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1
弯沉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弯沉测量实验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重量变化,探究弯曲物体的浮力和沉浮实验,并验证浮力与物体浸没的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弯曲物体(如弯曲的金属片)、天平、容器、液体(如水)、量筒、尺子等。
实验原理:弯沉实验是利用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来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
在液体中,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沉入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体表面。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容器装满液体,并放在天平上。
2. 测量弯曲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测量弯曲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数值。
3. 浸没弯曲物体:将弯曲物体小心地放入容器中,使其完全浸入液体中。
4. 测量液体的体积: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记录下数值。
5. 测量弯曲物体浸没前后液面的高度差:使用尺子,测量液体表面在弯曲物体浸没前后的高度差,并记录下数值。
实验结果:1. 测量弯曲物体的质量为X克。
2. 测量液体的体积为Y立方厘米。
3. 测量弯曲物体浸没前后液面的高度差为Z厘米。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浸没弯曲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
由于浮力等于物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 = V * ρ* g其中,F为浸没物体所受到的浮力,V为物体的体积,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液体的体积和弯曲物体浸没前后液面的高度差,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 Y - Z根据天平测得的物体质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重力:G = m * g最后,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和浮力,我们可以判断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测量与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弯曲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并计算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和浮力,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如果物体的质量大于浸没物体所受的浮力,物体将沉在液体中,说明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1)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1)----de768f7a-6eb1-11ec-83fe-
7cb59b590d7d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
本程序用于指导操作员安全正确地操作和使用测试设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检测。
3.定义:无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制定试验标准。
4.2质量部作为使用单位应负责试验设备使用和维护。
4.3采购部负责试验设备的原材料采购。
5.作业内容:
5.1试验人员上岗操作试验设备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
5.2作业前检查试验设备及辅助工装夹具是否完好,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5.3收到试样应检查外观是否有缺陷并且做好记录。
5.4按GB/t232-1999《金属弯曲试验方法》(按表中公式)调整托辊间距。
公式:l=(d+3a)±0.5a………………(1)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注:该距离在试验早期保持不变,在180°弯曲试样中会发生变化。
5.4本公司是使用配有两个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
(托辊弯曲原理装置)(我厂弯曲试验状态示意图)
5.6夹具及试样放置好后,启动试验设备,按照标准在给定的条件和力的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角度后,检查试样是否断裂或有裂纹出现。
(试样放置注意: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间的中点处对试样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5.7试验结束后,取下试样,检查是否有断裂或裂纹。
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裂纹,评定为合格。
5.7试验完成后,应出具真实的试验报告。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1).doc
精品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安全,正确操作和使用试验设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检测。
3.定义:无
4.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制定试验标准。
4.2 质量部作为使用单位应负责试验设备使用和维护。
4.3 采购部负责试验设备的原材料采购。
5.作业内容:
5.1 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实验设备。
5.2 操作前应检查试验设备及辅助工装夹具是否完好,确保试验准确
无误。
5.3 收到试样应检查外观是否有缺陷并且做好记录。
5.4 参照 GB/T232-1999《金属弯曲试验方法》对支辊间距离调整好
(按表公式)。
公式:L=(d+3a)±0.5a(1)
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注:此距离在试验前期保持不变,对于180 °弯曲试样此距离会发生变化。
5.4 本公司是使用配有两个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
见图 1:
(支辊式弯曲原理装置)(本厂弯曲试验状态示意图)
5.6 夹具及试样放置好后,启动试验设备,按照标准在给定的条件和力的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角度后,检查试样是否断裂或有裂纹出现。
(试样放置注意: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间的中点处对试样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5.7 试验完成后,取下试样检查是否断裂或有裂纹出现。
如果试样弯
曲外表面无裂纹出现应评定为合格。
5.7 试验完成后出据真实的试验报告。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对于沉降及变形作业需要制定详细的指导书,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沉降及变形作业的具体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匡助施工人员正确进行相关作业。
二、作业目标1.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及变形作业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2. 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及变形作业安全可靠,不影响周边环境和结构物的稳定性;3. 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三、作业步骤1. 前期准备(1) 完成相关的工程勘测,包括土层、地质条件等的调查和分析;(2) 根据勘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3) 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 沉降作业(1) 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沉降监测方法和设备;(2) 在施工现场进行沉降监测,记录监测数据;(3)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4)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沉降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
3. 变形作业(1) 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变形监测方法和设备;(2) 在施工现场进行变形监测,记录监测数据;(3)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4)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变形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
四、作业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沉降及变形作业的操作要求;2.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像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3.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材料和设备摆放有序,确保施工安全;4.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安全;5.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或者省略任何步骤;6. 施工人员必须定期对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保护,不得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3.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工地纪律,不得吸烟、喧哗等影响施工秩序的行为;4. 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施工现场的通风和照明,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舒适;5.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进行操作;6.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行为。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沉降及变形作业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指导书旨在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沉降及变形作业能够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
二、任务目标1. 确定沉降及变形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2. 制定沉降及变形监测计划。
3. 进行沉降及变形监测。
4. 分析监测数据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三、任务步骤1. 确定监测点位置和数量1.1 根据工程设计和地质勘察报告,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1.2 监测点应覆盖整个工程范围,并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类型的影响。
2. 制定监测计划2.1 根据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制定监测计划。
2.2 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时间,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3 确定监测方法和设备,包括使用测量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3. 进行沉降及变形监测3.1 在监测点进行沉降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精确测量。
3.2 在监测点进行变形测量,包括建筑物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等。
3.3 按照监测计划的要求,记录监测数据。
4. 分析监测数据4.1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沉降和变形的数值。
4.2 对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4.3 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四、任务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沉降及变形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2. 监测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并经过校准和检验。
3. 监测数据应准确可靠,记录详细完整,并妥善保存。
4.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任务风险与应对措施1. 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提前了解地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方案。
2. 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监测数据的错误。
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 监测数据异常,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弯沉试验
弯沉试验弯沉试验利用贝克曼梁测定路面回弹弯沉值操作简便,应用广泛,我国路面设计及检测的标准方法和基本参数都是建立在这种试验方法基础之上的,但是,这种试验方法整个测试过程全是人工操作,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测速慢。
自动弯沉仪是测定路面弯沉值的高效自动化设备,可对路面进行高密集点的强度测量,适用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验收及路面养护管理。
1.主要设备自动弯沉仪测定车:洛克鲁瓦型,由测试汽车、测量机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测量机构安装在测试车底盘下面。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测试车轴距: 6.57m测臂长度: 1.75-2.40m后轴荷载:100kn测定轮对路面的压强:0.7mpa最小测试步距:4-10m测试精度:0.01mm测试速度: 1.5-4.0km/h2.工作原理自动弯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与贝克曼梁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采用简单的杠杆原理。
自动弯沉仪测定车在检测路段以一定速度行驶,将安装在测试车前后轴之间底盘下面的弯沉测定梁放到车辆底盘的前端并支于地面保持不动,当后轴双轮隙通过测头时,弯沉通过位移传感器等装置被自动记录下来,这时,测定梁被拖动,以二倍的汽车速度拖到下一测点,周而复始地向前连续测定。
通过计算机可输出路段弯沉检测统计计算结果。
3.使用技术要点(1)自动弯沉仪做长距离移动时,应根据路况把一些对通过能力影响大的组件、部件拆下来,待移动到测量工地时,再进行安装调试。
(2)操作计算机,根据要求输入有关信息及命令。
(3)为了保证系统a/d转换板与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应进行自动弯沉仪的标定。
(4)自动弯沉仪所采集数据以文本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其记录格式分节点数据。
弯沉值数据及弯沉盆数据三种。
输入有关信息和参数后,可显示出左右双侧的弯沉峰值柱状图及峰值、距离和温度等;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和代表弯沉值;显示弯沉盆图形并计算出曲率半径。
应当注意,自动弯沉仪测定的是总弯沉,因而与贝克曼梁测定的回弹弯沉有所不同。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沉降及变形作业的详细指导,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准确性。
本作业涉及土地基础的沉降和变形监测,主要包括监测设备的安装、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内容。
二、作业前准备1. 确定监测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沉降和变形监测的区域,并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勘察工作。
2. 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区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布置、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方法等。
3. 准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准备好所需的监测设备,包括沉降仪、变形仪、测量仪器等,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基础处理:对监测区域的土地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其稳定性和适宜性。
三、作业流程1. 监测点布置:根据监测方案,在监测区域内合适的位置选取监测点,并进行标记。
监测点的选择应代表性好,能够反映整个监测区域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2. 监测设备安装:根据监测方案,将沉降仪、变形仪等监测设备安装在选定的监测点上。
安装时需注意设备的水平和垂直度,并确保其固定可靠。
3. 数据采集:根据监测方案,定期对安装的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频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计算沉降量、变形量等指标,并绘制相应的监测曲线和图表。
5. 结果评估:根据分析得到的监测结果,评估监测区域的沉降和变形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
6. 报告编写: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撰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过程、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
2. 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 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堆积和障碍物阻挡,以免影响作业效果和安全。
4. 对于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沉降及变形作业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沉降及变形作业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任务目标1. 确保沉降及变形作业按照规范进行,达到设计要求。
2. 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沉降及变形作业的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三、作业准备1. 确定作业区域: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确定沉降及变形作业的具体区域。
2. 准备设备和材料:根据作业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材料。
3. 制定作业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作业要求,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等。
四、作业步骤1. 测量基准点:在作业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基准点,进行精确测量,并记录下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等数据。
2. 安装监测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沉降监测仪器和变形监测设备,确保其稳固可靠。
3. 进行初次测量:在施工前进行初次测量,获取初始沉降和变形数据,并记录下来。
4. 施工过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施工完成后测量: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最终测量,与初次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工程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6.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编制监测报告,包括沉降和变形的趋势分析、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内容。
五、作业要点1. 测量精度:在进行沉降和变形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2. 数据记录: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测量值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3. 异常处理:如发现沉降和变形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报告编制:监测报告要详细记录沉降和变形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建议,以供工程管理人员参考。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沉降及变形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地基或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作用而发生的沉降和变形。
合理控制沉降及变形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沉降及变形作业的详细指导,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作业前准备1. 采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土壤力学报告、地质勘察报告等。
2. 制定作业计划:根据工程需求和现场情况,制定沉降及变形作业的详细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区域划分、作业人员配备等。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根据作业计划,准备测量仪器、监测设备、土方机械等。
三、沉降监测1. 安装监测点:根据设计要求,在工程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监测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固定。
2. 测量沉降: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沉降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测量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
四、变形监测1. 安装变形监测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在工程结构或者地基上安装变形监测设备,如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
2. 进行变形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变形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五、数据分析与评估1. 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指标的计算。
2. 数据评估: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判断沉降及变形是否满足要求。
3. 编制评估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制沉降及变形评估报告,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措施等。
六、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1. 风险识别:在作业过程中,及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变化、设备故障等。
2. 风险评估: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3. 应对措施: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频率、增加监测点、加固结构等。
七、作业总结与改进1. 作业总结:在作业结束后,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工作效率、数据准确性、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评估。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标题: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沉降及变形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现象,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对于工程施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沉降及变形的定义、影响因素、监测方法、处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匡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沉降及变形问题。
一、沉降及变形的定义1.1 沉降:指地基土体在受到荷载作用后,由于土体颗粒间的重排和土体压实等原于是发生的下沉现象。
1.2 变形:指结构或者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者尺寸的变化。
二、影响沉降及变形的因素2.1 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土的压缩性和可变形性是影响沉降及变形的重要因素。
2.2 荷载大小: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会直接影响地基土的沉降和结构的变形。
2.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地基土体的压缩和土体颗粒间的重排,从而引起沉降和变形。
三、沉降及变形的监测方法3.1 建立监测点:在工程施工前,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3.2 选择监测仪器:常用的监测仪器包括沉降仪、倾斜仪、测斜仪等,根据监测要求选择适当的仪器。
3.3 定期监测:对监测点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沉降及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沉降及变形的处理措施4.1 补偿沉降:对于已发生的沉降,可以通过加固地基、加设支撑等方式进行补偿。
4.2 加固结构:对于浮现变形的结构,可以通过加固构件、加设支撑等方式进行修复。
4.3 调整荷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来减小沉降和变形的影响。
五、预防沉降及变形的措施5.1 合理设计: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设计地基和结构,减小沉降和变形的可能性。
5.2 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基处理和结构施工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5.3 定期检查:工程竣工后,应定期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沉降及变形问题。
路面弯沉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方法试验一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一、试验目的1.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时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二、试验原理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杠杆式弯沉仪测定轮隙弯沉。
三、仪具与材料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1的要求。
测试车可根据需要按公路等级选择,高速公路、一级及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100kN的BZZ-100标准车;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后轴60kN的BZZ-60标准车。
2.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 :1。
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宜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并采用BZZ-100标准车。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3.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4.其他: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测定弯沉用得标准车参数表1-1 标准轴载等级 BZZ-100 BZZ-60后轴标准轴载P(kN) 100±1 60±1一侧双轮荷载(kN) 50±0.5 30±0.5轮胎充气压力(MPa) 0.70±0.05 0.50±0.05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21.30±0.5 19.50±0.5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得测试要求四、试验方法1.准备工作(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1
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弯沉试验检测5人,试验用时1-3分钟,每5公里需3.5-5小时。
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1.2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⑴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
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 0951的要求。
测试车应采用后轴10t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
⑵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
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应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柔性基层或混合式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 的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⑶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⑷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标准轴载等级BZZ-100后轴标准轴载P(kN) 100±1一侧双轮荷载(kN) 50±0.5轮胎充气压力(M Pa) 0.70±0.05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21.3±0.5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测试要求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⑴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胎压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⑵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及单侧轮荷载,均应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沉降及变形作业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基础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沉降及变形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任务目的1. 确定土地基础的沉降和变形情况,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
2. 提供沉降和变形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跟踪监测沉降和变形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任务步骤1. 前期准备a. 确定监测范围: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监测的区域范围。
b. 部署监测仪器:根据监测范围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沉降仪、变形仪等监测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校准。
2. 数据采集a. 定期监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定期进行沉降和变形数据的采集。
b. 数据记录:在每次采集数据时,确保监测仪器正常运行,并准确记录采集的数据,包括时间、位置、沉降和变形数值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a. 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和位置进行排序。
b. 数据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沉降和变形的趋势、速率等指标。
c. 结果评估:对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土地基础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4. 结果报告a. 编写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写沉降及变形监测报告,包括监测范围、监测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b. 报告呈送:将编写好的报告呈送给相关部门或工程负责人,供其参考和决策使用。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3. 检查监测仪器的状态和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在采集数据时,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误差和遗漏。
5.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任务总结沉降及变形作业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基础的沉降和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弯沉试验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一、目的和要求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 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时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二、实验装置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2-1的要求。
测试车采用后轴100 kN的BZZ—100标准车。
表2-1 测定弯沉用的标准车参数2.路面弯沉仪:参见图2-1,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
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宜采用长度为5.4m 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并采用BZZ—100标准车。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3.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4.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图2-1 弯沉仪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b.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c.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
d.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
e.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f.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实验作业指导书
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实验作业指导书1.目标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落锤式弯沉仪(FWD)标准质量的重锤落下一定高度发生的冲击荷载的作用下,测定路基或路面表面所产生的瞬时变形,即测定动态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态弯沉及弯沉盆,并可由此反算路基路面各层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作为设计参数使用。
所测结果也可用于评定道路承载能力,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的传力效果,探察路面板下的空洞等。
2.仪器设备:落锤式弯沉仪,简称FWD,由荷载发生装置、弯沉检测装置、运算控制系统与车辆牵引系统组成。
3.准备工作:3.1.调整重锤质量及落高,使重锤质量为200±10kg,其采用产生50±2.5kN的冲击荷载.3.2.在测试路段的路基或路面个层表面布置测点,其位置和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当路面表面测定时,测点宜布置在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测试时可利用距离传感器定位,通常20M测一个点.3.3.检查FWD的车况及使用性能,用手动操作检查,各项指标符合仪器规定要求.3.4.将FWD牵引至测定地点,通常对应整桩号,以方便选择测点,将仪器打开,进入工作状态.牵引FWD行使的速度不宜超过50km/h.3.5.对位移传感器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标定,使之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4.测定方法:4.1.承载板中心位置对准测点,承载板自由落下,放下弯沉装置的各个传感器.4.2.启动落锤装置,落锤瞬即自由落下,冲击力作用于承载板上,又立即自动提升至原来位置固定.同时,各个传感器检测结构层表面变形,记录系统将位移信号输入计算机,并得到峰值,即路面弯沉,同时得到弯沉盆.每个测点重复测定不少于3次,除去第一个测定值,取以后几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4.3.提起传感器及承载板,牵引车向前移动至下一个测点,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测定.5计算:5.1.按桩号纪录个测点的弯沉及弯沉盆数据,并按相关标准评定路段的平均值、标准值、变异系数。
5.2.当为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传力效果时,利用分开在裂缝两边布置的位移传感器测定的差异及弯沉盆的形状,进行判断。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
沉降及变形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沉降及变形作业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建筑物或结构的沉降情况以及地基的变形情况。
准确测量和控制沉降及变形对于确保工程质量、保证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沉降及变形作业。
二、作业前准备1. 资料准备在进行沉降及变形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应先准备好以下资料:-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地质勘察报告和地基处理方案;- 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相关测量仪器的操作说明书。
2. 仪器校准在作业开始之前,应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过程应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校准结果应记录在校准报告中。
三、沉降观测作业1. 观测点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建筑物或结构的重要部位,如主体结构的角点、柱子下部等。
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每个观测点上设置明显的标志,以便后续的观测和测量。
标志可以使用钢钉、标志牌等,应牢固可靠,不易被移动或损坏。
3. 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次观测应在施工开始前进行,后续观测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观测频率一般为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4.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可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观测时应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数据采集完成后,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误差;然后,计算各观测点的沉降量和变形量;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四、变形观测作业1. 观测点布置变形观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观测点应位于主要变形部位,如土质边坡、基坑周边等。
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观测点标志在每个观测点上设置明显的标志,以便后续的观测和测量。
弯沉实验方法
弯沉实验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弯沉实验方法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弯曲和沉降性能的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对材料的弯曲和沉降性能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弯沉实验方法通常被用来评定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比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弯沉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力和负载在材料上进行弯曲和沉降测试,以评价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测试需求和材料特性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弯沉测试。
在进行弯沉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实验设备和材料样本。
实验设备通常包括支持架、加载机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支持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材料样本,在测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加载机构用于施加力和负载到材料样本上,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传感器用于检测材料的变形和应力,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测试数据。
在进行弯沉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材料样本,并在实验设备上安装好。
然后根据测试要求设置加载参数和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加载机构施加力和负载到样本上,直到样本产生弯曲或沉降。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数据和控制加载参数,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弯沉实验方法可以得到材料的弯曲强度、刚度和变形特性等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价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方案。
弯沉实验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机制,为材料强度和刚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弯沉实验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评价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弯沉实验方法也可以为材料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和实验方法,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弯沉实验方法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点击数】第二篇示例:弯沉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力学试验方法,用以测试材料的弯曲性能。
在工程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弯曲是很常见的应力状态之一,因此弯沉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弯沉试验方法
弯沉试验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弯沉试验方法!你知道不,这弯沉试验就像是给道路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想象一下,道路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身体”,而弯沉试验就是要看看这个“身体”是不是健康强壮。
它主要就是通过测量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路面产生的变形程度,来判断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状况。
咱先来说说这贝克曼梁法。
这就好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用着传统却可靠的方法来诊断。
把那贝克曼梁放在路面上,车子一压过去,看着梁的变形,就能得出个大概的数据。
简单直接,但是也得细心操作,不然就像医生误诊一样,可不行嘞!还有落锤式弯沉仪法,这就像是个高科技的新玩意儿。
“咚”的一下,锤子落下去,快速又准确地测出数据。
它可比贝克曼梁法先进多了,效率高,数据也更精准。
就好像现在有了新的医疗设备,能更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
在做弯沉试验的时候,那可得认真仔细咯!就跟咱人做体检一样,不能马虎。
选点要准,操作要规范,不然测出来的数据不准,那不就等于白忙活啦?这要是把好的路面当成有问题的,或者把有问题的路面给忽略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而且啊,做弯沉试验还得考虑天气、温度这些因素呢。
这就好比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状态也不一样。
大冷天和大热天,路面的反应能一样吗?肯定不能啊!所以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不然得出的数据也不靠谱。
咱再说说这弯沉试验的意义。
这可太重要啦!通过它,我们能知道道路啥时候该修了,该怎么修,就像人知道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该怎么调理一样。
它能保证我们走在路上安全、平稳,不会突然遇到路面塌陷啥的危险。
总之啊,弯沉试验方法可真是个宝!它让我们的道路更健康,让我们的出行更安心。
咱可得重视它,好好利用它,让我们的道路一直都好好的。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弯沉试验,它的作用大着呢!以后在路上开车的时候,你就想想,这路可是经过弯沉试验“体检”过的哟!。
弯沉检测方案
弯沉检测方案引言: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弯沉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变形问题。
弯沉是指承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或外部荷载作用下,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或结构缺陷等原因导致结构发生偏移或倾斜的情况。
弯沉不仅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可能导致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因此,对于工程结构的弯沉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一、弯沉检测的目的和意义:弯沉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结构的变形程度,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通过弯沉检测可以了解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评估结构的使用寿命,并指导结构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二、弯沉检测的方法:1. 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通过无线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
无损检测法适用于大型结构的检测,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应变计、激光传感器以及振动传感器等。
2. 静力观测法:静力观测法是一种传统的弯沉检测方法,通过在结构上设置静力观测点,使用测角仪等设备进行观测。
静力观测法适用于小型结构的检测,可以实时观测结构的变形情况,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3. 动力观测法:动力观测法是一种基于结构振动特性的弯沉检测方法,通过在结构上施加外力或自然激励,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对结构的振动进行观测和分析。
动力观测法适用于中小型结构的检测,可以通过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来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
三、弯沉检测的步骤:1. 确定检测目标: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需要进行弯沉检测的结构体系和部位。
2. 选择检测方法:根据结构的大小、类型以及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弯沉检测方法。
3. 设计检测方案:根据检测方法的选择,设计弯沉检测的具体方案,包括安装位置、监测设备和参数设置等。
4. 安装监测设备:按照设计方案,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数据的准确性。
5. 进行实时监测:在结构正常使用或荷载作用下,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
弯沉试验检测5人,试验用时1-3分钟,每5公里需3.5-5小时。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1.2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
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 0951的要求。
测试车应采用后轴10t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
⑵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
贝克
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
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应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柔性基层或混合式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 的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⑶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⑷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标准轴载等级BZZ-100
后轴标准轴载P(kN) 100±1
一侧双轮荷载(kN) 50±0.5
轮胎充气压力(M Pa) 0.70±0.05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21.3±0.5
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
头的测试要求
3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⑴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胎压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⑵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及单侧轮荷载,均应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⑶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和一张方格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
⑷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
⑸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⑹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3.2 测试步骤
⑴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
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⑵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⑶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 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应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⑷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
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
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汽车停止。
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
汽车前
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3.3 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
⑴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
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在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
如果有变形,此时应用另一台检测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
弯沉仪的后方,其测点架于测定用弯沉仪的支点旁。
当汽车
开出时,同时测定两台弯沉仪的弯沉读数,如检测弯沉仪百
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当在同一结
构上测定时,可在不同位置测定5次,求取平均值,以后每
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
⑵当采用长度为5.4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
变形修正。
4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
4.1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式(T 0951-1)计算。
l t = (L1-L2)× 2 (T 0951-1)
式中:l t ——在路面温度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
(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
(0.01mm)。
4.2当需进行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时,路面测点回弹弯
沉值按式(T 0951-2)计算。
l t= (L1-L2)×2+(L3-L4)×6 (T 0951-2)
式中: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测定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
(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测定用弯沉仪的终读数
(0.01mm);
L3——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验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
(0.01mm);
L4——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检验用弯沉仪的终读数
(0.01mm)。
注:此式适用于测定弯沉仪支座处有变形,但百分表架
处路面已无变形的情况。
4.3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应
进行温度修正。
温度修正及回弹弯沉的计算宜按下列步骤进
行。
⑴测定时的沥青层平均温度按式(T 0951-3)计算:
t = (t25 + t m +t e)/3 (T 0951-3)
式中:t——测定时沥青层平均温度(%);
t25——根据t0由图T 0951-2决定的路表下25mm处的
温度(℃);
t m——根据t0由图T 0951-2决定的沥青层中间深度的
温度(℃);
t e——根据t0由图T 0951-2决定的沥青层底面处的温
度(℃)。
图T 0951-2中t0为测定时路表温度与测定前5d日平均
气温的平均值之和(℃),日平均气温为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
温的平均值。
⑵根据沥青层平均温度t及沥青层厚度,分别由图T 0951-3及图T 0951-4求取不同基层的沥青路面弯沉值的温度修正系数K。
⑶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按式(T 0951-4)计算
l20= l t ×K (T 0951-4)
式中:K——温度修正系数;
l20——换算为20℃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0.01mm);
l t——测定时沥青面层的平均温度为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