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自然光照明规律
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
关键词: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第一节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光是自然界生命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光是人们视感知的必要条件,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所以能被人感知,全靠光的作用.光是电视摄像的物质基础,也是影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没有光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影视艺术.光在摄像艺术中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是指创作者有意识地用光来描绘被摄对象,来完成电视画面的造型任务和艺术表现任务。
会用摄像机,能够正确曝光,摄录出焦点清晰、色彩正确还原的电视画面,这在摄录机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并非难事.然而有多少电视作品的摄像具有艺术性?原因故然很多,但不会用光来造型,不会用光来描绘对象,恐怕是致命的要害.光在影视摄影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1。
曝光作用在影视摄影中,曝光作用是光的基本技术作用。
早期的电影、电视摄影用光,只为完成曝光任务。
即使胶片或摄像器件(摄像管或CCD)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以得到优良的图像的目的.摄像的作用就是把景物聚焦成像,经CCD的光电转换作用,把光像变成随时间变化的电视信号.电视信号经过传输和接收就可变成可视图像。
这个由光电转换到电光转换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光的作用,这就是光的曝光作用。
做为一个摄像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光的技术作用故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了解和掌握光的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作用。
2.光的造型作用光是揭示被摄对象形态、体积、质地和色彩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光线照明形式可使被摄对象的形、体、质、色产生丰富的变化:侧光照明易描绘对象的体积;平光照明易描绘对象的固有色彩;逆光照明则易描绘对象的轮廓形态……光还能使具有二维空间的画面造成三维空间效果,利用光的分布和明暗对比表现画面空间,利用大气透视表现画面空间深度关系都离不开光的作用。
摄像人员通过对光的选择和布置,利用光影可以真实地再现时间概念.一部影视作品,摄像能做到正确曝光,色彩还原好、影调层次丰富,能表达不同物体外部特征,是摄像用光的基本任务。
广播电视编导之光线
影片《逆光飞翔》赏析。
三、按造型作用分类
1、主光(基调光、造型光) 塑造环境、刻画人物的主要光线; 画面中较明亮的光线,是画面造型、构图的重要
散射光的特点: 1。散射光发出 的光线比较均匀 柔和,光线的方 向性不强。散射 光在表现被摄物 的立体形状、轮 廓形式、表面结 构时,不如直射 光。
二、按投射方向分类
1、正面光(平光、顺光) 层次平淡,被摄物体具有暗轮廓形式; 不能表现出物体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
缺乏立体感; 2、顺侧光(前侧光)
光源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直射光(硬光)和散射光(软光)。 直射光: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体的光称为直射光。 散射光:是照明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阴影的光。
它经过反射,光源方向性不明显。
直射光的特点:1、直射光有明确的投射方向,光源 集中。 2、直射光能够在被摄体上形成明亮部分、 阴影部分,并且这些部分的明暗关系比较大,容 易形成比较大的反差。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 45度角;
被摄体有一定的立体感,较好的表现质 感。 3、侧光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 90度角;立体感较强。(造型效果:阴阳脸)
二、按投射方向分类
4、侧逆光(后侧光)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135 度角; 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5、逆光 光源、被摄体和摄像机在水平面上约成180 度角; 缺乏立体感和质感表现,但轮廓形态鲜明; 能使被摄体与背景分离,得到突出; 6、顶光 光源高度超过60度;出现较大反差;容易 丑化人物。 7、脚光 光源低于视线;反常光线,丑化人物;
影视摄影光线的分类
影视摄影光线的分类影视摄影中照明物体的光线往往不止一种。
在外景,除了直射的阳光外,还有天空的散射光和环境的反射光;在室内,晚间也会有不同的灯光照明。
许许多多的不同光线构成了环境的光效。
为了模拟自然光的各种光效,为了更好地运用光线去创作,我们必须对每一类光线的性质进行研究,找出他们的特点和异同来,才能灵活地运用它。
对光的分类有三种方法:按光线的来源分、按光线的投射方向分、按光线造型作用分。
一、按光线的不同来源分类一切可以发光的光源,根据其来源可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大类。
1.自然光天然发光的光源均称为自然光。
从影视摄影的角度讲,可利用的自然光主要是太阳和天光。
太阳是主要发光光源。
太阳光除直接照射到地球上外,一部分光被大气层吸收,透过大气层再照射于地面,此光我们称为天光。
近年来由于胶片的感光度的提高以及增感镜头的出现,摄像机的灵敏度不断提高,有时可直接拍摄月亮和月光下的景物,那么月亮也可以算为自然光了。
此外,在阳光照射下,建筑物、墙壁等的反射光也属于自然光。
自然光的特点:亮度强,照明范围广而均匀。
但它的亮度、照射角度、距离远近、色温等往往不以创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自然光的强弱随季节、时间、气候、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一年中,夏天光照最强,可利用拍摄的时间最长;冬季最弱,可利用拍摄的时间最短。
日照强弱又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分为睛、阴、晦、雾、霾、雨、雪,其光照度也各不同。
地理条件变化对日照强弱的影响也很大,如所处的经纬度不同,海拔高低的不同,其照度、色温也不同。
海拔较高的地区,直射阳光较强,散射的天空光较弱,景物反差较大,天空暗蓝色。
相反,海拔较低的地区,天空散射光较强,景物反差较柔和。
靠赤道越近,日照度越强。
在高山、平地、高空、海底所受光强弱也各不相同。
一天之内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黎明、日出、上午、中午、下午、日落、黄昏、夜晚等各种不同的光线照射情况,不同时期太阳光的特征各不相同。
如图6—3 一日之内太阳光的变化情况①日出和日落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到离开地面15度角之间的时间属于日出时刻;而当太阳西落,从地面15度角降到地平线以下的时刻称为日落时刻。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三点布光法是电影、电视拍摄场景时,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能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电视屏幕上。
三点布光法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
主光。
即一个画面的主要光线,它主要形成骨架作用和造型作用,它的灯位在人物正前方呈弧型排列,从水平上看,主光应在人物与摄像机连线的左侧或右侧40度~60度的夹角范围之中,高度垂直与人物连线即离地面一般在2。
3~3.1m,离人物3m左右。
这种光生成物体的主要光亮部分,并确定光照的主要角度。
主光通常比照明物体的其他光要亮些,而且往往在场景中投射出最深、最清晰的阴影.一般主光是在摄像机后30度或40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主要对象与周围区域,并承担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
主要的明暗关系有主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
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一些,主光的光位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是较强的,可以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辅助光。
又称为补光,这种光使主光形成的光亮部分变柔并延伸开,使物体的更多部分可见。
辅助光可以模拟场景中反射光源或次要光源的效果。
一般为散射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
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80%,它决定画面的反差,消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补充照明、强调层次部分,一般辅助光位在连线人物左或右10度~20度夹角的范围内,高度与水平夹角15度即离地面约2m,离人物2.5m,但我们应注意光比的关系,辅助光和主光比应为1:2。
6-1 电视摄像用光
6.闪光灯 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Flash Light。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 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 明亮。
第三节 摄影用光的特性
一、光强(光照强度) 进入照相机镜头的光线的强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和与光源 的距离。 光强与距离成平方反比的关系。
二、光位 1.顺 2.侧 3.逆 4.顶 5. 脚 光 光 光 光 光
(4) 加彩色纸的变化 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纸后,使光源的光谱成分改变 了,使透射光的色温发生了变化。如果加上暖色的透明灯光 纸,则光源的色温偏低,光源偏暖色;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 灯光纸,则光源色温就偏高,光源偏浅蓝色
各种不同变化状态下自然光色温表
光源 日光 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 日出、日落时刻 色温(K) 5500K 5400K 2000~3000K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薄云遮日 阴天
3000~4500K
7000~9000K 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以上
人造光的色温
光源 色温 1700K
六、光色 白光可以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而我们的摄影光源并不 是白光,彩色胶片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黑白胶片在不同的光线下感光度也不一样。这里要引入一个 概念:色温。
1.色温 色温表示的是光的光谱成份,用绝对温标 K (开尔文) 来表示,也称为“色光成份”或“光的颜色”──光色。 在色温高的光源中,蓝色光多于红色光;在色温低的光 源中,红色光多于蓝色光。当光源色温高于感光胶片的标定 色温时,画面就会偏蓝,反之就偏红。从技术上来说,光源 色温与感光胶片所标定的色温不一致时,画面就不能真实再 现;从艺术上来说,色温又能创造性地表现画面的冷暖,产 生许多情感 联想。
电视演播室的照明光比要求
演播室照明光比
演播室播室照明作为特殊的塑型光效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即在确定布光方案前,要详细了解所用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并对播音员的面部特征作分析研究,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造型手段(如发式、服装面料和颜色等)对人物造型的影响,以便通过布光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背景光的亮度要低于人物光,与人物光的比例宜在1:1.5至1:2之间。
在布光时要尽可能减少阴影,把多余的光控制在播音员背后。
在色彩运用上不要过深、过杂,宜用浅色调或中性色,色彩过重会影响播音员的服饰和形象,造成喧宾夺主。
还要根据男女播音员的脸部特征,确定主光灯位。
若两人的脸型差异较大,需分别设定主光,灯位的高低、角度要依人物脸型确定。
主光是人物造型的主要光源,是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轮廓和肤色气质的光,灯的方位角度要依据人物的面向和脸部特征而定。
一般情况下,主光灯在播音员面向一边。
布光中女播音员的灯位不宜过高或过侧,主光的位置一般在平行度的30°~50°,高度以坐姿时鼻影再偏下一点为佳。
一般辅助光的影子不要过鼻梁,避免蝴蝶型鼻影,亮度与主光亮度的比例以2:1至2:1.5为宜。
面光用来照射人物的正面,灯位一般在人物面部高度偏上,在机位上抛度的30°左右。
也可采用双灯面光,即先用柔光灯进行面部照明,再用小型灯加眼神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画人物线条和立体轮廓的光线,它能增强画面的纵深感,突出人与景物空间层次,在人物造型上能体现发饰、肩部服
装的质感、立体感。
其灯位一般在播音员背后上抛度45°~65°,亮度需高于主光,光比宜在2:1左右,但不宜过亮,以免产生不自然的感觉。
附表二(光的基本知识)
一天的日光变化早晨的光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周而复始的度过,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光线变化。
说起来这是一件极其普通的现象,所以,引起我们重视的人并不是很多,今天我们就从一天中的光线变化开始,来讲采光艺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
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朝霞满天的美丽景象(可能不是每天都能遇到)这时的太阳刚刚升起,天光由橙红色逐渐转变为橙黄色,这个时段的光线我们影视工作者的术语称其为晨曦。
从上午八、九点钟至下午四、五点钟以前的光线变化,我们称其为日景当太阳升起以后,我们便进入了白天。
当然,“白天”并不“白”,我们仍然能发现丰富的色彩。
请看下图,太阳光经过大气,射到地面后呈现出黄色,而一些背对着太阳的地方呈现出很深的蓝色。
黄蓝——暖色冷色的对比体现着一种色彩上的美感,但是自然光之所以给我们这样的视觉感受,不是因为它深谙美学原理,而是因为那深藏在它背后的自然规律。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下面简要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各种波长的光都要受到空气的散射,其中波长较长的波散射较小,大部分传播到地面上,这些光综合起来呈现出黄色。
而波长较短的蓝、绿光,受到空气散射较强,天空中的蓝色正是这些散射光的颜色,因此天空会呈现蓝色,就如所描述的那样。
平日里,我们看到大海所呈现出的蓝色也是因为散射造成的。
上午9—11点,下午2—4点这个时段是拍照最佳时间,根据季节变不同,适当延长或缩短。
在这个时段里,太阳的照射角度,与物体形成45°角度,适合各种景物的最佳照明状态。
夏季和冬季日因照时间的延长和缩短。
光线在同一时间变化也有所不同。
以下午16点钟为例,夏季这个时间还是艳阳高照,而冬季则是接近黄昏之时。
正午十分的光线正午,标准时间为中午11:—14:时钟的光线,夏季和冬季因地球环饶太阳的轨迹不同而变化不同,各国在地球的纬度和位置不同,光线变化在同一时间也大不一样。
以我国北方为例,夏季的正午是我们常说的烈日当头,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为垂直角度,一种强烈的顶光效果,而冬季由于地球旋转的轨迹变化,太阳照射地面的垂直角度移到南半球,我国北方太阳照射的水平角度为110度(冬至前后)左右,与地平面的高度相当于夏季的十点钟左右,地面与太阳的距离比夏季远的多,所以在冬季我国北方的中午没有顶光。
电视摄像用光与摄像技巧
许多家庭正打算购买或已经拥有一台数码摄像机有的人已经拍摄了许多素材诸如亲友聚会全家郊游宝宝戏要等生动的场景但是在回放时常常会发现自己所拍摄的画面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影响了观看时的心情
誉 麓
麟
翥
黼
文/ 董 伟
电视摄像用光与摄像技巧
个摄像人员既要具备艺术素质 。 9 0 。 角的侧面 射来 的光线 。侧光 与被摄 体 同时 还要 具备 技术 素质 。我 们 都知 道 摄 之 间 的这 种角度 关 系 ,使得 被摄 体 的表 影艺术是将某个决定性瞬间形象定格下 面 有 了明 暗之分 ,形 成 了较 为强 烈 的反 来 。可 以说是 一个 相对 静 态 的过程 。而 差 ,同时也 造成 了夸 张 的投 影 ,有利 于
在 暗 背 景 中 的被 摄 体 与 其 背后 的景 物 , 那 么拍摄 出来 的画 面就 会 明亮起 来 。相 画面的空间纵 反 ,则显得 暗 淡很 多 ;可 以用 来突 出主 所 谓 自然 光是 指 由太 阳直 接照 射 的 形 成 了一种空间透视效果 。 日光和 被 大气 散射 的天 空 光 ,也包 括 一 深感得到增强 。顶光 ,是 从被 摄体上方照 要被摄 体 的表 现 :可 以营造 多种 环 境气 氛 和 光 线 效果 ,用 以 说 明 特定 的 时 间 、 些 环境 的反光 ,以及某 些 生物 光源 ,如 下来的光线 ,形成 了被摄体上亮下暗情况 , 阳 光 、 月光 、星光 ,还 有雨 雪 等天 气 反 也就是被摄体在水平面的亮度 要高于垂直 地点 等 ;当然 也可 以丰 富画 面 的影 调对 比 。装 饰光 ,也称修 饰 光 ,是指 用 于修 射 出来 的 光线 都是 自然光 。所 谓人 工光 的亮度 ,使得 同一被摄 体的亮度 间距大 , 反差也大 ,可以产生浓重投影。如果用顶 饰 被摄 对象 某 局部 、小 范 围的光 线 。如 主 要是 指各 种 灯光 的 照明 .也 包括 一些 人 为 的烛光 、篝 火 等 ,如 白炽 灯 、碘钨 光拍摄人物 .就会使人物的头顶 、鼻梁和 被 摄 人 物 的服 装 光 、眼 神 光 、头 发 光 , 或是用于弥 补各种光 线照明不 足的光 线 。 颧骨发亮 。而眼窝 、鼻下 、嘴巴等地方处 灯 、卤 钨灯 等都 是 常用 的 人工 光 。利 用 我 们可 以通过改变拍摄角度 , 装饰光 可 以使被 摄 体 的形象 更 美化 ,使 人工 光可 以按照摄 像人 员的构想 ,轻松 、 于阴影之中。 或是借 助补光 其 看起 来更 加 赏心 悦 目 。更 富有 有造 型 自 由地 对景 物进 行 造型 处理 ,而且 人工 或是调整人物头部的角度 ,
电视照明
光线的三要素:方向明暗色调彩色电视的照度比:2比1到3比1 亮度比是30比1黑白电视的照度比:40比1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ux照度的定义:照度表示被照明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上锁接受的光通量,即某物表面被照亮的程度。
照度的规律:1照度大小与光源发光强度成正比,在距离不变时,光源越强照度越大。
2物体表面照度大小与光线投射方向有关,月垂直强度越大。
3在点状光源条件下,物体表面照度的大小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依平方反比定律4照度是不受随受照物表面情况而变得,无论受照物存在与否,表面粗糙还是光滑,是否带有颜色,都不影响照度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到760纳米初升欲落阳光1850K正常阳光5400K阴天7000到10000K雨天18000到24000K日落后4500到6000K正午直射5800到6500K钨灯泡3150K三基色荧光灯3200K镝灯5000到6000氙灯6000蜡烛光1850日光灯5600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就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黑体从绝对零度为起点,开始加热,加热到一定程度,会辐射出有颜色的可见光,光的颜色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发生变化,与光相对应的温度称为颜色温度,即色温。
影响日光色温变化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时间和天气色彩的三属性色别明度饱和度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消色黑白灰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能够感受弱光,“夜视的感受器官”。
夜间工作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低,感受亮光部位的层次和质感,感受颜色。
白天工作人眼对555纳米光线最灵敏人眼的视线容量范围水平160 垂直110画面造型的四要素:空间深度立体形状表面结构画面基调空气透视规律:视点与景物之间距离的远近对景物的影调、色彩、结构都有规律性的影响。
外景自然光照明的特点:光线入射角: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物体的投影:由长到短,由短到长光线的色温: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光线的反差: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光线的亮度: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正常光线照明贴点:1光线条件较稳定2被摄物体受背影影响3有天然的辅助光4持续时间较长5色温5400K左右直射光照明的三个阶段1太阳初升和欲落阶段0°~15°2正常照明阶段15~603顶光照明阶段直射光照明的三种形式1顺光照明2斜侧光照明3逆光照明散射光的五个类型:1晨曦黄昏时间照明2阴霾天和薄云天照明 3 雨雪天照明4雾天照明5晴天遮挡法和背阴处照明雨天照明最特别的特点:夜间照明的三个理想时段:1晴天太阳光下拍摄夜景2夜间拍夜景3晨曦和黄昏时段拍摄夜景五合一反光板类型单向反射式银色单向反射低色温式金色柔光反射式白色减光板黑色挡光板人工光线的五种成分:1 主光2辅助光3轮廓光4背景光5装饰光主光布光的四种形式:面光照明宽光照明窄光照明正常光照明演播室三大布置的组成:1 悬吊装置2照明灯具3调光系统悬吊装置的四个组成部分铰链滑轨恒力吊杆操纵盘演播室照射的四个要求1照度要求2光线色温要求3启动时间要求4照明对比度要求布光顺序:由点到面由远到近的布光顺序天幕光环境光表演区基本光效果光名词解释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就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黑体从绝对零度为起点,开始加热,加热到一定程度,会辐射出有颜色的可见光,光的颜色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发生变化,与光相对应的温度称为颜色温度,即色温。
电视照明完整版
1.电视照明的任务:(1)在前期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2)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3)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4)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5)戏剧表现的需要(6)视觉语言修辞的需要2.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1)具有时限性(2)具有可塑性(3)具有纪实性(4)具有体现性3.在影视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日光色温是多少?标准的灯光色温是多少?标准的日光色温为5400K,灯光色温为3200K。
4.内景拍摄,有门窗,怎样平衡色温?灯具+升色温灯纸窗户+降色温灯纸5.色温透视在色温的饱和度,色别,明度上有哪些规律性变化?(1)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其色彩饱和度越大;反之,物体色彩饱和度越小。
(2)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其色彩的色相越偏暖;反之,物体的色彩的色相越偏冷。
(3)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同一色彩色浅的明度高,色深的明度低;距离越远,色浅的明度下降,色深的明度增强。
6.人眼色彩守恒现象: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下,人眼不会由于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而改变对这一物体的原有色彩的印象和记忆,也可以说,照明条件发生了变化,但人眼却未察觉到物体表面的色彩出现了差异。
这种情况被称之为人眼的“色觉守恒”现象。
7.如果出现一下情况,摄像机对光色反应十分灵敏,不能正常再现被摄景物整体或局部的原有色彩:(1)用标准的3200K灯光色温调整白平衡后,拍摄现场的物体时,若出现高于或低于3200K 的灯光色温的光源时,物体局部色彩偏蓝或偏红;用标准的5600K日光色温调整白平衡后,若出现高于或低于5600K的日光色温的光源时,局部偏蓝或偏红。
(2)在室内用3200K灯光色温调整白平衡进行拍摄后,接着又到高色温环境中不加任何校正继续拍摄,画面整体色调会偏蓝、偏冷;反之则偏红、偏暖。
(3)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其日光色温会有不同变化,对此,人眼一般不能察觉。
如果摄像机只按一天内某一个时刻的光线色温调整好白平衡,而不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白平衡校正,画面的色彩基调就会发生较明显的偏色变化。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照明技巧作者:暂无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0年第7期影像本身就是光影与构图的创作,据悉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到国内拍摄《卧虎藏龙》时,曾经和业内人士探讨,说中国大陆不缺先进的拍摄设备,甚至不缺少有才华的导演和摄影师,缺少的可能就是经验丰富的灯光师。
灯光可能是很多拍摄者都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和读者一起探讨拍摄过程的用光技术。
人物拍摄的用光技巧大多数人都是群聚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始至终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同样拍摄纪录片时人也是我们主要的表现对象。
实际上拍摄人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和静物照明完全不同,因为人是活动的,是有思想的,是不可预知的,尤其每个人的身份、阅历、穿着、表情和习惯的不同都给室内人物照明增加了困难,纪录片的人物照明一般来说以人的近景为主,以采访为主。
先前往往照明师会得到一份导演提供的采访提纲,阅读采访提纲是照明师必做的功课,不要认为这些内容和自己工作无关,很多人很容易忽略这一环节,只有前期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高矮、胖瘦,以及对拍摄场地的大小、环境颜色、电源插座和光源的位置等等都是必须事先要熟悉的,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在照明布光的设计上才会有先知先觉,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照明的创作过程中,因为在现场照明师有足够的时间拉线布灯。
如果是室内大全景需要大面积的灯光布置那可能就不是纪录片照明的事情了,实际在拍摄工作中,拍摄人物往往和影片人物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室内照明举足轻重。
室内人物照明实际上是最传统的照明方式,我们讲五光俱全,五点照明,主要指的主光、副光、轮廓光、修饰光和背景光,如果可能的话再加入眼神光,这些都是在可能有的条件下比如演播室来实现和完成的工作,因为演播室有足够的灯光设备、附件及电源来满足照明师的任何要求,加上外接监视器对布光的监看,每个环节大家都心知肚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里要提示的是如果要在一个新的家庭、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工厂拍摄,在没有监视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快速准确的完成照明的布光任务,是非常的关键,也是我们常常遇到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室内的光源,是自然光还是室内灯光,光的方向,光的强弱,这样照明师可以较好的配合摄影师把人物尽可能的安排在有光区的位置,一般来说室外来的光都比较强,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强大的自然光,配合带来的人工光“混搭”,是纪录片照明最常见的照明方式之一,如何“混搭”,般来说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少,外出拍摄很少带太多的灯光器材,而且国内一般都是以“红头”3200K的低色温灯较多,这时候准备足够的蓝纸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就是要把3200K的色温提高到5600K,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色温的一致性和拍摄人物颜色的准确性,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实际拍摄过程中拍摄出来的画面颜色还是不够准确,我想可能是使用蓝纸的标号不对,所以选择正确的蓝色纸它是还原人物色彩的关键,另外可能还忽略由于室内环境对色温的影响,譬如红色的墙,绿色的布,金色的装饰以及小小的台灯等等都有可能对室外5600K的色温产生影响。
影视布光方法
影视布光方法影视布光是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通过灯光的运用,为影片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中。
影视布光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影片的质量和观赏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影视布光方法。
一、三点光法三点光法是最基本的布光方法之一,它由主光、补光和背光三个灯光组成。
主光是最亮的光源,用来照亮主要人物或物体,补光则用来弥补主光的不足,背光则用来突出主体与背景的分离。
三点光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人物更加鲜活,常用于拍摄人物剧情片。
二、低角度逆光法低角度逆光法是一种常用的照明手法,它通过将光源置于拍摄物体背后,从低角度照射物体,使物体的轮廓和纹理更加鲜明。
逆光法常用于拍摄人物、风景等场景,可以营造出神秘、梦幻的效果。
三、高角度逆光法与低角度逆光法相反,高角度逆光法是将光源置于拍摄物体上方,从高角度照射物体,使物体产生明亮的边缘光。
高角度逆光法常用于拍摄人物,可以使人物的轮廓更加鲜明,同时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
四、均匀光法均匀光法是一种常用于拍摄大片的布光方法。
它通过使用大范围、均匀的光源,使整个画面都得到均匀的照明。
均匀光法常用于拍摄风景、群戏等场景,可以使画面更加明亮、细腻。
五、硬光法硬光法是一种常用于创造强烈阴影效果的布光方法。
它通过使用小范围、强烈的光源,使画面中的阴影更加明显,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
硬光法常用于拍摄惊悚、犯罪等类型的影片,可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六、柔光法柔光法是一种常用于照射人物的布光方法。
它通过使用大范围、柔和的光源,使光线更加均匀柔和,减少了阴影的产生。
柔光法常用于拍摄人物写真、爱情片等场景,可以使人物的肤色更加细腻,突出人物的美感。
七、特殊光源法特殊光源法是一种创造特殊效果的布光方法。
它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光源,如彩色灯光、闪光灯等,来创造出特殊的光影效果。
特殊光源法常用于拍摄音乐视频、科幻片等场景,可以营造出奇幻、夸张的效果。
摄影摄像用光的六大基本要素
摄影摄像用光的六大基本要素1. 光源的种类1.1 自然光说到自然光,大家脑海里是不是马上就浮现出阳光洒在大地上的那种温暖感觉?没错,早晨的阳光是最美的,那种金黄色的光线,简直是摄影师的“最爱”。
自然光的变化多端,不同时间段的光照给照片带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比如,傍晚的夕阳就像是给照片加了滤镜,简直美得不行。
1.2 人工光当然,除了自然光,人工光也是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闪光灯、LED灯等。
这些灯就像是摄影师的小助手,随时待命,帮助你在昏暗的环境中照亮你的拍摄对象。
想象一下,晚上在聚会上,打开闪光灯,瞬间让你的朋友们像明星一样闪耀。
2. 光的方向2.1 前方光有一句话说得好,“光从前方来,万物皆生辉”。
前方光是拍摄人像时的最佳选择,能让面部特征更加明显。
不过,要注意,不要让光直射脸庞,不然人像看起来就像是被“白开水”洗过的,不够立体呀!2.2 侧光和背光侧光则能增加照片的层次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就像是在讲故事。
而背光嘛,那更是能让拍摄对象散发出一种梦幻般的光环,犹如天使降临。
拍摄时,试着把自己放在光源后面,你会发现,哇!这效果简直可以去参加影展了。
3. 光的强度3.1 强光与弱光光的强度也是影响照片效果的重要因素。
强光可以让你拍出明亮的色彩,但也容易让细节丢失。
弱光则能创造出一种温柔的气氛,适合浪漫的场合,但可别忘了,太弱的光可就“无影无踪”了哦。
3.2 照明的均匀性说到均匀性,大家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光线如果不均匀,会让你的照片看起来像个拼图,不够完美。
想象一下,拍个团体照,结果一半亮一半暗,这还不闹笑话?4. 光的色温4.1 温暖色调光的色温能给照片赋予不同的情感。
暖色调的光线能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仿佛让你置身于阳光洒满的小屋,舒适又安心。
这种感觉特别适合拍摄家庭聚会、朋友相聚的时刻。
4.2 冷色调冷色调则适合一些更具现代感的场景,能传递出时尚和酷炫的感觉。
比如,拍摄城市夜景时,蓝色的灯光让整个城市看起来如梦似幻,仿佛在与星空对话。
摄影摄像对灯光的要求
摄影摄像对灯光的要求摄影摄像对灯光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照明技术水平也随着各类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特别在影视照明这个专业,技术进步更为明显。
现代电影电视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以数字技术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图像摄制、存储、传输、制作等设备日新月异,现已经步入到高清时代,这对专业影视照明来讲,提出了新的要求:色温准确、显色性高、低功耗、长寿、轻便、高亮度、应用灵活等,而LED灯具正好满足这些要求。
一、色温在摄影照明中的作用电影电视以及摄影拍照多数是在二种色温的情况下进行:一种是5600K色温下拍摄(适用于户外自然光拍摄和室内白光荧光灯下拍摄);另一种是3200K色温(适用于户内钨丝灯光和低色温荧光灯下拍摄)。
这二种不同的拍摄环境可用不同色温照明灯具来进行布光,两种色温的光源都有一定局限性。
摄像机的电路及摄影的胶片都可以针对这二种不同的色温进行选择,以便拍摄出正确的图片色彩。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camlight品牌的摄影灯,是珠海集利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摄影灯,专供电影电视拍摄、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使用。
Camlight摄影灯采用LED发光器件,色温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其发光部分的灯头为可更换设计,目前普遍使用的就是3200K和5600K色温二种高显色指数的灯头,其它颜色灯头多为广告拍摄时做效果用。
经过多年在各专业领域的使用,证明camliht摄影灯其色温稳定性极好,在进行宽范围调光时色温不改变;长寿命,每天按4小时使用,可使用三年以上,这样的效果是其他传统灯具所不能满足的。
Camlight摄影灯可根据拍摄需求或在不同色温的场合,使用不同色温或颜色的灯头即可(灯头需选购),不需另购灯具。
例如在电视台演播室内使用,采用camlight摄影灯3200K色温灯头;在户外自然光拍摄,因需补光时,可采用camlight摄影灯5600K色温灯头。
用数码相机拍摄产品广告时,两种灯头都可使用,但一般情况下使用camlight摄影灯5600K色温灯头;在一些重要场合,如考古研究、救援、勘探等情况下,采用camlight摄影灯5600K色温灯头进行照明,这样光效最高,因led无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还可以保护文物。
用光技巧(上):色温和自然光详解
用光技巧(上):色温和自然光详解●什么是色温人们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要求光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及准确的色温,以求得物质世界真实的还原。
色温对光源而言。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全部吸收它上面的辐射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表示实际淘汰的光谱成分。
”所谓“完全辐射体”是科学家理想中的物体,这种特殊的炽热物体的辐射率几乎达到100%。
这种完全辐射体在连续加热的情况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体的辐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辐射光的光谱成分也发生变化。
色温用绝对温标标示,单位为K(开尔文)。
色温与光谱成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色温是计算完全辐射体的“温度”。
●自然光、人工光的色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例如到商店去买布料,有时对布料的颜色看不准,要拿到靠近窗户处去观察,这是因为光线暗或光源色温不对而影响了人的视觉对色的判断。
无论在高色温或低色温的情况下,都会使布料的“本色”发生变化。
还有,在晚上我们发居民楼里有的窗户透出黄橙色的光,有的窗户透出浅蓝色的光。
这是有的家用了普通白炽灯照明,有的家用的是“日光灯”照明,由于这两种光源的色温不同,所以它们的光谱成分也不同,于是产生了色光的差异。
再有,在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刻,天空和大地都会被染上一层金黄色,美丽无比。
这是由于此时太阳光的色温比较低,光谱中含的长波光比较多的缘故……由此可见,光源的色温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同样也极明显地影响着彩色摄影。
为了获得物质世界色彩的真实还原,现代彩色感光材料分成高色温的日光型和低色温的灯光型两大类。
它们对色温的要求分别是5400K和3200K。
自然光的色温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淘汰。
日光和天空光是自然光最主要的淘汰。
由于宇宙运动的规律发生着地球自转运动,这样使自然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它要受到时间、季节、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自然光照明规律1.室外自然光三种形态室外自然光照明有白天和晚上两种情况。
白天又有晴天和阴天两种情况。
下面先讲晴天日景的光线照明规律。
可用做摄像用的自然光源是太阳。
太阳光在晴天是以三种形态出现的:太阳直射光、天空散射光和地面环境反射光。
A.太阳直射光这是最亮的光源,光线性质属于硬光。
由于大气的影响,一天之内的太阳光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色温和强度:早晚色温较低,中午色温较高。
大气层本是无色透明的,因为其中含有水蒸气、尘埃等微小颗粒,具有反光和扩散光线的作用。
早晚太阳光途径大气层路程较长,蓝色短波光线损失较多,被大气层阻挡,太阳光投射光中红色长波光线较多,故色温较低。
相反,中午阳光途径大气层路程较短,短波光线损失较少故色温较高。
直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清晰的投影。
B.天空散射光是间接来自太阳光的光源。
太阳光经过大气层一部分透过大气层,呈直射状态照明大地,另一部分被大气层扩散、反射形成散射性质的天空散射光。
晴天天空光呈现蓝色,色温极高,这是因为空气中的介质(微粒)对短波光(蓝光)扩散较多的结果。
天空光的强度比太阳直射光弱得多,所以只能在阴影或背光面看到它的踪迹。
因为强度较弱且为散射的软光,故照明物体上不产生投影。
但天空光的强度随天空云层而变化,其规律是天越蓝越暗,如果天空有白云其亮度就会增加,如果半晴半阴,(俗称假阴天)天空光就会很亮。
在外景拍摄太阳直射光做主光,天空光即为副光,两者之间的亮度比形成光比。
越是晴天无云光比越大。
除此之外,光比还受环境光的影响。
C.地面环境反射光也是间接来自太阳光光源。
大地一切被照明的物体、景物都具有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特性,我们把地面景物反射光叫环境反射光。
其强弱由反射物表面反光率决定。
雪地、沙丘、水面、浅色建筑等反射光就强一些,绿草地、深色建筑物、暗色路面反射光就弱些。
环境反射光一般来讲强于天空光、弱于太阳直射光,故一般在被摄对象背光面出现。
环境反射光色温(光色成分)由反光面色彩决定。
在红砖墙附近呈红色,在绿草地的环境则呈绿色,在沙漠环境里则**……环境光性质也有直射和散射之分,大部分具有软光性质,但水面或一些金属、玻璃等光滑表面的反射光具有直射光性质,而且亮度极高,仅次于太阳直射光。
晴天外景所有景物都处在这三种光线照明之中,真实再现自然光的这三种形态是自然光效用光法的基本原则。
因此,做为一个电视摄像工作人员,对自然光三种形态的把握和再现具有重要意义。
2.室外自然光照明规律光线照明规律,是指光线在照明时,光源和被摄对象之间形成的具体关系。
各种不同的光源,在照明时和被照明对象之间,有一个规律性的模式,结构规律。
这个规律是不变的。
为了很好地用光造型,掌握光线照明变化规律是很重要的。
室外自然光主要指太阳光。
直射光为太阳直接发出的光,天空光是经过大气层过滤散射形成的光。
直射光和天空光合起来称昼光。
大地万物实际上被这两种光线所照射。
由于晴天和阴天光线性质不同,我们把室外自然光分成晴天自然光和阴天自然光(均指日景)两种,以下分别加以分析:(1)晴天室外自然光晴天的光源是太阳,它是发光体,在所有光源之中它是最亮的(据说激光比太阳光还亮,但能量很小)。
日光是直射光(集射光)其性质属于硬光。
太阳光在一天之内,随着和地面的角度不同以及穿过大气层的路途不同,其强度和色温在不断变化之中。
掌握这个规律对摄像工作者有重要意义,一天之内太阳光的变化,根据太阳和地面的角度,我们大致上分四个时刻分别叙述。
第一时刻:0-15度左右。
称为日出、日落时刻。
这一时刻自然光的照明特征是:①太阳光色温低,天空光色温高。
景物光线冷暖相间。
由于太阳经过大气层路程较长,波长较短的兰光被大气层扩散,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透射过来。
故这时的太阳呈现橙红色,色温大约在2500K-3500K左右,相当于钨丝灯的色温。
如果加用5600K的滤色镜,并以白光调白平衡,画面将偏橙红色,有明显的早晚气氛。
天空光色温高,受光面偏暖,背景面偏冷,画面色彩多变,寒暖对比明显,景物色彩丰富多彩。
②光线投射角度低,景物投影长,垂直面受光强水平面受光弱。
并且具有很强很明显的空气透视效果。
其长长的投影往往是构图的有利因素;③有时天空出现彩霞,被太阳逆光照射呈现出形状各异的媚人景像。
这时太阳往往是被摄对象,容易拍出有意境的画面;④光线柔和光比小,色温冷暖相间,是拍抒情画面的最好时刻;⑤这一时刻的特点是时间比较短促,光线变化较快(亮度和色温)不易掌握。
一般只能拍一、二个气氛镜头。
这一时刻,由于具有以上一些特点,所以被称为效果光时刻,也有人称为摄影的黄金时刻。
第二时刻:15°--60°左右。
这一时刻的光线特点是光源的光谱成分比较稳定,亮度也变化不大,反差正常,持续的时间较长,称为正常照明时刻。
这一时刻是拍电影和电视最出镜头数量的时刻。
其次这一时刻,景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照度差别不大明显,光比适中大约在1:4-1:8之间,色温大约在5500K-5600K左右。
第三时刻:60-90度左右。
这一时刻称为顶光时刻,太阳光顶头照射,在南方的夏季几乎和地面垂直,太阳光强烈反差较大。
这一时间为顶光照明,一般不适合拍摄人物中近景。
因为顶光照明,演员面孔会被歪曲变形。
一些远景镜头亦可以此刻进行拍摄。
第四时刻:0度以下,这一时刻被称为曙暮光时刻(或称黎明或黄昏时刻)这一时刻的光线照明特征是:①太阳未出或已落,地面所有影物靠天空照明。
天空是最亮部分,既是光源又是拍摄对象。
这时天空和地面影物形成具大的反差。
其亮度范围大大超过胶片或摄像机的曝光容度。
拍摄时如果按天空曝光,地面景物将呈现剪影状态(没有层次)。
若重点表现景物用较低的角度把景物叠在天空上,轮廓鲜明。
②此时刻是拍摄夜景画面的理想时刻。
拍带天空的夜景场面常在此刻拍摄。
人物主光应高于或等于天空亮度,用人工光进行补助。
可得到好的夜景效果;③这一时刻天空亮度变化极快,当天空亮度达不到摄像机或胶片最低亮度值时,只能拍摄不带天空的夜景画面。
不然天空将是一片死黑。
这一时刻,太阳出处或落处(即早东、晚西)天空较亮,所以应该考虑到拍摄的角度。
晴天的天空,是由大气层微粒散射太阳光形成的散射光源,阳光透过大气层,其中波长较短的兰光损失较多,所以呈现兰色。
如果太阳光做为主光天空光即为副光。
它照明被摄对象阴影部分,故阴影部分偏兰色。
主光和付光的反差程度和天空亮度有关,兰天时,亮度较低,反差大,有薄云时,亮度高,反差小。
晴天阳光照明,物体所形成投影,其方向永远和光源方向相反,投影长度和太阳的高度成反比。
大面积的投影,会形成无阳光直射的阴影区只受天空照明,亮度一般低于阳光区2-3挡。
阴影下的光线是散射光,在阴影区拍摄由于周围环境光的影响也会形成较小的明暗反差。
(2)阴天自然光①光源:阴天的光源就是天空,其色温和天空的云层的厚薄有关。
阴天的天空光是散射光,它均匀地照明大地的一切对象,明暗反差弱。
光线柔和而平淡,天空亮度很大和地面亮度相比形成很大的亮度间隔,阴天拍摄,应尽量避开天空,或少带天空。
(天空经常为背景)②景物:一切景物都是在从上方投射而来的天光所照明。
阴天下的景物之间主要靠自身的形色及运动的不同而相互区分。
③相同反光率的各个对象,水平面的亮度将高于垂直面亮度。
④未被天空所照明的部位也会形成阴影。
3.室内自然光照明规律室内自然光是由门窗射入的光线。
也分晴天和阴天两种情况。
(1)晴天室内自然光晴天室内自然光可能有两种光源,即①从门窗投入的直射阳光;②由天空、环境反射光源射入室内。
当阳光直接射入室内时,太阳成了主要光源,阳光不能直接射入内时,主要光源为天空。
除在阳光直接投射的地方为集射光照明外,其他皆为散射光所照明,室内在晴天时光线结构特征是:①投射到室内的直射阳光的亮度,将随着室内物体的反光率而不同(如墙面、摆设)一般为最高亮度,并和其他亮度形成巨大的光比。
②门窗是室内的光源,又是被摄对象。
室内亮度的大小,决定于门窗的大小、数量、方位、室内墙壁陈设的反光率,门窗外景物的亮度为次高亮度,因此画面里带上门窗时要进行亮度平衡;③相对于门窗的墙壁较亮;④和门窗同一方向的墙壁是背光面,尤其是墙角亮度最低;⑤室内照度随门窗距离不同而变化;⑥室内自然光色温较高。
(2)阴天室内自然光阴天时室内自然光主要是没有直射光射入,室内景物均为散射光照明,色温较高和室外相近。
光线比较稳定。
①门窗是光源,常常又是拍摄对象,亮度最高,尤其透过窗户看天空时,亮度最高。
②室内的亮度分布和晴天时相近,只是普遍亮度偏低。
③室内虽没有直射阳光射入,但亮度间隔仍然很大。
④室内景物亮度随同门窗距离不同而变。
利用室内自然光拍摄,最好避开门窗或少带门窗。
非带不可时应采取措施,或降低窗户亮度或提高室内景物亮度,以求得亮度平稳。
加人工光时也应注意进行色温平衡。
4.夜景画面光线照明特征:夜景自然光为月、星辰,不能用于影视摄影,主要靠各种人工光和现场光照明。
夜景画面照明特征是:①普遍照度低;②色温偏高,经常有冷暖两种光照明。
③天空呈暗兰色;在画面中有光源的情况有以下特点:A、光源是最亮的,为第一级亮度,夜景光源常作为被摄对象拍入影视画面。
光源的色温将影响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月光效果偏兰、灯光(家用灯泡)火光偏黄红、荧光灯偏兰绿;B、人工光照明范围是有限的,常形成明亮的光区,有多少光源就有多少光区。
亮度随光源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C、光源未照明的区域为最暗,阴影中的对象最暗,有照明死角;。
D、明暗反差极大,周围反射光微弱。
光线照明结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真实再现光线效果,用光造型的生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