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基本常识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知识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知识电视摄像技术是指利用专业摄像设备进行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的技术方法。
了解电视摄像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视摄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摄像技术。
首先,了解摄像机的构造是学习电视摄像技术的基础。
摄像机通常由镜头、感光器、信号处理器和录制设备组成。
镜头用于聚焦光线,感光器则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器负责处理电信号并进行色彩校正、图像增强等操作。
录制设备用于将处理后的信号储存起来。
摄像机的曝光是指通过控制感光器接收光线的量来调整图像的亮度。
曝光分为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两种模式。
自动曝光模式会根据环境光照条件自动调整感光器的曝光时间和增益,而手动曝光模式则由摄像师根据场景需要手动设置。
白平衡是指调整摄像机对不同光源下的颜色表现的过程。
不同光源的光谱成分不同,因此会导致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白平衡的目的是使摄像机能够准确地还原场景中的颜色。
常用的白平衡调节方法包括手动设置和自动白平衡。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相对于拍摄对象的角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达到丰富多样的拍摄效果。
常见的拍摄角度包括俯拍、仰拍、平视、虚拟主观视角等。
焦距是指摄像机镜头的视角范围。
较小的焦距可以拍摄更广阔的视野,适用于拍摄远景,而较大的焦距可以拍摄更详细的景象,适用于拍摄近景。
景深是指摄像机在拍摄时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距离范围。
景深受到焦距、光圈和拍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较大的光圈和较小的焦距可以得到浅景深效果,而较小的光圈和较大的焦距可以得到深景深效果。
最后,了解一些常用的摄像技术也是必要的。
如稳定器的使用可以减少摄像机的晃动,保持图像稳定;变焦技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调整焦距,实现远近景的快速切换;还有繁华拍摄、时间流逝特效等等。
总结而言,了解电视摄像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摄像师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摄像机构造、曝光、白平衡、拍摄角度、焦距、景深以及常用摄像技术等内容,可以不断提高摄像技术,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作品。
电视摄像基础技术知识
电视摄像基础技术知识摄像基础技术知识,是对摄像机及有关拍摄配件基本结构、操作原理以及维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由于摄像机的制造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中,有不少内容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尽管如此,摄像基础技术中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一些主要功能模式,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所以,不论摄像机品种怎样翻新,只要掌握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技术操作原理,任何摄像机拿到手里,要不了多久,就能得心应手。
第一节摄像设备摄像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及其有关的拍摄配件。
一、摄像机摄像机与电脑一样,属于不断更新换代的一种技术产品。
随着技术进步,摄像机经历了真空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微电子固体摄像器件等几个技术发展阶段。
20年前的摄像机,录像设备部分需用一根电线与镜头部分连接,那时的拍摄非常不便。
如今,一体化的数码摄像机已广为大众所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摄像机将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那时,摄像机不仅具有高智能的各种拍摄、回放、编辑功能,而且其画面的清晰度也将大大提高。
目前,按照技术指标划分,普通摄像机主要分为三种等级,即: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
图1、广播级摄像机:DVCAM高档摄录一体机-文件1951-07图2、兼容光盘数字信号的摄像机:专业蓝光盘摄录一体机(IMX+DVCAM格式)广播级的摄像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广电部新近颁发的有关电视图像和声音信号所要求的效果。
其价格比较昂贵,大多用于电视台的演播厅以及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上。
从技术上来看,广播级摄像机正常拍摄的镜头适用于国内任何电视台任何类型的电视节目。
专业级的摄像机,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广播级摄像机。
不过,其价格较之广播级摄像机要便宜很多,且小巧轻便,大多用于纪实性新闻的抓拍或***。
其拍摄结果从技术上来看,适用于国内电视台栏目节目,常见于新闻报道类型的电视节目,一般不用于艺术性较讲究的电视片拍摄。
家用级的摄像机,技术指标与广播级摄像机差距较大,主要适用于单位或个人拍摄录像资料,一般不适用于电视台的节目拍摄。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一、摄像员类型1、技术型摄像:摄像记者重要任务是拍到符合规定旳素材,但也不能是简朴旳摄像机操作者,他应当充足理解编导意图,积极参与节目旳制作,协助编导完毕对事件旳报道。
2、编导型摄像:编导型摄像是指记者一人集采访、拍摄、编辑于一身,既是编导,又是摄像,还要完毕编辑工作,西方许多国家旳电视新闻工作者就是编导型摄像。
从节目创作旳角度来说,编导自己拍摄,更清晰什么是有用旳镜头,如何选择拍摄报道角度,如何进行画面体现。
这种方式有助于创作者意图直接体现,减少创作环节,是此后电视新闻工作旳发展方向。
二、判断画面质量旳原则技术上旳原则:聚焦(清晰度)、曝光、稳定、色彩(白平衡);画面旳美感:构图、色彩、体现力(感染力);三、拍摄旳基本要领1、稳电视画面不稳、镜头晃动会影响画面内容旳体现,破坏了观众旳欣赏情绪,使眼睛疲劳。
运用三脚架是减轻画面晃动旳有效措施之一。
在状况容许时,应尽量运用三脚架,或充足运用多种支撑物,如身边旳树、电线杆、墙壁等等。
2、平指所摄画面中旳地平线一定要平。
寻像器中看到旳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旳边框为准来衡量。
画面中旳水平线与寻像器旳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旳竖边平行。
如果线条歪斜了,将会使观众产生某些错觉。
3、准一般指落幅要准。
当某个技巧性镜头(推)结束时,落幅画面中镜头旳焦点、构图应当是正好旳。
任何落幅之后旳构图修正,都会明显地在画面中体现出来,并且落幅后还在修正构图会给观众导致一种模棱两可旳印象。
“准”这一要领在摄像中是较难掌握旳,如推镜头和摇镜头,画面中旳构图在不断变化,为了保持构图均衡,常常结合两种技巧,在最合适旳时机,推和摇同步结束,落幅应当是最佳构图。
4、匀匀是指运动镜头旳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是推、拉、瑶、移还是其他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
镜头旳起、落幅应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旳。
四、拍摄时旳注意事项1、暂停状态不适宜过长。
录像机旳录制和放像暂停状态时,录像机中旳磁鼓都是处在调节旋转状态,而磁带绕紧在磁鼓上静止不动。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方案]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方案]电视摄像基础知识一( 摄像机的基本构成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举办此次摄影和摄像培训班说明县领导和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对宣传及外宣工作的高度重视。
今天跟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电视摄像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使用好和保护好摄像设备,对常见的摄像机做一简单的结构介绍还是很有必要的。
摄像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镜头系统、主机、寻像器、附件。
(一) 镜头镜头部分重要构件有:聚焦环、变焦环和开关、光圈、微距镜等。
“镜头”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安装在摄像机上的、由许多光学玻璃镜片及镜筒等部分组合而成的光学装置,另一种是指电影或电视拍摄时的一段固定或活动图象的内容。
在本节中,我们主要用的是前一种。
摄像机上的镜头和普通照相机的镜头起着同样的作用,用来收集从物体反射来的光,并使其聚焦并投射到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
1.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基本特性。
按透镜焦距的长短,可分为不同的镜头:有短焦距镜头;有长焦距镜头;介乎两者之间的镜头为中焦距镜头。
而要实现从长焦距镜头到短焦距镜头或短焦距镜头到长焦距镜头的变化就需要用一个翅翘板式的按键控制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焦距连续可调。
变焦镜头从最长焦距到最短焦距,可以开始于任何焦距长度,然后推入(焦距变长)、拉出(焦距变短),改变着成像的大小和视场,使景物在视觉空间里移近或移远(未改变实际物距)。
2.调焦调焦也可称为聚焦。
当像平面落在摄像器件受光面的前方或后方时,拍摄的图象显得模糊不清,称为散焦。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调焦(聚焦)过程,使光线通过摄像机镜头后准确地会聚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得到轮廓清晰的图象。
一般摄像机都有前聚焦和后聚焦两种调焦。
前聚焦便是根据物体一方的距离调整镜头前部的调焦环(又称聚焦环)带动内部的调焦组透镜前后移动,让焦距稍微有所改变,使像平面落在受光面上。
后聚焦一般是调整镜头的后截距。
3.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透光能力的装置。
光圈的调整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动调整,一种是自动调整。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和摄像系统三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磁—电—光的转换过程,摄像机的工作即成像、光电转换和录像的过程。
·焦距即焦点距离,是光学镜头的中心到摄像管前的靶面或固体摄像器件成像装置靶面(前表面)之间的距离。
·光圈是镜头里面用来改变通光口径、控制光通量的机械装置,它由一组弯月形的薄金属片组成。
·景深:当镜头聚集于被摄影物的某一点时,这一点上的物体就能在电视画面上清晰地成像。
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比较清晰。
这种被摄景物中可以成像清晰的纵深范围即是景深。
·决定和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物距。
光圈口径越小,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
反之,光圈口径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
镜头焦距越短,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物距越远,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范围也就越小。
·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寻像器、话筒、主机(机头)和附件五部分构成。
· 摄像机的镜头分为四种: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窄角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镜头视场角为50°左右,焦距为25mm左右。
)在纪实性节目中被广泛使用。
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镜头。
)当摄影师要表现被摄物地气势,造成大小、高低、对比强烈甚至夸张的画面效果时往往采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窄角镜头:镜头视场角小于40°,焦距大于25mm。
)放大倍率大,景深小。
适用于拍摄远距离被摄物的局部和细节,但由于其对调焦的要求很高,摄像机的抖动往往被放大,不适宜手持,肩扛拍摄。
变焦镜头同时具备长短中焦距镜头的造型功能,视场可以从窄角到广角连续改变(画图)·聚焦也叫对焦、校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清晰的成像,根据它与摄像机间的距离,调整镜头的焦点,使景物能在成像平面上清晰地成像。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摄像机是一种用于拍摄视频图像的设备,它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录像系统等组成部分。
摄像机通过镜头捕捉外界的光线,然后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最终输出为视频图像。
1. 镜头摄像机的镜头是用来收集光线的重要部分,它决定了摄像机的光学性能。
镜头的焦距、光圈和变焦等参数会影响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景深和光线透过量。
2.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
目前常见的图像传感器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类型,它们在感光原理、图像质量和功耗等方面有所不同。
3.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是摄像机的重要部分,它负责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以提高视频图像的质量。
图像处理器可以对图像进行调色、对比度、锐度和伽马校正等处理,还能够进行数字降噪、动态范围压缩等算法处理。
4. 录像系统录像系统是摄像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在磁带、硬盘或闪存设备中。
录像系统的性能会直接影响视频的录制质量和格式。
二、摄像机的拍摄技术和应用除了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外,摄像师还需要了解一些拍摄技术和应用知识,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1. 基本拍摄技巧(1)稳定器的应用摄像过程中,保持画面稳定是摄像师的基本要求。
稳定器可以有效地减少相机的抖动,帮助摄像师获取清晰稳定的视频图像。
(2)曝光控制曝光是指光线对摄像机传感器的影响程度,它直接影响视频图像的明暗、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摄像师需要灵活运用光圈、快门和ISO等参数,以控制视频的曝光水平。
(3)对焦技巧对焦是摄像师的重要技能之一,摄像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和运动轨迹,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以确保视频图像的清晰度。
2. 特殊拍摄技术(1)运动跟踪运动跟踪是一种专业的摄像技术,可以实时跟踪运动物体的位置和轨迹,以确保物体总是处于摄像机的焦点范围内。
电视摄影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影知识点总结一、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是指在摄影过程中,根据主题和要表达的内容,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角度、视角、物体的大小比例、物体在画面中的分布和摆放等手段,使画面内容丰富,情景生动,主题突出,画面稳定,给人以美的享受,工艺美术感和美感。
关于构图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主体突出。
合理布局和设计画面。
使画面整体和谐适中,布局均匀。
2.动静结合。
使画面的静态和动态相互结合。
让画面增添魅力,更加生动。
3.光线利用。
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的独特性。
4.用光明反差制造画面新的丰满效果。
二、灯光灯光是指电视摄影过程中的灯光布置、调节和利用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调节光线的亮暗和色彩来塑造画面,表达情感和增强画面的艺术感。
灯光在电视摄影中有以下几个用途:1.照明。
照明是灯光在电视摄影中最基本的作用。
通过灯光的照射,在拍摄现场创造出所需的光线条件,使画面更加清晰、明亮、色彩鲜艳。
2.烘托气氛。
通过灯光的色彩和光线的亮度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从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3. 强化主题。
透过灯光来强调画面中的主题和重要元素,突出主题意义。
4. 控制阴影。
通过调节光源的方向、强弱和色彩来控制阴影,从而影响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
三、镜头镜头是电视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选择和使用对画面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电视摄影中,镜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的最大特点是视场较宽,能够将画面中更多的景物包含在内,并能够使画面看上去更加宽广和深远。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将远处的景物拉近使其看上去更加靠近,能够突出景物与背景的层次感。
3.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的最大特点是焦距可调节,能够在不改变拍摄位置的情况下改变画面的大小比例,提高摄影师的灵活性和创作空间。
四、色彩色彩在电视摄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选取和搭配不同的颜色,塑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在电视摄影中,常用的色彩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1.冷暖色调。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和摄像系统三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磁—电—光的转换过程,摄像机的工作即成像、光电转换和录像的过程。
·焦距即焦点距离,是光学镜头的中心到摄像管前的靶面或固体摄像器件成像装置靶面(前表面)之间的距离。
·光圈是镜头里面用来改变通光口径、控制光通量的机械装置,它由一组弯月形的薄金属片组成。
·景深:当镜头聚集于被摄影物的某一点时,这一点上的物体就能在电视画面上清晰地成像。
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比较清晰。
这种被摄景物中可以成像清晰的纵深范围即是景深。
·决定和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物距。
光圈口径越小,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
反之,光圈口径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
镜头焦距越短,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物距越远,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范围也就越小。
·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寻像器、话筒、主机(机头)和附件五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镜头分为四种: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窄角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镜头视场角为50°左右,焦距为25mm左右。
)在纪实性节目中被广泛使用。
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镜头。
)当摄影师要表现被摄物地气势,造成大小、高低、对比强烈甚至夸张的画面效果时往往采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窄角镜头:镜头视场角小于40°,焦距大于25mm。
)放大倍率大,景深小。
适用于拍摄远距离被摄物的局部和细节,但由于其对调焦的要求很高,摄像机的抖动往往被放大,不适宜手持,肩扛拍摄。
变焦镜头同时具备长短中焦距镜头的造型功能,视场可以从窄角到广角连续改变(画图)·聚焦也叫对焦、校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清晰的成像,根据它与摄像机间的距离,调整镜头的焦点,使景物能在成像平面上清晰地成像。
电视摄像实务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实务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的分类1. 根据传感器分为CCD和CMOS摄像机。
CCD摄像机具有高画质和色彩还原度好的特点,适合专业拍摄;CMOS摄像机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广泛应用。
2. 根据功能分为普通摄像机和专业摄像机。
普通摄像机适合日常生活使用,专业摄像机则适合影视制作和广播电视等领域。
二、摄像机的基本参数1. 分辨率:指摄像机可以拍摄出的图像细节,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2. 拍摄画幅:包括全画幅、APS-C画幅、四三画幅等,不同画幅的摄像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拍摄。
3. 焦距: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场景,包括广角镜头、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
4. 光圈: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适合拍摄暗场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适合拍摄有需求景深的场景。
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1. 对焦:通过调整镜头使得画面细节清晰,避免出现模糊或者虚焦的情况。
2. 曝光: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使得画面明暗合适,不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情况。
3. 白平衡:校正摄像机对不同光源的色温适应能力,保证画面色彩真实。
4. 音频设置:调整麦克风增益和方向,确保录音清晰并减小外界噪音干扰。
四、摄像机的拍摄技巧1. 稳定拍摄: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减小摄像机的晃动,保证画面稳定。
2. 合理构图:通过布局元素的位置和角度,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画面效果。
3. 运动拍摄:通过平移、旋转和变焦等手法带给观众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4. 色彩搭配:通过合理选择服装、背景和灯光,营造出符合情感要求的氛围。
五、摄像机的后期处理1. 剪辑:将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剪辑,精选出符合要求的镜头。
2. 色彩校正:根据剧情和氛围设置画面色彩,提高画面品质。
3. 音频处理:对录音进行降噪、混响和音量调整,保证声音的清晰和协调。
4. 添加特效:通过合成、渲染和特效制作等手法增加画面的丰富度和观赏性。
六、电视摄像实务相关法律法规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规定》: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行为和规范。
电视摄像基本技巧
电视摄像基本技巧在电视行业中,摄像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技巧和创意是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电视摄像基本技巧的概述,可以帮助您成为一名更出色的摄像师。
1. 焦距选择:焦距决定了画面中的物体大小。
长焦距可以使被拍摄对象变大,缩小拍摄角度,使其更突出。
相反,短焦距可以捕捉更多的画面,拍摄更广阔的场景。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是良好摄像的基础。
2. 姿势稳定:对于摄像师来说,保持稳定的姿势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可以帮助减少手部震动,使图像更稳定、清晰。
尽量将摄像机放在身体中心,稳定住双肩,保持平衡和流畅运动。
3. 将动作组织得合理:良好的画面构图可以增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吸引力。
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将人物或物体放置在画面的正确位置上,以充分展现他们的特点和情感。
尝试使用横向或纵向三分法来构图,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4. 调整光线:对于摄像师来说,了解光线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光线可以影响画面的色彩和对比度。
在室内拍摄时,使用灯光调整器可以帮助控制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在室外拍摄时,要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并注意避开强烈的阴影。
5. 焦点控制:在摄像中,焦点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决定观众关注的焦点和画面中的层次感。
学会通过调整摄像机焦距、光圈和追焦来控制镜头焦点。
锁定关键元素的焦点,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
6. 动态移动:在电视摄像中,动态镜头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学会使用平移、倾斜、缩放和追踪等各种摄像移动方式,使画面更富有动感和吸引力。
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手部姿势,以避免画面抖动。
7. 视角选择:选择正确的视角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尝试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拍摄,以获得多样的视觉效果。
低角度可以增加被拍摄对象的权威感,而高角度可以使场景更加广阔和宏大。
总之,电视摄像师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和概念,以能够在各种场景中拍摄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摄像师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为电视节目的成功做出贡献。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
精心整理电视摄像基础知识一、摄像员类型1、技术型摄像:摄像记者主要任务是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但也不能是简单的摄像机操作者,他应该充分理解编导意图,积极参与节目的制作,协助编导完成对事件的报道。
2、编导型摄像:编导型摄像是指记者一人集采访、拍摄、编辑于一身,既是编导,又是摄像,还要完成编辑工作,西方许多国家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就是编导型摄像。
从节目创作的角度来说,编导123为了41、暂停状态不宜过长。
录像机的录制和放像暂停状态时,录像机中的磁鼓都是处于调整旋转状态,而磁带绕紧在磁鼓上静止不动。
暂停时间越长,磁头与磁带间的相互磨损越严重。
目前录像机均有自动保护装置,暂停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后会自动使磁带松驰而与磁头脱开。
虽然如此,也应尽可能地缩短暂停时间。
2、拍摄前应提前录制5~10秒。
这是因为录像机从停止到磁带以正常速度行走有一个伺服过程,这一过程录制的图像是不稳定的。
另一原因是,后期进行电子编辑时,编辑系统要求素材带上镜头的入点之前必须有至少5秒钟的连续稳定画面,以此信号作为编辑录像机间同步锁相的参考。
精心整理如果不够5秒,则编辑点画面会跳动。
3、拍摄一场戏或一个动作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机,应该多录几秒钟。
例如记者在现场报道完,不要立刻关机,应该让记者不出声地再停留几秒。
这样为下一个镜头的编辑留出余地。
同时,考虑到后期的技术要求,拍摄的画面长度要比实际用的时间长。
4、即使导演没有要求,也要拍摄一些转场镜头。
因为转场镜头是维持两个镜头之间连续性的简短镜头,非常有用,但它必须与实际事件有联系。
被摄体入画出画,近向堵镜头,背向远离镜头等等。
还应拍摄些空镜头,如蓝天白云,花草树木,以备编辑时用。
5、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使人们能够辨认出发生事件的地点,如交通事故,不能只拍撞毁6789CCD 机10111(1(2(323让它输出的红(R )、绿(G )、蓝(B )三路信号电平相等,还原出正确的颜色来。
摄像机不仅要调节白平衡,也要调节黑平衡。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点
精心整理电视摄像基础知识点1.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2.一个完整的标准镜头,一般包括起幅、运动过程、落幅三个部分。
3.固定画面是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4.影视景别一般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几种。
5.在常见的广播级摄影机的镜头上,通常有聚焦环、(变)调焦环、光环圈、微距环四个调节环。
6.全幅高清与一般高清的画面可达到1280*720或1440*1080(1920*1080)的分辨率。
7.按摇的方向分,摇镜头可以分为水平摇、垂直摇。
8.220V的日光灯的色温一般在3500~4000K之间。
9.视频的三基色是:红、蓝、绿。
10.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11.长焦镜头的拍摄画面的特点:视角窄、范围小、景深小。
12.DVCAM摄影机、DV机和HD摄像机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拍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固定画面后景处于主体之后,选择和处理后景应用减法以简化后景。
13.如果摄像机拍摄画面时出现黑色不纯而偏向某色的情况,应进行黑平衡调整。
14.为克服“越轴现象”插入中性镜头,观众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视觉感受的拍摄方法是推拉镜头。
名词解释15.近景: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显着地位,成为主要表现对象,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
近景和特写的作用有相似之处,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形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在表现人物的情感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关系方面,近景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
近景有时也用于摄取景物的某一局部,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一般称为“中近景”。
16.蒙太奇: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节目创作中,根据创作构思将全片所表现内容分解为不同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和处理,然后再根据原有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的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绝的有机成体。
电视摄影摄像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影摄像知识点总结电视摄影摄像是指利用摄影摄像设备拍摄、录制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的过程。
在电视行业中,摄影摄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摄影摄像工作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摄像机的使用、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1. 摄影摄像的定义摄影摄像是利用摄影、摄像机等设备来捕捉、记录和传播视觉信息的过程。
它可以用于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纪录片等各种视听媒体中。
2. 摄影摄像的分类根据用途和目的,摄影摄像可以分为电视摄影、广播摄影、电影摄影、纪录片摄影等不同类型。
3. 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和电子器件捕捉影像、记录图像、传输信号和呈现画面。
摄像机通过镜头和感光元件捕捉光线,再通过信号处理、录制和传输,最终输出成电视画面或电影画面。
4. 摄影摄像的要素摄影摄像的要素包括摄影机、镜头、感光元件(传感器或底片)、采光系统、录制设备、信号处理器、传输设备和显示设备等。
5. 摄影摄像的原则在摄影摄像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光影原理、构图原理、摄像运动原理、动态平衡原理、曝光原理、色彩原理等。
二、摄像机的使用1. 摄像机的结构摄像机通常包括镜头、感光元件、取景器、录制设备、信号处理器和控制面板等部分。
2. 摄像机的类型摄像机可以分为单反摄像机、摄像机和摄像手持机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3. 摄像机的参数摄像机的参数包括焦距、光圈、快门速度、ISO感光度、白平衡、对焦方式、曝光补偿等,这些参数决定了画面的成像效果。
4. 摄像机的操作摄像机的操作包括镜头的调焦、光圈的调节、快门的控制、曝光的调整、白平衡的设置、对焦的选取、取景器的使用等。
5. 摄像机的保养摄像机的保养包括定期清洁镜头和感光元件、检查和更换镜头、保护摄像机外壳、防止摄像机受潮和震动等。
三、拍摄技巧1. 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摄像中最基本的要素,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和情境运用不同的光影效果,包括逆光拍摄、补光拍摄、侧光拍摄、适时拍摄等。
电视摄像课程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课程知识点总结一、摄像机基础知识1. 摄像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摄像机由透镜、成像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录像设备等部分构成。
透镜是将摄取的光线聚焦到成像器上的部件,成像器是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的部件,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是处理和增强电信号的部件,录像设备是将图像信号记录下来的部件。
2. 光圈、快门和增益的调节光圈大小决定着摄像机摄入的光线量,快门决定摄像机曝光时间的长短,增益用于增加图像信号的强度,使得图像更加明亮。
3. 白平衡和色彩校正摄像机需要进行白平衡的校正,以保证拍摄的图像色彩真实,清晰,色彩还原准确。
4. 对焦和焦距的控制对焦用于保证拍摄的图像清晰,焦距控制用于调节画面的大小和透视效果。
5. 摄像机的基本参数分辨率、帧率、码流等参数是摄像机的基本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二、摄像构图与镜头运动1. 摄像构图的原则摄像构图需要根据画面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意图进行合理的构图,包括对角度、远近、大小、形状、位置、色彩等进行合理的安排。
2. 镜头运动的基本技巧各种不同的镜头运动技巧如追焦、推拉、旋转、平移等,可以帮助摄像师更好地表达画面和情绪。
3. 平稳镜头运动摄像师需要掌握手持摄像机的平稳运动技巧,避免画面抖动和晃动。
三、摄影语言与视觉艺术1. 深度、透视和比例了解深度、透视和比例的概念及其在摄影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像师构建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的画面。
2. 光影和色彩光影和色彩是摄影语言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摄像师需要掌握光影和色彩的表现方式,以创造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画面。
3. 音乐、声音与图像音乐与声音在电视摄像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摄像师需要了解如何将音乐与声音与图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氛围感和戏剧性的作品。
四、电视摄像技术1. 单机拍摄与多机拍摄单机拍摄是指一个摄像师用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多机拍摄是指多个摄像师使用多台摄像机进行协同拍摄。
摄像师需要了解单机拍摄和多机拍摄的技巧与要求。
电视摄像基本常识
电视摄像基本常识尚自强摄像机的基本按钮及功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熟悉摄像机的各个功能按钮的使用,熟练的操作摄像机,才能拍出好片。
1、调整白平衡:首先选择与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将镜头对着一个标准白色物体,调整变焦钮,使寻像器充满白色,然后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A.W)几秒钟后,白平衡便自动调好。
2、光圈:A是自动光圈;M是手动光圈。
光圈值越大,曝光量越少。
3、对焦:电视摄像对焦,尽量推近到所要拍摄的物像,使物像最大,然后旋转聚焦环,使寻像器上的影像最清晰,然后把镜头拉开,你会发现镜头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4、曝光:手动调节图像的亮度,对象太亮或太暗时调节亮度。
5、变焦环:T是前推、W是后拉。
6、增益(GAIN):当摄像屏幕较暗时,打开增益开关能增强画面的亮度。
L:正常情况下,开关设在此位置,出厂时设为0dB。
M:提高摄像机视频放大器增益,出厂时设为9dB。
H:进一步提高视频增益,出厂时设为18dB。
打开增益会使画面噪点增大,画面质量下降,一般更多使用辅助光来提高画面亮度。
7、镜头: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是取景与拍摄的重要光学装置(一般都是变焦距镜头)。
8、寻像器:寻像器是摄像师工作当中于摄像机沟通的一个重要通道。
它能够显示摄像机工作的技术状况。
也是摄取画面、构图画面、寻找画面及回看画面的一个重要窗口。
9、摄像的相关器材:磁卡、录像带、电池、外接话筒、照明灯、三脚架、轨道移动车、升降车。
电视摄像师的素质要求1、电视摄像师的素质要求:摄像机及相关器材操作、审美意识、镜头表现力、节目后期编辑意识、抢位意识。
2、保持画面的稳定是摄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前期做得好,比用任何的后期软件都好。
拍摄的稳定完全取决于拍摄者的持机方式。
电视摄像的基本要领1、摄像基本要领:稳、平、准、匀、清。
2、构图基本原则:平衡、整洁,将多余空间减少到最低,人物头顶别留太多空间。
3、基本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跟、甩、升、降。
电视摄像——精选推荐
電視攝像一、名词解释: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和开阔场面的画面。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画面。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当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高度持平时,称为平角或平摄;当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称为俯角或俯摄;当镜头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时,称为仰角或仰摄。
客观性角度是指一句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得最为频繁、最为普通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
主观性角度则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主体即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陪体是指与画面主体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
直接表现法即运用一切可能因素,在画面中给主体以最大的面积、最佳的照明、最醒目的位置,将主体以引人注目、一目了然的结构形式直接突出呈现在观众面前。
间接突出法一般以远景表现主体,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并不大,侧重于通过环境的烘托的气氛的渲染来间接地映衬和强调主体。
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是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
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25mm一下的那一段镜头。
场面调度是对拍摄现场中的人物(如果可能调度的话)和镜头(如机位、角度、景别等)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中景
中景是表现场景、物体的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画面, 它比全景更重视具体的动作和情节。拍摄物体时, 一般表现其有典型意义的部分, 即能反映总体特征的部分, 如拍摄人物时, 可通过人物的视线、人物的动作线、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来表现主题, 所以中景常被用作叙事性描写。因此, 拍摄中景不仅要注意构图美, 还要对故事的主题、镜头的内涵有充分和深刻的认识。
本帖隐藏的内容
3. 要求“准”, 包括二个方面, 一是准确曝光, 二是准确聚焦, 这二点是拍摄出清晰画面的最基本要求。曝光过度, 会使画面灰白而无层次; 曝光不足, 画面会太黑太暗, 看不清被摄物, 使人感到压抑。只有准确曝光, 才能使被摄物清晰而有层次感。一般情况下, 置于自动光圈, 就可得到正确的曝光。但有些情况下应使用手动光, 一是逆光较强, 被摄主体正面部分会显得很暗, 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大光圈, 以提高正面部分的亮度; 另一情况是对画面有特殊要求, 需要对画面作或明或暗的夸张描述, 这时就需要调大或缩小光圈, 以得到预期的艺术效果。精确的聚焦也是保证画面清晰的必要条件, 应仔细调整聚焦环, 使被摄物最清晰。
本帖隐藏的内容
在了解三基色原理和色温概念后, 对白平衡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彩色摄像中, 为了正确还原出被摄物的色彩, 环境光的三基色中R 、G、B 必须基本相等。但是无论自然光还是人工光源, 所含R 、G、B 不可能基本相等, 无论是光源中所含红(R) 成分较多即色温较低, 还是光源中所含蓝(B) 的成分较多即色温较高, 拍摄出来的画面都会偏色。为了正确还原出被摄物的色彩,
拍摄角度分为拍摄高度和拍摄方向(即垂直角度和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可分为平摄、俯摄和仰摄。水平角度可分为正面、背面、侧面等多个拍摄方向。下面对各种拍摄角度进行阐述。因为纵深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景别的变化,本文在有关内容中已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帖隐藏的内容
1.垂直角度的拍摄
(1)平摄
由于平摄时摄像机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而比较合乎人们的视觉习惯,被摄体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亲切、和谐,在近距离拍摄坐姿人物或儿童时,摄像师应蹲或站,保证与被摄体保持同一高度,这样拍出的画面会使人感觉亲切、舒服。在户外拍摄时,有利于强调前景的作用。平摄的缺点是画面比较单调,尤其要注意拍外景时,不能让地平线分割画面,破坏了画面的整体美。
2. 全景
全景主要是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人体的全身, 同时保留一定的环境和活动空间。全景和远景相比, 全景有明显的中心内容和结构主体, 象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情节的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和场景有完整的了解, 向观众交待被摄对象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全景还能够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观众可以根据人物的活动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由于全景景别的特定性(处于远景和近景之间), 容易拍得单调呆板, 因此拍摄时应尽量调动各种手段, 如选择拍摄角度, 尽量利用前景, 选择侧逆光等, 使画面活跃而有生气, 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感。参考长度6秒。
5. 特写
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或物体某一细部的画面。特写画框更进一步接近被摄体, 常用来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物体局部细节。因此, 特写更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物体的质感。由于特写在画面中排除了一切多余的形象, 从而强化了观众对所摄对象的认识。特写还有音乐中的“重音符”、文章中的“惊叹号”的作用, 往往会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拍摄特写时, 构图应力求饱满, 尽可能地突出要表现的某一细部; 更要注意掌握好正确的曝光和精确的聚焦; 还要注意运用好光线的方向。以上三点中无论那一点有所欠缺, 都会直接影响被摄物质感的细腻表现和色彩的饱和度, 从而失去或减弱特写应有的艺术力量。由于特写所具有的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运用特写时一定要根据剧情的需要, 恰到好处地运用。
电视摄像基本常识
电视摄像常识
拍摄之前:
1、 该镜头的拍摄目的是什么
2、 该镜头表现的是客观事实还是主观感受
3、 与该镜头前后衔接的画面是什么
4、 该镜头的主体元素是什么
5、 拍摄的机位、焦距、高度、角度、景别
6、 注意背景对主体的分散力、影响
7、 不要将主体信息安排在边缘位置
4. 要求“匀”, 这是对各种运动拍摄的共同要求, 无论是推、拉、摇、移中的那一种方式(包括变焦拍摄), 节奏都必须均匀, 更不能跳跃。有的初学者刚拍一个镜头, 突然快速划向另一个镜头, 好象用照相机拍完一张照片, 再去拍另一张照片似的, 完全忽视了摄像(活动画面) 与照片(固定画面) 的本质区别。关于“匀”, 在下面运动拍摄中还要进一步阐述。
色温的测定方法是, 将一个不反光的金属黑体, 从绝对零度( —273 ℃) 开始加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 这一金属便出现反射光, 当金属升温到1000 ℃时, 发出暗红光, 标色温为1273 K ( 1000°C+ 273 ℃); 以此为类推, 当金属升温到5227 ℃时发出白光,这时的色温为5227 ℃+ 273 ℃ = 5500 K 。
4. 近景
近景是指表示物体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上部分的画面。与中景相比, 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画面更趋单一, 环境及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通过正确用光, 近景应拍摄出人物的体貌特征及物体的质感, 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眼神探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 拍摄时除了正确地运用光线, 还要注意画面中形客观性。否则, 只要有一点瑕疵, 就不能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三、电视摄像中的景别及运用
景别, 是指被摄主体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大小和范围。景别的取决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是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二是指所使用镜头焦距的长短。在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 改变摄像机与被摄物的距离或改变镜头焦距, 都可使景别发生变化。距离越远或焦距越大, 被摄物越小, 景别越大, 反之亦然。在实际操作中, 摄像师可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目的, 把那些次要的、繁冗的部分去除, 保留那些本质的、重要的能够引起观众充分注意的画面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 景别的选择, 就是摄像师叙事方式和对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 是摄像师创作思维活动的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 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视野、气质、和韵率节奏。
在专业彩色摄像机中专门设置了一个电路即白平衡电路。这个电路可以对进入摄像机镜头光源的R 、G、B 进行提升或衰减, 以保证R 、G、B 基本相等, 获得正确的色彩还原。在实际操作中, 在拍摄现场,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一个标准白色物体, 如白纸(在专业摄像中有专用白平衡板), 使白色充满整个画面(一般要求大于80%) , 调好聚焦, 按一下白平衡开关, 待屏幕上出现“AUTO WHITE OK”, 白平衡调正就结束。这时就可以拍摄出还原正确的色彩了。如改变了拍摄环境或光源, 即使是同一场景的不同时间段( 如早、中、晚), 要想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 就应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白平衡。需要说明的是, 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正范围是有限的, 如果光源色温偏差太大, 即使摄像机最大限度地调正其电路, 可能仍然无法达到R 、G、B 的平衡。为此, 摄像机上还设置了滤色镜, 进入镜头的光先通过滤色镜进行一次校正。滤色镜一般有四档, 第一档为3200K, 适合在碘钨灯等人工光下使用; 第二档为5600K+ 1/8ND , 适合在较强阳光下拍摄( 1/ 8ND 相当于缩小3 档光圈, 以控制曝光过度); 第三档为5600 K, 适合在多云或阴天、阳光不强时拍摄; 第四档为5600K + 1/ 64ND , 适合在很强的阳光下拍摄( 1/ 64ND 相当于缩小6 档光圈) 。不同型号的摄像机有不同的设置, 但其原理及操作基本相同。
一般专业摄像机都设有自动白平衡电路, 在一般要求不高或在光源不断变化(如舞台演出) 时可用自动白平衡。一般家用摄像机不设置手动白平衡电路和滤色镜装置, 出厂时已设定为自动白平衡, 这就是家用摄像机在有的环境下色彩还原不好的根本原因。
二、电视摄像的基本要求
电视画面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力求精美、平稳、清晰。而要做到这三点, 必须掌握和应用好电视拍摄的基本功, 包括平、稳、准、匀等几方面。
1. 要求“平”, 就是在拍摄外景时, 地平线不能倾斜; 室内拍摄时, 桌椅橱柜和人物都要与地面垂直; 在肩扛摄像时, 人要站平稳, 参照镜头中的边框线, 力求平; 如用三角架, 必须按照三角架上的水平仪调平三角架。
2. 要求“稳”, 就是要保持画面稳定, 不抖动。尤其是用长焦拍摄时, 应尽量寻找身体的支撑点, 如墙壁、树杆等, 拍摄时, 两脚分开, 重心下沉, 摒住呼吸; 如条件许可, 应尽量使用三角架。
一、色温与白平衡
色彩还原是彩色电视的一个重要指标。要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 首先必须理解、运用好色温与白平衡原理。在了解色温与白平衡之前, 应先了解三基色原理。自然界中, 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基色的光, 反之, 任何一种颜色也都可以用三种基色光混合出来。三种基色可以是不同的三色光组。根据人眼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原理, 彩色电视中采用红( R) 、绿( G) 、蓝(B) 作为三种基色, 将这三种基色按不同的比例可混合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红色光与绿色光相加得黄色光, 绿色光与蓝色光相加得青色光, 蓝色光与红色光相加得品红色光, 红、绿、蓝光相加可得白色光示的是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它是由水平、垂直和纵深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决定的。拍摄位置的选择,不仅直接决定画面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还表达摄像师的感情倾向。对于任何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总是由多个镜头编辑而成的,如果一个电视节目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拍摄角度和景别的变化,那还有什么艺术可言!作为摄像师,要找出最美的、最能表达主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些镜头的组合最能体现创作目的和表现场面整体美的拍摄位置。从理论上讲,拍摄位置是任意的,无限的,但最佳的拍摄位置只有一个。这就需要摄像师去选择,去辨别,能否找出这个最佳位置,也是考验一个摄像师功底深浅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 景别选择正确与否, 也体现了摄像师创作思维水平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电视景别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下面分别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