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泊船瓜洲游子吟课堂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泊船瓜洲游子吟课堂实录9篇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泊船瓜洲游子吟课堂实录 1【单元导入】故乡,一直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浓浓的乡情是游子的眷恋,款款的乡意是醇香的浓茶。
无论走到哪里,最难忘记的还是故乡情。
细细品味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你们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对比阅读后,你们还将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和事情表达出来的。
比如,从描写家乡美好的景色——“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杨,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从回忆的一件件有趣的小事——“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
我们并不喜欢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
”你们都能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5、古诗词三首【知识在线】一、写一写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luò yáng yú shù hé pàn wén zhàng二、判一判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判“√”。
1、《泊船瓜洲》写的是春季的景色,描写的特定景物是江南春景。
()2、《秋思》《长相思》都抒发了作者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但《秋思》是借景抒情,《长相思》是写景和叙事融为一体。
()三、说一说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是什么意思。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风一更,雪一更,。
四、理一理在下面的诗句中,有四句属于同一首诗,请理出来,说出诗题和作者。
京口瓜洲一水间小溪泛尽却山行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又绿江南岸钟山只隔数重山两个黄鹂鸣翠柳明月何时照我还但悲不见九洲同【思维体操】五、课文在线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书:a、装订成册的著作;b、信;c、文件;d、写字。
(1)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
()(2)欲作家书意万重。
()(3)妈妈从书店给我买了一套黑乌鸦的系列丛书。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完整篇.doc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生: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生:学古诗要先背诵。
师:先要??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
生:还要求默写。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制定学习程序与方法,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二、读诗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
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2.正音。
讨论并读准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ji n),钟山只隔数(sh shǔ)重(zh ngch 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 ihu n)3.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评:没有理解字词句,就让学生读行吗?行!因为古诗虽然比现代文难理解,但由于篇幅短,又琅琅上口。
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读准、读通。
正音是关键。
余下的在读中自悟,稍作点拨,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4.师生共同读。
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师范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行吗?生:(齐声)好!师:(配音范读)老师读得好吗?生:好!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再读,学生有激情地高声朗读)【评: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征求意见,注重了对学生的鼓励,课堂充满了亲和力】三、背诵1.试背。
师:都会背读了,现在你们想干什么?生:(大部分)背书!师:背书就背书。
自己试试怎样背得快。
(学生纷纷高声背诵,课堂书声朗朗)【评:教师根据课堂进度,顺应学生心理,灵活地变动顺序,让学生马上背诵。
弹性的教学使学生主体性得到落实】2.汇报背诵结果。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前言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通过课本知识来让学生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还要通过实地考察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和现象。
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在教学中设置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泊船瓜洲的地理特点。
场景设置首先,在课前我们需要预先安排好一趟出城参观的旅行,将学生带到泊船瓜洲进行实地教学。
在泊船瓜洲,我们可以为学生安排以下场景设定:第一场景:泊船码头泊船码头是瓜洲岛上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展示鱼民生活场景、了解小岛特产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佳场所。
在这个场景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渔民捕鱼的场景,让他们了解当地鱼民的生活情况、捕鱼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当地的特色产物,如红薯、稻米、豆制品等。
•向学生介绍小岛的交通状况,让他们了解船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措施。
第二场景:海岸风景区瓜洲岛的海岸风景区是一个自然风景独特、景色优美的场所。
在这个场景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海水的成分、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生息环境和分布区域等。
•让学生了解海岸生态环境的形成和保护。
第三场景:千年古刹泊船瓜洲的千年古刹是一个保存完好、具有较强文化底蕴的场所。
在这个场景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向学生介绍古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建筑特色。
•介绍佛教的核心文化、历史和传统价值观等。
•让学生了解宗教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联系和影响。
教学体会通过以上场景的设置和讲解,学生能够体验到泊船瓜洲的海洋、自然、文化和人文特色,进一步了解地质知识和认知技能。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巡视和问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在实地交流中获得更多主动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结语在地理课程中,让学生到实地去深入了解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知识。
场景教学是一种有价值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授课人:授课时间:2016年9月21日授课类别:语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有几个步骤?是哪几步?生:1.解诗题。
2.知诗人。
3.明诗意。
4.悟诗情。
师:下面我们就安这几个步骤学习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一)解诗题出示诗题。
师:“泊”是什么意思?生:停船靠岸。
师:那“泊船瓜洲”呢?生: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岸上。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这首诗在题目中还给我们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点——瓜洲。
(二)知诗人1、出示诗人的生平简介,教师讲解。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其诗文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抱负。
文集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的父亲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最后死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任上。
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
年轻时,中进士。
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
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江宁,最后忧愤而死。
2、出示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练习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明诗意师:好,看来我们前两个任务完成得不错,大家读得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
现在我们看第三个任务——理解。
请同学们给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读不懂的提出来小组讨论。
1、学生按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范文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泊船瓜洲》课堂实录范文一、确定自学目标,引导学生先学初探师:(板书课题、作者及朝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大家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师:这首诗同学们之前已经按照老师的自学提纲进行了认真的自学。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自学提纲。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纲)师:自学提纲有三个要求:一是熟读诗歌,特别注意诗歌中多音字的读音;二是理解诗句,要运用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三是先提出一至二个问题,然后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已经解决了,你可以把答案告诉大家;如果还不明白,在小组学习的时候你可以问问其他同学。
(点评:自学要求明确,不仅有目标要求,而且有方法指导,能有效激励、指引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先学先探”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群学群探师:下面我们带着学习的收获进行小组交流,请组长主持。
(大屏幕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步骤。
主要从朗读、理解、讨论疑问、合作展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引导。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学习步骤认真开展合作学习。
各组学习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同学都在积极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充分,达到8分钟。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倾听,指导。
)(点评:在先学先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是给了每个学生先学先探的所得在组内得到展示的机会,二是可以使个体先学先探所得在组内实现共享,实现组内个体间的所得互补,三是通过展示与互补,相互激励,彼此触发,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是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过程,也是获得愉快学习体验的过程。
妙!)师:刚才各小组在认真地学习、交流。
下面我请几个小组上来做展示,看哪个组的同学最自信。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六个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都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如“活力组”、“书香组”、“阳光组”等等。
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个同学都自信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积累了不少古诗,我们来对诗好吗?生:好!师:你们先来出诗的上句,我来对诗的下句。
生1:停车座爱枫林晚,——师: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2:小荷才露尖尖角,——师: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3:两岸猿声啼不住,——师:你们太厉害了,谁来帮帮我?生4: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你们积累的古诗真多,现在我来出诗的上句,你们对诗的下句,好吗?桃花潭水深千尺,——生1: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真棒!孤帆远影碧空尽,——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对答如流呀!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真好!这句诗诗哪首诗的名句,还记得吗?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咱们一起来背背好吗?师生同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知道吗?生1: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生2: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感情。
师:说的很好!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经典诗文里,有写亲情的,有写友情的,有写景物的,还有写思乡情的,等等。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看看这首古诗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师:请大家把这首古诗读上两遍,读的时候把字音读准,读得字正腔圆。
生:自由读古诗师:你们读得真投入,哪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听?生:读古诗,读错一个音。
师:这首诗中有六个多音字,你读对了五个,很了不起!“间”在这读第四声,在这是间隔的意思。
谁能用这个音组个词?生1:黑白相间生2:间隔、间苗、间断、间谍师:你的积累真丰富,一口气说出了四个词语!我们读古诗,不但要把音读准,还要尽可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你们试试!生:摇头晃脑读古诗师:谁来读给大家听?生:读,节奏感不强。
师:同学们,想要把古诗读得有韵味,其实是有窍门的,读时,一声和二声的音拖长读,三声和四声的音读得短一些,这样长短相间,诗的节奏感就出来了,你们试试!生:有韵味地读诗师:谁再来读给大家听?生:读得可真好!大家一起来读!师:请大家默读古诗,借助下面的注释,想想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写好一份教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开始教学任务之前都是要认真准备相关的教案的,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__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古诗课件:幻灯片5)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次教学是以《泊船瓜洲》为话题的一次语文课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目标1. 教学内容:(1) 《泊船瓜洲》的阅读理解;(2) 《泊船瓜洲》的写作练习。
2. 教学目标:(1) 学习《泊船瓜洲》的课文,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 掌握文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瓜洲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泊船瓜洲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话题。
2. 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课文《泊船瓜洲》,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重点解读生词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3. 语言运用(1) 学生以泊船瓜洲为话题,分组进行小组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他们对瓜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求他们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句式结构。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阅和互动,并对彼此的作文提出宝贵建议。
4. 总结和展示(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们可以选择性地进行作文的朗读和分享,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泊船瓜洲》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阅读理解环节,学生通过讨论和归纳,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情节,并且对于一些生词的掌握也更加熟练。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们有了很好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展示,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同学们的互动,学生们也相互学习和进步。
整堂课的氛围积极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明显增加。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教学准备方面,教师需要更全面地了解瓜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便能够更好地介绍和解读相关知识。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泊船瓜洲_人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泊船瓜洲_人教版古诗《泊船瓜洲》教学实录课前预习: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的资料,对他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互动: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古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情操,感化心灵。
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你能从你的记忆库里拾取几句思乡的诗句吗?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思乡的诗。
(出示课件并板书题目“泊船瓜洲”“。
)作者是谁?(王安石)谁知道王安石?(生先说)谁来读读他的资料?资料出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施行新政。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师:叱诧风云的人,流传千古的诗。
看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尤其要注意多音字。
(提示: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出示课件)谁愿意来?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对。
生读《泊船瓜洲》(师:读得字正腔圆。
诗中的多音字他有没有念对?)一水间的“间”为什么读成“”(是间隔着一条水)师: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句(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生答)师:真好,你还有没有注意他在读“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时候那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生答)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前言作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中国古代史》中,我们必须涉及到很多有关古代水利和航海的知识。
在这方面,“泊船瓜洲”作为一篇脍炙人口、历史悠久的传记,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历史价值都非常的丰富。
本实录针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生动教授这篇传记进行记录,并分享一些实践心得。
课前准备1.审阅原文:“泊船瓜洲”源于南北朝时期,是由南朝步兵校尉谢灵运所写的一篇传记。
在教授时,我们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原文,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步兵校尉谢灵运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南北朝时期的混乱,政治和军事都没有任何的安定。
此时谢灵运写下了这篇描写聂政的传记——《泊船瓜洲》。
也正因为如此,《泊船瓜洲》才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需要我们更好的理解其历史背景。
2.打印原文: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一些标记技巧帮助理解、记忆和分析。
为此,我们需要将文章稿件打印出来,方便老师和学生自由地做笔记或做标记。
同时,还可以帮助老师在课堂上方便地讲解文章内容,而不需要时刻关注电子屏幕。
课堂教学实录第一部分:引起学生兴趣在讲解《泊船瓜洲》之前,我们需要先调动学生们的兴趣。
可以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例如: - 引入关于南北朝的历史——南北朝的分立状态 - 介绍部分内容——姓和名都很有特点在课堂教学的第一部分,老师可以选择用讲解等方式先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例如利用课前阅读原文的方式,让学生们提前体验一下向课堂。
同时也可以举一些类似“这是一篇讲述水师中的奇人聂政的传记”,“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期待。
第二部分:心有余而力不足——抒发感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步讲述聂政这个人物的特点和背景。
他是一个非常热爱水师,并且不断适应新时代的人。
聂政在《泊船瓜洲》中其实讲述的是他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他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停留在自己的理想上,无法获得足够的推动力量。
老师在这个环节可以考虑加上一些讲解或者介绍聂政在历史上的地位,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背景和特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力量以及人物的感情与精神。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课前交流: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我刚刚才听说你们认识我啊?是这样吗?生:是,您在我们二年级的时候给我们上过《葡萄沟》。
师:(惊喜的)是吗?真是太好了!转眼都过了4年了,你们都长这么大了。
那你们觉得老师有没有什么变化呢?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但不敢大胆说。
师:既然如此,我想我们就是老朋友了,大家应该不会再感到陌生了吧!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好吗?生:好!课堂教学:师:前两天大家学习了《梅花魂》一课,其中有这样两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家会背吗?生:会!(生齐背两句古诗)师: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你们能背这首诗吗?生:(小声)不会。
师教读两遍古诗,要求学生课后背诵。
师:在这首古诗中诗人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呢?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关于思念家乡的,请大家齐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泊船瓜洲》。
师:请大家注意在题目中有一个多音字,能找出来读一读吗?生:是“泊”字,在这里读bó,停泊的“泊”;它还有一个读音,读pō,湖泊的“泊”。
师:太好了,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读音,那就请大家给两个音组上词语再读一读吧!生读多音字。
师:哪位同学知道“泊”字的意思?生:停泊、停靠的意思。
师:很好,那你能给大家说说“泊船瓜洲”的意思吗?生:有点困难。
师:那好,你坐下继续思考。
有别的同学能说说吗?生:应该是把船停在瓜洲的意思吧?师:非常好,语气再肯定一些,把意思再说一遍。
生:(语气坚定)把船停泊在瓜洲。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你能根据题目在图上标出“瓜洲”吗?生迅速在图上标了出来。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
有同学对他了解吗,起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生拿出了工具书,但介绍的声音太小。
师:那老师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陈金才:泊船瓜洲课堂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陈金才:泊船瓜洲课堂实录9篇陈金才: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教师抓住要害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
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爱好,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入情入境,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王安石简介;描写春景的古诗、词语。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齐声背诵)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经常会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三个步骤学习古诗(出示幻灯,齐读)。
1、谁愿意介绍一下王安石?2、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幻灯片)3、理解题目。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
)“瓜洲”是在什么地方?(2)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二、抓字眼,明诗意过渡:王安石路过瓜洲写下这首诗,他想说什么呢?(幻灯)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①请大家自由地把《泊船瓜洲》这首诗仔细读两遍,争取把多音字读准,把诗读通顺,留意节奏。
②指名读:请你读一读。
其他同学留意听,这首诗当中有三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③听完学生朗读,教师做简单的评价,生小组读,老师范读,生再齐读。
④读古代的诗歌,我们不仅要把它读得正确、有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来。
指名读,齐读。
⑤诗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有什么感觉?指名回答。
⑥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这首诗。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王安石为什么会如此地思念家乡?①请大家默读这首诗,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同桌说一说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特级教师一、自主研究,确定学习目标师: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来学习这首古诗?要完成哪些任务呢?生:要理古诗的意思。
师:对。
他确立了我们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理解诗意。
还有补充吗?生:要知道写这首诗的背景。
生:要知道作者的情况。
师:还是理解。
还有补充吗?生:我觉得还要熟读这首古诗。
师:非常好!在理解之前应该先熟读!只有读好,才能理解。
还有补充吗?生:还要把古诗背下来。
师:大家同意吗?全班:同意。
师:好,我们就初步定三个学习任务:熟读、理解、背诵。
二、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师:我们先完成第一个任务:熟读。
分四人小组学习,一个一个地读,其他的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读错的马上帮他纠正。
清楚了吗?生:清楚了。
师:声音不要太大,能听清楚就好,开始。
(学生分小组朗读,老师巡查、指导。
)师:(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告诉老师。
生:“京口”的“京”我先读成了jìng,张雨同学告诉我应该读jīng。
师:很好,还有吗?生:“照”字应是翘舌音,我读成了平舌音,是小组的同学告诉我的。
师:把这句诗读一下。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刚才小组学习时候,我还注意到:有些同学读得不是很流利,小组长就多给了这样同学一次机会,请他再读一遍,非常好!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精神。
现在敢读给大家听吗?全班:敢!师:请站起来朗读吧。
(多名学生朗读古诗)师:很好,语音准确。
有一个字要注意:一水间的“间”应该读第四声。
有没有哪个小组集体读一读?(小组齐读诗句)师:非常好!(学生鼓掌。
)这掌声是情不自禁的。
师:好,看来我们第一个任务完成得不错。
现在我们完成第二个任务:理解。
请同学们看课后的注释,认真地看,认真地想。
看看,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再连起来想这首诗歌是什么意思。
如果有不会的,请打上个问号。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案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案文本)李雅雅发表晋江金井瀛洲小学李雅雅学习目标: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生:《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生1:(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生2:(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非常好。
再来(请学生)生3:泊船瓜洲。
师: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全班:(大声地)bǒ。
师:连着题目一起读,一、二全班:泊船瓜洲。
师: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这节课我们要把这首诗学好,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来学习这首古诗呢?要完成哪些任务呢?生1:要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生2:要懂得题目的意思。
生3:要抓住重点词来理解诗的意思。
生4:还要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5:要先读。
生6:还要背诵。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泊船瓜洲》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的诗意和背景介绍。
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分析。
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泊船瓜洲》的作者和背景。
朗读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讨论诗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进行朗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背诵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诗的意境。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的背景和意象,讲解诗意。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实践法:进行朗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背诵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诗的意境。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泊船瓜洲》的原文和注释。
与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诗歌解读的参考书籍或文章。
3.2 教学材料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写作。
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和表达。
评估学生的书面作业,如诗歌解读和表达能力训练。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便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4.2 教学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提升。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5.2 教学拓展介绍其他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欣赏。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诗歌朗诵会、诗歌展览等。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之一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
往常我们学了专门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师板书诗题,生读题)师: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能够读出声音。
谁情愿来?指名读。
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得。
读对字音对你明白得古诗的意思专门有好处。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师: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的自学能力,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能够用笔写下自己的收成和疑问。
(生自学)师:现在小组的同学一起来交流交流,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学的是最后两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又绿”是什么意思?是指春风吹绿了江南,家乡专门漂亮,他专门想家。
师:从这两句你体会出什么?生:想念家乡的感情。
师板书。
生:我们学的是第一、二两句,表达了思乡情,长江是专门宽的,诗歌把它比作一水间,靠得专门近,“瓜洲”和“南京”应该相隔专门远,诗歌上说只有几座山。
师:老师为你喝彩。
瓜洲在哪里?生:在长江的北岸(师画简笔画)师:那京口在哪里?生:在长江的南岸。
师:你如何明白了京口和瓜洲在那个位置?生:从注释上看出来的。
生:从图上看出。
生:查资料找到的。
生:从诗句中的“一水间”明白的。
生:“泊船“是什么意思?是停船的意思。
师板画小船师:那泊船瓜洲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生答。
师:明白得了诗意只是读明白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也感受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找出表示思乡之情的字眼。
好好品味。
生:我找到的三个词和一个字,“一水间”,说明相隔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还有“又”、“何时”。
师:你找到了,能不能把他读出来?(生读)生:还有第三行诗的“又绿”,这也是表现了江南两岸的景色美,说明他想回到家乡。
师:能不能把下面两句读出来?(生深情朗读)(一片掌声)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那个“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其它字?生:吹,拂,碧,到,满。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部分)
《泊船瓜洲》教课实录(部分)一、利用经验、导入新课师:今日我们要一同走进第二单元“月是故土明”的学习,请同学们读一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读完后谈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经过读本组课文的导语,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达流浪在处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
生:我还知道了学习本组课文不单要专心领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师:诗人,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时,往常都会经过哪些光景的描绘来表现呢?生:我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静夜思》,诗中主要经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的。
生:我们从前学过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经过传统节日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师:月亮老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思念家乡,今日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中也有月亮,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出示课题)读一读谈谈课题的意思。
生:把船停靠在瓜洲。
二、整体感知、直奔要点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诗中的几个多音字。
生:我来给大家读一遍,我感觉第一行诗中的“间”应当读“ji nà”,因的意思是隔。
生:是一首表达思之情的,因此我最后一句的“ ” 。
:同学自句,合文注,想一想句的意思,并从中领会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生:(悟,同桌沟通):同学在小内沟通,你最欣中哪一句?生:我最喜“京口瓜洲一水,山只隔数重山”,句写出了几个城市之的距离然不,但却不可以回去,表达了人的无奈。
生:我喜“春又江南岸,明月几照我”,句写出了人在瓜洲看到的江南两岸的风景,更增加了人家的思念之情。
生:我也喜“春又江南岸,明月几照我”,了句,我的海里浮出了一派活力勃勃的春季美景。
生:⋯⋯⋯⋯三、析句 .感悟境:同学上眼睛句,的候,你的海里又会浮出什么画面呢?生:两句的候,我的海里浮出了一幅草中蝴蝶舞,花香的画面,我沉醉不已。
(她的想象不沉醉了自己,也感染了同学和老)第2页/共4页生:读了这两句诗,我忧如看到了一阵春风拂过,小草就冒出新芽,“噌噌”地往上长。
让我感觉到一种动的美。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湛江市第九小学陈文静师:同学们,趁着上课铃还没响,咱们来一次背诵古诗的比赛,好吗?生:好!师:那咱们先来比赛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或者思念家乡的古诗,看看谁最厉害?谁先来?生:(根据课前时间指名背诵)…………师:真好!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
有信心吗?生:有!师:好!咱们上课!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写关于春天的以及表达诗人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请举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书空课题――泊船瓜洲。
生:书空课题师:请读课题――生:读师:同学们把题目读对了,但“泊”字,还可以读……生:pō,血泊的“泊”。
师:在这,“泊”是什么意思?生:停泊生:停船靠岸师:同学们,仔细地看这四个字,你们就会发现,他们背后隐藏着好几种事物,你们知道吗?生:有“船”;有“瓜洲";有“飞鸟”、诗人和长江水。
…………师: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还有隐藏着的?生:还有………师:谁能用自已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生:把船停泊在瓜洲。
生:停泊船只在瓜洲。
生:诗人夜晚,把船停在瓜洲的岸边休息。
生: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师:作者是谁?生:王安石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收集了关于诗人王安石的相关资料,谁来汇报一下:生:……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从你们的发言中,发现了你们不仅能查阅了丰富的资料,还能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老师相信,这些信息对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
【出示:课件二】这就是王安石。
他……师:下面我们走进他的诗篇,走进他的内心。
先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先看自读导向【出示课件三】(仔仔细细地读上几遍,注意:1、读准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把词读通顺,特别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最好诗中用笔画一画节奏。
明白了吗?生:自由读诗【出示课件四】师:谁来试着读一读――生:读师:好,谁来读一读。
你来,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不是都念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的教学实录站在月光下,他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自己此番进京,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他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来自《泊船瓜洲》的教学实录。
师:(板书课题、作者及朝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大家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师:这首诗同学们之前已经按照老师的自学提纲进行了认真的自学。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自学提纲。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纲)师:自学提纲有三个要求:一是熟读诗歌, 特别注意诗歌中多音字的读音;二是理解诗句, 要运用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 理解诗句,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三是先提出一至二个问题,然后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已经解决了,你可以把答案告诉大家;如果还不明白,在小组学习的时候你可以问问其他同学。
(点评:自学要求明确,不仅有目标要求,而且有方法指导,能有效激励、指引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先学先探”的效果。
)师:下面我们带着学习的收获进行小组交流,请组长主持。
(大屏幕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步骤。
主要从朗读、理解、讨论疑问、合作展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引导。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学习步骤认真开展合作学习。
各组学习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同学都在积极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充分,达到8分钟。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倾听,指导。
)(点评:在先学先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是给了每个学生先学先探的所得在组内得到展示的机会,二是可以使个体先学先探所得在组内实现共享,实现组内个体间的所得互补,三是通过展示与互补,相互激励,彼此触发,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是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过程,也是获得愉快学习体验的过程。
妙!) 师:刚才各小组在认真地学习、交流。
下面我请几个小组上来做展示,看哪个组的同学最自信。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六个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都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如“活力组”、“书香组”、“阳光组”等等。
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个同学都自信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点评:先学先探了,小组合作学习时先学先探没有弄懂的不少问题也在组内相互交流中又得到解决,学生自然会“都自信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请“活力组”的同学上台展示。
学生活动:“活力组”的全体同学非常开心地上台并“一”字排开,由主持人主持展示过程。
先让小组成员展示朗读,读得正确、流利;接着有两个同学领读“间”、“重”等多音字的读音,讲解不同读音所表示的不同意思,这些多音字在本诗中的读音和意思;再展示了对这首诗的理解,由四个小组成员一句一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最后提出的问题是: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为什么要用“绿”?并公布了本小组同学讨论的答案:这里用“绿”是说春风吹过以后,草变绿了,长江两岸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请对“活力组”的展示做点评。
学生活动:学生表扬活力组朗读很有感情,理解诗句也很准确,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自己解决。
指出的不足是:没有解释题目,也应该适当介绍一下作者。
还建议他们,要根据汇报的顺序来确定小组成员站立的位置。
(点评:小组展示,每个个体展示的是小组集体的学习所得,避免了个体发言的紧张。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代表集体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得更好,因为每个个体在集体里有了角色感,有角色感就会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自然会转化为“我要为集体争光”的行动。
)师:刚才这个小组展示了朗读、理解,也展示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水平很高。
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准确。
现在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展示,要学习第一小组的优点,同时还要注意尽量跟他们不一样,要有创新。
(其余小组再次把手举得高高的)师:请“书香组”为大家展示。
学生活动:书香组首先把朗读和理解诗句结合起来进行展示;然后出题考大家:学生问:本诗的作者王安石是什么人?学生答: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做过丞相,写过很多诗歌、散文。
学生问:作者王安石是在什么时候写这首诗的?学生答:我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知道,王安石是春天的时候写这首诗的。
学生答:我从“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知道,王安石是在春天的晚上吟诵这首诗的。
学生问:诗中写了“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哪里才是作者的家乡?学生答:诗的题目是《泊船瓜洲》,所以瓜洲是作者停船的地方,不是他的家乡。
第一句说“京口瓜洲一水间”,我认为“京口”就一定是作者的家乡。
学生答: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一条长江,所以京口不是作者的家乡。
作者的家乡应该是在“钟山”。
(点评:小组展示形式发生了变化,反映了学生的创意追求,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
这种创意追求在小组展示时候最容易表现出来,因为我们是“书香组”,而不是“活力组”。
“我们一定要与别人不同!”这是每个组员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
)师:(出示简单示意图)瓜洲在长江北岸,京口就是今天的镇江,在长江南岸,与瓜洲隔江相对。
钟山就是现在南京的紫金山,是作者的家乡。
从京口到钟也只是隔着几重山。
(点评:教师及时补充,非常有必要,这是这首诗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表扬书香组,并给主持人提了建议:要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当别人回答错了的时候,你要给他指出来,不要只说“谢谢”。
)师:我还想请一个组上来展示,最后这个组展示的水平应该更高。
请“阳光组”为大家展示。
现在你们准备的有些内容可能已经跟别的组重复了,你们准备怎么调整?生(阳光组主持人):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先看我的板书(学生画了一张简单的标有“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和长江、山峰的示意图),京口和瓜洲之间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就是南京,它跟京口也只是隔着几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又是一年的春天到来了,作者离开家乡,什么时候才能在明月的照耀下回到家乡。
这句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你像一个小老师一样,讲得非常好。
你们组有问题吗?生(阳光组另一同学):我们组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经过查找资料,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作者当时生活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只发好离开家乡。
最后一句其实就是整首诗的灵魂,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回答得是否准确呢?我们先把它记下来,等一会儿我们再讨论。
(点评:学生讲解比老师讲解,学生听得会更专注。
这不仅是形式的变化,而且是教学思想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师:现在我们齐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思考诗歌中每一句话的意思。
(生思考性地齐读)师:再轻轻地读前两句。
一边读一边思考:前两句集中写了一个什么意思?(教师让学生反复读了三遍)生:作者所在的瓜洲离家乡很近。
师:(板书“近”)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要把“近”的意思读出来。
(生齐读前两句,通过抓住“一水间”、“数重山”等关键词,突出了“近”。
)(点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是把诗读“厚”,这里是把诗读“薄”,厚薄之间意趣盎然。
以“近”来引导学生读好诗句非常巧妙!)师:再轻轻地读读后两句,一边读一边思考:后两句又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
(生齐读后两句,突出了“又”、“何时”、“还”。
)师:能像前面那样,用一个字来概括后两句诗的意思吗?生(齐声):还!师:下面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你能读出一个问题来吗?生:这首诗前面说离家“近”,后面又说非常想回家。
既然离得那么近,他为什么不回家呢?(点评:近而不能还,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也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只有弄懂这个问题,学生才能真正与诗人进行对话,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准确把握诗心、诗魂。
)师:对呀,他为什么不回去呢?站在瓜洲岸边的王安石,眺望着沐浴在月光下的家乡,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看补充资料。
补充阅读资料:王安石与《泊船瓜洲》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
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北宋神宗皇帝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
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有些官僚的极力反对,他们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说王安石的坏话。
三年后,他丢掉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钟山的家中。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皇帝仍然要他进京。
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
这一天晚上,他乘船停泊在瓜洲江边。
站在月光下,他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自己此番进京,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他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他又回到了南京。
师:带着问题,拿着笔,一边快速浏览,一边把你觉得有用的地方划下来。
(生认真地看补充资料,边看边划记号。
教师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一会儿,边组织学生交流。
)师:王安石这次出门是要干什么去啊?生:到京城去做官,做宰相。
师:王安石是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原来就是宰相,后来被罢了官,这次进京又是去做宰相。
他在做宰相的时候,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齐声):变法。
师:什么叫变法?生:改革。
师:变法,就是把原来的那些不好的制度换成新的制度,好的制度。
王安石变法给国家带来了很多好处,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后来他却被罢了官。
这次皇帝又让他去做宰相,他两次推辞,做宰相都不愿去,是怎么回事呢?生:因为他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罢去了宰相的职务。
这次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他担心自己再次被罢免。
生:他担心自己坐牢,甚至被杀头。
师: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王安石写后两句诗的心情。
生:忧。
师:他忧什么?生:他在担忧自己的命运:这次进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啊。
生:他担忧,这次去会不会坐牢、杀头?还能不能回到家乡啊?生:他也在担忧国家的命运,变法好能不能进行,能不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呢?师:他不仅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也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这个时候你再读后面的两句诗,你怎么读?(几个同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无限感慨地,入情入境地朗读了后两句诗,读出了诗人的“忧虑”、“惆怅”、“茫然”。
学生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对诗歌的情感体会明显比之间深入了。
)师:“诗言志”,诗人写诗的时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情感的。
我们读诗的时候,要读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点评:及时补充必要的资料帮助学生读懂诗心,而不是靠老师的“告诉”,这又是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
)四、延伸阅读,训练学生探究能力师:下面我们看看王安石的另外两首诗。
(出示《元日》,全班一起读)师:题目是什么意思?生;元旦师:这里讲的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元旦,而是新年的第一天。
师:王安石写了这一天的一些什么情景呢?生:放鞭炮,过新年,春风送暖,喝屠苏酒,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