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商周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青铜器》说课稿
高中美术《青铜器》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专家,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高中美术鉴赏的第三课:《青铜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详细介绍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研究领域,旨在引导学生从材质、外形、花纹、铭文等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作品。
青铜器是我国最古老的绘画宝库之一,其中饕餮纹、兽纹类纹样等最为著名,展现了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
其次是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级学生,他们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他们已经具备对绘画作品等作品的基本欣赏能力,可以用“美术的眼光”来欣赏、评判周边的实物,并且有些强烈的用美术来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欲望。
接着是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古代青铜器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从造型和装饰欣赏青铜器代表作品,了解“先秦三代”青铜器的主要工艺变化及时代特色;二是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热爱祖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是结合历史背景青铜器的造型分类及纹饰特点,而教学难点则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种方式。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是教学过程。
首先展示《司母戊方鼎》并讲述它的传奇经历,然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形象展示青铜器的各个知识点。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在小组合作研究中进行合作解决。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美术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录相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形像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第二章第四节《古代青铜艺术》。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制作工艺以及青铜器上的纹饰艺术。
重点学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掌握青铜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青铜器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通过对青铜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纹饰艺术。
重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器物的特点及用途。
2. 知识讲解:(1)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制作工艺。
(2)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青铜器纹饰的象征意义及审美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青铜器的用途、制作工艺及纹饰特点。
4. 例题讲解: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及价值。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鉴赏其他时期的青铜器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古代青铜艺术2. 内容:(1)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制作工艺(2)商周时期青铜器特点(3)青铜器纹饰艺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青铜器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制作工艺。
(2)分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
(3)比较商周时期与其他时期青铜器的异同。
2. 答案:(1)青铜器的起源:约在公元前2000年,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而来。
制作工艺:采用陶范铸造法。
(2)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造型庄重、纹饰繁复、象征性强。
(3)商周时期与其他时期青铜器的异同: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较为庄重,纹饰繁复,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而其他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纹饰等方面有所不同,如战国时期青铜器造型更为细腻,汉代青铜器纹饰较为简单等。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铜艺术一、学习目标:1.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进行欣赏评述活动,从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来了解青铜艺术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青铜艺术,陶冶艺术情操。
2.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增强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增加对祖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祖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了解我国青铜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器形、纹饰及铭文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二、课堂流程:1、导入:成语导入觥筹交错破釜沉舟加官进爵九鼎八簋2、思考问题:鼎最早是谁铸造?3.动手画鼎——描述特点小组讨论:不同时期鼎的风格不同,这种威慑力也在减退,造成这种演变的原因?(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器物的用途分析)不规则的几何形态——流畅舒展均衡象生形态—生动、逼真、富有情趣几何形态和象生形态的结合——庄重不失灵动相结合4、特殊的美——看视频谈感受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纹饰饕餮纹又叫兽面纹。
饕餮(tāo tiè)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左传·文公十八年》。
古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你心目中的饕餮纹(动手试一试)5.铸造工艺6.小节:青铜艺术是商周时期青铜器并不是单纯的是装饰艺术,而是同古人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意识紧密相联的。
7.课后作业:伴随音乐欣赏精美的青铜器作品,课下思考: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青铜器铸造的越来越精美,为何说商周时代的艺术高峰难以再现。
学情分析: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学习客体,因而,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级学生,学生有所知晓,但缺少全面系统的认知和审美。
高中美术《 青铜器》教案+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二章《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第二节《材质与肌理》中的青铜器部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提高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青铜器图片、青铜器模型。
学具:美术鉴赏笔记本、画笔、颜料、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代表了哪个时期的文化?”2. 新课内容:(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
(2)分析青铜器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
3. 实践活动:4. 例题讲解:以《后母戊方鼎》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件青铜器作品进行分析,并运用美术术语进行评价。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七、板书设计1. 高中美术鉴赏——《青铜器》2. 内容:(1)青铜器的历史背景(2)青铜器的艺术特点(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4)青铜器在美术史上的地位3. 结构:总分总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四羊方尊》(2)《大盂鼎》2. 答案:(1)作品:《四羊方尊》艺术特点:造型庄重,纹饰繁复,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作品:《大盂鼎》艺术特点:造型古朴,纹饰简洁,线条遒劲,展现了商代青铜器的雄浑大气。
高中美术_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中国古代青铜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学习、分析和探究,我认为新课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建议和要求如下:1.强调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将中国美术放在世界美术的大背景下,凸显中华美术的审美品格、创作思维与历史成就特点。
2.强调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美术素养。
立足于比较学习,强化学生方法自觉性。
3.强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比较鉴赏,学会清晰、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单向思维的局限,从而帮助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建立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自信。
4.强调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美术资料,运用于美术鉴赏活动。
5.强调对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并要求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教材特点分析:新课改后的美术鉴赏课程,打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程的美术类别或美术史的编排方式,每一课都按照一个主题从中西比较的视角鉴赏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
从作品形式看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建筑、雕塑、工艺、民间美术、电脑美术、园林等。
教材内容的这种变化,使美术教学的课堂容量变的更加庞大。
[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如作品挖掘肤浅,课堂结构散乱,教学目标自然难于达成。
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反映冷漠,师生互动缺失和学生对作品分析的肤浅,使得美术的审美教育流于形式。
[解决办法]:正如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所描述:在现代知识量无限膨胀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一种具有共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的一种个案作为范例,使学生从典型范例中发现所属知识的规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演变之中,具有“迁移效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
尹少淳教授也认为初中美术是“走马观花”,而高中美术教学则是有选择的“下马赏花”,是一个由博返约的过程,是学生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
青铜器鉴赏教学设计
«商周青铜艺术»教学设计
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吉沐成225819
教材版本:高中美术鉴赏人教版新教材第4课
教学目的:1了解青铜器主要器类和代表作品。
2通过古代青铜器精品的赏评,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在分析商周青铜器代表作品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能感受中国古代青铜器
艺术的光辉成就。
4培养学生对青铜器文化方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的分析,理解青铜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生对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不熟悉。
2古代青铜器的名称生僻字较多,其用途也不为多数人所熟悉。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学磁带、仿古青铜器等
2学生:教科书、文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思路:。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播放的流动图片引出中国古代工艺,让学生列出工艺美术的种类,并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工艺品类,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狞厉之美——青铜艺术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个之最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1、司母戊鼎商扩充知识:饕餮纹学生思考: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纹饰中饕餮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到底是何种神兽,为什么会受到古代帝王的喜爱呢?2、四羊方尊商3、虢季子白盘西周4、学生分析:长信宫灯西汉教师播放视频,详细了解长信宫灯的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1、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唐2、卷草凤纹锦唐四、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五、瓦瓯胜金瓯——陶瓷艺术1、教师课件列出陶瓷艺术的发展史2、东汉时期的单色瓷,课件展示其相关图片3、宋朝的五大名窑4、青花瓷学生讨论青花瓷的特点及烧制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将精美的青花瓷展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花瓷是本小节的重点,将视频、图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元青花作品分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5、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六、君子比德于玉——古代玉器播放图片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本环节作品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2、白玉雕桐荫仕女七、随堂小测以历届高考中出现的题目为主,在巩固本课知识之余又可以通过高考命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总结学情分析:对于00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看到工艺美术品种都眼前一亮,因为新鲜对于“工艺美术”一词只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得到一点认知,所以,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成为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视频或音频来丰富教材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024年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第二章《青铜器艺术》。
具体内容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作品及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掌握青铜器艺术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青铜器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品及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青铜器图片、实物或模型、鉴赏指导手册。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吗?它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有什么地位?”2. 新课内容(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2)讲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3)展示青铜器代表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3. 实践环节(1)分发青铜器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小组合作,制作青铜器创意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艺术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作品鉴赏方法2. 实践环节:青铜器创意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青铜器艺术2. 答案示例:作品名称:《后母戊鼎》鉴赏分析:此鼎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从造型上看,它采用了圆形底座,三足中空,腹部饰有兽面纹,呈现出神秘古朴的氛围。
从纹饰上看,兽面纹、云雷纹等图案繁复多样,富有装饰性。
整体而言,《后母戊鼎》是一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青铜器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图片鉴赏、实践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青铜器艺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2.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案模板青铜器
美术教案模板青铜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古代美术”,具体为第二节“青铜器的艺术魅力”。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制作工艺以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制作工艺,提高学生对古代青铜器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分析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历史地位、种类及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铜器。
2. 讲解(10分钟)(1)介绍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制作工艺。
(2)分析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功能等。
3. 实践(15分钟)(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青铜器,分析其艺术特点并进行绘画。
(2)学生动手绘制青铜器,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优点,指出不足。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展示青铜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青铜器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的艺术魅力2. 内容:(1)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种类(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3)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种青铜器,分析其艺术特点并绘制。
2. 答案:(1)青铜器种类:如商代青铜鼎、西周青铜簋等。
(2)艺术特点:如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功能实用等。
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案例分析
优秀高中美术青铜器教案案例分析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盛世辉煌。
作为艺术教学的一种重要内容,青铜器的教学既需要运用到课堂内,更需要将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当中,唤醒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位优秀高中美术教师的青铜器教学案例。
一、教案基本信息1.教师:李老师2.教学目标:①了解中国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②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结构,并能根据青铜器进行基础绘画。
3.教学内容:①了解中国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②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结构;③根据青铜器进行基础绘画。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或场景进行引入,让学生进入到青铜器的世界当中。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青铜器图像或相关场景,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殷代的鼎、尊、盘等;周代的方盘、圆盘、簋、觥等等。
2.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史和地位,阐述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不仅在造型、结构等方面呈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
3.放映视频: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青铜器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
这些视频可以包括青铜器的加工工艺、青铜器的功能用途等,还可以展示青铜器的图像和造型。
4.实践体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或造型练习基础青铜器绘画。
5.作业:教师可以分发一些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作业,如绘制青铜器等,让学生深入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结构,并体验青铜器制作中的艺术乐趣。
三、教学思路李老师的青铜器教学案例不仅具有高度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将青铜器的历史文化、结构造型和艺术表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青铜器的多元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纳入到课堂内,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体验,进而加强学生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与感受,达到了预期目标。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功能、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3、感受我国青铜文化,激发学生对青铜器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鉴赏青铜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播放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曾侯乙尊盘,欣赏春愁时期繁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失蜡法。
2、什么是青铜?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3、青铜器的功能结合作品赏析:礼器:司母戊鼎乐器:钟兵器:越王勾践其他生活工具:4、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五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1)、夏代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地位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2)、商代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司母戊鼎》(3)、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虢季子白盘》(4)、春秋战国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议论文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变得奇巧富丽。
欣赏《立鹤方壶》。
战国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处于开创新风格的变革时期,新工艺广泛流行,出现了《曾侯尊盘》2件合一的器物(5)、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
引导赏析。
三、小结: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结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青铜艺术学情分析一、分析我校学生状况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高中,生源基本上来自北部山区,因此学生文化知识相对比较薄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美术学习,对美术的重视度不高,尤其中学,学习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但是高中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对美术课有较强的兴趣,知识面比较丰富,对不懂得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有较强的表现欲。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高中美术《青铜器》教学设计一、授课课题:《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器》二、授课时间: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及其发展。
2、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美学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玉器的丰富内涵、陶瓷意识的审美观、青铜器的社会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艺术成就和美学特点。
五、教学难点:内涵及文化层面的理解。
六、课业类型:讲授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过程:导入:青铜治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1500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
在中国发现的青铜器,不管是数量、种类,还是精美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一、青铜是什么?青铜: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红铜的熔点高,软。
溶化困难那。
加入锡和铅降低熔点,增加硬度。
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是人类快出时期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课后小辞典)二、青铜器欣赏提问:你知道得最有名的青铜器是什么?A商代司母戊鼎(着重鼎文化)1鼎文化(1)提问:鼎是做什么用的?功能?鼎原始社会日用的饮食容器。
商周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礼器”。
(2)提问:鼎象征什么?看看这些文献和成语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用鼎制度,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文献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成语: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2挖掘故事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播放的流动图片引出中国古代工艺,让学生列出工艺美术的种类,并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工艺品类,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狞厉之美——青铜艺术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体现在商周时期,本小节通过三个之最来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及象征意义。
1、司母戊鼎商扩充知识:饕餮纹学生思考: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纹饰中饕餮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到底是何种神兽,为什么会受到古代帝王的喜爱呢?2、四羊方尊商3、虢季子白盘西周4、学生分析:长信宫灯西汉教师播放视频,详细了解长信宫灯的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蜚声海外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的质地分类:锦、绫、纱、绢、罗、绸、缎让学生说出锦在丝绸中的重要地位,与学生互动列举与锦相关的词语,以此引出锦中之宝。
1、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唐2、卷草凤纹锦唐四、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分析了解彩陶艺术的两段重要时期及代表作品1、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2、马家窑文化米字纹瓮五、瓦瓯胜金瓯——陶瓷艺术1、教师课件列出陶瓷艺术的发展史2、东汉时期的单色瓷,课件展示其相关图片3、宋朝的五大名窑4、青花瓷学生讨论青花瓷的特点及烧制过程,教师播放视频将精美的青花瓷展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花瓷是本小节的重点,将视频、图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元青花作品分析:青花缠枝牡丹纹罐5、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六、君子比德于玉——古代玉器播放图片临沂层山出土的两件玉器:玉斗、玉带钩,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本环节作品分析:1、新石器时代——玉龙商代——玉凤2、白玉雕桐荫仕女七、随堂小测以历届高考中出现的题目为主,在巩固本课知识之余又可以通过高考命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总结学情分析:对于00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看到工艺美术品种都眼前一亮,因为新鲜对于“工艺美术”一词只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得到一点认知,所以,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成为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视频或音频来丰富教材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高中美术《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说课稿(7)
高中美术《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说课稿(7)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你参加过说课比赛吗?说课的过程是不同一般教学设计的过程。
整理了这篇,希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说课稿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了解商、周各时期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2)理解青铜器如何以其造型、纹饰和铭文,体现其重大的社会作用。
(3)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出发,对不同时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培养审美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B.过程与方法运用举例法、探究讨论法、比较法体味不同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和审美追求的发展。
2、内容结构A.青铜器的简介--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工艺的产生及历史背景B青铜器从功能上的分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具.c.青铜在商、周各时期的发展(1)商:饕餮纹鼎、司母戊鼎、龙虎尊、豕形铜尊、铜象尊(2)周:大盂鼎、毛公鼎、折觥、班簋、利簋(3)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工艺、纹饰的比较D.青铜器特点的总结及成因探究E.拓展学习:为青铜器设计一个纹样。
3、重点和难点(1)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不同的造型特点和纹饰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2)青铜器的名称中生僻字较多,其用途也不为多数人所熟悉。
教学过程:导入(略)师:首先,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何谓”青铜器”。
青铜器是以铜为主加锡或铅,用蜡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
(展示图片)师:我们说任何事物的产生总有一定的原因与背景,那青铜器的产生与发展又是基于何种原因和背景呢?1.劳动、文化知识的积累。
原始社会人们开始使用自然铜,但它熔点很高,经过捶打可以制作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
后来发现在红铜中加入适量的锡或铅便会降低熔点,增强硬度,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铸造性。
2.而奴隶社会的建立,有了大的集体工作场所,从而为青铜器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美术-教案-《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
《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并从青铜器艺术的造型、纹饰等方面来欣赏了解商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探究及赏析不同风格的青铜器,提高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从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难点: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提问学生,这是什么物品?导出本节课。
教师板书课题: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二)直观感知师生交流,引导学习直观感知-结合资料袋自主探究,并分享探究成果。
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含义和青铜时代的发展。
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之前大多数是黄色,经过长年的历史发展,器物表面生成一层青绿色的锈,因此被称为青铜器。
早在原始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萌芽,经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不同的时代发展,工艺逐渐走向成熟。
(三)形式分析赏析作品,拓展学习教师展示不同时代青铜器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以后母戊鼎为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鉴宝,从造型、纹饰、历史背景等方面欣赏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造型:庄重威严,呈长方形,体量巨大。
纹饰:鼎身饰有饕餮纹,增加了器物的威武凝重之感。
(四)总结领悟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青铜器纹饰美观庄重,借助巨大的体量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中国青铜器艺术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五)对比鉴赏练习内容: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青铜器进行欣赏练习要求:①尝试从不同的角度②突出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多尝试从纹饰、造型、体量等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自评、互评、师评教师总结评议(六)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节课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倡导学生弘扬民族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周青铜器艺术》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对青铜器艺术有了基本的了解,作为高中生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应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赏析青铜器的纹饰、造型和铭文特点,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方面的美术核心素养。
知识框架的设计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浅入深,从功能性到纹饰的分析,再到赏析不同年代作品的纹饰、造型和铭文特点,环环相扣,学生逐步结合已有的历史背景尝试理解青铜器艺术特点的演变过程,逐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课堂讲解员的角色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灵活的方式,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并能从他们的视角去欣赏作品,给课堂的教学会注入新鲜的元素。
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的制作课件的能力,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
能力等,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综合能力和素养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两次课堂讨论问题设置难度递增,培养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比较出纹饰的分类和不同历史时期青铜器艺术的美感。
借助视频资料赏析,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符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
青少年乐于探索、善于发现,最后的环节了解身边的传承与创新,鼓励学生走进山东省博物院,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商周青铜器艺术》效果分析
通过了解商周青铜器艺术的纹饰、造型和铭文的艺术特点,分析演变的历程,学生对以往陌生的青铜器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再只局限于认为青铜器只是礼器,只有厚重的造型和神秘的纹饰。
学生通过完成解说员的学习任务,对“后母戊鼎”的认识与课前发生了变化,对纹饰的具体细节和制作工艺“范铸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讨论环节则丰富了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造型的青铜器所体现出的美感的原有认知。
彩色图卡的运用使课堂赏析更加充分,纹饰的细节处理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了教材信息。
大量视频资料的运用,体现出美术学科的视觉赏析的独特性,学生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简短精湛的解说中对青铜器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身边的传承激发学生到山东省博物院了解青铜器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的学习由课堂延
伸至课外,在不断探索中不断提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美术核心素养。
《商周青铜器艺术》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鉴赏》的中国美术鉴赏部分,属于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一课的第三部分。
因为我国传统工艺内容丰富,知识量较大,而青铜器艺术作为具有浓厚历史积淀的工艺,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将青铜器艺术设计为一个独立课时进行讲授。
本课主要围绕青铜器艺术在商周时期呈现出的艺术特点展开介绍,通过比较造型、纹饰和铭文的特点,探寻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独特美感,进而引导再生活中的进行时代传承。
赏析作品的选择上,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了筛选。
结合《国宝会说话》等视频资料,更加直观的丰富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的认知;运用大量图卡分析,满足学生近距离赏析作品的需求;补充了能突出表现青铜器艺术特点的经典作品。
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识读去分析,并能在审美感悟的同时学会评价和表达,进而理解我国传统青铜器文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表现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商周青铜器艺术》评测练习
本课以合作展示、讨论探究的形式测评学生对商周青铜器艺术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教学重点环节以合作展示和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特点的认知。
在教学难点方面采用了分任务探究讨论,对不同时期、不同器物比较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观察造型细节、纹饰变化、铭文功能的发展历程。
重点与难点层层递进,在活动环节中不断解决,丰富的视频作为补充,完善了学生对青铜器的陌生认知。
不断通过图像识读的素养,进而培养学生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及环节设置中,不断完善对商周青铜器艺术的认识,理解呈现的历史内涵,丰富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对文化深度的感悟。
《商周青铜器艺术》课后反思
乐府诗《陌上桑》中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由此可见“美”绝不是凭空出现的,不同的视角对美有不同的感悟,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在内心感受到美的存在,产生自我感受美的认知,才能真正读懂商周青铜器的时代美感、理解文化内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运用一定的媒材及技术表现人的需求、想象、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活动。
美术与社会文明、人的发展密
切联系,是人类最早和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养健康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认识文明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创造和评价等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个性需求,运用质性评价,着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商周青铜器艺术》这节课的备课授课中,正是坚持着这样的思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商周青铜器艺术的独特魅力,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想成功之处大概源于用心经营了课堂的几处小细节:
一、丰富视觉体验,感受艺术之美
视觉赏析是美术学科尤为重要的学科特点,特别是当我们面对离当今生活如此久远而陌生的青铜器时。
美术课堂如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觉体验是最直接也是尤为重要的的学生思维开启点。
在这节课的“初识青铜器”教学环节中,从丰富的器物辨析中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培养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当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教学成功的大门已经打开。
有效的教学提问是引导学生真实感受、理性欣赏、客观评价的基石,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更能够通过不断深入的提问,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在轻松愉悦中完成课堂教学。
如初识青铜器环节,
二、重视合作探究,培养审美判断
高中美术课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应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开展任务式学习,在初步赏析基础上,发挥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高中美术课堂呈现信息化社会学习特色的一种形式。
“探寻青铜艺术之美”展示环节,引导学生以国宝解说员的身份介绍“我眼中的后母戊鼎”。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培养学生搜集、组织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对青铜器艺术的自我认知,对青铜器有初步的审美判断,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纹饰、铭文和功能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对作品的初步理解。
为下一步对西周和春秋战国青铜器的赏析做好知识铺垫,进而在合作讨论中深层次的解读青铜器之美。
三、发挥学科魅力,解读文化内涵
美术学科的视觉感受是尤为重要的学科特点。
经典的作品赏析、丰富的视频欣赏,使学生通过初步的识图分析、审美判断之后,对青铜器艺术的独特之美和文化内涵有了全面的理解。
美术鉴赏课堂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丰富,体现出美术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商周青铜器艺术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远离当今的学习生活,但美术课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青铜器的“美”不是孤立的,应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代才能真正领悟它独特的美。
本课的重难点始终围绕青铜器的美及文化的理解来展开,通过丰富的作品赏析,理解从商、西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造型如何从厚重走向轻巧、纹饰如何从神秘走向简约、铭文如何从族徽成为记录史料的文史传真,正是通过一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