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复习题(一)

合集下载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茶文化复习题 (1)

茶文化复习题 (1)

茶文化复习题名词解释:1.茶文化:人们在种茶、制茶、品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的内容。

2.茶艺:冲泡一壶茶的技艺和品饮一杯茶的艺术。

既有物质的层面又有精神的内容,表现为茶艺的冲泡技术与品饮艺术。

3.茶道:人们在制茶、品茶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享受与感悟到的人生哲理,表现为品饮者精神世界的升华。

基础知识题:101. 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干壶”的主要目的是( B )。

A、给茶壶降温B、避免壶底水滴落杯中C、抑制茶香散发D、保持茶壶温度102. 将乐擂茶常在配料中加一些淡竹叶、金银花,其作用是( A )。

A、清热解暑B、预防感冒C、治疗肠炎D、增加擂茶的香味103. 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D )。

A、一苦二回味三甜B、一甜二苦三回味C、一甜二回味三苦D、一苦二甜三回味104. 制作500ml的冰茶,置茶量约需( D )。

A、2~3gB、8~9gC、10~12gD、16~18g 105. 用红碎茶冲泡调饮红茶时,用水量一般以每克茶( D )为宜。

A、10~20m lB、30~40mlC、50~60mlD、70~80ml 106. 冲泡调饮红茶的时间一般以( D )分钟为宜。

A、15~20B、10~15C、5~10D、3~5 107. 白兰地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方法是将( B )。

A、茶与白兰地一起煮沸B、茶汤过滤,再加少量白兰地C、茶与白兰地一起冲泡饮用D、白兰地冲泡茶叶108. 唐代宫廷茶艺通过清明节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 C )等礼仪活动时的饮茶活动来表现。

A、民间文艺汇演B、每日早朝C、喜庆宴D、皇室的日常起居生活109. 清代文人茶艺的代表人物有:周高起、( C )、张潮等。

A、朱权B、唐伯虎C、李渔D、文征明110. 文人茶艺对室内品茗环境要求以( B )为摆设。

A、文房四宝B、书、花、香、石、文具C、梅、兰、竹、菊D、简洁、朴素的家具111. 在寺庙僧侣中流行的禅师茶艺倡导( B )的禅宗文化思想。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题试卷正文1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题试卷正文1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具有特殊的规范性、独特的多层次性、广泛的社会性和()四个特点。

A、更多的选择性B、更大的稳定性C、明显的时代性D、明确的代表性2.职业道德主要通过个人的(),从而调节、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A、道德观念B、道德修养C、道德品质D、道德规范3.真诚守信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

A、礼貌待客B、认真负责C、一丝不苟D、态度和蔼4.管理好()是茶艺部门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A、茶具B、茶叶C、茶艺师D、环境卫生5.职业道德的原则,就是一系列道德规范中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最具代表性的()。

A、道德风尚B、道德标准C、道德价值D、道德准则6.热爱(),是茶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A、茶文化B、工作环境C、茶艺工作D、工作岗位7.所谓服务质量,是指茶艺从业人员在为品茶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应达到的要求,一般应包括服务的准备工作、品茗环境的布置、操作的技巧和()等。

A、清理打扫B、工作效率C、茶具摆放D、茶室布置8.店长还要负责盘点、()、商品交接。

A、工资发放B、撤换商品C、工资改革D、帐簿制作9.根据发酵程度分,红茶是属于()。

A、全发酵B、不发酵C、半发酵D、后发酵10.乌龙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A、萎凋B、杀青C、做青D、发酵11.金骏眉制作采摘鲜叶的标准是()。

A、单芽B、驻芽二至三叶C、一芽三至四叶D、一芽二叶12.乔木型茶树最低分枝高度一般离地面()以上。

A、30cmB、50cmC、20cmD、40cm 13.历史上记载的黑茶是()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

A、16世纪B、17世纪C、15世纪D、18世纪14.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过程需经过三道工序,请问以下()工序不属于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工序。

A、炙茶B、碾茶C、罗茶D、煎茶15.以下()不属于台湾乌龙的主要代表茶。

A、东方美人B、翠玉C、单丛D、金萱16.清香型铁观音具有“三绿”的特点,()不属于“三绿”的特点。

茶艺与茶文化考试试题附答案

茶艺与茶文化考试试题附答案

茶艺与茶⽂化考试试题附答案 关于茶艺与茶⽂化的试题和答案有哪些?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茶艺与茶⽂化的试题与答案,⼀起来看看。

茶艺与茶⽂化的试题与答案⼀ 茶艺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1.世界上第⼀部茶书的书名是(D);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2.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A);A、社会⿍盛B、⽂⼈推崇C、朝廷诏令D、茶叶发展;3.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序的是唐代的(A);A、煎茶的技艺B、庵茶的技艺C、煮茶的技艺D、泡;4.茶道精神是(C)的核⼼;A、茶⽣产B、 ⼀、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

) 1. 世界上第⼀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 2.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 )。

A、社会⿍盛B、⽂⼈推崇C、朝廷诏令D、茶叶发展 3. 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序的是唐代的( A )。

A、煎茶的技艺B、庵茶的技艺C、煮茶的技艺D、泡茶的技艺 4. 茶道精神是( C )的核⼼。

A、茶⽣产B、茶交易C、茶⽂化D、茶艺术 5. 雅志、敬客、⾏道是( A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化B、⽵⽂化C、⽯⽂化D、砚⽂化 6.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茶汤呈密绿或( C )⾊。

A、绿B、浅绿C、黄绿D、密黄 7.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主要特点是红茶( D ),绿茶板栗⾹,乌龙茶花⾹。

A、甜⾹B、熟⾹C、清⾹D、花⾹ 8.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 B ),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10.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的控制,维⽣素C的氧化及( B )、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有关。

A、茶褐素B、茶黄素C、维⽣素D、茶⾊素 11. 明代茶具的代表( B )。

A、青花瓷器B、景瓷宜陶C、彩釉瓷器D、⾦属茶具 12. ( C )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显现纹⽚,纹⽚形状多样。

茶文化复习资料思考题

茶文化复习资料思考题

茶文化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是以茶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

2、茶谚:茶谚是社会上流传的简单通俗易记而又富有哲理地反映出茶叶生产、加工、利用过程中的一些富有经验和道理的固定俗话(语句)。

3、茶叶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4、茶政: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

5、茶法:是指历代封建政府为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加强对茶叶生产者、交换者、消费者的剥削,以垄断茶利而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法令。

6、禅茶一味:禅味与茶味同一种兴味。

指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从而在饮茶过程中求得美好的韵律和精神开释。

与禅宗的静心、自悟相似相通。

7、茶道:茶道指的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理念通。

即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

8、温润泡:指的是置茶后冲入沸水,随即将茶汤倒出的过程。

9、贡茶:即产茶地向皇室进贡的专用茶。

10、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11、品尝:是指茶叶评审中赏形、闻香、观色、品味的过程。

12、无公害茶:指的是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或夹杂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茶叶产品。

13、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无污染、纯天然茶叶。

14、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15、茶具:亦称茶器或茗器。

通指人们在泡茶、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茶道“四谛”为(A )。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1.茶艺从业人员在茶艺服务工作中处处为品茶来宾着想,做到()、热情、耐心、周到。

[单选题] *A、礼貌B、迅速C、好客D、主动(正确答案)2. 2.茶艺人员个人良好的()和修养是其整体素质和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 *A、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答案)B、精神面貌C、职业教育D、职业培训3. 3.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练就过硬的茶艺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茶艺工作。

[单选题] *A、学习经验B、职业技能C、学习态度D、职业实践(正确答案)4. 4.热爱(),是茶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单选题] *A、茶文化B、工作环境C、茶艺工作(正确答案)D、工作岗位5. 5.茶艺服务的产品往往是在()的过程中就被顾客享用了。

[单选题] *A、品饮B、生产C、制作D、提供(正确答案)6. 6.店长还要负责盘点、()、商品交接。

[单选题] *A、工资发放(正确答案)B、撤换商品C、工资改革D、帐簿制作7. 7.根据发酵程度分,红茶是属于()。

[单选题] *A、全发酵(正确答案)B、不发酵C、半发酵D、后发酵8. 8.红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

[单选题] *A、萎凋B、杀青C、渥堆D、发酵(正确答案)9. 9.乌龙茶制作采摘鲜叶的标准是()。

[单选题] *A、新梢一芽二叶B、驻芽二至三叶(正确答案)C、小开面一芽三至五叶D、一芽一叶10. 10.下列茶树中,植株主干明显的是()茶树。

[单选题] *A、乔木型(正确答案)B、小乔木型C、灌木型D、都一样11. 11.明朝许次纾在()说明了黄茶是由演变而成,主要是由于制茶技术不好引起的。

[单选题] *A、《茶谱》B、《茶笺》(正确答案)C、《茶疏》D、《中国茶经》12. 12.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过程需经过三道工序,请问以下()工序不属于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工序。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茶的起源和发展茶是一种热门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有关茶的起源和发展的一些问题,请回答:1. 茶的起源地是哪里?2. 茶叶最早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3. 中国的茶叶栽培和饮用始于哪个朝代?4. 茶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什么?二、茶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茶叶有多种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特殊的制作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茶叶的主要分类有哪些?2. 绿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有何区别?3. 红茶的主要生产地是哪些?4. 烘焙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请解释一下烘焙的作用是什么?三、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茶具是品饮茶叶的必备工具,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用途。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常见的茶具主要有哪些种类?2. 以下哪种茶具适合煮制茶叶:茶杯、玻璃壶、紫砂壶?3. 如何正确使用紫砂壶?4. 茶具的保养方法有哪些?四、茶叶的品鉴和评价茶叶的品鉴和评价是茶艺师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包含了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茶叶的外观特征有哪些?2. 如何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判断其质量?3. 茶叶的香气有哪些分类?4. 评价一款好茶的标准有哪些?五、茶道文化知识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礼仪、礼节、沏茶技巧等方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礼仪之邦”是指哪个国家?2. 茶道中的“四无”是指什么?3. 茶道的核心原则是什么?4. 操作茶具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以上问题是茶艺师理论知识的复习题,希望您能够认真回答,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一、茶的起源和发展1. 茶的起源地是中国。

2. 茶叶最早是通过叶子掉入水中被发现的。

3. 中国的茶叶栽培和饮用始于唐朝。

4. 茶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茶在世界上被广泛饮用,茶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茶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1. 茶叶的主要分类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

茶文化复习题一、茶的起源与发展自古以来,茶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中国西周时期,当时茶被用作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饮品,并在唐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宋代时,茶文化进一步推广,茶具和茶礼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二、不同种类的茶1. 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常见的茶之一,其加工过程相对简单,不经发酵。

绿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2. 黄茶:黄茶是一种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它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茶叶的类型。

3. 白茶:白茶是一种较为精细的茶,它的叶子经过轻微的处理,不经过发酵。

白茶具有较低的咖啡因含量,适合喜欢淡雅口感的人群。

4. 红茶: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茶,它的茶叶呈现出红褐色,口感浓郁并带有甜味。

5. 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它的发酵程度较高,茶叶外观扭曲呈现特殊形状。

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茶客的喜爱。

三、茶与文化传统1. 茶道:茶道是一种将制茶、泡茶和品茶过程进行艺术化的传统茶文化。

它强调泡茶的仪式感和独特的茶具,在日本特别受到推崇。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体验到茶的价值和审美意义。

2. 文人茶室:文人茶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形式。

古代文人喜欢在茶室中饮茶、赏花、听音乐和写作,这种文人茶室渐渐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3. 国际交流:茶不仅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茶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交流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纽带。

四、茶与健康。

茶文化复习题(一)

茶文化复习题(一)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2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括号中。

)1.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明代B.宋代C.唐代D.汉代2. 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A.明代B.清代C.元代D.汉代3.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4.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朝廷诏令B.社会鼎盛C.民间时尚D.文化进步5.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A.粗、散、末、饼茶B.绿、白、粗、散茶C.青、红、末、饼茶D.黑、黄、散、粗茶6.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

A.香味、滋味B.汤色、汤花C.叶片、叶底D.汤稠、汤散7.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A.蔡襄B.赵佶C.丁谓D.陆羽8. 点茶法是()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B.清代C.宋代D.唐代9. 品饮乌龙工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A.明代B.清代C.宋代D.唐代10. 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艺术11. 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A.潮汕和漳泉B.泸苏和京津C.绍杭和温宁D.莆仙和榕延12.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B.浅绿C.黄绿D.密黄13.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B.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C.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D.红茶甜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14.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15.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

A.增进品质B.提高香气C.加速变质D.促进物质转化16.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脂质反应17.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着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出自哪部茶学着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C.绿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C.安阳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B.沸水度左右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C.冲泡时间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度左右度左右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条条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哪一幅A.萧翼赚兰亭图B.山窗清供C.事茗图D.调琴啜茗图卷答案:B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B.致清C.导和D.修身答案:D45.下列选项中,描述唐太宗为了得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书法真迹,派谋士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的着名茶画是哪一幅A.萧翼赚兰亭图B.山窗清供C.事茗图D.调琴啜茗图卷答案:A46.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A.陆羽B.神农氏C.皎然D.李白答案:C47.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A.卢仝B.李白C.李商隐答案:A48.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着是什么A.大观茶论B.神农本草C.茶经D.天工开物答案:C49.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A.李白B.白居易C.卢仝D.元稹答案:D50.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着作是哪一部A.大观茶论B.茶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答案:B51.山窗清供的作者是谁A.朱星诸C.薛怀D.皎然答案:C52.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A.兰亭序B.山窗清供C.事茗图D.调琴啜茗图卷答案:C53.“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A.行香子B.水调歌头C.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D.试院煎茶答案:D54.周昉是唐代着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A.调琴啜茗图卷B.簪花仕女图C.执扇仕女图D.仕女图答案:A55.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宋徽宗B.明太祖C.陆羽D.皎然答案:A56.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A.神农本草B.大观茶论C.周易D.荈赋答案:B57.茶经的作者是谁A.宋徽宗B.明太祖C.陆羽D.皎然答案:C58.陈韵是指经过陈化处理的哪种茶所产生出来的独特韵味B.毛尖C.普洱茶D.乌龙茶答案:C59.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什么A.岩韵B.幽韵C.冷韵D.雅韵答案:C60.“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A.岭头单枞B.武夷岩茶C.罗汉沉香D.奇兰答案:B61.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什么而分的A.气味B.味道C.形状D.茶叶的特质62.午子绿茶的茶韵是什么A.幽韵B.雅韵C.冷韵D.岩韵答案:A63."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下列哪种茶A.白毫乌龙茶B.冻顶乌龙茶C.安徽铁观音D.普洱茶答案:A64.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雅韵、冷韵、幽韵与A.陈韵B.香韵C.味韵D.形韵答案:A65.茶韵中音韵是指什么A.茶叶的声音B.泡茶的声音C.铁观音的观音韵D.乌龙茶的韵味答案:C66.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什么A.茶芽B.灵芝C.金银花D.野菊花答案:A67.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A.香韵B.冷韵C.形韵D.雅韵答案:D68.自从哪个朝代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A.唐朝B.宋朝C.明清D.当代答案:C69.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着作,是以下哪一部呢A.茶养生记B.茶录C.茶述D.问茶答案:A70.以下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哪一项不属于道家提出的呢A.尊人B.虚无C.贵生D.无己答案:B71.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A.赵佶B.陆羽C.裴汶D.皎然答案:C7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A.提神B.有益静思C.帮助消化D.让人忘记凡尘一切73.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A.尊人B.贵生C.坐忘D.无己答案:C74.茶道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A.皎然B.陆羽C.卢仝D.荣西禅师答案:A75.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A.物质、行为、精神B.自身、他人、社会C.天、地、人D.你、我、他答案:A76.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谁A.玄奘C.皎然D.荣西禅师答案:D77.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谁A.玄奘B.最澄C.郑和D.皎然答案:B78.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A.水B.酒C.牛奶D.茶答案:D79.红茶在哪一时期传入英国世纪世纪世纪世纪答案:A80.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A.公元三至四世纪B.公元四至五世纪C.公元五至六世纪D.公元六至七世纪答案:B81.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哪一时期A.上个世纪八十年代B.上个世纪九十年代C.上个世纪七十年代D.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答案:A82.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哪一地区A.美洲B.欧洲C.西亚D.中亚答案:D83.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A.中国B.日本C.印度D.美国答案:B84.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哪里A.中国B.阿根廷C.印度D.英国答案:A85.日本正宗茶道是谁创立的呢,并提出“和静清寂”的茶道精神A.最澄B.千利休C.荣西禅师D.陆羽答案:B86.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一种是煎茶道,另一种是A.煮茶道B.点茶道C.抹茶道D.蒸青茶道答案:C87.世界三大饮料是指A.咖啡、可可、茶B.咖啡、可乐、牛奶C.茶、可乐、牛奶D.茶、纯净水、牛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88.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哪些文化之精髓A.伊斯兰教文化B.儒家文化C.道家文化D.佛家文化答案:BCD89.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A.三国说B.先秦说C.西汉说D.魏晋说答案:ABCD90.自茶被饮用之后,也就开启了茶文化的历史,两晋南北朝是茶文化酝酿形成时期,此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A.隋唐五代B.宋代D.当代答案:ABCD91.以下选项哪些不属于我们常说的六大茶类A.黄茶B.灰茶C.白茶D.花茶答案:BD92.以下哪些选项体现了大观茶论中强调茶的精神和美学A.清B.和C.烈D.韵答案:ABD93.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A.娇女诗B.杂诗C.荈赋D.出歌答案:ABCD94.以下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ABC95.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粥茶法B.饼茶煮茶法C.研膏团茶点茶法D.散茶泡茶法答案:ABCD96.下列选项中属于茶的别称的是哪些A.槚B.蔎C.茗D.荈答案:ABCD97.下列几种茶中哪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大吉岭红茶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98.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A.茶叶B.鸦片C.丝绸D.大米答案:AB99.泡茶三要素有哪些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C.冲泡时间D.茶壶质地答案:ABC100.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分别是指什么A.“苦茶”B.“糖茶”C.“回味茶”D.“得道茶”答案:ABC101.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A.有特殊的香味B.泡茶无熟汤味C.能保真香D.传热慢不烫手答案:BCD102.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轻”答案:ABCD103.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哪几种A.清饮B.调饮C.煮茶D.煎茶答案:AB104.竹筒香茶是哪几家少数民族习惯的饮茶方式A.傣族B.藏族C.拉祜族D.壮族答案:AC105.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哪些A.茶叶B.马匹C.内地土特产D.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答案:ABCD106.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A.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B.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C.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D.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答案:ABC107.下列哪个朝代涉及到了茶税A.唐代B.秦朝C.元朝D.明朝答案:ACD108.下列选项中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A.致静B.致清C.导和D.韵高答案:ABCD109.下列艺术作品中,与茶有关的是A.萧翼赚兰亭图B.山窗清供C.事茗图D.仕女图答案:ABC110.下列诗中,哪首写到了茶A.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B.饮茶歌诮崔石使君C.寒夜D.试院煎茶答案:ABCD111.茶经的特点以下有哪些A.世界现存最早介绍茶的专着B.世界现存最全面介绍茶的专着C.世界现存最完整介绍茶的专着D.从养生角度介绍茶的专着答案:ABC112.明代突出的茶艺思想有哪些A.主张茶禅一味B.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C.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D.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而是一种高雅的情怀答案:BC113.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A.陈韵B.香韵C.音韵D.雅韵答案:ACD114.下列与东方美人茶有关的是A.小绿叶蝉B.祁门红茶C.英国维多利亚女王D.膨风茶答案:ACD115.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A.色绿B.香郁C.味甘D.形美答案:ABCD116.道家提出的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有哪些A.尊人B.虚无C.贵生D.无己答案:ACD117.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A.物质B.行为C.天地D.精神答案:ABD118.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A.提神B.有益静思C.帮助消化D.让人忘记凡尘一切答案:ABC119.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哪些A.其性精清B.其味淡洁C.其用涤烦D.其功致和120.世界三大饮料是指哪些饮品A.牛奶B.咖啡C.可可D.茶答案:BCD121.千利休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了怎样的茶道精神A.清B.静C.和D.寂答案:ABCD122.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分别是A.煮茶道B.点茶道C.抹茶道D.煎茶道答案:CD三、判断题123.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神异记等志怪小说集、孙楚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左思的娇女诗、王微的杂诗是早期的涉茶诗;12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答案:正确125.陆羽是中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提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答案:错误126.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答案:正确127.现今流行的六大茶类都是在唐朝基本形成的;答案:错误128.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答案:错误129.茶一开始是被人们食用的,饮用在食用的基础上形成,茶的利用方式也就是饮用和食用;答案:错误130.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唐代诗僧皎然;答案:错误131.唐代裴汶茶经指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清、淡、和是茶的品性和功用;答案:错误132.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答案:正确133.我们现在所喝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错误134.乌龙茶,又称为青茶,是半发酵茶类的总称;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答案:错误135.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饮茶不再是官宦贵族的特权专享;答案:正确136.在明代之前,人们生产制作的茶全部是红茶,其他的几类茶均是在红茶之后产生的;答案:错误13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答案:错误138.在制茶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花茶、白茶、红茶、青茶;答案:错误139.现在的茶字,萌芽于汉代,确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变儿来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职,即指一种野菜,又指茶叶;答案:正确140.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当时人们是生嚼茶叶来解毒治病;答案:正确141.青茶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有着重要关联;答案:错误142.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答案:错误143.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其中比较着名的还有客家擂茶;擂茶是中国茶文化中一种较古老的吃茶方法;答案:正确144.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答案:正确145.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质要清净,水质为软水;答案:正确146.白族三道茶的第一道茶为“清甜之茶”,它寓意是客人进门要先尝茶之“清甜”;答案:错误147.泡茶三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答案:正确148.明清时期,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与明清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答案:错误149.喝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一种独特的风俗;藏族同胞有句俗语说的好,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答案:正确150.“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这是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提到的;答案:正确151.泡饮时,取茶叶入茶壶、茶杯,开水冲泡,留下茶渣不食,进入完全的”调饮法”;而清代则更加普及和发展了调饮法;答案:错误152.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紫砂茶具起始于秦,盛于明清,流传至今;答案:错误153.文成公主进藏和亲不但让唐、吐蕃两个王朝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给吐蕃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还是茶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传播;答案:正确154.茶马古道的线路有且只有一条,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其往日的光辉了;答案:错误155.鸦片战争与绿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渊源;答案:错误156.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只限于茶马互易;答案:错误157.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答案:正确158.对于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古道功不可没;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同时,藏传佛教也是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千年历程逐渐向内地渗透;答案:正确159.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着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宋代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从此画中的仕女听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饮之风的流行,说明品饮茗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风雅生活的一部分;答案:错误160.宋代诗人杜耒的有首名诗寒夜,把寒夜饮茶的境界做了精到独绝的描述;答案:正确161.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所着,公元780年问世;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陆羽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茶圣;答案:正确162.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答案:正确163.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兴盛,宋徽宗本人不仅嗜茶、爱茶,还对茶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并亲自他撰写了大观茶论,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答案:正确164.唐代阎立本所绘的萧翼赚兰亭图,画面描述的就是唐太宗为了得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派谋士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答案:正确165.茶经极有见地,他在序中写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答案:错误166.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茶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正确167.大观茶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着作,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答案:错误168.“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是李白在试院煎茶中描绘的诗句;答案:错误169.历代茶诗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唐代卢仝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和皎然的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诗;答案:错误170.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答案:正确171.宋徽宗从文化角度对茶道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并把茶道精神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较为全面而准确地揭示了中国茶道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也是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的;答案:错误172.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答案:正确173.清代画家朱星诸的山窗清供图,这幅画可以说是别有韵味,还有一首诗是五代胡峤的诗句:“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另有一首诗人薛怀所题的六言诗:“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答案:错误174.六安瓜片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着;故而以“雅韵”称之;答案:错误175.冷韵所指“轻香冷韵状元茗”,这也就是太平猴魁茶所透出的茶韵;答案:错误176.音韵即指大红袍的观音韵;是大红袍好茶的品质和特性的象征答案:错误177.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答案:正确178.我们所说的幽韵则特指午子绿茶的茶韵;答案:正确179.普洱茶的陈香显着浓郁,甘冽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独特的陈韵;答案:正确180.东方美人茶即是洞顶贵妃茶;答案:错误181.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祛机;是黄庭坚写的一首与茶有关的诗; 答案:正确182.世人总结,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陈韵、雅韵、冷韵、幽韵之分;答案:正确183.“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答案:正确184.最澄的茶学着作茶养生记,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茶乃养生妙药,延龄仙术并传授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并自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答案:错误185.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尊人和贵生、坐忘和无己的养生思想;答案:正确186.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最澄1141~1215;答案:错误187.很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陈楠泥丸,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描述得很妙;答案:错误188.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天人合一”;答案:错误189.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答案:正确190.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答案:正确191.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饮茶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答案:正确192.茶即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能消除人的烦恼;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中国茶道考试题库

中国茶道考试题库

中国茶道考试题库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韵味和优雅的仪式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推崇。

为了保护和传承茶道文化,中国茶道协会决定制定一套茶道考试题库,供有兴趣的人员参考和学习。

以下是其中一部分考试题目,希望对你的茶道知识有所启发。

1. 茶道起源于哪个朝代?2.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茶道的代表人物?3. 茶道的核心价值是什么?4. 茶道的基本仪式包括哪些步骤?5. 请简述煮茶的基本步骤。

6. 茶道中的“三和”是指什么?7. 茶道中,对于茶具的要求是什么?8. 翻封茶的目的是什么?9. 请简述冲泡龙井茶的基本步骤。

10. 拿捏冲泡时间是冲泡茶叶的重要要素之一,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11. 茶道中用到的主要茶器有哪些?12. 茶礼中的“居敬庵”是哪位茶人的别号?13. 茶道中常用的茶具材质有哪些?14. 茶道中的“静心致远”意味着什么?15. 请解释“夏笳茗寺”这一茶道术语的含义。

16. 茶道中的“品茗”指的是什么?17. 茶道中炒茶叶的工具叫什么?18. 茶道中的“扬尘构茗,源于点茶,前行之衡”是什么意思?19. 请简述绿茶的冲泡方法。

20. 茶道中的“茶头”和“茶尾”是指什么?21. 茶道中的“一己之自悟”是什么意思?22. 茶道的四大名山是哪些?23. 茶道中的“茶仙”是指谁?24. 请简述养护紫砂壶的方法。

25. 茶道中茶艺表演的形式有哪些?26. 茶道中,礼仪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7. 茶道中的“焙火”是指什么?28. 茶道中,对于水质的要求是什么?29. 请简述台湾高山茶的特点以及冲泡方法。

30. 茶道中的“瘦身”是指什么?以上是一部分中国茶道考试题目,希望能够为您的茶道学习提供帮助。

茶道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高水平。

希望您能够享受茶道带来的美妙体验,并为传承和发展中国茶道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祝您茶道之路愉快!。

中国茶道课后习题

中国茶道课后习题

中国茶道课后习题中国茶道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文化艺术,它不仅仅是品味茶叶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下面是关于中国茶道的课后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门传统技艺。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茶叶不属于中国主要茶叶种类?A) 绿茶B) 红茶C) 黑茶D) 咖啡2. 中国茶道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A) 提供新鲜的茶叶B) 保持茶具的干净C) 尊重和器重茶叶D) 快速泡制茶叶3. 下列哪个省份是中国主要的绿茶产区?A) 福建B) 四川C) 广东D) 浙江4. 中国茶道中,以下哪个动作是正确的?A) 用手指触碰茶叶B) 用勺子搅动茶汤C) 用手指捧持茶杯D) 用茶叶勺将茶叶捞出5. 茶道中提到的“诗、书、画、印”是指?A) 茶道的辅助品B) 可放在茶室的摆饰品C) 表达茶道情感的方式D) 茶道的另一种形式二、填空题1. 制作绿茶的第一步是将茶叶进行(炒、蒸、晒)处理。

2. 老白茶属于一种(发酵/未发酵)的茶叶。

3. 茶具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茶盘/茶碗/茶杯),它用于盛放茶汤。

4. 茶道中的茶席通常由(五个)主要元素组成。

5. 茶道中的“三清”是指(清水/清火/清心)。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茶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在茶道中,清洁茶具的重要性是什么?该如何进行茶具的清洁和保养?3. 茶道是一种有仪式感的活动,请描述一次典型的中国茶道表演过程。

4. 茶道有很多种不同的茶具,其中哪些茶具是必不可少的?请分别介绍其功能。

5. 请简述茶道和其他国家的茶文化有什么不同之处?四、解答题1. 茶道对人的修身养性有何好处?请举例说明。

2. 茶道的精神核心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茶道的?3.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谈谈你对中国茶道的感受和体会。

4. 茶道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推广茶道文化?五、创作题请以茶道为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的仪式感、茶道的禅意、茶道与生活的关系等。

最新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最新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B.发酵过度 C.发酵过轻 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 答案:D 25.铁观音的故土是哪里? A.安徽 B.安溪 C.安阳 D.鞍山 答案:B 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酥油茶 D.盐茶 答案:C 2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 呢? A.太平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赵飞燕
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红茶 B.黄茶 C.绿茶 D.黑茶 答案:A 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 相从栩栩清风。〞以下画中题了此诗的是哪一 幅? A.?萧翼赚兰亭图? B.?山窗清供? C.?事茗图? D.?调琴啜茗图卷? 答案:B 4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 神是? A.致静 B.致清 C.导和 D.修身 答案:D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 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 自哪部茶学专著?〔 〕 A.?大观茶论? B.?茶经? C.?茶录? D.?茶述? 答案:B 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顶峰是在哪个朝代?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A 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 〔〕 A.皎然 B.卢仝 C.陆羽 D.赵佶
B.味道 C.形状 D.茶叶的特质 答案:D 62.午子绿茶的茶韵是什么? A.幽韵 B.雅韵 C.冷韵 D.岩韵 答案:A 63."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以下哪种茶? A.白毫乌龙茶 B.冻顶乌龙茶 C.安徽铁观音 D.普洱茶 答案:A 64.茶韵中有音韵、岩韵、雅韵、冷韵、幽韵与? A.陈韵 B.香韵 C.味韵 D.形韵 答案:A

茶文化复习思考题

茶文化复习思考题

绪论1、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2、简述历代饮茶方式的演变,分析比较其特点。

3、茶艺与茶道的概念、关系。

4、分析比较茶艺与茶道的区别。

5、茶艺的概念和分类作业布置说明: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了解我国历代饮茶方法的演变,去发现中国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第一单元习茶礼仪1、茶艺师至少应具备的素质?2、茶事服务礼仪的接待程序有哪些?3、如何理解茶艺师在茶事活动中的“三轻”: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4、茶事服务中的寓意礼有哪些?5、客来敬茶应注意什么?6、习茶过程中如何掌握好三个度?作业布置说明: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艺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的茶叶知识、专业的泡茶技巧,还要注重服务形象的塑造。

茶艺的内涵要靠礼仪外在来表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第二单元茶叶知识1、茶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茶叶分类?2、简述六大茶类的品质特征3、喝茶有什么好处?4、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状况如何选购茶叶5、简述如何选购茶?6、简述十大名茶的特征7、为什么春茶质量最好?8、新茶与陈茶的鉴别9、真茶与假茶的鉴别10、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鉴别11、如何储藏茶叶?12、审评茶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作业布置说明:茶艺师做为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必须具备丰富的茶叶知识和养生知识。

第三单元茶具知识1、简述我国茶具的发展历史。

2、各时期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茶具有什么特征?3、简述茶具的分类和特征4、茶具组合选配要根据什么?5、紫砂茶具的如何选购?6、新茶具的如何使用?茶具如何养护?7、如何掌握不同茶类的茶具搭配?8、唐代与宋代茶具的区别。

9、紫砂茶具泡茶有什么特点?10、哪些茶具泡茶不理想?11、说说宋代的五大名窑作业布置说明:“壶为茶之父”、“美食不如美器”,好茶要用好的茶具来展示,不同茶类要与不同的茶具搭配才能够更好地泡出其色、香、味。

不同朝代的饮茶方式不同,使用的茶具不同,要求掌握各时期茶具的特征,以及名品。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王微的《杂诗》C.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B答案:《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6.北沙参A. 莲子B. 茶叶C. 金银花D.C答案: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7.“朱元璋A. 赵佶B. C.朱棣 D.乾隆A答案:”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清、敬、怡、真8 A.陈文华林治B. 周渝C. 吴振铎D.D答案:.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9 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谢木韫之舍人赐茶》B.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C. 《一字至七字诗?茶》D.A答案:出自哪部茶学著作?.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 A.《大观茶论》《茶经》B. 《茶述》C.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唐朝C.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绿茶C.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安阳C.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冲泡时间C.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唐宋时期C.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红茶C.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

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

茶艺师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茶叶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茶叶的产地B. 茶叶的加工工艺C. 茶叶的颜色D. 茶叶的种植方式答案:B2. 以下哪种茶属于绿茶?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生茶D. 大红袍答案:A3. 泡茶时,水温对茶叶的影响是什么?A. 无影响B. 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C. 只影响茶叶的颜色D. 只影响茶叶的形状答案:B4. 茶艺中,茶具的摆放有哪些基本要求?A. 随意摆放B. 按照个人喜好摆放C. 按照茶艺的传统摆放D. 按照茶具的大小摆放答案:C5. 茶艺表演中,以下哪个动作是正确的?A. 用手抓茶叶B. 用茶壶嘴对着客人C. 倒茶时茶壶应倾斜D. 倒茶时茶杯应倒满答案:C二、填空题6. 茶艺师在泡茶时,应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

答案:温杯;洗茶7. 茶艺中的“三才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茶盖;茶船;茶碗8. 茶艺中,_________是泡茶的关键步骤之一。

答案:控制水温9. 茶艺师在茶艺表演中,应注重_________,以提升茶艺的美感。

答案:动作的优雅10. 茶艺中,_________是茶道精神的核心。

答案:和、敬、清、寂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茶艺师在泡茶过程中应注意的礼仪。

答案:茶艺师在泡茶过程中应注意的礼仪包括:保持环境整洁,穿着得体,动作优雅;在客人面前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在倒茶时,应先倒给客人,然后是自己;在品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尝,最后评价。

12. 请简述茶艺中“品茶三步曲”。

答案:茶艺中的“品茶三步曲”指的是:第一步,闻香,感受茶叶的香气;第二步,品茶,品尝茶汤的滋味;第三步,回味,体会茶汤在口中的余香和回甘。

四、论述题13. 论述茶艺师在茶艺表演中如何通过细节展现茶文化的内涵。

答案:茶艺师在茶艺表演中,可以通过以下细节展现茶文化的内涵:首先,茶艺师应熟悉各种茶叶的特性和泡茶方法,以确保茶的品质;其次,茶艺师的动作要流畅、自然,体现出茶艺的和谐与平衡;再次,茶艺师在表演中应注重与客人的互动,通过交流分享茶文化;最后,茶艺师应通过服饰、环境布置等外在因素,营造出一种适合品茶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深远和魅力。

茶文化 复习题

茶文化 复习题
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 纳贡的珍品,此时的茶主要是祭祀用和药用。 • 2.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述出自 • A 晏子春秋 B 华阳国志 • C 茶经 D 僮约 • 3.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 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14.中国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是 • A.西南地区 B.华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 15.与周边政权及少数民族广泛进行茶叶贸易,其 规模大、影响广的朝代是 • A.汉王朝 B.唐王朝 C.宋王朝 D.明王朝 • 16.我国西汉时期,茶叶已是流通的商品。在文中 提到“烹荼尽具”、“武都买荼”的是西汉人王 褒的 • A.《春秋繁露》 B.《僮约》 • C.《七发》 D.《淮南子》
• 11.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是 • A 浙江杭州 B 江苏太湖 • C 洞庭湖君山 D 安徽黄山 • 12.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 A 西湖龙井 B 云南普洱 • C安溪铁观音 D 武夷大红袍 • 13.中国历代文人对茶有着丝丝不断的浓情,也留 下了不少诗文,“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 山 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说的是陆游嗜茶成瘾, 以致在深夜带病汲水煮茗。 • A 白居易 B 陆游 C 苏轼 D 郑板桥
• 7.茶的饮用方式上,南宋初年开始出现泡茶法。 • A 煮茶法 B 点茶法 C 泡茶法 D 撮泡法 • 8.中国茶叶的基本种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 白茶、黄茶、黑茶等。 • 9.下列茶叶属于青茶的是 • A 碧螺春 B 铁观音 C 普洱茶 D 大红袍 • 10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 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
• 4.到南北朝时,茶开始与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 领域都套上了关系。 • A 西汉 B 晋代 C 南北朝 D 唐朝 • 5.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 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 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 风的兴起。 • 6.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 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

2023年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2023年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照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氐闻千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 )A. 《大观茶论》B. 《茶经》C. 《茶录》D. 《茶述》答案:B2.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种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A3.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全C. 陆羽D. 赵估答案:A4.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估B李白c神农氏D. 陆羽答案:A5. 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姊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 金银花答案:C7.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A朱元璋B赵估c朱棣D乾隆答案:A8.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如下哪位学者提出的重要观点?A. 陈文华B林治C周渝D. 吴振铎答案:D9.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荼诗?()A. 《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B. 《谢木媪之舍人赐茶》C.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 《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 《大观茶论》B. 《茶经》C. 《茶述》D. 《茶录》答案:C11. 饮茶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 明清时期B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12. 茶字是由哪个中文演变出来的呢?A荼B攒c茗D. 茶答案:A13. 茶字萌芽千哪个朝代?A. 隋朝B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14. 如下不属千乌龙茶的选项是?A. 大红袍B. 铁观音C. 大叶乌龙D. 正山小种答案:D15. 茶字确定千哪个朝代?A. 隋朝B汉朝c唐朝D. 明朝答案:C16.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运用茶树的国家?A. 日本B韩国C英国D. 中国答案:D19. 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千“世界著名“四大红茶?A. 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 俗称向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 目余丰廿B黄茶c绿茶D. 花茶答案:A21. 黑茶的千茶颜色是?A. 纯黑色B. 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 红茶B. 绿茶C. 白茶D. 黑茶答案:B23. 茶叶最初的运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 饮用D. 药食同源答案:A24.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尔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 铁观音的家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c安阳D. 鞍山答案:B26.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 三道茶B奶茶C. 酥油茶D. 盐茶答案:C27.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 王昭君D. 赵飞燕答案:B28. 高档绿茶,尤其是芽叶细嫩的名茶,合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 哪一种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宋朝D. 唐朝答案:C30. 下列哪项不属千泡茶三要素?A. 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C. 冲泡时间D. 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平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 擂茶是哪一类人向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俸族人c锡伯族人D. 藏族人答案:A33.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 三道茶B奶茶C. 竹筒茶答案:A34.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尚有哪种?A调饮B煮茶C. 煎茶D. 吃茶答案:A35.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 秦朝B. 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C36.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对的的是?A泡茶用水最佳要“活”B泡茶用水最佳要“甘',C泡茶用水最佳要“清'D. 泡茶用水最佳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乌龙茶合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 茶马古道最初的重要作用在千哪首先?A. 运送丝绸B. 运送大米C. 茶马互易D. 运送金银答案:C39.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 诸多条答案:B40. 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 奶茶B酥油茶C. 红茶D. 青茶答案:A41.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千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于丝万缕的联络?A.红茶B黄茶C. 绿茶D. 黑茶答案:A43. 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1 题 —第 62 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体内的1. (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 明代 B. 宋代 C.唐代2. 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

A. 明代 B. 清代 C.元代3.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

A. 《品茶要录》 B 《茶具图赞》 C.《榷茶》4.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 朝廷诏令 B . 社会鼎盛5.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

A. 粗、散、末、饼茶 C.青、红、末、饼茶6.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

C.民间时尚D.文化进步B. 绿、白、粗、散茶D.黑、黄、散、粗茶 )。

A.香味、滋味B.汤色、汤花C.叶片、叶底D.汤稠、汤7.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A.蔡襄B.赵佶C.丁谓D.陆羽8. 点茶法是( ) 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B.清代C.宋代D.唐代9. 品饮乌龙工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

A.明代B.清代C.宋代D.唐代10. 茶道精神是( )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艺术11. 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

A.潮汕和漳泉B.泸苏和京津C.绍杭和温宁D.莆仙和榕12.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 )色A.绿B. 浅绿C.黄绿D.密黄13.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 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15.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 5%时,就会( )A.增进品质B.提高香气C.加速变质D.促进物质转化16.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 ),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分解反应D.脂质反应一、单项选择题(第 括号中。

)D.汉代D.汉代D.《茶经》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 C. 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B. 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D. 红茶甜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 ),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17.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

温度平均每升高10 度,茶叶的()速度将增加3-5 倍。

A.变味B.褐变C.变质D.陈化18.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 )的氧化和氧气有关。

21. (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浙江龙泉 D.河南钧州22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 )的优点。

A.瓷器茶具B.玻璃茶具C.金属茶具D. 竹木茶具23. 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

A.时大彬B.陈鸣远C.邵大亨D.供春24. ( )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茶托 B.茶则 C.茶海 D.茶盅25. 80 度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茶叶。

A.白茶B.花茶C.沱茶D.绿茶26. 泡饮红茶一 般用( )的水冲泡 。

A.70 度B.75度C.85度D.90 度27. 95 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 茶叶。

A.砖茶B.乌龙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28. 95 度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 茶叶。

A.普洱茶B.乌龙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 29. 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 )。

A.雨水 B.雪水 C.井水 D.纯净水30. 为了将茶叶冲泡好,在选择茶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是( )、看人数、看茶叶。

A.看场合B. 看喝茶人的身份C.看喝茶的心情D.看现有的条件31.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所需( )也不同。

A.水质 B. 煮水器皿 C.时间 D.水温32. 在味觉的感受中,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 ( )易感受苦味。

A.舌尖B. 舌心C.舌根D. 舌两侧33. 由于冲泡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 因为在紫砂茶艺冲泡过程中增加温壶 (杯)和( ) 程序,以避免冲泡中温度降低。

A.高冲水让茶叶在壶中翻滚B. 用过滤网将茶汤滤除C.姜茶汤注入闻香杯中D.冲泡后用开水冲淋壶盖34. 时间的因素对泡好一壶茶的影响是重要的,不同茶类在冲泡中对时间的要求是不同 的,但茶汤的滋味总是随着冲泡( )而逐渐增浓的。

A.茶量B.时间的延长C.次数的增加D.水温35. ( )具有降血脂、杀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突变等药理作用。

36. 茶叶中的维生素( )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 A B 维生素 C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D37.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 )、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A 叶绿素B 茶黄素 C. 茶红素 D. 儿茶素38. ( )饮茶,大多推崇纯茶清饮, 茶艺师可根据宾客所点的茶品, 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A.多酚类化合物B.蛋白质类C.维生素类D.脂肪类19. 青花瓷是在(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A.白瓷B.青瓷 20. 景瓷宜陶是( )茶具的代表。

A.唐代B.宋代C.金属 C.明代D.竹木D.清代 A.氨基酸 B.茶多酚 C.叶绿素 D.氟化物A.汉族B.藏族C.傣族D.壮族39. 藏族人喝茶有一定的礼节, 边喝边添,三杯后再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 这表明( )A.茶汤好喝B.不再喝了C.想继续喝D.稍停再喝 40. 傣族“三道茶”是( )A.洗尘茶、鸡蛋茶、擂茶B.迎客茶、留客茶、祝福茶C.一苦二甜三回甘D.对尊贵宾客要斟茶三道41. 为维吾尔族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不要用()。

A.右手B. 左手C.单手D.双手42. 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 )。

A.茶叶鲜叶原料加工B.茶树品种C.茶树产地D.发酵时间43. 炒青、烘青、晒青是( )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

55. 传颂千古《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的作者是( )。

A.陆羽B.徐夤C.卢仝D.皎然56. 条形紧绣,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是( )的品质特点。

A.太平猴魁B.祁门红茶C.安溪铁观音D. 云南普洱茶 A.绿茶 B. 红茶 C.青茶44.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可分为(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 45. ( )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 D. 白茶 )三大类。

B. 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A.绿茶B. 白茶C.茉莉花茶 46. 黑茶按加工法和形状不同分为( A.散装和压制 B. 条形和片型D.珠兰花茶)两大类。

C. 块状和末状D.47. 饮茶形成系统在( )代。

A.汉 B.唐 C.宋 D.隋48. 龙井茶艺的“凤凰三点头”的寓意是( )。

A.向嘉宾三鞠躬 B.向嘉宾三致意 C.再三赞其茶质 D.再三誉其茶艺49.“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茶的品质特征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龙井奇兰 50. “茶室四宝”,是指( )。

A.炉、壶、瓯杯、托盘 C.杯、盘、水盂、茶罐 51. 乌龙茶艺( )意指刮沫。

A.行云流水 B. 流云拂月 52. 乌龙茶艺“三龙护鼎”指( ) A.取茶 B . 持茶53. 茉莉花茶艺使用的茶杯是( ) A.玻璃杯 B. 三才杯 54. 冲泡茉莉花茶的适宜水温是( A.90 度左右 B.80 B. 杯、盏、水壶、炭炉壶、盏、托盘、茶C.沐淋瓯杯D.春风拂面方法。

C.分茶 D.奉茶 C.青瓷杯 )。

C.95度左右D.五彩杯 D.85 度左右57. 安溪铁观音的外形品质特点是()。

A.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白毫,含而不露B. 条形紧秀,锋苗好,色泽具有“宝光”C. 条索紧结、肥壮、沉重,似蜻蜓头。

色泽砂绿,鲜润,红点明D. 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58. 云南普洱茶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A.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B.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C.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D.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59. 相传苏东坡非常喜欢杭州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懒降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标记,交给寺里僧人作为取水的凭证,后人称之为()。

A.“取水证”B.“调水符”C.“防伪标志”D.“防伪标签”60. 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A.紫薇泉B.鸣弦泉C.招隐泉D.安平泉61. 优质绿茶香气的特点是()。

A.香气馥郁带鲜香B.板栗香、奶油香或锅炒香C. 甜香或焦糖香D.清香带海藻味62. 福建、广东潮汕一带,人们习惯小杯品啜乌龙茶,喜欢选用()茶具。

A.盖瓷杯B.白瓷杯C.盖茶碗D.烹茶四宝二、判断题(第63 题-100题。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63. ()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神农本草》。

64.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65.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6. ()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精神财富。

67.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

68. ()茶文化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益思、明目、健身。

69.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重发酵的白茶类,后发酵的黄茶类和部分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70. ()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

71. ()盖碗又称“三才碗” ,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

72. ()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73. ()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白瓷、青瓷和玉瓷茶具等。

74. ()顾景舟是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 。

75. ()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矿泉水上,溪水中,井水下,其溪水,拣乳泉池急流者上。

76. ()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备茶、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77.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品种、水温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78. ()茶叶中主要药用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79. ()氨基酸具有兴奋、强心、利尿、调节体温、抗酒精烟碱等药理作用。

80. ()春茶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夏、秋茶。

81. ()科学饮茶的三个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品饮。

82. ()“茶醉”时可以通过喝糖水,吃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83. ()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因此接待时要让他们在严谨的沏泡技巧中感受到中国茶艺的风雅。

84. ()为印度宾客提供茶艺服务时,茶艺师应用双手递上清洁茶单。

85. ()英国人喜欢甜味柠檬红茶,茶艺师在提供服务时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适当添加白糖,以满足宾客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