统做法,直接从画圆导入新课。
这种学前探底的教学策略,使教师能较准确把握学生思维起点。
二、做中学习,主动探索。
我国现代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
老师把教的内容,变成学生学的内容。
你看:
①请你画一个圆,只是比老师发下的纸上的圆稍稍小些?再画一个小得多得多的圆。
②请你画一个比刚才纸上的圆大得多的圆?
③还可以画得再大些吗?学生争相回答。
生1:只要把圆规叉开的两脚的距离拉大些。
(学生几乎把两脚拉平成一条直线了。
)生2:这还不是最大的,只要把圆规叉开的两脚接长些,还可以画出更大的圆。
(同学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
学生在画圆中,亲身体验到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由此让学生来观察并发现: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可以说水到渠成。
老师接着让学生继续画三个大小相同的圆,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圆一样大小,怎么会画在纸的不同位置?你发现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并用怎样用圆规在“脸蛋上画圆?”形象的事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圆规的一个铁针尖指在纸上的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朱老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朴实易懂的学习体验,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三、创设情景,把“做”中感悟到的体验“数学化”
学生在做中得到的体验是经验,是常识,还不是数学。
要使体验成为数学,还必须经过“提炼”——数学化。
一般地说,数学化包括:①对前阶段获得的经验的筛选(选取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材料),②提炼(用抽象的方法提取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③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述出来,使之规范化,形式化;④把形式化的知识依据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组织成为整体。
教师创设三个极富情趣的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的特征。
[情景一]
师:(指着纸张上的图形 )这就是老师的脸蛋,现在老师要整容,我想使自己的脸成为一个圆脸,现在就在我的脸上设计出一种整容方案。
学生饶有兴趣设计出多种整容方案,汇报交流。
[情景二]
师:教师如果有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要求很快地把它剪下来,你喜欢剪什么图形?为什么?
生:剪三角形简单,因为三角形的边是直的,而圆的边是曲线。
教师要求学生动手剪一个圆。
[情景三]
师:下面我们来个高难度的,闭上眼睛画一个圆,师生兴趣盎然地闭眼画圆。
观察:这是圆吗?它与圆什么地主有明显不同?
生:圆是封闭图形,而它不是。
师:现在谁能说说什么叫圆?
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是以“做”而非“听”或者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而且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实验、交流等教学活动,真正达到圆的特征的理解。
接着教师创设“画半径、画直径、折圆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画、折和想像,从而理解半径、直径、圆心的含义、性质和相互关系。
最后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述,就是d =2r,r = d 。
这样“常识”变成了数学。
数学课堂中的“做”,有肢体的、有思维的,这两者都需要强调,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要强调肢体运动,好动是学生的一种天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我们顺着学生的学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再创造”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单一,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