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4 昆虫的腹部
昆虫的腹部
肢演化而来(有的 移到了第10节上), 存在于较低等的类 群中。有的细长多 节,丝状;有的不 分节,短锥状;有 的铗状等。主要司 感觉作用。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无翅亚纲的腹部附
肢无翅亚纲昆虫在脏节
上通常保留退化或特化的 附肢,这是区别于有翅亚 纲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反 应了这类昆虫的原始性。 如原尾目成虫第1~3腹 节上各具1对管状附肢; 缨尾目第2~9节上各有1 对针突状附肢;弹尾目腹 部的3对附肢构成跳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 交配器的构造:着生 在生殖节上,主要由 阳具和1对抱握器组 成。阳具位于生殖腔 内,端部有生殖孔。 抱握器属第9腹节的 附肢,交配时用以抱 持雌体。
❖ 各类昆虫交配器的构 造有很多变异。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除外生殖器外,在某些腹节上,还有由附肢演变的其它
附属器官,如尾须、附器、幼虫腹足等。
第三节 腹部的其它附属器官
幼虫的腹足
腹足是幼虫的行动器官, 典型腹足由亚基节、基节 和趾组成。鳞翅目幼虫通 常2~5对,有趾钩;叶蜂 类6~8对,无趾钩。
广翅目泥蛉、鞘翅目龙 虱、毛翅目等的幼虫,也 具有类似于腹足的附肢; 蜉蝣稚虫,在第1~7腹节 生有成对的气管鳃。
本章重点和复习思考题
1. 腹部体节的组成,腹节的构造特点。 2. 腹部的附肢及常见种类。 3. 雌性产卵器的模式构造及常见变异类型。 4. 雄性交配器的模式构造及常见变异类型。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 原始者12节,多有不同 程度减少。多为纺锤形、 圆筒形、球形、扁平形、 细长形等。节间膜和侧 膜发达,无侧板。气门 多位于侧膜上。
❖ 附肢多退化,唯生殖节 保留外生殖器附肢。原 始类群第11节上生有尾 须,背板成为肛上板,
昆虫的腹部课件
第11腹节的附 肢。中尾丝是 第11节背板的 衍生物。
双尾目(左)和衣鱼目( 右)的尾须长丝状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蠖蠖的尾须呈铁状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二、 无翅类昆虫腹部的附肢
I/Ⅱ Ⅲ IV
黏管
弹器
1、 弹尾纲昆虫腹部有3对附肢:黏管、 弹器和握弹器。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腹板
肢基片 泡缩肌
刺突
泡
2、 双尾纲及昆虫纲石 目等昆虫的腹 部2-9节上各具1对附肢。包括可活动的刺 突和其内侧的1-2个可伸缩的泡。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三、有翅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A 蜉蝣稚虫腹部的气
管鳃。
B 泥蛉幼虫腹部两侧 的分节附肢。
A
B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鳞翅目、长翅目、 部分膜翅目昆虫的 幼虫腹部具有可以 行走的腹足。
产卵器两生殖肢(已分开的)侧面观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中输卵管
产卵器构造模式结构侧面观
第四章 昆虫的腹部
二、交配器的基本结构
雄性外生殖器主要有阳茎和抱握器 两部份组成。
1 、阳茎:阳茎是第九腹节腹板后节 间膜的外长物。包括阳茎基和阳茎体。 阳茎基两侧有称为阳茎侧叶的突起。
2 、 抱握器 :第九节腹节上的棒状 叶状突或其它形状的突起。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
副生殖腺
生殖孔丝 直肠
肛门
精巢 阳茎支点
受精囊
腺体
阳茎基 勃起液泵
直肠
输精管 勃起液囊
中输卵管
阳茎牵 肛门 下生殖腹 附腺 生殖腔产卵瓣
阳茎体
阳茎基
长蝽科雄虫阳茎端阳茎端有很长的生殖孔丝,交配 时生殖孔丝穿过雌虫阴道进入受精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昆虫是一类具有显著特征的节肢动物,其解剖结构非常复杂,腹部是昆虫重要的器官之一。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昆虫腹部解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深入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
一、外部结构昆虫的腹部通常由7个胸节组成,每个节都具有特殊的外部结构。
在腹部的末端,通常有两个尾触角和一对生殖器。
这些外部结构在不同种类的昆虫中可能会有所变化。
二、内部器官1. 消化器官:昆虫的腹部包含了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
消化器官由食管、胃和肠组成。
昆虫吞食食物后,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其中消化酶开始分解食物。
然后,消化物进入肠道,其中营养物质被吸收,废物被排出。
2. 呼吸器官: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昆虫通过一系列的气管进行呼吸。
气管分支到昆虫体内各个细胞,从而实现气体交换。
3. 循环系统: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循环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系统,昆虫输送氧气和养分到细胞,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4. 生殖器官:昆虫的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腹部后端,雄性昆虫通常具有附睾、生殖器和交配器官。
雌性昆虫通常具有生殖器官、配子囊和交配器官。
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昆虫种类中可能会有所差异。
5. 神经系统: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昆虫能够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并实现运动控制。
综上所述,昆虫的腹部是昆虫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昆虫腹部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器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生物学提供了基础。
昆虫的腹部医学宣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腹部的生殖附肢
昆虫的外生殖器是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 配、授精和产卵的器官统称,主要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 化而成。雌性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雄性的外生殖器称为 交配器。
4.1 产卵器
(1)基本构造
常为管状构造,由3对称为产卵瓣的瓣状构造组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卵。 有些昆虫的产卵器特化,而使功能变化,如蜜蜂、胡
蜂等的产卵器变成了自卫或进攻猎物的器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产卵器的变异与适应
不同类型的昆虫具有不同形状的产卵器,低等昆 虫(如原尾目、蜉蝣目昆虫)无特化的产卵器,而是 由两条输卵管分别开口于第7腹节腹板后缘,它们具有 1对产卵孔,这是产卵器的原始类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部分双翅目和膜翅目青 蜂科的可见腹节只有3~ 5节。
➢ 在膜翅目细腰亚目中, 原始第一腹节并入胸部, 成为胸部的一部分,叫 并胸腹节。
2.2 腹部的分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昆虫的腹部常根据外生殖器的着生位置分为三段。
生殖前节 或称脏节。包括腹部第一至七腹节 (雌虫)或第八腹节(雄虫),其构造简单一致, 但膜翅目细腰亚目的生殖前节是从原始第二腹节 开始。在模式情况下,每节两侧各有气门1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内容
腹部的特点(与胸部相比) 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的变化 腹部的生殖附肢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附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腹部的特点(与胸部相比)
➢ 没有运动的附肢。附肢多数退化,仅保持 着生殖附肢,少数留有尾须。
《昆虫的胸腹部》课件
胸肌的发达程度与昆虫的飞行 能力密切相关,一些飞行能力 强的昆虫拥有更为发达的胸肌
。
腹肌
01
腹肌是昆虫腹部的主要 肌肉群,负责控制腹部 运动和某些行为。
02
腹肌分为外腹肌和内腹 肌,分别腹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来 控制昆虫的呼吸、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
作用
作为血液的储存和缓冲区,调节 昆虫体内血液的流动和压力,同 时也有助于回收和循环利用血液
中的营养物质。
07
昆虫胸腹部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总结词
昆虫的排泄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马氏管是昆虫体内一种细长的管状结构,主要负责收集和运输代谢废物。它们分 布在昆虫的胸腹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机制,将废物排出体外。
《昆虫的胸腹部》ppt 课件
目 录
• 昆虫胸腹部的简介 • 昆虫胸腹部的骨骼结构 • 昆虫胸腹部的肌肉结构 • 昆虫胸腹部的呼吸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消化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循环系统 • 昆虫胸腹部的排泄系统
01
昆虫胸腹部的简介
昆虫胸腹部的定义
01
昆虫胸腹部是昆虫身体结构的一 部分,位于头部和腹部之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昆虫胸腹部的呼吸系统
气孔
气孔是昆虫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两侧,是外界与体内的气体交换通 道。
气孔通常由两个半圆形或椭圆形的孔洞组成,周围有气孔瓣膜,可以控 制气体的进出。
气孔在昆虫的呼吸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气孔昆虫可以进行 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气管
气管是昆虫体内的一个复杂的气体运输 系统,由一系列细长的管道组成。
昆虫胸腹部的结构特点
第二章 昆虫外部形态胸、腹
内骨骼非常发达,着生着强大的肌肉系统,包括间接
翅肌(背纵肌、腹纵肌、背腹肌)、直接翅肌(上侧
肌);
侧面的内骨骼
侧板的内骨骼叫侧内突,是侧内脊向内下方延伸 形成的臂状内脊。一般比较简单。
腹面的内骨骼
腹板的内骨骼叫腹内突,是腹内脊沟内陷形成的一对突 起,基部与腹内脊相连。
在较高等的昆虫中,两个腹内突基部合并而成叉状的叉 突,并与侧内突相接,起着加强侧板和供腹纵肌着生的 作用。
等 翅:等翅目昆虫、部分蜻蜓目昆虫 前翅大: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
后翅大:直翅目、鞘翅目
5.5 翅脉和脉序
翅脉:组成翅的双层体壁之间的气管在翅面上 的增厚,高度硬化形成翅脉。 作用:(1)起骨架作用,加强翅的强度; (2)与翅的运动有关(扭曲有关) 脉序: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翅脉的类型
常与股节紧密相连而不很活动。蜻蜓目昆虫的转节中部
狭镒,似为两节。
腿节
又叫股节,通常是胸足中最粗长的一节。在善跳
昆虫中,后足腿节明显膨大。
胫节
一般细长,
末端常有距。在螽斯 和蟋蟀等昆虫中,胫 节上还有听器。
跗节 分1~5个亚节,各亚节间以膜相连,可以活动。 如原尾目、双尾目、部分弹尾目和多数全变态昆虫的幼 虫的跗节为1节,有翅亚纲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 稚虫的跗节多为2~5节,第一跗节又叫基跗节。
称为鳞瓣或腋瓣。
翅痣:多数蜻蜓目、啮虫目和膜翅目昆虫翅的前缘近顶 角处有1个深色斑叫翅痣。
昆虫翅的基本结构
5.4 翅的基本类型
根据翅的形状、质地与功能,可将昆虫的翅分为
下列8种常见类型。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昆虫的神经系统来源于外胚层,它联系着体 表面和体内各种感觉器官和反应器。感觉器 官接受内外刺激而产生冲动,由神经系统将 冲动传递到肌肉、腺体等反应器官,从而起 收缩和分泌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1、神经系统的构造和类型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许多神经细胞扩其发 出的神经所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及其分支称神 经原。神经细胞分出的主支为轴状突,轴状突 再分出的支为侧支。轴状突及其侧支的顶端发 生的树状细支,称湍丛。在细胞四周发生的小 树状公支,称为树状支。
B、心脏 是背血管生段连续膨大部分。大多位于腹腔, 有的则延伸到胸腔内。每个膨大的部分即为1 个心室。心室的数目因种而异,一般为4个, 多则11个(如蜚蠊)。第个心室皆有1对心门, 位于心室的中部或末端,孔口垂直或华侨,它 是血液进入心脏的开口。心门的内缘向内折入, 形成心门瓣,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后的心门瓣将 心门掩闭,使血液向心脏箭端流动,而不至于 从心门流回体腔。昆虫的心脏病常驻以放射状、 扇形的横纹翼肌联接和固定在附近的组织上。
二、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道是1根很不对称的管道,前端开 口于口前的基部,后端终止于体躯的末节。 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的不同,消化道分为 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1.前肠(Foregut) 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 食道、嗉囊,终止于前胃,而以伸入中肠前 端的贲门瓣与中肠分界。 前肠是由胚胎时期 的外胚层内陷而成的,因此其组织结构与体 壁很相似,由内向外依次他为内膜(Intima)、 肠壁细胞层(epithelium)、底膜(basement)、 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s)、环肌(cirular muscles)和围膜(peritoneal membrane)6层。
2、气门的构造及形式 昆虫的气门是体壁内陷的开口。气管在体 壁上的开口——称气门。 常见有下例5种形式; ①.全气门式 胸部二对,腹部八对,例蝗虫 ②.两端气门式: 只有胸部有一对和腹部末节 有一对气门,如双翅目蝇类的幼虫。
昆虫形态学--胸腹部
• 翅脉可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种。
• 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向翅边缘的脉;横脉是两条纵脉之间的 短脉。
• 纵脉:
前缘脉(C)、 亚前缘脉(Sc):第1亚前缘脉(Scl)和第2亚前缘脉(Sc2)、
径脉(R):通常是最发达的脉,共分5支。主干是凸脉,先分成2支,第1 支称为第1径脉(R1),直伸达翅的边缘;后一支称为径分脉(Rs),是凹 脉,再经2次分支,成为4支,即第2、3、4、5径脉(R2— R5)。
侧板:
背面上方的一块为主侧片,下方的为基侧片,腹面的小骨片与腹板合 并成腹侧片。 侧板:侧沟--前侧片、后侧片 前上侧片和后上侧片,统称为上侧片 基前桥和基后桥
腹板:具翅胸节的腹板, 节间膜--间腹片(具刺腹片)、主腹片 腹脊沟--基腹片和小腹片 前腹沟--前腹片
胸部内骨骼:
• 背面:前内脊、悬骨 • 侧面:侧内脊、侧内突 • 腹面:腹内脊、腹内突、内刺突
石蛃目腹部的附肢 :第2—9腹节上 每一附肢:肢基片、刺突、1~2个能伸缩的泡。
衣鱼目:第2—9腹节上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
幼虫的腹足 如蜉蝣目的稚虫,在第1-7腹节有成对的气管鳃,它是由各 节的附肢演化而成的。
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对腹足,着生在第3 - 6和第10腹节上。 第10腹节的腹足又称为臀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 - 8对,有的可多达10对。
第二节 昆虫的外生殖器
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产卵器官,主要 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一、雌性外生殖器 --- 产卵器 (一)基本构造: 用以产卵的器官,由第8、9腹节的生殖肢形成的,生殖孔 即位于第8、9节间的节间膜上。 第1产卵瓣(腹产卵瓣):附肢,第8腹节,其基部有第1载瓣片; 第2产卵瓣(内产卵瓣):附肢,第9腹节,其基部有第2载瓣片 ; 第3产卵瓣(背产卵瓣):第9腹节附肢基肢节上的外长物。 在第2载瓣片上常有向后伸出的1对瓣状外长物。
园艺昆虫学--第二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2)胸部(thorax):
a. 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后胸。 b. 主要器官:每个胸节各着生一对足,中、后 胸各着生一对翅。 c. 功能:运动中心。
(3)腹部(abdomen):
a. 由11节组成,大部分昆虫只见到9~10节,第8、 9、10节通常特化为交配或产卵的附肢。 b. 主要器官:腹部 1~8节各着生一对气门,末端有 外生殖器及尾须。内脏器官大部分在腹内。 c. 功能: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1. 翅的发生与构造
昆虫的翅与附肢无关(与鸟类不同)。据化 石研究和组织发生证明:翅是背板向两侧扩 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所以翅虽很薄, 却是双层体壁合并而成,最后硬化,两层间 分布的气管就是翅脉。
2. 翅的变化
包括有无、退化;形状特化;质地变化三方面。 (1)翅的有无与退化:
① 原始无翅:无翅亚纲。 ② 后生无翅:(退化)外寄生的食毛目、虱目、蚤 目;营社会生活的群居的等翅目(白蚁),膜翅 目的蚁科的非生殖型都是无翅的;介壳虫的雌虫 无翅;蚜虫不同进化或不同季节无翅。
成虫,预测预报。
思考题
1.简述昆虫体躯的主要构造,有哪些主要附
器。它们的构造及功能(包括触角、口器、
眼等)。
2.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构造特点及
为害不同症状。
3.口器与害虫防治有何关系。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Thorax)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自 前向后依次为前胸、中胸和后胸,绝大多数的 昆虫每一胸节着生一对胸足(前、中、后足), 多数有翅亚纲成虫的中胸和后胸各还有一对翅。
② 组成: 喙由上唇、下唇组成。喙内藏有舌,上 颚、下颚口针。
③ 为害:上颚的口针刺破组织,下颚口针形成食管, 短喙吸吮植物。
昆虫学第一篇1
第一节 昆虫的体躯
1.2 体形和体向
——昆虫的体形 通常以细长形、 粗短、 圆形、 —— 昆虫的体形 通常以细长形 、 粗短 、 圆形 、 椭 圆形、横扁、纵扁,以及球形等物体的形状描述。 圆形、横扁、纵扁,以及球形等物体的形状描述。
天蛾
叶 俢 瓢虫
天牛
金龟子
螳螂
第一节 昆虫的体躯
节肢动物附肢 基肢节 底肢节 坐肢节 股肢节 胫肢节 跗肢节 趾肢节 昆虫的足 基节 第1转节 第2转节 腿节 胫节 跗节 前跗节
第一章 昆虫身体的一般构造
本章重点和复习思考题
1.昆虫分节的依据和体节的构造。 1.昆虫分节的依据和体节的构造。 昆虫分节的依据和体节的构造 2.初生分节和后生分节。 2.初生分节和后生分节。 初生分节和后生分节
第一节 昆虫的体躯
1.1 体节的概念
——体节的构造 —— 体节的构造 昆虫的体躯多 为圆筒形, 可分为4 个体面: 为圆筒形 , 可分为 4 个体面 : 背面 、腹面和两个侧面。体壁骨化为外 腹面和两个侧面。 骨骼,形成背板 腹板和侧板。 骨骼,形成背板、腹板和侧板。 背板、 体壁的内陷部分称为内突 体壁的内陷部分称为内突,依 内突, 其所在的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名称 其所在的部位和形状的不同, 也各异:在头部的称为幕骨 幕骨, 也各异:在头部的称为幕骨,在体 躯背面的称为悬骨 躯背面的称为悬骨,在腹面的称为 悬骨, 内刺突,在侧面的称为侧内脊 内刺突,在侧面的称为侧内脊。所 侧内脊。 有的内突统称为昆虫的内骨骼 有的内突统称为昆虫的内骨骼。 内骨骼。
1.2 体形和体向
——虫体大小 ——虫体大小 通常以体长 或翅展表示。 体长一般在5 或翅展表示 。 体长一般在 5 30mm之间,但差异很大, mm之间 ~30mm之间,但差异很大, 最大者可达300mm, 300mm 最大者可达 300mm , 最小者 25mm mm。 仅0.25mm。
昆虫的腹部和昆虫生物学
三、昆虫的外生殖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雄性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基本构造
阳具:腹部第9节腹板以后的节间膜上的外长物, 由阳茎、阳茎基组成。阳茎基上常变异产生各种 突起,如阳茎上叶、阳茎下叶肢基片和刺突联合形成。为属与近缘 种鉴定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之一。
3、原变态:幼期发育到成虫期需要经过1个亚成虫 期。亚成虫期在外形上与成虫相似,性已发育成 熟,翅已展开并初具飞翔能力,但体色较浅、足 较短、多呈静止状态。例如:蜉蝣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不全变态:又称直接变态,具有翅亚纲 外生翅类(除蜉蝣目)具有的变态类型。 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发育阶 段,包括半变态、渐变态和过渐变态。
第二载瓣片 第一载瓣片
背产卵瓣 内产卵瓣
腹产卵瓣
三、昆虫的外生殖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产卵器的类型
① 直翅目
导 卵 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同翅目:腹部第8节腹板多退化或消失,第7节腹板形成 亚生殖板;第1、2载瓣片发达;腹产卵瓣和内产卵瓣互
相嵌接形成发达的产卵器;背产卵瓣特化成腹面向内凹
③ 鞘翅目:只有阳具而无抱握器。阳具分为 阳茎基和阳茎,阳茎基由1个基片和成对 的阳茎侧叶组成,阳茎通常为1骨化而弯 曲的管状构造。
④ 膜翅目:无抱握器,只有发达的阳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⑤ 鳞翅目: “U”形基腹弧由第9节腹板特化而来, 内折形成囊形突;背兜具有爪形突和鄂形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腹部的一般构造
▪ 腹部的形状:多为纺锤形或长圆筒形 ▪ 腹部的节数:一般为9-11节,最多为12节 ▪ 气门:多位于背板与侧腹板之间的侧膜上 ▪ 听器及发音器:棉蝗的第1节两侧;蝉的第1腹
昆虫学复习资料问答题
昆虫学复习资料问答题昆虫学复习资料(如果发现错误或不全的地方,请上Q群吼一声)一、名词昆虫: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具有三对足,通常还有两对翅的无脊椎动物。
具翅胸节:昆虫的中后胸一般各有一对翅,将具有翅的中后胸节合称为具翅胸节。
翅脉:在昆虫翅的两层薄膜间呈纵横行走、起加固作用的物质。
昆虫体腔内由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膈膜将其纵向分隔成两个或三个的小血腔,称为血窦外激素:是指由外分泌器官分泌到体外的、具有高度活性的微量化学物质,经空气传递到同种或异种的其他个体,调控着其他个别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内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微量化学物质,经血液运送到作用部位,较长时间地调节和控制着昆虫的生理、发育和行为活动等。
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和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一种昆虫在一年内所发生的世代,即由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年史。
学名:用拉丁文表达属名和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用于对每一个种进行命名的科学名称。
经济阈值:即防治指标,是害虫种群增长到造成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是指造成经济损害的最低种群密度。
二、填空触角的构成:第一节柄节、第二节梗节、第三节鞭节触角的类型:刚毛状(如蝉、蜻蜓)、丝状(如蝗虫、蛾类)、念珠状(如白蚁)、栉齿状(如叩头虫)、锯齿状(如吉丁虫)、球杆状(如蝶类)、锤状(如小蠹)、具芒状(如蝇类)、鳃片状(如金龟子)、羽毛状(如雄蛾)、膝状(如蚁、胡蜂)和环毛状(雄蚊)复眼里的小眼一般呈六角形,数量越多,视觉效果越好。
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
昆虫具有味觉功能的部位有:触角、下颚、舌口器类型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的构成:上、下唇,上、下颚和舌(为最基本面原始的口器类型)头部的形式有:下口式(一般是植食性昆虫、咀嚼式口器)、前口式(一般为捕食性的昆虫)后口式(一般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昆虫的足的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六部分。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与解剖
内部器官及位置
昆虫的消化系统—消化道
昆虫的消化道是一条不对称的管状构造器官,前端以 口前腔相通,后端以肛门终止于体躯的末节。 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昆虫的消化道分 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消化道
一、前 肠
前肠是从口到中肠的 一条管状通道,在大
部分昆虫中,有明显
的分段现象,通常由 咽喉、食道、嗉囊和 前胃4部分组成。 在前肠与中肠之间, 以伸入中肠前端的贲 门瓣分界。
三、后 肠
后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 前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中 肠分界,后端终止于肛门。 后肠的主要功能是排除食 物残渣和代谢废物,同时 从食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水 分及无机盐类。
后肠一般分化为回肠、结 肠和直肠3部分。
排泄系统
移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 血液一定的渗透压和化学成分。 昆虫的排泄物包括CO2、水、氮素以及无机盐类的结晶体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氮代谢废物。 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马氏管。
消化道:直接通过幽门瓣将中肠消化剩 余物排入后肠; 下唇肾:弹尾目和双尾目昆虫没有马氏 管,下唇肾具有马氏管的功能;
贮存排泄器官:围心细胞、脂肪体
循环系统
背血管:主要的循环器官,位于背中线处体壁下方,纵贯于 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和后段的心脏两 部分组成。 动脉 :是背血管前段粗细一致,没有心门的部分。 心脏 :是背血管后段呈 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
气官及其分布
三、昆虫的其它呼吸方式
体壁呼吸:弹尾目和一些水生昆虫 气管鳃和直肠鳃呼吸:蜉蝣目、蜻蜓目
和毛翅目的幼虫
气泡和气膜呼吸:龙虱和仰泳蝽
呼吸鳃 气管鳃 气 管 分 支
直肠
昆虫的腹部PPT
二测试练习题
1.昆虫腹部由( 9~11 )个体节组成,每节由 ( 背板 ) 、( 腹板 )和( 侧膜)围成,各节 之间由( 节间膜)相连,1~8节两侧有( 气门 ),是 昆虫的( 新陈代谢和生殖 )中心。
2.昆虫的雌性外生殖器由背产卵瓣、腹产卵瓣 和内产卵瓣组成。( √ )
3.尾须是昆虫腹部末端着生的附肢,具有感觉 功能。( √ )
一)昆虫的头式
知识点1.1.5 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结构及特性 二、体壁的功能 三、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二一、体壁的结构及特性
昆虫的体壁由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3部分组 成。
皮细胞层是一层活细胞;底膜为紧贴皮细胞层 下的1层薄膜;表皮层由外向内分为上表皮、外表皮 和内表皮。
二测试练习题
1.昆虫的体壁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层、底膜、 皮细胞层。( × )
2.昆虫的体壁兼具有高等动物的骨骼和皮肤的 功能。( √ )
3.昆虫体壁的底膜和表皮层均由皮细胞层发育 而成,且只有皮细胞层是活细胞。( √)
4.简答题:如何根据体壁的构造特征对害虫进 行化学防治?
一)昆虫的头式
昆虫的部
一、腹部结构 二、腹部附件
二一、腹部结构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通常 由9~11个体节组成。腹部1~8节两 侧各有1对气门。
二二、腹部附器
腹部是昆虫新陈 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 和尾须。
阳茎
图1.1.4-1 昆虫腹部附器的结构
尾须是着生于昆虫腹部第11节两侧的1对须状 构造,分节或不分节,具有感觉功能。
体壁具有延展性、坚韧性、不透性等特性。
图1.1.5-1 昆虫体壁结构示意图
二二、体壁的功能
昆虫的胸腹部.ppt
㈡体壁的衍生物
衍生物:指由皮细胞和表皮发生特化构造
1.非细胞性突起:小刺、脊纹、翅面上的微毛 2.细胞性突起:单细胞(刚毛、毒毛、感觉毛、鳞
片);多细胞(刺、距)
总结
昆虫的体壁又称外骨骼,由外向里分为表 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其中皮细胞层具 有再生能力,可形成新的表皮;上表皮是 表皮的最外层,含有脂肪层、蜡层和护蜡 层,可阻止水溶性毒物入侵。要注意的是: 认识昆虫体壁特性的目的是设法打破其保 护性能,提高农药穿透体壁的能力,杀灭 害虫。
1.膜翅:蜂、蜻蜓 膜质,薄而透明,翅脉 明显
2.复翅:蝗虫(前)革质,不透明或半透明,有翅 脉
3.鞘翅——甲虫(前)角质,用于保护背部及后翅
4.半鞘翅——蝽(前)基半部革质或角质,端半部 为膜质有翅脉
七星瓢虫的前后翅及飞翔
5.鳞翅——蛾、蝶 膜质,密被鳞片 6.缨翅——蓟马 翅狭长,膜质,边缘着生细长缨毛 7.平衡棒――蝇(后)
昆虫的胸腹部.ppt
(一)基本结构
• 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外体节组成 • 各胸节具足1对,分别称前足、中足、后足 • 中胸、后胸各具1对翅,分别称前翅、后翅
(二)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1. 胸足的结构:成虫的胸足一般分6节.
2. 胸足的类型 原是
行走器官,由于适应生 活环境及方式不同而变
化。
(1)步行足——步行虫。 (2)跳跃足——蝗虫(后) (3)捕捉虫——螳螂(前) (4)开掘足——蝼蛄(前) (5)游泳足——龙虱 (6)抱握足——尤虱前足 吸盘状 (7)携粉足——蜜蜂(后 足)
昆虫的体壁又称外骨骼.体壁具有皮肤、外骨骼的双重作 用保持形体、防止水分蒸发和外物侵入。 • ㈠构造 由内向外 • 1.底膜:皮细胞层分泌.N.微气管 • 2.皮细胞层:单层,具再生能力。可形成新表皮,刚毛, 鳞片,刺距等 • 3.表皮层.由皮细胞向外分泌 • ⑴ 内表皮. Pr、几丁质 • ⑵ 外表皮.不超1um. • (3)上表皮:脂肪层.蜡层.护蜡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14 昆 虫 的 产 卵 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1 产卵器 直翅目、同翅目和膜翅目都具有特化的产卵瓣。
图 115 蝗 虫 的 产 卵 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1 产卵器 直翅目、同翅目和膜翅目都具有特化的产卵瓣。
图116 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1 产卵器 直翅目、同翅目和膜翅目都具有特化的产卵瓣。
昆虫的腹部是体躯的第3体段,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1 腹部的节数 昆虫腹部的原始节数为12节(11个体节和1个尾节)。 在现代昆虫中,仅见于一些昆虫的胚胎期和原尾目昆虫的成虫,其他昆虫 至多11节,一般有9~10节。 部分双翅目和膜翅目青蜂科的可见腹节只有3~5节。
图 108 昆 虫 的 腹 部
昆虫的腹部是体躯的第3体段,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1 腹部的节数 在膜翅目细腰亚目中,原始第1腹节并入胸部,成为胸部的一部分,叫并胸 腹节。
图109 并胸腹节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1 腹部的节数 成虫的腹部能伸缩和弯曲,以帮助呼吸、脱皮、羽化、交配和产卵等活动。 如蚊子吸足血后,腹部可膨大几倍。
图 110 昆 虫 的 腹 部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1 腹部的节数 蜜蚁吸饱后腹部增加明显。白蚁后蚁的卵巢成熟后,腹部可比原来膨大十 多倍甚至更大等。
图 111 昆 虫 的 腹 部
第一节 腹部的基本构造
2 腹部的分区 昆虫的腹部常根据外生殖器的着生位置分为3段。 2.1 生殖前节 2.2 生殖节 2.3 生殖后节
图117 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1 产卵器 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无特化的产卵瓣,产卵器是由腹部末端 可以伸缩的几节变细形成,产卵时可伸出很长,称伪产卵器。
图118 双翅目昆虫的产卵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2 交配器 其构造比产卵器复杂,且常隐藏于体内,交配时才伸出体外。主要包括将 精子输入雌性的阳茎及交配时挟持雌体的抱握器。 2.1 阳茎 阳具一般为管状或锥状构造,大多包括阳茎基和阳茎体两部分。阳茎基一 般为环形或三角形,两侧常具突起称为阳茎侧叶。在部分蛾类中,阳茎 侧叶特化成抱握器。
图129 叶蜂的幼虫的腹足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2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这些幼虫的腹足呈筒状,构造简单,由亚基节、基节和趾组成。
图130 鳞翅目昆虫的腹足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2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鳞翅目幼虫腹足末端有成排的小钩叫趾钩,是幼虫分类最常用的鉴别特征。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腹足末端也有趾,但无趾钩。
图 123 弹 尾 虫 腹 部 的 附 肢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2 无翅亚纲昆虫腹部的附肢 2.2 缨尾目和双尾目腹部的附肢 2.3 原尾目腹部的附肢
图124 双尾目昆虫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1 水生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蜉蝣目稚虫腹部第1~7腹节的侧面有成对的 板状或丝状的气管鳃,它们是由各节的附 肢演化而成的。 广翅目泥蛉属Sialis幼虫腹部第1~7腹节的侧 面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 毛翅目和水生鞘翅目昆虫的幼虫腹部也常有 附肢。
图Hale Waihona Puke 120蜻 蜓 的 交 配 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2 交配器 2.2 抱握器 是着生于第9腹节上的棒状、叶状或其他形状的突出物,一般认为它是 属于第9腹节的附肢。 抱握器仅见于蜉蝣目、脉翅目、长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双翅 目昆虫中。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昆虫腹部除外生殖器外,还有一些与昆虫生殖活动无关的附肢,叫非生 殖性附肢,主要包括尾须、无翅亚纲昆虫脏节上的附肢和有翅亚纲昆虫 幼期腹部的附肢。 1 尾须
图 119 昆 虫 的 交 配 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2 交配器 2.1 阳茎 在蜻蜓中,原来位于第9腹节的阳茎退化,但生殖孔仍开口于退化的阳 茎上,后生的阳茎发生于第2或第3腹节的腹面并和一储精囊相通。 交配前,雄虫将腹末前弯,使第9腹节的生殖孔对接于后生阳茎的储精囊口, 精子由生殖孔注入储精囊中。交配时,雄虫以尾须夹住雌虫头部或胸部, 雌虫腹端前弯与雄虫交配器相接.
图 125 蜉 蝣 的 稚 虫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2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长翅目、鳞翅目和部分膜翅目昆虫的幼虫腹部具有用于行走的附肢,称 为腹足。
图 126
幼 虫 的 腹 足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2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鳞翅目幼虫的腹足常有5对,着生在第3~6腹节和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 的腹足又称臀足。所以鳞翅目幼虫的足式为30040001。 “3”表示3对胸足,“00”表示第1、2腹节无腹足,“4”表示第3~6腹节各 有1对腹足,“000”表示第7~9腹节上无腹足,“1”表示第10腹节上有1 对臀足。
图112 昆虫腹部的分区
第二节 外生殖器
昆虫的外生殖器是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和产卵 的器官统称,主要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雌性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雄性的外生殖器称为交配器。 1 产卵器 第1产卵瓣、第2产卵瓣和第3产卵瓣。
图113 昆虫的产卵器
第二节 外生殖器
1 产卵器 不同类群的昆虫具有不同类型的产卵器。 直翅目、同翅目和膜翅目都具有特化的产卵瓣。
图 127 幼 虫 的 腹 足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2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鳞翅目幼虫的足式为30000010001,3000020001。
图 128 幼 虫 的 腹 足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3 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3.2 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常为6~8对,有的可多达10对,着生在第2~7、 或至第8、或至第9和第10腹节上。 叶蜂幼虫的足式306001。
图 121 昆 虫 的 尾 须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1 尾须 在缨尾目和蜉蝣目中,1对尾须之间还有1根与尾须相似的、由末端腹节背 板向后延伸而成的细长分节的外突物,称中尾丝。中尾丝不是附肢。
图122 缨尾目昆虫的中尾丝
第三节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
2 无翅亚纲昆虫腹部的附肢 2.1 弹尾目腹部的附肢 弹尾目昆虫腹部的第1、3、4或5腹板上生有特化的3对附肢,分别称为 粘管、握弹器和弹器,三者共同组成了弹尾目的弹跳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