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矩阵快速求逆算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逆矩阵的几种求法与解析(很全很经典)

逆矩阵的几种求法与解析(很全很经典)

逆矩阵的几种求法与解析矩阵是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很多实际问题用矩阵的思想去解既简单又快捷.逆矩阵又是矩阵理论的很重要的内容, 逆矩阵的求法自然也就成为线性代数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将给出几种求逆矩阵的方法.1.利用定义求逆矩阵定义: 设A 、B 都是n 阶方阵, 如果存在n 阶方阵B 使得AB= BA = E, 则称A 为可逆矩阵, 而称B 为A 的逆矩阵.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例1 求证: 如果方阵A 满足A k= 0, 那么EA 是可逆矩阵, 且(E-A )1-= E + A + A 2+…+A 1-K证明 因为E 与A 可以交换, 所以(E- A )(E+A + A 2+…+ A 1-K )= E-A K ,因A K = 0 ,于是得(E-A)(E+A+A 2+…+A 1-K )=E , 同理可得(E + A + A 2+…+A 1-K )(E-A)=E ,因此E-A 是可逆矩阵,且(E-A)1-= E + A + A 2+…+A 1-K .同理可以证明(E+ A)也可逆,且(E+ A)1-= E -A + A 2+…+(-1)1-K A 1-K .由此可知, 只要满足A K =0,就可以利用此题求出一类矩阵E ±A 的逆矩阵.例2 设 A =⎥⎥⎥⎥⎦⎤⎢⎢⎢⎢⎣⎡0000300000200010,求 E-A 的逆矩阵.分析 由于A 中有许多元素为零, 考虑A K 是否为零矩阵, 若为零矩阵, 则可以采用例2 的方法求E-A 的逆矩阵.解 容易验证A 2=⎥⎥⎥⎥⎦⎤⎢⎢⎢⎢⎣⎡0000000060000200, A 3=⎥⎥⎥⎥⎦⎤⎢⎢⎢⎢⎣⎡0000000000006000, A 4=0而 (E-A)(E+A+ A 2+ A 3)=E,所以(E-A)1-= E+A+ A 2+ A 3=⎥⎥⎥⎥⎦⎤⎢⎢⎢⎢⎣⎡1000310062106211.2.初等变换法求元素为具体数字的矩阵的逆矩阵,常用初等变换法.如果A 可逆,则A 可通过初等变换,化为单位矩阵I ,即存在初等矩阵S P P P ,,21 使(1)s p p p 21A=I ,用A 1-右乘上式两端,得:(2) s p p p 21I= A 1-比较(1)(2)两式,可以看到当A 通过初等变换化为单位矩阵的同时,对单位矩阵I 作同样的初等变换,就化为A 的逆矩阵A 1-.用矩阵表示(A I )−−−→−初等行变换为(I A 1-),就是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它是实际应用中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初等变换时只允许作行初等变换.同样,只用列初等变换也可以求逆矩阵.例1 求矩阵A 的逆矩阵.已知A=⎥⎥⎥⎦⎤⎢⎢⎢⎣⎡521310132.解 [A I]→⎥⎥⎥⎦⎤⎢⎢⎢⎣⎡100521010310001132→⎥⎥⎥⎦⎤⎢⎢⎢⎣⎡001132010310100521→ ⎥⎥⎥⎦⎤⎢⎢⎢⎣⎡--3/16/16/1100010310100521→⎥⎥⎥⎦⎤⎢⎢⎢⎣⎡-----3/16/16/110012/32/10103/46/136/1001故 A 1-=⎥⎥⎥⎦⎤⎢⎢⎢⎣⎡-----3/16/16/112/32/13/46/136/1. 在事先不知道n 阶矩阵是否可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此方法.如果在初等变换过程中发现左边的矩阵有一行元素全为0,则意味着A 不可逆,因为此时表明A =0,则A 1-不存在.例2 求A=⎥⎥⎥⎦⎤⎢⎢⎢⎣⎡987654321.解 [A E]=⎥⎥⎥⎦⎤⎢⎢⎢⎣⎡100987010654001321→⎥⎥⎥⎦⎤⎢⎢⎢⎣⎡------1071260014630001321→ ⎥⎥⎥⎦⎤⎢⎢⎢⎣⎡----121000014630001321. 由于左端矩阵中有一行元素全为0,于是它不可逆,因此A 不可逆.3.伴随阵法定理 n 阶矩阵A=[a ij ]为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非奇异.且A 1-=A 1⎥⎥⎥⎥⎦⎤⎢⎢⎢⎢⎣⎡nn nn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12111)其中A ij 是A 中元素a ij 的代数余子式.矩阵⎥⎥⎥⎥⎦⎤⎢⎢⎢⎢⎣⎡nn nn n n A A A A A AA A A (2122212)12111称为矩阵A 的伴随矩阵,记作A 3,于是有A 1-=A 1A 3.证明 必要性:设A 可逆,由A A 1-=I ,有1-AA =I ,则A 1-A =I ,所以A ≠0,即A 为非奇异.充分性: 设A 为非奇异,存在矩阵B=A 1⎥⎥⎥⎥⎦⎤⎢⎢⎢⎢⎣⎡nn nn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12111, 其中AB=⎥⎥⎥⎥⎦⎤⎢⎢⎢⎢⎣⎡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2111211⨯A 1⎥⎥⎥⎥⎦⎤⎢⎢⎢⎢⎣⎡nn nn n n A A A A A A A A A ............... (2122212)12111=A 1⎥⎥⎥⎥⎦⎤⎢⎢⎢⎢⎣⎡A A A A ............0...00...0=⎥⎥⎥⎥⎦⎤⎢⎢⎢⎢⎣⎡1 (00)...1......0...100...01=I同理可证BA=I.由此可知,若A 可逆,则A 1-=A1A 3. 用此方法求逆矩阵,对于小型矩阵,特别是二阶方阵求逆既方便、快阵,又有规律可循.因为二阶可逆矩阵的伴随矩阵,只需要将主对角线元素的位置互换,次对角线的元素变号即可.若可逆矩阵是三阶或三阶以上矩阵,在求逆矩阵的过程中,需要求9个或9个以上代数余子式,还要计算一个三阶或三阶以上行列式,工作量大且中途难免 出现符号及计算的差错.对于求出的逆矩阵是否正确,一般要通过AA 1-=I 来检验.一旦发现错误,必须对每一计算逐一排查.4.分块矩阵求逆法4.1.准对角形矩阵的求逆命题 设A 11、A 22都是非奇异矩阵,且A 11为n 阶方阵,A 22为m 阶方阵⎥⎦⎤⎢⎣⎡221100A A ⎥⎦⎤⎢⎣⎡--12211100A A 证明 因为A =221100A A =11A 22A ≠0, 所以A 可逆.设A 1-=⎥⎦⎤⎢⎣⎡W ZY X,于是有⎥⎦⎤⎢⎣⎡W Z Y X⎥⎦⎤⎢⎣⎡221100A A =⎥⎦⎤⎢⎣⎡m nI I 00,其中 X A 11=I n , Y A 22=0,Z A 11=0,W A 22=I m .又因为A 11、A 22都可逆,用A 111-、A 122-分别右乘上面左右两组等式得:X= A 111-,Y=0,Z=0,W= A 122-故 A 21= ⎥⎦⎤⎢⎣⎡--12211100A A 把上述结论推广到每一个子块都是非奇异矩阵的准对角形状矩阵中去,即:121...-⎥⎥⎥⎥⎦⎤⎢⎢⎢⎢⎣⎡k A A A =⎥⎥⎥⎥⎥⎦⎤⎢⎢⎢⎢⎢⎣⎡---11211...k A A A 4.2.准三角形矩阵求逆命题 设A 11、A 22都是非奇异矩阵,则有12212110-⎥⎦⎤⎢⎣⎡A A A =⎥⎦⎤⎢⎣⎡-----122122121111110A A A A A证明 因为⎥⎦⎤⎢⎣⎡2212110A A A ⎥⎦⎤⎢⎣⎡--I A A I 012111=⎥⎦⎤⎢⎣⎡22110A A 两边求逆得1121110--⎥⎦⎤⎢⎣⎡-I A A I 12212110-⎥⎦⎤⎢⎣⎡A A A =⎥⎦⎤⎢⎣⎡--12211100A A 所以 1221211-⎥⎦⎤⎢⎣⎡A A A =⎥⎦⎤⎢⎣⎡--I A A I 012111⎥⎦⎤⎢⎣⎡--12211100A A =⎥⎦⎤⎢⎣⎡-----122122121111110A A A A A同理可证12221110-⎥⎦⎤⎢⎣⎡A A A =⎥⎦⎤⎢⎣⎡-----122122211111110A A A A A 此方法适用于大型且能化成对角子块阵或三角块阵的矩阵. 是特殊方阵求逆的一种方法,并且在求逆矩阵之前,首先要将已给定矩阵进行合理分块后方能使用.5.恒等变形法恒等变形法求逆矩阵的理论依据为逆矩阵的定义,此方法也常用与矩阵的理论推导上.就是通过恒等变形把要求的值化简出来,题目中的逆矩阵可以不求,利用AA 1-=E ,把题目中的逆矩阵化简掉。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矩阵求逆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操作,它在很多科学和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对于大规模的矩阵来说,求逆操作通常是非常耗时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出了一些快速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矩阵求逆的效率。

在接下来的1200字以上,我将介绍两个常见的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高斯消元法和LU分解法。

1. 高斯消元法(Gaussian Elimination)是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用于矩阵求逆。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行变换将原矩阵转化为上三角矩阵,再通过回代过程得到逆矩阵。

高斯消元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构造增广矩阵,将原矩阵和单位矩阵合并为一个矩阵;(2)通过行交换和倍乘,将第一列第一行元素变为1,其它行元素变为0;(3)依次操作剩余的列,将矩阵变为上三角矩阵;(4)通过回代过程,将上三角矩阵转化为逆矩阵。

高斯消元法的优点是它的直观性和易于实现,但它的缺点是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3),当矩阵规模较大时,计算时间会变得非常长。

2.LU分解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它将原矩阵分解为两个矩阵的乘积:一个下三角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矩阵U。

通过LU分解得到L和U后,可以很容易地求得逆矩阵。

LU分解的主要步骤如下:(1)初始时,令L为单位下三角矩阵,U为原矩阵;(2)通过行变换和列变换,将U的对角线元素置为1,并将上三角矩阵U和下三角矩阵L逐步完善;(3)继续调整U的上三角元素和L的下三角元素,直到得到完整的LU分解;(4)使用LU分解求解逆矩阵的过程类似于高斯消元法的回代过程。

LU分解法的优点是它可以在只进行一次分解后,多次使用这个分解来求解不同的方程组或求逆问题,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然而,LU分解法的缺点是它的计算量较大,在矩阵规模较大时,仍然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综上所述,高斯消元法和LU分解法都是常见的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它们的主要优点是直观易懂、易于实现,并且可以有效地求解逆矩阵。

基础科研训练报告基于CUDA的矩阵求逆并行算法

基础科研训练报告基于CUDA的矩阵求逆并行算法

基础科研训练报告——基于CUDA的矩阵求逆并行算法研究学院:英才实验学院训练目的基于NVIDIA CUDA实现大规模矩阵求逆的并行算法。

在过程中熟悉NVIDIA CUDA并行运算平台,掌握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且深刻理解矩阵求逆并行算,将其在CUDA平台上实现出来。

需要在运行过后展示出算法中每一部分的运行时间,从而找到瓶颈,为进一步优化算法提供依据和方向。

理论基础Firstly, we introduce several practical ways to compute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Let us review how one particular algorithm for the Cholesky factorization is usually motivated.We consider A = RTR andBy substituting the matrices A and R into A = RTR, we find thatfrom which we conclude thatConsider that before every iteration, quadrant ATL has already been overwritten by RTL . In the body of the loop, a next row and column are exposed, and updated. The row and the column are then included in ATL so that at the end of the iteration, again ATL contains the result RTL . Eventually ATL envelops the entire matrix, at which point A contains the desired R. In order to attain high performance, the computation is typically cast in terms of matrix-matrix multiplications. For the Cholesky factorization, a blocked version of the algorithm can be derived by partitioningwhere A11 and R11 are b*b . By substituting into A = RTR, we find thatwhich is the algorithm we aim to get.The other way of computing the inverse of a matrix is that we assume A to be a matrix of m*k, and B is a matrix of k*n, remarking that C=AB. To get the parallel matrix invasion algorithm of C=AB, based on the p processors we have, we firstly divide the A and B into several blocks. LikeA =(A 1T ,A 2T ,A 3T ...A P T)and B =(B 1,B 2,B 3...B P )Where Ai is a matrix of mi*k, and Bi is a matrix of k*ni, so that we can represent C intoC =AB =A 1A 2...A p æèççççöø÷÷÷÷(B 1,B 2,B 3...B P )then it ’s transparent to find that we can compute each block of C separately, following the stepswe need.① Firstly, we put the data of Ai, Bi into processor i, setting the initial k=1② Then, it is the part for transmission, where the processor I transmit the element in Bi intoprocessor i+1. Obviously, the last processor p transmits the data into the first processor. ③ Each processor computes the product of each group of AiBi, saving the results into Ci, whereremarking that The saving process is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AiBi. ④ When each processor receiving the data from the former processor, the data has to be savedinto the Bi matrix, covering the former data. ⑤ If k<p then set k=k+1 and continue step 2, else if k=p, each processor then compute theproduct of AiBi, and to the end.训练过程说明本次训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C++面向对象的编程,这一个阶段大概持续了1个月,我们一边看谭浩强的教材,一面找一些例子练习,不久就基本掌握了C++这门语言。

矩阵的逆求解技巧

矩阵的逆求解技巧

矩阵的逆求解技巧矩阵逆的求解是线性代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科学计算、工程应用和数学理论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矩阵逆的求解技巧,包括高斯-约当消元法、伴随矩阵法和基于特征值的方法。

1. 高斯-约当消元法高斯-约当消元法是求解矩阵逆的一种经典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求逆矩阵与单位矩阵联合成一个增广矩阵,然后通过一系列行变换将增广矩阵转化为单位矩阵和逆矩阵。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待求逆矩阵A与单位矩阵I联合成增广矩阵[A|I]。

2) 通过行变换,使得增广矩阵的左半部分变为单位阵。

具体步骤是将第i列的主元素调整为1,同时将位于它下方的元素调整为0。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所有列的主元素都变为1。

3) 在增广矩阵的左半部分变为单位阵后,其右半部分将变为矩阵A的逆矩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矩阵。

但是,当矩阵的维数较大时,计算量非常庞大。

2. 伴随矩阵法伴随矩阵法是求解矩阵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伴随矩阵来求解逆矩阵。

伴随矩阵是由原矩阵的代数余子式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一个矩阵。

具体步骤如下:1) 计算原矩阵A的代数余子式。

2) 将代数余子式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成伴随矩阵。

3) 利用伴随矩阵和原矩阵的行列式之积进行矩阵逆的计算。

具体计算逆矩阵的公式是:A^(-1) = adj(A)/|A|,其中adj(A)表示A的伴随矩阵,|A|表示A的行列式。

伴随矩阵法的优点是计算量相对较小,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矩阵。

但是,当原矩阵的维数较大时,计算伴随矩阵和行列式都会带来较大的计算压力。

3. 基于特征值的方法基于特征值的方法是求解矩阵逆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矩阵A分解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形式,然后通过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求解逆矩阵。

具体步骤如下:1) 计算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 将矩阵A的特征值构成一个对角矩阵Λ,特征向量构成一个列向量矩阵P。

3) 计算原矩阵A的逆矩阵。

矩阵的逆的研究及应用

矩阵的逆的研究及应用

阵的逆的研究及应用矩阵的逆的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是对高等代数中的矩阵的逆进行研究,更深一步地了解矩阵的逆在数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各方面的应用。

首先总结阐述矩阵的逆的相关定义、定理和性质,并且对其给出相应的证明,然后归纳了矩阵的逆的几种常见求法,最后讲述了矩阵的逆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应用:解线性方程组和保密通信,而且例举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矩阵矩阵的逆线性方程组保密通信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verse matrixSummary: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on the inverse of the matrix in higher algebr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verse of the matrix in all aspects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First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definitions, theorems and properties of the inverse of the matrix,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ofs are given, and then sums up several kinds of common method of inverse of the matrix, and finally tells the inverse of the matrix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solving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s, and illustrate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examples.Key Words: matrix , inverse of a matrix ,linear system of equaton, secure communication.一矩阵的逆的一些背景在以往线性方程组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线性方程组的一些重要性质反映在它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性质上,并且解方程组的也表现为变换这些矩阵的过程。

大型实对称矩阵分块迭代求逆算法

大型实对称矩阵分块迭代求逆算法
( 2 ≤f ≤n) :
( 4 ) 根据公式 ( 1 2 ) 和公式 ( 1 3 ) 计算b 和 ; ( 5 ) 根据公式 ( 1 7 ) 计算矩阵A 的逆矩 I  ̄ i - A, - ; ( 6 ) 判断t 是否等于n , 如果等于n , A ; A , , 算法结束; ( 7 ) 否则, t = t + l , 转第 ( 3 ) 步; l 2 I . t = W " 1 + ( 1 6 ) 经过n 次迭代 , 即可求出矩阵A的逆矩阵。 将( 1 4 ) 式、( 1 5 ) 式和 ( 1 6 ) 式代入 ( 3 ) 式, 得 出w, 的求 3 求逆算法运行结果比较 逆公式为: 为了对 比分析求 逆算法 的计算 时间和精度 , 文 章基于 m a t l a b 语言设计了迭代 求逆算法 , 同时实现了J a c o b i 数值方 法, Q R 分解 法 , L u 分解 法和高斯一 约旦法4 种 常用 的数值求 逆算法 。 算法设 计与运 行的硬件环境 : C o r e i 5 - 3 4 7 0 G P U 3 . 2 0 G H z , 内存4 G B , 软件环境: L e n o v o W i n 7 家庭普通版 , 利用 ( 1 7 ) 式, 分块矩 阵A, 的逆矩 I N A, - ' 可以由At _ 1 - 1 递 推 MA T L AB R 2 O l O a。 计算, 当递推 ̄ U t = n 时, 便可 以求出矩阵A的逆A, ~ 。 利用M A T L A B 函数u n i f r n d ( ) , t r i 1 ( ) 和t r i u ( ) , 生 成一 2 分块迭代求逆算法的详细步骤 个数值大小在一 l O 0 0 ] } J l l O 0 0 之 间1 1 的阶实对称矩阵A。 分别利 给定任意一个t l 阶实对称矩阵 A E R ~, 可采用分块迭代 用上述 五种 求逆算法计算同一实对称矩 阵的逆矩 阵; 利用 法求解矩阵的逆矩阵, 算法详细步骤如下所示, 其 中t 为迭代 m a t l a b 的计时函数t i c 和t o c 统计每种算法 的运行时 间 ( 单 次数 ( 1 ≤f ≤n ) 。 位: 秒) ; M A T L A B 的求逆函数i n v ( ) q  ̄ 难应用到具体 的工程实 算法主要步骤 : 践之中, 但是计算精度非常高, 因此将每种求逆算法 的计算 ( 1 ) 判断矩 阵行列式 是否为 0 , 如为0 , 则矩阵无逆 矩 结果与函数 i n v ( ) 的计算结果作比较 , 利用函数m s e O计算两 阵, 算法结束; 者的均方差, 依此来判断算法的计算精度。 实验 结果如表l 、 ( 2 ) 计算矩 阵A的第一个元素a ㈧的倒数值 , 即为分块 表 2 所示。

学年论文逆矩阵的几种求法与解析

学年论文逆矩阵的几种求法与解析

逆矩阵的几种求法与解析王红斌指导教师:袁晓红(河西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级3班32号, 甘肃张掖734000)摘要矩阵在线性代数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矩阵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基础,为了更便捷地解决矩阵的逆,本文根据不同矩阵的不同特点简单介绍了几种求逆矩阵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伴随矩阵法、初等变换法、分块矩阵法与解方程组法,并对部分进行了简要论证.关键词逆矩阵;分块矩阵;初等变换;伴随矩阵中图分类号O151.21Several ways of solution and analysis of Inverse MatrixWang Hongbin Instructor Yuan Xiaohong(No.32 class 3 of 2012, Specialty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He Xi University, Zhangye,Gansu 734000)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inverse matrix more convenien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trix which simply introduced several methods, there are definition method, adjoint matrix method,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method, as well as a brief argumentation on it partly. Keywords: Inverse matrix ;Partitioned matrix;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Adjoint matrix1 引言矩阵是高等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乃至社会科学中均广泛应用.而矩阵的逆矩阵在矩阵理论中又有着重要地位,由于其解法灵活,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解决这类问题,要掌握各数学分支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技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在数学上,灵活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可以使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矩阵的逆,在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的学习中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何求逆矩阵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问题.本文重点总结了常见的几种求逆矩阵的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简单的说明.不同矩阵的逆矩阵可用不同的方法来求,从而达到简便易求的目的.2 预备知识2.1 几个定义定义1[1] 设A 是一个n 阶矩阵,如果存在n 阶矩阵B ,使得AB BA E ==,则称矩阵A 是可逆矩阵,并称B 是A 的逆矩阵.定义2[4] 通常用若干条纵线和横线将矩阵A 分成许多小矩阵,每一个小矩阵称为A 的子块,以子块为元素的形式上的矩阵称为分块矩阵.例如11122122702010141500506A A A A A ⎛⎫⎛⎫⎪=-= ⎪ ⎪⎝⎭⎪-⎝⎭, 其中四个分块分别是117001A ⎛⎫= ⎪-⎝⎭,12203415A ⎛⎫= ⎪⎝⎭,()21=0,0A ,()225,0,6A =-.定义3[9] 下面三种变换称为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1)对调矩阵的两行(对调,i j 两行,记为i j r r ↔);(2)以数0k ≠乘某一行中的所有元素(第i 行乘k ,记为i r k ⨯);(3)把某一行所有元素的k 倍加到另一行对应的元素上去(第j 行的k 倍加到第i 行上,记为i j r kr +).把定义中的“行”换成“列”,即得到矩阵的初等列变换的定义(所用记号是把“r ”换成“c ”).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统称为矩阵的初等变换. 2.2 几个定理定理1[4] n 阶矩阵()ij a A =为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非奇异.且1121111222212 (1)...............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其中ij A 是A 中元素ij a 的代数余子式.矩阵112111222212.....................n n nnnn A A A A A A A A A ⎛⎫ ⎪⎪⎪ ⎪⎪⎝⎭ 称为矩阵A 的伴随矩阵,记作*A ,于是有1*1A A A-=. 定理2[6] 如果n 阶矩阵1112111222120=000n n n n nn t t t t t t t T t --⎛⎫⎪⎪⎪⎪⎝⎭可逆,那么它的逆矩阵是111111121211111111112221212200000n n n n n n n n t t a t a t a t t a t a T ------------⎛⎫⎪ ⎪= ⎪ ⎪ ⎪⎝⎭, 其中()111111,2,,1ii i i ii a t t i n -++++=-⨯=-,()111,2,,2,3,4,,ij jj jj kj ik kki k ja t t a tti n j n --<<=-⨯-=-=∑.3 求逆矩阵的几种方法3.1 用定义法求逆矩阵例1[8] 求证如果方阵A 满足=0K A ,那么E A -是可逆矩阵,且()121K E A E A A A ---=++++.证明 因为E 与A 可以交换, 所以()()21K K E A E A A A E A --++++=-,因0K A =,于是得()()21K E A E A A A E --++++=,同理可得()()21K E A AA E A E -++++-=,因此E A -是可逆矩阵,且()121K E A E A A A ---=++++,同理可以证明()E A +也可逆,且()()1121+--1K K E A E A A A ---=+++.由此可知, 只要满足0K A =,就可以利用此题求出一类矩阵E ±A 的逆矩阵.例2 设0100020000030000A ⎛⎫ ⎪⎪= ⎪ ⎪⎝⎭,求E A -的逆矩阵. 分析 由于A 中有许多元素为零,考虑K A 是否为零矩阵,若为零矩阵,则可以采用例1的方法求E A -的逆矩阵.解 容易验证20020000600000000A ⎛⎫ ⎪ ⎪= ⎪⎪⎝⎭,3006000000000000A ⎛⎫⎪ ⎪=⎪⎪⎝⎭,40A = 而()()23E A E A A A E -+++=,所以()1231126012600130001E A E A A A -⎛⎫⎪⎪-=+++= ⎪⎪⎝⎭.3.2 初等变换法求元素为具体数字的矩阵的逆矩阵,特别是在方阵阶数较高时,常用初等变换法.如果A 可逆,则A 可通过行初等变换,化为单位矩阵I,即存在初等矩阵S P P P ,,21 使12s =I PP P ⋅⋅⋅, (1)用1A -右乘上式两端,得112sI=A PP P -⋅⋅⋅. (2) 比较(1)、(2)两式,可看到当A 通过行初等变换化为单位矩阵的同时,对单位矩阵I 作同样的初等变换,就化为A 的逆矩阵1A -.用矩阵表示()()1A I I A -−−−−→初等行变换,就是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 例3[5] 已知矩阵231013125A ⎛⎫ ⎪= ⎪ ⎪⎝⎭,求-1A .解 由()314|100014|130100|010100|010215|001015|021001|151001|151100|010100|010015|121010|5234100|010010|5234001|151A I ---⎛⎫⎛⎫⎪⎪=→ ⎪ ⎪ ⎪ ⎪---⎝⎭⎝⎭---⎛⎫⎛⎫⎪⎪→→ ⎪ ⎪ ⎪ ⎪----⎝⎭⎝⎭⎛⎫⎪→-- ⎪ ⎪--⎝⎭, 于是1010=5234151A -⎛⎫⎪-- ⎪ ⎪--⎝⎭.在事先不知n 阶矩阵是否可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此方法.如果在初等变换过程中发现左边的矩阵有一行元素全为0,则意味着A 不可逆,则说明A 不可逆,即0A =,则不存在.例4 求123456789A ⎛⎫⎪= ⎪ ⎪⎝⎭的逆矩阵.解()123100123100=4560100364107890010612701123100036410000121A I ⎛⎫⎛⎫⎪ ⎪→--- ⎪ ⎪⎪ ⎪---⎝⎭⎝⎭⎛⎫⎪→--- ⎪ ⎪-⎝⎭,由于左端矩阵中有一行元素全为0,于是它不可逆,因此A 不可逆.注意:上面是用作行初等变换求逆矩阵;同样只用初等列变换也可以求逆矩阵,但在计算时单位矩阵I 不放在A 的右边,而是放在A 的下面.用矩阵表示:1A I I A -⎛⎫⎛⎫−−−−→ ⎪ ⎪⎝⎭⎝⎭初等列变换.就是求逆矩阵的初等列变换法.3.3 用伴随矩阵去求逆矩阵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法,主要是求出矩阵的行列式以及它的伴随矩阵. 例5 判断矩阵123221343A ⎛⎫⎪= ⎪ ⎪⎝⎭A 是否可逆?若可逆,求出1A -.解 因为20A =≠所以A 可逆. 又1112132122233132332,32,66,2452A A A A A A A A A ==-===-==-==-,,,,,,所以1*26411365222213235=3.22111A A A --⎛⎫ ⎪==-- ⎪⎪-⎝⎭-⎛⎫ ⎪ ⎪-- ⎪ ⎪-⎝⎭用此方法求逆矩阵,对于小型矩阵,特别是二阶方阵求逆既方便、快捷,又有规律可循.因为二阶可逆矩阵的伴随矩阵,只需要将主对角线元素的位置互换,次对角线的元素变号即可.3.4 分块矩阵求逆矩阵法命题1[5] 设,,,A D C 分别是m m n n n m ⨯⨯⨯,,矩阵,,A D 均可逆,则1111100A A C D D CAD -----⎛⎫⎛⎫= ⎪ ⎪-⎝⎭⎝⎭. 证明 由m 1n 0000EA A CA E C D D -⎛⎫⎛⎫⎛⎫= ⎪⎪ ⎪-⎝⎭⎝⎭⎝⎭,两边求逆得11m 1n 00-E A CAE C D ---⎛⎫⎛⎫ ⎪ ⎪⎝⎭⎝⎭110=0A D --⎛⎫⎪⎝⎭, 即11m11n 0000E A A CAE C D D ----⎛⎫⎛⎫⎛⎫= ⎪ ⎪ ⎪-⎝⎭⎝⎭⎝⎭=11110A D CA D ----⎛⎫⎪-⎝⎭. 同理可求出0,,00A C A CA D D C D ⎛⎫⎛⎫⎛⎫⎪ ⎪⎪⎝⎭⎝⎭⎝⎭的逆矩阵,故对大型且可划分为以上的分块矩阵.可用此法求逆矩阵.例6[5] 设500031021A ⎛⎫ ⎪= ⎪ ⎪⎝⎭,求1A -.解1250000310021A A A ⎛⎫⎛⎫⎪== ⎪ ⎪⎝⎭⎪⎝⎭, ()15A =,()115A -=; 23121A ⎛⎫= ⎪⎝⎭,121123A --⎛⎫= ⎪-⎝⎭;所以111221005011023A A A ---⎛⎫ ⎪⎛⎫ ⎪==-⎪ ⎪⎝⎭- ⎪⎝⎭. 命题2 设0000A B M EC D ⎛⎫⎪= ⎪ ⎪⎝⎭,其中A E 、、D 分别为n 阶、m 阶、s 阶方阵,B C 、分别为n s ⨯和s n ⨯矩阵,设A E 、可逆,则M 可逆1D CA B -⇔-可逆. 这时()()()()11111111111111100A AB D CA B CA A B D CA B M E D CA B CA D CA B ---------------⎛⎫+--- ⎪ ⎪= ⎪ ⎪---⎝⎭. 证明 考虑1100000000000n nm m s s I A B I A B I E I CA I C D I --⎛⎫-⎛⎫⎛⎫ ⎪⎪⎪ ⎪ ⎪⎪ ⎪⎪ ⎪-⎝⎭⎝⎭⎝⎭11100000000000|00|0,00|A BI A B E I D CA B I A E D CA B ---⎛⎫-⎛⎫⎪⎪= ⎪ ⎪ ⎪ ⎪-⎝⎭⎝⎭⎛⎫⎪⎪= ⎪---- ⎪-⎝⎭故,A B 可逆,M 可逆1D CA B -⇔-可逆()()()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n nm m s s nm s I A B A I M I EI I D CA B CA I A A B D CA B I E I D CA B CA I A A B D CA B CA A B D CA B E D C ---------------------⎛⎫-⎛⎫⎛⎫ ⎪⎪ ⎪= ⎪ ⎪ ⎪ ⎪ ⎪ ⎪--⎝⎭⎝⎭⎝⎭⎛⎫--⎛⎫ ⎪ ⎪ ⎪= ⎪ ⎪ ⎪-- ⎪⎝⎭⎝⎭+---=--()()11111.0A B CA D CA B -----⎛⎫ ⎪⎪ ⎪ ⎪-⎝⎭例7 求矩阵1100112010003000102110011M ⎛⎫⎪ ⎪⎪= ⎪ ⎪ ⎪⎝⎭的逆矩阵.解 分析:这个矩阵经过仔细观察,它正好可以写成命题2中M 的形式,故可将M 分块为11|0|0112|0|1000|3|0001|0|2110|0|11⎛⎫⎪⎪ ⎪------- ⎪ ⎪ ⎪------- ⎪⎪ ⎪⎝⎭可以表示为0000A B M EC D ⎛⎫⎪= ⎪ ⎪⎝⎭型. 因为11211,,113A E ---⎛⎫== ⎪-⎝⎭令1211112111221T D CA B --⎛⎫⎛⎫⎛⎫=-=-= ⎪ ⎪ ⎪--⎝⎭⎝⎭⎝⎭可逆,所以也M 可逆.并且112552155T -⎛⎫ ⎪=⎪ ⎪- ⎪⎝⎭,由命题2,得111111111110000A A BT CA A BT M E T CA T -----------⎛⎫+- ⎪= ⎪ ⎪-⎝⎭. 又1111117122155551174215555A A BT CA ----⎛⎫⎛⎫-- ⎪ ⎪-⎛⎫+=+= ⎪ ⎪ ⎪- ⎪ ⎪⎝⎭- ⎪ ⎪⎝⎭⎝⎭, 1131554355T CA --⎛⎫- ⎪-= ⎪ ⎪- ⎪⎝⎭,1134551355A BT --⎛⎫- ⎪-=⎪ ⎪- ⎪⎝⎭, 1123405555211305555100003311205555432105555M -⎛⎫-- ⎪⎪⎪- ⎪⎪⎪=⎪⎪⎪-⎪ ⎪--⎪⎝⎭.对矩阵分块时,应知道是按行分块还是按列分块. 3.5 三角矩阵的一种求逆法三角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主对角线元素非零,且其逆矩阵仍为同结构的三角矩阵.其主对角线元素为为原主对角线元素的倒数.例8 求上三角阵1314012200120002A ⎛⎫ ⎪ ⎪= ⎪ ⎪⎝⎭的逆矩阵. 解 根据上定理可求得111222122333233,2a t t a t t --=-⨯=-=-=-,111333132312225a t t a t t --=--=,13444341a t t -=-=-, 112444242423331a t t a t t --=--=, ()1111444142412223413334a t t a t t a t t ---=--+=-,因此113540121001110002A ---⎛⎫⎪- ⎪= ⎪- ⎪⎪ ⎪⎝⎭.如果A 是下三角矩阵,则T A 为上三角矩阵.根据逆矩阵的性质:()()11TTA A --=,再根据定理3可求三角矩阵A 的逆矩阵.3.6 利用线性方程组求逆矩阵若n 阶矩阵A 可逆,则1AA E -=,于是1A -的第i 列是线性方程组1AX X =[7]的解,1,2,,i n =,1X 是第i 个分量是1的单位向量.因此,我们可以去解线性方程组AX B =,其中()12,,,Tn B b b b =,然后把所求得的解的公式中的12,,,n b b b 分别用()1=1,0,00X ,,,()20,1,0,,0X =,,()0,0,0,,1n X =代替,便可以求得1A -的第1,2n ,,列,这种方法在某些时候可能比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稍微简一点.下面例子说明该方法的应用.例9[1] 求矩阵310000310000310********3A ⎛⎫ ⎪ ⎪⎪= ⎪ ⎪ ⎪⎝⎭的逆矩阵. 解 设()1,2345,,,TX x x x x x =,()12345,,,,TB b b b b b =解方程组AX B =,即121232343454553,3,3,3,3.x x b x x b x x b x x b x b +=⎧⎪+=⎪⎪+=⎨⎪+=⎪=⎪⎩解得54321234511234512345432123422345234532123334534521244545155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x b b b b b b b b b b x b b b b b b b b x b b b b b b x b b b b x b -------------------⎧=-+-+=-+-+⎪=-+-=-+-⎪⎪=-+=-+⎨⎪=-=-⎪⎪=⎩ 然后把()12345,,,,B b b b b b =列,分别用()1=1,0,0,0,0ε,()2=0,1,0,0,0ε,()3=0,0,1,0,0ε,()4=0,0,0,1,0ε,()5=0,0,0,0,1ε代入,得到矩阵1A -的第1,2,3,4,5列,分别为()113,0,0,0,0Tx -=,()2123,3,0,0,0Tx --=--,()32133,3,3,0,0Tx ---=-,()432143,3,3,3,0Tx ----=--,()5432153,3,3,3,3Tx -----=--,123451234112312133333033330033300033003A ----------------⎛⎫-- ⎪-- ⎪ ⎪=- ⎪- ⎪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线性方程组AX B =比较容易求解的情形.4 小结以上各种求逆方法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也许有很多的不当之处,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解决好繁琐的求逆矩阵问题.同时,它还是我们更好的学习线性代数的必备基础知识,认真掌握它,可供我们以后继续在数学方面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很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给于指导.能使我的这篇文章更加完善和实用.致谢 感谢袁晓红老师的精心指导.参 考 文 献[1]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代数(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李林署,施光燕.大学数学(线性代数)[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永葆.线性代数[M].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5]杨子胥.高等代数习题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陈逢明.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5).[7]杨明顺.三角矩阵求逆的一种方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8]丘维声.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赵树原.线性代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逆矩阵 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逆矩阵 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逆矩阵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逆矩阵是矩阵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线性代数、数值计算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简单来说,对于一个可逆的方阵A,存在另一个方阵B,使得A与B的矩阵乘积等于单位矩阵I,那么我们称B为A的逆矩阵。

逆矩阵在很多实际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逆矩阵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将给出逆矩阵的定义,并讨论什么样的矩阵会存在逆矩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矩阵是否可逆。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逆矩阵的性质,比如逆矩阵的唯一性以及逆矩阵与矩阵的乘法规则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逆矩阵计算方法,包括伴随矩阵法、初等变换法以及利用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求逆矩阵等。

逆矩阵算法在数值计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中,我们可以利用逆矩阵的性质来求解未知数向量。

此外,在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网络优化等领域也都可以看到逆矩阵算法的应用。

逆矩阵算法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逆矩阵算法将能够承担更加复杂和庞大的计算任务。

总之,逆矩阵算法是一项重要且充满潜力的计算方法,它在线性代数和数值计算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逆矩阵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矩阵的性质和应用,从而为实际问题的求解提供有效的数学工具。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逆矩阵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逆矩阵算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逆矩阵算法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本文的目的,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逆矩阵的定义,包括数学上对逆矩阵的准确描述。

随后,我们将详细探讨逆矩阵的性质,包括逆矩阵与原矩阵之间的关系,以及逆矩阵的特点和作用。

最后,我们将介绍逆矩阵的计算方法,包括传统的高斯消元法和基于分解的LU分解法等。

结论部分将重点探讨逆矩阵算法的重要性,阐述逆矩阵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领域,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

矩阵求逆方法研究

矩阵求逆方法研究

矩阵求逆方法研究作者:王安盛史卫娟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07期摘要矩阵是大学数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高等代数》中我们学习了矩阵的一些基本知识及应用,而矩阵求逆的方法是矩阵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矩阵是否可逆,怎样快速的去求解矩阵的逆,前人也总结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

基于以上基础,本文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说明,研究切实可行。

为了更便捷地解决求矩阵的逆,本文根据不同矩阵的不同特点简单介绍了几种求逆矩阵的方法:定义法、伴随矩阵法、初等变换法、分块矩阵法。

关键词矩阵;逆;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240-01一、矩阵求逆的方法解析(一)初等变换法如果矩阵A为可逆矩阵,那么该矩阵必然会被表示成许多初等矩阵相乘的形式,,因此,如果矩阵为可逆矩阵,那么它一定可以通过行列变换变成初等矩阵相乘的形式。

(1)所以 = (2)将A,E两个矩阵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n×2n阶的矩阵,则:(,)=()(3)由此能够求出逆矩阵A-1。

(二)伴随矩阵法定理1 如果矩阵A是可逆矩阵,那么矩阵A必然为非退化矩阵,而= ( 0)(4)(三)矩阵分块求逆法在进行矩阵的求逆时,如果矩阵的维数比较高,那么计算量會非常的巨大,这就给求逆计算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将大矩阵分解成小的矩阵,然后对小矩阵进行求逆,求出小矩阵的逆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便可以得到大矩阵的逆,这是一种常用的求逆方法,对于提升大矩阵求逆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式:设的分块矩阵为:,其中为可逆矩阵,那么=(5)(四)多项式法例1.5 ,且f(x)= ,即,证明A是可逆矩阵,求出矩阵A的可逆矩阵。

证明:因为,所以A(- 1/3 A +5/3 E)= E因此是可逆的,同时(五)公式法公式法是一种利用公式求逆的方法,通过代入相应公式可以准确求出结果。

(1)若矩阵阶数为2,则其逆矩阵公式遵循两调一除原则:若,则(2)初等矩阵求逆公式:(3)若矩阵的主对角线及其上方元素均为1,则该上三角矩阵的逆矩阵如下:若,则(4)正交矩阵求逆公式:已知A是正交矩阵,那么A-1=AT(5)其他常用求逆公式:已知均是可逆矩阵,那么二、结论以上我们对矩阵的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在以后解决有关逆矩阵的问题时要学会灵活运用。

矩阵的逆的计算及其应用

矩阵的逆的计算及其应用

矩阵的逆的计算及其应用矩阵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矩阵的逆,更是矩阵计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多元线性回归、矩阵运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矩阵逆的定义矩阵逆的定义,是指对于一个方阵A,如果存在一个方阵B,使得AB=BA=I,其中I是单位矩阵,则称B是A的逆矩阵,记为A^-1。

在计算矩阵的逆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只有方阵才有逆矩阵。

这是因为非方阵的矩阵,其行和列的个数不同,不符合逆矩阵的定义。

二、矩阵逆的计算对于一个n阶方阵A,要计算它的逆矩阵,可以通过高斯-约旦消元法、伴随矩阵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以高斯-约旦消元法为例,对于一个n阶方阵A,我们可以将其扩展为一个n阶的增广矩阵[A,I],其中I为n阶单位矩阵。

然后,通过对该增广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将其变换成形如[I,B]的矩阵,其中B为A的逆矩阵。

具体步骤为:1. 将矩阵[A,I]进行初等行变换,使得矩阵A左下角的元素为0,以此类推,一直将A变换成一个上三角矩阵。

2. 将上三角矩阵A变换成一个对角线矩阵,同时,对应地调整单位矩阵I中的元素,使得[A,I]变为[I,B]。

3. 最后,得到的B即为A的逆矩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进行初等行变换的过程中,发现某一行的元素全为0,则说明该矩阵不存在逆矩阵。

另外,当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很大时,通过初等行变换的方式计算矩阵的逆,计算量较大,这时可以通过LU分解等方法进行计算。

三、矩阵逆的应用1. 多元线性回归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我们需要求解最小二乘解,而最小二乘解可以用线性方程组的形式表示。

通过使用矩阵的逆,可以将线性方程组的解求出来。

2. 矩阵运算矩阵的逆在矩阵运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可以通过求解系数矩阵的逆来直接求解未知数的值。

此外,矩阵的逆也可以用于矩阵乘法的运算,通过将矩阵的逆预先计算出来,可以减少矩阵乘法的计算量。

总结:矩阵逆是矩阵计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多元线性回归、矩阵运算等问题。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算法介绍矩阵求逆在3D程序中很常见,主要应用于求Billboard矩阵。

按照定义的计算方法乘法运算,严重影响了性能。

在需要大量Billboard 矩阵运算时,矩阵求逆的优化能极大提高性能。

这里要介绍的矩阵求逆算法称为全选主元高斯-约旦法。

高斯-约旦法(全选主元)求逆的步骤如下:首先,对于 k 从 0 到 n - 1 作如下几步:从第 k 行、第 k 列开始的右下角子阵中选取绝对值最大的元素,并记住次元素所在的行号和列号,在通过行交换和列交换将它交换到主元素位置上。

这一步称为全选主元。

m(k, k) = 1 / m(k, k)m(k, j) = m(k, j) * m(k, k),j = 0, 1, ..., n-1;j != km(i, j) = m(i, j) - m(i, k) * m(k, j),i, j = 0, 1, ..., n-1;i, j != km(i, k) = -m(i, k) * m(k, k),i = 0, 1, ..., n-1;i != k最后,根据在全选主元过程中所记录的行、列交换的信息进行恢复,恢复的原则如下:在全选主元过程中,先交换的行(列)后进行恢复;原来的行(列)交换用列(行)交换来恢复。

实现(4阶矩阵)float Inverse(CLAYMATRIX& mOut, const CLAYMATRIX& rhs){CLAYMATRIX m(rhs);DWORD is[4];DWORD js[4];float fDet = 1.0f;int f = 1;for (int k = 0; k < 4; k ++){// 第一步,全选主元float fMax = 0.0f;for (DWORD i = k; i < 4; i ++){for (DWORD j = k; j < 4; j ++){const float f = Abs(m(i, j));if (f > fMax){fMax = f;is[k] = i;js[k] = j;}}}if (Abs(fMax) < 0.0001f)return 0;if (is[k] != k){f = -f;swap(m(k, 0), m(is[k], 0));swap(m(k, 1), m(is[k], 1));swap(m(k, 2), m(is[k], 2));swap(m(k, 3), m(is[k], 3));}if (js[k] != k){f = -f;swap(m(0, k), m(0, js[k]));swap(m(1, k), m(1, js[k]));swap(m(2, k), m(2, js[k]));swap(m(3, k), m(3, js[k]));}// 计算行列值fDet *= m(k, k);// 计算逆矩阵// 第二步m(k, k) = 1.0f / m(k, k);// 第三步for (DWORD j = 0; j < 4; j ++){if (j != k)m(k, j) *= m(k, k);}// 第四步for (DWORD i = 0; i < 4; i ++){if (i != k){for (j = 0; j < 4; j ++){if (j != k)m(i, j) = m(i, j) - m(i, k) * m(k, j);}}}// 第五步for (i = 0; i < 4; i ++){if (i != k)m(i, k) *= -m(k, k);}}for (k = 3; k >= 0; k --){if (js[k] != k){swap(m(k, 0), m(js[k], 0));swap(m(k, 1), m(js[k], 1));swap(m(k, 2), m(js[k], 2));swap(m(k, 3), m(js[k], 3));}if (is[k] != k){swap(m(0, k), m(0, is[k]));swap(m(1, k), m(1, is[k]));swap(m(2, k), m(2, is[k]));swap(m(3, k), m(3, is[k]));}}mOut = m;return fDet * f;}比较原算法原算法(经过高度优化) 新算法加法次数 103 61 39乘法次数 170 116 69需要额外空间 16 * sizeof(float) 34 * sizeof(float) 25 * sizeof(float) 结果不言而喻吧。

逆矩阵求解方法

逆矩阵求解方法

逆矩阵求解方法摘要:一、逆矩阵的概念与意义二、求解逆矩阵的方法1.高斯-约旦消元法2.列主元矩阵的求逆方法3.奇异值分解法(SVD)三、逆矩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四、注意事项与技巧正文:逆矩阵在线性代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指一个矩阵与其转置矩阵的乘积等于单位矩阵的矩阵。

在实际应用中,矩阵的逆矩阵广泛应用于问题求解、数据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求解逆矩阵的方法,以及在一些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一、逆矩阵的概念与意义矩阵的逆矩阵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矩阵A:A * A^(-1) = I,其中I为单位矩阵。

当矩阵A可逆时,A的逆矩阵存在,且唯一。

矩阵的逆矩阵在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求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求解逆矩阵的方法1.高斯-约旦消元法高斯-约旦消元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逆矩阵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矩阵进行高斯消元,然后将得到的矩阵转化为阶梯形矩阵或行最简矩阵,最后求得逆矩阵。

2.列主元矩阵的求逆方法当矩阵A为列主元矩阵时,可以利用主元交换法求解逆矩阵。

该方法通过交换矩阵的列,将矩阵A转化为行主元矩阵,然后利用高斯-约旦消元法求解逆矩阵。

3.奇异值分解法(SVD)奇异值分解法是将矩阵A分解为三个矩阵的乘积,即A = U * S * V^T。

在这种情况下,逆矩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1) = V * S^(-1) * U^T奇异值分解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尤其在处理大型矩阵时。

三、逆矩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线性方程组求解在线性方程组Ax = b 中,如果矩阵A可逆,那么可以通过A的逆矩阵求解方程组的解:x = A^(-1)b。

2.矩阵乘法加速在矩阵乘法中,若矩阵A可逆,则可以使用A的逆矩阵加速计算。

例如,对于矩阵A、B和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AB^(-1)C = A * (B^(-1)C)四、注意事项与技巧1.矩阵可逆的条件矩阵A可逆的条件是其行列式det(A)不为零。

当det(A) = 0时,矩阵A 不可逆。

总结求矩阵的逆矩阵方法

总结求矩阵的逆矩阵方法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总结求矩阵的逆矩阵方法课程名称:线性代数专业班级:成员组成:联系方式:浅析求矩阵的逆矩阵方法摘要:矩阵理论在《线性代数》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矩阵和数相仿可以运算,特别是乘法和数一样有逆运算,其定义为:对于 n 阶方阵 A,如果存在 n 个阶段 B 使得 AB=BA=E,则 n 个阶方阵 A 为可逆的,B 为 A 的逆矩阵。

下面对求逆矩阵方法进行全面论述,并做一步探讨。

关键字 矩阵 逆矩阵 可逆1矩阵求逆常见的几种方法 1.1 用伴随矩阵法求逆矩定理1.1.1:n 阶矩阵)(ij a A =可逆的充要条件0≠A ,而且当)2(≥n 阶矩阵A 有逆矩阵,*-=A AA11,其中*A 伴随矩阵。

例1 矩阵⎥⎥⎥⎦⎤⎢⎢⎢⎣⎡---=412112013A 是否可逆?若可逆,求1-A 解:A A ∴≠=05可逆又511=A ,421=A ,3131=A ,1012=A ,1222=A ,332-=A ,013=A ,123=A ,133=A∴*-=A AA11例 2 设⎥⎥⎥⎦⎤⎢⎢⎢⎣⎡=543022001A ,*A 是A 的伴随矩阵,求()1-*A解:1-*=A A A ,又()kB kB 11--=,所以()()⎥⎥⎥⎦⎤⎢⎢⎢⎣⎡====---*5430220011011011111A A A AA A且有规律可循。

对于三阶以上方阵用该方法逆矩阵,不仅计算量大且易出错,一般不用此种方法。

对求出逆矩阵正确与否,一般用E AA A A ==--11来检验是否正确。

1.2 用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定理 1.2.1 如果n 阶方阵A 可逆,则存在有限个初等矩阵,l P P P 21,使得l P P P A 21=。

如果A 可逆,则1-A 也可逆,由上述定理, 存在初等矩阵l Q Q Q ,,,21 使得l Q Q Q A 211=-那么A A AAE 11--==即A Q Q Q E l 21= E Q Q Q Al 211=-于是我们得到一个求逆矩阵的方法如下:如果n 阶方阵A 可逆,作一个n n 2⨯的矩阵E A ,然后对此矩阵施以初等行换,使A 化为单位矩阵E 同时化为1-A ,即:E A 1-−−−→−A E 初等行变换例1 用初等行变换求矩阵⎥⎥⎥⎦⎤⎢⎢⎢⎣⎡=521310132A 的逆矩阵解:=E A →⎥⎥⎥⎦⎤⎢⎢⎢⎣⎡→⎥⎥⎥⎦⎤⎢⎢⎢⎣⎡001010100132310521100010001521310132→⎥⎥⎥⎦⎤⎢⎢⎢⎣⎡---→⎥⎥⎥⎦⎤⎢⎢⎢⎣⎡--201010100910310521211010100600310521⎥⎥⎥⎥⎥⎥⎦⎤⎢⎢⎢⎢⎢⎢⎣⎡-----→⎥⎥⎥⎥⎥⎥⎦⎤⎢⎢⎢⎢⎢⎢⎣⎡--→316161100123210103461361001316161100010310100521 故⎥⎥⎥⎥⎥⎥⎦⎤⎢⎢⎢⎢⎢⎢⎣⎡-----=-3161611232134613611A 同理,如果n 阶矩阵A 可逆,作一个n n ⨯2的矩阵⎥⎦⎤⎢⎣⎡E A ,然后此矩阵施以初等变换,使矩阵A 化为单位阵E ,则同时E 化为1-A ,即⎥⎦⎤⎢⎣⎡−−−→−⎥⎦⎤⎢⎣⎡-1A E E A 初等列变换。

矩阵求逆算法的研究现状

矩阵求逆算法的研究现状

矩阵求逆算法的研究现状智能手机业务的飞速发展,4G通信网络的商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IMO技术作为LTE 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能够在不增加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让系统的信道容量成倍增加。

随着系统收发端天线数目的增多,给系统的数据速率和链路可靠性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所以Massive MIMO成为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对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要求的不错的选择。

Massive MIMO系统带来的这么多的优势都是以基站端(BS)明显增加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的,就复杂度和功率消耗而言,数据检测和预编码成为了是最棘手的问题。

迫零(ZF)被认为是Massive MIMO系统预编码和线性检测一个潜在实用的算法,由于BS存在几十甚至上百根天线,矩阵运算的维度大幅增加,而作为预编码和线性检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矩阵求逆将会因为遭受非常大的矩阵运算规模而变得难以实现。

所以简化矩阵求逆的设计,降低复杂度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矩阵求逆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求逆和近似求逆。

MIMO系统中直接求逆主要采用Cholesky 分解、LU分解、QR分解,然后再求三角矩阵或者酉矩阵逆的方法。

由于Massive MIMO系统的多天线,矩阵求逆复杂度将会随用户数增加而呈数量级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适用于Massive MIMO系统的基于Neumann级数的近似矩阵求逆被提出,它在复杂度和性能上有个很好的折中,并且在硬件实现上很有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各种求逆算法的实现与复杂度对比。

首先介绍了Massive MIMO系统与矩阵求逆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三种常规直接求逆算法。

第三章对Massive MIMO系统中不同的收发天线配比对Neumann级数近似矩阵求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与直接求逆的误码率(BER)和信号干扰比(SIR)进行对比证明Neumann级数近似求逆可行性;除此之外,也研究了快速更新矩阵求逆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复杂度,将基于Neumann级数近似求逆的结果作为初始逆矩阵,进行更新求逆的误码率(BER)数值分析。

高适用性大维度矩阵求逆器的算法优化和实现

高适用性大维度矩阵求逆器的算法优化和实现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中云存储、云计算和云物联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数 据信息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矩阵类运算在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中占比越来越 大,矩阵求逆是其中最复杂的运算之一。国内外的学者们在不断研究探索后提出 了众多有效的矩阵求逆算法,并在不同的硬件结构上得到验证与实现。
求解逆矩阵的计算量庞大,硬件实现时受资源因素制约。常见矩阵求逆多以 小矩阵或者特殊矩阵为对象,适用于大规模任意矩阵求逆方法研究较少,对于硬 件实现更加罕见。大规模矩阵直接求逆被认为是其中最具挑战性问题之一,且不 可规避。因此,探索大规模非奇异矩阵求逆的硬件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1 伴随矩阵法..................................................................................................................5 2.2.2 Gauss-Jordan 消去法 ...................................................................................................6 2.2.3 QR 分解求逆矩阵 .......................................................................................................7 2.2.4 LU 分解求逆矩阵 .......................................................................................................9 2.2.5 四种求逆算法总结....................................................................................................11 2.3 原位替换求逆算法...............................................................................................................13 2.3.1 基本算法原理............................................................................................................13 2.3.2 相关算法....................................................................................................................18 2.3.3 原位替换算法分析....................................................................................................20 2.4 本章小结 ..............................................................................................................................20

几类特殊矩阵求其逆的快速算法研究

几类特殊矩阵求其逆的快速算法研究

几类特殊矩阵求其逆的快速算法研究几类特殊矩阵求其逆的快速算法研究摘要矩阵求逆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一般情况下求解矩阵逆的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计算复杂度较高。

针对几类特殊矩阵,本文针对矩阵的特点,研究了一些相应的求逆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矩阵求逆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常用的传统算法;第二部分研究了对角矩阵、上(下)三角矩阵、对称矩阵等特殊矩阵的求逆算法;第三部分对比了这些特殊矩阵的求逆算法与传统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矩阵求逆;特殊矩阵;对角矩阵;上(下)三角矩阵;对称矩阵;计算效率第一部分引言矩阵求逆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简单来说,矩阵求逆就是对给定矩阵A,找到一个矩阵B,使得A*B=B*A=I,其中I为单位矩阵。

但在实际计算中,求逆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的矩阵。

传统的求逆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计算效率低下。

因此,针对具有一些特殊性质的矩阵,我们可以找到更加高效的算法来进行求逆。

第二部分矩阵求逆的传统算法在介绍特殊矩阵的求逆算法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传统的矩阵求逆算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伴随矩阵来进行求逆。

设矩阵A为n阶矩阵,若存在矩阵B使得AB=BA=I,则矩阵B即为矩阵A的逆矩阵,记作A^(-1)。

根据伴随矩阵的定义,可以得到矩阵A的逆矩阵为A^(-1)=(1/|A|) * adj(A),其中|A|表示矩阵A的行列式,adj(A)表示矩阵A的伴随矩阵。

伴随矩阵求解逆矩阵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矩阵的计算。

因此,研究针对特殊矩阵的求逆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几类特殊矩阵的求逆算法。

第三部分特殊矩阵的求逆算法3.1 对角矩阵的求逆算法对角矩阵是指矩阵的非对角元素都为0的矩阵。

求对角矩阵的逆矩阵非常简单,只需将每个对角元素取倒数即可。

设矩阵A为n阶对角矩阵,其对角元素分别为d1, d2, ..., dn,则矩阵A的逆矩阵为A^(-1)的对角元素依次为1/d1,1/d2, ..., 1/dn。

矩阵求逆的新算法研究

矩阵求逆的新算法研究

矩阵求逆的新算法研究近年来,矩阵求逆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很多科技领域中,计算求逆矩阵的算法是必要的。

例如,机器学习、信号处理等领域,都需要矩阵求逆来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对于小矩阵求逆,一些传统算法已经很成熟,但对于大矩阵而言,传统算法往往会因为时间复杂度高,而导致实际应用出现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跨越矩阵求逆的限制,使求解更加高效便是当前的热门领域。

技术革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现在的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新的算法和矩阵求逆技术。

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矩阵求逆算法,包括传统的Gauss-Jordan算法和其它基于Gaussian求解的算法、Strassen算法,以及近年提出的新算法。

传统的Gauss-Jordan算法是已知的求逆矩阵的最直接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把原始矩阵和一个相同的单位矩阵按行拼接成一块新的矩阵,并进行化简,将原始矩阵化为单位矩阵,则在新的矩阵系中,单位矩阵就会变为求解后的逆矩阵。

但是,该算法在处理大矩阵时,会因为计算复杂度高而导致无法实用。

为了解决Gauss-Jordan算法在大矩阵计算上的问题,一些新的基于Gaussian求和的算法被提出来了。

其中之一是随机矩阵采样算法(Random Matrix Sampling)。

这种算法是利用随机采样方法,选取合适数量的矩阵,并用几何级数方法逼近总逆矩阵,从而计算大矩阵的逆矩阵。

将该方法与传统的Gauss-Jordan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矩阵,随机矩阵采样算法具有高计算效率,且求得的结果与精确值比较接近。

另外一个有趣的算法是Strassen算法,也是基于分治思想的新算法之一。

这种算法能够比传统方法计算大矩阵的逆,且时间复杂度也要小得多。

Strassen算法基于矩阵分割和分治算法的思路,将矩阵分割成4块,然后每一块也进行分解,逐步分治,最终得到矩阵逆。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减少科学家们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避免计算机处理巨大数据的过程中出现的内存空间问题。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中,矩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理论工具,它可以描述线性变换和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

其中,矩阵求逆是一项基本的技术,在很多任务中都需要用到。

例如,当有一组矩阵方程需要求解时,就需要对其矩阵进行求逆处理。

然而,求解较大的矩阵的逆矩阵,通常需要很长的运算时间。

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快地计算矩阵的逆矩阵。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快速计算矩阵逆的算法——Sherman-Morrison公式。

Sherman-Morrison公式Sherman-Morrison公式是一种用于求解矩阵逆的快速算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原始的矩阵求逆问题转化为逐步地增加和减小一个列向量的问题。

因此,这个算法可以避免直接求解反矩阵所需的海量计算。

具体地,该算法定义了一个特定的公式来计算每次向矩阵增加或减小一个列向量后得到的新矩阵的逆矩阵。

下面,我们以n阶方阵为例,通过具体的数学推导来介绍Sherman-Morrison公式的原理。

假设我们有一个n阶方阵A,在它的右侧增加一个列向量u形成一个新的n+1阶矩阵,即B = [ A | u]现在,我们想要计算原矩阵A的逆矩阵,也就是A^-1,那么为了得到新矩阵B的逆矩阵B^-1,我们可以使用Sherman-Morrison公式。

Sherman-Morrison公式可以表示为:(B + uv^T)^-1 = B^-1 - ( B^-1u) (v^T B^-1)/(1+v^T B^-1u)其中,u和v是列向量,符号“^T”表示向量的转置。

根据Sherman-Morrison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矩阵AB^-1的逆:(AB^-1)^-1 = B(A + uv^T)^-1因此,如果我们可以求出B的逆B^-1和(A + uv^T)^-1,我们就可以得到矩阵A的逆矩阵A^-1了。

与传统方法相比,Sherman-Morrison公式的优势在于,它无需直接求解A^-1,而是先求出B的逆B^-1,再计算(A + uv^T)^-1。

矩阵计算中的快速求逆算法研究

矩阵计算中的快速求逆算法研究

矩阵计算中的快速求逆算法研究在现代科技的驱动下,矩阵计算成为了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求矩阵的逆矩阵,也是矩阵计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求逆矩阵的计算量较大,通常需要运用高阶线性代数知识进行求解。

本文将介绍矩阵计算中的快速求逆算法研究。

一、矩阵基础矩阵是一个数表,它由若干行和列组成,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实数或者复数。

我们可以将矩阵表示为一个大写字母加方括号的形式,例如:$$\begin{bmatrix}a_{11} & a_{12} & a_{13} \\a_{21} & a_{22} & a_{23} \\a_{31} & a_{32} & a_{33} \\\end{bmatrix}$$其中,$a_{11}$、$a_{12}$等表示矩阵的元素,$3\times 3$表示矩阵的大小。

二、逆矩阵的概念在矩阵计算中,逆矩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如果矩阵 $A$ 有逆矩阵 $A^{-1}$,那么我们有以下两个关系式:$$A \cdot A^{-1} = A^{-1} \cdot A = I$$其中,$I$ 表示单位矩阵。

逆矩阵的存在,保证了矩阵计算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因此,求逆矩阵的方法也变得非常重要。

三、矩阵求逆的方法1. 求逆矩阵的通用方法通过高斯-约旦消元的方法,我们可以求解 $n$ 阶矩阵的逆矩阵。

具体的做法是:- 将原矩阵和单位矩阵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 $(n\times 2n)$ 的矩阵;- 对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将左边的矩阵变换为单位矩阵;- 对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将右边的矩阵变换为逆矩阵。

这种方法的复杂度为 $O(n^3)$。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不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求解。

2. 利用LU分解求逆矩阵LU分解是矩阵分解的一种方法。

对于一个矩阵 $A$,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两个矩阵的乘积,即 $A=LU$,其中 $L$ 为下三角矩阵,$U$ 为上三角矩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三种求逆算法及解释分析
以下是运用Matlab7.0编写的求逆矩阵的三个函数,以及对这三个函数的分析及比较:
1、利用求伴随矩阵的方法编写的求逆算法(代码如下)
M函数 函数名:[F]=solvenif1(A)
function [F]=solvenif1(A)
n=rank(A);[x,y]=size(A);
推论1.3.1A可逆的充要条件为A可表为若干初等矩阵之积。即
推论1.3.2A可逆,则A可由初等行变换化为单位矩阵。
(1)
由矩阵初等变换的这些性质可知,若A可逆,构造分块矩阵(A︱E),其中E为与A同阶的单位矩阵,那么
(2)
由(1)式代入(2)式左边,

上式说明分块矩阵(A︱E)经过初等行变换,原来A的位置变换为单位阵E,原来E的位置变换为我们所要求的 ,即
-0.0169 -0.0076 -0.0061 -0.0037 0.0313 -0.0060
-0.0364 -0.0461 -0.0471 0.0253 0.0613 0.0090
0.0272 0.0331 0.0299 -0.0019 -0.0513 -0.0065
>> A*F
ans =
1.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if x~=y%判断A矩阵是否为方阵
disp('请注意:因为该矩阵非方阵,所以该矩阵无逆.')
F='A无逆矩阵';
return;
else
%disp('请注意:该矩阵为方阵.')
d=det(A);
if d==0%判断A矩阵是否存在逆矩阵
disp('请注意:因为该矩阵非满秩,所以该矩阵无逆.')
F='A无逆矩阵';
定理1.5.1设A和B分别是可逆矩阵,C是k×r矩阵,D是r×k矩阵,“ 可逆”或“ 可逆”,则矩阵可逆。
上例说明定理3可以应用到任何阶(奇数阶或偶数阶)可逆矩阵的求逆问题中。通常它使2n阶可逆阵的求逆问题转化为一些n阶可逆阵的求逆问题,而使2m+1阶可逆阵的求逆问题转化为一些m阶和一些m+1阶可逆阵的求逆问题,从而使计算的难度降低。因而这种求逆矩阵的方法也称之为“降阶法”。
76.2097 79.1937 91.6904 0.9861 19.8814 41.8649
该矩阵的逆F=
F =
0.0574 0.0275 0.0365 0.0015 -0.0622 -0.0241
-0.0442 -0.0253 -0.0147 -0.0057 0.0534 0.0156
-0.0139 -0.0061 -0.0211 -0.0009 0.0153 0.0186
else
%disp('请注意:该矩阵为方阵.')
d=det(A);
if d==0
disp('请注意:因为该矩阵非满秩,所以该矩阵无逆.')
F='A无逆矩阵';
else
%disp('请注意:因为该矩阵满秩,所以该矩阵逆存在.')
B=eye(x);
A=[A,B];%把A矩阵和单位阵B按行合并
y=2*y;
解释:
行乘数:在每次行变换的过程中,下一行需减去上一行的 倍。这里的 即为行乘数。
运行代码:
>> A=unifrnd(0,100,6,6),[F]=solvenif2(A)
%A=unifrnd(0,100,6,6)生成[0,100]区间上的连续型均匀分布6行6列的随机数矩阵
A =
95.0129 45.6468 92.1813 41.0270 13.8891 1.5274
注:该算法对任何大型可逆方阵都适用
2、利用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代码如下)
M函数 函数文件名:[F]=solvenif2(A)
function [F]=solvenif2(A)
n=rank(A);[x,y]=size(A);
if x~=y
disp('请注意:因为该矩阵非方阵,所以该矩阵无逆.')
F='A无逆矩阵';
23.1139 1.8504 73.8207 89.3650 20.2765 74.6786
60.6843 82.1407 17.6266 5.7891 19.8722 44.5096
48.5982 44.4703 40.5706 35.2868 60.3792 93.1815
89.1299 61.5432 93.5470 81.3166 27.2188 46.5994
0 1.0000 0 -0.0000 0.0000 0.00பைடு நூலகம்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0000 0 0 0.0000 -0.0000 1.0000
本文的相关研究不仅对提高矩阵求逆的速度和准确度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逆矩阵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逆矩阵求逆算法Matlab7.0广义矩阵
逆矩阵的定义:对于n阶方阵A,如果有一个n阶方阵B,使AB = BA = E,则说方阵A是可逆的,并把方阵B称为A的逆矩阵(其中只有方阵才有逆矩阵的概念)。
解释:
B(i,:)=[];B(:,j)=[];%是为了选取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其中
(i,j = 1,2,3﹒﹒﹒n)为 的代数余子式,B为(n-1)阶方阵。
C(j,i)=((-1)^(i+j))*det(B)/d;%是求A*与A的行列式d的比,结果即为 ( = /d)。
运行代码:

>> clear;A=[2 7 -1 9;-11 3 -3 7],[F]=solvenif1(A)
根据上述定理2:若A的行列式不等于0,则A可逆,且 ,
1.3初等变换法求逆矩阵(附算法)
用初等变换法的方法求逆矩阵的原理分析如下:
引理1.3.1对mxn阶矩阵A,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在A的左边乘以相应m阶初等矩阵;对A施行一次初等列变换,相当于在A的右边乘以相应的n阶初等矩阵。
公理1.3.1初等矩阵都是可逆矩阵,其逆矩阵还是初等矩阵。
1.4三角分解求逆矩阵(附算法)
直接可以得到
从此方法把A矩阵进行LU分解,并得到A的逆矩阵。
1.5分块矩阵法求逆
此方法可将阶数较高的矩阵化为阶数较低的矩阵再求其逆,使计算简化
1、利用分块矩阵的乘法,求可逆矩阵的逆阵.
设分块矩阵 其中A,C均可逆,求
解:令 ,于是有
可得
所以 ,从而
2、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降阶求逆
return;
else
%disp('请注意:因为该矩阵满秩,所以该矩阵逆存在.')
for i=1:n
for j=1:n
B=A;
B(i,:)=[];B(:,j)=[];
C(j,i)=((-1)^(i+j))*det(B)/d;
end
end
F=C;
disp('该矩阵的逆F= ')
end
end
分析:利用求伴随矩阵的方法编写的求逆算法最主要的就是求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故一定要把元素 所在的行和列删除,且需要剩余部分组成的余子式输出。
A无逆矩阵

>> clear;A=[1 2 3;2 2 1;3 4 3];[F]=solvenif1(A)
该矩阵的逆F=
F =
1.0000 3.0000 -2.0000
-1.5000 -3.0000 2.5000
1.0000 1.0000 -1.0000
>> A*F
ans =
1 0 0
0 1 0
0 0 1
for k=1:x%该for循环是在选主元
max=abs(A(k,k));
r=k;
for L=k+1:x
if max<abs(A(L,k))
max=abs(A(L,k));
r=L;
end
end
t=A(k,:);
A(k,:)=A(r,:);
A(r,:)=t;
s=A(k,k);
for j=1:y
A(k,j)=A(k,j)/s;%求行乘数
我们所做的研究方向,仅是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和我们所学到的求逆矩阵的知识编写几种求逆矩阵的算法。为了使内容更完整充实,文中列举了几种基本的求逆矩阵的方法以及整理了一些特殊矩阵求逆的一些简便方法等。最后简要说明了一般矩阵的广义逆矩阵。由于考虑自身学识的不足,我们并未对广义逆矩阵做详细的展开。希望有兴趣的读者能自己探索。
应当指出,当A,B可逆时,相平行地,对于形如 的矩阵(这里A,B分别是k阶和r阶可逆矩阵,C是k×r矩阵,D是r×k矩阵)有着类似的结论:
二、算法要求及算法分析:
这里仅运用Matlab 7.0软件对求伴随矩阵、初等行变换及直接三角分解法求逆矩阵这三种方法编写了算法,并进行了适当的算法分析。
2.1算法要求
说明书
矩阵是高等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数学分支研究的重要工具。并且矩阵作为数学工具之一有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它常见于很多学科中,如:线性代数、线性规划、统计分析,以及组合数学等。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借用矩阵抽象出来进行表述并进行运算,如在各循环赛中常用的赛况表格等,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相对矩阵的运算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在矩阵的运算和应用中,仅逆矩阵的求解方法及算法问题就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尤其是对大型矩阵的逆矩阵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内部的运算量也急剧增加,如何把浩瀚的数据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并且加快它的计算速度,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逆矩阵运算的需求越来越大。现阶段大型逆矩阵运算都是由软件实现,如Matlab等数学软件。逆矩阵运算软件的普及,将使计算机的逆矩阵运算性能得到几何级数的提高。伴随矩阵作、初等变换等算法作为逆矩阵运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的意义也就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