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2015年9月)

合集下载

脑病科中医特色疗法

脑病科中医特色疗法

脑病科中医特色疗法灸法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适应症脑病科口僻(面神经麻痹),中风病口角歪斜、肢体瘫痪者。

二、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三、禁忌证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注意事项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耳穴压豆法一、适应症失眠、郁证及中风病并发失眠、郁证、呃逆患者。

二、操作方法1、物品:治疗盘,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镊子,胶布,弯盘。

2、穴位选择:1)失眠:皮质下、神门、交感。

2)郁证:内关、太冲、神门。

3)呃逆:胃穴、内关。

3、定穴: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皮肤消毒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附在选定的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5、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禁忌应用此法。

四、注意事项埋豆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2.灸法
选穴: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涌泉、曲池
操作方法:温和灸,隔盐(姜)灸,灸盒灸。
3.推拿
(1)四肢部:上肢从大椎穴至手指方向,揉、滚、捏、拿主要伸肌和屈肌及重要 穴位,重点刺激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从腰部至足趾连拍6次,并
按、点、揉重要穴位,如冲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解溪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 (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 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 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断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 肿,心烦不寐。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7.高压氧治疗
治疗压力为0.22MPa(2.2 ATA),加压时间为15〜20分钟,减压时间为20〜25分 钟,稳压吸氧时间共60分钟,每2次吸氧中间休息5分钟,吸舱内空气。通常带面罩 吸氧,如有气管切开则用连续供氧。
8.其他疗法
(1)鼻吸药氧疗法:辨证选取芳香开窍类中药,经炮制后放于氧气湿化瓶中通过 鼻粘膜吸收。
5.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 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
(一)康复治疗
1.针刺疗法
(1)头皮针
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 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脑梗死的中医诊疗方案

脑梗死的中医诊疗方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5年版)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一、诊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暴亢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先煎),黄芩9g,栀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栀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风痰阻路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9g,天麻9g,白术9g,茯苓12g,陈皮9g,僵蚕9g,川芎12g,九香虫12g,干姜9g,红花12g,炙甘草6g)。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脑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异常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脑病是由于气血不足、痰浊内蒙、通窍不利等原因导致脑部病变。

中医在脑病的诊疗中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施治在脑病诊疗中的应用1. 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辨证治疗脑病的原则是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病情,从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体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找出病因,明确病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辨证类型根据辨证特点,将脑病的辨证分为气虚证、气实证、痰瘀证、血瘀证等。

每一种辨证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病因和病机,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3. 方案制定对于脑病患者,需综合分析病情,包括病人的症状、病程、体质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

二、药物治疗方案1. 气血虚弱型气血虚弱型是由气血不足引起的脑病。

治疗时应以补气养血为主要方向,可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

药方示例:- 人参30g,黄芪30g,当归15g,白术10g,白芍10g,熟地15g,川楝子10g -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 痰浊内蕴型痰浊内蕴型是由于痰湿阻滞引起的脑病。

治疗时应以化痰为主要方向,可选用半夏、枳实、陈皮等药物。

药方示例: - 半夏10g,枳实10g,陈皮10g,白芥子10g,法半夏9g -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3. 通窍不利型通窍不利型是由于阳气不足、气血瘀滞导致脑部供血不畅引起的脑病。

治疗时应以通窍为主要方向,可选用天麻、丹参、川芎等药物。

药方示例: - 天麻10g,丹参10g,川芎10g,益智仁15g,黄芩10g -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4. 辅助疗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可采用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来加速康复过程。

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脑部供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1.脑病的治疗需要持之以恒,患者应积极参与治疗,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

脑病科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脑病科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脑病科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眼位偏斜。

(2)眼球活动障碍。

(3)复视、双眼视一为二。

(4)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5版(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眼位偏斜。

(2)眼球运动障碍。

(3)共同偏视或复视。

(二)临床分型1.核上性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病变引起的向病灶对侧(偏瘫侧)凝视麻痹,表现向病灶侧共同偏视。

2.核间性眼肌麻痹:是眼球协同运动中枢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与其联系纤维内侧纵束病变所致,引起眼球协同运动障碍。

3.核性眼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核病变,使部分眼肌受累或眼外肌与缩瞳肌损害分离。

4.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眼外肌麻痹表现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向上、向内及向下运动受限,出现复视;眼内肌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有复视。

(3)外展神经麻痹: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呈内斜视,有复视。

(三)证候诊断:1.风阳上扰证:目偏斜,复视,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

2.瘀血阻络证:目偏斜,眼疼,活动受限,视一为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3.肝肾亏虚证:目偏斜,复视,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1.推荐方法:(1)头穴丛刺【选穴】于氏头针顶前区、枕区、项区。

①顶前区:从前顶至囟会(或囟会至前顶)及其向左、右各1寸及2寸的平行线。

②枕区:从强间至脑户,及其向左右旁开各1寸的平行线。

③项区:风府、风池及其二穴之间,共5穴。

【操作】推荐采用长时间留针(6小时),配合电针。

中医脑病科病历

中医脑病科病历

中医脑病科病历患者信息: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50岁婚姻状况:已婚主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症状,以及记忆力下降。

头晕多为眩晕感,伴随着头部压力感。

头痛部位多为颞部和额部,呈钝痛或搏动痛,经常持续数小时,用常规头痛药物无效。

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常常忘记事情、人名以及重要的日常事务。

无明显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无外伤史。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疾病。

个人史:患者无烟酒史,生活作息规律,饮食习惯正常。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

生理指标正常:心率、血压、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

头部无明显外伤、红肿、压痛等异常表现。

颈部无颈动脉搏动减弱、颈软、颈粗等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中,患者脑神经功能正常,肢体肌力正常,腱反射、病理征阴性,坐位和站立位不稳。

辅助检查:头颅CT/MRI: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中医脑病科(脑病证)。

辩证分型:肝阳上亢、痰浊阻络。

治疗原则:疏肝清阳、化痰开络。

方药组成:柴胡、丹参、龙骨、牡蛎、竹茹、益智仁、夏枯草、斑蝥、钩藤、天麻、玄参、柏子仁、麦冬、酸枣仁、甘草等。

针灸配穴:舒肝止痛法:足三里、太冲、内关、临渊、合谷、四神聪等。

预后评估:中医综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症状减轻,记忆力有所恢复。

注意事项: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复诊后跟踪观察病情。

3.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精品资料

3.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精品资料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脑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脑病科管理者加强脑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脑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在脑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脑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脑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可开设中风病、头痛、失眠等专病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开设病房及脑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脑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脑病科病房应设置普通病房、观察室、抢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和中医治疗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中药外治疗法、理疗等。

有条件的可开设康复治疗室。

第九条中医医院脑病科设备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可配备中药熏洗设备、经络治疗设备、离子导入设备、红外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及相应的康复设备。

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说明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说明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江油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一年度二〇一一年一月目录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3)一、病名 (3)二、诊断 (3)三、中医治疗 (4)(一)辨证施治 (4)(二)特色疗法 (4)四、疗效评估及评价: (9)五、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9)(一)难点分析: (9)(二)应对措施: ..................................................................................... (10)中风病(脑梗死)一、病名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设计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设计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设计
优化方案设计:
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将病人的病情、体质、心理状况等因素纳入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脑病,中医可以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判断病人的体质特点,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进行调理,针对不同的脑病病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 统合治疗:中医强调综合治疗,将中药、针灸等多种疗法相结合,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脑病,中医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相结合,提高治疗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注重病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3.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认为脑病是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治疗应通过调理整体机能来达到疾病的治愈。

因此,在优化脑病科诊疗方案时,中医可以综合考虑病人的脑病症状、体质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整体调理方案,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优化设计:
1. 建立针对不同脑病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加强病种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管理。

2. 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建立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

3. 增加对中医治疗脑病的科学研究,提高中医在脑病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

4. 加强对中医脑病科的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中医诊疗能力和水平。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的诊断标准。

①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襄,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②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

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③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

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④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

行头颅CT检查,可有异常表现。

⑤应注意与痫病、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吴江主编,副主编贾建平崔丽英,人民出版社,2005.8)①中、老年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②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起病,病前可有反复的TIA发作。

③症状常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出现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的范围与某一脑动脉的供应区域相一致。

④头部CT在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内出现低密度病灶。

(二)证候诊断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②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③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④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⑤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①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主要病史:头部遭受暴力后即发生短暂神昏。

就诊时大多已清醒,只有少数较重者还神昏。

主要症状:头痛,头胀,头晕。

次要症状:健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疲倦,思绪涣散,烦躁不安,夜寐不宁,耳鸣,畏光。

根据主要病史和主要症状即可确定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

(1)有明确的受伤史。

(2)伤后短暂意识障碍。

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历时30 分钟内。

有的仅瞬间意识混乱或恍惚,无明显昏迷。

(3)清醒后头痛、头晕,近事遗忘。

(4)临床上排除脑的器质性损害。

即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异常体征,颅脑CT 扫描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根据受伤史,有第(2)项中任一表现和第(3)项中任一表现,并排除脑的器质性损害,即可确定诊断。

(二)证候诊断1.气闭清窍证:伤后短暂神昏,头胀,头晕,健忘,恶心,呕吐。

舌淡红,脉弦。

2.瘀阻清窍证:伤后短暂神昏,头痛固定不移,头晕,健忘,恶心,呕吐。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3.惊扰神明证:伤后短暂神昏,思绪涣散,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健忘,耳鸣,畏光。

舌淡红,脉弦。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21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1.气闭清窍证治法:理气宣窍醒神。

推荐方药:苏气汤加减。

没药、苏叶、荆芥、石菖蒲、赤芍药、苏合香、郁金、川芎、香附等。

中成药:苏合香丸等。

2.瘀阻清窍证治法:祛瘀通窍醒神。

推荐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药、川芎、红花、桃仁、麝香、老葱、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三七通舒胶囊、元胡止痛片等。

3.惊扰神明证治法:镇惊定志安神。

推荐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龙齿、牡蛎、酸枣仁、柏子仁等。

中成药:七叶神安片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等。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中医脑病诊疗方案

中医脑病诊疗方案

中医脑病诊疗方案引言脑病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中医学认为,脑病的发生与脏腑失调、气血不畅以及心神失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治疗脑病注重调整脏腑功能、疏通气血、安抚心神,以达到疾病的治愈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脑病的诊断标准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脑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脉象:中医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脑病的病情。

脉象常见有虚、实、细、弦等不同特点,不同的脉象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变化。

2.舌象:中医重视舌象的观察,一般来说,舌质苍白、淡红等反映了气血的虚弱或阴阳失调,而红色、紫色等则反映了热毒的存在。

3.症状: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脑病的病情,包括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中医能够准确地判断脑病的病情,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中医脑病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脑病主要采用药物疗法、针灸疗法以及中药汤剂等综合治疗手段,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治疗方案。

2.1 药物疗法中医药物疗法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安神药物:如黄连、酸枣仁、青皮等,具有安神定志、镇静安眠的作用。

适用于脑病患者的失眠多梦、脉搏细数等症状。

2.补气药物:如人参、黄芪、党参等,具有益气养血、健脑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脑病患者的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3.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三七、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脑病患者的头痛眩晕、舌紫斑点等症状。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脑病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进而达到治疗脑病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等,针灸疗法可以缓解脑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脑病的传统方法之一,中药汤剂根据脑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选用不同的中药组合,通过煎煮等方式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2015优化版)定义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或言蹇语涩等症状。

相当于脑梗塞、脑出血及其后遗症。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 言语謇涩或不语 偏身感觉异常 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 眩晕 瞳神变化 饮水发呛 目偏不瞬 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 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l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 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 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 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 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自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恢复期(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自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入院指征】1、具备中风病人发病症状,急性发病者。

2、头颅CT或MRI发现异常者或无异常而症状明显者。

注:中风病人属急性病范畴、应与胸痹同等对待,立即入院诊治,否则会丧失最佳治疗窗口期。

二、治疗方案【治疗常规】(一)精神调养和饮食宜忌:1、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防微杜渐,一旦有中风先兆,应及时处理治疗。

2、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勿恼怒、急躁。

3、中风病的恢复期发时间较长、病人要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

4、宜清淡易消化包含、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风之品,宜起居有常,劳作有度。

(二)辩证论治1、中风病的治疗需根据神志状态辨中经络、中脏腑、以确定疾病之轻重及预后。

2、中脏腑根据病人症状特点,辨闭证、脱证。

3、根据病程长短分期:A、急性期:发病二周以内,中脏腑可至一个月。

B、恢复期指发病二周后至半年内。

C、后遗症期,指半年以后。

【内治】(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1.中脏腑(1)痰热内闭证治法:清热化痰 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①羚羊角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

②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

中成药: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2)痰蒙清窍证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

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

中成药:口服复方鲜竹沥液等。

(3)元气败脱证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等。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

中成药:天智颗粒等。

(2)风痰阻络证治法:息风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①化痰通络方加减。

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中成药:醒脑再造胶囊、桑勾调压丸等。

(3)痰热腑实证治法:化痰通腑。

推荐方药:①星萎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瓜萎等。

②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等。

中成药:脑安片、润肠通便丸等。

(4)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息风。

推荐方药:①育阴通络汤加减。

生地黄、山萸肉、钩藤后下、天麻、丹参、白芍等。

②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龟板先煎、白芍、玄参、天冬9g、川牛膝、川楝子、茵陈、麦芽、川芎等。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等。

(5)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全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等。

中成药:通心络胶囊等。

3、恢复期(1)风火上扰证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推荐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

②羚角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丹参等。

中成药:天智颗粒等。

(2)痰瘀阻络证治法:息风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①化痰通络方加减。

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华佗再造丸、脉通胶囊等。

(3)痰热腑实证治法:化痰通腑。

推荐方药:①星萎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瓜萎等。

②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等。

中成药:脑安片、牛黄清心丸等。

(4)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息风。

推荐方药:①育阴通络汤加减。

生地黄、山萸肉、钩藤后下、天麻、丹参、白芍等。

②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龟板先煎、白芍、玄参、天冬9g、川牛膝、川楝子、茵陈、麦芽、川芎等。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等。

(5)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全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等。

中成药:通心络胶囊等。

4.常见变证的治疗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

(1)呃逆如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后下、芒硝粕、厚朴、枳实、沉香粉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

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呃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

炒刀豆、青皮、枳壳、旋覆花包、制半夏、枇杷叶、莱菔子鲜姜以和胃理气降逆。

兼有气虚者,可加生晒参。

(2)呕血:出现呕血,神识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先煎,生地、赤芍、丹皮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

如出现高热不退,可给予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中脏腑痰蒙清窍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痰热内闭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元气败脱证: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2.中经络(1)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如 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血栓通粉针、灯盏花素粉针、疏血通等可以选择使用。

【外治】1、康复功能训练:康复功能训练应早期、正规、全程。

由专业康复医师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计划。

常用:(1)运动疗法(2)作业疗法(3)语言训练。

2、针灸治疗: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梅花针、拔罐等。

中经络病人3—5天病情稳定后配以针灸治疗包括头皮针、体针。

以辨证取穴为原则,中风闭证一般取穴:人中、太冲、涌泉、内关、丰隆、足三里。

中风脱证一般先用艾灸关元、神阙,刺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用补法。

3、中药塌渍:根据“外治之理即内治之因”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给予相应药物熏蒸、塌渍患肢、以达气血流畅,络脉通达的目地。

4、耳针:利用耳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以脑干、枕、额、皮质下、心、肝为主穴醒脑开窍、宁心安神。

5、穴位注射:选用维生素B1注射液 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 0.5mg 注入相关穴位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分布,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改善脑部供血。

6、穴位贴敷:把红花、当归等药物研成细末,用醋、黄酒调成糊状,放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通过刺激穴位,从而激发经气,调动经脉的功能,以行气血、营阴阳。

7、中药灌肠:采用中药灌肠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活血清利、泄浊排毒,尤其适用于中风昏迷、危重症病人。

8、中药雾化吸入:采用中药制剂,以雾化设备将药物雾化后直接吸入呼吸道,使局部药物浓度增高,从而达到宣肺化痰之效。

9、恢复期病人适宜多法并用,既有内服药物,又可配以外治诸法,另外,还可配合高压氧仓等方法治疗。

三、出院标准1、病人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自理。

2、病人症状明显好转,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四、康复指导本病致残率高,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长期服药定期体检,积极干预中风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可减少复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